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423世界閱讀日加碼
目前位置:首頁 > > 人文藝術 > 哲學
一輩子帶著走的實用哲學:哲學教授教你「不敗德的八卦」與「剛剛好的直白」
left
right
  • 書已絕版已絕版,無法販售

內容簡介

最幽默另類的哲學教授將和你討論: ◎什麼時候失禮才是對的? ◎我們能區分好八卦和壞八卦嗎? ◎認為「看新聞台」的觀眾比「看綜藝節目」的人更有知識,這算勢利眼嗎? ◎病態幽默是否一無是處? ◎就算我認為你的信念很荒謬,還是應該尊重它嗎? 你我生活在一個有趣的時代:八卦也能很正義、有理的失禮不是錯、比起抱怨更愛幽默批判、人人心底其實都藏有自我優越感、無法認同某人論點時,絕對會全盤否定那個人。 我們口口聲聲說:「禮貌一代不如一代」、「現代的社會真是道德倫理淪喪」、「他以為他是誰?自以為很了不起嗎?」…停!惱怒前先看清這個事實:其實生活中的眉角、對錯、是非,簡直模糊的不得了!所以人人都需要一套「新時代的生活解憂術」,用哲學為自己烏雲罩頂的情緒、生活及人際關係做最有力的辯解! 幾乎所有人都是日復一日在應付日常倫理的小問題: ──聽到某位你和朋友都認識的人的八卦,該向朋友轉述嗎? ──認為看A雜誌的讀者比看B雜誌的見識更廣或更高尚,這種想法很勢利嗎? ──對長輩直呼名字不加稱謂、打斷別人的話,算不算失禮? ──聽到很沒品味的笑話卻大笑出來,是表示自己很低俗嗎? ──覺得那些深信「貓王被外星人綁架」的人太蠢,根本不需尊重那些人? 一般人在做道德反省時,大多面臨的是比較小的日常道德議題,像是事後懊惱沒敲門就進入主管辦公室等。 現代的道德倫理變化多端,連網路都有一套「網路道德論」,雖然它們絕非什麼大學問,卻能左右你我每天的情緒和人際關係。 當面對這些關乎道德的日常難題時,你會選擇「打安全牌」?「少做少錯、不做不錯」?還是「幾近盲目死守某些通則」? 其實我們不該害怕犯錯,也不應該因為犯點小錯就認為靈魂有道德汙點,面對變化快速的世界,難免會困惑,想要保持道德走在正確方向並不容易! 跟著作者用「實用哲學」方式分析周遭遇到的日常倫理,能超越日常中的「粗糙偏見」、顛覆「約定俗成的看法及傳統智慧」,本書用意並非要打造禮儀道德的黃金時代,而是要帶領現代人提升自我批判能力,也為那些常被說有道德缺失的行為做出最溫和的辯解,培養對自己和他人的寬容──讓你我一輩子都能在「有彈性的倫理道德」中自在處世! 【不敗德的最溫和辯解】 這些日常壞行為都隱含美德,甚至有所貢獻! ──失禮有時能解決問題、傳達重要訊息。 ──八卦有助強化朋友間的親密感、遏止權力濫用。 ──幽默能緩和焦慮、減輕批評傷害力。 ──優越感讓人有自信、維持好事物的品質。 ──表現出不尊重人的態度,能遏止並譴責荒謬事物的再發展。 【好評推薦】 「它們不是該死的罪孽。然而,大部分的人都藐視失禮、八卦和勢利眼。我們不會尊敬那些說噁心笑話和發表無理意見的人。作者對於這些『惡習』的本質與意義提出犀利的觀點…他的這本書清楚明瞭、精準且有趣。」 ──《波士頓環球報》(The Boston Globe) 「不論你的目的是為了學術或實用、商業或政治、信仰或論點、人際關係或傳播,你一定會喜歡看這本書的。」 ──《紐約圖書月刊》(New York Journal of Books) 「假如你曾經在直言相告時,被指責態度無禮,或者因為喜歡談別人做了什麼事而被指為八卦,那麼本書就是為你而寫的。作者縝密探討日常生活的惡習,透過翔實的分析,為飽受譴責的行為揭露其良善的一面。本書充滿智慧,誠屬實用哲學上上之作。」 ──馬克.肯威爾《追求幸福:從柏拉圖到百憂解的改善生活之道》作者 「談道德的作品經常陳義過高,脫離日常生活。但本書絕非如此!其中充滿鮮活的例子,作者為我們的暗黑惡習揭開光明面,像是八卦、病態幽默、粗魯的行為;行文流暢,分析嚴謹清晰。讀完必能對這些最常見的逾矩行為發展出更精緻、甚或更寬容的辯證。」 ──高登.馬林諾《倫理學選粹》編輯 「哲學不應該僅含括生死這樣的大哉問,也應關懷日常生活中的窟窿及險處。本書作者扮演我們的理想導遊,特別是探索口舌之快的罪惡疆域,引領我們探索平常言談下的重要問題。」 ──愛德華.田納《科技反撲:萬物對人類展開報復》作者 「本書睿智嚴謹,告訴我們日常不等於瑣碎,對龐雜的真實生活分析不失精確性,重要道理往往隱藏在顯而易見的道德議題縫隙中。本書提供了嶄新的創見,必然能為日常道德帶來更多應得的注意。」 ──朱立安.巴吉尼《哲學家》雜誌共同創辦人暨主編 「閱讀本書是一種享受。作者精妙闡釋了失禮、勢利、以及其他惡習是否真的純屬敗德。」 ──卡斯柏.海爾《談自我,他人,幾個小主題》作者

