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499輕鬆升級VIP
目前位置:首頁 > > 人文藝術 > 人文史地 > 世界史地
【歷史的轉換期1】前220年 帝國與世界史的誕生
left
right
  • 已售完,補書中
    貨到通知我

內容簡介

想理解歷史,轉換視角是不夠的 這套書,讓你完全扭轉世界史的理解方式! ————————————————給我一個年分,我就給你全世界———————————————— 創新橫切式敘事 多空間的比較視野 著眼關鍵年分的全球史通述 打破單一國族語言,展現跨地域的相遇和連結 ★★★★★歷史教科書權威 日本山川出版社70周年紀念鉅獻★★★★★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 陳建守 選書企畫 成功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翁嘉聲 專文導讀 -------------------------------------------------------------------------------------------------------------------------------- 西元前220年,人類歷史的轉捩點————————  西方:羅馬帝國正式成形,與迦太基的戰爭深化了羅馬做為「帝國」的樣貌  東方:秦始皇大一統中國,採行中央集權開啟日後秦漢帝國近五百年的盛世 希臘政治家波利比烏斯的《歷史》一書從西元前220年開始寫起,記錄了當時他眼中所見的「世界」,也就是羅馬帝國及其周邊地域(人域)的歷史發展。在同時代的他眼中,引領歷史前進的是羅馬人,世界史的軸線即為羅馬霸權的擴張過程,而第二次布匿戰爭對於帝國的成形更是至關重要,他著重描寫此役,書寫羅馬帝國的建立。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東方,秦始皇立下了帝國的基礎,其後也出現司馬遷及《史記》這本鉅著,開啟中國的正史寫作。前220年,不但是世界史的開端,更是帝國的開端。 東西兩大帝國的誕生,被認為大大改變了當時與後代人們的生活,在歷史上別具意義。然而,在這個帝國誕生的象徵年分,對當時的人來說,「帝國」是什麼呢?建立之後造成了怎樣的改變?以及,改變是一瞬的、還是漸進的?各地區的人們又是如何回應「帝國」這樣的龐然大物?本書想做的,就是討論這樣的改變過程。 但本書要做的,並非再一次重複世界通史都會提到的內容,而是挑選該轉換期的特定人物、地域或事件,看進同時代人們的能動性,從中挖掘各地域的共時性,來回應本書提出的主題「帝國與世界史的誕生」。 因此,你可以看見羅馬與迦太基在西班牙作戰時,當地原住民如何主導了戰局成敗,以及他們是如何回應羅馬帝國勢力的進駐;你可以看見希臘化時代多元龐雜的諸王國及各地城市如何戰爭、交涉,最後服膺於羅馬一元化的統治下;你可以看到羅馬公民及各地殖民者如何被內化成帝國之民,如何活得像個羅馬人;最後,從共存到征服,秦始皇大一統國家的想像如何形成,以及如何付諸實行,本書將透過各地出土的秦簡,告訴你統一的虛與實。 在這個歷史知識逐漸普及的世代,想像歷史、敘述歷史的方法有很多種,本書挑選關鍵年分的橫切式世界史敘事,也只是其中一種嘗試。重要的是,保持對歷史的開放心態,以同時代人的角度理解當時的歷史,找出並詮釋其間的共通脈絡。每個人都可以是優秀的歷史學者,都可以跟波利比烏斯及司馬遷一樣,譜出一部令人大開眼界的世界史。 -------------------------------------------------------------------------------------------------------------------------------- ★ 「歷史的轉換期」套書特色  橫切式敘事,全球史書寫的另一種可能 以往的歷史寫作,多半著重單一地區或主題,從上古一路談到現代,也就是時間軸的「縱切式敘事」。近年全球史概念盛行,提倡以更廣闊、更多元的視野理解歷史,也出現不少挑戰這種縱切式敘事的新歷史著作。包括新觀點的嘗試(自然史、環境史),新視角的切入批判(東亞視角、庶民視角、遊牧民族視角),以及多語言史料的引用(貿易史、文化交流史)。然而,真正從根本上顛覆、提出新的「橫切式敘事」的,就是這套書了:它挑選一個特定歷史年分,並告訴你,那時間全世界各地都發生了些什麼事。  