嚴防詐騙
$499輕鬆升級VIP
目前位置:首頁 > > 人文藝術 > 人文史地 > 世界史地
大轉向:文藝復興的開展與世界走向現代的關鍵時刻
left
right
  • 庫存 = 7
  • 放入購物車放入購物車
    直接結帳直接結帳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本書適用活動
世界閱讀日書展39折起!

內容簡介

時隔1500年,《物性論》的出土改變了人類文明的走向。 從天堂走向人間,從神性轉向理性,文藝復興就此展開。 西元前一世紀,有人提出靈魂是由粒子組成,一個近乎無神論的主張。 西元十五世紀,在基督教掌權的歐洲,此一主張經教廷人員之手重見天日。 就此為後世科學家、哲學家開闢新徑,改變人類命運的走向。 羅馬共和末期,盧克萊修以優美的哲學詩寫成《物性論》一書。書中許多概念和我們的現代生活極為相似,但在那個被神靈包圍的西元前一世紀,極度難以理解且無法被人信任。繼承伊比鳩魯思想的盧克萊修提出:宇宙是由粒子組成,包含靈魂也是,人類沒有比萬物高等,沒有任何事物是不滅的,人只需專注現世、及時行樂。盧克萊修的主張,經過理性思維被壓抑的中世紀,在基督教掌握的歐洲重新出土,可以想見引發多大的衝擊與震撼。更遑論在印刷術發明後,書中的理性思維、原子論、人文精神被傳播開來。隨後的文藝復興、科學革命、啟蒙時代一票科學哲學家、文學藝術家都深受影響。還牽動佛洛伊德與愛因斯坦,且透過傑佛遜之手寫入了美國獨立宣言。 本書以1417年教廷文書人員波吉歐,在南日耳曼一座偏遠修道院發現《物性論》的事件貫穿全書。作者巧妙連結羅馬時代與文藝復興的思想與歷史背景,讓讀者身歷其境,體會古羅馬的書籍收藏風潮、中古修道院的手抄書文化,觀察那些沉迷於古代作品的佛羅倫斯人文主義者、醜聞纏身的文藝復興教廷,以及認識無數受《物性論》影響的人物與成就:達文西、莎士比亞、米開朗基羅、拉斐爾、蒙田,以及科學革命時代前後的哥白尼、伽利略、培根、馬基維利、卡拉瓦喬、賽凡提斯、霍布斯到斯賓諾莎等等。 這是一本描繪人類歷史轉變的關鍵時刻——文藝復興,眾人重新思索宇宙、理解萬物的人文思維的再現。這段歷史啟發了無數人,同時,也為後世科學家與哲學家提供的一座舞台,供其繼續思索與驗證。 【各界好評】(按筆畫排序) 王文霞(成功大學歷史系兼任教授) 王偲宇(員林高中歷史老師) 南方朔(知名作家、評論家) 翁嘉聲(成功大學歷史系教授) 莊德仁(建國中學歷史老師) 傅佩榮(前台大哲學系教授) 黃大展(新竹高中歷史老師) 楊照(作家、評論家) 劉先芸(成功高中歷史老師) ◆這本書提到了書籍的跨界力量,書寫文字的神奇魔力,以及兩千年前詩作的不可思議之處。 ——葛林布萊受訪語,摘錄自 Publishersweely.com ◆一場震古鑠今的書籍追尋行動,作者以吸引人的筆調與知性的眼光,將這段歷史呈現在世人面前。——《書單》 ◆極為傑出的非文學作品,書中的觀念與故事足以激盪你的心靈。 ——全國公共廣播電台 ◆一部兼具啟發性與娛樂性,令人既驚訝又興奮的作品。它是一則與學術相關的冒險故事,描述我們的思想先驅如何運用才智與勇氣為現代世俗科學思想奠定基礎。 ——Harold Varmus,諾貝爾醫學獎得主 ◆非文學類的傑作……是冒險故事,也是迷人的觀念史。 ——Maureen Corrigan,全國公共廣播電臺 ◆無論是中世紀的修院文化,還是沉迷於古代作品的佛羅倫斯人文主義者,抑或是醜聞纏身的文藝復興教廷,葛林布萊都有辦法栩栩如生地將他們呈現在我們面前……在嚴肅的非文學世界裡,葛林布萊能給予我們最大的閱讀樂趣。 ——《新聞日報》 ◆這本書揭露了人類歷史的關鍵時刻,顯示「人文主義」如何從最初的意義(探求先人的文義)演變成今日的意義(探求今人愉悅的意義)。怪誕的拉丁文傳說,鮮明的文藝復興人物,以及令人驚異的新故事,《大轉向》成功展現了伊比鳩魯學派史詩的樣貌。 ——Adam Gopnik,《美食事大》作者 ◆這本引發討論的作品主張,近六百年前發現的一部湮沒不為人知的哲學作品,改變了人類的歷史進程,促成了今日科學與感性的興起。 ——摘錄自普立茲獎得主官網 ◆葛林布萊在討論《物性論》及相關議題的古典及中古背景時,鉅細靡遺,博學但不炫學。 ——翁嘉聲,成功大學歷史系教授 ◆文藝復興是一個大家所熟知的時代,葛林布萊藉由一位對蒐集古代手稿有著濃烈興趣的書籍獵人波吉歐發現盧克萊修的《物性論》的過程,帶出中古後期到文藝復興的故事與風貌,充滿細節的趣味,值得一讀。 ——黃大展,新竹高中歷史老師 ◆這本書以《物性論》當作楔子,並透過推理與歷史「神入」的敘事方式,讓許多著名西方歷史人物躍然紙上。 ——王偲宇,員林高中歷史老師 ◆透過葛林布萊優美的敘事文筆,加上奇幻的文章布局,一定會讓讀者不僅更理解何謂文藝復興,也更能「神入」地瞭解:為何與如何「重生」。 ——莊德仁,建國中學歷史老師 ◆歷史事件不會憑空出現,《大轉向》展現了歷史事件的複雜與連結,將希臘與羅馬文化的衝突與融合、文藝復興中思索的轉向,巧妙地集中在中世紀修道院的變化裡。……傳統對於文藝復興的意象本已相當美好,《大轉向》則在詩歌引用、文句刻畫中讓「文藝復興」躍然紙上,猶如藝術作品般令人驚嘆。在此誠摯推薦給對歷史脈絡與深刻價值有興趣的讀者。 ——劉先芸,成功高中歷史老師 ◆當人類的歷史眼光超過千年長距時,更能從縱深的時間長廊中,看到不斷重演的人類故事。……葛林布萊以波吉歐的獵書故事為主軸,藉由波吉歐尋獲了羅馬學者伊比鳩魯大弟子盧克萊修的《物性論》,帶動了另一次歐洲文化的轉向,不僅影響了十六世紀著名的人文主義作家莎士比亞、蒙田,更影響了十八世紀起草獨立宣言的美國總統傑佛遜。 ——王文霞,成功大學歷史系兼任教授 ◆葛林布萊的文字非常容易親近。這本書讀起來就像偵探小說一樣,特別是一開頭,讀者很容易融入其中,不知不覺地接觸深邃的哲學內容。更了不起的地方是,作者將這一切與現代世界連繫了起來,讓我們了解現代世界觀念的起源來自何處。這本書獲得普立茲獎可說是實至名歸。 ——Amazon 讀者 A. Stamford ◆葛林布萊透過盧克萊修古詩的重見天日與流通,描述了一段深入、有趣而且廣博的文藝復興初期史。本書不僅充滿各種有趣的故事,而且作者考證精詳,所有的情節都有歷史根據。葛林布萊試著透過廣大的外在歷史脈絡來討論盧克萊修的美麗詩作,非常值得推薦。 ——Amazon 讀者 Michael George ◆出身寒微的教廷抄寫員,已被遺忘的羅馬古詩,以及探究生命的理論家伊比鳩魯,這三件事物緊密地結合在一起,開示世人如何超脫盲目的宗教信仰,從而體悟人類生命的本質與來生的真正意涵。閱讀本書,你不僅能獲得檢視自我生命的機會,也能更深入了解古代書籍與圖書館的歷史。 ——Amazon 讀者 Christian Schlect ◆葛林布萊以鮮活的筆觸表現故事,卻又不失學者的嚴謹。這本書從有趣的角度切入盧克萊修《物性論》,並且深入探討該書的中心思想,以及它對文藝復興的影響。本書非常易讀,書末也補充了大量資料提供有興趣的讀者繼續深入。葛林布萊又一傑作。 ——Amazon 讀者 R. K. Edwards

