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聖誕月
目前位置:首頁 > > 人文藝術 > 人文史地 > 世界史地
黑潮:從關鍵的一九七九年,剖析中東文化、宗教、集體記憶的四十年難解對立
left
right
  • 庫存 = 6
  • 放入購物車放入購物車
    直接結帳直接結帳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 黑潮:從關鍵的一九七九年,剖析中東文化、宗教、集體記憶的四十年難解對立

  • 作者:金姆.葛塔(Kim Ghattas)
  • 出版社:時報出版
  • 出版日期:2022-05-17
  • 定價:680元
  • 優惠價:79折 537元
  • 優惠截止日:2024年12月25日止
  • 書虫VIP價:537元,贈紅利26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510元
  • (更多VIP好康)

內容簡介

入圍2020年坎迪爾歷史獎(Cundill History Prize) 入選《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2020年關注書籍 入選《科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2020年最佳非小說類書籍 入選《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2020年最佳政治類書籍 葛塔藉由本書給予了讀者許多精彩的故事,可看到西亞地區發生許多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事件。……一九七九年之後的西亞與國際局勢,伊朗的革命確實在其中產生重要影響。在這時代若以伊朗作為觀察西亞局勢發展的中心,並不會過於誇張。葛塔以一九七九年之後的伊朗作為本書的主要角色,可見她了解若要觀察今日西亞局勢,必須把伊朗放在最核心的位置。 ——陳立樵(輔仁大學歷史系副教授)│專文導讀 當代中東的面貌是如何形成的? 極端主義、恐怖分子為何成了中東世界的代名詞? 1979年為什麼是中東歷史重要的關鍵時間點? 1979年,伊朗革命、麥加禁寺圍困事件與蘇聯入侵阿富汗相繼發生。金姆.葛塔在《黑潮》中,透過廣泛而細膩的調查,詳盡剖析這三件關鍵大事的前因後果,以及對西亞地區往後的歷史、文化、宗教與地緣政治形勢造成的深遠影響。 《黑潮》描述了遜尼派的沙烏地阿拉伯和什葉派的伊朗走向反目的歷程,並揭示兩國如何在競爭中對宗教加以利用和扭曲。這場爭奪文化統治力的戰爭從中東蔓延到埃及與巴基斯坦,產生了數不清的衝突、謀殺與迫害,不僅刺激宗教極端主義的孳生,更導致911恐怖襲擊和ISIS的崛起。 金姆.葛塔向我們介紹了四十年來被地緣政治劇情顛覆了生活的人們:從反抗本國獨裁者的巴基斯坦電視主播、因不雅文字而入獄的埃及小說家,一直到2018年在沙烏地駐伊斯坦堡領事館遇害的記者哈紹吉。這是一本全面而有力的巨作,將會大大地改變人們對中東的認知。 名家推薦 中東糾葛的現代火藥庫,就是一環繼承著一環、舊恨不斷觸發新仇的記憶拼圖——從1979的革命狂潮到伊斯坦堡領事館的駭人慘案——任何當代的政經解析都躲不了過去的歷史傷痕,也唯仔細剖析每一個關鍵人物的遭遇與決策,才有辦法理解如今中東仍不斷更新的「下一場現代危機」。 ——張鎮宏(《報導者》國際新聞主編) 在當代,要思索自己身處的世界,到底是怎麼搞成這樣的?我們究竟出了什麼問題?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在關照每一個切身事件的同時,避免情緒與主觀的遮蔽,嘗試以更宏大的視野,整理出看似不相干事件之間的脈絡。做為傑出記者的作者,正是想嘗試回答,自己所在的阿拉伯與穆斯林世界,是怎麼搞成這樣的。 ——蔡依橙(「陪你看國際新聞」創辦人) 國際推薦 對伊朗和沙烏地阿拉伯之間的宗派分裂和區域衝突做了易懂且非常有趣的描述,這種分裂和衝突已經撕裂了中東數十年,是威脅全球安全最重要的競爭之一。 ——彼得.柏根(Peter Bergen),華府智庫「新美國」(New America)副總裁兼研究員 該地區最有洞察力和最敏銳的觀察家之一,對伊朗和沙烏地阿拉伯之間破壞性競爭的根源和後果進行了巧妙、扣人心弦、及時和人道的描述。 ——威廉.伯恩斯(William J. Burns),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 清晰而誠實,完美的研究和出色的寫作。這是一本獨特的書,不只是關於沙烏地和伊朗的競爭,因為它闡明了該地區在過去一百年中如何以及為何開始內在轉變——局外人和當地人民必讀。 ——馬爾萬.穆阿瑟(Marwan Muasher),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研究副總裁、約旦前副總理 《黑潮》的框架與內容同樣重要。葛塔將過去四十年的整個中東描繪成一個黑暗時代,一個在暴力、厭女和宗教極端主義的陰影下黯淡無光的世界。在探索這種黑暗是如何形成的過程中,她回憶起更光明的過去並預測更美好的未來。這是一本強大而重要的書。 ——安.瑪莉.史勞特(Anne- Marie Slaughter),新美國基金會執行長、《未竟之業》作者