目錄

◎各界好評

◎導讀 一本顛覆常識的「微觀倫理學」佳作
文/陳榮彬(臺灣大學臺文所、輔仁大學外語學院兼任助理教授)

◎序 看似淺薄卻每天折磨著我們的日常倫理觀

◎第一章 失禮的對與錯
禮貌一代不如一代?儘管有些時候我們會做出粗魯行為,但這不表示我們都是沒禮貌的人。

◎第二章 八卦真的不好嗎?
明明說的是事實,卻被當成說人壞話!

◎第三章 勢利:優越感有罪嗎?
誰都不想被說是勢利眼,但其實人人都有勢利因子!

◎第四章 這不叫好笑,是低俗!
幽默不帶點葷味就顯不出趣味,但卻往往會傷人。

◎第五章 我為什麼要尊重你的蠢意見?
承認吧!當你無法認同某個人的「想法」時,絕對會影響你對那個人的整體價值判斷。

◎致謝

◎注釋&延伸

導讀

序 看似淺薄卻每天折磨著我們的日常倫理觀


  假如你聽說某個你和朋友都認識的人的八卦,你應該向朋友轉述嗎?直呼別人名字而不加稱謂,算不算失禮?若我聽到很沒品味的笑話卻笑了出來,別人會怎麼看我?認為《紐約時報》的讀者可能比《國家詢問報》讀者更見多識廣,這種想法過於勢利嗎?我能輕蔑你的信仰、卻又同時尊敬你這個人嗎?

  像這樣的問題或許看似淺薄,但它們正是日常倫理的基本核心。一般討論到「應用倫理學」的書,特別是大學教科書,通常談的是「重大議題」, 包括墮胎、死刑、安樂死、平權、核威懾、移民、全球貧窮等等。這類議題確實有不可抹滅的重要性,是舉國辯論的焦點,而且事關重大,因此它們會吸引較多專業哲學家的注意;然而當一般人在進行道德反省、做出決定時,泰半面臨的還是較小的倫理議題,畢竟位高權重、能簽署或免除死刑的只是少數人,幾乎所有人都得日復一日應付上述那些日常的小問題。

  本書將「日常倫理」分為五個議題:具體來說包括「無禮」、「八卦」、「勢利」、「幽默」和「尊敬」。每個議題各自構成獨立的一章,不過有些重複出現的主題及運用一致性哲學詮釋的方法,會把各自獨立的議題聯結成整合的作品。本書含括的議題顯然還可以更多,但我之所以選擇這五項議題,是因為它們本身就容易引起興趣,還有就是我希望自己的寫作能夠引發迴響。

  有些人可能會覺得「八卦」、「無禮」或「勢利」這種題目未免太瑣碎了,不值得用哲學角度慎重反省,哲學家不是應該將心力放在更高尚的追求嗎像是定義生命本質或構思正義的基本原則這樣的說法是建立在狹隘的哲學見解以及欠缺想像力的倫理觀上。我可以提出許多理由來說明為何這些主題值得哲學家的關心。

  首先,也是最顯而易見的,這些主題涉及到日常生活中占據分量的事物。舉例來說,你遭受某位同事對自己的無禮、或甚至感覺自己對同事無禮,這都會對你的情緒、人際關係、以及你如何看待職場有很大影響。負面情緒可能會延續好一段時間,使你每日的一切都變得烏雲罩頂,就算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宣布終於發現生命的本質,你也振奮不起來。