目錄

序言 第一章 書籍獵人 第二章  發現的時刻 第三章  尋找盧克萊修 第四章  時間的牙齒 第五章  誕生與重生 第六章  謊言工廠 第七章  捕捉狐狸的圈套 第八章  事物的本質 第九章  返鄉 第十章  轉向 第十一章 來世 致謝 參考書目 圖片來源 索引

序跋

  我還是學生的時候,每到學期末都會到耶魯大學合作社看看有什麼書可以買來在暑假解悶。我的零用錢不多,但書店總會用低得不可思議的價格出清不要的存貨。這些低價書雜亂地堆置在箱子裡,我隨意翻看,腦子裡並沒有特意要尋找的目標,我只是等待某一本書突然吸引我的目光。有一回,我看到一個極其古怪的平裝封面,那是超現實主義畫家恩斯特畫作的局部。一彎新月高懸於大地之上,兩對人腿—他們的身體不見了—在空中做出性交的動作。這是兩千年前盧克萊修的詩作《物性論》的譯本,以散文方式呈現,標價只有十美分,我買了這本書。我承認,買這本書不只是為了物質宇宙的古典陳述,也是受到封面的吸引。      應該不會有人想在假期裡研究古代物理學這種冷僻的科目,但在暑假的某一天,我閒著也是閒著,於是拿起這本書開始閱讀。不久後便恍然大悟為什麼封面會以如此撩撥的方式呈現。盧克萊修一開始用充滿熱情的詩歌讚頌愛神維納斯,她在春日降臨,驅散了陰霾,使天空大放光明,讓整個世界充滿狂亂的性欲:      空中飛翔的鳥兒,被女神強有力的箭射中心坎,牠們最早捎來妳到來的信息。接著,野生動物與牛群躍動在豐美的牧草地上,泅泳於湍急的溪水中:牠們全被妳的魅力迷惑,急欲跟隨妳的領導。在海洋、山脈、河流與鳥類出沒的灌木叢裡生活的每一種生物,全被注入了充滿誘惑的愛,妳灌輸給牠們激情的驅力,讓牠們繁衍後代。      我對開頭這段熱切的話語感到驚異,於是我繼續讀下去,我看到戰神在維納斯膝上睡著的圖畫—「從未治癒的情傷擊倒了他,他英俊的頸項倚靠著,朝上凝視著你」;一段祈求和平的祈禱文;一份向哲學家伊比鳩魯智慧致上的敬意;以及對膚淺恐懼的堅定譴責。當我讀到一段解說哲學最初原則的冗長文字時,我預料自己大概會興趣缺缺:沒人交代我念這本書,我唯一追求的是愉快,而我已經獲得遠超過十美分的價值。但令我驚訝的是,我仍覺得這本書令人興奮。      我回應的不是盧克萊修的珠璣之語。日後,我研讀《物性論》原文,也就是拉丁文的六音步詩,我逐漸了解這本書豐富的文字結構、微妙的韻律,以及精確深刻的意象。但我第一次讀這本書時接觸的是史密斯精湛的英文譯本—清楚而不過分裝飾,但也談不上引人入勝。不,真正打動我的是別的東西,是在兩百多頁密密麻麻的字句中生活與行動的事物。我因為職業的關係,總要求人們仔細留意他們閱讀的文字。想從詩中獲得愉悅與趣味,泰半需要這樣的注意力。儘管如此,即便是平實的譯本,仍可讓我們對一件藝術品產生深刻的體會,遑論是出色的譯本。畢竟,絕大多數文學世界都是透過這種方式認識《創世紀》、《伊利亞德》或《哈姆雷特》。雖然我們偏好以原文的形式閱讀這些作品,但堅信只有閱讀原文才能真正了解這些作品,顯然是一種誤導。      無論如何,我可以證明,即使翻譯成散文形式,《物性論》依然可以深深觸動我的心弦。某方面來說,它的力量取決於個人境遇—藝術總能找到個人心靈的某個縫隙而予以穿透。盧克萊修的詩歌持續地思索死亡,希望能從死亡的恐懼中解脫,在我童年的時候,這樣的恐懼經常在我幼小的心靈中迴盪。我恐懼的不是自己的死亡;我就跟一般健康的孩子一樣,從未想到自己有一天將面臨死亡。我恐懼的其實是另一項絕對與必然,那就是我的母親注定會比我早死。      