推動世界前進的「轉換期」:當時人的能動性,及各地重大轉變的共時性 然而,挑選特定年分,並不是漫無目的的挑選,也不是以後人眼光做後設角度的挑選。本套書挑選的11個年分,都是「當時人們深切感受到重大變化」的轉換期。他們跟今天的我們一樣,都面對不可預測的未來,不斷做出相同或迥異的選擇。本套書即針對此能動性進行分析。同時,這樣的變化具備「共時性」,好幾個地區同時產生了類似的重大轉變,而這段轉換期,帶動了世界前往下一個階段。本套書開創了某種可能,也就是不以零星四散的方式,而是透過廣闊的視野,通盤關注同一時間各地人們直接面對的問題,以及他們回應問題的多樣性與共通性。  具體實例如漣漪一般,彼此碰撞而成的世界 本套書雖標舉全球史的廣闊視野,但在挑選篇章上抱持自由態度,不強制對同一時間的世界各地進行平均挑選,而是在這狹窄但別具意義的時間範圍內,盡可能提供鮮明生動的實例。這些事例像漣漪一般,不斷往外擴散又彼此重合;描繪出這些漣漪彼此碰撞的軌跡,就是本套書的特徵。「世界史」不是各國國別史的集合體,也不是單一框架下的均質產物;從紮根於各地區的視野出發,透過彼此接觸的對話,而展現出活生生的鮮明姿態,才是本套書所談的世界史。  主流與非主流並進,拓寬視野,提升歷史素養 專文由各冊編者自由挑選,不侷限是主流或非主流地域的歷史。部分冊數挑選廣為人知的歷史進行分析(如第一冊,羅馬帝國與秦漢帝國);部分冊數則依該年代面臨之變遷,挑選鮮為人知的歷史為例(如第八冊,北亞毛皮貿易、東南亞海盜與大西洋奴隸制)。在培養新時代提倡的「歷史素養」時,拓寬以往對歷史的理解視野,是必要的。而本套書正是最好的示範與參考用書。  各冊編者總論,重點補充專欄,以及臺灣學者推薦序 各冊開頭均附該冊編者總論,講述該特定年分世界各地面臨的重大轉變為何,帶領讀者概觀整體樣貌。除了主要敘述,也附上做為補充的專欄。本次引進繁體中文版,也邀請歷史學者擔任各冊推薦人,補充臺灣在地學者的觀點。

導讀

寫在前頭
◎文/木村靖二、岸本美緒、小松久男(「歷史的轉換期」叢書監修) 今日,諸如「全球史」等從廣闊視野出發、多面向思考世界歷史的史學日益盛行,我們希望能夠立足於最新的學術知識,針對各個時期的「世界」,提供一種新的剖析方式——本叢書就是依循這樣的思維而開展的企畫。我們列舉了堪稱世界歷史重大轉換期的年代,探討該年代各地區的人們過著怎樣的生活、又是如何感受著社會的變遷,將重點放在世界史的共時性來思考這些問題。此即本叢書的核心主旨。 從全球視野來嘗試描繪世界史的樣貌,在今天已經不是什麼稀奇的事,可以說本叢書也是歷史學界在這方面集結努力的其中一環。既然如此,那在這當中,本叢書的目標及特色又是什麼呢?在這篇〈寫在前頭〉中,我們將從幾個面向來試著敘述。 首先要討論的是「轉換期」一詞代表的意義。若從現在這個時間點回顧過去,每一個時期在「轉換」上的方向性,看起來都會是十分明確的;雖然因為地區不同,而有或早或晚的時間差異及個別的特色,但歷史應該還是會往一定的方向發展吧……?然而,這樣的看法卻很容易讓後來時代的人們在回顧歷史時,陷入認知上的陷阱。對於熟知後來歷史動向的我們而言,歷史的軌跡自然是「只會朝這個方向前進」;既然如此,那如果「不從今天來回顧當時的社會」,而是嘗試「站在當時社會的立場來看未來」,情況又會變得如何呢?今天的我們,若是論起預測數十年後或數百年後的世界,應該沒什麼人有自信吧!這點對過去的人們來說,也是一樣的。綜觀當時世界各地人們的生活便會發現,儘管他(她)們深切感受到「世界正在經歷重大變化」,卻又無法預測這股推著自己前進的潮流將通往何處,因此只能在不安與希望當中,做出每一天的選擇。將這種各地區人們的具體經驗相互積累、結合後,歷史上的各個「轉換期」,便會在我們面前呈現出一副比起從今日視點出發、整齊劃一的歷史更加複雜,也更加活潑生動的姿態。 第二是世界史的「共時性」。本叢書的每一冊,都以一個特定的西元年分做為標題。對於這種作法,讀者理所當然會湧現疑問:儘管在這一年的前後數十年甚至數百年間,世界各地呈現了巨大變化,某種程度上也可看出一定的關聯性,但這樣的轉變會是在特定的某一年一口氣突然爆發出來的嗎?就算有好幾個地區同時產生了重大變革,其他地區也不見得就有變革吧?特別是,姑且不論日益全球化的十九、二十世紀,針對古代和中世紀世界史的「共時性」(synchronicity)進行推論,真的有意義嗎?當然,本叢書的編者與作者並不是要強硬主張所謂「嚴密的共時性」,也不是要對每一冊各章的對象僅就該特定年分的狀況加以論述。