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10月會員日最後一天
目前位置:首頁 > > 文學小說 > 其他
島嶼拾光.文物藏影:臺灣文學的轉譯故事
left
right
  • 庫存 = 9
  • 放入購物車放入購物車
    直接結帳直接結帳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內容簡介

典藏島與文學的故事, 探索臺灣文學藏品無可取代的價值 國立臺灣文學館創立至今20年,典藏超過13萬件文學文物,涵蓋作家手稿與書籍、各個年代的報刊雜誌與照片,以及作家所使用的各種器物,每一件藏品都富於歷史意義、學術價值與文化記憶,也都有它值得被訴說與認識的故事,更是臺灣文學百餘年來發展的見證。 本書共精選35件館藏文物,以33篇文學轉譯故事搭配百張圖片,分別從「手稿篇」、「書籍篇」、「報刊篇」、「寫真篇」與「器物篇」切入,將透過生動的敘事,娓娓道出每件藏品背後不為人知的精彩故事。 專文導讀 蘇碩斌/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教授 誠摯推薦(依姓名筆畫排序) 王惠珍/國立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教授 王聰威/小說家 呂美親/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副教授 李瑞騰/國立中央大學人文藝術中心主任、國立臺灣文學館前館長 張隆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長 陳萬益/國立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榮譽教授 黃崇凱/小說家 楊佳嫻/作家、學者 楊 翠/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教授 廖振富/國立臺灣文學館前館長 鄭順聰/作家

目錄

【館長序】故事,讓文學發光 ──林巾力/國立臺灣文學館館長 【導讀一】蓄積典藏能量,迸發充沛敘事力 ──蘇碩斌/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教授 掌心的溫度──手稿篇 01在成為「抗日詩人」以前──王品涵 洪棄生《寄鶴齋詩草乙未以前謔蹻集》 02臺灣文青的歧路──陳允元 劉吶鷗《新文藝日記》 03田地就這樣一畝一畝地耕下去──陳冠宏 楊逵〈模範村〉 04跨越語言前的嘆息──傅芃瑞 龍瑛宗〈故園秋色〉 05過時的新意──蕭詒徽 吳漫沙《落花恨》 06一張張變化的白紙──馬翊航 陸森寶《陸森寶自傳》 07崁頂村與洪醒夫剪影──廖崇倫 洪醒夫〈崁頂村的無賴漢〉寫作大綱 紙張的方寸──書籍篇 08一九一七桌來賓點唱──林廷璋 平澤平七《臺灣歌謠與名著物語》 09櫟社與它並不廢材的文青夥伴──徐淑賢 林幼春主編《櫟社第一集》 10我媽問我為什麼跪著讀──黃震南 蔡培火《十項管見》 11覺青王白淵的第一哨──劉怡臻 王白淵《荊棘之道》 12時代的夾層,一粒現代詩的煉金石──呂珮綾 林亨泰《靈魂的產聲》 13臺灣第一批文學女團與她們的產地──李筱涵 張漱菡主編《海燕集》 14跨越語言的一代,沒有跨過的那些──熊一蘋 陳秀喜《陳秀喜詩集》 15「一點都不能少」的幻覺與真實──許宸碩 張系國《昨日之怒》 鉛字的重量──報刊篇 16詩的燃點──盛浩偉 《南溟樂園》第4號 17《臺灣新民報》的日常戰鬥──徐淑賢 《臺灣新民報》第788至999號 18時間的倖存者──陳允元 《風車》第3號 19勇闖臺北帝大的臺灣人女學生──謝宜安 《民俗臺灣》第2卷第12號 20他從沒被當成作家,卻充滿文學感──朱宥勳 《劇場》第5、6、7/8期 時間的定格──寫真篇 21日治時代的Jolin在臺灣開演唱會?