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2024超級感恩月
目前位置:首頁 > > 科普 > 動物
魚,什麼都知道:一窺我們水中夥伴的內在生活
left
right
  • 庫存 > 10
  • 放入購物車放入購物車
    直接結帳直接結帳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 魚,什麼都知道:一窺我們水中夥伴的內在生活

  • 作者:強納森.巴爾科比(Jonathan Balcombe)
  • 出版社:鷹出版
  • 出版日期:2023-10-04
  • 定價:520元
  • 優惠價:79折 411元
  • 優惠截止日:2024年11月26日止
  • 書虫VIP價:411元,贈紅利20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390元
  • (更多VIP好康)
本書適用活動

內容簡介

★★★ 紐約時報暢銷書 ★★★ ★★★ 入圍2017年PEN / E.O.威爾遜科學寫作獎 ★★★ ★★★ 2016年十部最佳科普書之一 ★★★ ★★★ 《自然》最佳科學精選之一 ★★★ 在所有脊椎動物中,我們對魚類最陌生。 因為牠們總是面無表情、靜默無聲,眼神呆滯…… 但其實魚的智商很高、能感知快樂與孤獨、認得餵食的人、 有思想、有個性、懂合作、會社交,甚至會欺騙和討好… 魚,比你所想像得更聰明、內在生活更活躍, 牠們被人類過度撈捕、殘酷對待的困境,也更該被正視。 魚會思考嗎?魚真的有三秒記憶嗎?魚能認出水面上方凝視牠們的人類嗎?在《魚,什麼都知道》一書中,打破迷思的動物行為學家巴爾科比(Jonathan Balcombe)解決了這些問題以及更多問題,帶領我們深入海底、穿過溪流河口,來到水族館玻璃的另一邊,揭示魚類令人驚訝的能力。 儘管魚類有三萬多種,比所有哺乳動物、鳥類、爬行動物和兩棲動物的總和還多,但我們卻很少考慮魚是否會思考,如何感受和行為等問題。巴爾科比顛覆了我們對魚的看法,將牠們描繪成有感情、有意識,並且具社會性的動物,甚至還是具有個性的獨立存在——換句話說,牠們很像我們。 《魚,什麼都知道》運用最新的科學知識,以全新視角展示這些非凡生物的驚人多樣性和美麗。魚會進行複雜的求偶儀式,並與淺灘夥伴建立終生的聯繫。牠們還會計畫、合作狩獵、使用工具、討好、互相欺騙,並懲罰不法之徒。我們以為魚類過著原始又冷冰冰的生活——只把牠視為食物鏈上被我們消費的位置、會大量產卵和總是毫無目的的漫遊得低等生物。但是正如巴爾科比所證明的,事實要比人們想像得豐富太多、複雜太多,值得寫出一本最宏大的故事。 巴爾科比寫出了世界各地魚類愛好者和科學家的突破性發現,思考了自己與魚類的關係,並研究了魚類獲得關於自己棲地(從淺潮池到海洋最深處)知識的迷人方式。 《魚,什麼都知道》充滿溫暖的見解和令人興奮的發現,對我們與魚類的關係做出了深思熟慮的思考,並鼓勵我們對這種在地球上日益瀕危的海洋生物,採取更開明的看法。《魚,什麼都知道》將永遠改變我們對水生夥伴的看法——包括你家水族箱的金魚在內。 專文推薦 方力行 ◎ 海洋生物博物館創建館長、中山大學榮譽講座教授 吳德利 ◎ 寶熊漁樂碼頭觀光工廠館長 洋流 ◎ Youtuber「跟著洋流去玩水Ocean Is To Dive For」 掛名推薦 張東君 ◎ 科普作家 各界讚揚 很多書都告訴我,我對於與我共享這星球的大多數生物有多麼無知,但沒有一本比強納森的《魚,什麼都知道》更讓我謙卑的。——科妮莉亞.芬克,《觀察家報》 從魚類角度對世界進行了廣泛的探索……巴爾科比舉出許多令人信服的案例,證明魚類知道的東西非常多。——伊麗莎白.科爾伯特,《紐約書評》 《魚,什麼都知道》會讓你感到謙卑、激動和震驚。強納森在每一頁都給出啟示,呈現令人瞠目結舌的研究和故事,這些故事將重塑我們對這些在三億年前就在地球生活、最多樣化、最成功的動物的理解和同情心。讀完本書,你將無法否認魚熱愛牠們自己的生命,就像我們熱愛我們的生命一樣,而且牠們也有生動的情感,既聰明和有意識。太棒了!——西.蒙哥馬利,《章魚之魂》作者,國家圖書獎入圍作品 巴爾科比提出一個有說服力的論點。他以直截了當且輕鬆的風格寫作,透過一系列引人入勝的軼事和科學發現闡述了自己的觀點,這些發現說明了魚類行為的複雜性和創造力……帶給人數十個啟發。——艾倫.