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423世界閱讀日加碼
目前位置:首頁 > > 科普 > 其他
大腦解密手冊:誰在做決策、現實是什麼、為何沒有人是孤島、科技將如何改變大腦的未來
left
right
  • 書已絕版已絕版,無法販售
  • 大腦解密手冊:誰在做決策、現實是什麼、為何沒有人是孤島、科技將如何改變大腦的未來

  • 作者:伊葛門(David Eagleman)
  • 出版社:天下文化
  • 出版日期:2016-12-27
  • 定價:380元
  • 購買電子書,由此去!

內容簡介

完全破解大腦如何型塑我們的生活, 而我們的生活又如何受大腦的影響! 在《大腦解密手冊》中,最受歡迎的神經科學家伊葛門用眾多實例帶領大家了解,關在暗暗腦殼中,一般人摸不到也看不到,不發聲響的大腦,到底如何影響我們。 你從出生到兩歲,腦神經連結達到最高峰,是成人的兩倍,但之後才是關鍵,要保留哪些,要留下哪些,才是決定你成為什麼樣的人的關鍵,但到底哪些連結會留下,哪些會修掉呢? 我們以為可以活在當下,但事實上我們此刻的所見所聞,都只是一種回憶,現實意識是大腦進行的小把戲,當下早已過去,怎麼會這樣? 今天,你想起跟父母的關係,覺得溫暖美好,但明天卻又覺得冷漠受傷,事實上可能只跟你在什麼環境下回想有關,是不是嚇了一跳? 比電腦精密的人腦,在科技的幫助下,突破的極限超越了我們的想像! 伊葛門用一篇篇的故事,以及最新的腦科學研究,告訴讀者,我們的頭腦,正是宇宙最奇妙的東西,而想理解這最奇妙的東西,就從《大腦解密手冊》開始。 【媒體推薦】 這是一趟智力的刺激之旅。伊葛門不僅是高明的嚮導,而且解說得相當動聽。 ——《每日新聞》 伊葛門追尋薩根(Carl Sagan)的良好傳統,顯示科學不用加油添醋,仍可讓人入迷。如果你仔細閱讀,將會發現自己沉浸其中。 ——《富比世》雜誌 這是對於生物如何產生心智的最理想介紹……伊葛門用一貫的清晰、動人、發人深省的方式,解答了許多與個人與社會有關的關鍵問題 ——《自然》期刊 《大腦解密手冊》是這位腦神經科學家,堅信自己的研究領域與大眾息息相關的證據。 ——《紐約》雜誌

目錄

前言:探索內在小宇宙 第1章 你是誰? 生命中的經歷,塑造了你腦中的細節, 你是誰,有確定的答案嗎? 第2章 現實是什麼? 我們感受到的五光十色是真實的, 還是大腦特意獻上的精彩聲光秀? 第3章 誰在掌控我們? 神經元全力以赴,電訊號疾速奔馳, 我們對此卻渾然不覺。 第4章 我們如何決策? 人真的是理性的行動者嗎? 腦中有多種網路競爭,誰都想掌控大局。 第5章 可以有人是孤島嗎? 有了陽光、空氣、水與食物, 我們還需要其他人嗎? 第6章 將來,我們會變成怎樣? 生物學與科技的結合, 能把我們帶到多遠未來?

序跋

探索內在小宇宙
  腦科學是快速變動的領域,我們很少退一步概觀整片範疇的形勢,闡明我們的研究對於真實生活的意義,或用簡單明白的方式討論身為生物的意義。而這本書就是要來做這些事。   腦科學很重要。我們的頭顱裡有一團具備計算能力的怪異物質,那是帶領我們穿梭世界的知覺機械裝置、讓決策冒出來的東西,以及使想像成形的材料。我們做的夢,還有清醒時過的生活,都是從它那充滿電力的億萬細胞中冒出來的。更理解我們的腦,就能夠清楚解釋我們在個人關係中所認定的真實是什麼,以及我們認為社會政策中不可或缺的項目為何,像是:我們怎麼反抗、我們為何戀愛、我們如何接受現實、我們該如何實施教育、我們怎樣精心制定更好的社會政策,還有如何設計我們的身體以因應未來的世紀。我們腦中的微小迴路,刻畫了人類這個物種的歷史與未來。   我曾納悶,腦在我們的人生中占有核心地位,但為什麼我們在社交時很少談到腦,寧願讓電視廣播中充滿名人八卦和真人實境秀。不過我現在反倒覺得,我們對腦的忽略並非缺點,而是一種跡象,顯示我們困在自身的現實中,以致於極難了解自己受困於任何事情。乍看之下,好像大概沒什麼可討論的:顏色當然存在於外部世界;我的記憶當然就像攝影機;我當然知道自身信仰的真正理由。   這本書的內容將把所有的假設推到聚光燈下。我在下筆的時候,想拋開教科書模式,偏向於更深入的詰問:我們如何做決策、如何感受現實、我們的人生走向如何受到導引、我們為何需要別人,以及當我們這個物種開始掌握自己的韁繩時,會將自己帶往何處?   這個書寫計畫嘗試搭起橋梁,消弭學術文獻與我們身為腦主人所過生活之間的間隔。我在此採取的途徑,與我寫學術期刊論文時不同,甚至也偏離了我寫的其他神經科學書籍。這個計畫針對截然不同的讀者群,讀者不需要預先具備任何專業知識,只要帶著好奇心以及想要探索自我的渴望就行了。   現在,繫好安全帶,來趟探索內在小宇宙的短暫旅程吧!在密密麻麻、糾結纏繞的千億腦細胞,及其形成的千兆連結中,我希望你能夠瞥見並理解某種或許出乎意料之外的東西。那就是「你」。

