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膜修復重塑徒手按摩全書:圖解9大部位×6大手法,40年資深治療師的疼痛緩解&身體復原指南
- 作者:南西.約翰斯(Nancy J Johns)
- 出版社:采實
- 出版日期:2020-08-27
- 定價:360元
- 優惠價:79折 284元
- 優惠截止日:2024年12月25日止
-
書虫VIP價:284元,贈紅利14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269元
- (更多VIP好康)
分類排行
-
更新粒線體,根治慢性病
-
背痛不是病!:不要再被大腦騙了!憤怒、壓力、低落的情緒才是疼痛的元凶
-
腎臟病低蛋白‧低鹽飲食全書:這樣吃就對了!40組健康餐X151道常備菜
-
空腹才是最强的良藥:抗癌成功醫師打造不易生病體質的終極飲食法!
-
女神歲月無痕─永遠對生命熱情、保持感性與性感,並以靈性來增長智慧
-
骨力自癒逆轉密碼:鬆開筋膜.遠離疼痛.強健骨骼.提升肌力.改善免疫
-
肌筋膜酸痛治痛專家傳授:鬆開10個關鍵點,解決難治性疼痛〔暢銷修訂版〕
-
一本終結!關節痛養護大全:從預防、解痛到修復,自己的關節自己顧
-
神奇的身心放鬆法:消除疼痛、善用身體的亞歷山大技巧
-
【限量簽名版】ICU重症醫療現場3:當個更有溫度的人
內容簡介
──40年資深治療師的筋膜按摩指南──
不僅傳授按摩「手法」,更提點常被忽略的「心法」
治療師、運動傷害防護員、整脊師等,
解決臨床疼痛問題、精進專業的工具書
多數治療師以解剖學、肌動學為基礎,找出患者身體功能失調的原因,
卻也往往容易陷入機械式的慣性治療,
缺乏傾聽患者對患部的認知與反應,忽略情緒與感受也會對筋膜產生深遠影響……
本書作者為擁有四十年經驗的資深治療師,深知治療時會陷入的盲區與困境,
不僅傳授累積多年的筋膜按摩手法,更將很重要但卻常被忽略的「觀察」環節連結起來,
按摩手法並非是一招走天下,而是必需隨著患者的陳述不同,隨時調整,
才能完全鬆解筋膜,緩解疼痛與運動傷害,恢復身體功能。
◎ 使用「短暫累加式」手法,鬆解筋膜、釋放疼痛
筋膜知識普及,其重要性已與肌肉、骨骼並列,研究與應用迅速發展。
坊間也有許多筋膜徒手按摩治療,有些技術強調持續按壓,有些強調動態釋放;有些利用滾筒施加壓力,有些則需像對海綿般輕柔。本書使用的「短暫累加式的鬆解手法」,以推開、伸長、軟化、捏起等方式,為筋膜建立新的整體形狀。
【軟化伸長】就像是在揉捏一塊硬掉的黏土,有耐性、重複性的施壓筋膜。
【撫平拉伸】用雙手隔著皮膚確認位置,像是正在撫平毯子下的塊狀物,慢慢拖曳拉伸。
【按壓感受】將雙手壓入皮膚,感受鬆解的發生方向,並耐性等待皮膚底下發生變化。
◎ 圖解六大按壓法,修復筋膜、緩解疼痛
透過徒手按摩手法,和受傷的筋膜結構產生連結、進而鬆解,進而達到緩解疼痛的效果。依照手部接觸點,分成六種徒手按摩手法。
【全手】用於需要鬆解的身體表面面積較大時。