我的母親不怕來世:與絕大多數猶太人一樣,母親對於死後的世界只有模糊的感受,她很少想到這方面的事。真正讓她恐懼的是死亡本身,也就是永遠不再存在。從我有記憶以來,母親經常焦慮自己的死亡,她反覆不斷地提起這件事,特別是在分離的時候。我的人生因此充滿如歌劇般依依不捨的道別場景。每當周末她與父親從波士頓前往紐約時,或當我參加夏令營時,甚至我只是出門上學時—總之就是她感到特別難受時—她都會緊緊抓著我不放,說她有多麼脆弱,以及我很可能再也看不到她。當我們走在一起時,她經常會停下來,一副即將跪倒在地的樣子。有時她會要我摸摸她脖子上的血管,感受她心跳的危險急促。      我對母親的恐懼開始有記憶,應該是她快四十歲的時候,但這種恐懼顯然早在之前就已開始。母親的恐懼似乎在我出生前十年出現,當時她才十六歲的年輕妹妹因罹患鏈球菌性咽炎而去世。這件事—在盤尼西林引進前司空見慣之事—仍是母親心中的痛:她不斷提起這件事,靜靜地流淚,而且要我反覆地朗讀這名十幾歲的女孩病重時寫的辛酸書信。      我很早就知道母親的「心病」—心悸使她與身邊的人都必須放下手邊的一切—是一種生存策略。這是一種象徵性的手段,使她得以與死去的妹妹合而為一並表示哀悼。它是同時表達出憤怒(「你看,你讓我有多煩心」)與愛(「你看,就算我的心臟不適,我還是幫你把所有的事做好」)的方式。它是一種演出,是母親對畏懼的死亡所做的預演。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種吸引旁人注意與關愛的方法。然而,即使我了解母親的心情,也無法化解她的恐懼對我造成的影響與壓力:我愛我的母親,我害怕我會失去她。我沒有能力解開這種心理上的策略與危險的症狀。(我對母親解決問題的能力也不抱任何幻想。)我小的時候,根本不知道母親持續叨念自己即將死亡有多麼詭異,也未察覺母親每次將短暫分離當成永別有多麼荒誕。直到我擁有自己的家庭,我才了解慈愛的父母—我的母親確實對孩子疼愛有加—加諸在子女身上的情感負擔有多麼沉重與可怕。每天她都要重申一次自己的生命即將走到盡頭,每天,子女都要接受一次這項陰鬱的必然。      結果,我的母親一直活到年近九旬才去世(只差一個月就滿九十歲)。當我在書店發現《物性論》這本書時,她才五十出頭。而當時我對母親可能死亡的恐懼還交雜著另一種痛苦的感受,那就是母親為了滿足自己的恐懼妄念,居然不惜糟蹋自己的人生,並且為我的生活帶來陰影。盧克萊修的話語因此顯得格外清晰。「死亡對我們來說不算什麼。」他寫道,「讓死亡的焦慮掌控你的人生,這完全是愚蠢。」你的人生必將因此而不完整,而你也將無從體會什麼叫人生樂趣。盧克萊修說出了我一直不敢公開吐露的想法(我甚至連想都不敢想):讓別人感到焦慮,不僅充滿算計,而且殘酷。      就我而言,這正是盧克萊修的詩打動我的地方,我直接感受到它賦予的力量。但這股力量不只影響了我個人的生命歷程。對我來說,《物性論》也是一部極具說服力的作品,它描述了事物實際存在的方式。當然,我可以輕易看出這部古代作品的許多說法在今日已屬荒謬無稽。但我們能期望什麼呢?今日我們對宇宙的描述,在兩千年後的人看來,又能精確到哪裡去?盧克萊修相信太陽繞著地球轉,太陽的熱度與大小幾乎不會超過我們感官感知的範圍。他認為蟲子是從潮溼的土壤中自然產生;他解釋火源於閃電,而閃電來自於虛無縹緲的雲氣;他形容大地是過了更年期的母親,因為孕育了大量物產而筋疲力竭。然而,在他詩歌的核心隱含著關鍵的原則,而當中對世界的理解無疑相當現代。      