目錄

導讀 從伊朗看西亞、反思西亞╱陳立樵 關於人名和拼寫 人物 地圖 前言 第一部分 革命 第一章 錄音帶革命 第二章 今日德黑蘭,明日耶路撒冷 第三章 流血的心臟 第四章 黑暗 第二部分 競爭 第五章 我殺了法老 第六章 不准戴杜帕塔 第七章 貝魯特的卡爾巴拉 第八章 什葉派異教徒 第九章 麥加是我的 第十章 文化戰爭 第十一章 黑潮 第十二章 一九七九世代 第三部分 復仇 第十三章 該隱與亞伯 第十四章 破裂 第十五章 投降 第十六章 反革命 第十七章 ISIS和IRGC之間 第十八章 阿基里斯之踵 第十九章 博斯普魯斯海峽旁的謀殺 結語 致謝 注釋

內文試閱

第三章 流血的心臟 沙烏地阿拉伯,一九七九年 一九七九年十一月二十日,薩米.恩格威睡過頭,錯過了黎明時分的禮拜。他每天做五次禮拜,日日如此,篤信而虔敬。當他在禮拜中有節奏地鞠躬、叩頭時,在他冥思時,在他試著到達與至高無上的真主產生連結的莫測境地時,他可以在每一句話、每一個片刻中找到平安。他特別喜愛在一個世界正在沉睡的靜謐時刻做黎明前的禮拜;他幾乎能感受到那些在全國各地在同一時間起床做禮拜的數千人,甚至數百萬人的脈動,大家娓娓道出相同的句子,面對同一個方向:天房(Ka’aba),在麥加的神聖禁寺裡,這是伊斯蘭中最聖潔的地點。他將會在抵達麥加的時候補上他錯過的禮拜。他和他的《古蘭經》老師認為這是一個吉祥的日子:伊斯蘭曆新世紀第一天,伊曆一四○○年的一月一日。作為許多能夠背誦《古蘭經》全部六千兩百三十六句經文的保守穆斯林中的其中之一,薩米並不是從小就開始學習背誦《古蘭經》的。當他十幾歲時,他去了英國留學,然後去德州讀大學。回到沙烏地阿拉伯之後,他開始學習和自己的信仰重新產生連結。這位建築系的畢業生才三十歲,但是他有個老靈魂。他身材高大、健碩,而且已經被認為是一個沙烏地阿拉伯的思想領袖了。這國家是一個擁有世界第二大石油儲量的專制君主國,在那時,貌似主導和驅動這個國家的唯一趨向就是——金錢。 一九三八年發現的石油,推動了一個領土大多是沙漠的王國向現代國家轉變。這個國家年僅六歲,但他的建立者阿布杜阿齊茲.伊本.紹德國王已經成了世界列強爭相拉攏的對象。在一九四五年,小羅斯福和沙烏地君主在大苦湖(Great Bitter Lake)上的美國昆西號(Quincy)巡洋艦上達成交易。兩個人同意,沙烏地阿拉伯將向美國提供無阻礙的石油開採權,換來美國提供的軍事保護和支持。一桶原油的價格在多年來一直很低廉,收入雖然有限,但是對於一個從零開始的國家來說算是綽綽有餘了,到六○年代末的時候,整個王國已經掀起一股建設的熱潮。沒有來自本地的專業技術,但是那裡有很多錢可以雇人來幫忙。到了一九七三年時,石油的價格幾乎在一夜之間上翻四倍,從每桶三美元漲到十二美元——這個價格約略等同於二○一九年的五十美元。在那年十月,埃及和敘利亞加入對以色列的戰爭,希望能夠收復在一九六七年的六日戰爭中失去的領土。出產石油的阿拉伯國家宣布對美國和其他在衝突中支持以色列的國家的石油出口禁令。沙烏地阿拉伯很不情願傷害它和美國的盟友關係,但是最終還是帶頭發起攻勢並獲得利益。阿拉伯人的心中充滿自豪,短暫地感謝沙烏地王國在西方國家和以色列面前挺身而出的立場―這是一個對過去屈辱的小小安慰。