【指腹】以局部按壓的方式鬆解筋膜。
【指節】用於較狹窄的局部按摩。
【雙手】一手固定某處筋膜,一手將筋膜拉離。
【手掌邊緣】利用手掌邊緣移動,讓該部位獲得大幅度鬆解。
【手指下壓】運用雙手貼合肌膚,將手指壓入軟組織
◎ 三大步驟、解析九大部位,全面釋放疼痛
三步驟:利用徒手按摩緩解疼痛時,歸納出三大步驟:傾聽、觀察、感受。傾聽,了解患者的主訴症狀;觀察,仔細檢視患者身體外觀;感受,與患者對話,加以評估。
九部位:肩膀、頸部、上肢、軀幹、骨盆與腰部、髖部、下肢等九大部位,分別從肌動學出發進行觀察,再以不同手法進行筋膜徒手按摩,從鬆解過程察覺疼痛的原因,進而從根本改善。
◆本書特色
1.完整全面,獨門筋膜徒手按摩
由淺入深說明鬆解的方式、接觸點、受限筋膜的感覺,並用大量具體譬喻,幫助了解鬆解筋膜時的重點。
2.圖解說明,9大部位筋膜鬆解
收錄各部位手法的鬆解照片,清楚標示鬆解方向,讓筋膜鬆解變得更具體好懂。
3.根本解決,治療與溝通並重
除鬆解手法外,也說明如何進行與患者之間的有效溝通、消除患者不安的說明法等,幫助治療師能更順利了解患者訴求。
4.應用廣泛,多領域通用的修復全書
除職能治療、物理治療領域外,其他領域按摩治療與復健皆適用。另附治療師的自我鬆解方式,協助新手治療師減輕職業傷害。
◆專業推薦
「本書不只教你釋放筋膜的細膩手法,更教你傾聽身體的心法!」
——台灣增生療法醫學會/王偉全醫師
「這本書最特別的地方,就像看到一個老師在我面前,可以省下自己摸索的時間。特別是第二章節『傾聽、觀察、感受』,把細節詳細的描述,讓你知道該了解個案身心靈狀況,觀察身體結構相對的位置,從對話中了解個案的需求。如果你想要省去自己摸索的路程,這是一本好的工具書,值得買回家好好研讀。」
——物理治療師/佳緯
「越多越多人了解疼痛就是筋膜緊繃造成的,也積極想要自我調整、放鬆筋膜,閱讀本書是自我學習處理的好開始!」
——原力復健科診所/侯鐘堡醫師
「這本書教導的是一種富有人性溫度,善用傾聽與細緻感受的筋膜療法。」
——臺灣瑜珈療癒協會秘書長/蔡士傑
「筋膜科學近年來發展迅速,除了瞭解筋膜系統學理之外,身為徒手治療師更需要實際用雙手與筋膜「溝通」,探查出個案最需要被鬆解調整的地方,並適當的治療它。本書作者Nancy J Johns大方分享自身四十年臨床經驗,讓徒手治療師們得以站在人體醫學基石上,看到更多筋膜治療的可能!」
——手護物理治療健康中心、手護健康運動中心院長/蔡孟婷
「本書深入簡出的介紹了筋膜的基礎概念與鬆解原理,配合作者豐富的執業經驗,示範各式筋膜放鬆技術的基礎手法與適應情況,對於想踏入這塊領域卻不知從何開始的治療師十分實用。」
——台灣動作專家協會秘書長、物理治療臨床博士/劉奕辰
聯新國際醫院運動醫學科副主任/王凱平
揪健康矯正訓練空間創辦人、物理治療師/阿舟
TrulyMan品牌創辦人、2012年倫敦奧運馬拉松國手/張嘉哲
暢銷作家、乾針名醫/謝明儒
物理治療瑜伽工作室創辦人、慈惠醫專物理治療科主任/賴家欣博士
目錄
引言
Part1 筋膜治療
什麼是筋膜?
