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律師帶你看校園大小事: 老師和家長必知的44個霸凌防制和性平觀念指南
-
黃金的傳奇史:拜金6000年,黃金如何統治我們的世界
-
教宗良十四世:從芝加哥、秘魯到羅馬聖座
-
國文課遇見日本文化:大唐末茶到抹茶、湯泉賜浴到泡湯、桃花源裡有神社,從經典古文到日本文化,翻轉你對國學的想像!
-
重審耶穌(全新增訂版):一位法庭記者的聖經調查事件簿
-
這樣說,跟誰都能聊信仰:不冷場、不對抗、不尷尬,聰明又友善的溝通法則
-
流淌臺灣之心:濁水溪空拍誌
-
失控的焦慮世代:手機餵養的世代,如何面對心理疾病的瘟疫
-
曬‧屏東:城市觀察畫家的我城記憶【首刷限量附贈「漫遊繪屏東」地圖】
-
大罷免大啟蒙套組(《為愛而罷:公民做主,反共不分藍綠!》+《120+萬封給臺灣的情書》)【套組首刷限量附贈:作家李喬親筆題字燙銀貼紙】
內容簡介
目錄
內文試閱
作者資料
黃嘉琳
從小嚮往「有筆有書有肝膽、亦狂亦俠亦溫文」的任俠生涯。數十年的人生中雖然絕少為了旅遊而出門,卻很幸運地在菲律賓小島和中國四川涼山上騎過馬、到西非象牙海岸及東帝汶逛過市集、也曾流連於台灣東海岸與美國西雅圖的好山好水好人情。 在學術殿堂裡接觸政治、哲學、宗教和人類學,而因為遇到花蓮的原住民孩子們獲得激勵,到美國華盛頓大學西雅圖校區教育學院念多元文化教育,目前學歷頭銜是博士候選人。近期開發了一個功能是以台灣人身分做四川方言和英語的口譯。 工作之故接觸基改議題,對前輩們捨我其誰的投入和此全球化議題的複雜性大為驚豔,於公於私而開始鑽研一發不可收拾。由於當時無法成功遊說孩子就讀的學校午餐改為供應非基改食材,決定於2014年年底地方公職人員選舉期間共同發起「校園午餐搞非基」行動,密切關注本土校園午餐和基改食品/作物的公共政策及教育推廣,並致力於國際串連、交流。最開心的是目前孩子的學校已經承諾逐步實踐提供非基改食材午餐了。
陳儒瑋
出生於南部的都市俗,喜歡日本推理小說、法國電影和散步,小時候夢想是變成像印第安那瓊斯那樣的考古學家。 大學讀的是工程,研究所改學教育,論文研究歷史聚落,畢業後卻誤打誤撞進入台灣歷史最悠久的民間非營利環保團體之一,負責推廣飲食議題、設計教育課程、以及內部刊物與網站編輯工作,一待就是七年多。因為一個起心動念參與推動基改食材退出校園午餐的公民行動,始料未及的成為一位自由工作者,更沒想到還因此寫出人生第一本書。 現在每天固定讀書、整理資料、編寫部落格文章與經營臉書專頁,開始學習採訪和撰寫記錄報導,最大的挑戰是找出可以持續下去的工作模式。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