不僅如此,諸如世界史上的「交流」與「衝突」這類跨地域的變遷,以及在這之中肩負起重要任務的那些人,我們也不特別著墨;畢竟至少在十八世紀以前,絕大多數的人們對於自己生活的地區與國家之外發生了什麼事,幾乎是一無所知。而本叢書的許多章節裡,就是以這樣的普通人為主角。儘管如此,聚焦在特定年分、以此眺望世界各地狀況的作法,仍有其一定的意義——它開創了某種可能性,也就是不以零星四散的方式,而是透過宏觀的視野,針對當時各地區人們直接面對的問題,及其對應方式的多樣性與共通性進行分析。像是大範圍的氣候變遷與疫病,各個地區在同一時期,也可能直接面對「同樣的」問題。不只如此,也有像資訊與技術的傳播、商品的流動等,有著時間差而對世界各地產生影響的現象存在。然而,儘管問題十分類似,各地區的對應方式卻不相同;甚至也有因某些地區的對應,導致相鄰地區做出截然不同的對應態度。此外,面對類似的狀況,某些地區的既有體系因此產生了重大的動搖,但其他地區卻幾乎不受影響,這樣的情形也是存在的。當我們看到這種迥異的應對方式,從而思考為何會這樣的時候,便會對各個社會的特質產生更深一層的理解。儘管將生活在遙遠分離的地區、彼此互不相識的人們稱為「同時代人」,似乎不是件普通的事,但他(她)們確實是生活在同一時間、同一個「當代」(contemporary)的人們;我們所做的,就是讓讀者試著感受箇中的醍醐味。 第三個問題是,「世界史」究竟是什麼?今日,打著「全球史」名號的著作多不勝數;儘管它們都有著超越「國史」框架的共通點,採用的方法卻林林總總、不一而足。有的將氣候變遷、環境與疫病等自然科學方法納入研究取徑,來處理大範圍的歷史;有的利用比較史或系統論方法,將重點放在亞洲,對歐洲中心主義進行批判;此外,還有運用多語言史料的海域交流史,這種有時也被叫做「全球史」。雖然本叢書秉持「世界史的視野」,卻未必會使用「全球史」一詞,而是讓各位作者按照自己的方法執筆,在選擇探討對象上也抱持著開放態度。雖然稱為世界史,但本叢書並未採取將某個年代的世界分成好幾塊、然後對各塊分別撰寫概述的作法,而是在狹窄的範圍內,盡可能提供鮮明生動的實例。因此在每一冊中,我們並不見得徹底網羅了那個年代的「世界」樣貌。乍看之下,這樣的做法或許會讓人覺得是好幾個零星主題胡亂湊在一起,然而,我們也請作者在執筆時不將各冊各章的對象框限在一國或一地區之中,而是以面向世界的開放脈絡來處理它們。「世界」並不是像馬賽克一般集結拼湊,而是像漣漪一般,以具體事例為中心,不斷往外擴散又彼此重合;描繪出這些漣漪彼此碰撞接觸的軌跡,就是本叢書的特色。「世界史」並不是一大堆國別史綁在一起的集合物,也不是事先就預設出一個所謂「世界」這樣的單一框架;相反地,我們認為它是紮根於各個地區的觀點彼此碰撞、對話,而展現出的活潑鮮明姿態。 透過以上三點,我們簡略陳述了本叢書的概念。歷史的宏觀脈動,是上至大政治家和學者,下至庶民,由各個階層的人們共同摸索與選擇所形成的。本叢書的視野雖是全球性的,但並非從超越個別眾人經驗的制高點來鳥瞰世界史的全貌,而是試著從廣泛的、同時代的視野,去比較、檢討那些跟今天的我們一樣,面對不可預測的未來不斷做出選擇的各時代人們的思考和行動方式,從而以這樣的視角,對世界史上的「轉換期」加以重新思考,這就是我們關心的所在。透過這種嘗試,本叢書希望能將歷史發展中宏觀、微觀視角的交錯,以及橫向、縱向伸展的有趣之處,介紹給各位讀者。 本叢書的各冊構成如下: 第1冊  前二二○年 帝國與世界史的誕生 第2冊   三七八年 崩解的古代帝國秩序 第3冊   七五○年 普遍世界的鼎立 第4冊  一一八七年 巨大信仰圈的出現 第5冊  一二四八年 氣候不順與生存危機 第6冊  一五七一年 白銀大流通與國家整合 第7冊  一六八三年 近世世界的變貌 第8冊  一七八九年 追求自由的時代 第9冊  一八六一年 改革與試煉的時代 第10冊  一九○五年 革命的浪潮與團結的夢想 第11冊  一九一九年 邁向現代的摸索 各冊除了每一章的主要敘述外,還收錄了簡短的補充說明「專欄」,開頭也編入概觀全書樣貌的「總論」。除此之外,扉頁設有地圖,書末附有參考文獻,希望能對各位讀者有所幫助。

內文試閱