德奎羅斯,《華爾街日報》 我讀過最有啟發性的書……《魚,什麼都知道》將改變你看待魚類及其世界的方式。——瑪麗亞潘.賈瓦哈拉爾博士,《赫芬頓郵報》 巴爾科比觸動了我的神經。——Renée E. D’Aoust,《洛杉磯書評》 一本美麗之書……我們與魚的相似處比表面上看起來得多上太多。——大衛.格魯伯,Ideas.TED.com(「今年夏天你該讀什麼?」) 正如動物行為學家巴爾科比在這本引人入勝的研究中所指出的那樣,突破性的進展揭示了複雜的魚類行為。巴爾科比的行文從魚的知覺、認知,滑向魚類如何使用工具使用,然後停在像是比目魚的眼部移動史、以及蝦虎魚記憶潮間帶地形的能力等神祕奇蹟中,太令人驚嘆——芭芭拉.基澤,《自然》 巴爾科比描述了魚類的認知和感覺,以及牠們的社會結構和繁殖方法,借鑒了一系列令人眼花繚亂的實驗和研究。在一個不怎麼樣的作家手中,知識含金量可能會讀者負荷不了。但巴爾科比的文字生動清晰,句式簡潔,讀來過癮、沒有負擔。——尤金.林登,美國學者 對魚類生活的觀察令人大開眼界。——克里斯托弗.哈特,《泰晤士報》(倫敦) 生活在對人類來說陌生環境中的魚類,一直以來讓科學家無法跨越這道鴻溝,讓我們更瞭解牠們。然而,巴爾科比在他的新書《魚,什麼都知道》中填補了這一空白,讓我們發現我們與我們的水中兄弟並沒有那麼不同。——約瑟林.林德,《紐約郵報》 《魚,什麼都知道》肯定讓釣魚者在拿起魚竿時感到不安,思考是否還有其他方式與這些奇妙的動物互動……也許我們該多尊重我們的水生親戚。——本.戈德法布,Hakai 雜誌 巴爾科比對魚類世界進行了令人愉快、驚訝、有時甚至可怕的探索,文筆清晰、幽默,並以科學研究為基礎……他研究的廣度和深度以及他熱情的故事講述,可能會永久改變人們對寵物金魚或沙丁魚罐頭的看法。——莎拉.卡特羅爾,《貨架意識》 太棒了。這本精彩的書讓魚類獲得了正確被看待的視角。——戴夫.德威特,食品歷史學家 我原以為我對魚類已經很瞭解了,然後我閱讀了《魚,什麼都知道》,我才知道我對魚類的瞭解更多了!這本書揭示了地球上數以萬億計的魚類許多令人驚奇的事情,看完一定會加深你對我們長著鰭的同伴的欣賞,這些聰明的陌生人與我們共享世界。——卡爾.薩芬娜,《超越言語》一書的作者 根據最新研究,《魚,什麼都知道》對魚類的社會、心理和情感生活進行了一次令人大開眼界的導覽。誰知道魚會使用工具、欣賞音樂、陷入與我們相同的錯視、參與合作狩獵和進行變態的性行為?巴爾科比的書是絕佳的科普作品,會讓你大吃一驚。——哈爾.赫爾佐格,《有些我們愛,有些我們恨,有些我們吃》的作者 《魚,什麼都知道》是一本令人愉快的書,所有那些認為魚類,尤其海洋中的小型居民,是簡單、原始的生物的人都應該讀一讀。巴爾科比對魚類行為的生動描述有堅實的科學支持。這是一本很棒的讀物。——海洋保護主義者、彼得.本奇利海洋獎聯合創始人溫迪.本奇利 魚類受到了極大的誤解和嚴重誹謗。現在,巴爾科比在《魚,什麼都知道》一書中,利用最新的科學知識全面介紹了魚類。您將瞭解到魚類具有獨特的個性、能體驗廣泛的情感、會形成錯綜複雜的社會關係,並且是出色的父母。事實上,這本具前瞻性且期待已久的書,是與我們共享美麗星球的迷人動物重新建立連結的重要著作——馬克.貝科夫,《動物的情感生活》一書的作者 《魚,什麼都知道》是我讀過關於魚類的最好的書。巴爾科比的這本鼓舞人心的書充滿了引人入勝的軼事和幽默,帶領讀者踏上一段感人至深的魚類生活之旅。巴爾科姆雄辯、具說服力、可讀性極強的傑作傳達了一個明確信息:魚類值得我們更多尊重、照顧和保護。——克里斯.帕爾默,《野外射擊》和《野生動物電影製片人的自白》的作者

目錄

【目次】 推薦序1 子非魚,焉知魚之樂? 方力行 推薦序2 「再過三年,我就知道魚在想什麼了……」 吳德利 推薦序3 比起看到在餐桌上,我更想看牠們活著的樣子 洋流 前言 第一章 被誤解的魚 第二章 魚的認知 • 魚的視覺 • 魚的聽覺、嗅覺和味覺 • 導航、觸覺及其他 第三章 魚的感受 • 疼痛、知覺和意識 • 從緊張到愉悅 第四章 魚的思想 • 魚鰭、魚鱗和智力 • 工具、計畫、比猴還精 第五章 魚的社交 • 並肩浮游 • 社會關係 • 合作、民主與和平 第六章 魚的繁衍 • 魚的性生活 • 育兒方式 第七章 離水之魚 後記 索引

內文試閱

