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 Living
閱讀與生活電子報
NO.136 DEC. 2018

折價碼:WXCG272ST
使用期限:2018/12/31
(使用方式詳見頁底說明)

虫說新語

文/城邦書虫公司總經理 林福益

讀的是書的口味,感受的是你的品味

  公司附近有家老字號西餐廳,每次想要吃牛排,很自然地就會是心中的首選。某個周末加班,中午信步走到這裡用餐。餐畢,一個人坐在角落看著書,服務人員忍不住過來跟我說,「您讀書的樣子,讓整間餐廳變得好有氣質,牛排也變得書香味了。」

  這當然是一句溢美之詞,客人讀書的氣息竟可以增添餐廳的文化。面對這樣的形容,心中莞爾,卻也開心承受。只是靜心想想,如果書能為菜色搭配調味,會是怎樣的一種風味?

  最近讀了一本書,以食物的口味來區分文化的品味 。從小到大,都說閱讀是豐富的心靈饗宴。那麼我們在找尋讀書的心情,似乎也要能對應甜、酸、苦、鹹、鮮的不同層次。讀者選擇書籍的口味濃淡,投射出閱讀者的需求品味:什麼胃口讀什麼書,感覺倒也真實。

  讀一本「甜」味的書,文字間必然是單純美好、平易近人,讀來令人愉快,像是兒時的純真,甜美通俗。而看完會覺得「酸」楚滋味的書,內容或許與追求刺激、反骨叛逆,帶點青少年桀傲狂放作風有關。被認定為帶著「苦」澀的書,想當然爾是小眾特色、容易產生距離感、層次豐富又強調獨特美學觀點的品味。至於「鹹」重十足的書籍,躁動、狂傲、享樂主義、情慾充沛,應該都是相關的元素。引人提「鮮」的作品,重點是要保持清晰的頭腦加以分析消化,而且常常會讓人不明就理、欲罷不能地想要一口氣讀完。

  要判定書籍的口味,當然沒有如檢測水果甜度儀器般的精準絕對,卻不免可以從內容屬性,或是作者創作起源時的起心動念略加推測,多少能帶給讀者心中的味覺關聯。所以,愛情小說的文字總是甜蜜浪漫;驚悚恐怖小說在心中引起的刺激,酸度破表;需要苦讀的書,顯示的是閱讀品味的與眾不同;嗜讀重口味的鹹,自然故事情感強烈、豐沛難抑;讓你腦子保持閱讀新鮮感的書,論理剖析的結構當然是必要條件。

  回想一路走來的閱讀心情,各個年齡階段喜歡的書,彷彿也依循著心情變化與人情世故,循環在甜、酸、苦、鹹、鮮的不同層次。呼應今年暢銷書的面貌,一種源自內的覺醒、渴求建立自我意識的書籍深受讀者青睞,不也是反應出讀者歷經人生階段各種滋味衝擊後,希望為自己打造獨立探索個人價值,並照拂人生後半場的好好對待與照顧。

  當然,一本書也不盡然只有一種味道,不同味覺摻雜而成的複雜感受,更能貼近讀者的需求。就像年終之末回顧書籍排行榜結果,正好提醒我少了哪種書籍味道的體驗。畢竟,你想要的生活品味,或許就從多種口味的閱讀嘗鮮開始。

書虫公司總經理 林福益
如對本電子報有任何意見,歡迎惠賜意見批評指導,謝謝。來信請寄ramson_lin@hmg.com.tw
推薦閱讀:
《品味這件事》
為什麼你喜歡這個、不喜歡那個,從舌上五味、心理學與...
《觸之美》
微觀日日摸觸的尋常器物,試著把握心中流動的莫名感受...
《創客創業導師程天縱的專業力》
微觀日日摸觸的尋常器物,試著把握心中...
《阿德勒心理學講義》
人,因不完美而奮發向上。而人生,會因不完美而更...
閱讀與生活

做一本從「心」出發的甜點書

文/麥浩斯出版社編輯部

近年無論是烘焙教室、烘焙名店、烘焙書籍出版等,發展蓬勃得嚇人,許多從前隱身在製作端的師傅們更是開始走到幕前,透過國際競賽、教學或出版一一嶄露頭角,有人名利雙收,也有人始終默默耕耘。與陳文山老師的相識約在十年前,當時我們都是各自產業中的新鮮人,在各自的領域中努力,終於,在2017年,我們有了第一次正式合作的機會,出版了第一本書《一人份甜點:小烤箱完美烘焙術!3步驟就完成,好想跟著做的療癒系甜點大公開》