──林巧棠 崔承喜來南歡迎座談會合照 22全糖王國裡,特別鹹的青年集結地──邱映寰 臺灣文藝聯盟佳里支部發會式合照 23天猶未光,咱用臺語搬最後一齣戲──吳映彤 省立師範學院臺語戲劇社合照 24詩人的手只能謄稿紙嗎?──蔡易澄 葉笛在家中彈吉他獨照 25夢醒日月潭──瀟湘神 黃得時、張文環與川端康成等人合照 26您點播的〈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來了──林鈺凱 王昶雄與呂泉生合照 物件的記憶──器物篇 27〈那一年,他們用文學環島〉──鄭清鴻 張深切的徒步旅行之名人題字錄、臺灣文藝聯盟本部木匾 28〈生活中創作,限制中堅持〉──劉承欣 艾雯的旗袍 29〈遠行的徵兆〉──楚然 三毛的學生證 30〈一直都在,只是沒有存在感〉──陳令洋 葉石濤的籐椅 31〈一把剪刀的誕生〉──許雅婷 李魁賢的採收洋菇剪刀 32〈爸爸的相反〉──陳令洋 洪炎秋的西裝背心 33〈他也是第一次登上玉山〉──馬翊航 霍斯陸曼.伐伐的玉山登頂證明書與筆記本 【後 記】 文學IN文物,召喚臺文「超靈體」──一段與文學藏品對話/通靈的奇妙旅程 ──鄭清鴻/臺文館「藏品故事轉化行銷計畫」前主持人 轉譯研發團團員簡介

導讀

【導讀一】蓄積典藏能量,迸發充沛敘事力 ──蘇碩斌/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教授 國立臺灣文學館,英文名稱The National Museum of Taiwan Literature,存在二十週年並日益茁壯,代表以「文學史」為內涵的「博物館」已臻成功的範例。 因為兼具文學史和博物館的特質,兩者交集的最深處,正是典藏品(collection),故標誌臺文館二十週年的這本書,從典藏品來回望創館的基石和意義,確實合理而必要。 典藏品何以重要?博物館一般來說有四大功能:典藏、研究、展覽、服務。與文學有關的各種機構,例如學校系所、作家紀念館等等,無疑都能具備後面三種功能,可以投入研究、展示成果,也積極訴求公眾;但是,卻極難能營運國際標準規格的「庫房」來安頓文物藏品。此即臺灣這座國家級文學博物館擁有不凡意義的關鍵之一。 然而,文學的典藏品並不只是典藏品。 當然,典藏品必須是一個物件(object),一個博物館可以登記、保存、修復的實體對象;但放在字裡行間,又總是擁有微妙的深意,是值得再次書寫敘事、無邊展開的文字驚奇。 * 典藏品必須先具有物件的意義。其聚攏在庫房,猶如博物館的火藥庫──配備精實,才能有震撼力,也才能發展為故事或傳奇。 回看世界博物館的歷史,甚至可說:並不是先蓋了博物館所以需要添置藏品,而是因為有藏品,所以才有博物館。 典藏品催生博物館的歷史,發生在傳統封建的歐洲劇變進入「現代社會」之前。因為傳統封建社會的帝王將相雖然藏有各式瑰寶,但向來都是私人擁有、只供特定親友觀覽。到了十八世紀中期,歐洲豪富貴族蒐羅了巨量大航海時代湧來的奇珍異物之後,逐漸推出半開放民眾觀賞的「珍奇屋」(英國的Cabinets of Curiosities或德國的Wunderkammer),最著名者即為英國醫界權威史隆,他在死前將七萬多件畢生蒐藏品捐出,造成一七五三年英國制定〈博物館法〉,成立世界第一座免費的、公共的「大英博物館」。 典藏品引領博物館的劇情,因為封建崩落、共和體制來臨而持續於歐洲、甚至全球上演。例如法國,皇家瑰寶在一七九二年一夕轉成國家的、全民的、逐件編號列管的典藏品,就必須有「羅浮宮博物館」收藏;又如二十世紀初清帝國落幕,紫禁城的清宮庫藏,也必須有「國立故宮博物院」來承載國家的文化意義。 國立臺灣文學館,其實一如前述「有藏品才有博物館」的發展史,起初確實就是為了「搶救」文學的物件,才催生出這座文學的博物館。 * 搶救,當然要先有扼殺的行為。時間點可轉回二次大戰結束後,彼時臺灣的文學品味受困當局的政治偏好,臺灣人作家在日治時代就頗發達的文學實力,受到了巨大的壓抑。