第一章 被誤解的魚 我們不會停止探索 而我們探索的終端 將是我們啟程的地點 我們生平第一次知道的地方 —―艾略特 我們通常所說的「魚」,指的是一個豐富多樣的物種集合。根據全球最大且查詢率最高的線上魚類資料庫FishBase的統計,截至2016年1月,已知魚類包括64目、564科、33249種。這一數量要比哺乳動物、鳥類、爬行動物和兩棲動物的物種總和還多。當我們提到「魚類」時,我們談論的其實是地球上人類已知的60%的脊椎動物。 幾乎所有的現代魚類都可以被劃分為兩大類:硬骨魚和軟骨魚。硬骨魚學名為teleosts(源自希臘語,teleios的意思是「完全」,osteon的意思是「骨頭」),是當今魚類的主要構成部分,涉及31800種,包括我們熟知的鮭魚、鯡魚、鱸魚、鮪魚、鰻魚、比目魚、金魚、鯉魚、梭子魚、鰷魚等。軟骨魚學名為chondrichthyans(chondr的意思是「軟骨」,ichthys的意思是「魚」),約1300種,包括鯊魚、魟魚、鰩魚、銀鮫等。這兩大類下的成員擁有陸生脊椎動物的全部十個身體系統:骨骼、肌肉、神經、心血管、呼吸系統、感覺系統、消化系統、生殖系統、內分泌系統和排泄系統。還有一類特殊的魚是無頜魚類,或稱為agnathans(a的意思為「沒有」,gnatha的意思是「頜部」),這是一個由約115種成員組成的小類,包括七鰓鰻(又名八目鰻)和盲鰻等。 我們簡單地將所有帶脊椎的動物分成五類:魚類、兩棲動物、爬行動物、鳥類和哺乳動物。然而這種分類方式本身會誤導人,因為它無法體現魚類之間的巨大差別。從演化的角度看,至少硬骨魚應該與軟骨魚區分開來,就像哺乳動物和鳥類不能混為一談一樣。和鯊魚比起來,鮪魚跟人類的親緣關係更近,而1937年被發現的「活化石」腔棘魚,又在生命起源樹上比鮪魚與人類的關係更近一些。這樣一來,如果將軟骨魚計算在內的話,至少有六種主要的脊椎動物類群。 人類之所以有「所有魚類都存在關聯性」的錯覺,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動物在水中很難演化出高效移動的能力。水的密度大約是空氣密度的八百倍,因此水生脊椎動物多為流線型、肌肉發達,而扁平的附肢(鰭)能在減少阻力的同時又產生向前的推力。 在高密度的介質中生存,也意味著重力的作用會大大縮減。水的浮力能幫助水生生物免受陸生動物的體重困擾,因此體型最大的動物――鯨,才會生活在水中。這些因素也解釋了為什麼大多數魚類的相對腦容量(腦重量佔體重的百分比)較小,而這一點,也讓魚在我們用大腦衡量其他生物時處於劣勢。魚借助大塊且有力的肌肉在阻力遠大於空氣的水中前行,在這樣幾乎失重的環境中生活,意味著相對於腦體積來說,身體體積可以無限大。 不管怎麼說,大腦體積在認知發展方面的意義不大。正如作家蒙哥馬利(Sy Montgomery)在一篇有關章魚大腦的文章中提到的,電子業的一切產品都可以做到小型化。一條小魷魚學習走出迷宮的速度比狗還快,而小鰕虎魚只要在漲潮時游過一次潮池就能記住地形,這是極少數人才能完成的壯舉。 最早的魚形生物出現在距今約5.3億年前的寒武紀。牠們體型較小,鮮少有變化。約9千萬年後的志留紀時期,魚類長出了頜,實現了演化上的重大突破。這些先驅脊椎動物得以獵捕並撕咬食物,增強了捕獵過程中的咬合力,在很大程度上豐富了晚餐的可選範圍。或許我們也可以把頜看作自然界的第一把瑞士刀,其功能還包括操縱物體、挖洞、為建巢搬運材料、轉移及保護後代、傳播聲音及實現交流(比如「別過來,小心我咬你」)。頜的演化為魚類及一些早期的超級掠食者在泥盆紀的爆炸式增長提供了條件。正因如此,泥盆紀又被稱為「魚類時代」。大多數生活在泥盆紀的魚都是盾皮魚(placoderms,英文意思是plate-skinned),頭部有堅硬的盔甲,身體則是軟骨骨架。大型盾皮魚足以令人生畏。鄧氏魚(Dunkleosteus)和霸魚(Titanichthys)的部分種,體長甚至可以超過9公尺,牠們沒有牙齒,卻能用頜內兩副尖銳的骨板將食物咬碎磨爛。在這些魚的化石中,常會發現未完全消化的魚骨塊,這意味著牠們會像現代貓頭鷹一樣反芻食繭。 儘管這些魚類和泥盆紀一起在3億年前消失,但大自然對盾皮魚非常友好,細心地為其保留了精緻的樣本,而讓古生物學家得以推演出盾皮魚生活中許多迷人側面。其中一個特別的發現,來自西澳大利亞戈戈化石遺址的艾登堡魚母(Materpiscis attenboroughi,英文為Attenborough’s mother fish)。牠以英國偶像級自然紀錄片主持人艾登堡(David Attenborough)的名字命名,在1979年的系列紀錄片《生命的演化》(Life on Earth)中,艾登堡表達了對此物種的強烈興趣。這份保存完好的3D樣本,能幫我們抽絲剝繭展示魚的內部結構。