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423世界閱讀日加碼
目前位置:首頁 > > 人文藝術 > 宗教 > 佛教
禪是喝茶吃飯:千年禪宗教你不煩惱的生活智慧
left
right
  • 已售完,補書中
    貨到通知我
  • 禪是喝茶吃飯:千年禪宗教你不煩惱的生活智慧

  • 作者:明一居士
  • 出版社:野人文化
  • 出版日期:2014-04-02
  • 定價:380元
  • 優惠價:9折 342元
  • 書虫VIP價:323元,贈紅利16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306元
  • (更多VIP好康)

內容簡介

禪,不是要你放下,而是要換個角度看待萬事萬物。 第一部完整收錄禪宗傳承公案的權威之作! 面對外界紛擾——總是鬱悶煩躁,吃不好睡不飽? 面對競爭壓力——應該如何開發潛能、凸顯自我? 面對生死難關——要如何學會「生」,如何看待「死」? 千年禪宗教你不煩惱的生活智慧 透過歷代禪師傳承故事、一百多則精采且讓人會心一笑的禪機公案, 一一剖析生活裡無處不在的疑慮煩惱: 「你在追尋什麼?」「為什麼想不通?」 「我是誰?」「我從哪裡來?」「該往何處去?」 「如何不煩惱?」「怎麼做才快樂?」 「我能成功嗎?」…… 本書從餓了就吃飯、渴了就喝茶等尋常日子裡的一舉一動,大談高僧修行真諦不過如此;對比吃飯時百般思索、睡前千般計較的現代人,唯有凡事持「平常心」,自然輕鬆自在……藉由「禪」的智慧與機趣,學習生活的真義:自在開心、不煩不惱。 【不煩惱的生活智慧】 ◎明明什麼也沒做,卻經常遭人嫉妒、惡意中傷? ——禪宗祖師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傷人者人恆傷之。如果你經常被別人傷害,一定是你經常傷害別人。放下對立,必然得到一份友情。 ◎在這個高度競爭的社會裡,該怎麼紓解壓力? ——烏臼和尚主動交出把柄,定州僧當著眾人之面棒打山主 不要畏懼同事的超強能力,職場競爭不可避免,關鍵在於「競」——比幹勁,比能力,而不是你死我活的「爭」。 ◎保持一顆平常心,生活就不煩悶不苦惱! ——馬祖道一禪師:「平常心是道。」 以平常心觀不平常事,則事事平常;以平常心處理事務,則不會患得患失。在平常心狀態下生活,我們會更自信、更放鬆,思想更自由、更活躍,生命便具有了更真實的意義。 【禪是系列】 千百位禪僧鬥機鋒、悟禪趣,轉化為現代生活疑難雜症的智慧良帖! 無事讀,會心一笑;得意讀,擊掌徹悟;困頓讀,茅塞頓開! 本系列共四本,是居士辛勤筆耕幾十年的智慧精華,將「禪態度」完美連結現代人心所需要的平和智慧,從上千年的禪宗傳承歷史、千百位禪師的靈感、精選上萬則公案、古今適用的道理和智慧,敘述深刻而細膩。 除此之外,每一段禪宗故事之後,加上「禪機新語」與「延伸閱讀」,讓讀者在汲取禪宗智慧的同時,不忘舉一反三,將禪的觀念、禪的方法能在現實生活中進行實踐與體會,真正學以致用,為繁忙緊張的都市生活減壓,並尋找心靈出口。 解惑、指引人生,最實用、易懂的活用禪書! 流傳千年的道理,讓你越活越自在,內心幸福不苦惱!

