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499輕鬆升級VIP
目前位置:首頁 > > 人文藝術 > 人文史地 > 世界史地
逆轉的文明史:羅斯大地——成為歐洲而不能,逃離亞洲而不得的俄羅斯演化史
left
right
  • 庫存 = 8
  • 放入購物車放入購物車
    直接結帳直接結帳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 逆轉的文明史:羅斯大地——成為歐洲而不能,逃離亞洲而不得的俄羅斯演化史

  • 作者:劉仲敬
  • 出版社:八旗文化
  • 出版日期:2022-09-14
  • 定價:580元
  • 優惠價:9折 522元
  • 書虫VIP價:493元,贈紅利24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468元
  • (更多VIP好康)

內容簡介

俄羅斯的整部歷史, 都是孤兒俄羅斯為歐洲人充當人肉盾牌、 卻被歐洲人視為亞洲蠻夷的一部辛酸史? 俄羅斯「壞就壞在地理上」? 地理這個「殘酷無情的後母」, 是拖住俄羅斯邁向歐洲之腿的元兇, 還是促成它成為歐亞帝國的功臣? 一個在後面苦追的次生文明, 想「成為歐洲」而不能,想逃離「亞洲」而不得! 「靈魂分裂」的俄羅斯 在烏克蘭戰爭中再次凸顯出其文明困境! ***** 一個延伸到遠東的綿延不絕的開放邊疆,既是俄羅斯成為歐亞帝國的原因,同時也是它無法融入歐洲的關鍵。巨大的邊疆、蒙古人的征服、來自拜占庭帝國的法統,使羅斯大地這塊「次生文明」,搖擺於歐洲和亞洲之間、掙扎在自由和專制之間、被不斷形成的新的上層結構與下層結構的矛盾和衝突所撕裂。 而二○二二年二月發生、至今仍舊進行中的烏克蘭戰爭,既是專制和自由、正義和邪惡的較量,也是深層和古老的文明史力量的推動。要解釋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這三個羅斯國家的複雜歷史,以及它們和立陶宛、波蘭等波羅的海國家之間的文明分野,就要先回到「羅斯」這個地理概念的形成及其憲制演化的歷史。 ■羅斯一開始便攜帶歐洲文明的基因!而莫斯科的誕生改寫了一切! 在由俄羅斯、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為主構成的「羅斯大地」上,古典羅斯的核心是烏克蘭,即從波羅的海沿著第聶伯河往南抵達黑海這條水上商業路線。今天的烏克蘭首都基輔是最古老的羅斯城邦,它的誕生是瑞典王公保護這條商業路線的結果,可以說烏克蘭自古便攜帶歐洲文明的基因。 然而莫斯科這個邊陲小邦的誕生,打破了基輔羅斯和歐洲的聯繫!在地理上,這歸因於處在東北方向的莫斯科擁有向亞洲開放邊疆拓殖的誘惑。結果,西北方向通往波羅的海的歐洲,東北方向通往亞洲大陸的邊疆,就形成了羅斯世界政治結構中的兩種極端類型:一種是基輔和諾夫哥羅德型,由上層貴族和商人集團控制的市民議會掌握最高權力,一種是莫斯科型,由拓殖草原森林的軍役貴族所依附的大公掌握專制權力。 「諾夫哥羅德人是半個歐洲人,半個德國人,半個立陶宛人,是羅斯世界通向歐洲的紐帶;而莫斯科人是半個韃靼人,半個芬蘭人,半個穆斯林,是羅斯世界通向歐亞大草原和東方各國的紐帶。」這兩種極端類型構成了羅斯世界的永恆母題,使它成為搖擺於歐洲和亞洲之間的靈魂分裂的國家。 ■來自蒙古和拜占庭的「亞洲元素」,既是俄羅斯強大的根本,也是它最大的詛咒? 有兩股來自亞洲的勢力深刻影響了羅斯世界之後的演變。一股來自蒙古,一股來自拜占庭帝國(東羅馬)。蒙古的征服瓦解了以基輔為主的舊羅斯世界,而莫斯科以成為蒙古代理人、又背叛蒙古的不光彩形象而崛起,成為羅斯世界的暴發戶。 