不只文人的境遇崎嶇,作品的命運一樣坎坷──有的湮滅毀棄;有的深藏床底;有的一寫出來就注定在時代中被遺忘,直到解嚴前後。 一九八○年代,文化圈注意到過去歪斜的文學樣態,開始呼籲保存不曾見到陽光的文學物件。 一九九二年,「現代文學資料館」在文化建設委員會提出,幾經組織法調整,終在一九九七年文化部文資中心籌備處下設立「文學史料組」,主要任務就是「搶救」臺灣文學發展歷程的各種文物史跡。 幸運地,一九九八年「史料組」升等為「國家文學館」,也就是國立臺灣文學館的前身。二○○三年,國立臺灣文學館開館營運,已是建制完整的博物館組織。開館時的典藏就獲得超過一百批次的捐贈,有人甚至捐出整個書房,捐件超過千筆的大戶亦不少,如龍瑛宗、黃得時、巫永福、許丙丁、朱西甯等等。 這些包括手稿、珍本圖書、書信、筆記的物件,登錄、檢視、拍照之後,超越了文類、時空、族群,安身住在臺文館地下二樓溫濕平衡、專業保存的庫房,是臺文館典藏品「物件」之重要意義。 * 既是文學的典藏品,總還有文學特出之靈動的、故事的意義。 雖然全球博物館的典藏政策長期尊奉「真跡」的物件法則,不過,隨著一九八○年代博物館數量和品質大提升,博物館的可能性變多,法則也隱然將鬆動。一九八九年,新博物館學的概念登場,大動作挑戰博物館「獨尊物件」的舊規,果真帶動一波典範轉移,典藏品的重要性鬆動,博物館的任務也有所轉向,掀起一種新趨勢。博物館的典藏品物件很重要,但是物件並不自己說話,因此為當代進場觀眾策劃一場靈魂的溝通,一樣很重要。 國立臺灣文學館,恰是新博物館學概念的最佳實驗場。因為開館二十年來,臺文館已徵集了十餘萬筆的文學藏品物件,但卻沒有本錢執著在物件本身──畢竟,文學的價值未必全在這些實體物件,書寫的文字之間,也可能蘊含無比的特殊意義。 文學物件的敘事魅力何來?答案就在文學的書寫技藝,例如,為典藏品選定意義最微妙的那個時空、設定敘事者的人稱視角、輸送全知或半知觀點的情感……。 因此,臺文館在二○一八年啟動了第一波博物館的轉譯開發計畫「拾藏:臺灣文學物語」,以典藏品為中心,為代表性典藏品投入詮釋、書寫、甚至商品化,幾年來成果豐碩。本書的各篇章,即為「拾藏」這個轉譯計畫為典藏品物件賦予敘事力的部分成果,關注物件無可取代的實體價值,更關注當代讀者的知識互動。 * 文學博物館啟動的轉譯任務,邀請當代文學人、書寫過去文學物件、面向當代讀者,精巧連接了文學博物館典藏品的物件、故事兩種意義。當然,文學史和博物館的交集,還有更多潛力。近年臺灣文學館也有突破,敘事力出發自典藏品、但並不侷限在典藏品,「拾藏」的階段性任務也進展到「轉譯研發團」的新概念。 臺文館自創館以來,布設了一般博物館都應該有的物件典藏環境,也掌握了文學博物館特出、也是新博物館學仰重的靈動敘事能力。轉譯作為一種研發,準備迎向未來。如此的二十年,應該無愧作為文學史和博物館交集的國家級使命。

序跋

【館長序】故事,讓文學發光 ──林巾力/國立臺灣文學館館長 一轉眼,臺文館二十歲了。 自從二○○三年開館營運以來,這座全臺唯一的國家級文學博物館,便始終以深耕臺灣文學為使命。在歷任館長的帶領下,無論是史料蒐集、研究出版、展示規劃、對外連結等等,都交出了亮眼的成績單。而這一切,不能不歸功於豐富的館藏。 文物典藏,是博物館的心臟,也是博物館得以進行研究與展示的重要基礎。早在前身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階段,臺文館即抱持「搶救」歷史的心情,積極展開文物徵集作業,希冀透過作家手稿、信函、照片、日記、書畫、器物等珍貴文學史料,重整散佚闕漏的臺灣文學史。開館後,同仁們也長期致力於蒐集這塊土地上的各種文學印記,一方面呈現臺灣文學的多樣性,同時提供民眾實體物證,梳理臺灣文學的發展脈絡,形塑共有的集體記憶。截至二○○二年底,累計捐贈達七百五十九餘批次,正式入藏的文物則已超過十三萬件。 文物入館後,除了資料登錄、入藏評估、權利盤點,乃至修復或數位化等一連串維護管理流程,我們更關心的,是如何讓文學藏品所蘊含的文學價值與歷史意義得到理解和重視,進而開放共享,以更為多元的方式被大眾親近和運用。