目錄

第一章 你在追尋什麼? ◎什麼是佛?心就是佛  ——與其向外追求,不如向內探索   .遠在天邊?近在眼前!——寶藏就在你的心中   .餓了就吃,睏了就睡——生活中最基本的修行:好好吃飯,好好睡覺   .【禪機新語】心念保持單純,身體自然健康   .【延伸閱讀】佛法不在嘴上,而是在心裡 ◎放下執著,看淡得失  ——不以自我為中心   .何不自射?——傷害別人,就是傷害自己   .修心就像牧牛——時時掌握自己的心念   .【禪機新語】「我執」猶如一把無形的刀,往往傷人而不自知   .【延伸閱讀】最可怕的武器,是貪婪的人心 ◎心不是佛,智不是道  ——不要過於執著   .佛頭著糞又如何?——閉上眼、打開心,才能識見本性   .【禪機新語】保持敬畏,再談創新   .【延伸閱讀】人心若不滿足,神佛也難救度 ◎煩惱即菩提  ——沒有煩惱,就沒有覺悟   .有即是無,無即是有——不要拘泥於單一思維   .【禪機新語】成功之道在於關心客戶,而非關注對手   .【延伸閱讀】說者無心,聽者有意——避免語言造成的誤解 第二章 為什麼想不通? ◎待到雪消後,自然春到來  ——悟與不悟,只在每一個人的機緣   .扇子破了,犀牛還我——行住坐臥、語默動靜,無不是禪   .【禪機新語】什麼是禪?是春天!   .【延伸閱讀】禪並非形式上的蛻變,而是心性的超越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胸襟開闊,便可包容宇宙   .如何是佛?我即是佛——別被有形之物綁住,別為無形之物困擾   .芥子豈可納須彌?——你融入世界之中,世界也就融入你心中   .【禪機新語】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   .【延伸閱讀】一切物質都是能量,不生亦不滅 ◎金屑雖貴,入目成翳  ——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不是眾生不是佛——不思善、不思惡,不妄加分別   .心無損傷,何必修理?——時時刻刻讓心靈保持純淨   .【禪機新語】要懂得選擇,也要敢於放棄   .【延伸閱讀】攝動是禪禪是動,不禪不動即如如 ◎寸有所長,尺有所短  ——只要努力,每個人都能開竅成才   .一瞬長於一百年——並非智慧不足,只是時候未到   .什麼都沒說,卻猶如雷鳴——真正的教育不是掛在嘴上,而是展現在行為   .【禪機新語】給孩子多一點耐心、理解與寬容   .【延伸閱讀】一門深入、由專而精,才是成功之道 第三章 我是誰? ◎頓悟自我,即與佛齊  ——自己的本來面目,就是真實的自己   .禪理在哪?就在扇子的搖動之上——沒有「對、不對」,只有「悟、不悟」   .盡信書,不如無書——融會貫通,將「知識」轉化為「智慧」   .【禪機新語】尋找自我,是為了回歸自我   .【延伸閱讀】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 ◎大道無門,無門為法門  ——別在他人身上尋找答案   .去吧,這裡沒你用心處——無人能代替你自己覺悟與解脫   .歸宗禪師抹牆,香山居士送泥——禪道的真諦,在日常生活裡   .你在哪裡見我斬蛇了?——打開心眼,才看得見真相   .【禪機新語】智者打破框架,愚者墨守成規   .【延伸閱讀】「殺生」也是禪?——要掙脫束縛,先斬斷執著 ◎唯有一事實,餘二則非真  ——去除心中妄念,自性能生萬法   .迷即眾生,悟即是佛——心與佛就像手掌與拳頭,本質相同   .無業禪師的「另一條路」——看淡名利,追求獨立思考   .【禪機新語】不役於物,保持心靈自由   .【延伸閱讀】素位而行,做好應做之事 ◎從生到死,只是「這個」  ——你還欠缺什麼?你能缺少什麼?   .好鞋為什麼讓他穿?——最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禪機新語】見賢思齊,見不賢內自省   .【延伸閱讀】拉開距離,才能產生驀然回首的效果 第四章 我從哪裡來? ◎青山不礙白雲飛  ——境隨心轉,阻力即是助力   .三界本空,無所謂入,又何須出——一切自在人心,不用別求   .【禪機新語】心,是萬事萬物之本   .【延伸閱讀】凡所有相,都是虛妄 ◎你有名字,可是,名字是你嗎?  ——不被表象蒙蔽了真相   .菩提即煩惱,煩惱即菩提——心如止水,別受外界環境影響   .【禪機新語】心寧則智生,智生則事成   .