  其次,真正最能反映道德價值觀與本性的,就是我們在日常事物中流露出的想法與行為。它們當然比純粹假設的情節更能說明我們如何處理棘手困境,例如一些經典的思想實驗,包括救生船難題、恐怖分子難題、臨終承諾難題、或失控火車難題。標準的思想實驗涉及極端特殊的情境,可讓倫理學家用以釐清某些議題。這類思想實驗無疑具有實用性,但缺點是距離日常生活太遠,雖然它們清晰勾勒出抽象的道德原則,卻掌握不到真實生活中做決定過程的曲折複雜。對我們來說,經常浮現的問題包括日常道德生活究竟複雜到什麼程度、以及究竟要納入多少因素和變項?真實生活如此複雜,我們竟然還能夠在大部分的時候,以或多或少還令人滿意的方式處理面臨的道德問題,也算值得欽佩了。

  第三,省思日常倫理議題通常有助於我們洞悉社會性格、時代潮流、一般人視為理所當然的假設、珍視的理想、以及內心互相衝突的承諾。透過哲學角度理解日常生活,等於為文化現象開啟一扇不尋常卻相當有價值的窗。黑格爾認為,哲學應該被用來理解當代思維,而「日常倫理的哲學省思」不僅是達成這個目標的方式之一,也能讓我們在進行文化省思時變得更加有自覺。

  本書囊括的五項議題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它們或多或少都挑戰了我們的常識。在我看來,一些被視為理所當然的日常倫理議題其實是混淆不清、過度簡化,而且會因為我們的不假思索變得狹隘因循。我們都冀望事情可以比實際上更簡單明確,所以總是偏好普遍性的原則、絕對性的規則、總括性的判斷,並且不經深思熟慮地反覆沿襲,無論它們事實上有多荒謬。「如果你說不出好話,就乾脆什麼都不要說。」(意思是別向員警舉報那名縱火犯。)、「不要做出任何羞於向母親承認的事。」(即使讓你感到羞慚的原因,有可能是因為母親的清教主義思想造成的神經質。)、「己所欲,施於人。」(所以如果你喜歡被他人撫摸,你也可以去撫摸別人。)

  我們尤其偏愛空泛的譴責:「絕對不要背後說別人壞話不可嘲笑他人的不幸切勿批評死者千萬不要說謊。」一成不變地遵循這些原則,確實是可以讓道德生活變得簡單些,但實際上我們常需要敏銳地觀察周遭、因時制宜做出回應,而不是盲從這些普遍原則。實用的道德智慧意味著體察事實的複雜性,而不是靠粗糙的概念一言以蔽之,而其實大部分人在日常生活中都瞭解這一點,只是嘴巴上還是會支持那些抽象的原則。

  話雖如此,我得承認在本書中有時也會將一些通俗、廣為接受的道德原則視為理所當然。例如在「八卦」這一章,我沒有經過辯證就直接斷定散播別人的惡意謊言是錯誤行為,然而我相信這樣做是站得住腳的,理由有兩個。首先,這類道德信條在我看來,對個人福祉和社會公益都可傳播正面力量。其次,我們有必要在穩定的架構上探討這類命題。我的意思並不是說所有的價值判斷都經得起考驗,而我也不打算徹底重新思考道德的意義。本書的目的在於找出那些互相矛盾、或是與我們服膺的價值有衝突的道德論斷,並且提出不同思考方式,讓我們得以解除道德束縛、更加自由地呼吸。

  語言本身有時會妨礙更細膩的思考,此刻哲學分析就派得上用場。文字就像標籤,是好用的速記方式,但我們經常輕率地妄加文字標籤,然後就以為不必再進一步分析了。我們稱某人「勢利眼」,或描述某個笑話「沒品味」,這種貼標籤的行為讓我們以為自己有更進一步的理解,同時也決定了自己所評價的事物是不是恰當的。日常說的「八卦」或「勢利」自然帶有貶意,因此當我們將這些字眼套用在某種行為或態度上時,無可避免會流露出不以為然。文字標籤使得我們在評價事物時,難以做到精確、分析式的理解,而且也比較難用開放態度評估這些事物所指涉的行為。有時文字蘊含的批判涵義,甚至會讓我們對行為本身的正面特質視而不見。

  在某些時候,哲學分析的功能正是在拿掉這些標籤,以免在檢驗事物時被標籤牽著鼻子走。在這之後,我們可能會偏好一種更細膩的標籤系統,像是將失禮細分成多種、或將粗魯分成可以接受和不可接受的;哲學分析也將重點放在標籤本身。本書部分章節會針對某些重要觀念,建構更精確的定義。我相信這樣的努力是值得的,即使完滿的定義終究可望而不可及。哲學定義與字典上的字義解釋大不相同,後者告訴我們字詞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被使用,而哲學定義是試圖為一個觀念畫出界線,並顯示哪些事物在界線內、哪些落在界線外。當然了,道德觀念的界線不會像數學觀念那樣清晰明確,正如亞里斯多德所說,倫理知識並非一種精確的知識,我們不應該強求合理範圍外的精準度。儘管如此,努力求得精確還是比較有效的研究方式,因為它需要窮究事理,進而在語言、價值觀、歷史、文化和理念方面帶來出乎意料的見解。