最重要的是,這個年輕的國家現在正有數十億美元資金湧入。在一九七○至一九七四年間,沙烏地阿拉伯的石油收入從十二億美元飆漲到兩百二十五億美元。 建築熱潮如火如荼地出現,到處都是工地和起重機。街區正在轉變,或是幾乎一夜之間拔地而起。每一家美國主要的連鎖飯店都出現在城市裡:洲際飯店、喜來登、假日飯店、凱悅、希爾頓、萬豪。有三萬個美國人——從石油工程師到飯店經理和會計師——來到王國提供他們的專業技術,建造了從道路、機場、醫院到學校的一切。美國人使用的是他們最為熟練的模式。例如利雅德,一個沙漠中間的小城市定居點開始變得像是沙烏地的休士頓:由寬闊街道和巨大的購物中心構成的城市網格,沒有大眾運輸。巨大的美國汽車,凱迪拉克和克萊斯勒,大搖大擺地開在街道上,更增添了這好像是在美國的錯覺,只有那些清真寺的宣禮塔才會打破錯覺。每個人都被突然降臨到他們身上的財富搞得眼花撩亂。短短幾年裡,有兩百家外國公司在沙烏地王國設立辦公室。世界聞名的建築師蜂擁而至。設計了紐約世貿中心的美國建築師山崎實(Minoru Yamasaki)也在沙烏地阿拉伯東部設計了達蘭(Dhahran)機場和新近成立的沙烏地阿拉伯貨幣局在利雅德的總部。這個國家甚至連貨幣都是全新的。 王室向大部分臣民發放了慷慨的補貼金。在沙漠邊緣,那些幾乎不屬於這個國家的偏遠地區,許多人未能趕上這股熱潮,仍然貧窮,生活在沒有自來水的茅草小屋中。王公貴冑把他們的財富投入到一切能夠想像得到的奢侈品上:遊艇、珠寶、富麗堂皇的新宮殿,以及在蒙地卡羅一擲千金的賭注。政府預算就是皇室家族成員的私人金庫,一如這個國家在本質上也是他們的私人財產一樣。錢多到不知道該怎麼花,很多人失去了方向或是平衡感。薩米對這樣的生活一點也不感興趣。他與他們不同,對這一切冷眼旁觀——他並非完全對今世的物質不感興趣,但他出身自一個家學深厚的麥加家族,他們是先知的後裔。他的爸爸曾擔任吉達(Jeddah)的警察署總長和穆塔維夫(mutawwif),也就是帶領朝聖者完成程序極為嚴謹的麥加朝覲儀式的指導人。來到麥加朝覲是年度的盛事,也是伊斯蘭教的五大支柱之一。他是國家的僕人,但是更主要的,他是朝覲者的僕人,不管是貧農還是大臣都是他服務的對象。這是一個特權位置,只有幾千個家族有這樣的地位,並且世代相傳,比沙烏地阿拉伯王國的建國時間要早許多個世紀。尊貴的地位帶來財富,但最重要的,是與先知和伊斯蘭發源地麥加的深厚連結。 薩米對新的石油財富正在淹沒國家的遺產深感不安。薩米兒時在麥加的家已經消失不見了。古老的「Souq el-Layl」——夜市場,和它那些繁忙的攤位、熙攘的氣息和嘈雜的聲音,都在一九五○年代隨著國王的一聲令下,在聖寺擴建的工程中煙消雲散了。在此之前的一次擴建要追溯到西元十世紀時。自從那時候開始,在超過一千年裡,聖寺一直得以保存,並且由人民以虔誠的態度進行修繕;它的形制和大小,尤其是它那充滿歷史足跡的牆壁和地板一直原封不動地保持原樣,直到這位新的暴發戶守護人到來為止。和這位王國的新統治者出身的貧瘠沙漠內陸省份內志(Najd)不同,麥加位於紅海沿岸的漢志(Hejaz)省,它更富裕,更有活力。伊斯蘭的兩大聖地麥加和麥地那都位於漢志,它們附近的港口城市吉達亦然,它曾是每一個偉大的伊斯蘭帝國的一部分,它的人民對全世界開放,它的建築精美而繁複,是對伊斯蘭的富裕和多元的實踐。