盧克萊修認為,構成宇宙的物質是數量無窮的原子,這些原子在空間中隨機地移動,如同我們在陽光下看到的塵埃一樣,彼此碰撞、糾纏、組成複雜的結構,或者再次分解,創造與毀滅周而復始地進行,永無終止之日。萬事萬物均無法擺脫這成住壞空的過程。當你仰望夜空,心中充滿莫名的感動,對滿天的星斗充滿驚異。你看到的可不是眾神的傑作,亦非超然物外的水晶天頂。你看到的是與自己身處的世界完全相同的物質宇宙,你與它的構成元素毫無差異。這當中不存在主宰者的計畫,也無神明做為總建築師,更沒有智能設計。所有生物,包括你所屬的物種,都經歷了漫長的演化過程。儘管當中有天擇的影響,但有機生命體的演化依然是隨機的。也就是說,適合生存與能成功繁殖後代的物種,至少在一定時間內可以永續生存;至於不適合生存的物種則旋即滅亡。然而,沒有任何事物—從我們這個物種,到我們生活的星球,乃至於賦予光明的太陽—可以永久存在。只有原子是不朽的。      盧克萊修認為,在如此構成的宇宙裡,我們沒有理由相信地球或地球上的居民位於宇宙的中心,沒有理由認為人類與其他動物不同,不應該期望自己能收買或安撫神明,宗教狂熱毫無意義,棄絕自我的苦行是白費工夫,追求無窮的權力或絕對的安全只是一種幻想,為了征服或擴大一己的私利而發動戰爭並無道理,人定勝天純屬虛構,我們永遠無法擺脫生老病死的循環。有人不斷鼓吹虛假的安全感或不理性的死亡恐懼,盧克萊修對此並不感到憤怒,相反地,他試圖從這樣的情緒中解放,鼓起勇氣面對曾一度以為的威脅之物。盧克萊修寫道,人類可以做到而且應該做到的,是克服自己的恐懼;人類要接受這樣的事實,那就是自己與自己遭遇的萬事萬物均非永恆,因此,人類應當及時擁抱世界的美麗與愉悅。      早在兩千年前,盧克萊修的作品已充分表達這些觀點,我對此感到驚訝—現在讀來依然讓我吃驚。他的作品與現代的連結並非單純的直線:世事的發展不可能這麼簡單。這當中有數不清的遺忘、消失、恢復、解散、扭曲、挑戰、轉變與再次遺忘。不過,最重要的連結一直存在著。隱藏在這個世界觀—我發現它與我的世界觀並無不同—後頭的是一部古老的詩作,一部曾經亡佚的作品,而這部詩作終究不可磨滅,最後得以重見天日。      孕育盧克萊修作品的哲學傳統,與諸神崇拜及國家崇拜格格不入,可想而知,此哲學傳統被視為傷風敗俗的思想,就連古典時代地中海較為寬容的文化傳統也難以接納。這項傳統的支持者有時被貶抑為瘋子、不虔誠者或是蠢蛋。隨著基督教興起,這些人的作品遭到攻擊、汙蔑、焚燒,最糟糕的是遭到忽視,乃至於完全受到遺忘。更令人驚訝的是,如此宏大的哲學論述居然未能流傳下來。在這種情況下,盧克萊修作品的失而復得便成為本書的主題。除了一些零星的敘述與二手的說法,這套豐富的哲學傳統幾乎全囊括在《物性論》這部作品中。只要偶然的一把火,一場破壞文物的運動,一項將異端盡數撲滅的決定,就能讓現代的發展歷程為之改變。      在所有上古經典中,這部詩作照理應該與曾經啟迪它的其他作品一起消失在這個世界上。然而,這部作品非但沒有消失,反而在數世紀後再度浮上檯面,並且再度宣傳它那深具顛覆性的論點,這樣的經歷就算稱為奇蹟也不為過。不過作品的作者不相信奇蹟。他認為天底下沒有任何事能違反自然法則。他提出所謂的「突然轉向」—盧克萊修用拉丁文 clinamen 來表達—也就是預期外的、難以預測的物質運動。盧克萊修詩作的重現人世如同物質的突然轉向,出乎意料地從直接的軌道(亦即朝向堙滅之路)偏離出去,遠離了這部詩作以及其所蘊含的哲學原本應走的路徑。      一千年後,當《物性論》重現人世時,它所提到的宇宙起源觀點,亦即宇宙是無窮空間中的原子衝撞而成,似乎仍讓人百思不解。