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51勞動節加碼
目前位置:首頁 > > 醫療保健 > 疾病醫學
疾病是才能:生病一定是壞事嗎?日本最新「讀病術」教你180度反轉對疾病的看法,不管是什麼病,1年內一定都有治好的機會
left
right
  • 書已絕版已絕版,無法販售
  • 疾病是才能:生病一定是壞事嗎?日本最新「讀病術」教你180度反轉對疾病的看法,不管是什麼病,1年內一定都有治好的機會

  • 作者:自凝心平(おのころ心平)
  • 出版社:采實
  • 出版日期:2012-09-28
  • 定價:300元

內容簡介

◎連續40週蟬聯日本Amazon健康保健排行榜前3名 《斷捨離》作者強力推薦:「生病,可以趕走心靈雜質。」 生病真的是壞事嗎? 我們的潛意識,會透過疾病說話,你聽見了嗎? 打從心底「允許」自己康復,任何一種病都會自己好。 真正的治癒不是把病丟掉,而是讓它幫助你 「生病了!為什麼倒楣的是我?」還在為疾病困擾不已,甚至自怨自艾嗎?其實生病絕不是你的錯,你也太小看疾病了!每種疾病都有非存在不可的理由,先別急著擺脫疾病,正視它、理解它、讓它來幫助你吧!你會發現,生病不僅並非壞事,我們甚至可以從中發現自己被埋沒的才能。 疾病,最瞭解你 「好像不太舒服,總之先看醫生吧!」不論大病小痛,第一個念頭就想往醫院跑的人想必不在少數,其實這樣做不但造成醫療負擔,更會讓你喪失「與身體對話的機會」。 「疾病」是身體發出的「訊號」,亂投醫以前,請試著解讀它!「我想向她道歉,卻拉不下臉來……」、「好想念我的家人!」、「好想休息一陣子。」我們的潛意識,會透過疾病說話,你發現了嗎? 本書以「心理學」與「醫學」兩大角度切入,帶你重新認識疾病,透過3個步驟,180度反轉你對疾病的固有看法: 【步驟1】 丟掉否定 想讓疾病對你說話,首先必須摧毀對疾病的負面想法。 為什麼人體細胞一年會完全更新一次,疾病卻無法在一年內痊癒?答案是:你的潛意識不允許自己康復。千萬別小看心理作用,當你承認自己的貧窮,你就會看起來像個窮人,同樣地一旦對疾病貼上負面標籤,疾病就會徹底成為負面的東西,纏著你不放! 打敗病痛的第一步不是逃避,而是「肯定疾病」,唯有拋棄對疾病的成見,你才會發現:原來疾病帶給我們的不是肉體上的痛苦,而是生命的成長。 【步驟2】 正視疾病 疾病是體內被壓抑的負面能量「具象化的結果」。你可曾想過,以下這些不起眼的症狀都與潛意識有關? 眼皮跳動不止的人,有不想被人看見的弱點;有鼻炎問題的人,想過濃稠而充實的人生;長期隱忍他人的傲慢與矛盾,讓你滿嘴蛀牙;嘴破、喉嚨痛的真正原因,也許來自你想捍衛的價值觀;辦公室上下人際關係的失衡,可能是肩頸痠痛的主因;腰痛表示你平輩關係出問題,要溫和地對待朋友;親人間的關係不睦,最容易讓你輾轉難眠……,從各種小病痛到慢性病、三大死因,每個疾病的背後,也許都隱藏著某種心理課題,等著你去發現。不妨試著從這些角度檢視疾病,從中發現自己被隱藏的人格特質。 【步驟3】 釋放疾病 當你對身心的關聯性有多一點了解,表示你的意識已經開始轉變了!接下來將透過一些簡單的方法,解放副交感神經,釋放囤積在體內的各種負面能量。當疾病的負面能量往外釋放時,不但身體痊癒了,更能發現意想不到的才能。 