令人驚訝的是,在這條魚的體內,有一條發育完全且通過臍帶和母親緊緊相連的小艾登堡魚母。這一發現將體內受精的歷史向前推進了約2億年,不僅震動了學界,也為早期魚類的生活增添了一分情愛色彩。目前已知能夠實現體內受精的方式只有一種,即通過可插入的性器官。由此可見,魚類是最早享受性愛歡愉的動物。艾登堡曾在一次公共演講中,表達了自己對這一發現及將其公之於世的澳洲古生物學家約翰朗(John Long)的複雜情緒:「在生命的長河中,這是人類已知第一個脊椎動物交配的例子……而約翰竟以我的名字為其命名。」 儘管盾皮魚擁有了性,但和盾皮魚同期出現的硬骨魚則有著更光明的未來。雖然牠們在終結了二疊紀的第三次生物大滅絕中損失大半,但在之後長達1.5億年的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裡,硬骨魚的物種多樣性得到極大的增長。大約1億年前,硬骨魚真正開始蓬勃發展。從那時算起直到今天,人類已知硬骨魚的種類數量較那時之前增多了五倍以上。然而,化石並沒有直接告訴我們有關牠們的秘密,或許還有更多早期的魚類仍被掩藏在石塊之中。 和硬骨魚一樣,軟骨魚也逐漸從二疊紀的打擊中恢復過來,只是隨後沒有出現爆炸式的多樣化發展。就我們所知,如今鯊魚和鰩魚的種類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來得多。我們也開始發現,牠們並不像傳聞中那樣好鬥。 物種豐富 多才多藝 與陸生生物相比,魚類的生活更難觀察,因此很難被徹底瞭解。根據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的資料,全球只有不到5%的海洋得到了開發。深海是地球上最大的棲地,其中生活著全球大部分的動物。一項於2014年上半年公布的長達七個月的研究,曾利用回聲探測技術在中層帶進行探查,結果顯示這一區域實際存在的魚類數量,是之前預想的十至三十倍。 為什麼不呢?或許你聽過一種很普遍的說法,即對於生物來說,居住在深海是一種折磨。但這其實是種膚淺的觀念,與我們承受的每平方公尺十公噸的大氣壓力相比,深海動物承受的海水壓力其實不算什麼。正如海洋生態學家科斯洛(Tony Koslow)在其著作《沉寂的深處》(The Silent Deep)中解釋的,相對而言,水是不可壓縮的;由於生物體內部的壓力和外部壓力幾乎一樣,深海壓力所產生的影響並沒有我們想像中來得大。 隨著科技發展,人類得以一窺深海,但即使是在可探測的棲地,仍隱藏著很多未被發現的物種。在1997和2007年間,僅在亞洲的湄公河流域就發現了279個新物種。2011年,四種鯊魚新物種被發現。按照這種比率,科學家預測魚類總數將會穩定在3.5萬種左右。隨著魚類的基因探測技術不斷發展,或許還會有數以千計的魚類等待著人類發現。20世紀80年代末,我在讀碩士期間研究蝙蝠時,已知的蝙蝠種類是800種,如今這數字已漲到1300種。 差異帶來多樣性,而魚類王國豐富的多樣性,催生出很多奇特且令人驚異的生命型態。世界上最小的魚――也是世界上最小的脊椎動物――是一種來自菲律賓呂宋島的小鰕虎魚。成年菲律賓矮鰕虎魚(Pandaka pygmaea)長僅7公厘,重約0.004公克,300條菲律賓矮鰕虎魚的總重量甚至抵不過一枚硬幣。 一些雄性深海鮟鱇的長度不超過1.2公分,比菲律賓矮鰕虎魚大不了多少,但牠們極為大膽的生存模式彌補了體型上的缺陷。一旦偵查到雌性氣息,雄性深海鮟鱇便會用嘴咬住對方,直到生命的盡頭。牠們咬住對方的位置並不重要――可能是腹部,也可能是頭部――但雄魚最終將與雌魚融合在一起。因為體型比雌魚小很多,雄魚更像是另一隻特化的魚鰭,以雌性的血液供給為生,通過靜脈實現受精。三條甚至更多的雄魚能夠寄生在同一條雌魚身上,牠們依附著雌魚,就像殘存的軀幹一般。 這種看起來像是可怕性騷擾的行為,被科學家稱為「異性寄生」。但是,造成這種非常規交配方式的原因並沒有那麼不光彩。據估計,雌性鮟鱇出現的機率是每80萬立方公尺一條,這意味著雄魚需要在一個足球場大小的黑暗空間裡找到足球大小的物體。對於鮟鱇來說,在茫茫的黑暗深淵中找到彼此是極其困難的事,因此一旦找到,最明智的方法就是盡快依附上去。1975年,格林伍德(Peter Greenwood)和諾曼(J. R. Norman)修訂《魚類史》(A History of Fishes)時,已找不到獨立生存的成年雄性鮟鱇了,因此魚類學家猜測,如果未能成功找到可依附的雌魚,雄性鮟鱇恐怕只有死路一條。