二○一○至二○一二年間,臺文館陸續出版三冊「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精選集」,分別是《文無盡藏》、《美不勝收》和《神與物遊》,從二○○五到二○一○年所入藏的數萬件文物當中,精選三百餘件,詳述其所屬年代、背景、與作家的關聯,以及在臺灣文學史上的重要性,可以說是首次有系統且深入地讓外界認識臺文館典藏。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來臨,資訊的流通頻繁而快速,臺文館嘗試用不同於以往的方式推廣臺灣文學,近年蔚為關鍵詞的「轉譯」,很快地成為館務推動的核心理念與思考方向。二○一八年,在「藏品故事轉化行銷計畫」共同主持人、前衛出版社主編鄭清鴻的協助與號召下,臺文館集結數十位臺灣文史學界傑出青年寫手,啟動文學轉譯故事的撰寫。他們穿梭古今時空、挪移虛實界線,以感性與知性兼具、虛構與非虛構交疊的創意,讓館藏文物從庫房、雲端、數位資料平臺中解放,換上新裝,走向大眾。而後,也在前任館長蘇碩斌的擘劃下,轉譯書寫的對象不再限於藏品,而是擴及館內展覽、遊戲,以及各種文學素材,期望透過此平臺,讓臺灣文學觸及多元族群,激發開闊的想像,因此將寫手群改名為「轉譯研發團」。 五、六年來,這群新世代的說故事的人,以充沛的敘事能量,編織出一百多篇精彩的文學故事,其中部分更進一步成為臺文館文學商品的發想起點,用食衣住行的樣貌,將文學化為日常。欣逢臺灣文學館二十週年館慶,我們集結部分篇章出版,以《島嶼拾光.文物藏影──臺灣文學的轉譯故事》銘記這個值得紀念的時間點,也向讀者展現,故事,如何讓文學熠熠發光。

內文試閱

詩的燃點 ──盛浩偉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件藏品】 在書店裡面閒晃,或許我們都習慣了一本雜誌或一本書展示在書架上。但這些書籍的出版,乃至於報章雜誌、文章刊登的背後,有許多細緻的溝通、討論與掙扎,是大多數讀者看不見的。 而有許多創作者在寫作、投稿的過程當中,充滿著自信,但又猶疑,遠方未曾謀面的編輯是否可以體會自己的匠心獨到,成為自己的伯樂…… 在〈多田南溟致郭水潭函〉當中,我們便發現了這個靈光碰撞的珍貴瞬間。更特別的是,在臺日本詩人多田南溟對臺灣詩人郭水潭的激賞與肯認,似乎也告訴我們:在複雜的殖民統治當中,文學如何超越政治,成為臺日詩人共同的思想接點與現實關懷。 就讓本文帶你深入兩位詩人、同時也是作者與編輯詩心交會、激盪的歷史時刻。 故事的肇端 你創作嗎?你希望讓自己的作品公諸於世,被人們閱讀嗎? 現今,這一切其實並不如想像中困難,網路、自媒體、社群網站,只要你願意、只要你敢,那麼點擊滑鼠按下送出,就可能被看見。但是在從前,發聲的管道與工具並非這麼普及,人們能發表作品的空間不只有限,而且還有門檻。無論是想刊登在報章雜誌,抑或出版成冊,往往都需要通過守門人,也就是報社與出版社編輯的層層把關,只有被認可的作品,才有發表的資格,才足以被稱為「文學」。 退稿的故事我們在文學史裡也聽多了,甚至有很多先被退稿而後卻證明退稿者眼光錯誤的故事。可是,我們反而不常聽到稿件留用的故事。為什麼?也許,是那太平淡無奇,畢竟太順利的故事缺乏張力;也或許,是我們的目光都被後來刊載出來的作品所攫獲,而忽略刊載之前也有伯樂識馬的可貴。 幸運的是,在〈多田南溟致郭水潭函〉(一九二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裡,我們有機會窺見這難得的一刻。 那一年,二十二歲的郭水潭將自己的創作投稿至多田南溟創立的《南溟樂園》雜誌上。青年郭水潭滿懷詩心,早以創作短歌見長,甚至十九歲自佳里公學校高等科畢業的時候,就因為短歌作品之優異而獲得重用,得以擔任通譯。但是,即使已經掌握了短歌這種能表現日語精髓的傳統日本文學文類,郭水潭仍想開拓未知的領域,此時,他正決定跳脫短歌三十一音的格律限制,嘗試更為自由、題材也更為廣闊的新詩。