你也許不曾發現:有貧血問題的你,其實是個相當細心的人;常常頻尿的人,最懂得事情的輕重緩急;長期受荷爾蒙失調所困擾的你,擅於分配時間;有呼吸道問題的人,也許都有潛藏的藝術家天分……。疾病不可怕,它是演化的必經過程,幫助我們從中發現自己的潛能。 【本書5大特色】 ◎透過簡單易懂的圖解、生動的案例分析,理解疾病背後的心理成因。  ◎以醫學與心理學的交叉分析,提供新觀點,發現身體的另一種可能性。 ◎提供心靈層面的改善方針,對症下藥,徹底治癒惱人的疾病。 ◎收錄4個「左右腦測驗」,藉由動作檢視自己的個性,進一步了解潛意識對身體的影響。 ◎圖解5種「簡易鍛鍊法」,從小動作著手,強化五臟功能。

目錄

作者序──病,什麼都知道 前言──不管是什麼病,1年內一定會有治好的機會 第1扇門 摧毀對疾病的壞印象 Chapter1 其實,你的內心「渴望生病」?──發現疾病背後的心理欲望 每個疾病背後,上天都為你準備了「驚奇的答案」 每個人體內都有200種以上不同的才能 欲望,是所有疾病的根源 你的內心深處其實「渴望疾病」?! Chapter2 腎臟病跟「斷捨離」有關?──病理階層大圖解 負面能量不斷累積,一定會生病 便祕、手腳冰冷與「五臟功能」有關   .肝臟功能──經常熬夜,肝臟就會失去再生機會   .心臟功能──找不到人生定位,血液循環也會跟著出問題   .脾臟功能──胃與脾臟、胰臟間的平衡遭破壞,便秘就會找上門   .肺臟功能──人體是個小宇宙,透過呼吸與外界相互連結   .腎臟功能──有捨才有得,腎臟要健康請徹底實行「斷捨離」生活 5個平衡觀點,解決五臟壓力的各種小病痛 凌晨3點,才是區分五臟六腑的一日時間表 第2扇門 探索「病在想什麼」 Chapter3 疾病,到底有什麼才能?──每種症狀其實暗藏玄機,你不能不知道從「症狀」就能看見你的心在想什麼   .眼皮痙攣──眼皮跳不停,表示你有不想讓人看見的弱點   .鼻炎──消化不良或食慾不振的人,最容易鼻子過敏   .蛀牙──容易蛀牙的人,要切斷不必要的人際關係   .口腔潰瘍──嘴巴破,原來跟「胃」有關係?   .頸部痠痛──肩頸疼痛不能只靠按摩,生活失衡才是主因   .腰痛──改善「腰痛」問題,請先改善人際關係   .睡眠障礙──親人間關係不睦,最容易讓你輾轉難眠!   .感冒──人體好比淤塞的大水溝,要靠「感冒」定期大掃除 Chapter4 「慢性病」的才能是什麼?──高血壓、糖尿病、大腸炎通通有救高血壓、大腸炎背後,你非知道不可的事   .高血壓──努力過頭,最容易讓血壓飆升 【個案研究】拋開妒忌與競爭心,血壓跟著下降   .糖尿病──控制血糖的胰島素,為什麼會分泌異常?   .痛風──痛風的人,都具有天才型性格? 【個案研究】痛風消失了,走起路來更加踏實   .脂肪肝──肝臟脂肪會包覆毒素,吃得越毒,脂肪肝就越厚!   .肝炎──肝臟細胞會帶著病毒一起自殺   .輸尿管結石──尿道結石的人,要學習尊重他人的意見   .膽結石──放下無法原諒的過去,別讓負面想法在體內結石   .潰瘍性大腸炎──大腸黏膜發炎的背後,隱藏著對失敗的懊悔 壞習慣改不掉,是「潛意識」的錯!   .你是「速戰速決」型,還是「猶豫不決」型?   .雙手交叉的方法,會左右你的自我表現   .