總論:帝國與世界史的誕生 南川高志 西元前二二○年 西元前三世紀,日本的彌生時代,在地球另一端的地中海周邊區域,亞歷山大大帝的繼承者們所統治的希臘化時代諸王國之間,以及巴爾幹半島多個希臘人勢力之間的紛爭越發激烈。而在地中海西側,義大利半島中部的羅馬勢力也不斷擴大,不僅統一半島,還與西地中海一帶實力堅強的北非城邦迦太基爆發戰爭(第一次布匿戰爭)。這些同為希臘人之間的地域紛爭或與國家利益相關的紛爭,最終演變成戰爭,原先都只是各區域內部的事。但是,這些區域最終都成了羅馬統治的區域。有人將這樣的過程寫成了史書,就是出生於西元前二○○年左右的希臘人波利比烏斯(Polybius)。 波利比烏斯以西元前二二○年為其史書的開端,是基於明確理由的。他做了以下敘述: 「在早先的時候,有關世界的歷史可說是由一連串不相干的事件組合而成,其發生的原由及結果之不相關聯,有如它們散落四處的地點之相隔。但是從這時開始,歷史變成有機的整體,在義大利及非洲的事情與在亞洲及希臘所發生者相繫,其中所有事情產生關聯,並導致單一結果。這便是我何以選定這個特定時間做為我作品的起點。」 前二二○年,希臘化時代的馬其頓王國聯合希臘城邦同盟亞該亞同盟,和力量強大的希臘城邦斯巴達聯合埃托利亞同盟,雙方展開戰爭。隔年,敘利亞的塞琉古王朝安條克三世占領了埃及托勒密王朝統治的柯里敘利亞。接著,前二一八年羅馬與迦太基再度開戰,也就是俗稱漢尼拔戰爭的第二次布匿戰爭。波利比烏斯認為,這幾場戰爭都導向了一個結果,那就是羅馬的勝利。 波利比烏斯的命運 寫下羅馬建立霸權過程的波利比烏斯,其實正是羅馬擴張下的犧牲者。波利比烏斯生於希臘伯羅奔尼撒半島城邦梅格洛玻利斯的政治世家。他出生時,梅格洛玻利斯是地區城邦聯盟亞該亞同盟的中心,父親是活躍其中的一分子。當時亞該亞同盟與半島上的強大城邦斯巴達對峙,北境是影響力擴及希臘的馬其頓王國,而馬其頓與西方的羅馬處於戰爭狀態。 身為亞該亞同盟的政治領袖,波利比烏斯開始發跡。但前一六八年馬其頓與羅馬對戰並落敗後,亞該亞同盟因為在這次戰爭中未明確支持羅馬而被究責,得提交一千名人質給羅馬。波利比烏斯就這樣成了其中一名人質,被帶到羅馬城。 雖說如此,波利比烏斯在羅馬深受當時掌握政治實權的西庇阿家族厚待,擔任家族子弟的導師。此外,他深得有小西庇阿之稱的家族之主信任,跟著小西庇阿前往伊比利半島與北非,更親身經歷了小西庇阿率領羅馬軍隊消滅迦太基的第三次布匿戰爭。波利比烏斯待在羅馬的時間長達十七年,在那段時間裡他能和政治人物進行交流,也能從中深入觀察羅馬這個強盛的國家。前一五○年,波利比烏斯的人質身分獲得解除,但他返鄉後仍持續支持羅馬。基於這樣的經歷,他寫了一部長達四十卷的鉅著《歷史》(Histories)。 羅馬帝國的形成 波利比烏斯的史書起始時間是西元前二二○年,當時羅馬與北非城邦迦太基的關係劍拔弩張。為洗刷第一次布匿戰爭時的敗戰恥辱,迦太基統帥漢尼拔展開行動,雙方在前二一八年開戰。漢尼拔領軍越過阿爾卑斯山,進入義大利半島,在特拉西梅諾湖戰役與坎尼會戰大敗羅馬軍隊,羅馬一度陷入危機。然而,漢尼拔勸服諸城邦脫離羅馬的行動失敗,不久後又因為補給中斷而無法維持對義大利的統治,再加上羅馬揮軍攻打迦太基本土,漢尼拔只得返國救援。前二○二年,漢尼拔在札馬戰役潰敗。至此羅馬終於擊敗這位強大的敵人,打贏迦太基,掌握了地中海西部的霸權。 第二次布匿戰爭結束後,羅馬開始將觸角伸向地中海東部。西元前二○○年與馬其頓國王腓力五世交戰,於前一九七年取得勝利;接著,前一九二年又與塞琉古王朝敘利亞的安條克三世交戰,並於前一八八年取得勝利。如此這般,與希臘化時代諸王國逐一開戰且得勝的羅馬,一步步地展露外顯的征服政策,在第三次馬其頓戰爭(前一七二年~前一六八年)打敗馬其頓國王,馬其頓王國就此滅亡,分裂成數個共和政體。另一方面,羅馬也向與自己敵對的希臘各勢力施壓,波利比烏斯就是在這個時期成為羅馬的人質;而位於希臘半島西北部的伊庇魯斯不僅城鎮全毁,居民更被當成奴隸販賣。 前一四九年,自稱馬其頓國王之子的安德里斯庫斯占領馬其頓,但很快就被羅馬擊敗,之後馬其頓由羅馬直轄,即羅馬的行省。前一四六年,羅馬擊破舉兵的亞該亞同盟,並徹底毀滅了同盟內部的強大城邦科林斯,希臘本土也成為羅馬的亞該亞行省。 同一時期,羅馬也找迦太基的麻煩,逼其不得不與羅馬開戰。前一四六年,羅馬攻破迦太基城,原本屬於迦太基領土的北非地區併為羅馬行省。為了使迦太基無力再起,羅馬甚至用鹽水淹沒農地,讓該城寸草不生。 就這樣,羅馬以君臨天下之姿,在前一四六年掌握了地中海西部與東部,統治遼闊的疆域。波利比烏斯親身經歷了羅馬征服、統治「全世界」的過程,並將之記錄下來。他所記述的內容,包括了他與羅馬統帥小西庇阿親眼目睹的,前一四六年第三次布匿戰爭後迦太基的滅亡,乃至同年羅馬併吞希臘的過程。