他寄出多首作品到《南溟樂園》這份詩誌,旋即獲得回音。 「〈乞丐〉、〈送主任〉、〈秋天的郊外〉,這三篇堪為佳作。」回信的開頭就這樣明白寫道。面對這般直截了當的肯定,不難想像青年郭水潭內心的雀躍;雖然繼續往下,也在信中看到了對其他作品的批評,但在批評之後,又是更大的鼓勵:「特別是〈乞丐〉這首,我認為力道十分強烈。今後,也懇切期望您將大作陸續投稿至我《南溟樂園》。」──對寫作者而言,他人的肯定比什麼都寶貴。也或許,就是這樣順利的投稿經驗,鼓舞了青年郭水潭堅定走上詩歌創作之路,使他在日後成為鹽分地帶文學陣營中,詩歌藝術成就最高的一位吧。 但,故事不只是這樣。 這封回函,隨信附贈了《南溟樂園》的創刊號,信件的最後還有這樣澎湃的結尾:「請收下這本雖然貧瘠,但卻充滿力量的創刊號。我討厭矯飾,偏好坦率直白,還請您不要離棄我這樣的男人。在詩的道路上,能有真摯如您這樣的新同人加入,實在是︙︙」從那細瘦蜿蜒的筆跡裡,我們幾乎就要聽見哽咽。為什麼多田南溟會如此激動?又,多田南溟身為日本人、身為殖民者,卻如此滿懷欣喜地肯認、歡迎一位年輕的被殖民者與他的作品(甚至日語還不是他的母語),這在三○年代前夕的臺灣,也極為罕見。 開始放光的一刻 真正的答案,我們不得而知。而且以後見之明來看,在臺灣文學史上,郭水潭也比多田南溟要有名多了,就連時代相近、同為日本人的文學研究者島田謹二,也不曾提及多田南溟,而他所留下的資料、對他的相關研究,更是少之又少。不過,我們也許還是能旁敲側擊,去推想多田南溟的心境。 在同一年,多田南溟所出版的詩集《黎明的呼吸》,卷頭語如此寫著:「──所謂詩魂/是忠於自由.平等.博愛的/純心……」也就是說,他認為詩不只是文藝,更是超越身分、種族、階級與地位的一種精神與價值。所以他願意離開日本、前往殖民地臺灣,在異地追求詩,寫詩,創立詩社和詩誌,目的就是讓詩藝從學院知識分子高高在上的眼光中解放,真正成為所有民眾的「樂園」。然而,在當時臺灣這座南方島嶼上,他還沒有太多志同道合的夥伴,也與日本中央文壇、詩壇的主流體制格格不入。正是因為在如此孤絕的情境裡,能夠讀到郭水潭的詩,發現這個遙遠的南方島嶼,居然真的有人和他有相近的眼光、類似的關懷,這怎麼能教人不感動? 回過頭來,青年郭水潭或許也敏銳地嗅到了同類的氣息,才會將詩作投稿至此吧。所以這也許才是完整的故事:多田南溟與郭水潭互相以慧眼辨識了彼此,伯樂識得千里馬,反之亦然。 於是,那彷彿是詩的燃點,啪地一聲,遂燃起照亮未來的火光。 之後郭水潭果真持續創作新詩,且亦持續投稿至《南溟樂園》。這份刊物現在已十分罕見,而這僅存的一九三○年新春第四號,則記錄了在那之後的軌跡。郭水潭在這份雜誌上發表〈秋心〉一詩,主題是悠久且典型的吟詠季節,透露出詩人主體小我與自然運行大我的交融,顯現了典型的抒情情懷;另一方面,他也持續關注社會邊緣人,寫下了〈妓女〉一詩,描繪了女性被迫賣身的辛酸,反映現實,而多田南溟則寫下〈爭鬥著不斷的鬥爭〉一文,歌詠著所有在困境裡堅強求生的底層階級,兩人都踏上了同一條懷有理想的詩道之上。 此時,這還只是個小小的、僅有二十二位同人的社團刊物,他們也許都沒有料到,兩年之後,以此為中心改組的「無鑑查民眾美術組織」與《南溟藝園》,會成為擁有一千五百位會員的大團體。 火花也有形成燎原之勢的一天。而這封信件,這個讓兩人抵達燃點、開始放光的一刻,遂象徵著一切的肇端。

作者資料

國立臺灣文學館/策劃、轉譯研發團/作者