這也意味著羅斯世界被分成兩半:依附於蒙古的、以莫斯科為核心的亞洲一半,以及依附於立陶宛的、以其他商業城邦自治形式為核心的歐洲一半(相當於今天斯摩棱斯克以西的半個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烏克蘭的絕大部分)。 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迎娶流亡的東羅馬公主,讓莫斯科得以在政治上繼承東羅馬帝國的法統,以所謂的「第三羅馬」自居。如果它沒有繼承東羅馬的法統,那麼莫斯科公國的地位還不如立陶宛大公國,更永遠比不上跟法國和德國,然而新引入的拜占庭上層結構則使得莫斯科更加自外於歐洲。俄羅斯最大的痛苦就是永遠無法成為歐洲! ■上半身是歐洲人,下半身是斯拉夫人? 西歐派(上層)VS 斯拉夫派(下層)的糾葛與對立 作為妥協而誕生的羅曼諾夫王朝,是經過混亂、分裂後的俄羅斯重新出發、全面追求歐洲化的新時代。俄羅斯跳過波蘭,直接從西歐輸入技術和思想。從彼得大帝到凱薩琳大帝,俄羅斯上層貴族和知識分子越來越像歐洲人;拿破崙戰爭以後,俄羅斯的國家威望和利益達到了歷史上的最高峰。 然而西歐化同時強化了沙皇的專制,聖彼得堡的歐化建立在針對俄羅斯廣袤內地的殖民之上。農奴制度的出現,意味著下層的東正教社會與上層的歐化階級再度分裂。 「十九世紀的俄國自由主義者和立憲民主黨人認的祖先是基輔羅斯,他們要把俄羅斯人變成歐洲人。沙皇本人,至少莫斯科的沙皇,認的是拜占庭,他們要做羅馬和君士坦丁堡之後的第三羅馬。而歐亞主義者認的是蒙古帝國。俄羅斯的大一統性並不來自於歐洲,甚至並不來自於拜占庭,而是來自於蒙古帝國。」 這些辯論幽靈般纏住了俄羅斯人的思考。「我到底是俄羅斯人還是歐洲人,還是兩者都是」,「俄羅斯是既非歐洲、又非亞洲的一個單獨的世界」。這些深層疑問,通過托爾斯泰和杜斯妥也夫斯基的寫作,通過自由派和三位一體專制主義者的衝突,通過西歐派和斯拉夫派的衝突,深刻地撕裂了俄羅斯社會。 ■烏克蘭的民族發明被蘇聯凍結在一九一八年,戰爭之火能夠解凍嗎? 俄羅斯帝國晚期推行的地方自治實驗和陪審制,在憲制意義上是繼續「成為歐洲」。在為歐洲式的立憲君主制做準備的同時,也必然產生了一系列民族發明: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喬治亞、烏克蘭、白羅斯等。 但是,一戰的出現和布爾什維克的成功逆襲,以及列寧式的極權國家出現,把這些正在展開的歐洲式民族國家發明狀態一刀斬斷。蘇聯像一個巨大的冰箱一樣,把俄羅斯帝國內的各民族凍結在一九一八年。一九九○年代蘇聯解體後,這些被凍結的民族重新回到一九一八年之前,分別產生自己的民族國家,如白俄羅斯、烏克蘭和波羅的海三國等。這是普丁政權不願承認、卻沒有辦法抗拒的歷史。 從這個角度看,烏克蘭戰爭是三十年前蘇聯解體的巨輪、碾過羅斯大地後尚未消失的歷史塵埃。而從整個羅斯世界的文明和憲制演變來看,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再一次證明莫斯科成為歐洲而不能,逃離亞洲而不得的歷史困境。 ***** 本書是劉仲敬關於「文明和憲制」的系列講稿之一,作者的切入角度非常獨到,避開了一般常見的傳統政治史的寫法,比如熱衷於描寫王朝的興衰、沙皇等宮廷上層政治人物的故事,而是逆轉讀者對文明的認知,從地理、社會組織結構、憲制演化的角度解讀「羅斯大地」的歷史和政治演變。 從文明和憲制的角度看俄羅斯,它是一種次生文明,其歷史演化無法擺脫被地理牽制的宿命,而不得不變成靈魂分裂的國家。而莫斯科偏好用專制的形式,來解決其上下層階級和東西方文化的結構性矛盾,否則就會造成地理的分裂!這種模式,似乎變成了俄羅斯的宿命,成為歐洲而不能,逃離亞洲而不得,在進退維谷中維持一個橫跨歐亞的專制帝國的運作,這就是俄羅斯帝國在人類文明史中所扮演的獨特角色。

