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499輕鬆升級VIP
目前位置:首頁 > > 人文藝術 > 社會科學 > 社會議題
假環保
left
right
  • 書已絕版已絕版,無法販售

內容簡介

揭開環保的20個迷思 你正在做的「環保生活」其實正在破壞地球? 「不用塑膠袋改用環保袋更浪費石油」 「努力削減CO2也不能阻止暖化」 「花時間、金錢分類的垃圾,最後只是聚在一起燒掉」 「付回收費請業者處理的舊家電,其實卻流入中古市場」 本書告訴你環保的真相,不要讓錯誤的觀念影響真正的環保行動! 別被企業牟利跟環境省爭權的環保企劃跟商品給騙了!家電回收、環保袋、寶特瓶回收……不要變成環保傻瓜! 這就是環保生活的真相: ‧拒用免洗筷→邊材無處可用、森林遭到荒廢 ‧回收食品容器→技術不足、全數焚化 ‧回收廢紙→用石油漂白及處理廢棄藥劑、破壞環境 ‧廚餘堆肥→土裡囤積一堆毒素 ‧拿生質乙醇來當汽車燃料→要消耗相同的石油量

序跋

  我有位學生在看到「敝公司致力於環境保護」的廣告宣言後,在報告中寫下「我認為這家公司想提高營業額」的感想。看來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對於所謂「用心做環保」的公司開始存疑了。

  這是因為日本人接觸到環境議題的機會增多了,而在「環保」口號下也有越來越多的人受騙上當、或是生意維持得很辛苦。比方說因為聽信「屋頂加裝太陽能板可以省電」於是就裝看看,但花了錢後卻發現沒有省下多少電費。也有人聽說「氫氣將成為未來的重要資源」而投資,事後才發現那根本就不是普遍存在於大自然界的燃料,結果蒙受了高額損失,漸漸出現了這樣的受害者。

  出現這些狀況,媒體應該難辭其咎吧!

  舉例而言,讀者每月支付高額報費,因此報社有責任提供讀者正確的事實報導。但報社卻號召讀者「去投票!」從這種行為看來,就知道報社其實是站在指揮地位在領導讀者。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報社將「投票率低迷將會對社會產生什麼影響」的「事實」傳達給讀者,再由讀者「自行決定是否要去投票」,這才是合理的關係,但是現在卻完全相反。

  環境問題也一樣。媒體大張「環保運動」的旗幟,自居於領導地位。將明明是因為地盤下陷而沉浸海中的吐瓦魯島國說成是「暖化造成海面上升,使得島國將遭淹沒」,以錯誤的資訊誤導讀者,這就是媒體將特定思維植入讀者腦海的極佳佐證。

  二○○七年時發生了伊勢名產「赤福」偽造保存期限、釀成軒然大波的事件,其實問題並不嚴重,如果發生在稍早前應該不會釀成新聞。赤福對伊勢市有很大的貢獻,伊勢神宮前被稱為「Okage橫丁」的商店街也是赤福建造的。但是不管有多大貢獻,現代社會都不允許產品標示造假或是生意不老實的事情。其實,如果我們以檢視赤福的標準來檢視媒體的話,究竟能有多少媒體通過檢驗呢?

  我寫這本書的原因,便是希望至今為止的這種「假環保」生活能夠停止,大家能從現今這種毫無羞恥,表面滿口環保但說穿了只是為了一己私利的「環境」中脫離出來,步向真正為社會將來、為子孫將來而努力的「環境」。

  我們大多數人都期望能夠「保護環境」,但可惜的是那些宣稱「使用百分之四十回收紙」所製作的賀年卡,其實卻使用全新純漿;我們每天費力清洗分類的塑膠,最後卻大多遭到焚化。今日在環保上的各種造假也跟年金問題及食品偽裝問題一樣越來越多,一想到我們付出的心力會不會只落得一場空,就令人坐立難安。

  這次我盡可能的整理了相關的正確資訊,本著「真正愛地球」的觀點寫成此書。在地球暖化方面,我參考了聯合國組織的IPCC(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報告,毒物類參考信賴的專業人士論則可文,至於國際資訊則參閱當國的新聞來判斷。本書中與讀者平日所接收到的訊息所出入的地方,我都會詳列理由及我所依據的資料來說明。

內文試閱

驗證一 拒用塑膠袋→結論 勞而無功

  若珍惜石油資源,

  就一定要用塑膠袋

  拒用環保袋

  塑膠袋是活用石油剩餘價值的好產品


  多年前開始,大家漸漸注意起了塑膠袋問題。邁入二○○七年之後,「拒用塑膠袋運動」突然盛行,最近去超商買東西時都會被問「你要塑膠袋嗎?」有時用的話也會引起店員不悅。

  一些沒認真考慮過環境問題、只是被業者牽著鼻子走的人還會教訓別人「你不知道環境很珍貴嗎?」這真是讓人受不了。

  發起拒用塑膠袋運動的環境省與地方政府,以及跟政府口徑一致的大型超商說法如下:

  「日本每年大約用掉三百億個塑膠袋,這些最後都被丟進了指定垃圾袋裡,形成了垃圾重複打包、浪費資源。我們購物時應該要自備環保袋,拋棄這種『用過即丟的文化』。人家歐洲早就這麼做了,我們要趕快跟上。」可是,這種說法正確嗎?