在波利比烏斯記述的這個時期,羅馬擁有強大的軍事力,統治著當時被認為是「人類能夠居住的世界」( Ecumene,又譯人境)的地中海周邊區域。在這些區域裡,若沒有羅馬的許可,人們不得憑個人意志行動。在所謂的羅馬皇帝出現之前,羅馬就已經是個「帝國」了。 另一個西元前二二○年 與波利比烏斯記述的歷史起點那年差不多同時間,在歐亞大陸東方,秦國征服了數個諸侯國,終於在前二二一年建立了中國最早的大一統國家。勝利者秦王贏政制定了皇帝稱號與專用詞彙,以直接統治為原則,實施郡縣制並統一貨幣、度量衡與文字。東亞最早的「帝國」也正式誕生。 然而,激進的改革讓秦的統治壽命短暫。之後承繼的漢朝(前二○二年~)最初採行郡國制,是一種介於秦的郡縣制與舊有封建制的折衷制度,讓封建諸侯直接統治封地。但不久後各諸侯興兵反抗,漢王室一度陷入危機。前一四一年即位的漢武帝便壓制諸侯勢力,改由中央直接統治。武帝的對外政策也轉趨積極,創造了漢的鼎盛時期。若從建國起算包括東漢,漢朝長達四百年之久,可說是一個長壽的王朝。 就這樣,在西元前三世紀的後半,前二二一年、前二二○年這兩個非常接近的時點,大陸的東西兩邊都發生了人類史上深具意義的大事:不管東方還是西方,都開始出現「帝國」。在那個時間點之後,如同波利比烏斯經歷的那樣,羅馬在不到百年的時間裡建立了稱霸地中海一帶的「帝國」,而東亞也在漢朝建立後,在幾乎相同的時間裡強勢體現了「帝國」的樣貌。 古代與帝國 前面概述了羅馬與秦漢兩個「帝國」的誕生過程。「帝國」一詞存在著各式各樣的定義,與「民族國家的終結」及全球化之間的關係,也經常被拿來討論。不過,這裡所說的「帝國」一詞,著重在能夠展現該詞原意的現象,主要是指擁有強大軍事力,能夠超越自身國界,統治廣闊區域的國家。在這樣的情況下,帝國未必要有「皇帝」;雖然秦漢帝國與皇帝同時出現,但羅馬形成「帝國」時採取的是共和政體,沒有皇帝。即使是沒有皇帝的國家,歷史學者也會套用「帝國」的概念。例如西元前五世紀的希臘城邦雅典,憑藉著強大的海軍,透過提洛同盟統治其他城邦。當時雅典是民主政體,沒有皇帝,但歷史學者也稱當時的雅典為「雅典帝國」,研究其統治方式,藉此掌握具多重意義的史實與歷史特徵。又例如對當代世界影響甚鉅的美國,儘管是個民主制與總統制國家,但我們還是把美國形容成「帝國」。 再者,人類在古代的重要歷程,其中之一就是國家的形成。許多國家最初是以一個保有政治獨立、具備國家機能的城市,亦即「城邦」形態而存在。然而就像古希臘人特有的城邦,本身能夠長期發揮國家機能的並不多見,更多時候城邦與城市據點會被更強大的國家征服、統合。透過這種方式形成的領土國家在各地區出現,更進一步誕生了運用強大軍事力征服遼闊領土,統治龐大人口的國家。這就是帝國。 古代出現了好幾個帝國,每個帝國都對歷史發展產生重大的影響。例如西臺帝國、亞述帝國、還有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波斯帝國)等等。其中波斯帝國針對遼闊版圖所建立的統治方式,尤其值得注意。 不過,在這些古代帝國之中,羅馬帝國與秦漢帝國不僅國力強盛,還擁有中央集權制度及相對應的政治理念、統一的貨幣及度量衡等發展完熟的體制,也擁有先進的文化。它們具備這些後世大國應具備的要素,也維持了長時間的和平盛世,在思想上更足以成為後世大國的模範,有著極重要的歷史意義。有人認為將這兩大帝國並列討論,是一種傳統見解與近代歐洲式的觀點,但若將他們與其他古代帝國相比較,就可毫無疑問地看出這兩大帝國對後世的影響更加明顯且巨大。況且,一旦我們設想生活在世界不同地方的人們在相同時期都面臨了相同課題,並去探究其中的共時性及可能性,以東西兩大帝國的成立做為討論主題,其價值自然就大到不可言喻。 東西兩大帝國的誕生,被認為大大改變了當時與後代人們的生活,在歷史上別具意義。本書想做的,就是討論這樣的改變過程。本書以西元前二二○年做為西方帝國與東方帝國(東方是西元前二二一年)的象徵年分,去闡述帝國的誕生對世界造成了什麼樣的變化。 何謂帝國的成立——本書的嘗試 首先來說說「帝國」的成立是怎麼一回事吧。若按照本書對「帝國」的定義,帝國就是向他處派遣軍隊,排除反抗者,樹立自身的統治權。在如此作為下,很多人失去了性命,當地原住民也深受其害。但是,若只把帝國的成立想像成侵略領土的征服戰爭,是無法充分理解其意義的。帝國要做的事情不只是排除反抗者而已。為了穩定統治權,帝國必須花費心思處理這些被征服者;為了國家統一,更必須啟動一個以前沒有的體制。而被納入統治的人們,為了熬過被奴役的日子,也不得不付出前所未有的努力。