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兩位作者多次獲頒國際葡萄園暨葡萄酒組織大獎,本書為其重要得獎著作!
掌握品嘗的技巧,才能喝出學問!
一本全面而完整的品酒百科,帶您一覽美酒佳釀的真實全貌,遍嘗其博大精深與細微奧妙之處。
《葡萄酒的風味》第一版於1980年面世,便引起酒界震撼與熱烈迴響。在歷經一個世代之後的今天,兩位作者得以根據產業界與學術界的最新演變發展,著手進行修訂與改版工作。在這最新的第四版裡,延續培諾教授一貫的精神,在前三個版本的基礎上,納入了晚近關於味覺與嗅覺感官機制的最新研究成果,也考慮了法國乃至全球市場的葡萄酒消費市場生態,根據當今實際情況修訂內容,希望幫助各位讀者理解、掌握這個時代環境之下的葡萄酒風貌,期望能夠藉此讓這部歷久彌新的品飲之書,在這些相關內容方面也能跟上時代的腳步。
本書旨在引導葡萄酒愛好者更認識葡萄酒,更懂得欣賞葡萄酒!
學習品飲在於探究如何駕馭與妥善利用感官。好的葡萄酒讓人自然而然地放慢品嘗速度,有節制地品嘗;輕挑隨便喝酒,必然導致酗酒。您應該要喝得少,喝得巧;謹慎選擇要喝什麼葡萄酒,再挑剔都不為過。每當您買一瓶不值得一喝的劣質酒時,您就成為差勁葡萄酒的幫兇。
為了要維繫、培養葡萄酒的多元品味,本書試圖精確、詳盡地陳述關於葡萄酒的學問,將曇花一現的品味風潮暫擱一旁,也姑且先不理會全球的經濟壓力,本書設想的讀者是所有的人,因此書中避免使用語意含混的表達法,或者讓讀者傷腦筋的行話。 品飲實務操作方面,本書有詳細的品飲流程介紹、品飲表單範例、及品飲分析方法,任何葡萄酒愛好者都能在家舉辦不輸專業的品飲會。
【國外媒體好評推薦】
◎「全面而完整的一部品飲百科,處處閃耀作者的真知灼見。讀者必將著迷於作者豐富的智識,從而一覽美酒佳釀的真實全貌,遍嘗其博大精深與細微奧妙之處。】~《Gaulf-Millau美食指南》(Guide Gault et Millau)
◎「買書不落人後!趕緊去書店跟店員說,你要找的是打從品飲學發跡以來,寫得最棒的那本品飲寶典……」~《費加洛日報》(Le Figaro)
◎「本書宛如一座屹立不搖的知識寶塔,文字深入淺出、條理分明,作者經驗老到、舉重若輕。它是好學不倦、治學嚴謹的葡萄酒飲家們嘔心瀝血的結晶,是一部集品飲思想之大成的當代鉅著。」~《世界報》(Le Monde)
序跋
《葡萄酒的風味》國際中文版前言 ◎文/賈克.布魯昂
《葡萄酒的風味》這個書名其實大可以叫做《葡萄酒的樂趣》。「風味」一詞雖然是指品味活動而言,然而,品味何嘗不是一種透過感官接受美好事物的態度與熱情呢?所以可以說,風味即樂趣。
這本書既是一部解釋葡萄酒風味感知機制的著作,也是一本引導讀者品賞多樣化葡萄酒的指南。
恰如書中屢次提及「見識得多,就更懂得欣賞」,此即本書寫作宗旨。自從《葡萄酒的風味》第一版於年面世以來,即受到葡萄酒專家們的好評,專家讀者群雖然只占少數,但卻非常重要;此外,全球廣大的愛酒人與飲酒人也對本書讚譽有加。廣大的愛酒、飲酒族群是本書接連再版的原動力──我們總是惦念著全球每年消費的三千億杯葡萄酒(相當於每人一周至少一杯),這部著作當然也應該要面對廣大的飲酒族群。而今,《葡萄酒的風味》首度以東方語言被譯介給葡萄酒飲家與愛好者們,希望華文讀者也能體會我們撰寫本書的初衷:「解釋得清楚,就更能幫助品賞。」或者說得更清楚些:「愈是深入瞭解已知事物,就愈能得到不同的樂趣。」
