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423世界閱讀日加碼
目前位置:首頁 > > 商管理財 > 經濟/趨勢 > 趨勢
沒有資本的資本主義:無形經濟的崛起
left
right
  • 已售完,補書中
    貨到通知我

內容簡介

★ 比爾・蓋茲推薦 ★《經濟學人》網站經濟與商業類選書 ★《金融時報》最佳經濟類選書 有形資產定輸贏的時代,正式宣告終結! 無形資產決勝負的未來,怎麼拚經濟? 還在用舊思維思考新現象嗎? 經濟發展的典範已經悄然移轉 少數真正值得關注的全球經濟趨勢來臨 面對經濟發展與企業競爭的全新格局 思考架構也要跟著轉型 二十一世紀初,一場靜默的經濟革命已經展開。主要已開發經濟體在無形資產的投資,有史以來首度超越了有形資產。當主要投資標的已經從機器和廠房,變成與知識有關的產品,例如軟體、研發、設計、原創藝術、市場研究、培訓和新業務流程,經濟的長期成功也愈來愈仰賴善用看不見、摸不到的無形資產。這股趨勢,不是產值龐大的科技業或藥廠獨有的現象,也出現在你家街角的咖啡館和健身房。 全球經濟主流從有形經濟轉型為無形經濟,對於個人、企業乃至國家政府,有何寓意?這表示,不管是投資決策。還是追求經濟成長,思維模式都要跟著翻轉。 本書結合商業實務案例與總體經濟數據,說明這股趨勢的變化從何而來;並剖析無形資產的獨特性,以及這些特點如何讓以無形資產為主的經濟體,在運作規則上迥異於以有形資產為重的經濟體。此外,本書也根據無形資產的特性,解釋經濟成長放緩、長期停滯和不平等這些最受關注也爭議不斷的當代現象,並點出企業融資和公共政策因此面臨的挑戰,幫助企業經理人和政策制定者在令人眼花撩亂的一系列政策抉擇裡,分清輕重緩急。 閱讀本書── 迅速掌握無形經濟的遊戲規則 跳脫轉型過程的迷思與陷阱 開創投資、成長與競爭的全新格局 不可不知!無形資產的四個特性 -可擴展性(scalable) -沉沒成本(sunk cost) -外溢效應(spillover) -綜效(synergy) 不可不慎!無形資產投資的衝擊 -經濟為何長期停滯 -金融體系為何備受考驗 -基礎建設如何轉型 -公共政策面臨哪些難題 不可不防!無形經濟的不平等陷 -區位發展的不平等 -企業獲利能力的不平等 -世代之間的不平等 -個人所得與財富的不平等 -個人尊嚴的不平等 從理解無形資產,到駕御無形經濟 趨勢的解讀,觀念的理解,一本到位! 齊聲讚譽 舊模式在全球經濟體有愈來愈多地方走不通。從稅法、經濟政策到城市的興衰,這都有重大寓意,但是經濟的治理規則的腳步仍未跟上來。這是全球經濟沒有得到足夠關注的重大趨勢。如果你想要理解它的重要之處,這本精采的新書是我見過的最佳解釋。──比爾・蓋茲 關心如何重新加速提高生活水準的人,都應該看這本書。──羅伯.佩斯頓(Robert Peston),《我們如何收拾這個爛攤子》(How Do We Fix This Mess?)作者 資本家擁有工廠、工人提供勞動力的十九和二十世紀世界已經結束。在本書中,哈斯克爾和韋斯萊克利用引人入勝的例子,說明現今商業資產為何以無形資產為主,且如何改變商業運作,包括企業策略、會計、領導方式和產業策略。無論你是顧客、投資人、經理人、員工還是從政者,都可以藉由閱讀本書獲得新洞見。──約翰.凱伊(John Kay),《玩別人的錢》(Other People's Money)作者 本書幾乎每一頁都使我讚嘆「原來如此」或「真沒這麼想過」。它高度原創、深具啟發性,改變了我看事物的方式。──丹尼爾.芬克斯坦(Daniel Finkelstein),《泰晤士報》專欄作家 這本迷人的著作探討一個重要但遭忽略的題目:現代經濟中資本與經濟活動的無形特質。無形經濟的崛起少有人指出,其涵義也少有人明白或討論。目前市場上沒有類似的著作。──黛安.柯爾 (Diane Coyle),《GDP的多情簡史》(GDP: A Brief but Affectionate History)作者 本書很好地闡明了影響我們世界的隱蔽資本。測量和認識這種資本是我們的一項優先要務。──威廉.克爾(William R. Kerr),哈佛商學院教授 本書內容周全,令人信服地說明了無形資本的重要性。哈斯克爾和韋斯萊克提出的框架極有見地,對認識動態和創新的現代經濟體大有幫助。──卡蘿.柯拉多(Carol Corrado),美國經濟諮商局研究主任