內志算不上窮,但是它枯燥而排外,而且一直位於文化多元性和豐富的世界宗教的邊陲。 薩米從美國回來後一直住在吉達,這座城市幾百年來都坐落在貿易和宗教的十字路口上。七世紀時,先知身後的第三位哈里發奧斯曼.伊本.阿凡(Othman ibn Affan)宣布這個海港是所有走海路前往麥加的朝聖者的正式入口。其他的朝聖者是隨著商隊從大馬士革或者巴格達經陸路走來。自那時候起,吉達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穆斯林從世界的各個角落湧入。許多人會定居在這裡,以求和精神世界有更緊密的聯繫。根據對《古蘭經》的一種闡釋,夏娃(哈娃)和亞當(阿丹)在被逐出樂園之後曾經在麥加附近的阿拉法特山(Mount Arafat)重逢。有傳說指出夏娃後來就葬在吉達,這個城市的名字在阿拉伯語中就是「祖母」的意思。這座城市甚至有一個傳說是夏娃墳墓的地方。幾個世紀以來,朝聖者都會造訪這裡,尤其是不孕的女性,她們來到這裡祈求神力相助。著名的旅行家都談論和描寫過這個墳墓,它大約有五百英尺長,有一個雕鑿出的方形石頭代表肚臍。它曾經歷時間的流逝和無數人的懇求,卻在一九二六年當阿布杜阿齊茲.伊本.紹德征服漢志的時候被毀掉了,他當時正將整個阿拉伯半島的省份統一在他的統治之下。他的兒子費薩爾,未來的國王,在吉達被圍困、挨餓了一年多之後終於帶兵攻入了吉達。年僅十九歲的費薩爾獲任命為這個省的總督,他下令搗毀這座墳墓。麥地那那座可以追溯到先知時代的古墓園也被夷為平地。這位阿拉伯半島的新統治者看見到處都是「shirk」(以物配主、偶像崇拜)的危險。從內志的蘇丹,到內志和漢志的國王,再到整個半島的國王,阿布杜阿齊茲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了他的新王國和新臣民。 阿布杜阿齊茲是沙烏地王朝(al-Saud dynasty)的創立者穆罕默德.伊本.紹德的後代(「ibn」的意思就是「某某之子」),從內志的深深腹地,阿布杜阿齊茲帶來的是一個有兩百年歷史的獨特伊斯蘭品牌,由他的祖先在一場政治及家族聯盟中和某人共同支持的,這個人就是穆罕默德.伊本.阿布杜瓦哈布。此人是極端正統主義的原教旨主義者,是十八世紀的傳教士,他發動了一場排他的復興運動,走的是一條被人稱為回歸「薩拉菲」(salaf:先輩,即第一代穆斯林)的道路。這些薩拉菲主義者相信,要追隨 al-salaf al-saleh(正直的先輩)就得回到先知的生活方式中。十二世紀初,出現了一些現代主義的薩拉菲主義者,比如埃及人穆罕默德.阿布都(Muhammad Abduh),他們認為,重要的事情在於擺脫那些伊斯蘭教在幾個世紀中得到的後天習俗和沉積物,回歸到先知教誨的純潔中,這麼做實際上也提供了使宗教適應現代性所需要的答案。只是到了九一一事件後,「薩拉菲主義者」這個詞才為世界所知,它被用來專門指稱那些嚴格的薩拉菲主義聖戰者試圖用暴力將其觀點強加於人的態度。伊本.阿布杜瓦哈布在世時對伊斯蘭的闡釋如此極端,以至於他同時代的人把他視為一個無處可去的人。鄂圖曼帝國的人最先把這套內容描述為瓦哈比主義(Wahhabism),將它定義為一個疏離在主流伊斯蘭之外的運動,這個運動看起來完全集中在一個人的身上,就好像他是某種先知人物一樣。