內文試閱

  人出生了,腦還沒長好   剛出生的人類實在很沒用。我們大約要花一年的時間才學會走路,需要兩年多的時間才能清楚表達完整的意思,而且還要許多年之後才會照顧自己。我們完全依賴周遭的人生存;與其他哺乳動物比較,海豚生來就會游泳,長頸鹿誕生後幾個小時就學會站立,斑馬寶寶出生不到四十五分鐘便能夠奔跑。環顧動物界,我們的動物親戚出生後很快就相當獨立了。   表面上看起來,那似乎對其他動物非常有利,但事實上反倒成了限制。初生小動物發育得很快,因為牠們的腦子已經根據許多預定程式接好線路,但這種準備妥當卻犧牲了彈性。如果有一隻倒楣的犀牛,發現自己身在極地凍原、喜馬拉雅山脈的某座峰頂,或東京市中心,牠是沒能力去適應這些環境的(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不會在那些區域見到犀牛)。帶著事先安排好的腦來到這個世界,這種策略在生態系的特定棲位會奏效,但是若讓動物處於該棲位以外的環境,牠繁衍興旺的機率並不高。   相反的,在各種不同環境下,從極地凍原、高山,到熙攘的市中心,人類都能夠茁壯成長。我們能夠這樣,是因為人類的腦在出生時仍有很大的部分還未完成。其他動物的腦是所有線路組裝完畢才出世,我們可以稱這種方式為「硬體布線」(hardwired);人類的腦則不同,它容許自己受生活經驗的細節來形塑。這種情況導致人類在小時候,腦有很長一段時間顯得無用,因為那顆腦正在受環境的潛移默化,這種方式就是「即時布線」(livewired)。   先突飛猛進,再雕琢成型   年幼的腦彈性十足,這背後有什麼祕密?並不是年幼的腦會長出新細胞,事實上,小孩的腦細胞數目與成年人相同。祕密在於腦細胞如何連結。   然而在嬰兒出生時,情況迥然不同,大部分神經元(神經細胞)並未連結,在生命的頭兩年,神經元在接收感覺資訊的過程中,開始迅速連結。嬰兒的腦中,每秒會形成多達兩百萬個新連結(也就是突觸)。到了兩歲,孩童有超過一百兆個突觸,是成年人的兩倍。   腦中的連結程度在此刻達到高峰,遠遠超過所需。這時,密集形成新連結的盛況不再,而改行神經「修剪」策略。你長大成人時,有50%的突觸會遭修掉。   哪些突觸該留下來,哪些突觸又該丟掉?一旦某個突觸成功參與某個線路,它就會受到強化;相反的,沒有用處的突觸就會變弱,最終遭到剷除。如同森林中的小徑,若都沒人走,就會荒廢了。   從某種意義來說,腦子從已存在的各種可能性中修修剪剪的過程,決定了你會變成什麼樣的人;你成為什麼樣的人,並非因為腦裡長出什麼新東西,而是因為腦子刪掉了一些東西。   整個童年時期,周遭環境雕琢我們的腦,從由眾多可能性形成的叢林中,把腦修整成與我們遭遇到的經驗相切合。我們腦中的連結減少了,但留下來的連結變得更加強壯。   舉例來說,你在嬰兒時期聽到的語言(比方說英語或日語好了),會讓你聆聽這種語言中特定聲音的能力增強,造成了聆聽其他語言聲音的能力變弱。也就是說,出生於日本和美國的寶寶,一開始都能聆聽和回應這兩種語言的所有聲音。隨時間過去,在日本長大的寶寶將無法分辨R和L的發音,因為日語並沒有特別區分這兩個音。我們是受出生時碰巧進入的環境所塑造的。   青少年的尷尬是天注定   幾十年前大家都認為,童年結束時腦就差不多發育完全了。但是我們現在知道,人腦的建造過程可以長達二十五年。青少年時期會發生重要的神經重組和變化,因此這個階段對於我們將會變成什麼樣的人,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我們體內流動的荷爾蒙引發明顯的形體變化,使我們的外表日漸成熟;但在視力不能及的地方,我們的腦也正在進行巨大的改變。這些變化深切影響我們對於周圍世界的表現與反應。其中一種變化牽扯到自我感(sense of self)的湧現,以及隨之而來的自我意識。   為了解青春期腦的運作情形,我們進行了一項簡單的實驗。在我的研究生薩弗賈尼(Ricky Savjani)協助下,我們請志願參與者坐在凳子上,待在商店的展示櫥窗裡。然後我們拉開布幕,讓志願者面對外界,任憑路人參觀。   