【延伸閱讀】我要你的天下有什麼用呢?——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 ◎想有所得,必有所失  ——立身處世,要「競」不要「爭」   .烏臼和尚棒打定州僧——禪師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皆是機鋒   .【禪機新語】相互切磋,精進自己也提升別人   .【延伸閱讀】化解壓力的方法:向「敵人」道謝 ◎你們誰能為我描繪出肖像?  ——提升內在修為,讓大家看見真正的你   .是胡言亂語?還是句句禪機?——來去自如的普化禪師   .【禪機新語】認識自己的價值,發揮自己的能力   .【延伸閱讀】醜,也是一種資源——轉念,化劣勢為優勢 第五章 如何不煩惱? ◎安心何所計,趺坐覆禪衣  ——修心養性,在沉寂中積蓄力量   .梅子你吃了,還我核來——大徹大悟的法常禪師   .【禪機新語】蹲下,是為了跳得更高   .【延伸閱讀】內心寧靜,才是真正的自由 ◎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別被心中的執念綁住   .十世古今,不離「這個」——任何執著,都是悟道的障礙   .【禪機新語】內涵比形式更重要   .【延伸閱讀】不懂裝懂,只是自己騙自己而己 ◎心不隨物轉  ——不要成為身外之物的奴隸   .人可以拉磨,但不能隨磨轉——掌握生命的主權   .【禪機新語】無窮的欲望,帶來無盡的煩惱   .【延伸閱讀】成功就是「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 ◎覺察每個起心動念  ——扭轉命運,從心念入手   .空中怎能架梯取珠?——行與不行,存乎一心   .【禪機新語】用善念改變自己,影響他人   .【延伸閱讀】修行先修心——專心致志,寧靜致遠 第六章 該往何處去? ◎佛性不在別處  ——當時機來到,不要錯過   .禪不遠人,只是「一二三四五」而已——只要用心,平凡中能見非凡   .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問得再多,不如真正去做   .【禪機新語】改變世界的第一步,要由自己開始   .【延伸閱讀】路該怎麼走?直行就是了! ◎運水搬柴,無非佛事  ——從日常領悟人生   .面對南方,如何能看北斗?——找到生命本來的「我」   .【禪機新語】車在路中,路在心中   .【延伸閱讀】勞作即禪修,生活即佛法 ◎只有大死一番,才得大活  ——勇於捨棄安逸的現狀,不停追求卓越   .與大地同根,與萬物同種——開放心胸,體會大自然的美妙   .懸崖撒手,絕後再蘇——敢於超佛越祖,才是禪的真諦   .【禪機新語】放下一切,置之死地而後生   .【延伸閱讀】缺乏創新,即使站上百尺竿頭也是窮途末路 ◎他力是緣,自力是因  ——充分挖掘自身的潛能   .出路自找,心門自開,佛性自悟——與其向外馳求,不如反求自己   .【禪機新語】人生的精彩,只能靠自己去創造   .【延伸閱讀】沒有嘗試,怎麼知道做不到 第七章 怎麼做才快樂? ◎平常心是道,道是心常平  ——一切順其自然   .要向異類中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禪機新語】平視、平等、平淡、平靜地看待問題   .【延伸閱讀】想睡就睡,想坐就坐——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 ◎忍得煩惱,方證菩提  ——年輕就應該出去闖一闖   .萬物皆為我師——真正的智慧來自於實踐   .【禪機新語】行萬里路勝於讀萬卷書   .【延伸閱讀】遠行的目的在於感受過程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不自尋煩惱,快樂就會到來   .煩惱生起怎麼辦?別理它!——坦然接受命運給予的一切   .【禪機新語】不要怕孩子輸在起跑點上   .【延伸閱讀】永遠保持天然純真的童心 ◎放不下?擔起來!  ——停止空談,開始行動   .心裡的雜念,就像貼在身上的濕衣服——保持信念,不患得患失   .橋不是用來看的,是用來渡河的——自己的煩惱自己斷   .【禪機新語】用自己的雙腳走出來的,才是屬於自己的路   .【延伸閱讀】真佛心中坐——求人不如求己 第八章 我能成功嗎? ◎天下大事,必作於細  ——腳踏實地,做好分內的事   .