瓦哈比主義者的旗手就是沙烏地王朝的那些人,他們不能容忍在人和神之間有任何東西:聖徒的祈求不被允許,墓園裡不能有碑石,不准讓親人遊墳(掃墓),甚至不允許崇拜先知―這些東西全都是偶像崇拜。這個王朝曾經遭受重大挫敗,其中包括幾乎兩百年之久的打擊和流放,但是在一七四四年被密封在沙漠中,紹德家族與那位傳教士之間的結盟關係存活了下來。夏娃的陵墓成了遇難者之一。在一九七五年,陵墓的遺跡遭水泥掩埋,並且失落在一大片墓地中,裡面有上百個陵墓,它們看起來就像是一排排白色水泥的空花盆,中間有鋪平的小路。 這一股狂熱、不妥協的態度,就是薩米在十一月睡過頭的那天早晨所發生的事件的最早源頭,他還不知道聖寺裡發生了重大的動盪情勢。那天早晨,薩米溫習了昨天他背誦的經文。只是到後來,他才會明白他那天溫習的那幾句經文是多麼大的預兆。 你們不要在禁寺附近和他們戰鬥,除非他們在那裡進攻你們;如果他們進攻你們,你們就應當消滅他們。這是對不信道者的報應。 薩米認為在新世紀的第一天拿出宗教創見(無論是大是小)是個吉利的時辰,而且不是只有他這麼想。 在破曉時分到來之前,聖寺的大伊瑪目(帶領人民做禮拜的人)謝赫穆罕默德.蘇巴伊勒(Muhammad al-Subail)正在洗小淨(為做禮拜而清潔身體的儀式)。這位留著大鬍子的五十九歲男人,肩上披著繡金邊的黑色斗篷。晨禮(Fajr)再過幾分鐘就要開始了。十一月夜晚的涼爽和黑暗仍然籠罩在城市的上空,擁抱著俯瞰麥加的那些崎嶇的小山丘,它們的名字都富含深意——noor(光),rahmah(慈憫)。但是城市的最中心,伊斯蘭跳動的心臟,卻從不會黑暗(自從電力在世紀之交到來後,這裡就安裝了電燈,此後再也不曾陷入黑暗)。聖寺和它的大庭院在夜裡一直有微暗的燈光。庭院的中間,就是神的房子,穆斯林的禮拜朝向:天房,一座四十英尺高的花崗岩立方體,上面有黑色的絲質罩布,並以黃金繡著《古蘭經》裡的經文。據說,天房最初是先知亞伯拉罕(阿拉伯語中叫伊卜拉欣)建造的。 在清晨五點十八分時,擴音器中傳來了宣禮聲: Allahu Akbar——真主至大。 在來自麥加,來自沙烏地阿拉伯周圍,以及來自穆斯林世界各地的禮拜者中間,有三百個帶著神聖任務而來的遜尼派穆斯林——或者說他們認為自己帶著神聖任務而來。有些人已經來了好幾天,勘查著聖寺複雜的內部和地下。其他人則是連夜抵達,有的還帶著妻小以掩人耳目。他們主要是沙烏地人,但也有埃及人、巴基斯坦人,還有兩個皈依伊斯蘭的美國黑人。宣禮詞還在繼續著。 Ashhadu anna la ilaha illa Allah——我作證,除了真主之外,別無值得崇拜的。 禮拜的人都已經從睡夢中起來了;住在聖寺附近的人紛紛來到聖寺。他們沐浴淨身,開始圍著天房形成一個圓圈,準備做禮拜。他們跪坐在白色大理石的地板上。許多人穿著兩片白布組成、沒有縫邊的簡單戒衣(ihram),這是男性朝聖者在正朝(hajj)和副朝(umra)時穿的衣物。那些帶著任務來的男子穿著傳統的白色或米色的長袍(thobe),這是沙烏地人的傳統服裝。有些人很醒目,因為他們舟車勞頓的樣子,是數週的準備和在沙漠中待了好幾個星期的結果。 