然而,這些在一開始被視為不敬神明的愚蠢說法,如今卻成為理解整個世界的理性基礎。這裡重要的不只是我們在古代經典中驚訝地發現了現代元素(值得一提的是,希臘與羅馬經典確實形塑了現代意識,但這些作品絕大部分已從我們的大學課程中刪除)。或許更令人吃驚的是,從《物性論》的每一頁都可以清楚看出,書中的科學世界觀(世界是由無垠宇宙中隨機移動的原子構成),其實是源自於作者的驚奇感。然而,令盧克萊修驚奇的並非諸神或惡魔,亦非來世的夢想;這股驚奇感來自於他發現構成人類的物質,與構成星辰、海洋、萬事萬物的物質完全一樣。而這層認識也形成了盧克萊修思索人類應如何生活的基礎。      以我來看,而且不只我這麼想,在上古時代以後的文化裡,最能反映盧克萊修對美與愉悅的執著,並且認為這樣的執著是正當且值得堅持的人性追求,就是文藝復興。這股追求不僅限於藝術層面,它也形塑了宮廷的服飾與禮儀;聖餐儀式的語言;日常用品的設計與裝飾。這股追求表現在達文西的科學與科技探索,伽利略明晰的天文學對話,培根充滿野心的研究計畫,胡克的神學。它在本質上是反思的,因此這些成果似乎與審美的野心大相逕庭。如馬基維利對政治策略的分析,雷利對蓋亞那的描述,或伯頓對心理疾病的百科全書式敘述,這些反思性的成果產生了最強烈的愉悅。但文藝復興的藝術,例如繪畫、雕刻、音樂、建築與文學,仍舊極致展現出對美的追求。      我特別偏愛莎士比亞,過去如此,現在依然如此。然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如果文藝復興這場大規模的文化運動是一顆光彩奪目的寶石,那麼莎士比亞的成就只是這顆寶石上的一道美麗琢面。在這顆寶石之上還有阿爾伯蒂、米開朗基羅、拉斐爾、阿里奧斯托、蒙田與塞萬提斯,以及其他數十位藝術家與作家。這場文化運動擁有許多彼此交織卻又相互衝突的面向,但如果你願意逐一理解,不難發現這些面向全具有驚人的創意與活力。這股勃發的生命力甚至延伸到許多以死亡的勝利為主題的文藝復興作品上。因此,與其說《羅密歐與茱麗葉》末尾的墳墓吞噬了這對戀人,不如說它使兩人愛的見證得以流傳後世。四百多年來,許多觀眾癡迷於這部劇作,從這點來看,茱麗葉的確得償所願:      羅密歐死後,黑夜帶走了他   將他分散成無數的小星星   將夜空妝點得如此美麗   世人將從此愛上黑夜。   (第三幕第二場,22-24)      文藝復興擴大了美與愉悅的內容,使其更加豐富,從生命的讚頌,到死亡的思索,不僅強調造物之美,也重視事物毀滅的意義。這種傾向一一反映在當時的作家與藝術家身上,蒙田孜孜不倦地思索萬物的流轉變遷,塞萬提斯記錄筆下那位瘋狂騎士的生平,米開朗基羅描繪剝下的人體皮囊,達文西的漩渦素描,卡拉瓦喬充滿憐愛地注視基督髒汙的腳底。      文藝復興是這場變化的開端,數世紀以來對好奇心、欲望、個別性設下的重重限制,在這個時期開始受到衝擊,此後人類開始將注意力轉向物質世界,並且更進一步地探索自己的身體。這場文化轉變非常難以界定,它的意義也充滿爭議。然而,你只需在錫耶納欣賞杜喬〈莊嚴的聖母〉中登上王座的童貞女,以及到佛羅倫斯欣賞波提切利的〈春〉(這幅畫顯然受到《物性論》的影響,這點並不令人意外),相信當下就能輕易獲得領悟。在杜喬華麗的祭壇裝飾中(大約完成於一三一○年),天使、聖人與殉道者的目光全聚集於畫的正中央,莊嚴肅穆的氣息,穿著深色袍服的聖母,懷裡抱著聖子,兩人凝視前方,神情神聖而專注。