不經意的翹腳動作,會透露你的個性傾向 Chapter5 癌症、心臟病、腦中風,在想什麼?──越單純善良的人,越容易罹患癌症!? 哪種人容易罹患癌症、心臟病、腦中風?   .動脈硬化──腦中風、心臟病,都與血管硬化有關   .心臟病──心肌梗塞的人,其實是心臟太強的人   .腦梗塞──高標準的自我要求,會讓腦部堵塞、缺氧   .腦溢血──懂得適時為情緒踩剎車,就能遠離腦溢血 心臟病與腦中風的共通問題竟是「腸道」?   .癌症──越單純善良的人,越容易罹患惡性腫瘤 第3扇門 善用疾病的潛能 Chapter6 生病,其實是身體給你最好的禮物──癌症只有5種,「想哭癌」、「想笑癌」、「感謝癌」、「自責癌」以及「愛人癌」。 被壓抑的負面能量,要「有意識地」分層解放 戰勝癌症,先改變自己的價值觀    .第5層──解放「分子、原子階層」 與其在意健康檢查數值,不如多說「讚美的話」    .第4層──解放「有機化合物階層」 常懷「感謝的心」,就能擺脫身體的小毛病    .第3層──解放「細胞階層」 保健五臟的5種簡單動作    .第2層──解放「器官、組織階層」 ◎腎臟訓練:暢通排尿 ◎肝臟訓練:改善荷爾蒙平衡 ◎肺臟訓練:改善呼吸 ◎心臟訓練:改善血液循環 ◎脾臟訓練:順暢排便 勤運動,就能發揮身體的才能    .第1層──解放「肉體階層」 誠實表現內心的感動,疾病將化為才能 後記──打從心底「允許」自己康復,任何一種病都會自己好

內文試閱

◎不管是什麼病,1年內一定會有治好的機會   人體內的每個細胞裡都有80億個蛋白質。隨著身體的新陳代謝,每天有2~3%的蛋白質被汰換掉,接著食物經過消化吸收,又在體內合成新的蛋白質……,如此不斷地汰舊換新,不到三個月,體內的蛋白質就能完全代謝更新。   其他組織細胞也是如此,也就是說,體內大部分的細胞組織,在1年內就可以完全更新一次。從物質的角度來看,你的身體跟1年前相比,幾乎已經是不同的人。 細胞不斷代謝更新,疾病卻無法根除,為什麼?   這樣一想,不管得了什麼疾病,按理說一年內應該有治癒的機會才對,然而為什麼有些人跟癌症搏鬥3年仍不見好轉?有人得異位性皮膚炎5年、罹患糖尿病10年……,這些疾病為什麼拖這麼久都治不好?我認為這正是身心相互影響所致。   從物質的角度來看,細胞雖然已經全部更新,但我們還是能維持不變的面貌及身體,這是因為體內有不變的「自我意識」,能將舊記憶傳達給每個新生細胞。換句話說,每年都徹底汰舊換新的身體,其實是由每天的自我意識不斷連綴而成。同理,像疾病這樣頑強的記憶,也會使你一直處在生病的狀態,所以即便細胞完全汰換更新,病痛仍無法消除。   讓我說得更具體一點。例如,具有降血糖的作用的「胰島素」,是由胰臟內的「胰島β細胞」所分泌,這個β細胞當然也會經過新陳代謝,產生新細胞。   「好!我要分泌一大堆胰島素!」   當新生的β細胞意氣風發地大聲宣誓時,他成長的環境卻掛滿了「糖尿病」的招牌,周遭的鄰居不僅看起來精神不濟,更怠忽職守,完全不顧分泌胰島素的重責大任。   「小朋友,這裡得了糖尿病,你可不能太活蹦亂跳!」   在周遭環境的壓力下,原本懷抱理想、有無限可能的新生β細胞,還來不及發揮原有的實力,就被糖尿病這個壞組織給洗腦了!   病名與症狀名,就像人生某一幕中暫時被賦予的角色,並非原本的你,所以必須認清角色,如同演員卸下角色後回到現實生活一般,確實地意識到「你就是你」,才能不被疾病記憶綑綁,這一點非常重要。 