  我在本書提出的分析主要是哲學式的,宗旨在於釐清一些重要概念的本質與意義、闡明論據、評估道德觀點、證實特定結論。這些分析並不打算排除價值判斷、或採取價值中立立場。事實上它們有規範性,可以用來評判我們的思想、言論和行為。不過,我確實想透過這些分析帶領大家超越日常道德論述中的粗糙假設,為那些通常被視為道德缺失的行為,創造被接受、甚至被讚許的可能性。

  本書含括的主題多數已經有歷史學家、人類學家、心理學家、及其他社會科學家或文化批評者涉入研究。他們的研究非常有趣,當然多少都影響到我如何思考這些主題。然而若是要提出哲學方面的觀點,當在表達和捍衛一些明確的價值判斷時,就必須更留心詞彙的意義、以及辯證上的邏輯性。但願這樣的哲學觀點可以在其他偏向實證的學科研究方法之外,提供有價值的額外補充。

  本書各章蘊含的道德立場符合普世價值,而且大致上具備實用性。我相信人類終極目標應該是達到一個將無謂痛苦減到最低的世界,多數人過著有滋有味的充實生活,基本權利得到保障,有機會追求自己選擇的目標,擁有許多閒暇,可以追求多種愛好,能透過參與充滿活力的文化、或歸屬於某個互相支援的社群來得到幸福安樂。對於認同這類理想的人來說,道德議題往往可歸結為是否要採取某套行動步驟、接受某項公共政策、成為某一種人、培養某些態度的依據。這些人能夠協助,卻也可能阻礙理想的實現。

  書中的分析從功利主義角度出發,為總是被視為道德缺失的行為找出不為人知的優點與益處。有些益處或許是立即性且只涉及當事人,例如八卦可以有治療效果,無禮可以是一種有效的教育策略。而有些益處則較為間接,涉及的是整體社會,像是令人不舒服的幽默,或許可以為重要的社會批判增添力道;放棄對某些信仰的尊敬,也許在建立更理性社會的奮鬥過程中是不可或缺的一步。正如亞當.史密斯所說:「常人所謂的個人缺失,往往在公眾成為美德。

  我在本書提出的觀點,稱不上是「所有價值的重估」。不過我的目標當然是在討論的過程中,顛覆一些約定俗成的看法及傳統智慧,並希望藉此提升自我批判能力。說來矛盾,但這同時能讓我們培養對自己和他人的寬容。我們生活在一個有趣的時代,日常道德已變得更加複雜,不再像是個行為規範與個人角色相對固定、不會受到批判質疑的社會。

  我們不妨把社會的道德信念與價值看成三個同心圓,最裡面的一圈是幾乎所有人都接受或讚揚的,最外面一圈是廣泛受到譴責的。舉例來說,宗教信仰自由、普及教育、慷慨或勇氣這類美德,在當代美國可列入最裡面的一圈;奴役與恃強淩弱則會放在最外一圈。若在古代的以色列,被放進最內圈的包括有一神信仰、殺人者判處死刑、以及慷慨或勇氣這類美德;最外圈的則有同性戀、吃豬肉、或恃強淩弱。

  介於中間的一圈則是道德上有爭議的部分。各種信念在這裡移動不定,有的往外偏移,從可以被接受變成無法被接受;有的則往相反方向移動。舉例來說,異族通婚在二次世界大戰後已經逐漸為世人接受,肉刑則遭到越來越多人譴責。在穩定傳統的社會,中間這一圈相對來說是比較窄,而且上述的移動往往速度緩慢,其中的道德爭議較少,態度轉換要花上好幾個世代。相反的,在不斷變動的現代社會,科技創新與文化多元形成強大的影響力,中間這一圈不但範圍比較寬,道德信念的移動也快得出人意表。看看過去一百年來,西方社會對性、職場、夫妻或親子關係的態度轉變之大即可知。

  哲學思考與批判可以發揮力量拓寬中間這一圈,但這類思考反過來看,也是由變得具爭議性的議題所促成,此刻傳統答案已經不再適用於回應這些議題。拓寬中間這一圈的過程並非輕而易舉,它的範圍越大,態度就轉變得越快,我們會因此對道德議題有越多的不確定與焦慮。儘管這樣的焦慮令人不安,我們還是應該要加以歡迎,而不是為之遺憾,畢竟它無可避免會引發人們對傳統權威和傳統智慧的批判,不過卻更可能發展出自覺及自我批判能力更強的文化。