策劃/國立臺灣文學館 設立於2003年,座落於1916年建造的古蹟「臺南州廳」,是國家級的文學專業博物館。臺文館典藏有臺灣多元族群的文學文物,並發揮研究、展示的能量,傳遞過去的豐富文學史、串聯當代的繽紛創作力。臺文館也是臺灣最重要的文學政策執行機構,擔負臺灣文學外譯、國內館舍結盟、專業紙類修復、跨域媒體轉譯等任務。 作者/轉譯研發團 集結臺灣文學界傑出青年寫手,以感性與知性兼具、虛構與非虛構交織的創意,書寫臺灣文學的故事。轉譯對象除臺文館藏品,也擴及館內展覽、遊戲、走讀及各種文學相關素材,期讓臺灣文學觸及多元族群,藉由此書寫平臺,激發開闊的想像、打造豐碩的成果。 轉譯研發團團員簡介(依姓名筆畫排序) 王品涵 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博士、臺灣推理作家協會成員、城南水岸協會理事,曾任《疑案辦》副主編,現任臺灣大學慶明文學講座博士後研究員。合著有《圖解台灣史》、《電影裡的人權關鍵字》等。 朱宥勳 1988年生,清大臺文所碩士,現為專職作家。已出版短篇小說集《誤遞》、《堊觀》、《以下證言將被全面否認》;長篇小說《暗影》、《湖上的鴨子都到哪裡去了》。與黃崇凱共同主編《台灣七年級小說金典》;非虛構寫作《學校不敢教的小說》、《只要出問題,小說都能搞定》、《作家生存攻略》、《文壇生態導覽》、《他們沒在寫小說的時候》、《他們互相傷害的時候》,並與朱家安合著《作文超進化》。個人網站:https://chuckchu.com.tw/。 吳映彤 清大臺文所畢業,著有碩士論文《解嚴世代身體意識的轉變與實踐:劇場演員詹慧玲的案例》、台積TSMC綠繪本《綠奇蹟/台積森林的誕生》、《綠管家/環境特攻隊》。 呂珮綾 1997年生,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文所在讀。曾獲中興湖文學獎、葉紅女性詩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新詩組首獎等。詩集《破綻》創作計畫獲國藝會補助。 李筱涵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創系學士、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現為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候選人。研究領域為現代華文小說、臺灣文學、香港文學、女性文學;曾獲林榮三文學獎、國藝會創作補助。文學作品、書評與採訪文章散見多家報紙副刊與文學雜誌,著有散文集《貓蕨漫生掌紋》,本書入圍臺灣文學獎金典獎。 邱映寰 鹽分地帶少女。上升是百變怪、太陽是伊布,但月亮是基拉祈,喜歡聽和製造(有在品管的)諧音哏。曾獲林榮三文學獎短篇小說獎。作品散見於《幼獅文藝》、《鹽分地帶文學》、《文訊》等。 林巧棠 臺大外文系學士,臺大臺文所碩士,曾獲時報文學獎散文首獎、時報文學獎書簡組優選、林榮三文學獎小品文獎、臺大文學獎。參與合輯《百年不退流行的台北文青生活案內帖》。著有《假如我是一隻海燕:從日治到解嚴,臺灣現代舞的故事》,入圍2020年臺灣文學獎金典獎。 林廷璋 作家,私人圖書館「櫞椛文庫」館長。熱愛各種形式的閱讀,相信文字的力量,同時也懷疑所有的真理與真實。著有《東洋惡女十二名錄:殺人者的鮮紅掌心》。 林鈺凱 筆名木凱。臺大中文系、臺文所畢。視創作為畢生職志,作品有新詩、小說、繪本插圖。《城市燈塔》新詩集獲國藝會補助。我都在「木凱創作道」出沒,有臉書、IG、網站,歡迎來串門子。 馬翊航 1982年生,臺東卑南族人,池上成長,父親來自Kasavakan建和部落。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博士,曾任《幼獅文藝》主編。著有詩集《細軟》,合著有《終戰那一天:臺灣戰爭世代的故事》、《百年降生:1900-2000臺灣文學故事》。 徐淑賢 國立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博士。國立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研究領域為日治時期臺灣古典文學、書畫商業。著有專書《臺灣士紳的三京書寫:以1930-1940年代《風月報》、《南方》、《詩報》為中心》(2013),博士論文《1920年代至1930年代北臺灣傳統文人的書畫鑑賞、推廣與商業活動》(2022)。 