在把志願者送進這種令人局促不安的社交困境之前,我們為他們每人都安排了一些裝置,好測量情緒反應。我們讓他們接上測量皮膚電流反應的儀器,那種反應可當成焦慮的良好指標:汗腺張開的程度愈大,皮膚的導電性愈大。(順便一提,這種科技也用在測謊器上。)   我們的實驗有成年人和青少年參與。一如預期,我們觀察到,成年人被陌生人盯著看會產生壓力反應。但是同樣的實驗卻使青少年的社交情緒變得過度激動:青少年受到注視時,顯現的焦慮程度大得多,有些甚至會開始發抖。   為什麼成年人和青少年有如此不同的反應?這牽涉到腦中稱為內側前額葉皮質(mPFC)的部位。你想到自己,特別是想到自身的情境時,這個區域就會活化。哈佛大學的薩模維(Leah Somerville)博士及她的同事發現,人從兒童成長為青少年的這段時期,內側前額葉皮質在社交情境中會愈來愈活化,在十五歲左右達到高峰。此時,社交情境的情緒影響力很大,引發高強度的自我意識壓力反應。   也就是說,對青少年而言,對自己的看法,也就是所謂的「自我評價」是非常優先的項目。相反的,成年人的腦已經習慣了自我感,就像已經把新鞋穿到合腳那樣,因此成年人坐在商店櫥窗中會覺得比較自在。   青少年的腦除了容易陷入社交困窘及造成情緒過度敏感之外,還偏愛冒險。不管是開快車或傳送裸照,青少年的腦就是比成年人的,更想做大膽的行為。這些多半與我們回應酬賞(報酬或獎賞)和誘因的方式有關。我們從小孩變成青少年的過程中,與尋求快樂有關的各個腦區(其中一個為依核)對酬賞的反應日漸增強。在青少年的腦,這些區域的活躍程度與成年人一樣。   但是重點來了:參與執行決策、注意力及模擬未來結果的眼窩額葉皮質,青少年時期的活性仍然與兒童時期一樣。成熟的快樂尋求系統,搭配不成熟的眼窩額葉皮質,這表示青少年不僅在情緒上過度敏感,而且控制情緒的能力不如成年人。   薩模維的研究小組另外還有一個構想,他們想了解為何同儕壓力可以強烈驅動青少年的行為:青少年的社交考量相關腦區(例如內側前額葉皮質)與其他負責把動機轉化成行動的腦區(紋狀體及其連結網路)有更緊密的搭配關係。薩模維小組認為,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麼青少年成群結夥時,更容易進行冒險。   改變永遠不遲   我們到了二十五歲的時候,在兒童時期和青少年時期經歷的腦部轉變,終於結束了。我們的人格以及自我認同不再發生結構上的大變動,此時腦似乎已經發展完全。你或許會認為,我們長大成為什麼樣的人現在已經固定,再也不會變動。事實不然:我們的腦在成年期仍持續改變。如果某樣事物能夠受到調整、塑造,而且可以維持塑造後的狀態,我們說那樣事物具有可塑性。而這就是腦的特性,即便到了成年期還是如此:經驗能夠改變腦,而且腦會記住這種改變。

影音

作者資料

伊葛門(David Eagleman)

美國神經科學家、科學作家。現為科學與法律中心(Center for Science and Law)主任、史丹佛大學精神病學與行為科學系兼任副教授。 他在八歲時從屋頂上跌落,當時覺得發生的一切都以慢動作進行,對此印象深刻與不解,埋下日後對神經科學研究的興趣。後來大學雙主修文學與太空物理,不過大二時休學去製片公司打工並協助辦趴,人生繞了一圈,才終於發現自己最想當的是神經科學家,於是重回大學攻讀神經科學,從此找到此生志業。 專長為大腦可塑性、時間知覺、聯覺,以及科學與社會政策間的交互影響。擁有數項專利,著有超過九十篇科學論文,以及暢銷書《死後四十種生活》、《躲在我腦中的陌生人》。同時也是電視節目「探索人腦」(The Brain with David Eagleman)的編劇兼主持人。 個人網站www.eagleman.com

基本資料

作者:伊葛門(David Eagleman) 譯者:徐仕美 出版社:天下文化 書系:科學天地 出版日期:2016-12-27 ISBN:9789864791262 城邦書號:A1500782 規格:平裝 / 全彩 / 240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