  在面對道德倫理變化如此多端的時代、以及這時代引發的焦慮時,我們常有的反應是打安全牌,認為遵照傳統習俗走就沒錯,不然就是選擇另一種做法:少做少錯、不做不錯;還有人選擇幾近盲目地死守某些通則。然而打安全牌並不總是最值得稱許、或最有利的做法。當然了,想要更充分、更自由投身在一個類別、用詞、期望及規範都不斷流動變化的世界裡,犯錯是免不了的。你可能會越界、挑戰傳統、違反習俗、冒犯他人感受。但那些絕不肯冒大不韙的人,也沒權利向別人丟石頭。當我們犯了錯,不應該認為是自己的靈魂有道德汙點,這只說明了我們有時候難免會困惑,畢竟在這個變化快速的複雜世界,要保持道德走在正確方向並不容易,所以我們應該在嚴謹思考的同時,也願意寬容自己的疏忽之處。從整體來看,能夠生活在一個道德混淆的時代,其實是該當成感念在心的恩賜。

內文試閱

第一章 失禮的對與錯(摘)


  失禮被多數人看成是一種道德缺失,而且常被認為情況越來越惡化。二○○二年美國有份民調顯示,近八成受訪者認為:喪失尊重和禮儀應該被視為嚴重的全國性問題;而六成一的人相信老一輩的人比較懂得尊重別人。當然了,這個看法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古雅典、伊莉莎白時代的英格蘭、或十九世紀的美國若有民調專家的話,大概也會得到類似的調查結果。我們(特別是那些年紀較大的人)哀歎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特別是針對年輕人),一直是文化上的老生常談,光是這個理由,就足以讓我們對這樣的看法抱持存疑態度。

  這種看法之所以存在,有可能是因為正式的禮節越來越不受社會大眾重視,包括穿著正確服裝、使用正確稱呼方式等等。然而這樣的趨勢也可以被解釋為「定義禮儀的文化觀念」有了轉變。正如歷史學家約翰‧凱森所說,過去兩百年來,禮貌在許多方面其實有了提升。確實,若考慮到過去一百年來的長足進步,包括爭取平等的權利和機會、尊重少數族群、女性、同性戀者、身障人士、以及其他長久以來受偏見和歧視所苦的群體,我們應該對上述的民調結果大為驚訝才是。

  有鑑於此,認為禮儀標準變低落的看法就值得商榷。連帶的,假設「失禮本身一定是錯的,所以要是失禮變成普遍現象必然是糟糕透了」,這樣的道德看法應該要收到質疑。我們應該試著深入瞭解失禮的概念、以及它所出現的社會情境,而不是不假思索跟著大家一起發牢騷。我將在本章建構失禮的哲學定義,然後在這定義上發展有助於區分各種失禮的主要形式、以及評估失禮到什麼程度才算不可原諒的思考架構。我提出的分析將揭露隱含在日常道德判斷下的假設,並指出這些判斷有哪些是站不住腳的。本章也會特別說明:刻意的失禮在什麼時候、什麼理由下,在道德上是可以被接受。所謂的「禮貌一代不如一代」,無論是真實情況、或只是我們自己的感覺,其實都可以被當成文化活絡成長的徵象,不盡然是道德的墮落。

失禮的幾個例子

  一開始先來看看幾個算是明顯失禮的例子吧。以下列舉的例子可以做為思考素材,也可以用來仔細篩選我們可能輕率提出的籠統概念。

◎ 拒絕握手
◎ 咒罵別人
◎ 惡言傷人
◎ 把別人推開
◎ 打斷別人的話
◎ 把別人的話當耳邊風
◎ 在正式場合穿著不得體
◎ 在公開場合用手指挖鼻孔
◎ 與人進行正式會晤時修剪指甲
◎ 約定會面時遲到,而且還不道歉
◎ 突然掛斷別人電話
◎ 上課時發簡訊
◎ 上課呼呼大睡(在簡訊問世前,這顯然是屢見不鮮的情況)

  導致失禮的做法多不勝數,上方所列清單絕對失之簡略,難窺全豹。不過這份清單已經囊括廣泛層面,我們可以立即從中看到幾個重點。失禮不同於謀殺或綁架這類不道德行為,它毋寧是相當常見的。大多數人終生不會犯下謀殺罪行,卻很難在一天之內完全沒對別人做出任何失禮的事。儘管有些時候我們會做出粗魯行為,但這不表示我們都是沒禮貌的人。偶爾的過失是可以預期,每個人都免不了會有失禮的時候。我們無法把一個人歸類為百分之百沒禮貌的傢伙、或絕對彬彬有禮的紳士;有些人常常表現無禮,有些人則頻率較少;有些人只是在無傷大雅的地方失禮,有些人則會在茲事體大的事情上冒犯別人。大多數人都自認為是有禮貌的,然而其實可能會有盲點。