在〈春〉中(大約完成於一四八二年),古老的春神一起出現在綠意盎然的樹林裡,她們不約而同地擺出律動的姿態,顯示春日的降臨,大地再度恢復生機,不禁讓人想起盧克萊修的詩作;「春天到來,長著翅膀的小信差引領著維納斯,母親芙蘿拉緊跟著西風之神澤菲洛斯。只見澤菲洛斯在前方開路,每到一處,便遍撒豐富的色彩與香氣。」文化轉變的關鍵,不僅在於文藝復興藝術家重新燃起對異教神祇的強烈熱情,以及對古代神話豐富意義的興趣,還在於動態世界觀的再次抬頭。這種世界觀在過去受到輕視,如今卻因為它的稍縱即逝、它的情欲能量,以及它的瞬息萬變,而使人重新領略它的美好。      雖然文化的變遷在藝術作品裡表現得最為明顯,但世界觀與生活方式的轉變,絕不僅限於審美層面,它也表現在思想領域的大膽創新上,例如哥白尼與維薩里、布魯諾與哈維、霍布斯與斯賓諾莎。這場轉變並非一蹴可幾,而是在潛移默化中逐漸放棄以天使、惡魔與非物質原因來詮釋世事,轉而在俗世的有形事物中尋找因果;了解人類與萬物一樣,都是由相同物質構成,都屬於自然秩序的一部分;從事實驗,不擔心這麼做可能侵犯上帝處心積慮保守的祕密;質疑權威與挑戰既有教條;為追尋愉悅、為遠離痛苦尋找正當理由;想像在我們生活的世界之外,還存在著其他世界;認為太陽是無窮宇宙中唯一的恆星;過著合乎倫理的生活,不認為死後有獎賞與懲罰;沉思冥想,不擔心靈魂死亡的問題。簡言之,我們可以套用詩人奧登的話,要在這個生命有限的世界裡找到足夠的意義,「雖然不容易,但不是辦不到」。      文藝復興何以出現,塑造今日世界的力量從何釋放,對此我們無法以單一理由加以解釋。儘管如此,本書仍嘗試講述一則少有人知,但不折不扣屬於文藝復興的故事,即波吉歐尋獲《物性論》的故事。「尋獲」一詞可說用得恰到好處,我們就以這個詞來為這場開啟現代生活與思想的文化轉變(即上古文藝的復興與重生)揭開序幕。不過,光憑一本詩作不可能造成整個思想、道德與社會的轉變,任何一部單一的作品都不可能,何況是這麼一部數百年來都不准公開討論,一談就會惹禍上身的書籍。然而這本上古作品突然重見天日,確實引起了騷動與變化。      這是一則有關世界何以突然轉向的故事。轉變的起因不是一場革命,不是兵臨城下的大軍,也不是登陸未知的大陸。革命、圍城、發現新大陸,這一連串事件的確有重大的意義,促使歷史家與藝術家以豐富的想像力勾勒出各種令人難忘的場景:巴士底監獄陷落,羅馬遭到劫掠,或西班牙船上衣衫襤褸的船員將旗幟插在新世界陸地的那一刻。然而,這些象徵世界歷史轉捩點的事件其實全是騙局—巴士底監獄幾乎沒關幾個犯人;阿拉里克的大軍不久便撤離了羅馬;在美洲,真正決定命運的行動不是西班牙旗幟在美洲土地上飄揚,而是染病的西班牙水手在好奇的原住民面前首次打了噴嚏或咳嗽。儘管如此,這些例子至少能讓我們擁有鮮明的象徵,但本書關注的時代變遷儘管在各方面影響我們的生活,卻不一定能有如此戲劇性的變化。      關鍵的事件發生在將近六百年前,確切的時間已難以查考,而且地點也位於遙遠偏僻的某間屋內。在這裡,沒有意氣風發的英雄人物,沒有目擊者振筆疾書為後人記錄此事,也沒有天災地變顯示世界將有一番更迭變動。一名年近四十歲,身材矮小、態度和藹但精明謹慎的男子,在圖書館書架上找到一份年代極其久遠的抄本,他對於自己的發現感到十分興奮,並且開始製作副本。整起事件就是如此;但如此就已足夠。      抄本的發現者顯然不是很了解稿子的內容,也無法預見抄本對後世的影響,因為整個過程將歷經數百年的醞釀才能完成。事實上,如果他知道自己即將釋放的是什麼樣的力量,他很可能會猶豫是否要把這部充滿爆炸性的作品從黑暗中喚醒。