本書把征服戰爭之後的發展也納入討論,思考「帝國的成立與完成」,試著深入捕捉歷史的變遷。 以羅馬帝國來說,波利比烏斯所記述的西元前三世紀末到前二世紀中期,各地都在戰爭。在理解帝國的成立時,首先必須確切掌握這一點。關於羅馬帝國如何形成,學界一直存在著「羅馬帝國主義」論爭:「羅馬並無積極征服他人的意志,是為了自我防衛才開戰」,與「羅馬是好戰的國家,政治人物透過征服戰爭實現的野心被納入政治體制,征服概念一貫存在於主體意志」,兩種論點相持不下。但是,若從被征服者的視角重新來看這些征服戰爭,那個時代的樣貌應該會不一樣吧?本書想盡可能地從這樣的觀點,重新闡述帝國成立的過程。 在第一章,羅馬在地中海西半部征服戰爭的重點,並不是被頻繁拿出來討論的、與迦太基之間的戰爭,而是西班牙(Hispania,相當於現在的西班牙與葡萄牙)也就是伊比利半島的戰爭。第二章將以相同觀點,敘述被羅馬征服的地中海東部希臘化時代諸國的情況,藉以窺知在西元前二世紀後期形成的羅馬帝國的原型及其特質。 即便征服戰爭結束,跨國的帝國框架也形成了,但從人們日常生活的視角來看,那樣的帝國距離帝國的「完成」狀態,其實還遠得很。本系列第一冊的前兩章敘述西元前二世紀中期左右羅馬帝國的形成,第三章要敘述的則是征服戰爭之後的時代,尤其是被稱為「羅馬和平」的羅馬盛世。希望藉由本章的說明,讓讀者更瞭解這個世界史上最具歷史意義的羅馬帝國之制度與性格,以釐清歷史的變遷。 羅馬以義大利為故土,靠著征服戰爭得到了義大利以外的龐大領土,也為了統治龐大的領土,建立了一套由被征服者協助統治的體制。因此,那些經歷許多悲慘遭遇、過著被奴役日子的被征服者們,不久後也成為「羅馬人」,有些甚至進入帝國的統治中樞。如此這般,若把這種迥異於征服戰爭結束時的新體制之成形,視為羅馬帝國的「完成」,那麼本冊所謂「歷史的轉換期」的結束,應該要落在西元二世紀前期左右。 如果用以上的嘗試,能夠順利掌握古代西方帝國的形成與完成,那麼東方的情形又該如何呢?第四章是心裡想著第一到第三章,試著闡述以秦漢帝國統一中國做為劃分歷史狀態的一章。當然,中國與羅馬在討論歷史時使用的史料與學術論述方式是不同的,所以很難用相同的論點去敘述。不過,兩者到底有怎樣的共時性呢?本書將盡可能提供一些值得讀者關注的素材。 「世界史」的誕生 本書不僅敘述了西元前二世紀後期的帝國形成,也敘述了其後的完成過程,並探討帝國的意義。其實,波利比烏斯也在做同樣的事,他在他書的一開頭,便寫了以下這番話: 「正是我所選擇陳述之事情中所具有的不可預期成分,讓所有的讀者,無論老少,在研讀我系統性的歷史時,都將受到挑戰與刺激。誠然,沒有人會在見識上如此偏狹或漠然,會不想去思考或發覺究竟羅馬人是利用何種方法和何種政府體制,在不到五十三年的時間,將幾乎全世界所有人居住的地方納入他們的統治之下。」 這裡所說的五十三年,是從敘事起點的西元前二二○年起算,到馬其頓王國敗給羅馬,波利比烏斯以人質身分前往羅馬城的西元前一六八年。但是,波利比烏斯的《歷史》所敘述的不只五十三年,他變更計畫,將之後的迦太基滅國及希臘城邦科林斯的陷落都寫入,一直寫到西元前一四六年。對那個時代的波利比烏斯來說,前一六八年的彼得那戰役後,羅馬帝國便已正式成立,但或許是為了說明羅馬人如何運用到手的統治權,而被征服的人們又是如何接受羅馬統治的,所以延長了記述。波利比烏斯寫下這段文字: 「這五十三年的時段以此作結,而羅馬勢力的成長及崛起在那時已經完成。……但是只根據戰爭結果來對勝利者及失敗者下論斷,絕不會是最後的論斷;……我因此深感有其必要,在我剛提及的陳述之外,再加上征服者在勝利之後所實行的政策,他們如何執行世界霸權,以及其他人對他們的主宰者有何觀感與評斷。」 本書要做的,是那個時代的波利比烏斯無法做到的,用更長的時間框架與更寬闊的視野,來深入觀察帝國的成立。 不過,波利比烏斯並不只是把記述往後延長到西元前一四六年,他在全書一開頭所敘述的,是比西元前二二○年更早、第一次布匿戰爭開始的西元前二六四年,以此做為前史。波利比烏斯說:從這一年開始寫,是因為可以接續迪麥歐斯(Timaeus)寫的史書。如果有優秀先人撰寫的史書,那麼就接續先人往下寫,這是古希臘人的述史傳統,波利比烏斯遵循了這個傳統。不過,所謂古希臘人的述史傳統,並不僅僅是接續先人的記述而已。 古希臘人很早就廣泛活躍於自身城邦以外的地區,知道國外有大國存在,所以在描述過去的歷史時,不會把敘事主軸放在自己身上。他們不寫本國歷史,而是以大國的興替為主軸,認為「歷史」是記述廣大的「人們能夠居住的世界」之事。