筋膜受限
筋膜受限如何導致身體功能障礙
筋膜鬆解基礎原理
以自己為練習對象
建立多元學習系統
Part2 傾聽、觀察、感受
傾聽
觀察
感受
其他準備事項
Part3 局部解析
肩膀
頸部
上肢
間歇性手部刺痛
軀幹
骨盆與腰部
髖部
坐骨神經痛(不限於椎間盤)
下肢
Part4 結語
經驗累積與擴展
治療師的工作壓力
治療師的自我修復
附錄①——筋膜治療紀錄
附錄②——姿勢別鬆解技術清單
參考資料
索引
序跋
引言
我們所受的訓練造就了我們的治療手法。很多治療師運用他們從解剖學和肌動學課本中學到的慣例治療方式,機械式地分析患者身體功能失調的原因,並據此選擇幫助患者康復的治療方式。接受培訓時,我會想像自己正在建造一具身體,而第一件要做的事,便是將骨骼結構和骨架排列開來,並用韌帶綁在一起,然後將肌肉從不同角度繫在骨骼上,讓骨架可以活動。接下來,用血管和神經貫穿整個身體,提供營養和活化身軀。這是我的慣例作法,若患者的身體表現不正常,我就會觀察上述結構以尋找治療方式。但是,如果身體是由充滿液體的囊體和層層細胞組成,而這些細胞又形成了不同密度、特殊性和複雜性的組織,直到衍生出來的生物體可以像完整的生命體一樣運作,那又該怎麼辦呢?這就像胚胎一路成長,成為有生命、會移動的生命體一樣。當您使用這樣的印象做為模板分析功能障礙時,便可從不同角度觀察功能障礙。
本書主要是為處於職業生涯早期階段的職業物理治療師所撰寫,根據治療師們對筋膜的初步瞭解,幫助他們建立慣例治療方式。當用此書為範例治療肌肉骨骼功能障礙的患者時,有可能遇到目前還不太明白的解決方案,但我相當確信按摩治療師、整脊治療師、運動傷害防護員和其他許多領域的治療者也能善用這本書。雖然我是一名職能治療師,但也曾受過職能治療與物理治療訓練,並且經歷過書中描述的臨床狀況。我主要藉由治療成年人來獲取經驗,而有些從業者則習慣使用這些技能進行針對兒童的治療。
這本書不是文獻回顧,其中所述技能的效用也沒有經過獨立驗證。在醫學變得以商業為導向之前,治療部門的資深治療師有充裕的時間深入指導新手治療師,並與他們分享自身知識,但是如今情況已不復從前。本書便從這個角度切入編寫,我也將在本書中與讀者分享從自習、修習課程和治療患者時所學習到的知識。我特地選擇用輕鬆的口吻來介紹本書內容,希望能讓讀者覺得淺顯易懂並且容易上手。也希望讀者能夠根據自身的觀察結果更改本書所述技術,甚至在更有經驗後,可以發明新的鬆解術。
肌筋膜鬆解術可以使用在許多不同的領域當中,即使不同的從業者通常都已領有該領域執照。本書內容完全沒有企圖要改變專業人員的執業範圍。在應用這些技術之前,您必須先在執業範圍內評估客戶是否適合接受肌筋膜鬆解術治療。我建議每個人都將以前讀過的肌動學教課書放在手邊,以提醒自己本書中所提到的身體結構常用到的動力。
治療筋膜的方法有很多種,這項研究領域近年來發展迅速,有些技術強調持續按壓,有些則強調動態釋放;有些技術需要施加非常大的壓力,有些則非常輕;有些自療技術強調使用物理工具,例如,用球或滾筒來施加壓力鬆解筋膜,就像對海綿施加壓力一樣。本書中描述的技術融合了我從患者身上及他處所學,使用的短暫累加式的鬆解術,以建立新的形狀或整體。在我的鬆解術中,我會進行推開、伸長、軟化動作,有時還會捏起軟組織以改變它。這些不僅僅是花式伸展,身體組織的一致性、形狀和彈性均可改變,並且經常發生。肌筋膜鬆解術幫助許多患有持續性肌肉骨骼疼痛的患者,得以緩解限制引起的疼痛並恢復平衡運動模式。我希望本書在實踐上能有所助益。