文山的烘焙理念很貼近人心,他並不特別追求使用高檔、知名的食材,而是希望以一般人都能輕易取得的材料來拉近烘焙的距離感,「正確的技巧與概念」比追求高檔材料來得更重要!好入手的材料更能提高讀者想跟著動手做的念頭!「做一本放在廚房的工具書」是我們共同的出發點,實在且接地氣,就像作者本身的性格,「實在的配方」更是他一直堅守的原則。

「烘焙」除了能體驗手作的療癒,也能創造財富,其實從第一本書到第二本《職人的188道手工甜鹹餅乾:小烤箱完美烘焙術!不藏私創業配方大公開》,在美味與便利性之外,我們都設定了「學了馬上就能賣」的想法,許多文山的學生也實際的利用書中配方持續接單中,到了第三本《免烤箱完美烘焙術:零失敗!73道電鍋、冰箱、平底鍋就能做的一人份甜點提案》,除了延續上述想法外,也帶入「免烤箱」的設定,對於小家庭或店面營運都有更便利的優點。

如果,你喜歡甜點,那麼希望您別錯過這本看了就想跟著做的食譜書!

【特別企劃:聖誕節餐後甜點大推薦!】

紅酒燉蘋果 Red Wine Stewed Apple

最佳賞味:冷藏7天
材料:
A 蘋果 2顆
B 紅酒 400g(蓋過蘋果) 細砂糖 80g
作法:
1. 蘋果去皮,切齊頭尾,備用。
2. 蘋果+所有材料B,一起放入鍋中(紅酒量要淹過蘋果)。
3. 不蓋鍋蓋,以小火熬煮約15〜20分鐘,熄火,浸泡2小時即可。

TIPS
製作訣竅&延伸變化
小火烹煮時,可利用瓷盤上面壓重物,讓蘋果完全淹入紅酒中,但不要蓋鍋蓋,否則蘋果口感會太軟爛。
蘋果也可以直接去芯熬煮,冷卻後可在空心處填入淡起司,增添口感與風味。
也可以加入一支肉桂棒或幾顆小豆蔻,增加燉蘋果的香氣與風味。

推薦閱讀:
《好吃33》
當在家沖杯好咖啡已不再是一件難事,是什麼讓咖啡...
《葡萄酒的風味》
掌握品嘗的技巧,才能喝出學問!一本全面而完整...
《簡單做就好吃 小烤箱餅乾烘焙課》
超厲害的名店配方!軟.脆.硬...
《給 親愛的聖誕老公公》
獻給為孩子打造無聖誕奇蹟的爸爸...
作家談閱讀

台灣文化私家偵探 「嘗遍」台灣海味的前世今生

文/曹銘宗

《花飛、花枝、花蠘仔:台灣海產名小考 》付印前,我看到主編張瑞芳寫的封面文案,才知道我被貓頭鷹出版社冊封了一個新頭銜:「台灣文化偵探」。

我走上「偵探」這途,大概是2016年初出版《大灣大員福爾摩沙 :從葡萄牙航海日誌、荷西地圖、清日文獻尋找台灣地名真相》(與翁佳音合著)時,我寫了一篇〈當福爾摩斯遇見福爾摩沙〉的自序。因為台灣這座「福爾摩沙」美麗之島,先有原住民族,後經多元族群的統治和移民,形成複雜的多語言地名由來,必須像「福爾摩斯」偵探一樣去尋找答案。

以這樣的「辦案」精神,我接著追查台灣食物名由來,在2016年底出版《蚵仔煎的身世:台灣食物名小考》。當我解開「冬粉跟冬天有什麼關係」、「雞捲為什麼沒有雞肉」的謎題時,我開始感覺像個偵探。

我探討台灣食物名由來時,在很多常見的海產俗名上碰壁,只好暫時略過。但我終究忍不住好奇心,想要再探究竟,希望可以再寫一本台灣海產名由來。

這次我利用更多的跨國數位資源及菜市場調查來「搜尋漁夫也不知道的魚名由來」,竟然找出嘉鱲、狗母、午仔、煙仔、串仔等很多海產名由來。我很高興跟幾位研究台灣史的好友說,我破了「百年懸案」!

當偵探的條件,必須具備全面知識的素養、懂得收集資訊的方法、抱著鍥而不捨的精神,而最根本的是擁有好奇心。我一連寫了探討台灣地名、食物名、海產名三本書,都是出於好奇心,為什麼我們生活周遭有那麼多不明由來、不求甚解的名稱,卻被習以為常、視而不見?

我樂於當台灣文化的「私家偵探」!