Ashhadu anna Muhammad rasool Allah——我作證,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 這三百個人相信另一個派遣者——馬赫迪,已經來了。遜尼派信仰中有一個末日救贖者,他會和耶穌一同來到天房,這樣一個時刻便象徵著正義時代之前時代的結束。但是與什葉派不同的是,遜尼派並不將此當成中心的信條,也不相信馬赫迪是幾百年前就已經出生並且隱遁起來,而是將會從一群其屬性被特別闡釋在《聖訓》(hadiths)中的人裡現身,《聖訓》是記錄先知言行的集合,編篡於先知去世之後。這個馬赫迪存在的真相是在那群人的領袖之夢境中揭示的,這個領袖當時正在沙漠裡:這位馬赫迪是他同伴中的一員,很快就會成為他的姊/妹夫,穆罕默德.伊本.阿布杜拉.卡赫塔尼(Mohammad ibn Abdallah al-Qahtani)。他的名字和外表與《聖訓》中的預言相符。馬赫迪會是有法蒂瑪血脈的先知後裔,而且編造出一個故事,以解釋來自不同部落和地區的卡赫塔尼家族是如何擁有共同的確定祖先。很快地,這群人裡的許多人做了夢,確認卡赫塔尼就是馬赫迪。 Hayya ‘ala as-salah... Hayya ‘ala al falah——快來禮拜……快來拯救。 這群人開始聚集,為這個時刻做準備。他們相信救贖就是現在,在這一天的新黎明到來的時候。那些不是馬赫迪觀念和即將到來的末日的真正信徒的人,也仍然忠於這個團體的領袖和他所傳達關於宗教純潔的訊息,以及他對揮金如土的皇室家族把西方異教徒的腐敗、不道德的做法帶到伊斯蘭發源地的批判。紹德家族也許是在信仰上的純潔派,但是他們向金錢的神低頭。這時候穆安津(muezzin,喚拜人)的聲音正在迴盪著。 As-salatu khayrun min al-nawm——禮拜強於睡眠。 幾個星期以來,這群人都在訓練。好些天前,他們已經在清真寺的地窖裡囤積了武器。他們賄賂警衛,開著三輛皮卡從負責清真寺擴建工程之建築公司的入口進入。Toyota、Datsun 和GMC車上都放滿了武器、彈藥和食品。這些人正在為包圍戰做準備。他們甚至在那天的黎明前帶來了更多的武器,用裹屍體的白布包著,藏在棺材中,假裝他們是帶著已故親友來接受聖寺大伊瑪目的最後祝福。 Allahu Akbar, la ilaha illa Allah——真主至大,萬物非主,唯有真主。

作者資料

金姆.葛塔(Kim Ghattas)

金姆.葛塔是一位獲得過艾美獎的記者和作家,並且是華盛頓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的非常駐學者。她曾經為BBC和《金融時報》報導中東議題長達二十年之久,也報導過美國國務院和關於美國政治的議題,並於《大西洋雜誌》、《華盛頓郵報》和《外交政策》上發表文章。她在黎巴嫩出生和長大,目前居住在貝魯特和華盛頓特區兩地。

基本資料

作者:金姆.葛塔(Kim Ghattas) 譯者:苑默文 出版社:時報出版 書系:歷史與現場 出版日期:2022-05-17 ISBN:9786263351653 城邦書號:A2203404 規格:平裝 / 單色 / 536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