粥吃過了,洗你吃粥的缽——什麼是道?喝茶,洗碗,穿衣,吃飯   .【禪機新語】做大事,要從細小處做起   .【延伸閱讀】偉大的成就,往往來自於微不足道的小事 ◎慣性就是惰性  ——別讓習慣成了習慣   .世上沒有絕對的答案——跳出慣性思考的框架   .【禪機新語】從錯誤中學習,戒除壞習慣   .【延伸閱讀】不要成為溫水裡的安逸青蛙 ◎好事不如無  ——大多數煩惱是自己想出來的   .你拜佛求個什麼?——好事也是事,不要沒事找事   .【禪機新語】無事一身輕,才能活得自在快樂   .【延伸閱讀】不追悔過去,不幻想未來,不哀嘆現在 ◎木魚虛心,鐘鼓空腹  ——把自己放空,才能容納萬物   .你既不是君子,我就不是佛——當心聰明反被聰明誤   .【禪機新語】再好的甘露,也灌不進裝滿水的瓶子   .【延伸閱讀】紙上談兵,打不贏人生的仗 第九章 為什麼是你? ◎以本來面目待人  ——態度決定高度   .坐,請坐,請上坐——不卑不亢贏得更多尊重   .【禪機新語】不低聲下氣,不驕傲自大   .【延伸閱讀】每一朵花都是獨特的,每個人也一樣 ◎人間天上,一理相同  ——重要的是靈魂,不是皮囊   .不是神,不是鬼,變個什麼?——慧根不分性別   .【禪機新語】男女無別,巾幗照樣不讓鬚眉   .【延伸閱讀】人有南北之分,佛性不分南北 ◎但願空諸所有,慎勿實諸所無  ——生也灑脫,死也自在   .我在你的眼睛裡——獨立於天地之間,自由於輪回之外   .【禪機新語】回歸內心,活得從容自在   .【延伸閱讀】禪即生活——不易,也不難

內文試閱

◎什麼是佛?心就是佛
  ——與其向外追求,不如向內探索   馬祖道一開悟之後,正如六祖預言的那樣,禪機峻烈,禪風宏闊,大機大用,大開大合。一柄拂子掃蕩寰宇塵埃,一條禪杖量盡天下英才。他在江西開山說法,九州僧衲聞聲雲集,門庭若市。他所印可〔1〕的一百三十九位入室弟子,人人坐道場,演揚佛學禪理;他所精心鍛造的八十四員善知識,個個銅頭鐵臂,打遍天下無敵手。他的幾百名徒弟遍布大江南北,一時間,獅吼原野,虎哮峰巔,龍游長空,象舞叢林……百丈懷海、南泉普願兩大祖師遺澤後世,汾州無業、大梅法常、西堂智藏、歸宗智常、石鞏慧藏、興善唯寬、五臺隱峰、鹽官齊安、盤山寶積、大珠慧海……可謂英才輩出,各領風騷,在中華大地上掀起了波瀾壯闊、洋洋大觀的禪海狂潮。   道一俗姓馬,且天下禪僧大都出自他的門下,所以後人稱他為「馬祖」。   .餓了就吃,睏了就睡   ——生活中最基本的修行:好好吃飯,好好睡覺   有位行者問大珠慧海:「心就是佛,哪個是佛?」   「你懷疑哪個不是佛?指出來看看。」慧海的反問,使行者無言以對。他繼續開示道:◤「在省悟了的人看來,人人都是佛,遍地都是佛;沒有開悟則不合法道,與佛不相關。」◤   有一個研修律學的源律師〔2〕前來拜謁慧海禪師,問道:「大師,您的禪法已經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現在還用功修行嗎?」   「當然用功。」   源律師的眸子裡靈光閃閃,心想:老和尚的功行已臻化境,其禪法高深莫測,而且還在繼續用功,那會是一種多麼非同尋常、深奧絕密的修行方法呀!他壓低嗓音,悄悄說:「師父慈悲,能將您的修行方法告訴我嗎?」   「可以,可以。」   源律師欣喜若狂,強按自己怦怦亂跳的心,急忙把腦袋伸到慧海大師跟前,小聲問道:「您是怎麼用功的呢?」他全神貫注,準備傾聽老人家的絕妙修行方法。   只聽得慧海說道:◤「自然是餓了就吃飯,睏了就睡覺。」◤   源律師懷疑自己聽錯了,難道吃飯、睡覺就是老和尚的修行方法?他心中疑團重重,說道:「飢來吃飯睏來眠,所有的普通人都是這樣,難道他們也和您一樣,都是在用功嗎?」   慧海禪師堅定地搖搖頭說:「絕對不一樣!」   「有啥不一樣?一樣的吃飯,一樣的睡覺,為什麼不一樣?」   慧海大師耐心地解釋:「◤世界上大多數人,應該吃飯的時候不肯認真吃飯,應當睡覺的時候又不安下心來好好睡覺,他們一天到晚總是百般思慮,千方妄想,算計比較,患得患失。而老僧我吃飯的時候就全心全意吃飯,睡覺時就一門心思睡覺,心無旁騖,意不他顧。◤他們吃飯心不在焉,囫圇吞棗,山珍海鮮沒滋味;老僧卻嚼得菜根分外香。他們睡覺之前胡思亂想,睡覺之中顛倒夢想,睡醒後痴心妄想;老僧心境一如,瞌睡則睡,睡醒即起,從不雜用心思。」   一番話說得源律師五體投地。   .【禪機新語】心念保持單純,身體自然健康   若是有人問:「你會吃飯、會睡覺嗎?」