目錄

【章次目錄】 第1章 導論 第一部 無形經濟的崛起 第2章 資本的消失戲法 第3章 無形資產投資的測量 第4章 無形資產投資的特性 第二部 無形經濟崛起的影響 第5章 無形資產、投資、生產力與長期停滯 第6章 無形資產投資與不平等加劇 第7章 無形資產投資的基礎建設需求與無形基礎建設 第8章 無形經濟的融資挑戰 第9章 無形經濟的競爭、管理與投資 第10章 無形經濟與公共政策 第11章 總結與展望 【圖表目錄】 圖1.1 學術期刊提到「無形」的次數 圖2.1 美國歷年的無形與有形資產投資 圖2.2 英國歷年的無形與有形資產投資 圖2.3 歐洲的無形與有形資產投資 圖2.4 歐洲和美國的無形與有形資產投資 圖2.5 各國無形與有形資產投資占GDP的比例 圖2.6 各國的無形與有形資產投資 圖2.7 製造業與服務業無形資產投資的密集程度 圖2.8 有形和無形資產投資與法規嚴格程度 圖2.9 無形資產投資與政府研發支出 圖2.10 無形資產投資與服務貿易限制情況 圖5.1 實質投資占實質GDP的比例 圖5.2 美國與英國的長期實質利率 圖5.3 企業獲利指標和企業獲利分布情況 圖5.4 勞動生產力差距 圖5.5 勞動生產力與多要素生產力成長率 圖5.6 納入和未納入新無形資產投資的投資/ GDP比率 圖5.7 無形資產投資密集程度與生產力差距變化 圖5.8 無形資產和研發的資本貢獻成長率 圖5.9 多要素生產力與無形資本貢獻的成長 圖5.10 多要素生產力與研發資本貢獻的成長 圖5.11 納入或不納入新無形資產投資的產出成長 圖6.1 美國高中與大學畢業生年所得中位數差距 圖6.2 英國世代之間的不平等 圖6.3 英語國家頂層1%所得所占的比例 圖6.4 美國若干城市的房價實質增幅 圖6.5 英國各地區房價實質漲幅 圖6.6 選民的「經驗開放性」與支持英國脫歐的比例 圖9.1 《哈佛商業評論》的文章提及「領導」和「管理」的次數 圖9.2 會計帳面值和獲利提供的有用資訊愈來愈少 表2.1 舉例:企業的有形資產與無形資產的投資 表3.1 無形資產投資的類型 專題4.1 知識、數據、資料與構想 專題5.1 生產力與獲利能力 專題6.1 測量不平等 專題6.2 皮凱提不等式(r > g)成立的條件 專題10.1 小國的機會:假想國應該怎麼做?