推薦閱讀:
《蚵仔煎的身世》
從語言文化看懂台灣食物的前世今生!
《續.臺灣沒說你不知道》
本土意識抬頭觀...
《廿四分之一挑食.節氣食材手札》
在24節氣365天裡,挑對食材「呷...
《新手出發!走進台灣步道小旅行》
和初心者站在同一陣線,我們實際走...
編輯說書

重回馬可孛羅的世界

文/馬可孛羅出版社編輯部

美國著名的國際戰略學者、攻勢現實主義與美國利益至上信徒,《南中國海 》《歐洲暗影 》《西進的帝國 》作者羅柏.卡普蘭 (Robert D. Kaplan)又出版了一本新書,書名為《重回馬可孛羅的世界 》(The Return of Marco Polo’s World)。這本書大致可分為三部分,一是省思美國過往的外交政策;二是回顧二十世紀幾位著名的現實主義大師,如季辛吉、杭亭頓跟米爾斯海默;三是前瞻二十一世紀的國際局勢,認為未來歐亞大陸將成為世界政治的核心,是一塊複雜、凶險、混亂、國家與民族界線不明、看似一統卻又充滿分歧的區域,就如作者所言,將重回十四世紀旅行家馬可孛羅眼中那個歐亞間界線不明的世界。

卡普蘭在外交政策上是攻勢現實主義的信徒,而攻勢現實主義的特色,是認為國家需要不停地採取行動,來確保國家安全,並建立戰略來維持國家保證自身安全的能力。由於攻勢現實主義立基於無法確知其他國家的意圖,且行動的目的就是為了最大化國家的利益,因此我們可以說攻勢現實主義帶有被迫害妄想症的現象,國家要隨時要戰戰兢兢,保有自身利益,避免對手坐大。

在實務上,當美國保有西半球的絕對優勢之餘,也會極力維護她在東半球的優勢,以免新興強權威脅到她的安全。而在歐盟日益衰落、泰半國家都對美國馬首是瞻的情況下,美國最大的假想敵當然是中國跟俄羅斯,這也是本書最關心的焦點。

《重回馬可孛羅的世界》原文書出版於今年年初,現在再回頭看美國近半年來開啟的「新冷戰」,這本書的許多文章都頗有前瞻的意義,因此今天編輯特別向關注國際局勢發展的各位讀者介紹這本書。

推薦閱讀:
《西進的帝國》
在走遍世界盡頭之後,卡普蘭省思在中國崛起的今天...
《一美元的全球經濟之旅》
從美國沃爾瑪、中國央行到奈及利...
《一張圖攤開世界史》
真正超圖解!400張以上的清晰圖文參照...
《探險家們的寫生簿》
70位探險家的冒險生平與探索世界...
閱讀特輯

宗教是怎麼來的?為什麼人會相信看不見的神

文/麥田出版編輯部(導讀節錄)

(本文節錄自〈專文導讀:從人們的生活認識宗教〉,完整全文收錄於《向下扎根!德國教育的公民思辨課—世界宗教篇 》書中)

宗教,可說是最古老的人類制度之一,在歷史長河中帶領無數人在度過此生之際,思索生命的意義及方向。從今日的眼光來看宗教,它雖然不是認識這個物理世界的最佳教材,卻仍提供不少人安身立命、心靈叩問的重要指南。

在世界許多先進地區,包括歐洲、美國,都發現沒有宗教信仰的人愈來愈多,但我們也看到人們的靈性需求依然不歇,嘗試用創新及與時俱進的方式來表述並實踐自身對超驗存在的信仰。另一方面,宗教也在1980年代後,重新回到公共領域的舞台,在許多重大的政治、社會議題上積極參與,許多暴力事件也被宣稱與宗教信仰間的衝突密切相關。因此,理解宗教是什麼及不同宗教的面貌,成為培養新一代公民、向下扎根之工作不可或缺的元素。

《向下扎根!德國教育的公民思辨課—世界宗教篇 》可說是一本很成功的認識宗教的入門書籍。很多時候,人們以為宗教徒就是單向式承受來自古早以前或遠在天邊的神祕力量的指示,無從選擇地被動執行命令,但本書作者也同時呈現,宗教律令及儀式之所以如此,大多跟宗教徒身處的社會脈絡、人文風俗、物理環境息息相關,亦回應一個實踐信仰的人本身的生物需求、美感經驗、倫理堅持、文化慣習。

台灣的宗教多元性及活潑發展程度堪稱世界數一數二,宗教議題經常登上新聞版面,居住的鄰里街角也常見到宗教場所或活動熱鬧進行,我們理應對宗教有更多的認識,本書就是一極佳的入門。

推薦閱讀:
《向下扎根!公民思辨課系列》
德國最受歡迎的思辨讀本,民主教...
《伊斯蘭新史》
一本為所有人寫的伊斯蘭新史,10大主題,深入淺出...
《地藏經》
每個時代都需要以當代的語言,去還原覺醒的真諦...
《禪心禪意》
不是有、亦非無;沒有界限,只有放鬆與覺知...
優惠活動
折價碼使用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