目錄

第一章_古典羅斯:森林和草原裡的次生文明 •俄羅斯處在兩種文明的邊界 •羅斯的地理背景:雅利安系的草原和芬蘭—阿爾泰系的森林 •羅斯是瑞典人征服的產物 •斯拉夫派與歐洲派對羅斯社會性質的大辯論 •羅斯城邦的原型 •南下巴爾幹的羅斯人被視為斯拉夫人 •具有羅斯特色的封建主義 •皈依東正教使羅斯世界成為一個整體 •基輔羅斯的衰落和東北羅斯的崛起 •蒙古人把羅斯世界一分為二 •【延伸問答】 第二章_諾夫哥羅德與莫斯科:羅斯世界的兩個極端 •通向西歐:諾夫哥羅德的地理位置 •諾夫哥羅德層層套疊的政治結構 •鬥毆、投票與國會的起源 •能拔劍保護人民的人才能真正「代表人民」 •議會辯論的最終仲裁仍然是武力 •諾夫哥羅德的市民、商團與王公 •城市共和國體系是諾夫哥羅德的靈魂 •諾夫歌德羅政治集團的共和性質 •羅斯世界的四條邊界與莫斯科的起源 •莫斯科大公蔑視繼承權法統 •莫斯科大公的市儈與「當家人」傳統 •莫斯科的「東方性質」和早期不光彩歷史 •【延伸問答】 第三章_從公國到帝國:東方和西方之間無家可歸的存在 •莫斯科公國兼併其他羅斯城邦 •開放的邊疆與軍役貴族階層的開拓 •開放的邊疆與修道院經濟體系的出現 •騎士榮譽?莫斯科拋棄基輔文化 •帝國法統?莫斯科引入拜占庭文化 •伊凡雷帝如何解決新法統與舊貴族之間的矛盾? •後伊凡時代的混亂期(1):帝國三分天下 •後伊凡時代的混亂期(2):波蘭的干預可以解決俄羅斯的開放邊疆問題嗎? •後伊凡時代的混亂期(3):波蘭的「自由」vs莫斯科的「不自由」 •妥協的產物:羅曼諾夫王朝的建立 •早期羅曼諾夫王朝的統治特徵 •彼得大帝的使命是背叛傳統的東正教社會嗎? •「我到底是俄羅斯人還是歐洲人?」 •【延伸問答】 第四章_聖彼得堡:企圖成為歐洲的時代 •彼得大帝的改革源自前兩位沙皇 •西化的軍事改革造成了財政壓力 •督軍制度:莫斯科侵蝕古老村社自治體系 •馬格德堡法:烏克蘭引入德國城市議會體系 •羅斯農民的農奴化(上) •羅斯農民的農奴化(下) •與西歐接軌,彼得大帝建立文官制度的表象 •低人權廉價勞動力:彼得時代的「編戶齊民」 •聖彼得堡的畸形體系逐漸被打破 •【延伸問答】 第五章_沙堆上的高塔和沒有憲法的國家 •在東正教社會的沙堆上建立高塔 •彼得大帝的西化改革及其不甚穩定的王位繼承法 •軍隊擴大、財政緊張與農民的負擔 •凱薩琳與俄羅斯上層的法蘭西崇拜 •模仿法蘭西的巨大代價 •保羅一世確立了俄羅斯王位繼承法 •亞歷山大一世把西化路線推行到底 •波羅的海各省與芬蘭的自由歸功於亞歷山大 •十二月黨人事件與尼古拉的保守轉向 •農奴制的廢除、地方自治局與國家杜馬的設立 •古老的東正教社會瓜熟蒂落了嗎? •【延伸問答】 第六章_帝國晚期內部的各民族發明 •最歐化、最矛盾的波羅的海各省 •愛沙尼亞與拉脫維亞的民族發明 •立陶宛的民族發明 •白俄羅斯的民族發明 •烏克蘭的民族發明 •溫和派社會主義者建立的烏克蘭人民共和國 •烏克蘭人民共和國的滅亡 •韃靼人的民族發明 •外高加索聯邦的民族發明 •中亞地區的民族發明 •布爾什維克革命把民族發明凍結在一九一八 •【延伸問答】