這名男子手裡拿的抄本,是歷經數百年辛苦傳抄的本子,但已有很長一段時間未曾在外流通,或許連獨自抄寫本子的人也看不懂這本書。經過數個世代,從來沒有人提起這本書。從四世紀到九世紀,這本書只被當成文法書與辭典而偶爾獲得引述,也就是說,它被當成學習拉丁文的參考書。七世紀時,曾經編纂大部頭百科全書的聖依西多祿認為,這本書是氣象學權威。到了查理曼時代,這本書曾短暫受到重視,因為當時突然興起一股閱讀上古書籍的熱潮,一名研究學問的愛爾蘭僧侶鄧格爾曾仔細修訂此書。然而,這股風潮並未讓這本書成為討論的對象或得到傳布,在短暫露臉之後,它再度消失於浪頭,沉入深海之中。現在,經過一千多年的沉睡與遺忘,它再度有了流通的機會。      波吉歐是一名熱心的書信作家,由於他的緣故,才讓這份抄本得以重見天日。他寫信給在家鄉義大利的朋友,交代了事情的始末,可是這封信卻遺失了。儘管如此,我們還是可以根據波吉歐與其他朋友的信件重建當時的情況。從我們的觀點來看,這份抄本應該是波吉歐最了不起的發現,但他的貢獻絕非僅止於此,而他的發現也非出於偶然。波吉歐是位書籍獵人,在熱中尋找古代世界遺產的風潮中,他是其中的佼佼者。      尋獲一本失落已久的書,原不是件值得大驚小怪的事。但在這起事件的背後,卻隱含著各種關聯:教宗遭到逮捕與囚禁,異端遭處以火刑,以及文化界突然燃起對古代異教的強烈興趣。這場發現行動不僅滿足了傑出書籍獵人的生命熱情,也讓他在無意間,在完全不了解發生了什麼事的狀況下,促成了現代世界的誕生。

編輯推薦

【編輯推薦】
  這本書描述在十五世紀初,一位出身寒微的教宗秘書在教宗失勢後失業,遊走於各修道院的過程中,發現一部被埋沒近千年的哲學古詩,為羅馬共和時期的哲學家盧克萊修所著。《物性論》所闡述的是一個類似無神論的概念,強調人無來世、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宇宙沒有創造者也沒有設計者。這部距今兩千多年前的文本,其價值觀與我們現在對世界的理解相當接近。突然重見天日的《物性論》,在當時的時空背景下,引起了思想、道德與社會騷動,將中世紀以來受到宗教桎梏的人們解放出來,並且深刻影響文藝復興一眾科學家,揭開文明走向現在的序幕。本書作者葛林布萊透過生動鮮活的筆觸、宛如偵探小說般的佈局,去描述這段黑暗走向文明的歷史,使讀者更能掌握文藝復興的歷史脈絡。

更多編輯推薦收錄在城邦讀饗報,立即訂閱!GO

作者資料

葛林布萊(Stephen Greenblatt)

新歷史主義學派開山祖師,哈佛大學人文學約翰.柯根榮譽教授。 2011美國國家圖書奬年度非文學類得主,2012普立茲年度非小說類作品獎得主,「紐約時報」暢銷書作者,以及《諾頓莎士比亞》與《諾頓英國文學選集》總編輯。 葛林布萊重視文學作品和歷史脈絡的關聯性,得獎著作眾多,包括《大轉向》、《大師為你說莎士比亞》、《煉獄中的哈姆雷特》等。 相關著作:《大轉向:文藝復興的開展與世界走向現代的關鍵時刻》《大轉向:物性論與一段扭轉文明的歷史》《推理莎士比亞(經典復刻版)》

基本資料

作者:葛林布萊(Stephen Greenblatt) 譯者:黃煜文 出版社:貓頭鷹出版社 書系:貓頭鷹書房 出版日期:2019-03-28 ISBN:9789862623763 城邦書號:YK1427X 規格:膠裝 / 部份彩色 / 456頁 / 14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