盛浩偉 1988年生,臺灣大學日文系、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畢業,曾任衛城出版主編。著作有《名為我之物》,合著有《華麗島軼聞:鍵》、《終戰那一天:臺灣戰爭世代的故事》、《百年降生:1900-2000臺灣文學故事》等。曾獲台積電青年學生文學獎、時報文學獎等,合著《終戰那一天》獲Openbook年度好書獎,作品並曾被選入《台灣七年級小說金典》、《九歌一○六年散文選》、《我的日本:當代台灣作家日本紀遊散文選》(日文版由日本白水社出版,臺灣版由有方文化出版)等。 許宸碩 筆名石頭書,宜蘭人,現任編輯。曾拿過國藝會、文化部青年創作補助,喜好科幻、詩、文具、鍵盤,作品收錄在《3.5:幽微升級》、《1947之後:二二八(非)日常備忘錄》等。 許雅婷 1991年生,臺大園藝系研究所畢業,現為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成員,平常用青悠這個名字走跳。《唯妖論》、《尋妖誌》、《給孩子的臺灣妖怪故事》的共同作者之一,曾獲時報文學獎小品文獎。 陳允元 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所碩士,國立政治大學臺灣文學所博士。現為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助理教授。學術關鍵字為日治時期臺灣文學、臺灣現代詩、戰前東亞現代主義文學、跨語世代文學、臺灣文史轉譯等。著有詩集《孔雀獸》(2011),並有合著《百年降生:1900-2000臺灣文學故事》(2018)、《看得見的記憶:二十二部電影裡的百年臺灣電影史》(2020),合編《日曜日式散步者:風車詩社及其時代》(2016)、《文豪曾經來過:佐藤春夫與百年前的臺灣》(2020)、《共時的星叢:風車詩社與新精神的跨界域流動》(2020)。曾獲林榮三文學獎散文首獎、臺北國際書展編輯大獎等。 陳令洋 1991年生於臺北,清大臺文所碩士。現就讀於臺大臺文所博士班,同時是雜誌編輯。研究關注臺灣傳統文人及文化,碩士論文為《殖民地書法家的多重跨越:曹秋圃的書業經營與思想探析》。曾為紀錄片導演傅榆口述傳記《我的青春,在台灣》(2019)採訪撰文,並合著有二二八非虛構寫作《1947之後:二二八(非)日常備忘錄》(2019)、《一百年前,我們的冒險:臺灣日語世代的文學跨界故事》(2023)。 陳冠宏 1996年生,專職文字接案與活動策劃,長篇小說創作計畫《東宮行啟》獲文化部青年創作補助,曾擔任百人線上營隊《想像文藝營》總召、獨立書店線上聯合展《雲端漫遊》企劃召集、文學市集《南島嶼族》企劃召集等。 傅芃瑞 1992年生,高雄岡山人。臺大社會系畢業。 黃震南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文系碩士,藏書人、說書人、拿著藏書說書之人。與黃哲永合編教材《讀冊識臺灣》、與吳福助教授合編《臺灣傳統漢語文學書目新編》,著有論文《取書包上學校:臺灣傳統啟蒙教材》、散文《臺灣史上最有梗的臺灣史》、散文《藏書之家:我與我爸,有時還有我媽》等。 楚然 主責「拾藏:臺灣文學物語」、「轉譯研發團」(2020~2022)的文學轉譯業務,執行粉專經營、活動企劃與商品發想。參與發想的文學商品有「一桿秤仔」球棒、雅量筆電包、雨傘「暖陽」等。 熊一蘋 本名熊信淵,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大學時期開始發表文學作品,曾獲林榮三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等。