我們一定覺得這個問題很蠢,問話的人有毛病。不過,若是以大珠慧海的標準,絕大多數人真的既不會吃飯,也不會睡覺——起碼是不會好好吃飯、好好睡覺。只要從現代人兩大常見疾病「胃病」與「失眠」來看,就知道這些人沒有好好吃飯、沒有安安穩穩睡覺。   首先看第一點:◤飢則吃飯睏則眠。◤很多時候,我們的肚子並不餓,但為了應酬或為了一飽口福、甚至是不吃白不吃的心理,而坐上了餐桌。試想,未得空閒的胃不得不緊接著超負荷運轉,能不積勞成疾嗎?很多時候,明明到了該睡覺的時間,睏得眼皮都睜不開了,我們卻依然強撐著不肯上床。再三被破壞的生理時鐘,能不紊亂嗎?   再看第二點:◤吃飯時不肯吃飯,百種需索〔3〕;睡時不肯睡,千般計較。◤可以肯定的是,幾乎每一個人都有這樣的毛病。吃飯時左顧右盼,天南地北東拉西扯,吃下的飯菜自然是囫圇吞棗。沒有經過仔細咀嚼的食物當然難以消化,而且澱粉酶減少,無法保護胃黏膜免受胃酸損害,容易導致胃炎與潰瘍。很多人喜歡躺在床上胡思亂想,一旦想到過於興奮或傷感的事情,便久久不能入睡。久而久之,中樞神經功能紊亂,因而導致失眠。   為何數羊、數呼吸能治療失眠?因為這種方法能◤讓雜亂的思緒集中在一個簡單的邏輯上,以一個念頭代替(排除)紛紜萬千的妄念。心念單純了,也就平靜了,自然能安然入睡。◤   同樣地,我們若是能適時用餐,而且將心思真正專注於吃飯,細嚼慢嚥,既能充分品嘗到食物的美味,且消化、吸收得更好,身體自然健康。   ◎金屑雖貴,入目成翳   ——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興善惟寬禪師拜謁馬祖得其心要後,從大唐貞元六年(西元七九○年),開始歷練禪道於吳越之間,行化傳禪於大江南北。貞元十三年,他行腳來到了少林寺,被僧眾留了下來,住持在這禪宗最早的祖庭。   .不是眾生不是佛   ——不思善、不思惡,不妄加分別   有僧人問:「狗有佛性嗎?」   佛說,一切眾生都有如來智慧德相。這僧明知故問,自有其用意。惟寬禪師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只有故意橫身虎口,才能看清猛虎究竟有幾顆利齒!   他不動聲色地說:「有。」   「和尚,請問你有佛性嗎?」這僧像是頭頂一把大傘,無法(髮)且無天,露出了伶牙俐齒。   惟寬禪師出人意料地說道:「這個嘛,我倒是沒有佛性。」   僧人一愣,墜入五里霧裡了:◤「一切眾生都有佛性,和尚你為什麼沒有?」◤   惟寬是語不驚人死不休:◤「因為我不是一切眾生!」◤   ◤「既然不是眾生,莫非你是佛?」◤   惟寬禪師大搖其頭:◤「我也不是佛。」◤   ◤「不是眾生,不是佛,那你究竟是個什麼東西?」◤   惟寬心如止水,說:◤「我也不是東西。」◤   這學僧畢竟習禪有時,似有所悟,隱隱約約感到師父是在引導他契入禪機,馬上追問:◤「不是眾生不是佛不是物,可以看見、可以思慮嗎?」◤   惟寬禪師見火候已到,將禪機之微妙和盤托出:◤「思慮不能到達,擬議不能認識,所以叫不可思議。」◤   這僧恍然大悟。   禪,是知識,卻不單單是一種知識;因此,禪的意境不是單靠理性思考、邏輯推理、比擬想像所能明白的,它更需要我們以自己的心靈去貼近、去體驗。也正是因為如此,惟寬禪師堵死了那學僧的一切思路,讓他欲進不得、欲退無路、欲罷不能,從而翻然頓悟!   .心無損傷,何必修理?   ——時時刻刻讓心靈保持純淨   元和四年(西元八○九年),唐憲宗李純請惟寬禪師進京,住持皇家寺院大興善寺。由此,他被稱作「興善惟寬」。   皇帝崇敬有加,朝中大臣、社會名流自然更是趨之若鶩,爭先恐後。一時間,到興善寺學禪問道的名士、巨卿來來往往,不絕於途,車如流水,馬若游龍。這其中,有一個非同尋常的人物——大才子、大詩人白居易。   憲宗李純是唐朝中後期少有的比較清明的皇帝之一,他開創的元和中興,使得一度苦難深重的中國老百姓過了一段幸福時光。他登基不久,親自出題選拔人才。就是這次考試,使得中國文學史上兩位重量級的人物——元稹和白居易脫穎而出。那時候,白居易僅僅是個九品的皇家圖書館的校對員(校書郎)。他所撰寫的一百多首樂府長詩,對時事多有規勸諷刺。唐憲宗看後不但不生氣,反而擢升他為翰林學士。   白居易詩名動天下,文章冠九州,是百年罕見的大才子,又剛剛得到當朝天子賞識,可謂春風得意。因此,他在惟寬禪師面前說起話來也是鋒芒畢露,咄咄逼人:「禪宗號稱『不立文字』。你是禪師,為什麼還要說法?」   面對這無理的問難,惟寬禪師寬容地一笑。   