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經典套書,全套共六冊:傲慢與偏見+茶花女+高老頭+包法利夫人+罪與罰+查泰萊夫人的情人
- 作者:珍.奧斯汀(Jane Austen)、小仲馬、巴爾札克(Honoré de Balzac)、古斯塔夫.福婁拜、杜思妥也夫斯基(Fyodor Dostoyevsky)、D.H.勞倫斯(D. H. Lawrence)
- 出版社:高寶
- 出版日期:2015-06-10
- 定價:1389元
內容簡介
作者資料
珍.奧斯汀(Jane Austen)
珍.奧斯汀是英國文學史上公認的才女,卻四十二歲便英年早逝,獨身過一生,卻留下六部不朽的長篇小說,包括:《傲慢與偏見》、《理性與感性》、《艾瑪》、《曼斯菲爾德莊園》、《勸導》與《諾桑覺寺》。 她世居平靜的鄉村生活,過著當時英國中產階級的家庭生活,絕少與外界接觸,故其所描寫的作品,均以她所熟悉的英國鄉村社會的風俗習慣、男女交往、戀愛、婚姻等,述及的層面雖窄小,卻充滿生動、真實和機智,字裡行間洋溢古典氣息。《理性與感性》是她第一部出版的長篇小說,而《傲慢與偏見》則是她最風行、評價最高的小說。 相關著作:《傲慢與偏見(三版)》
小仲馬
小仲馬(1824-1895)。 母親卡特琳娜是一位女裁縫。父親是以《三劍客》、《基督山恩仇記》等傳奇小說名揚文壇的大仲馬,雖與其母同居生下他,卻始終未娶其母為妻,對他們母子也疏於照顧。祖父是拿破崙的部下,人稱「黑色魔鬼」將軍。一八四二年遇見瑪麗‧杜普萊西,即小說《茶花女》中瑪格麗特的原型,對她一見鍾情,卻不敢上前追求。一八四七年,瑪麗逝世於巴黎。小仲馬獲知此事後,悲痛萬分。五月開始將與瑪麗交往的故事寫成小說《茶花女》。一八四八年此作品發表時,讓他一炮而紅。之後寫過多部小說、劇本和評論,但仍以《茶花女》最膾炙人口。
巴爾札克(Honoré de Balzac)
(1799-1850) 用筆征服了全世界的文學大師,被譽為「法國小說之父」。 在巴爾札克書房裡放置了一座拿破崙的塑像,據傳,巴爾札克刻字其上,表明心志:拿破崙用劍未完成的事業,他要用筆完成! 年輕時學習過法律,經商屢次失敗,後來一頭栽進文學創作,二十餘年筆耕不輟,寫出了九十餘部作品,兩千四百多個典型形象,合稱《人間喜劇》,對世界文學的發展和人類進步產生了巨大影響。 《高老頭》和《歐也妮.葛朗臺》,因為寫透了金錢和人性的本質,被譽為經典中的經典,不可不讀的名著。 巴爾札克與莎士比亞、托爾斯泰是「人類為自己建立的三座豐碑」。 一八五○年八月十八日,巴爾札克逝於巴黎,時年五十一歲。
古斯塔夫.福婁拜
杜思妥也夫斯基(Fyodor Dostoyevsky)
俄國著名小說家,也是人類史上偉大的文學家之一。他的作品內涵非常豐富飽滿,對於人性的探討也非常細膩,因此百餘年來,作品引起廣泛討論與閱讀。主要作品有:《地下室手記》、《賭徒》、《罪與罰》、《白痴》、《卡拉馬助夫兄弟們》等。
D.H.勞倫斯(D. H. Lawrence)
出生於英國諾丁漢郡,父親是煤礦工人,母親出身中產階級家庭。正因如此,他的父母關係非常惡劣,並對他後來的創作產生深遠的影響。 1902年,勞倫斯患上肺炎,結束短暫的工廠職員生涯,轉而接受教師職業培訓,於1908年取得諾丁漢大學教師資格。在克羅伊登執教期間,開始在《英國評論》上發表詩作,於此雜誌發表的短篇小說《菊花香》在倫敦引起回響,開啟作家生涯。 1910年,勞倫斯出版第一部長篇小說《白孔雀》,沒多久他的母親病逝。勞倫斯和母親關係非常親密,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兒子與情人》(1913)曾引發西方評論界關於「戀母情結」的巨大爭議。 母親去世後,勞倫斯肺炎復發,並快速惡化成肺結核。在身體稍微痊癒之時,他決定徹底放棄教職,專事筆耕。1912年,和諾丁漢大學一名現代語言學教授的妻子弗麗達.馮.里希托芬(Frieda von Richthofen)私奔至德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兩人返回英國,於1914年結婚。由於當時英、德為交戰國,勞倫斯夫婦始終活在官方的監視之下,過著極其貧困的生活。1915年,《虹》一出版就因淫穢而被禁。 戰後,他偕同妻子離開英國四處旅行,足跡遍布法國、義大利、斯里蘭卡、澳大利亞、美國和墨西哥。後因肺炎復發不得不回到歐洲,並開始寫作《查泰萊夫人的情人》,這部風靡全球的小說最初在佛羅倫斯以私人名義出版。 1930年,勞倫斯死於法國芒斯。他的妻子則返回兩人曾經旅居的新墨西哥,並將勞倫斯的骨灰葬於該地。
基本資料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