但來自華盛頓大學同時也是伯克自然歷史文化博物館魚類館館長、全球頂尖的深海鮟鱇研究專家皮奇(Ted Pietsch)告訴我,全球範圍內曾有上百隻獨立生存的雄性鮟鱇在樣本採集的過程中被發現。 雄魚好吃懶做的結果是,雌魚永遠不用擔心牠的伴侶週六晚上在哪裡鬼混。事實上,除了作為累贅之外,一些雄魚也確實會做出少許貢獻。 魚類另一項令人驚異的技能是牠們的繁殖力,這點在所有脊椎動物中無人能及。一條1.5公尺長、25公斤重的鱈魚,卵巢內有2836.1萬個卵子。即使是這樣的規模,也無法和最大的硬骨魚――翻車魨(ocean sunfish)――的3億顆卵子數量相提並論。這樣的龐然大物竟是由如此不起眼的射入水中的卵子發育而成,這很容易造成人們的偏見,認為魚類不值得研究。但我們需要記住的是,所有生物都由單細胞發展而來。在本書之後的「育兒方式」章節中,大家會發現很多魚類的養育能力已十分成熟。 從一顆比字母o還要小的卵子開始,成熟後的鱈魚能長達到1.8公尺――這也是魚類另一項令人稱奇的技能。在獨立的生命週期內,牠們的身體能夠增長數倍。然而,所有脊椎動物當中的生長冠軍,或許是擁有尖尾鰭的翻車魨。牠們的身體雖不是流線型,卻能從0.25公分長到3公尺長,成熟後的體重是之前的6千萬倍。 與此同時,鯊魚則處在魚類繁殖力光譜的另一端。部分種類的鯊魚一年只會產一條小鯊魚,而且還是在牠們達到性成熟之後――對於一些鯊魚來說,這一過程需要二十五年甚至更長的時間。而遭到過度捕撈且很可能被當作解剖學習材料的白斑角鯊(dogfish sharks),則平均需要三十五年才能達到性成熟。鯊魚的胎盤結構和哺乳動物的胎盤結構一樣複雜;牠們一生中懷孕的次數寥寥無幾,孕期也十分漫長。皺鰓鯊(Frilled sharks)的懷孕時間超過三年,這也是自然界當中已知的最長孕期――衷心希望懷孕的皺鰓鯊媽媽們不會有孕吐反應。 白斑角鯊不會飛,其他魚類也不具備這項能力,但牠們或許是全球頂級的滑行選手。其中最著名的要數飛魚了。廣闊的海洋表層生活著約70種飛魚,牠們的胸鰭已大幅進化,能夠發揮翅膀的作用。為降落做準備時,飛魚的速度可以達到每小時64公里。飛行時,牠們將尾鰭下葉浸入水中作為增壓器,飛行距離可達350公尺以上甚至更遠。魚類飛行時通常只是貼著水面,但有時一陣狂風也能將這些飛行者帶到4.5至6公尺的高度,這或許能解釋為什麼有時飛魚會落在甲板上。我很好奇,如果水生動物沒有了呼吸系統的限制,飛魚能否拍打「翅膀」飛得更遠呢?還有一些魚也能飛到空中,比如南美和非洲的脂鯉科(characins)魚類以及名字聽起來更像馬戲節目的翱翔真豹魴鮄(flying gurnards)。 說到魚類之最,不得不提到魚的名字。名字最長的幾種魚類之一是夏威夷州的州魚,斜帶吻棘魨(rectangular triggerfish),被當地人稱為humuhumunukunukuapua'a(意思是「用針縫合起來且鼾聲如豬的魚」)。最樸素名字獎,應屬毛頜鮟鱇(英文名為hairy-jawed sack-mouth,直譯為「頜部多毛的袋嘴魚」)。最好笑的則是勃氏新熱鳚(英文名為sarcastic fringehead,直譯為「刻薄的流蘇腦袋」,得名於牠火爆的脾氣和眼部奇特的附屬物觸毛,又名大口鰕虎魚)。最粗魯的魚名,我會提議一種小型近海魚雙帶海豬魚(Halichoeres bivittatus,英文名為slippery dick,意為「濕滑的陰莖」)。 但說真的,有關魚類最激動人心的消息是對牠們如何思考、如何感受,以及如何生活的深入研究。幾乎每週都會有有關魚類生物學及行為學方面的新發現。人們對礁岩的細緻觀察,揭開了清潔魚(cleaner-client fish)和其「顧客」之間微妙的互利共生,而這一事實也推翻了此前人們認為的魚只是聽從本能的傻瓜的這一論斷。簡單的實驗也能證明,讓魚類聲名狼藉的三秒記憶一說並不屬實。在下一章節,我們將會瞭解到魚類不僅擁有感知,還有意識,能交流,善社交,會使用工具,有道德準則,甚至會像馬基雅維利主義者(利用他人達成個人目標的一種行為傾向)一樣不擇手段。 並不卑賤 在所有脊椎動物中,魚類對人類來說是最陌生的。牠們很少有可觀測的面部表情,總是靜默無聲,和其他呼吸空氣的動物相比,更容易被人類忽略。魚類在人類文化中的定位通常體現為以下兩個相互交叉的層面:可以捕撈、可以吃。在人們看來,垂釣不僅是良性的,還是美好生活的象徵。廣告中常會無緣無故出現垂釣的畫面,甚至美國最受歡迎的電影公司夢工廠的標誌,就是一個拿著釣竿的湯姆式男孩。