除了單純翻閱本書中討論筋膜限制如何導致功能受損、引起疼痛的章節,您也可以在不同領域中應用本書所言,即使您對潛在問題的見解有所轉變,也可以繼續使用原本的技術解決問題。就算缺乏這些技術,本書也會幫助您更新自身分析,只要針對經常服務的族群,查看幾種最適合他們的介入治療,並將這些鬆解術與其他技術做結合即可。又或者您也可以採用本書的整套方法,並從基礎層面上改變原本作法,在幫助患者的路上持續開發新手法。
在翻開本書時,您首該做的是將過往的訓練當成參考工具,而非用以檢視的放大鏡。以視覺和觸覺直接觀察面前的患者,以更精準分析、了解患者的問題所在以及該如何幫助他們。不要只是把過往的診斷方法和綜合症狀套用在患者身上,檢視哪項符合他們的情況。每次診斷新患者時,都應該從頭開始:聆聽患者的經歷,用訓練有素的眼睛觀察,並確認您在患者身上感覺到的事物,才是患者身體的真實現況。完成上述的分析後,再來評估是否可以徒手治療患部。無論您如何使用這本書,我都希望本書所傳授的技術,能協助您幫助患者找出如何改善肌肉骨骼平衡,以及癒合的方法,並與我一樣能從過程中感到喜悅與成就感。
內文試閱
筋膜治療概述
身為治療師,我們幫助各式各樣的人克服疼痛、功能障礙和殘疾。很多時候,患者獲得了很好的治療效果,但有時,有些患者的情況就是無法得到我們所期望的改善。他們看起來都很積極並且願意配合,但是療程就是不起作用。有些運動會改善疼痛,但是運動過多或過少會讓症狀惡化。有時患者告訴我們,他們能夠做一些更具挑戰性的活動,但是第二天疼痛感更劇烈。他們練習完後,非但沒有變得更強壯,還感到更痛,又或者身體某一部位的疼痛減少了,卻在其他部位增加了。治療師和患者雙方都對此狀況感到沮喪。到底是怎麼回事?
並非所有的功能障礙都是因身體力量弱或協調性差造成的。有時肌肉似乎有在運作,但我們的介入治療無法更加強化它。當這種情況發生時,問題可能出在筋膜上。
什麼是筋膜?
筋膜是一種有生命的網狀物質,一個延伸貫穿全身的單一系統。雖然近年來對筋膜的關注有所增加,但我們對它的認識仍處於摸索階段。然而,本書並非針對筋膜的研究文獻回顧。我所讀過對筋膜做了最詳盡描述的文獻之一是湯瑪斯.邁爾斯(Thomas Myers)所撰寫的《解剖列車:針對徒手及動作治療師的肌筋膜筋線》(Anatomy Trains: Myofascial Meridians for Manual and Movement Therapists)第一章。我們開始可以看到與筋膜相關的文章出現在各類專業和非專業期刊上。有些文章提供了充分的實證根據,有些則沒有。我強烈建議從業者應該對筋膜研究領域的新發現做進一步的探討,但在本書的開頭,我要與您分享我對筋膜的理解與想像,以及這些看法如何對這個領域的工作產生幫助。
首先,想像筋膜是如何包覆和貫穿全身的。如果您無法想像,請務必上網看看姚.克勞德.楊伯特(Jean-Claude GUIMBERTEAU)的《皮下漫步》(Strolling Under the Skin)所提供的筋膜視覺效果,可說非常有趣(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W0lvOVKDxE)。