在華文地區約有二十餘種原生葡萄品種,譬如名為Vitis amurensis的葡萄品種即為一例,然而,大多數的釀酒葡萄卻鮮少用來釀酒。因此,用來釀製葡萄酒的葡萄品種仍以「歐洲釀酒葡萄」居多,亦即大家所熟知、而且種植區域遍及全球的Vitis vinefera品種。它原生於高加索山脈南麓,嚴格說起來,這算是一種亞洲原生的釀酒葡萄哩!歐洲釀酒葡萄囊括了數千種不同的品種,廣泛種植於各種天候與土壤環境條件之下,孕育岀個性鮮明,各有千秋的酒款。如今,要在世界各地品嘗到這些丰姿多樣的葡萄酒已非難事,何況酒展活動舉辦得相當頻繁。譬如以往在波爾多舉行的葡萄酒暨烈酒大展(VINEXPO),而今已經擴大成為國際酒展,本屆亞太地區的酒展不久前才在香港落幕。
《葡萄酒的風味》能夠作為讀者的品味嚮導,幫助各位讀者在品味葡萄酒時,發掘自己所欣賞的風味特徵,並且能夠將之描述出來。如此,品賞葡萄酒也能如同其他嗜好一樣,成為提升生活情趣、豐富生命體驗的活動。藉由閱讀這本書,飲者將能夠盡情享受品飲之樂,珍惜每個與酒相遇的美麗當下。讀者也將能夠充分掌握與人分享、談論葡萄酒所不可或缺的知識、詞彙,當然,這一切都還必須本著一股澎湃的情感。
面對一杯葡萄酒,我們當然可以很簡單地說岀「喜歡」或「不喜歡」。但是,如果要與同好們更進一步交流意見,就必須具備一些關於感官機制、品飲規則的基本知識,而這些葡萄酒品飲的相關知識體系,通常都是在原產地孕育出來,並且逐漸茁壯。西歐的葡萄酒歷史已經有兩千年,環地中海諸國,包括法國、西班牙、義大利、希臘等國家都擁有深厚的葡萄酒文化根基。然而,葡萄酒品飲的知識技巧,最主要還是從人類共有的感官生理機制岀發,畢竟人人都能夠用眼睛觀看、用鼻子嗅聞、用嘴巴品嘗。品飲者用來表達視覺、嗅覺、味覺的語彙,有時候與日常語言略有岀入,但是我們並不難發現,在品飲活動中所關注的重點內容,其實只需透過為數不多的常用詞彙就已經足夠。這些詞彙可以非常容易在五、六種歐洲語言裡找到對應詞,我猜想,這些風味語彙應該也能被翻譯成中文。如果是這樣的話,《葡萄酒的風味》中文版應該能夠增進華文世界葡萄酒同好們對品飲的認識,有心精進品飲技藝的人,可以從中汲取知識並自我鍛鍊琢磨,達到提升感受敏銳度與語言表達力的目標。
最後,不論一位飲酒人是否嫻熟品飲之藝,至少都應該以孔老夫子曾經說過的這段話自我惕勵:「惟酒無量,不及亂。」(《論語.鄕黨第十》)
《葡萄酒的風味》這個書名其實大可以叫做《葡萄酒的樂趣》。「風味」一詞雖然是指品味活動而言,然而,品味何嘗不是一種透過感官接受美好事物的態度與熱情呢?所以可以說,風味即樂趣。
這本書既是一部解釋葡萄酒風味感知機制的著作,也是一本引導讀者品賞多樣化葡萄酒的指南。
恰如書中屢次提及「見識得多,就更懂得欣賞」,此即本書寫作宗旨。自從《葡萄酒的風味》第一版於年面世以來,即受到葡萄酒專家們的好評,專家讀者群雖然只占少數,但卻非常重要;此外,全球廣大的愛酒人與飲酒人也對本書讚譽有加。廣大的愛酒、飲酒族群是本書接連再版的原動力──我們總是惦念著全球每年消費的三千億杯葡萄酒(相當於每人一周至少一杯),這部著作當然也應該要面對廣大的飲酒族群。而今,《葡萄酒的風味》首度以東方語言被譯介給葡萄酒飲家與愛好者們,希望華文讀者也能體會我們撰寫本書的初衷:「解釋得清楚,就更能幫助品賞。」或者說得更清楚些:「愈是深入瞭解已知事物,就愈能得到不同的樂趣。」