他知道,像白居易這樣恃才傲物的讀書人,雖然聰明蓋世,學博天下,卻也偏執得可愛。若是逆其鋒芒,挫其銳氣,適得其反,必然引發無休無止的爭論;並且,他們往往為了面子而固執己見。   因此,惟寬禪師對白居易曉之以理,娓娓道來:「佛的最高智慧,體現於身,是為『律』;講說於口,則為『法』;作用於心,就是『禪』。律,法,禪,這三者之間是三而一,一而三,應用雖有三種,其源流卻是一致的。這就如同江、河、淮、漢,四條江河的名稱雖然不同,但水的性質並無多大的差別。因此,在悟道的人看來,律就是法,法不離禪。白翰林你何必要在它們中間妄加分別呢?」   白居易認識一位宗實和尚。這個宗實本是當朝位居人臣最高的三公之一樊司空之子,他本人也曾官拜翰林,是白居易的前輩。白居易對他甚是敬佩,曾贈詩曰:「榮華恩愛棄成唾,戒定真如和作香。今古雖殊同一法,瞿曇拋卻轉輪王。」瞿曇,就是佛祖釋迦牟尼的俗名。由此可見,白居易對佛教、禪宗甚有瞭解。所以,他聽了惟寬的一番話之後,略微思索了一會,說:◤「既然沒有分別,那麼,用什麼來修心呢?」◤   ◤「此心本來沒有損傷,為什麼要修理?禪心空空靈靈,無論是汙染還是清淨,一切思慮、念頭都不要產生。」◤為了強調這一獨特的觀念,惟寬禪師說了一首偈子:   心本無損傷,云何要修理?   無論垢與淨,一切勿念起。   到這裡,白居易就不懂了。如同我們不懂六祖的「不思善,不思惡」一樣。惡的是不應該想,難道善的也不能思量嗎?一千二百多年前,善解人意的白居易為我們也為他自己問道:◤「汙垢的自然不可思念,難道連清淨也不可思念嗎?」◤   惟寬禪師見白居易憨直得可愛,笑了笑,似乎不著邊際地問道:「白翰林,金屑是不是很珍貴?」   白居易變成了和尚——變成了身高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了。他不太明白惟寬禪師的用意,只好據實而答:「金銀珠寶,金子排在所有貴重財物之首,當然很珍貴了。」   惟寬又問:「金屑既然很珍貴,將它放入你眼中如何?」   我們每一個人都體會過眼裡落入異物的滋味吧?俗話說,眼裡容不得沙子。不管是金沙、石沙,落入眼中都只有一個結果——難受。是啊,若是一塊隕石砸到你頭上,你是否還會挑揀它是石質、鐵質乃至金質?   惟寬禪師不緊不慢地說:◤「禪心無念,無住,猶如人的眼睛,任何東西都不能存留。金屑雖然珍貴,落入眼裡也就成了病。」◤   如人眼睛上,一物不可住。   金屑雖珍貴,在眼亦為病。   惟寬禪師所說的道理,白居易雖然懂了,但他還有一點疑惑不解:◤「既不修心,也不要思慮,還不能起心動念,這與凡夫俗子有什麼區別?」◤   「凡夫虛妄執著,局限於自己的見解,以自己的標準衡量一切,所以煩惱不斷。若是去除無明與執著,就是真正的修行。而◤真正修行的人既不能太勤快,又不能太倦忘。過分勤快就近似於執著,倦忘則落入愚痴。◤這就是修禪的心法要領。」   白居易從此深信佛法。他在寫給神照禪師的詩中說:「心如定水隨形應,口似懸河逐病治。曾向眾中先禮拜,西方去日莫相遺。」他對禪宗更是崇敬十分,為政之餘精誠參究。   後來,馬祖道一的另一位弟子——佛光如滿禪師,被皇帝請入宮中宣講禪旨。白居易正式拜佛光如滿禪師為師,號香山居士。他自如滿禪師傳授了心法,潛心參禪,終於心開得悟,成為如滿禪師的稟法弟子。而且,他還受了大乘金剛寶戒〔6〕,成了一名虔誠的居士。也正是禪悟啟迪了他的般若之智,他的詩文變得更加平白,內涵卻越發深邃。   .【禪機新語】要懂得選擇,也要敢於放棄   六年前,朋友的兒子參加聯考。朋友認為,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今後人們對健康會越來越重視,醫生是一個前途遠大的職業。那孩子成績優異,果然如願以償被醫學院錄取了。   然而,第一個學期那孩子就被當了三科——他對醫學不感興趣,想退學重考。朋友苦口婆心,說醫生職業多好、多受人尊重,甚至連醫生收紅包的誘惑都拿了出來。那孩子為了他爹又回到學校讀了五年,最終也沒有拿到畢業證書,當然也沒有從事醫療行業。   ◤金屑雖貴,入目成翳。別人都覺得好的選擇,不見得適合你。◤所以,大學生挑選學校系所,個人興趣最重要;而工作,適合自己乃是最佳選擇。   曹洞宗禪師投子義青道:「珍饈美饌,飽漢不吃。」因而,我們不但要懂得選擇,還要敢於放棄。一九八四年,十八歲的麥可‧戴爾從醫學院退學,以一千美元開始創業。二○一○年,戴爾公司在世界五百大名列第一百三十一位。   如果說,選擇是一種智慧,放棄則標誌著成熟。