另一種視覺化筋膜的方法是將它與柳橙中的「結締組織」作比較。皮膚下面有一層完整的包膜,其中物質或多或少附著在包圍著每一片柳橙瓣的物質上。這個物質則細緻地連接到柳橙瓣內包覆果汁的物質上。我們身體的筋膜附著在皮膚上,而身體可以藉由筋膜與皮膚的接觸來操控筋膜。筋膜環繞肌肉並將它們區隔開來,最終將它們分成更小的肌肉纖維束。筋膜連接肌肉群,並以三維方式分散正處於收縮狀態的肌肉的力量和活動。筋膜以不同密度從肌肉周圍延伸到肌腱和韌帶上,甚至延伸到骨膜和骨骼上。
「筋膜是鞘狀或片狀結締組織,亦是任何可解剖、聚集在一起的結締組織。筋膜在皮膚下方形成,以附著於、包圍和分離肌肉和其他內部器官。
筋膜系統貫穿全身,由軟組織、含膠原蛋白組織、疏鬆結締組織和緻密結締組織的三維連續體組成……筋膜系統滲透並包圍所有器官,肌肉,骨骼和神經纖維,賦予身體功能結構,並提供了一個讓所有身體系統能夠以一體化方式進行運作的環境。」
(艾斯尊,赫德利,史萊普,史德克 & 尤賽索伊,2017)
由於大家對筋膜越來越感興趣,關於筋膜的研究也在持續增加中,筋膜研究協會最近成立了一個工作小組,旨在以筋膜的物理組織和筋膜系統的功能來作區分,為筋膜下一個更明確的定義。
另一個視覺化筋膜的方法是想像自己在處理生肉。準備烹煮雞肉時撕開雞皮,那層拉長撕掉的黏糊糊物質便是筋膜;用來區分和定義腿部、大腿、或乳房內不同肌肉的物質也是筋膜。當筋膜往雞肋末端的肌腱聚集時,甚至可以看到筋膜變得更加特殊和密集。我們有幸在受訓期間參與大體解剖,就算沒有特地研究過筋膜,也得以視覺化筋膜的外觀。您也可以想像看看,要如何分割或切開大體,才能找到想看到的不同結構。
身體擁有這層生命網狀系統的目的到底是什麼?這是我們才剛剛開始學習和瞭解的主題。筋膜最顯著的功能是支撐、分離和組織肌肉,以及延伸進入肌腱和骨骼。我很喜歡告訴患者,筋膜就像是A字型帳篷中的細繩──想想看,是什麼東西支撐起帳篷,帳篷杆或細繩?除了杆子(骨架)外,細繩(筋膜)對於結構的外型、張力和平衡非常重要,而結構指的就是帳篷,或是我們的身體。除了這種結構功能之外,有人還觀察到筋膜有活化和組織肌肉活動的功能。當筋膜連結在各種肌肉群上時,它會發揮機械作用,促使肌肉沿著筋膜線收縮。《解剖列車》(邁爾斯,2014)詳細描述了這個情況。筋膜還為器官提供結構支撐、健康的筋膜是構成本體感覺的一部分。接受肌筋膜鬆解治療的患者通常會敘述,當他們的特定身體部位得到鬆解後,這些部位的身體覺察能力提高了。當人們肢體受傷時,他們會有種受傷部位與身體剩餘部位接合在一起的感覺。該領域的許多人認為,我們越深入研究筋膜的通訊功能,越能擴展我們對這個主題的理解。
近年來,很多人寫了許多使用滾筒、筋膜球和其他工具進行自我肌筋膜鬆解的文章。我讀過的最好的建議之一來自凱利・史達雷(Dr. Kelly Starrett)與茱麗葉・史達雷(Juliet Starrett)共著的《久坐人靈活解方》(Deskbound: Standing Up to a Sitting World)一書中最後一部分。自我保健,又或者是書中提到的身體保養,在許多情況下都非常有用。但是這種鬆解筋膜的技術與我們在本書中探討的手動技術略有不同。當我們使用工具來進行自我治療時,主要是壓迫皮膚和下層結構之間的筋膜,其用意在於壓迫身體受限部位可以軟化組織,甚至可以幫組織補水和增加組織滑動,就如同擠壓和放鬆海綿一樣。本書中探討的手動技術包括壓迫法,也包括從各種角度伸展身體,以減輕身體受限並且緩解僵硬。這兩種技術之間的差別,就如同按壓海綿和擰乾洗碗布之間的差異。治療師的手可以觸及患者身體上更多的位置,和對身體施加更多的力量,而治療師施加的能量構成了鬆解術的動態部分。患者經由鬆解術放鬆的能力加深了他們對身體變化的洞察力。作為一個保養身體的工具,自我肌筋膜鬆解非常有用,而當治療師在一個治療環境中嫻熟地使用其專業知識、精力和直覺來進行肌筋膜鬆解術時,這個技術會發揮更多效能