內文試閱

〈模仿法蘭西的巨大代價〉 凱薩琳本人的憲法體制就如前所述,是建立具有三個等級的、像法國一樣的俄羅斯帝國。但是這個俄羅斯帝國當中其實沒有像法蘭西王國那樣的封建貴族,在當時已經只剩下彼得大帝培養出來的官僚貴族了。即使如此,在她建立三個等級的王國的努力當中,這個官僚貴族階級仍然是她最能拿得出手的東西。官僚貴族雖然不是封建貴族,但是畢竟還可以算是貴族。畢竟凱薩琳還可以做彼得大帝曾經做過、而她可以加倍做的事情,就像她對狄德羅所做的那樣。她年輕的時候就是法國作家(包括狄德羅)的粉絲。後來她當上了女皇,聽說狄德羅在經濟上遇上了困難,想要變賣他的全部藏書,她頓時表示說,我也是作家,我知道藏書對作家是多麼重要,把作家和他的藏書分離開來是一件極其殘酷的事情。於是,她派她的大臣到法國去,用重金全部買下了狄德羅的藏書,以免使它們分散。然後買下了藏書以後,又用重金聘請狄德羅做皇家圖書館的管理員。也就是說她出了兩筆錢,一筆錢買狄德羅的書,然後把狄德羅的書還給狄德羅,還要給狄德羅按月按年支付圖書管理員的工資。唯一的條件就是,等狄德羅死後,不再需要這些書以後,再把這些書送到俄國來,交給買主凱薩琳。這樣的交易當然是非常照顧狄德羅本人的,狄德羅本人也對女皇感恩戴德。在當時還沒有宣傳部門的年代裡,他作為著名作家和歐洲輿論場的大V,替俄國沙皇說了無數的好話。凱薩琳雖然是一個很精明強幹的馬基雅維利主義者,但是她對狄德羅的做法倒真有可能主要是出於年輕時代、心靈還純潔的那個時代的感情,而不是為了撈取宣傳方面的好處,雖然宣傳方面的好處她實際上是得到了。 從凱薩琳在俄羅斯帝國推行的改革來看的話,她對法國的執迷不完全是出於物質利益,她就是真心覺得法國的制度非常先進。她一方面企圖把貴族變成法國式的貴族等級,教士變成法國式的教士等級,但是在把俄國商人變成法國式的第三等級這方面,就遇到了無法克服的困難。彼得大帝建立的國有企業對增加國庫收入有很大的用處,她本人又利用歐洲金融財政之類的發展,開始在俄羅斯帝國推行紙幣政策和貸款政策,這兩者都極大地增加了帝國的收入。只是歐洲列強推行這一類政策背後有一個強大的資產階級和市民社會,有不斷蓬勃發展的經濟作為基礎,而俄國沒有這樣的資產階級,俄國經濟也要落後得多。所以,她用這種方法大大增加了政府的收入和債務以後,這些收入和債務最後都改頭換面,通過食鹽專賣和各種國家壟斷公司的方式,轉嫁到了俄羅斯內地的廣大消費者身上。而轉嫁到消費者身上的結果是,由於最主要的消費者往往是鄉村和小城市的地主,他們的開支極大增加了以後,他們不可避免要去壓榨他們的農民,想法設法從農民身上增加收入。如果實在沒有收入可以增加,至少要尋找藉口使他們多勞動一些。我們要注意,法蘭西王國的三個等級當中也是不包括農民的。因此最後,建立三個等級所造成的絕大部分壓力都壓在了農民頭上。 而帝國政府的精明強幹的女皇本人意識到,她不可能真正為了保護農民的利益而去觸犯作為帝國基礎的貴族和地主。而且,為了進一步地推行她的偉大理想,她還需要一批受過現代歐洲新教育的貴族跟她合作。