人生之路,既有「乘長風破萬里浪」的豪邁,也有「一蓑煙雨任平生」的瀟灑。◤該捨棄的,無論多麼珍貴都必須放棄。沒有舊的捨棄,就沒有新的獲得。◤   ◎從生到死,只是「這個」   ——你還欠缺什麼?你能缺少什麼?   一千兩百多年前,正是鶯啼雀飛、花紅柳綠時節,江南古驛道上,行進著一位朝氣勃勃、英姿颯颯的青年書生。   這位青年秀才姓宣,本是毗陵(今江蘇境內)人氏。他自幼學儒,修習舉子課業,準備將來進士及第,光宗耀祖。宣秀才天生聰明,又勤奮好學,十年寒窗不尋常,學得滿腹經綸,文采斐然。今年,恰逢大比之年。他懷裡揣著自己的遠大志向,頭上頂著父母的殷切期望,要到京城長安去趕考。   然而,距離秋天會試時間尚早,他為何在春天便匆匆踏上了行程?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他腹中已經裝進了萬卷書,所以現在藉著趕考,腳下要行萬里路——第二門課,對於漫漫的人生或許更為重要。   從江蘇到長安,沿大運河北上最為便捷。但他既然為了歷練,不怕繞路,所以就溯長江向西而來。一路走馬觀花,行行停停,不一日到達了江州。他計畫上廬山遊覽一番之後,轉而北上,進京趕考。在廬山腳下,他邂逅了一位風度翩翩的白衣秀士。二人一見如故,便結伴暢遊匡廬:望江亭,大江東去濁浪翻;錦繡谷,花紅似火樹生煙;三疊泉,銀河飄落下九天;含鄱口,碧波浩渺凌茫然……   廬山奇秀,美不勝收;新友博學,相見恨晚。但是,二人卻要背道而馳——宣秀才新結識的朋友雖然學貫古今,卻無意功名,不像他要進京趕考,而是要南下洪州,去拜訪馬祖道一大師。這個馬大師有什麼神奇的地方,能令一位學富五車的書生棄儒學禪?反正現在剛到暮春時節,離秋天會試尚早,江州距離洪州不過三百里路程,宣秀才就決定跟去看看。   在洪州開元寺,馬祖道一問他:「秀才到什麼地方去呀?」   宣秀才回答:「入京選官去。」   「要到長安啊,秀才不嫌遠嗎?」   宣秀才開玩笑說:「遠也沒辦法呀,大師這裡另有選場沒有?」   馬祖問道:「目前嫌什麼?」   秀才說:◤「你這裡能選官嗎?」◤   馬祖道一大喝一聲,道:◤「非但秀才,連佛亦不做!」◤   天哪,連佛都不做,這是一種什麼境界?!宣秀才忽然有所醒悟,立刻拋下書箱,跟隨著馬祖道一出了家,法名靈默。馬祖一邊替他落髮,一邊說道:「給你剃頭可以,但你的大事因緣卻不在我這裡。」   宣秀才,不,現在已經變成了禪僧靈默,才不相信呢。天下衲僧都說你馬祖這裡是選佛場,人們不遠千里爭相來投,大事因緣不在你這裡了卻,還能到哪裡?   靈默遂即留在了馬祖座下,種田勞動,參禪修行。在受了具足戒之後,有資格雲遊去了,他仍然捨不得離開。然而,他眼睜睜看著師兄弟們一個個鯉魚跳龍門,化作飛龍穿雲撥霧而去,自己雖然勤修苦練,卻久久不能透脫最後的禪關。   .好鞋為什麼讓他穿?   ——穿不下的,再好也無用!   一天,靈默禪師與百丈懷海隨侍馬祖道一在山遊覽。一群野鴨子嘎嘎叫著從頭頂飛了過去。馬祖沒頭沒腦地問百丈懷海:「是什麼?」   百丈懷海舉目瞭望,說:「是野鴨子。」   馬祖之所以明知故問,自有其精妙的禪機,是在點化懷海感悟自己那時時作用的心性。但是,懷海的心跟隨外面的境界所轉動,只能看到野鴨子。待到野鴨子在天空中消失得無影無蹤,馬祖又重新提起話頭:「到什麼地方去了?」   百丈懷海的心,仍在野鴨子這一外在景象上,隨口答道:「飛過去了。」   馬祖見懷海面對大好契機而不領悟,便痛下殺手,一把扭住懷海的鼻子,使勁一擰,疼得他哇哇直叫。馬祖大喝一聲:「再說飛過去了!」   百丈懷海負痛,恍然大悟!   親眼目睹了這一過程的靈默,又急又氣,異常惱怒,不顧一切地朝著馬祖嚷嚷:「師父,你偏心!想我靈默,當初捨棄大好前程,跟隨你出家,無非是為了發明心地,徹悟本來面目。可是,直到如今,我卻仍像鑽在黑漆桶中一樣!剛才這樣的大好機緣,你為什麼單單點化懷海上座,而不提攜我呢?」   馬祖手指著他,哈哈大笑。靈默被笑急了,上前捂住師父的嘴:「你這老漢,今天必須給我一個交代!」   馬祖說:「好吧。◤你看,懷海的這雙鞋多好啊!讓他脫下來,穿到你的腳上。◤」   靈默沒有上前,因為,他的腳比懷海的大多了。   ◤「師父,他的鞋太小了,就是再好,我也穿不進去。」◤   馬祖朝他瞪著眼睛,不通情理地呵斥道:◤「那麼,好鞋為什麼讓他穿?你不會拿刀把自己的腳削一削?」◤   靈默明白了,馬祖是在以鞋比喻剛才的悟道因緣。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機緣,猶如治病,必須對症下藥。