延伸內容
引言
我們所受的訓練造就了我們的治療手法。很多治療師運用他們從解剖學和肌動學課本中學到的慣例治療方式,機械式地分析患者身體功能失調的原因,並據此選擇幫助患者康復的治療方式。接受培訓時,我會想像自己正在建造一具身體,而第一件要做的事,便是將骨骼結構和骨架排列開來,並用韌帶綁在一起,然後將肌肉從不同角度繫在骨骼上,讓骨架可以活動。接下來,用血管和神經貫穿整個身體,提供營養和活化身軀。這是我的慣例作法,若患者的身體表現不正常,我就會觀察上述結構以尋找治療方式。但是,如果身體是由充滿液體的囊體和層層細胞組成,而這些細胞又形成了不同密度、特殊性和複雜性的組織,直到衍生出來的生物體可以像完整的生命體一樣運作,那又該怎麼辦呢?這就像胚胎一路成長,成為有生命、會移動的生命體一樣。當您使用這樣的印象做為模板分析功能障礙時,便可從不同角度觀察功能障礙。
本書主要是為處於職業生涯早期階段的職業物理治療師所撰寫,根據治療師們對筋膜的初步瞭解,幫助他們建立慣例治療方式。當用此書為範例治療肌肉骨骼功能障礙的患者時,有可能遇到目前還不太明白的解決方案,但我相當確信按摩治療師、整脊治療師、運動傷害防護員和其他許多領域的治療者也能善用這本書。雖然我是一名職能治療師,但也曾受過職能治療與物理治療訓練,並且經歷過書中描述的臨床狀況。我主要藉由治療成年人來獲取經驗,而有些從業者則習慣使用這些技能進行針對兒童的治療。
這本書不是文獻回顧,其中所述技能的效用也沒有經過獨立驗證。在醫學變得以商業為導向之前,治療部門的資深治療師有充裕的時間深入指導新手治療師,並與他們分享自身知識,但是如今情況已不復從前。本書便從這個角度切入編寫,我也將在本書中與讀者分享從自習、修習課程和治療患者時所學習到的知識。我特地選擇用輕鬆的口吻來介紹本書內容,希望能讓讀者覺得淺顯易懂並且容易上手。也希望讀者能夠根據自身的觀察結果更改本書所述技術,甚至在更有經驗後,可以發明新的鬆解術。
肌筋膜鬆解術可以使用在許多不同的領域當中,即使不同的從業者通常都已領有該領域執照。本書內容完全沒有企圖要改變專業人員的執業範圍。在應用這些技術之前,您必須先在執業範圍內評估客戶是否適合接受肌筋膜鬆解術治療。我建議每個人都將以前讀過的肌動學教課書放在手邊,以提醒自己本書中所提到的身體結構常用到的動力。
治療筋膜的方法有很多種,這項研究領域近年來發展迅速,有些技術強調持續按壓,有些則強調動態釋放;有些技術需要施加非常大的壓力,有些則非常輕;有些自療技術強調使用物理工具,例如,用球或滾筒來施加壓力鬆解筋膜,就像對海綿施加壓力一樣。本書中描述的技術融合了我從患者身上及他處所學,使用的短暫累加式的鬆解術,以建立新的形狀或整體。在我的鬆解術中,我會進行推開、伸長、軟化動作,有時還會捏起軟組織以改變它。這些不僅僅是花式伸展,身體組織的一致性、形狀和彈性均可改變,並且經常發生。肌筋膜鬆解術幫助許多患有持續性肌肉骨骼疼痛的患者,得以緩解限制引起的疼痛並恢復平衡運動模式。我希望本書在實踐上能有所助益。