因此,在帝國財政無法開展的情況之下,她只有像以前的幾位沙皇一樣,犧牲農民的利益來討好貴族地主。而且還要進一步,把這些人的非正式的、默許的、零星的做法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之所以如此,正是因為她是西歐的崇拜者,因此她也是一位立法狂。她要求把俄羅斯帝國混亂的法典整理起來,使之有規範。而在這些法典當中,就最終正式承認了地主有對農奴的處理權,地主在出賣土地的時候有權把農奴作為土地的一部分出賣。我們要注意,這種把農奴和土地一起出賣的事情早在凱薩琳當政以前就有了,但是只是一個模糊的習慣。朝廷關心的只是地主能不能夠提供足夠的兵源和稅收,並不關心他們是怎樣搞到這些東西的。而凱薩琳的政府要制定歐化的法典,要使土地財產權明確和清晰起來。 在地廣人稀的俄羅斯,土地本身不一定很值錢。如果沒有勞動力的話,土地很可能賣不出去。沒有勞動力的土地很容易重新退化成為雜草和森林的地帶,有勞動力的土地才能賣得出去。勞動力數字的高低,能夠很大程度上影響土地的價格本身。因此,出賣土地的地主們要向買主提供的最重要資訊就是,我這塊土地為什麼能夠賣出八百盧布或者八千盧布。主要因素就是,你看,我這上面有多少個精壯的男勞動力。如果我只賣地,而勞動力卻跑到別的地方去了,那麼我差不多就是在騙你了,把以前值錢、但是以後不可能值錢的土地塞給了你。因此,土地和勞動力同時轉移,是符合當時的經濟和社會狀態的。但是在受過西歐啟蒙思想的新派人士看來,農奴像牛一樣被賣了出去,這難道不是奴役的最好證明嗎?凱薩琳的政府把這樣的條款正式地納入了俄羅斯帝國的條款,所以凱薩琳一朝才是俄國農奴制真正確立的朝代。彼得和他以後的朝代,由於朝廷開支的增長,製造了農奴制固定化和正規化的必要條件。精明而現實的凱薩琳把已經造成的既成事實以法典的形式固定下來了。到了她的孫子亞歷山大一世所在的時代,就變成她親手創造出來的俄國自由派貴族痛心疾首、必須要除掉的一個毒瘤了。 凱薩琳留給俄羅斯的主要的自由主義遺產是地方制度。彼得大帝很可能也有改革俄國地方制度的用心,但是他一生倉促,率領他的相當孤立、人數並不很多的洋務派改革集團在帝國東西南北跑上跑下,今天做這個,明天做那個,做的工作都很不系統。在地方制度方面,他基本上是把過去的軍區制和督軍直截了當地改成了省區制和省長,留下的成績是非常粗糙的。凱薩琳決心按照法國方式來改革省制,按照經濟、地域、人口和文化各方面合理的指標重新改組省界,把原來的十幾個軍區改成五十個省區,最後消除了彼得大帝時代把軍役貴族轉化為官僚貴族、把軍區轉化為省區的最後一點殘餘。凱薩琳以後的省區大體上可以視為行政單位而非軍事單位了。同時,她按照法國的管理體制來管理地方,把彼得大帝以後基本上被打散的地方自治機構恢復起來。最重要的一項是在司法方面,因為司法是政治不太重要的方面,並不直接威脅到女皇本人的政權。她把地方法院交給貴族選舉產生,使它不再受沙皇的完全控制。