內文試閱

投資對任何經濟體的運作都至關緊要。站在經濟的角度,投入時間、資源和金錢以在未來生產有用的東西,是企業、政府和個人的重要行為。以下這項觀察,是本書的起點:最近數十年間,投資的性質出現逐漸但顯著的改變。 這種變化主要不是受資訊科技影響。新投資主要不是機器人、電腦或矽晶片方面的投資,雖然如我們將看到的,這些東西全都發揮了輔助作用。茁壯成長、勢不可當的投資類型是無形資產投資,包括在構想、知識、美學內容、軟體、品牌、網絡和關係上的投資。本章闡述這種轉變和它發生的原因。 健身房之旅 我們的故事從健身房講起。我們將造訪兩家商業健身房(一家在2017年,一家在1977年),檢視兩者的一些差異。健身房是一個生動但典型的例子,我們可以從中看到,即使不是明確屬於高科技產業的企業,也已經微妙地改變投資類型。 我們探索無形經濟的旅程從健身房開始,這一點很有趣,因為健身房乍看並沒有很多無形資產。即使你像逃避瘟疫那樣避開健身房,你大概還是知道健身房裡有什麼東西。我們的2017年健身房裡,滿是營運所需要的設備,包括接待處(有一部電腦,可能還設有閘門)、各種健身器材、淋浴設備、儲物櫃、墊子和鏡子(一名健身房老闆戲稱鏡子是「健身房裡最頻繁使用的設備」)。這些設備會反映在擁有和經營健身房的公司的帳目上:它們的帳上通常記錄了你看得見、摸得到的許多資產,從健身房所在的建築物,到顧客使用的跑步機和槓鈴皆在裡面。 現在來看四十年前的健身房。1977年時,美國已經到處都有健身房。電影《鐵金鋼》(Pumping Iron)剛推出,阿諾史瓦辛格(Arnold Schwarzenegger)靠它在演藝圈突圍而出,而戲中有他在洛杉磯威尼斯海灘金牌健身中心(Gold’s Gym)鍛鍊的場面;金牌健身中心創立於1965年,後來開遍整個美國。其他健身房的設備包括亞瑟瓊斯(Arthur Jones)1960年代末發明的固定重量健身機器Nautilus。檢視當時的健身房,你可能會對它們與現在的健身房有很多相似處感到意外。當然,當年的重量訓練器材可能少一些,而且沒那麼先進;會員資料是以索引卡而非電腦記錄;器材以外的硬體也可能比較粗陋。但除此之外,健身房的許多實物資產看來都一樣,包括健身室、更衣室和一些設備。 但如果我們回到2017年的健身房並仔細觀察,我們將看到一些差別。現在的健身房有一些投資是1977年的健身房所沒有的。接待處的電腦裝了軟體,記錄會員資料、課程安排、員工班表,並與公司的中央資料庫相連。健身房有它的品牌,品牌的建立有賴廣告專案,而這些廣告專案的複雜程度和費用遠遠超過1970年代的健身房。健身房有它的作業手冊,載明員工應怎麼做各項工作,從吸收新會員到處理拖欠費用的顧客,都有明確的程序。公司訓練員工遵循手冊的指示,以應有的效率完成各項工作,而若是在1970年代那個比較輕鬆隨意的年代,這會顯得奇怪。這些東西(軟體、品牌、程序和培訓)全都有一點像健身房的實物資產(健身器材、閘門、所在建築物之類):它們短期內耗費金錢,但長期而言有助健身房順利運作和賺錢。不同之處在於這些東西多數是觸摸不到的,絕不會有不小心掉下來砸到腳的危險。現在的健身房仍然使用大量的實物資產(英國四大健身業者全由私募股權公司擁有,這些公司比較喜歡資產密集企業),但相對於四十年前的同業,它們的無形資產大幅增加了。 但健身房還有更深層的轉變。2017年的健身房為會員提供定期的健身課,Bodypump是最受歡迎的其中一種,課室門上有顯眼的「Bodypump®」標誌。原來這間健身房裡還有其他公司在做生意,而且站在經濟的角度,這種業務比健身房本身更有意思。 Bodypump是一種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參與者積極走動、配合音樂進行輕量舉重。出色的Bodypump健身課可以使學員非常興奮並充分運動,遠非前面這句平淡的說明所能描述。Bodypump之所以加上註冊商標的符號,是因為這種課程是由健身房以外的公司、紐西蘭的萊美國際(Les Mills International)設計和擁有權利的。 萊美國際創始人米爾斯(Les Mills)是紐西蘭的奧運代表隊運動員,他在高德(Joe Gold)於洛杉磯開了第一家金牌健身三年之後,在奧克蘭開了一家小型健身房。他兒子菲力浦(Philip)某次訪問洛杉磯,看到結合音樂與集體運動的潛力;回到紐西蘭之後,他加入舉重元素,1997年創造出Bodypump健身課。他意識到,藉由編排例行動作、搭配現代動感音樂,可以創造出一種能賣給其他健身房的產品。到2005年時,萊美國際的健身課如Bodypump和Bodycombat已推廣至55個國家約1萬個場所,每週估計有400萬人參與(Parviainen 2011);該公司的網站估計,如今每週有600萬人上課。萊美國際的設計師每三個月替課程編排新動作。他們拍下影片,附上動作說明,連同音樂檔案寄給公司授權的導師。我們撰寫本書時,該公司有13萬名這種導師。要成為導師,你必須完成三天的訓練(目前費用約為300英鎊),隨後可以開始授課,但要更進一步,你必須向萊美提交完整的一堂課影片,由該公司檢驗你的技巧、動作和輔導能力。 萊美國際這種公司用來賺錢的工具,與1977年金牌健身仰賴的槓鈴和墊子之類的東西截然不同。沒錯,萊美仍有一些實物資產,例如錄影設備、電腦和辦公室,但它的多數資產是無形的。