或許你也曾碰過一些自詡為素食主義者的人也會吃魚。在他們看來,吃鱈魚和吃黃瓜在道德上似乎沒什麼差異。 為什麼我們容易將魚排除在人類的道德關注圈之外呢?首先,魚是「冷血的」――但這樣一種外行說法並沒有任何科學依據。我想不通體內是否有調節體溫的機制,與生物體的道德地位之間有什麼關係?但不管怎麼說,大部分魚類的血液並不總是冷的。魚是變溫動物,牠們的體溫受到外界因素,尤其是其生活水域水溫的影響。生活在溫暖熱帶水域的魚,體溫相對較高;相對地,生活在寒冷深海地區或兩極地區的魚(事實上也是大部分魚類),體溫就會處於冰凍的邊緣。 但這樣的解釋也並不全面。鮪魚、劍旗魚以及部分鯊魚,並非完全意義上的變溫動物,其體溫高於外界的水溫。牠們借助強壯有力的泳肌獲取熱量。藍鰭鮪魚能在攝氏7至27度的水中保持攝氏27.8至32.8度的肌肉溫度。無獨有偶,很多擁有粗大血管的鯊魚會通過核心泳肌向骨髓輸送溫暖的血液,達成中樞神經系統的保溫。大型掠食性魚類(槍魚、劍旗魚、旗魚等)則會利用這些溫度為大腦和眼睛加溫,以便在更深更冷的水域中保持最佳狀態。2015年3月,科學家首次公布對真正的溫血魚――斑點月魚(opah)的研究。斑點月魚能在幾百公尺深的寒冷水域中保持攝氏12.8度左右的體溫,這得益於牠拍打長長的胸鰭時所產生的熱量,以及位於腮部、能將這些熱量儲存下來的逆流熱交換系統。 人類對魚的另一個偏見是認為牠們「原始」。其中包括很多不友好的暗示,比如簡單、發育水準低、愚笨、遲鈍、無情。勞倫斯在1921年的詩作〈魚〉中寫道,魚「誕生在我的日出之前」。 毋庸置疑,魚類這一物種由來已久,但據此將魚類劃歸為「原始物種」仍是謬論。這一觀點假定,在一些水生動物登上陸地後,留在水裡的動物就停止了演化,而這一點並不符合生物永不停息的演化規律。現存所有脊椎動物的大腦和身體,都是原始與現代特徵的結合體。隨著時間流逝,大自然會逐步完善,保留那些重要的部分,淘汰其他多餘的擺設。

延伸內容

推薦序1 子非魚,焉知魚之樂? 這是一本翻開書頁,就會被引領進入一個全新世界的書!有趣的是,這個新世界從來都在人類的左右,提供食物、參與娛樂、創造產業,支持經濟……,幾乎和我們每天的生活都息息相關,卻從來都沒人在意過。這是個什麼樣的地方?──魚的心智世界。 魚類比人早了5億年出現在地球上,牠們生活和演化的空間,就算只用平面的面積來計算,比陸地上生物也大了兩倍多(海洋:陸地=70%:30%),何況海洋的平均深度有3,680公尺,都是牠們的生存活動領域,因此有更寬廣的演化機會;從輩分上來講,牠們還是所有四足動物的祖先,這麼淵遠流長的生物,難道會只是一般人們心目中「水裡游的食物」或「水族缸中的寵物」嗎? 在翻開此書,接受巴爾科比教授(本書作者,著名的動物行為學者)提點之前,好像還真的是如此!儘管之前坊間已有許許多多和魚類相關的書籍:科學上有身體構造和生態研究,科普上有各式的圖鑑和介紹,娛樂上有釣魚和水族寵物的專書,產業上有漁撈和水產養殖的研發,不過請仔細想想,我們真的進入魚類世界了嗎?! 這讓我汗顏不已,年輕時正是為了想要瞭解和父親釣魚時「水底下的魚都是在做些什麼」,才將台大動物系漁業生物組填為第一志願而投身這個領域的,沒想到忙忙碌碌了半輩子,居然都只在科學、產學、環保這些「以人類思考為中心的主觀立場」中打轉,從來沒有能進入魚類的心靈世界,真正體會牠們在「想什麼?做什麼?」。 那魚兒的「心智世界」究竟是什麼呢?莊子與惠子的「子非魚,焉知魚之樂」雖留下一個千古辯題,巴爾科比教授卻逐步用科學、實證和邏輯,一步一步地為讀者描繪出魚類的認知圖像。 他先從視覺開始,說明魚類不但看的比人類更廣、更細,而且還有形象以外的推演、判斷,也會跟人類一樣產生錯覺。然後介紹牠們的聽覺、嗅覺和味覺,以及在心靈感知世界中更高層的偏好和學習能力,譬如喜歡古典音樂還是浪漫藍調?有沒有辦法記住迷宮或回家的路?結論當然是「沒問題」,甚至還有身體被觸碰撫摸後的「快感」反應呢! 確認了這些和人類相似,對外界變化的神經感知構造、記憶及選擇行為的證據後,作者又進入魚類有沒有個體特有知覺與主觀意識的探討。一連串的實驗及例證顯示,魚類會有從緊張到愉悅的情緒反應,牠們也會自尋快樂的遊戲、湊熱鬧和惡作劇,這些都不是我們平常以為低等動物的反射動作,而是多重思考後的結果。 魚類也有複雜的思考嗎? 經過了許多觀察和實驗,證實魚和高等動物一樣,在接受外界刺激後,能判斷、認知、學習、記憶、好惡,進而在遇到困難時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甚至在情況變化後,還有改變方法的能力;其中包括了使用工具(沒看到書中的例子,還真不敢相信!),以及判斷做事情選擇先後順序的思維。 