在華文地區約有二十餘種原生葡萄品種,譬如名為Vitis amurensis的葡萄品種即為一例,然而,大多數的釀酒葡萄卻鮮少用來釀酒。因此,用來釀製葡萄酒的葡萄品種仍以「歐洲釀酒葡萄」居多,亦即大家所熟知、而且種植區域遍及全球的Vitis vinefera品種。它原生於高加索山脈南麓,嚴格說起來,這算是一種亞洲原生的釀酒葡萄哩!歐洲釀酒葡萄囊括了數千種不同的品種,廣泛種植於各種天候與土壤環境條件之下,孕育岀個性鮮明,各有千秋的酒款。如今,要在世界各地品嘗到這些丰姿多樣的葡萄酒已非難事,何況酒展活動舉辦得相當頻繁。譬如以往在波爾多舉行的葡萄酒暨烈酒大展(VINEXPO),而今已經擴大成為國際酒展,本屆亞太地區的酒展不久前才在香港落幕。
《葡萄酒的風味》能夠作為讀者的品味嚮導,幫助各位讀者在品味葡萄酒時,發掘自己所欣賞的風味特徵,並且能夠將之描述出來。如此,品賞葡萄酒也能如同其他嗜好一樣,成為提升生活情趣、豐富生命體驗的活動。藉由閱讀這本書,飲者將能夠盡情享受品飲之樂,珍惜每個與酒相遇的美麗當下。讀者也將能夠充分掌握與人分享、談論葡萄酒所不可或缺的知識、詞彙,當然,這一切都還必須本著一股澎湃的情感。
面對一杯葡萄酒,我們當然可以很簡單地說岀「喜歡」或「不喜歡」。但是,如果要與同好們更進一步交流意見,就必須具備一些關於感官機制、品飲規則的基本知識,而這些葡萄酒品飲的相關知識體系,通常都是在原產地孕育出來,並且逐漸茁壯。西歐的葡萄酒歷史已經有兩千年,環地中海諸國,包括法國、西班牙、義大利、希臘等國家都擁有深厚的葡萄酒文化根基。然而,葡萄酒品飲的知識技巧,最主要還是從人類共有的感官生理機制岀發,畢竟人人都能夠用眼睛觀看、用鼻子嗅聞、用嘴巴品嘗。品飲者用來表達視覺、嗅覺、味覺的語彙,有時候與日常語言略有岀入,但是我們並不難發現,在品飲活動中所關注的重點內容,其實只需透過為數不多的常用詞彙就已經足夠。這些詞彙可以非常容易在五、六種歐洲語言裡找到對應詞,我猜想,這些風味語彙應該也能被翻譯成中文。如果是這樣的話,《葡萄酒的風味》中文版應該能夠增進華文世界葡萄酒同好們對品飲的認識,有心精進品飲技藝的人,可以從中汲取知識並自我鍛鍊琢磨,達到提升感受敏銳度與語言表達力的目標。
最後,不論一位飲酒人是否嫻熟品飲之藝,至少都應該以孔老夫子曾經說過的這段話自我惕勵:「惟酒無量,不及亂。」(《論語.鄕黨第十》)
作者資料
艾米爾.培諾(Émile PEYNAUD)
橫跨葡萄酒產學界,屢有重要研究成果,並於數個產區擔任釀酒技術指導,波爾多乃至全球葡萄酒界皆蒙其惠。
賈克.布魯昂(Jacques BLOUIN)
著名的葡萄酒學家,曾經師事尚‧黎貝侯-蓋雍與艾米爾‧培諾教授,擔任吉隆特省農業局葡萄酒管理處長已近三十載。《葡萄酒的風味》一書裡關於實務操作的部分,包括釀造、品評與籌辦國際葡萄酒競賽活動的相關內容撰寫,皆有賴布魯昂先生多年以來,在波爾多以及全球各地葡萄酒產區累積的寶貴經驗。 兩位作者自一九六○年代開始共事,曾經共同執筆出版許多葡萄酒相關著作,合作關係非常密切,並多次獲頒國際葡萄園暨葡萄酒組織大獎。
基本資料
作者:艾米爾.培諾(Émile PEYNAUD)、賈克.布魯昂(Jacques BLOUIN)
譯者:王鵬(Paul Peng WANG)
出版社:積木文化
書系:飲饌風流
出版日期:2010-10-18
ISBN:9789861202648
城邦書號:VV0035C
規格:精裝 / 雙色 / 296頁 / 19cm×26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