摧毀「疾病記憶」,更新體內的記憶體,病就不見了   不曉得大家有沒有這樣的經驗呢?持續盯著某個字看,漸漸地那個字看起來就像一群毫無意義的線條組合。   現在請試著凝視「心」字1分鐘。持續盯著看的話,點與線看起來就成了散亂的要素,接著你不禁開始懷疑:「咦?『心』字長這樣嗎?」將視線集中在某樣物體上一段時間後,構成要素就會逐漸被分解,這在心理學上稱為「完形崩壞」。   如果告訴你:「癌症的病灶其實是白色的。」你會做何感想?心中有沒有某種刻板印象,覺得癌症就是黑色的呢?事實上,大多數癌症的病灶都是白色的。若想將自己從像這樣的成見與思考框架中解放出來,「完形崩壞」是相當有效的方法,請徹底檢視自身的疾病,然後將腦海中根深蒂固的記憶摧毀、分解。如果能將這些印象徹底解構,剩下的就只有重新建構而已。如此一來,從疾病及症狀中獲得解放的身體,就會配合記憶的再建構發揮原有實力,隨著每年的身體代謝而煥然一新。 ◎眼皮痙攣──眼皮跳動不停,表示你有不想讓人看見的弱點   眼疾好發於「拚命三郎」身上,他們都相當努力,也不輕易放棄或認輸,不是覺得:「這點小事對我來說不算什麼!」就是認為:「自己的潛能才不只這樣!」   正因自己總是拚命地往前衝,所以一看到有人偷懶、撒嬌或是滿口抱怨,心中一把無名火就會忍不住冒上來,剛開始也許只是心想:「喂!怎麼又來了!」接著就按耐不住心中煩躁的情緒而破口大罵:「幹什麼!你給我等一下!」   眼皮因痙攣而下垂的現象,普遍被認為是一種潛意識的表現──為了不讓眼睛看到不想看的東西,不過根據我的經驗,「不想讓人看見自己弱點」反而更為常見。   有人說:「眼睛會說話。」我認為眼睛最會說話的時候,莫過於眼皮跳動和下垂的時候,上班族A小姐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A小姐說:「朋友有困難都會找我商量,在她們的眼中,我看起來好像很靠得住,但其實我沒有她們想像的那麼堅強。」   「絕不能被人看扁!」在這樣的想法驅使下,她拚命努力,比別人加倍用心,也更努力工作著。因為如此,「旁人對自己的印象」與「真實的自我」間,漸漸產生巨大的差距,等到A小姐回過神來,才發現吃虧的老是自己。   她究竟為了什麼而努力,又不想讓人看穿什麼呢?原來A小姐是家中的長女,在父母的期待下成長的她從不允許自己撒嬌。A小姐藉由諮商的機會,向我吐露了自己的弱點,也因為這樣,她徹底擺脫了眼皮痙攣的問題。或許,每個人都需要一個能傾訴自我弱點的對象吧! ◎疾病的真心話:   內心其實也想撒嬌、渴望活得輕鬆一點、想對自己說:「你盡力了,已經ok了!」 ◎發揮才能的關鍵:   偷懶、抱怨、撒嬌……,這些你再三忍耐的事,別人卻輕而易舉地做了,這就是令你煩躁的原因。眼皮跳不停時,請先承認自己的弱點與內心情結,因為接受自己弱點的人,才是真正堅強的人。 ◎睡眠障礙──親人間關係不睦,最容易讓你輾轉難眠!   人類的「意識領域」可分為有自覺的「顯意識」及無法察覺的「潛意識」。心理學家榮格進一步提出「集體潛意識」,另外形成集體淺意識之前,意識的階層還有民族意識、血緣意識等,依序為:個人顯意識、個人經驗意識、家族血緣意識、民族意識、人類意識、集體潛意識。   