  正由於失禮如此常見,以致於它再也不是無足輕重的小事。在日常生活中,失禮可能是比其他道德缺陷造成更多苦惱的原因。我們會花無數時間在腦海裡重演曾經遭受過、或自認遭受過的輕蔑,思索著自己該如何使出更機智、更尖銳、更有尊嚴、或更傷人的方式反擊。抑或假如我們有道德焦慮傾向,就會擔心自己做過的事和說過的話流於失禮,或擔心別人認為我們太失禮。尤有甚者,失禮比其他傷害行為更容易帶來痛苦。

  大部分的人可能會認為,失禮這個道德缺失不像偷竊那麼嚴重。不過我相信,攝影機被偷的氣惱,比不上某位同事走進我的教室、大步擋在我和學生之間,擅自向學生簡單講幾句話後就離開,完全沒和我打聲招呼或甚至懶得關上門。東西被偷只是運氣不好,被無禮對待可是威脅到我們的自尊。前者發生時會令人扼腕嘆息,但後者發生時會讓人怒氣衝腦。

  在概念界線模糊的情況下,當我們試圖區分「失禮」和其他相近概念時,那種模糊會更明顯,像是粗魯、無禮、粗俗、不敬、輕蔑、魯莽、傲慢、沒教養、或不顧他人。顯然概念指的不是同一件事,它們各有其重點、含意與暗示。

  在此我並不打算將失禮定義成和不敬、魯莽、或粗俗截然不同的詞彙。相反的,我建議在一般意義上把失禮當成一個類目,讓它可以容納許多近似的行為形式。我相信為失禮建構一般性的定義還是有可能的。正由於這個概念界線不明確,所以無法像研究數學那樣,以精確定義列出所有只落在失禮範疇的實例,但我相信一般性的定義已經足夠用來探討失禮的命題,而且發展和測試定義的過程也有助於更清楚理解失禮的概念、一般人如何運用這個概念、以及如何運用會更恰當。

失禮的分析與運用

  現在透過一些例子來看看應該如何運用。

  在部門會議上,有個人不斷在私底下閱讀一本專業期刊。雖然他不是整場會議都這樣做,但只要他一覺得討論內容沒意思,就會埋首鑽研他的期刊,而且他顯然把大部分的注意力都放在期刊上。有人指責他失禮,不過他否認,爭辯說他閱讀期刊的時候,還是能把足夠注意力放在會議上。他說自己只是想有效率地運用時間。

  我們的社會習俗是否要求開會時不要閱讀和會議無關的東西?其實這並不是黑白分明的規則。在規模盛大的會議中,數百人集結一堂,參加者閱讀不相干的東西或許不會冒犯到任何人,但如果會議的規模是所有參加者都可以看到別人在做什麼,那麼大部分的人都會同意這項社會習俗是存在的。

  所以我要問第二個問題:如果他是刻意違反這項社會習俗,是否表示他對別人的感受欠缺關心? 我會說答案很明顯是肯定的。大部分人若發現自己在說話的時候,竟然有個同事只顧讀著和說話主題不相干的東西,多少會覺得氣惱、受辱或難過。當然我們不會假設對方一定是故意違反習俗,只是要利用這個假設性問題來確認如此的行為確實算失禮。

  既然這個失禮的例子成立了,接下來可以進一步探討:要到什麼程度、以及從什麼方面來看,可以將這位行為者歸咎為有過失?他知道有這項社會習俗嗎?想像一位剛從不同文化來到這裡的人,他確實有可能不知道當地的某項習俗,然而在大多數的情況下,由於我們都已經長期參與文化生活,所以可以假定我們都知道有這項習俗。如此一來就可以接著問:這個人是否自覺到自己正在違反這項社會習俗?我們再一次可以想像,答案通常是肯定的。

  當然了,「自覺」往往是程度問題。極端的人會刻意、甚至過於明顯地在同事發表意見時,自顧自的閱讀期刊,這個人是故意要沒禮貌,而他的故意可能是為了報復或表示輕蔑。另一種極端的人會等到討論進入與他無關的技術細節時,才開始看他的期刊,並且不再理會接下來的會議內容。當然還有一種可能是會議過於枯燥,期刊卻相當精采,他又正好對某篇文章主題非常感興趣,這樣說來,無視講者的失禮幾乎是不自覺發生的,不過這算是特例。