影響古希臘人甚鉅的近東世界(Orient)沒有這樣的觀念,可以說這是希臘人的發明。他們認為承擔歷史興替的大國,是波斯的阿契美尼德王朝。像「歷史之父」希羅多德,他雖記述波希戰爭的歷史,但全書是以波斯帝國為主軸。希羅多德之後,修昔底德記述了西元前五世紀後期發生在希臘世界的一場大戰,其後也短暫出現一些描寫希臘歷史的人,但這種情形並不長久。西元前四世紀,希臘人再次把目光放在其他大國身上;當時的大國,就是從北方入侵、攻打希臘本土的馬其頓王國。隨著對馬其頓的關注,從西方擴張勢力到地中海東部的羅馬,也入了希臘人的眼。本著希臘人的述史傳統,波利比烏斯理所當然描述了羅馬稱霸世界的事蹟。 透過希臘人的敘述,以大國的興替——也就是波斯、希臘、馬其頓、羅馬為主軸的歷史樣貌逐漸成形。研究希臘史學史的學者藤繩謙三指出,後來在羅馬帝國統治下,這段歷史透過帝國的基督教化,與猶太人的「四大帝國說」結合,由中世紀基督教世界所承繼,進而被近代的歐洲人接受,成為所謂的「世界史」。 一直以來,我們都很習慣以近東、希臘、羅馬、歐洲這樣的順序來討論「世界史」,而在講述世界史時把這四段歷史當作主軸的,便是近代歐洲人。與今日史學研究直接相關的近代史學,在十九世紀歐洲、特別是德國萌芽時,所謂「世界史」(德語為Weltgeschichte)並不是指廣泛描述地球上各地的過去之事,而是指從誕生人類最早文明的近東世界開始,歷經希臘文明、羅馬文明,然後移轉到中世紀及近代歐洲的大型演變歷程。這種將近東、希臘、羅馬、歐洲四大文明的興替視為世界史的觀念,一直流傳到二十世紀。二次大戰後的日本高中世界史教科書,基本上也沿襲了此觀念。該如何敘述「世界史」,這個課題在當今日本的史學界仍議論不休。不過,如前所述,基於傳統歐洲中心主義歷史觀的「世界史」樣貌,其實是源自古希臘人創造的述史傳統。 波利比烏斯的史書,就是以那樣的古希臘人傳統著史方式記述的。然而他不只是關注大國,他也以親眼所見,解釋了羅馬是如何把「人們能夠居住的世界」全部納入統治的祕密。他從內部觀察羅馬的制度,特別舉出了「混合政體」理論,來說明羅馬的政治體制。他在羅馬城當人質之前,是一位活躍於希臘城邦的政治家,也曾宣稱撰寫史書的目的在於協助政治。波利比烏斯以其嚴謹的研究態度,對闡明羅馬的帝國化做出了貢獻。由於他的記述,《歷史》一書被稱為是「世界史」的濫觴,他也被稱為是第一位世界史學家。波利比烏斯所敘述的羅馬,後來把近東地區也納入統治範圍,成了名符其實的世界帝國。若考量到這一點,說波利比烏斯是第一位世界史學家,應該是非常合適的。以及,在這樣的意義下,波利比烏斯所敘述的歷史是從西元前二二○年開始的,因此這一年不僅是帝國的誕生年,也可以說是世界史的誕生年。 比波利比烏斯出現的時間稍晚一點,中國的西漢出現了司馬遷(生於西元前一四五年左右)。司馬遷雖然繼承了父親的太史令官職,但他在西元前九九年時為被匈奴俘虜的李陵將軍辯護,激怒了漢武帝而入獄,還被處以宮刑,遭受極大的苦楚。但他在此般際遇下,完成了中國史書的經典——總共一百三十卷的鉅著《史記》。《史記》記述的內容上自傳說中的黃帝,下至與司馬遷同時代的西漢武帝。中國的正史就從這裡開始。既然是正史,自然是以中國為主軸,這一點與波利比烏斯的史書大不相同。不過,若從同屬回應時代課題的鉅著這點來看,這兩部史書確實有著世界史上的共時性。 超越波利比烏斯 傳言說波利比烏斯在西元前二世紀末死於墜馬。儘管被送到羅馬當人質,祖國也被羅馬統治,但他卻受到羅馬的禮遇,並屈服於羅馬的力量。因此,他很少將觀點放在被羅馬征服與行使影響力的從屬地區,也很少用批判的角度去看羅馬的征服行為。他在其長篇史書的最後有以下的敘述: 「……在完成我的任務之後,我從羅馬返家。或許可以說,我被賦予機會去從我過去的政治活動中進行收獲,這是我憑藉對羅馬的忠誠所贏來的恩典。所以我向諸位神明獻上祈禱,願我能在餘生中以相同條件繼續行走相同的路,牢記——如我現在——命運女神是忌妒凡人的,而且最會在凡人認為他在人生最受祝福以及最成功的那一刻,展示出祂的神力。」 本書雖然將波利比烏斯的記述當作重要的史料,但也希望從被征服者、被統治者的角度來闡述帝國的成立。面對僅留下統治者角度史料的眾多古代歷史,想從被征服者、被統治者的角度來研究,著實不易。但若去留意生活在各地區的人們以及各地為政者們經歷了些什麼,或許能為帝國的成立與形塑帶來新的歷史面貌。 西元一世紀前期,相當於現在英國的不列顛島上住了多個集團(部落)的原住民,他們一方面受到來自大陸的文化影響,一方面各自形成獨立社會,部落間也經常發生紛爭。