讀到這裡,讓人不得不承認魚類基本上已具備一個人的多層次心智水準了!於是巴爾科比教授又將對牠的解析提升到「社交」層次,這已經是團體互動的位階!結果不知應該是「出乎意料」、還是「不出所料」?魚可以認得魚群中誰是誰,每一條魚都有不同的個性和相處的方式,並且和周遭的同伴──同種或異種──形成共同的生活型態,進而產生合作、民主、維持和平、欺騙等群體文化的現象。 魚還是魚嗎?還是牠們只是和人類生活在同一個星球上的「外星人」,只是我們從來沒有嘗試去瞭解他們,自始至終不過忙著欺壓和掠奪「非吾族類」的其他物種而已?難怪史蒂芬.霍金(著名英國理論物理學家)在人生晚期想讓世人知道:不要隨便和外星人接觸,他們很可能只會將人類視為低等物種而忙著殖民地球! 回歸理性的層面,這種點狀連結的推論還是太過跳躍思考,在善意的主觀敘述下失之武斷(有沒有和部分環保議題似曾相似的感覺?)。其實在書中巴爾科比教授仍不時提醒讀者,現今各類生物在行為、思考,甚至於社交作法上的雷同性,都源自於牠們在各自演化的過程中受到不同環境的塑造,以至於造就了現今的各種結構、器官、行為以及潛力(如:思考、學習、群體互利、使用工具……),並沒有誰優誰劣,誰比較厲害,誰比較笨的問題。別忘了人類本身也不過是從猿猴經過同樣過程演變出來的產物之一!因此他說:「人類根據自身能力定義了智力,但這概念對我們自己來說都有些狹隘」,而提倡「多元智慧」的概念──例如腦容量有限、沒有四肢的魚在海洋世界中的表現,遠比靈長類更好而且永續──這應該是人類在自以為是、為所欲為的宰制地球時,需要深切體認並自我反省的課題。 或許這才是作者寫這本書時,從頭到尾,貫穿全冊想傳達的精神。 文中也描述了許多魚類的特殊求愛、交配、養育子女,甚至托嬰的行為,將他們一生每一個環節所擁有的智慧做了完整的呈現。不過在增廣見聞,增長知識之餘,真正令人悚然心驚的,卻是書頭書尾「人類出現後」對魚類和海洋生物的獵殺。這個部分我無意多說,因為許多環保團體和動物保護人士早已苦口婆心、呼籲多年,但還是希望引用書中幾個平常少見的數字,讓人們可以對自己的欲望,有所節制。 全世界每年商業撈捕1億噸的魚,如果一條算1台斤重(約0.6公斤),那麼一年就會有1,660億隻魚被人類抓起來,這還不算捕撈時所誤殺、成千上萬的其他的海洋生物。那水產養殖會不會好一點呢?自2014年起,人工養殖的魚產量已超過自然捕撈量了。答案是「不會」,因為每養1公斤的肉食性魚(石斑、鮭魚、鱸魚、大比目魚……),直接、間接需要2至5公斤的「餌料魚」,牠們就是來自那1,660億隻被捕撈的魚,只是食物轉換效率反而比人類直接食用撈捕的魚更低數十倍而已。與此同時,養殖造成環境汙染和疾病的代價,例如書中所寫的尼加拉瓜湖中箱網養殖會產生相當於3,700萬隻雞糞便的有機汙染物,對水域的自然生態系和也會利用湖水的其他野生動物與人們,都將造成極大的衝擊。 如果人都不吃魚或利用魚了,那會是個什麼情況?我也沒有解方,或許這顆「藍色星球」上各物種間生態的持續運作和興旺,永遠需要「有智慧」地拿捏一個「平衡點」。但在寫這篇推薦序的過程中,四十七年前(1976年)自己剛開始從事台灣全島水肺型海洋生態調查時,輕輕滑入那個從來沒有人類進入過的清澈海底世界,周遭熙來攘往、五彩繽紛的魚兒完全無視於我的出現,自由自在過著平靜的生活、不驚不懼地做著想做的事,那個畫面,揮之不去,令人神往。 方力行 海洋生物博物館 創建館長 台灣珊瑚礁學會 創會理事長 推薦序2 「再過三年,我就知道魚在想什麼了……」 這些年,我經常接待一些重要的來賓,在我們經營的觀光工廠分享有關友善釣魚與海洋教育的議題,其中包括海洋垃圾越來越嚴重,急需正視並從根本減少塑膠使用量開始做起,以及釣魚活動――這個目前全世界最受歡迎的休閒活動。我總是用人類思考的角度,敘述一段又一段在釣魚過程中與魚鬥智、鬥力的精彩過程,特別是用路亞釣法,如何引誘魚兒上鉤並成功釣起這條魚,然後拍照,最後把魚兒放回到水裡。可是,每次結尾前我都會這麼說:「雖然,我們嘗試用各種假餌成功釣到魚,無論是鐵板、塑膠或是橡膠材質,有些是用形體、有些是靠味道、也有透過顏色、或是如鱗片的反光來引誘魚,藉由成功的結果來解釋所使用假餌與魚之間的認知關係,但實際上因為我不是魚,無法證明我們所看到的事實就是魚真正的反應。」 