研究所時期嘗試自主發行作品,並接觸非虛構寫作,先後參與《暴民画報:島國青年俱樂部》、《百年不退流行的台北文青生活案內帖》、《沉舟記:消逝的字典》、《親像鳳梨心:鳳山代誌》等,並獨立發行《超夢》、《#雲端發行》、《結束一天的方式》、《廖鵬傑》等,著有《華美的跫音:1960年代美軍文化影響下的臺中生活》,2020年以《我們的搖滾樂》入圍臺灣文學獎金典獎。現居臺南。 廖崇倫 1997牛尾溜,彰化縣溪州鄉人。臺中一中、中興環工系畢業。現為「田中大學」實習生,種過土豆、蒜頭等作物。愛聽陳一郎。 蔡易澄 畢業於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現為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博士生。曾獲文化部青年創作補助、打狗鳳邑文學獎、後生文學獎首獎、臺大文學獎首獎、高雄青年文學獎首獎。論文曾獲楊牧文學獎「研究論著獎」、文化研究學會「博碩士論文獎」。合著有《出版島讀:臺灣人文出版的百年江湖》、《冷不防》導讀別冊。個人小說集《福島漂流記》。 鄭清鴻 現任前衛出版社主編、台灣共生青年協會理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文系碩士。曾任永和社區大學臺灣文學課程講師,學術興趣為臺灣文學本土論、文學史、本土語文、文學博物館、文學轉譯與文創開發等。 劉承欣 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現為臺師大臺灣語文學系博士候選人。研究興趣包含臺灣現當代文學、文史轉譯、老年長照書寫等領域。曾獲得後生文學獎、東華奇萊文學獎,並參與《1947之後:二二八(非)日常備忘錄》、臺灣文學館「轉譯研發團」(原「拾藏:臺灣文學物語」)等寫作計畫。 劉怡臻 明治大學教養設計研究科博士候選人,研究日治時期臺灣文學。撰有日本近代詩、現代詩譯介約三十餘篇,刊載於《幼獅文藝》、《笠》、《圈外》等雜誌。合著:《Taiwanese Literature as World Literature》、《旅する日本語:方法としての外地巡礼》。合譯:《原爆詩集》(2023全新翻譯文庫本)。 蕭詒徽 生於1991。作品《一千七百種靠近 ─免付費文學罐頭輯Ⅰ─》、《晦澀的蘋果 VOL.1》、《蘇菲旋轉》(合著)、《鼻音少女賈桂琳》、《Wrinkles──BIOS monthly專訪選集 2021》(合著)。網誌:輕易的蝴蝶。網站:iifays.com。 謝宜安 1992年生,鹿港人。臺大中文所碩士,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成員。著有非虛構《特搜!臺灣都市傳說》、小說《蛇郎君:蠔鏡窗的新娘》,合著《臺灣都市傳說百科》。對都市傳說進行考證與分析,關注怪談與民俗的現代性、性別議題,希望藉由傳說解讀人心。 瀟湘神 本名羅傳樵,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共同創辦人,推理小說家、奇幻小說家、臺灣妖怪研究者、實境遊戲設計師。著有《臺北城裡妖魔跋扈》、《帝國大學赤雨騷亂》、《都市傳說冒險團:謎樣的作家》、《魔神仔:被牽走的巨人》、《殖民地之旅》、《金魅殺人魔術》等作品,目前熱衷於尋找在地創作的各種跨領域可能。曾入選文訊「21世紀上升星座」、入圍2021年臺灣文學獎金典獎、入圍2022年臺北國際書展大獎。2023年以《廢線彼端的人造神明》入選文策院第十六期Books from Taiwan(BFT)計畫「成人冊」書單,並入圍2023年臺灣文學獎金典獎。

基本資料

作者:國立臺灣文學館/策劃、轉譯研發團/作者 出版社:這邊出版 出版日期:2024-01-31 ISBN:9786269766956 城邦書號:A5870009 規格:平裝 / 全彩 / 320頁 / 17cm×23cm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