西元四三年,羅馬帝國第四任皇帝克勞狄烏斯派遣四萬名士兵前往不列顛島,發起了征服戰爭。不列顛的原住民,尤其是住在島嶼東南部的人們,有些是知道羅馬的,但更多的原住民大概以為羅馬不過是另一個來自南方的新部落罷了。然而,這個新的軍隊不僅用武力征服了不列顛島,還定居下來,建立了城鎮與道路,開始改變這座島。城市出現了,公共浴場完工了,連劍鬥士競技場也建成了。還有奉祀羅馬諸神的神殿,拉丁語與法律,甚至貨幣,全被帶進了不列顛島。不列顛的原住民,尤其上層社會人們的生活,都變得和以前不一樣了。 雖然也爆發過反抗、叛亂事件,但羅馬軍隊入侵百年後,至少表面上不列顛的政治框架已被統一,不再有部落間的戰爭。人們都在羅馬帝國的體制下過生活。城市集落的房舍從草房變成瓦房,用轉盤製成的美麗陶器取代用手捏成的陶器。人們踏上了無法回頭的歷程,這就是帝國的力量。 當然,我們不能忽視原住民的主體性。儘管建造了羅馬神殿與奉祀羅馬神祇的建物,但裡頭也供奉了在地神祇,折衷維持各自的文化。此外,根據考古學者的調查結果,羅馬的生活樣式也並未完全覆蓋整個不列顛島。不過,到西元四世紀末左右,這座島上的人們就完全生活在羅馬帝國的政治框架與體制之中了。能從帝國發源地羅馬城發揮統治體制的「力量」,以及改變原住民生活的「魅力」到如此遙遠的不列顛島,這都與帝國的本質有直接關連。 在本書所敘述的時代裡,生活在同一時間的歐亞大陸東方與西方的人們,他們對彼此幾乎一無所知。但他們或許面對著相似的問題——或許都在有意或無意之間,與「帝國」這個龐然大物戰鬥。一旦著眼於這樣的共時性,就會覺得地域世界的歷史突然全球化了,更接近二十一世紀的「世界史」了。那麼就進入正題,來具體看看古代世界的變遷吧。首先從西班牙開始。

影音

作者資料

南川高志(編)、宮崎麻子、藤井崇、宮宅潔

叢書監修 木村靖二 東京大學名譽教授。專長為西洋近現代史,德國史。 岸本美緒 御茶水女子大學教授。專長為明清社會經濟史。 小松久男 東京大學名譽教授。專長為中亞史。 編著 南川高志 京都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教授。1955年生,專長為古羅馬史。 主要著作: 《羅馬皇帝及其時代——元首制時期羅馬帝國政治史研究》(創文社,1995) 《羅馬五賢帝——「光輝世紀」的虛像與實像》(講談社現代新書系列,1998;同學術文庫,2014) 《大海彼端的羅馬帝國——古羅馬與不列顛島》(岩波書店,2003) 《新.羅馬帝國衰亡史》(岩波書店,2013) 《脫軌的羅馬皇帝——尤利安努斯》(世界史小冊:人物8)(山川出版社,2015) 作者 宮崎麻子 淑德大學國際傳播學部前教授。1982年生,專長為古羅馬史。 主要著作: 《古羅馬帝國的糧食供給與政治——從共和制到皇帝制》(九州大學出版會,2011) 藤井崇 關西學院大學文學部副教授。1978年生,德國海德堡大學哲學系古代史、銘文學院博士課程修畢,哲學博士。專長為希臘化時代史、羅馬史、希臘文銘文學。 主要著作、論文: Imperial Cult and Imperial Representation in Roman Cyprus (Stuttgart, 2013) A New Fragment Of Diocletian's Currency Regulation from Aphrodisias, Journal of Roman Studies 105 (2015, with Angelos Chaniotis) 《皇帝崇拜與聖域——以羅馬帝國東部行省為中心》(勉誠出版,2017) 宮宅潔 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副教授。1969年生,京都大學文學博士。專長為中國古代史。 主要著作: 《中國古代刑制史研究》(京都大學學術出版會,2011) 《中國古代軍事制度綜合研究》(編著)(科研會報告,2013) 《多民族社會的軍事統治:出土史料中的古代中國》(編著)(京都大學學術出版會,2018)

基本資料

作者:南川高志(編)、宮崎麻子、藤井崇、宮宅潔 譯者:郭清華 出版社:臺灣商務 出版日期:2021-07-01 ISBN:9789570533293 城邦書號:A4870065 規格:平裝 / 單色 / 288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