  二十世紀時,當時住在紐約的貝克蘭博士(Leo Hendrik Baekeland,1863-1944,比利時化學家)利用德國的有機化學,以石炭製成了合成樹脂。不久以後更發現石油較石炭利於提煉,因此漸漸的由石油製造出各種塑膠、合成橡膠以及纖維來。

  人們在二十世紀初時,剛開始利用石油製成塑膠與橡膠之時,將無法製成塑膠的剩餘部分以焚化方式處理。距今約四十年前,日本的煉油廠附近都還看得到煙囪口冒出火光,照亮了夜晚的天空。如今在石油產地也看得到這種景象。那些被燃燒掉的,正是「原本含在石油中,但現今無法使用而被焚燒的成分」。可是現在你到煉油廠附近看看,煙囪口冒出的只有水蒸氣,完全看不到煙跟火光。那是因為人們已能將石油中的所有成分使用殆盡,由於石油化學與高分子化學的進步,從前無用、或雖然有用但供過於求只好燒掉的部分——大多是低沸點化合物,現在都已經能善用在各種用途上了。比方說塑膠袋與啤酒提環、汽車保險桿這些身邊常見的物品,都是有效利用石油「廢棄物」所製成的,在環境上來講算是優良產品。

  一般家中常見的「PE(聚乙烯)袋」或「PP(聚丙烯)袋」,從前統稱為「PVC(聚氯乙烯)袋」,名稱由成分中的「聚氯乙烯」而來。從前廢棄不用的不飽和烴現在被轉化成了聚乙烯(PE),因此名稱也由PVC袋改成了PE袋。此外人們也善用聚氯乙烯的特性,做成了壁紙與土木導管等更高階的產品。如此一來,今日我們已經可以完全善用石油中的所有成分,煉油廠裡也不再燃燒廢棄的石油了。

  好不容易發展到這一步,研究石化的年輕學者拼命的將石油善用到最後一點一滴、做成了塑膠袋,但結果卻在「環保」口號下遭到拒用,這種錯誤觀念難道不應該及時改正過來嗎?本來塑膠袋之所以會免費供應,就是因為它是利用毫無價值的成分製成的。

  停用塑膠袋的話將會造成什麼後果呢?結果只有三條路可選,一是將石油中用來製作塑膠袋的成分轉為其他用途,二是製作購物袋以取代塑膠袋,三則是製成垃圾專用的垃圾袋以代替塑膠袋。

  首先,倘若停用塑膠袋而無其他配套措施的話,至今為止用來製作塑膠袋的原料便會多出來,於是只好重新點燃煙囪的火苗。二條路是製造新的購物袋以取代塑膠袋。製成My Bag——也就是購物用環保袋的成分是一種被稱為「BTX成分」的材料。這是石油中稀少珍貴的成分,能做成許多化學藥品與塑膠,例如電視機體、洗衣機、電冰箱與吸塵器外殼等,連汽車內的塑膠零件也大多是由BTX成分製成的。但是大部分的環保袋卻是以BTX成分製成的,因此若是以環保袋來取代塑膠袋,那所消耗的石油將比使用傳統塑膠袋更多。我們當然也能用棉來做成環保袋,但若不使用百分之百純棉的話就有可能會浪費更多石油。

  第三,我們每天生活中都會製造出一些廚餘與小紙屑等,要丟掉這些東西須要有可以裝盛的「容器」才行。至今為止,大家都用免費塑膠袋來裝,因為既然最後要燒掉的話,那「將剩餘物資再利用」是最好的辦法。可是大部分的地方政府卻禁止消費者使用塑膠袋,反而要大家去買跟塑膠袋以相同成分製成的「聚乙烯指定垃圾袋」。

  發生這麼多不合理的事情,實在讓人目瞪口呆。明明可以有效利用石油的廢棄物,但卻鼓勵大家使用環保袋來浪費珍貴的資源。明明可以拿塑膠袋當成垃圾袋,但卻非要買全新的垃圾袋不可。

  當我們在探討環境問題時,絕對不能將議題分開討論。因為「環境」具有整體性,因此若想採取什麼好的措施來保護環境時,當然一定要考慮到這個舉動將會對整體產生什麼影響。

作者資料

武田邦彥

一九四三年出生於東京,畢業於東京大學教養學部,為工學博士,專攻資源材料工學。 曾任名古屋大學研究所教授,目前為中部大學總合工學研究所教授(兼任副所長)與多摩美術大學兼任講師。並擔任日本工學協會理事、內閣府原子力安全委員會專門委員、文部科學省科學技術審議會專門委員。 著有《環境問題為何充斥著謊言?1、2》、《回收幻想》等。其中《環保幻想》的部分章節被收錄進高中國文教科書《新編現代文》中。

基本資料

作者:武田邦彥 譯者:蘇文淑 出版社:商周出版 書系:普羅米修斯系列 出版日期:2010-10-14 ISBN:9789861203522 城邦書號:BF3036 規格:膠裝 / 單色 / 256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