他撲通一聲跪倒在地,磕頭如搗蒜,帶著哭腔乞求說:「師父,您老人家大慈大悲,指示我一條開悟的明路吧。」   馬祖嚴肅地說:「我早就對你說過,你出家的師父是我,明心見性的老師卻另有其人。可你不相信,偏要在我這裡尋覓捷徑。你呀,像這樣,驢年馬月去吧!」   「那麼,就請師父將那與我有緣的宗師告訴我。」   馬祖點點頭說:「從這裡向西七百里,就到了南嶽衡山。在衡山的一塊大石頭上,住著一位希遷和尚。人們稱他為『石頭大師』。你去找他,必定大有收穫。」   靈默像一匹脫韁駿馬,仰天長嘯一聲,絕塵而去。   唐貞元初年(西元七八五年),靈默禪師住持在浙江天臺山附近的白沙道場,後來,越州觀察使被他的機鋒所折服,恭請他移錫〔23〕來到婺州(今金華)五洩山,大開弘化。史稱「五洩靈默」。   一日,在法堂,一位弟子問道:◤「什麼東西比天地還要大呢?」◤   實際上,他是在詢問自性。祖師有言:天不能蓋,地不能載。說的就是自性。然而,自性無形無相,說似一物即不中,所以,五洩靈默禪師的回答是:◤「沒人識得它。」◤   弟子追問:◤「還可以雕琢嗎?」◤   五洩禪師說:◤「你下手試試看。」◤   自性無形,如何雕琢?但是,若是不能雕琢,如何煥發其照天照地大光明?因此,不妨就在這不能下手處下手試一試!   座下的另一個弟子感受到了美妙的禪機,聽得心花怒放,忍不住站立起來,合十問道:「這個法門,世界開始以前與毀滅之後,是個什麼狀態呢?」   五洩靈默不答反問:「你說,目前的狀態,已經成了多久了?」   「師父,弟子不會。」他在裝傻充愣,企圖引逗師父露出一些消息。   「去,我這裡沒你問的。」五洩禪師才不上他的當呢。因為,香粉塗白的臉,淋不得雨;氣兒鼓脹起來的肚子,餓不得飯。從外面得來,不是自己的家珍。師父悟到的,是師父的,師父不能代替你解脫。   弟子「賊心不死」:◤「難道,和尚就沒有接引人的方法?」◤   五洩禪師自有降龍伏虎的手段,所以敢於置身龍潭,不怕橫身虎口,故意說道:◤「等你要求接引,我即接引你。」◤   這句話,倒像是引人上鉤的香餌。弟子果然緊緊咬住:◤「現在就請和尚接引。」◤   五洩靈默禪師問道:◤「你,欠缺個什麼?」◤   六祖徹悟之後說,沒想到,自性本自具足,能生萬法。佛陀在菩提樹下成道後,說的第一句話也是:「眾生都有如來智慧德相。」既然自性人人本具,個個圓成,請問,你還欠缺什麼?你能缺少什麼?弟子忽然醒悟了。   第三個弟子功夫頗深,直截了當問道:「如何得無心三昧?」   五洩禪師氣吞山河:「傾山覆海晏然靜,地動安眠豈采伊。」   天哪,這是一種怎樣的神奇境界啊:高峰傾倒,大海顛覆,但在開悟的禪師聽來,卻安然無聲;大地震顫,地動山搖,卻還能酣然入睡,不理不睬!   這三位禪僧,恰似三條水靈靈、活潑潑的金色鯉魚,爭相躍向龍門。因為,他們以自己靈動的禪心,感受到了五洩禪師為他們慈悲示現的禪機。第一個禪僧從空間上問,第二個人由時間上說,第三位直接問如何是無心。他們問的角度雖然不同,其實九九歸一,都未離開自性。自性不一不異,不即不離,不欠不餘,不動不搖。   元和十三年(西元八一八年)三月二十三日,五洩靈默禪師沐浴焚香,端坐在禪床上,為弟子們說偈曰:   法身圓寂,示有去來。千聖同源,萬靈歸一。   吾今漚散,胡假興衰。無自勞神,須存正念。   若遵此命,真報吾恩。儻固違言,非吾之子。   當時,有位禪僧問:◤「和尚向什麼處去?」◤   五洩禪師說:◤「無處去。」◤   ◤「我為何看不見?」◤   ◤「非眼所能睹。」◤五洩禪師說完,飄然而逝。

作者資料

明一居士

明一居士當今著名禪宗學者、禪學作家,現任河北禪文化中心研究員。居士潛心研修佛教、禪學二十餘年,對於禪的理解不僅精通於知見層面,更有真修實證的功夫。曾參與由國學大師南懷瑾作序的《虛雲和尚全集》編著工作,先後著有《河北佛教史》《讀佛即是拜佛》《禪是打卡下班》《禪是喝茶吃飯》《禪是及時轉身》《禪是清風明月》等多部作品,暢銷近50萬冊。 《禪是》系列是居士辛勤筆耕幾十年的智慧精華,向現代人全面介紹禪宗在漫長歷史中淬煉出的精髓,匯集了禪公案以古鑑今的現代職場、生活、心靈及人生智慧與態度。

基本資料

作者:明一居士 出版社:野人文化 書系:野人家 出版日期:2014-04-02 ISBN:9789865723286 城邦書號:A1010221 規格:平裝 / 雙色 / 352頁 / 17cm×23cm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