  很有可能的是,基本上他知道自己違反了社會習俗。雖然他可能不是故意要這樣做,但他確實知道自己違反習俗,也願意冒著惹惱或傷害別人的風險。最後要問的是,這樣的冒犯在道德上是否說得通? 要是他在會議上閱讀的期刊文章啟發了他的創意,最終他的創意為數百萬人帶來福祉,那麼不難想像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會完全原諒他的違反習俗;但若是一個普通人在尋常會議上閱讀一般性文章,上述藉口往往就派不上用場,而他們之所以願意冒著引發不悅的風險,比較有可能的原因是,在閱讀期刊和謹守會議中聆聽同事說話的社會習俗間,他們寧願選擇前者。 可以被接受的刻意失禮

  樞機主教約翰‧亨利‧紐曼曾說:「紳士幾乎可以說就是從不引發他人痛苦的人。」如果用比較寬的角度詮釋紳士定義,將紳士視為描述禮儀周到的人,這樣的定義聽起來確實吸引人,既符合先前提的失禮定義,也符合我們熟悉且具價值的觀念:「良好舉止與社交禮節主要是在讓他人感受舒適,不做任何造成他人不悅的事。」

  我們會在正當理由下冒犯或傷害他人,我相信通常是處於五種情境下:緊急狀態、追求長期福祉、表明態度、表達幽默、教育目的。

禮貌古今大不同

  失禮往往涉及違反習俗。禮貌與文質彬彬則都是建立在依循習俗上。若一個社群的生活方式絕大部分是由歷史悠久的傳統塑造而成,那麼就會有一套定義明確、廣泛植入人心的習俗來規範生活各層面的行為。我們生活在一個持續變動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一切看似堅固的皆消散在空氣」。自從馬克斯指出現代社會的典型特質就是變動後,我們的知識、科技、經濟組織、生活方式、信仰和價值觀就不斷地在演化,包括社會習俗也是。如此的社會動態帶來了複雜的影響,包括科技與政治進展、藝術創新、社會流動性增加、社會騷動、焦慮與困惑等。

  以下是過去一百年來習俗改變的幾個例子:

◎ 男性遇到女性不再舉帽致意。
◎ 女性出現在公開場所時,不必穿著把手腳全遮起來的衣服。
◎ 罵粗話變得比較能被社會大眾接受,無論是在私人或公開場合。
◎ 男性需要打領結的場合少了許多。
◎ 有更多自由可以留長髮、剃光頭、把頭髮染成綠色、展示刺青、用鼻環或唇釘裝飾身體,且不會被看成社會邊緣人。
◎ 看劇場表演時發出噓聲或喝倒彩已經不再被允許。
◎ 沒事先打電話告知就跑去串門子,在如今的許多社群會挨白眼。

  時值文化快速變遷,對於究竟有哪些規則要遵循、何時運用規則、以及規則針對的對象,我們難免會感到困惑。隨著電子郵件、智慧型手機、iPod、網路、Google、臉書等等問世,互動方式的改變速度快得令人眼花撩亂,自然會導致我們越來越常違反社會習俗、或被認為違反社會習俗,同時造成現代人比較沒禮貌的印象,不過這樣的印象很可能是種誤導。真相應該是:生活在動態的現代社會裡,會帶來習俗上的轉變,而非繼起的世代道德日益淪喪。

  以書寫時用的稱謂為例。對生長於親筆寫信還是普遍做法年代的人來說,在收到電子郵件時,會對信中精簡、草率、不拘禮節、粗枝大葉的行文風格感到被冒犯,尤其是當這封信來自階級較低的人,例如學生寫給老師、或孫子寫給祖父母。

  在日常生活的對話中,頭銜和稱謂方式也經常引發同樣困惑。我曾聽過大學教授抱怨,有些大學生直呼他們的名字,而不是比較正式的某某博士或某某教授。他們質疑:「現在的學生是怎麼回事? 他們以為自己是誰啊? 我還是學生的時候,絕對不敢直接喊教授的名字!」

  他們的抱怨沒有錯。在過去,老師會預期學生用比較正式的方法來稱呼自己,學生也瞭解這項期望。然而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需要用到正式禮節的範圍大幅縮減,隨性與不拘禮節在許多領域甚至變成標準做法,包括在學術領域。長此以往,大部分的教授如今都已直呼學生名字,其中也有不少會要求學生直呼他們的名字。在這種情況下,究竟該用正式還是非正式的稱呼,自然會引發困惑了。假如學生花很長時間與某位互相直呼名字的教授相處,他們就沒理由會知道其他教授無法接受這種稱呼方式。