你也許無法相信,但睡眠就是「意識」照著順序不斷演進的過程。睡覺時身體活動雖然減緩,但意識卻被逐漸解放至潛意識層,慢慢活性,而睡眠的「秘密」也就在這裡。   顯意識就像狹小的房間,而家族與血緣意識則好比寬廣的客廳,在那裡自我意識得以接觸父母、兄弟及親戚的意識。我們的意識在「睡眠」這個無意識狀態下前進,最後其他人的意識相連,因此我們也可以說,睡眠的本質就是追求「意識相連」的過程。   房間裡的隱蔽性較高,所以隱私也能被妥善保護,可是一個人住在那裡似乎有點寂寞,因此你會想去客廳,去確認一下與親友之間的「連帶關係」。不過在客廳待得一久,我們就會慢慢忘記自己,漸漸開始感到厭煩,最後還是走回自己的房間,就這樣,我們開始從睡夢中甦醒過來。   為什麼總是有人睡不著呢?我認為不肯走出內心的房間,拒絕與他人意識相連,正是失眠的原因,因此前來諮商的失眠症患者,多半對血緣關係懷抱著巨大的壓力,富商D太太正是如此。   她失眠的背後,其實隱藏著不惜切斷周圍的連繫,也想保護自己的深層悲哀,然而睡眠是自我意識和他人意識相連的行為,如果不允許自己與別人相連,就無法改善失眠症狀。   在諮商過程中,D太太多次提到過世已久的先生,對她而言真正能夠交心的人只有去世的D先生,其他人即便血緣再親,都無法推心置腹。D太太認為:「他們接近自己的目的,不過是為了錢!」而這種不信任感,只會讓她失眠的情況越來越嚴重。   了解原因之後,我替D太太進行了「想像療法」,讓她好好擁抱腦海裡的D先生。「原來失眠的原因是自己想努力守護和D先生之間的連繫啊!」了解這一點的D太太,從此終於能安穩入眠了! ◎疾病的真心話:      渴望與家人、親戚建立深厚的信賴感 ◎發揮才能的關鍵:   失眠暗示著你想獨自解決所有難題。這時不妨允許自己和別人心靈相通,試著信賴對方吧!因為睡眠教會我們的道理是:「無論發生什麼事,我們都註定與他人相連在一起。」 ◎痛風──痛風的人,都具有天才型性格?   痛風就如病名「連風吹過也會痛」,是一種會帶來劇烈疼痛的疾病,它好發於腳拇趾關節處,來如風,去如風,突如其來的疼痛,就像大拇指被鉗子夾住般讓人痛苦不已。   醫學上普遍認為,痛風是尿酸過高所引起。為什麼尿酸值會超標呢?原來老舊細胞在死亡時,會進行嘌呤的代謝,使血液中尿酸含量增加,超出正常範圍。因此我將尿酸定義為「過去思考的亡靈」,它包含了你過去的自我、以前的想法,不僅讓即將脫胎換骨的你感到不安,也會適時替你衝過頭的想法踩剎車。   罹患痛風的人以男性居多,100名痛風患者當中,女性只有1~2名,由此可見,痛風是男性色彩濃厚的一種疾病。歷史上疑似罹患痛風的名人多不勝數,例如:亞歷山大大帝、普魯士王腓特烈二世、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宗教改革家馬丁路德、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米開朗基羅與達文西、義大利詩人但丁、德國大文豪歌德、天才物理學家牛頓、生物學家達爾文、哲學家康德等,都非泛泛之輩。正在為痛風而苦的人,若是知道自己和這些天才們罹患一樣的病,應該多少能獲得一些勇氣吧!   痛風這個病名的由來,有一說是「疼痛像風吹拂一般在體內亂竄」,聽到這個說法,我不自覺聯想到印度傳統醫術「阿育吠陀」的體質論。