它有一套非常寶貴的品牌(在某些地方,健身房停止提供Bodypump會導致會員轉投其他健身房)、受版權和商標保護的智慧財產、設計健身課的技能,以及與一些供應商和夥伴(例如音樂分銷商和健身教練)的專屬關係。利用健身方法賺錢這種構想,不算是創新,因為在米爾斯出生前十年,健美先生阿特拉斯(Charles Atlas)就已經在賣他的健身課程。但是,萊美國際的運作規模,以及它結合品牌、音樂、課程設計和訓練的方式,都是不同尋常的。 我們的健身房旅程顯示,即使是健身這種非常物質的生意(健身是要塑造美好的體形),最近幾十年來也已經變得相當仰賴非物質的東西。這不是那種我們看過無數新聞報導、耳熟能詳的網際網路顛覆現狀的故事,如唱片店被Napster、iTunes和Spotify所取代。健身房並沒有被某種應用程式取代。軟體並沒有使我們變得不需要舉重。但是,健身生意仍出現了兩方面的變化。健身房本身表面看來與1970年代的情況相似,但如今已布滿系統、程序、關係和軟體。這與其說是創新(innovation),不如說是神經支配(innervation),即身體的某部分獲得神經,使它有感覺,並變得有序和可控。此外,一些幾乎完全仰賴無形資產的新企業出現了。 無形資產投資穩定成長 健身產業擴大無形資產投資的故事並不是特例。 我們來看多數人熟悉的另一個領域:超市零售業。如果你身處四十年前的自助超市,你會覺得它顯得老舊,但也不會認不出來它是超市。四十年前的超市是擺滿了貨架、冰箱和冰櫃的巨大空間,一如現在;顧客自己挑選商品,放進購物車裡,最後前往收銀台付款;在超市的幕後,有卡車不時從中央倉庫運來貨物,以免超市斷貨。當然,超市業的有形資產四十年來已經有所改變:店面形式改變了(有些變成了大賣場並遷往市郊,有些大幅縮小店面並留在市中心),收銀台採用了更多電子設備,有些超市甚至採用自助付款方式。但相較之下,超市的無形資產變化更大。在1970年代,超市就已經愈來愈倚重條碼追蹤商品庫存;到了1980和1990年代,超市利用電腦化系統管理供應鏈,顯著提高了這個產業的生產力。超市開始投資於以下方面:複雜的訂價系統;雄心勃勃的品牌和行銷專案(包括推出各種自有品牌商品);細緻的業務運作流程和系統,並培訓員工遵循標準程序;以及各種方便門市和總部追蹤績效、平衡庫存、規畫升遷的管理系統。除此之外,這個產業也出現了許多非常倚重無形資產的公司,例如線上零售業者FreshDirect和Ocado(它們以軟體取代門市),以及幫助超市處理資料的公司,譬如熟客資料專家DunnHumby和LMUK。 快速成長的科技公司是無形資產最密集的企業類型之一。其中一個原因是,軟體和資料是無形的,而隨著電腦和電訊技術日益進步,軟體可以做的事愈來愈廣泛。但創投資本家安德森(Marc Andreessen)所講的「軟體吃掉世界」(software eating the world)的過程,並非只是與軟體有關,還涉及許多其他無形資產。想想蘋果公司的設計和它無與倫比的供應鏈(蘋果因此得以推出優美的產品,迅速滿足市場的巨大需求),或共享經濟巨人如優步(Uber)和Airbnb建立起來的司機和屋主網絡,又或者特斯拉(Tesla)的製造能力。電腦和網際網路是投資出現這種轉變的重要驅動因素,但這種變化早就已經開始,甚至在萬維網、網際網路和個人電腦問世前就已經開始。 檢視整個經濟體的數據,我們可以清楚看到無形資產投資的興起。多年來,一些經濟學家致力測量不在國民經濟帳目上的無形資本,針對無形資產投資的規模提出愈來愈準確的估計。 無形資產投資成長的原因 本書的主要目的不是解釋為什麼無形資產投資如此穩定和持久地成長:我們比較重視的是闡述這種投資的興起,以及它對經濟的廣泛影響。以下,我們從技術與成本、技術與無形資產的生產力、產業結構、商業環境的變化、全球化與市場規模等面向,檢視無形資產投資興起的可能原因。 (以上節錄自本書第2章,更多精采內容,請詳閱本書)

作者資料

喬納森.哈斯克爾(Jonathan Haskel)

哈斯克爾是倫敦帝國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商學院經濟學教授,也是英格蘭銀行(Bank of England)貨幣政策委員會的外部成員。與史蒂安.韋斯萊克(Stian Westlake)合著《沒有資本的資本主義:無形經濟的崛起》(Capitalism Without Capital: The Rise of the Intangible Economy),2017年與研究團隊同獲靛藍獎(The Indigo Prize)。

史蒂安.韋斯萊克(Stian Westlake)

英國皇家統計學會(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執行長。與喬納森.哈斯克爾合著《沒有資本的資本主義:無形經濟的崛起》,2017年與研究團隊同獲靛藍獎。

基本資料

作者:喬納森.哈斯克爾(Jonathan Haskel)史蒂安.韋斯萊克(Stian Westlake) 譯者:許瑞宋 出版社:天下文化 書系:財經企管 出版日期:2019-06-27 ISBN:9789864797530 城邦書號:A1500921 規格:平裝 / 單色 / 352頁 / 14.8cmx21cm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