除了單純翻閱本書中討論筋膜限制如何導致功能受損、引起疼痛的章節,您也可以在不同領域中應用本書所言,即使您對潛在問題的見解有所轉變,也可以繼續使用原本的技術解決問題。就算缺乏這些技術,本書也會幫助您更新自身分析,只要針對經常服務的族群,查看幾種最適合他們的介入治療,並將這些鬆解術與其他技術做結合即可。又或者您也可以採用本書的整套方法,並從基礎層面上改變原本作法,在幫助患者的路上持續開發新手法。
在翻開本書時,您首該做的是將過往的訓練當成參考工具,而非用以檢視的放大鏡。以視覺和觸覺直接觀察面前的患者,以更精準分析、了解患者的問題所在以及該如何幫助他們。不要只是把過往的診斷方法和綜合症狀套用在患者身上,檢視哪項符合他們的情況。每次診斷新患者時,都應該從頭開始:聆聽患者的經歷,用訓練有素的眼睛觀察,並確認您在患者身上感覺到的事物,才是患者身體的真實現況。完成上述的分析後,再來評估是否可以徒手治療患部。無論您如何使用這本書,我都希望本書所傳授的技術,能協助您幫助患者找出如何改善肌肉骨骼平衡,以及癒合的方法,並與我一樣能從過程中感到喜悅與成就感。審定序
肌筋膜的治療手法早就已經被使用很久了。大家都知道肌筋膜緊繃會導致疼痛,對於某些描述肌筋膜問題的名詞更是非常熟悉,像是肌肉裡面摸起來像是硬塊的區域,我們將之稱為「氣結」,而氣結裡面有壓了會產生疼痛的點,則稱為「阿是穴」。
這些在肌筋膜學裡面都可以找到對照的稱呼,例如俗稱的「氣結」,其實是因為血液循環變差、代謝廢物無法排除,導致持續緊繃的「條索狀的肌肉」,而其中的阿是穴,就是肌肉內高度敏感的小點。壓下去不僅會產生劇烈疼痛,這些疼痛甚至會放射到其他部位,西方醫學便將其稱為「激痛點」。
不管是東方或者西方醫學,都對於肌筋膜問題有著相似的解釋,但是卻一直欠缺肌筋膜的整合知識。而《解剖列車》剛好完整了這套理論,根據解剖學的證據,把身體的筋膜連結成一條一條的線,就稱為「筋膜線」。筋膜線的概念確立,讓大眾開始可以用比較簡單且直觀的方式理解肌筋膜。自此,世界各地的專家便依據此理論,發展出許多評估與治療的方式,改善了許多人的身體。
而這本書的作者也是其中的佼佼者,大家比較熟悉的治療手法比較像是重壓按摩,或者直接對激痛點進行單點的按壓刺,然而對筋膜來說,過重的手法反而會產生破壞。
在筋膜治療領域,最重要的是能否順暢的滑動,而非哪裡痛就用力壓哪裡,反而是要用手輕柔地感受,察覺筋膜是往哪個方向的滑動不順暢,再決定該往哪個方向推動筋膜。施行時,要感覺手底下的條索狀肌肉像融化一般變軟,而不是重壓肌肉、痛到肌肉收緊變得更硬。簡單來說,按摩不是按到痛才會鬆、才有效。有效的肌筋膜放鬆按摩是非常舒服的,按完之後應該覺得肌肉更柔軟、身體的延展性變得更好,這樣才是對的。
本書將放鬆與改善筋膜的手法非常淺顯易懂的表達出來,相信對許多筋膜工作者與一般民眾都有莫大的幫助。
超越復健診所副院長 凃俐雯醫師
作者資料
南西.約翰斯(Nancy J Johns)
理學碩士 (MS),職能治療師(OTR/L) 擁有40年職業治療師經驗,曾在4個不同州擔任臨床與管理職務,持續努力使用雙手幫助患者。最早學習如何治療神經系統疾病患者,也曾為持續疼痛的患者進行激痛點按摩治療。後來接受筋膜鬆解術訓練,治療成果有了很大的進步。本書是回顧過去十幾年的治療經驗並對其反思,希望在退休後,這本書仍能為治療師及患者們帶來許多幫助與樂趣。 聯絡資訊:www.FixitWithYourHands.com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