這個從古流傳至今的傳統醫術,將人的體質分成瓦塔、皮塔、卡法三類,分別代表風、火、水三種能量體質,而受風的作用強烈影響的瓦塔體質,正與痛風有關。   塔瓦體質明顯的人,有強烈的邊緣人傾向,不但行動及說話速度飛快,更多半具有特殊才能。另外,為了達成目標,擁有塔瓦體質的人會竭盡所能地努力奮鬥,因此多能達成常人無法想像的夢想。   只不過擁有天才人格的他們,常因異於常人的舉動而遭人誤會,被一股遭世界遺棄般的不安全感包圍著,相信那些罹患痛風的歷史偉人都曾經歷過這番孤獨的滋味吧!   我認為痛風是身體為了激勵自己而發出的訊息,當你因為周遭的眼光而感到忐忑不安,或因為夢想實現的可能性極低而擔憂不已時,腳拇趾就會產生劇痛,告訴你:「別怕!只要腳踏實地就會成功。」 ◎疾病的真心話:   想繼續堅持夢想與理想 ◎發揮才能的關鍵:   你的成績斐然,過去的表現也值得誇耀,但也許你沒有注意到,自己已經被過去的光榮束縛了。試著忘記過去,重新建立自信心吧!不妨告訴自己:「就算從頭開始,也一定沒問題!」 ◎肝炎──肝臟細胞會帶著病毒一起自殺   各位對肝功能檢測常用的兩個數值,GOT與GPT應該都不陌生吧!GOT存在於心肌、肝臟、骨骼肌、腎臟等各處,是診斷肝臟損傷、心肌梗塞及溶血的重要依據;GPT則對肝細胞變性及壞死特別敏感,與GOT一樣,是診斷肝臟與膽道疾病不可或缺的重要指標。   不過,血液檢查只能得知GOT及GPT指數是否偏高,並不能診斷是否罹患肝病。其實包含心肌梗塞在內的各種肌肉病變,都會使GOT值升高,此外甲狀腺機能亢進、貧血、接受輸血或注射鐵劑,都有可能導致GOT、GPT值偏高。因此,各位必須知道,GOT與GPT雖然是肝指數的重要依據,但不是數值過高,就等於罹患肝病。   大家想必都聽過B肝、C肝等肝炎吧?但你可能不知道,B型、C型等肝炎病毒,其實只是肝炎的誘因,為了抵禦病毒的入侵,身體引發的「自殺性攻擊」,才是肝臟發炎的主要原因。肝臟細胞一旦遭受病毒入侵,免疫細胞就無法在不傷害肝臟的情況下,只對病毒展開攻擊,這時「寧可錯殺一百,也不能放過一個」的免疫細胞只能使出殺手鐧,將受感染的肝臟細胞全數摧毀。   肝臟擁有其他臟器所缺乏的天賦──「再生」,即使被切除7成,依然能仰仗再生能力,回復固有大小。因此,一旦肝臟中充滿了病毒、酒精及各種毒素而無法執行任務時,肝臟細胞就會當機立斷,帶著病毒一起自殺,再將任務託付給再生的新細胞,而肝炎就是肝臟細胞「犧牲小我」的最好例子。   值得一提的是,亞洲人的肝似乎特別容易出問題,不僅感染肝炎的機率居全球之冠,罹患肝癌的亞洲人也特別多(肝癌發病率以中國最高,韓國第二、日本第三),甚至被稱為「亞洲癌」。   對於為什麼亞洲人感染肝炎病毒的比例較高,目前醫學上仍未有明確的解釋,但這或許與近年受歐美影響,改變飲食習慣,而造成肝臟的負擔有關。隨著進口、加工食品日益增多,肝臟對於之前沒碰過的食物及人工合成物,就像是算因數分解般地頭痛:「這個東西到底要怎麼分解才好?」負擔自然日與遽增。   肝臟是重視傳統且自尊心極強的的臟器,為了保護體內環境,不惜以肉身一搏。從這個觀點來看,我認為肝炎是肝臟捍衛身體的「最終手段」,為了消滅無法理解的毒素,肝臟刻意讓病毒進入體內,再利用自殺攻擊,一舉殲滅。 ◎疾病的真心話:   想讓對方知道:「我有不惜一死也想守護的東西。」 ◎發揮才能的關鍵:   你擁有堅強的意志力,言出必行,是個相當有責任感的人。但有時就因為太苛責他人了,等到自己犯錯時,也變得無法誠實地承認錯誤。試著原諒自己,也原諒別人,讓自己變得更寬容吧! ◎腦溢血──懂得適時為情緒踩剎車,就能遠離腦溢血   腦內出血又稱為腦溢血。我們的腦部有三大腦血管,分別為前大腦動脈、中大腦動脈及後大腦動脈,其中從中大腦動脈分流出來的支流,普遍被認為是最容易發生腦溢血的地方。   這裡有被稱為「大腦邊緣系統」的重要區域,一旦受損將會造成嚴重的後遺症。為什麼大腦邊緣系統容易出血呢?那是因為中大腦動脈突然分支後,動脈壁無法適應「由粗變細」的壓力變化,而產生破裂。   揭開歷史的面紗,我們會發現江戶八代將軍德川吉宗、戰國著名武將上杉謙信,都因為腦溢血身亡。其中,上杉謙信是在與織田信長決戰的前夕過世,接著再把時間往前推移,也有人說落馬喪命的源賴朝,其實是在馬上中風而死,他們都是一生征戰,將自己逼到極限的人。今天比昨天更加努力,明天又再比今天更努力,朝著永遠不會結束的戰爭勇往直前,這就是他們的態度。   這樣一來就不難理解,為什麼1960年代經濟高度成長的日本,會有那麼多人死於腦溢血了!加速改變、倍數成長、領土(或市場)擴大……等,原以為道路會越走越寬,沒想到最後卻彎進小路,這就是腦溢血時的情形。   一旦速度太快,不論腳踏車或汽車,急轉彎時都會造成事故。因此預防腦溢血最好的方法,就是培養剎車技巧與彈性,幫助自己順利過彎。懂得適時替自己踩剎車,將有助於預防腦溢血。 ◎疾病的真心話:   想以極快的速度不斷前進、不希望被人迎頭趕上 ◎發揮才能的關鍵:   你非常有活力,也清楚自己未來的志向,不過急於達成目標的你,不論面對什麼情況,總是想以直球一決勝負。其實腦溢血中潛藏了「調整速度」的課題,偶爾交替運用直球與變化球,時而緩,時而急,才是上策。 ◎癌症──越單純善良的人,越容易罹患惡性腫瘤   簡單來說,癌症的發生其實是癌細胞「搞錯場合」了!為什麼呢?我想以下這個實驗的結果正好可以說明原因。 實驗中將身體細胞分離,當作個別的單細胞生物加以培養,結果發現:      ①增殖速度與食物供給的速度成正比   ②細胞會自行分裂與運動   ③分裂後產生的子細胞與母細胞極為相似   ④新生細胞始終維持原始的狀態,並未分化為新的形式   從這個實驗中我們可以發現,細胞在體外也能正常活動。不過,這種增殖現象發生在培養皿上倒還可以,若是發生在體內,那就另當別論了!一旦有癌細胞混進來,就會破壞原有的和諧,造成天下大亂。因此我認為癌細胞本身並沒有錯,錯就錯在它「搞錯場合」了!   我認為在演變為惡性腫瘤以前,腫瘤本身並不具威脅性,相反地還能為身體帶來好處。因此我覺得癌症的出發點,也許來自某個細胞的「犧牲精神」。當不良的飲食及壓力使得血液變髒時,就有細胞願意挺身而出,主動吸收血液中的毒素。   「沒辦法,只好由我來接收。我會把毒素吸乾淨!」 對於犧牲的細胞,周圍的細胞們非旦沒有一句感謝,甚至以輕蔑的眼光看待他。   「哼!也不想想我是為了誰才變成這副模樣!」癌細胞也許就是由這種悶悶不樂的心情所組成。   「我為了大家這麼辛苦,而你們卻……」每當有這種心情的時候,體內就會多產生一個癌細胞。