我想到布萊德彼特主演的《大河戀》電影中,當他釣起巨大鱒魚時對父親和哥哥說的一段話,「再過三年,我就知道魚在想什麼了……」當時我只覺得這僅是電影台詞,人又如何知道魚在想什麼呢? 我也會用釣魚來比喻做生意一樣,釣餌並非盲投,需事先選好釣點(市場),確立目標魚(客群),準備好適合的釣具(行銷工具),到了定點、找到目標、將餌拋出,如果魚兒順利上鉤,表示行銷策略奏效,接下來過程中所運用的技巧,以及面對困難所堅持的毅力與體力,都是最後能把這條魚釣了上來(完成交易)的必要條件,這就是一個成功的業務推廣。看來,我們常常習慣把「魚」擬人化,就像動畫裡會說話的魚一樣,除了形體是魚,無論語言、思考、視角,都是從人類的觀點出發,就像披著魚皮的人一樣罷了。我曾經懷疑這個現象,魚不應該只是一個簡單行為的軀體,在水裡四處游走、隨波逐流,可是我沒有證據。 我很高興能為《魚,什麼都知道》這本書來推薦並先睹為快,過去我看過一些有關認識魚的書,多半是在外型、物種及分布上的介紹,這是我第一次看到針對魚的五感進行所謂的研究,這本書所描述的各種魚的感受,恰好翻轉我們過去對於魚一廂情願的認知。 雖然這是一本科普書,內容卻引用了一些生活中的小故事,閱讀起來更貼近我們的生活日常,從書中獲取的不僅是知識,也增進人與魚之間溝通的能力,尤其是對於熱愛釣魚的朋友們,可以從書中瞭解魚的行為與思考,來增進自己釣魚的技能,也因為知道魚的各種感覺,所以更能重視對魚的保護。我希望更多的人來閱讀這本書,因為瞭解,才能珍惜,特別是我們生長的台灣這個島嶼,四面臨海,海洋生物與我們密不可分,這也是為何我一直關心海洋環境的議題,並持續透過社會教育的方式來改變人們的觀念,讓我們一起守護海洋、永續資源。 吳德利 寶熊漁樂碼頭 觀光工廠 館長 中華民國觀光工廠促進協會 理事 寶熊漁樂碼頭簡介: 寶熊漁樂碼頭位於台中市潭子區,是世界第三大釣具品牌OKUMA所設立的釣具觀光工廠,也是全台唯一釣魚主題園區,設立核心目標是為推展友善釣魚活動,認識海洋文化與環境教育,宣導減塑減碳的具體作為等。 推薦序3 比起看到在餐桌上, 我更想看牠們活著的樣子 如果你也跟我一樣,自認是個熱愛海洋活動的「海人」,想必我們在海邊學習到的第一課,就是拜大海為師。提到大海,也不得不提到我們潛水人下水的理由――去海裡看魚。 一開始我對魚的評價是「好看、好玩又好吃」。我們喜歡在水下與魚群互動,也像搜集圖鑑一樣,致力尋找尚未看過的魚種。潛水人時常不惜舟車勞頓,橫跨半個地球到某個海域,只為了一睹某些魚種的風采。但也不可否認的是,這些我們花費無數精力與時間才能看到的魚種,時常會出現在台灣的漁市場,後來我們才會開玩笑地說:「在台灣想看魚?去市場最多。」 隨著潛水經驗的累積,與大海為伍的時間增加,和水下物種們也建立了更多深厚的情感。我慢慢認同,比起看到他們在餐桌上,我更想看他們活著的樣子。因為正如本書所說,我們深刻體會到魚並非沒有感覺、沒有記憶的物種。 如果你也享受看魚的樂趣,相信這本書能給我們帶來更多對於水生動物不一樣的見解。當然,如果你願意,一定要學會潛水,才能親眼觀察這些令人著迷的生物們! 洋流 Youtuber「跟著洋流去玩水Ocean Is To Dive For」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F6HcGd4r5dldDi66xtIPvA

作者資料

強納森.巴爾科比(Jonathan Balcombe)

美國著名動物行為學家。他的著作包括《第二天性》、《歡樂方舟》,以及紐約時報暢銷書《魚,什麼都知道》,該書現已有十五種語言版本。曾擔任BBC、國家地理頻道,以及多部紀錄片的解說員,為《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自然》等報刊雜誌供稿。 他在維里迪斯研究院和人道協會大學教授動物感知課程,住在安大略省貝爾維爾,閒暇時間喜歡騎單車、烘焙、賞鳥、聽巴哈,並嘗試認識住家附近的松鼠。 參訪巴爾科比的網站,請前往:www.jonathan-balcombe.com 魚類專有名稱審訂∣力新科技顧問有限公司

基本資料

作者:強納森.巴爾科比(Jonathan Balcombe) 譯者:蕭夢、趙靜文 出版社:鷹出版 書系:鷹之眼 出版日期:2023-10-04 ISBN:9786267255216 城邦書號:A5610021 規格:平裝 / 部分彩色 / 328頁 / 16cm×22.5cm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