同時,讓各等級貴族選舉出監督省政的委員會,在中央政府任命的省長之外設置至少是享有一定諮詢權力的貴族委員會。貴族委員會的議員可以選舉自己的貴族長,貴族長可以主持簡單的仲裁法庭。可以說,後來在亞歷山大二世時期的改革,例如英國式的陪審制和地方自治局(Zemstvo),在凱薩琳二世的地方制度改革當中已經初見端倪。或者不如說,後者根本就是前者在制度上的進一步延伸。但是由於農奴制的緣故,俄國自由主義者和親歐派一般都不肯原諒凱薩琳,所以很少願意提到她在這方面的功績。我們要注意,理論上的制度和現實上的制度是不一樣的。理想主義者在紙上設計而在現實中沒有實行過的制度是很難實施的。如果沒有現實中已經有的類似制度作為可以依託的基礎的話,亞歷山大二世的改革可能是不會成功的。 凱薩琳在歐洲引起的印象,一方面是,法國啟蒙思想家在法國本身和西歐都不能完全實現的改革,在俄羅斯似乎有一部分是被女皇完全實現了,因此得到了很大的名譽;一方面是,她在歐洲政壇上對土耳其和波蘭的軍事行動擴大了俄羅斯帝國的版圖。她從波羅的海派出的艦隊一路繞過直布羅陀海峽,繞過義大利半島,來到希臘,援助希臘東正教徒的起義,殲滅了土耳其艦隊,一度威震歐洲。但是從俄羅斯帝國內部,她本人和她的海軍司令奧爾洛夫都承認,這支俄國艦隊也就是能打土耳其艦隊,如果跟歐洲列強的艦隊相遇的話,勢必全軍覆沒。但是在輿論方面,由於她只打土耳其和波蘭的緣故,她在外交上獲得了極大勝利。俄羅斯帝國在她統治的時期顯得空前強大,但是這個強大有一定的紙老虎性質,需要有一個像凱薩琳本人這樣精明強幹的人來控制它的外交。如果落到蠢人保羅或者理想主義者亞歷山大一世手裡面,那麼紙老虎是很可能會露出原形的。後來這兩件事情在她死後就都發生了。 (本文節錄自「第五章:沙堆上的高塔和沒有憲法的國家」)

作者資料

劉仲敬

長於新疆,而獨以川人自屬。嘗操宋慈故業,而自授史學。刀下閱屍,筆下著史。以其獨特的理論體系,致力於用憲制演化的角度研究歷史,並投入民族發明的推廣。他在大眾史學及網路場域擁有巨大影響力,其學說被支持者稱為「阿姨學」。現為旅居美國的自由作家。 著有「近代史的墮落」系列作(《晚清北洋卷》、《國共卷》、《民國文人卷》),此系列透過近代東亞地區重要歷史人物之生平,闡述東亞文明的歷史特性;《經與史》、《遠東的線索》為重新解釋內亞和東亞古代歷史關聯性、解釋中國近現代史格局與演變的經典作品;《文明更迭的源代碼》則是關於「阿姨學」的思想脈絡、及對世界各種文明和歷史的探討。 譯有大衛.休謨(David Hume)的《英國史》、湯瑪士.麥考萊(Thomas Babington Macaulay)的《麥考萊英國史》等西方歷史學經典作品。

基本資料

作者:劉仲敬 出版社:八旗文化 出版日期:2022-09-14 ISBN:9786267129838 城邦書號:A1390292 規格:平裝 / 單色 / 416頁 / 14.5cm×21cm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