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當其他細胞因高度分化而改變時,未分化的癌細胞仍維持著最基本而單純的精神。例如:「謝謝」、「對不起」、「我愛你」、「好開心」、「好奇怪」等純粹的情感表現,都是癌細胞的基本訊息。   我和許多癌症病患相處,發覺他們的個性都相當單純,只不過他們不擅表達,也太常「搞錯場合」了!他們在職場、家庭及其他交友關係上,越是想將訊息傳遞出去,自己的存在就越顯得突兀,最後甚至喪失歸屬感,而逐漸地被孤立。然而他們並沒有錯,只是「搞錯場合」罷了!   在從這種孤立感中解脫的過程中,不論是調整自己去配合環境,或用自己的方法改變現狀,不僅都要耗費不少的時間,有時甚至還要面臨一些不必要的鬥爭。因此我認為,不管是什麼樣的癌症個案,都需要好好地面對自己。   在我接觸過的癌症病患中,奇蹟似地戰勝病魔的患者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他們從未把自己當成「癌症患者」。這聽起來或許有些似是而非,但只要不被醫學上的病名左右,留意癌症的「個別性」,將體內的癌症當成「一個完整的個體」來對抗,那麼癌症也會因為你肯定了它的「存在意義」,而好好地與你和平共處。 ◎疾病的真心話:   癌細胞其實比任何人都更加為人著想,只是太過一廂情願,才會落得一發不可收拾。你的心裡是否也是如此? ◎發揮才能的關鍵:   你相當單純,擁有一顆純潔的心,但也因為如此,你無法原諒那些手段卑鄙、行事不正的人。請記得:你不可能讓全世界的人都改過自新,試著割捨不必要的堅持,把心思放在讓你「活得更像自己」的人際關係上吧!

作者資料

自凝心平(おのころ心平)

從事諮商工作至今十九年,曾幫助過的個案超過兩萬兩千名,官方部落格每月有超過三十萬人點閱。擅長從患者的身體習慣或症狀解讀心理狀態,並且協助患者改善「心」和身體的生活習慣。 1971年出生,國立滋賀大學經濟學部畢業,專攻國際金融市場論。少年時期熱愛足球,還曾參加日本代表隊選拔。後來卻得了一場遊走生死邊緣的大病,那次奇蹟似的復原經驗,讓他第一次體驗到自然治癒力的驚人力量。大學快畢業時,因為接觸身心治癒相關書籍,毅然決然放棄大公司的工作機會,全心投入學習「生命場域共鳴理論」。 作者具有呼吸法、身體工作療法、心理療法等多項資格,更精通能量療法、心像療法等。2008年開設「自然治癒力學校」,活用目前為止的經驗及自我療癒相關知識,在日本全國展開講座與工作坊,並指導許多治療師、替代療法師、教育者、醫療相關人員及全人醫師。目前除了擔任社團法人「自然治癒力學校」理事長一職,也正以建立融合替代療法或工作坊的綜合醫療設施——「靜修診所(retreat clinic)」為目標進行活動。 個人部落格 ameblo.jp/onocoroshinpei/ 自然治癒力學校官方網站 naturalhealing-school.org/

基本資料

作者:自凝心平(おのころ心平) 譯者:楊孟芳 出版社:采實 書系:健康樹 出版日期:2012-09-28 ISBN:9789866228452 城邦書號:A2050069 規格:平裝 / 單色 / 272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