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排行
-
竹林姊妹:從中國到美國,雙胞胎拐賣、收養、離散的真實故事【作者印刷簽名扉頁版】
-
香料(地中海史權威羅傑.克勞利歷史新作):以摩鹿加群島為中心,見證十六世紀形塑現代世界的權力地圖
-
她物誌:100件微妙日常物件裡不為人知的女性史
-
室內設計師接案溝通必勝術:避開雷點,掌握應對技巧,成交戰無不勝圓滿結案
-
多巴胺國度:在縱慾年代找到身心平衡
-
解碼《坎特伯里故事集》:從朝聖之旅開啟的中世紀八點檔
-
新譯老子道德經九家注讀本
-
一分鐘秒懂漫畫易經:洞悉窮通順逆,通曉世事人情。原來易經這麼懂中國生存哲學,難怪南懷瑾、曾任強、季羨林這些大師都讀易經!
-
基進的世界史:無力者如何改變世界?團結、抵抗、革命,翻轉權力結構的七百萬年奮爭史
-
室內設計手繪製圖必學4【2024最新考題版】:術科詳解必勝全攻略
最近瀏覽商品
內容簡介
心,是影像的創生之處。
在一張好的照片中,心靈、眼睛和相機,一定會以某種方式連結起來。
★ 不只用「眼」看,更要用「心」想──麥可.弗里曼更上層樓攝影著作,從技巧升格到美學境界!
★ 各國Amazon讀者5顆星激賞評價
本書的目的很簡單,就是回答一個最常見也最難解答的問題:怎樣的照片稱得上是好照片。作者從拍攝者的角度出發,深入探討影像建構的核心本質:心靈、眼睛、相機,三者如何共同作用,創作出一幅影像,並探索一流攝影師何以能一再創造出偉大作品。
◎ 以「意圖」-「風格」-「過程」,完整闡述影像創生過程
攝影的本質,是要思考如何不斷激發觀看者,讓人從照片中得到驚喜。照片平凡抑或出色,差別即在此。但如何做到這一點?作者從「意圖」、「照片風格」、「拍攝過程」三個角度出發,告訴你,一張照片哪裡好、為什麼我們會覺得好,又該怎麼讓它好。
◎ 影像深度,讓「好看的」照片提昇至「好」照片
有些照片追求好看,但有些照片的企圖更宏大,希望能引發觀者的情緒、反思,甚至討論。照片中攝影者所注入的意圖,讓照片不僅是「好看」,還能吸引別人花更多時間觀看。而有了意圖之後,又該如何將抽象的想法化為具體的畫面?世上並沒有所謂完美的構圖──構圖、鏡頭效果、快門時機和光線等成千上萬的組合,形塑出攝影者的影像風格,不同的風格將呈現不同的氣氛和本質,就算是同樣的景物,也可以敘述一則則不一樣的故事。
◎ 了解「為什麼」,才能隨心所欲駕馭構圖法則
攝影中確實有技巧,能讓畫面立刻顯得生動不凡。關鍵在於視框形狀的影響、眼睛和心靈對視覺刺激的反應,以及如何擺置視框中的元素以創造驚奇或舒適的感受……作者博徵博引視覺心理學及生理學、視覺藝術、古典繪畫、傳播理論等領域,從最基本的人的感知出發,傳授操作影像魅力的進階技術。
◎ 向大師汲取靈感養分,迅速掌握難以言述的風格
人類天生就喜歡美,喜歡和諧,這種照片永遠能投合大眾所愛。但同時,在近二百年攝影藝術的發展下,我們也從大師作品中看到更多攝影風格和風貌。拜數位科之賜,以往得用昂貴相機、設備拍出的效果,現在只要有一台電腦就能做到。只要我們願意,隨時都可拜入某位大師門下,拍出不落俗套的照片。
「如果你沒買《攝影師之心》,你不會後悔,因為你不會知道你錯過了什麼。
就像你一直把相機設在自動模式,也不會感到遺憾,因為你也無從知道自己錯過了什麼。」
本書特色:
- 超過400幅照片,另以圖示清楚解說影像成功關
- 從古典繪畫的平衡構圖,到前衛現代的圖形風格,以視覺藝術中千錘百煉的技巧拓廣構圖視野
- 從梵谷的紅綠色強烈對比,到Photoshop漂白效果,操作影像魅力,美學更上一層
- 從尤金.阿杰到古斯基,畫出百餘年大師作品演變的重點,更全面領略攝影魅力
作者資料
麥可.弗里曼(Michael Freeman)
能拍又能寫的專業攝影師。 他擔任專業攝影師三十多年,足跡遍及五大洲,拍攝題材涵蓋亞洲建築、亞馬遜叢林及非洲部落民族等,領域包括當代藝術設計、商業攝影到影像特效。多年來,他在美國國立史密森尼研究所的科學人文月刊中擔任資深攝影師,也為Time-Life系列叢書以及《國家地理》雜誌拍攝許多作品。 他曾應出版社之邀撰寫及拍攝的書籍有百本以上。第一本自發撰寫的專業攝影用書《攝影師之眼》堪稱集大成之著作,在全球各主要語種均有驚人銷售,與系列續作《攝影師之心》俱為台灣近年來最暢銷之攝影書。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