  上述例子不只告訴我們:當社會習俗在不斷地變化時,要知道如何做才是合宜的,其實並不容易;同時也呈現出普遍原則在兩種人際關係間的衝突。我們的社會存有層級性原則,這項原則支持著人際關係間不對等的要求,它背後的概念是:兒童應該接受看管,不應該主動開口,應該尊敬長輩、服從父母。有時候可以在醫師與護士、以及醫護人員與病患間的互動看到這項原則,大部分的師生關係也是如此。

  平等主義原則已經成為現代倫理與政治思想的基礎,旨在拉平社會層級造成的不對等。近年來爭取平權已有長足進展,最顯著的是各種歧視與隔離政策如今在許多社會領域已經變成無法容忍之惡;在其他日常生活層面,包括家庭、學校、職場、甚至街上,也或多或少看得見平等主義的印跡,現在的家庭少了權威作風,多了民主精神。此外,越來越少的工作會要求穿制服,所以個體的與眾不同不再那樣凸顯。有些調查報告甚至指出,就連大學教授也不像過去的虛榮浮誇。

  大部分的人雖然大致認同平等主義原則,但還是會在許多場合採取傳統的層級性原則做法(例如要求稱呼頭銜、擺架子、接受或預期他人給予的社會地位所帶來的特權、論資歷排輩分等等)。這些做法不足為奇,也不盡然是錯的。層級性原則與平等主義原則都有令人信服的理由。平等可培養友誼、自尊、或更好的決策;層級可以提供具有價值的功能,在一個分際明確的權力架構下,當處於某些情境時,層級可發揮更高的效率(例如在軍隊中或企業號航空母艦上),還有助於在教師與學生、醫師與病患等關係間保持有益的距離。

  不過,就算平等主義原則和不拘禮節的風氣,有時可能會讓我們對人際關係的真正本質有所誤解,我們也沒理由期望它們應該像軍事規範般一目了然、沒有模糊地帶。社會習俗、禮儀規範、稱謂方式等等,並非僅僅是容納生活形式的外殼,更別以為它們不會影響生活形式本身。

  禮節的改變會反映並促進互動方式改變,也讓會我們用不同方法建立與他人的關係。現代人鮮少稱呼自己的父親「某某先生」,顯示父子關係的本質確實有了轉變,部分原因來自家庭關係的民主化。

  有鑑於此,長久以來大家抱怨禮儀式微,失禮的人越來越多,很可能是一種誤導。問題不在於現代人把歷史悠久的禮儀規範踩在腳下,而是在於這些規範其實一直在變化,所以我們自然會對這些規範究竟是什麼、遵守這些規範究竟有什麼意義產生困惑。在這種情況下,無可避免地就會經常發生一個人的困惑導致另一個人被冒犯。不過困惑與焦慮本來就是生活在動態文化要付出的代價,冒犯則是道德演進無可避免的副產品。假如全然避免做出任何導致冒犯的行為,那麼為少數族群、婦女、同志而奮鬥的平權運動從一開始就不會有任何進展。

  當然這並不表示我們對任何失禮的行為都應該歡迎支持。禮貌的儀式與要求,讓我們在社會中得以享有許多珍視的事物。在輕率否定別人或譴責某個行為、懷念昔日禮貌的黃金時代之前,應該要保持更審慎的態度,要更加自覺到處於什麼樣的文化。我們會想像:以前的時代不像現在變化無常,社會穩定不變,每個人都知道並根據當時的社會期望來做出應有的行為。

  就長遠的未來來看,文化與社會習俗還會持續不斷轉變,所以我們的任務不是要回到禮儀的黃金時代,而是要自覺地建立能適切表達價值觀(例如慎思明辨的平等主義)、培養健全道德態度(例如尊重別人、容忍不同生活方式)、以及增進理解力的社會習俗,可能的話,也應該打造能夠讓我們的文化更美麗的習俗。

作者資料

埃默里斯.韋斯科特(Emrys Westacott)

紐約阿爾弗雷德大學(Alfred University)哲學教授。他撰寫的文章常刊載於《紐約時報》、《哲學家》雜誌(The Philosophers' Magazine)、《今日哲學》(Philosophy now)、《人道主義者》雜誌(Humanist)、《哲學論壇》(Philosophical Forum)等。他同時也是《哲學是什麼》(Thinking through Philosophy: An Introduction)一書的共同作者。

基本資料

作者:埃默里斯.韋斯科特(Emrys Westacott) 譯者:劉怡女 出版社:大寫出版 書系:Catch-On 出版日期:2013-06-18 ISBN:9789866316791 城邦書號:A1140023 規格:平裝 / 黑白 / 336頁 / 15cm×21cm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