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排行
-
暗示效應:讀心術、安慰劑、虛假訊息……揭穿暗示操控感官、信念與生理反應的伎倆,如何進一步形塑身心健康與社會認同
-
人類如何學習語言?從心理學和神經科學探索嬰兒到成人的語言能力躍進之謎
-
萬物的名字:博物學之父布豐與林奈的頂尖對決,一場影響日後三百年生物學發展的競賽【普立茲傳記類獎】
-
無限可能的卵:從生命起源到人類誕生,與生命共同演化的卵
-
改變世界的17個方程式
-
與眾不同的大腦:為什麼我們能理解科學和藝術?電腦與AI會影響大腦的演化嗎?
-
時間的起源:史蒂芬.霍金的最終理論
-
Size決定世界:從動物心臟到飛機座椅,電視與油輪尺寸,從生物學到經濟學,一場關於萬物大小、比例、分布的思辨之旅
-
大腦持久力:IQ高、過目不忘就是頭腦聰明嗎?——腦科學家告訴你維持「大腦韌性」更重要!
-
為什麼E=mc2?看懂相對論的第一本書
內容簡介
能在黑暗中生存,才是最強悍的勇士!
毛毛一行人前往石灰岩洞窟探險,
卻不小心失足跌入洞穴的深處!
在沒有樹枝可以燃燒,
也沒有動物可以獵食的洞窟中,
毛毛他們能夠克服萬難、順利逃脫嗎?
【學習主旨】
1.了解石灰洞窟形成的過程
2.學習生活在洞窟內的生物
3.認識石灰洞窟的構造
【三大特色】
1.逗趣的人物加上曲折的劇情,讓人愛不釋卷。
2.實用的求生常識和樂觀的求生意志,具有高度學習價值。
3.每章節後附有詳細的說明文,提高學習效果。
目錄
第1章 前進熱帶洞窟
第2章 蝙蝠的天下
第3章 未知的洞窟之旅
第4章 墜落到黑暗裡
第5章 巨大的「落水洞」
第6章 騷動的水鬼
第7章 跟蹤蝙蝠
第8章 尋找出口
第9章 幽閉恐懼症
第10章 落石地帶
第11章 陡峭的懸崖
第12章 洞窟瀑布
第13章 洞窟倒塌了!
第14章 狗洞大作戰
第15章 溺水危機
第16章 探索水中洞窟
第17章 重見光明
序跋
黑暗中的勇士
為了體驗洞窟探險,我初次進入非觀光區的洞窟。因為入口附近有光線照射,所以洞窟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黑暗,不過卻有一股濃厚的泥土味,而且滿布著灰塵。用手電筒照射洞頂,可以看見許多細微的塵土從上方落下,就好像瀰漫著一層霧氣,接著便抱著滿腔期待與些許不安的心情,隨著專家進入洞窟探險。
通過入口之後,四周突然變得極為昏暗,在洞窟中,可以深切感受到什麼叫黑暗世界。在裡面伸手不見五指,只能藉由雙手到處觸碰,這讓我開始感到害怕。一般人一旦無法經由視覺探查環境,就會感到極度不安;即使有手電筒輔助,視野仍然受到限制,行動也變得遲鈍,那種感覺真的很幽悶。因為對於黑暗的洞窟,以及無法預知的行程感到害怕,於是越往洞窟內走去,腦海中想回到外面的念頭就越強烈。
通過入口之後,四周突然變得極為昏暗,在洞窟中,可以深切感受到什麼叫黑暗世界。在裡面伸手不見五指,只能藉由雙手到處觸碰,這讓我開始感到害怕。一般人一旦無法經由視覺探查環境,就會感到極度不安;即使有手電筒輔助,視野仍然受到限制,行動也變得遲鈍,那種感覺真的很幽悶。因為對於黑暗的洞窟,以及無法預知的行程感到害怕,於是越往洞窟內走去,腦海中想回到外面的念頭就越強烈。
探險結束後,留下許多回憶,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曾有一回進入一個像狗洞一般狹窄的洞窟,我抱著頭勉強自己前進,身旁的探險家卻輕鬆的通過洞口,只有我,不但抱著頭,汗水也如下雨一般流不停,甚至感到喘不過氣。此刻,我深深體驗到以前曾聽說過的「幽閉恐懼症」。
洞窟需要經過很長的時間才能形成,是地球的景觀傑作之一,其中形成石灰洞窟就需要數十萬年。在探險的同時,發現石灰洞窟內的鐘乳石,十分賞心悅目,而且就算資源貧瘠,某些洞窟中仍有生物存在,讓人不禁覺得十分神奇。故事中的主角毛毛、俊慕、阿麗以及阿芝前往熱帶叢林的洞窟探險,卻遭遇重重困難,在沒有樹枝可以燃燒,也沒有動物可以獵食的洞窟中,他們要怎麼生存呢?面臨接踵而來的災難,毛毛一行人即將展開一場生存遊戲,大家在欣賞之餘,也可以成為洞窟博士喔!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