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庫存 = 2
放入購物車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本書適用活動
分類排行
-
【獨家預購優惠】希望:教宗方濟各親筆自傳
-
錢是虛構的,但我們都選擇相信它
-
世界還能變好嗎?劍橋大學教授談12位時代思想巨人,開展平等、正義與革命的關鍵思考
-
懼胖社會:為何人人對肥胖感到恐慌?體重羞恥的文化如何形成,肥胖歧視如何與各種歧視交織並形成壓迫
-
室內設計手繪製圖必學4【2024最新考題版】:術科詳解必勝全攻略
-
創造力的修行:打開一切可能
-
故事餐酒館:混口飯——一場跨界的食物饗宴(以文字品嘗美食,用圖片微醺歷史,十六位各界重磅級人文歷史專家考據研究,有深度沒難度的飲食文化衝擊!)
-
覺照在當下:泰國二十世紀最傑出女修行者的禪修指導
-
台灣廟宇深度導覽圖錄
-
誰的「國語」?誰的「普通話」?:從官方政策、教育現場、大眾傳媒到常民口說習慣,看兩岸語音標準化如何為社會規範、身分認同與國族政治服務
內容簡介
原來──
鄭成功時代,臺灣人不瘋媽祖
原住民頭目制度是荷蘭人所設立的
三百年前,臺灣商人就採用股份集資……
十三篇精采翻案,讓你重新認識臺灣的真正歷史!
臺灣地理位置特殊,歷經大航海時代,國際貿易發達,十七世紀曾被荷蘭、西班牙統治;明鄭敗亡後,納入清朝版圖,政權變動頻仍,族群融合多樣,文化發展多元。
本書以歷史主題為縱軸、以近四百年時間為橫軸,立體架構真實的臺灣面貌;以生動故事敘述方式、配合精彩圖片說明,完整呈現三百多年來的臺灣真相。
【名家推薦】
◎宋光宇(佛光大學生命與宗教學系教授)
◎翁佳音(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教授)
◎孫偉鳴(九八新聞臺臺長)
◎曹永和(中央研究院院士)
◎莊永明(蔣渭水文化基金會董事)
◎陳鳳馨(九八新聞臺財經起床號節目主持人)
◎駱芳美(美國Tiffin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副教授)
目錄
推薦序 歷史去偽始見真相 宋光宇
推薦序 我愛說「古」的姐姐 駱芳美
作者序 因緣際會臺灣史
1.西方人如何認識臺灣?
你以為:四百年多前葡萄牙人發現臺灣,並命名為「福爾摩沙」
事實是:葡萄牙人只是經過並未登陸,真正登陸且稱呼「福爾摩沙」的是西班牙人
2.荷蘭人為什麼來臺灣?
你以為:一六二四年,荷蘭人積極且主動的占領臺灣
事實是:荷蘭人來臺灣,是明朝官商勾結的分配結果
3.荷蘭人在臺灣做什麼生意?
你以為:直到國民政府來臺,始有出口擴張和轉口貿易政策
事實是:荷蘭時期,臺灣的出口和轉口貿易在全球經濟網中就占有重要地位
4.漢人移民臺灣
你以為:當年漢人「唐山過臺灣」是情非得已的悲哀
事實是:荷蘭時期,漢人覺得臺灣機會無限,紛紛渡海而來
5.荷蘭人和原住民
你以為:臺灣原住民的頭目制度是部落既有的傳統
事實是:原住民頭目制度是由荷蘭人創立的
6.鄭成功如何趕走荷蘭人?
你以為:鄭成功直接用武力打敗荷蘭人
事實是:武攻之前,鄭成功早已透過經濟封鎖癱瘓荷蘭人的貿易
7.鄭經和英國人
你以為:十七世紀時,英國人和臺灣沒有任何關係
事實是:鄭經帶著英國人從臺灣到中國,導致後來的鴉片戰爭
8.兩岸諜對諜
你以為:兩岸政治諜對諜是從一九四九年以後才開始
事實是:明鄭時期,兩岸間的政治諜對諜就已然存在
9.明清皇室來臺
你以為:清朝嘉慶皇帝曾來過臺灣
事實是:明清皇室成員只有明朝寧靖王朱術桂在臺灣住了十八年
10.玄天上帝與媽祖
你以為:到處可見的媽祖廟是民間信仰的自然發展
事實是:推廣媽祖信仰是清朝統治者的手段
11.臺灣棄留
你以為:鄭克塽投降後,康熙因施琅建議而納入臺灣
事實是:康熙經過十個月考慮才做出決定,對臺灣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12.一府二鹿三艋舺
你以為:臺南、彰化鹿港、臺北萬華(艋舺)是清朝廷開發的
事實是:這三大港口城市全是民間自力開發、自然形成的
13.客家人的義民廟
你以為:義民廟只是客家人的一種民間信仰
事實是:義民是客家人在以閩南人為主的早期社會中取得合法身分的重要管道
徵引書目
推薦序 我愛說「古」的姐姐 駱芳美
作者序 因緣際會臺灣史
1.西方人如何認識臺灣?
你以為:四百年多前葡萄牙人發現臺灣,並命名為「福爾摩沙」
事實是:葡萄牙人只是經過並未登陸,真正登陸且稱呼「福爾摩沙」的是西班牙人
2.荷蘭人為什麼來臺灣?
你以為:一六二四年,荷蘭人積極且主動的占領臺灣
事實是:荷蘭人來臺灣,是明朝官商勾結的分配結果
3.荷蘭人在臺灣做什麼生意?
你以為:直到國民政府來臺,始有出口擴張和轉口貿易政策
事實是:荷蘭時期,臺灣的出口和轉口貿易在全球經濟網中就占有重要地位
4.漢人移民臺灣
你以為:當年漢人「唐山過臺灣」是情非得已的悲哀
事實是:荷蘭時期,漢人覺得臺灣機會無限,紛紛渡海而來
5.荷蘭人和原住民
你以為:臺灣原住民的頭目制度是部落既有的傳統
事實是:原住民頭目制度是由荷蘭人創立的
6.鄭成功如何趕走荷蘭人?
你以為:鄭成功直接用武力打敗荷蘭人
事實是:武攻之前,鄭成功早已透過經濟封鎖癱瘓荷蘭人的貿易
7.鄭經和英國人
你以為:十七世紀時,英國人和臺灣沒有任何關係
事實是:鄭經帶著英國人從臺灣到中國,導致後來的鴉片戰爭
8.兩岸諜對諜
你以為:兩岸政治諜對諜是從一九四九年以後才開始
事實是:明鄭時期,兩岸間的政治諜對諜就已然存在
9.明清皇室來臺
你以為:清朝嘉慶皇帝曾來過臺灣
事實是:明清皇室成員只有明朝寧靖王朱術桂在臺灣住了十八年
10.玄天上帝與媽祖
你以為:到處可見的媽祖廟是民間信仰的自然發展
事實是:推廣媽祖信仰是清朝統治者的手段
11.臺灣棄留
你以為:鄭克塽投降後,康熙因施琅建議而納入臺灣
事實是:康熙經過十個月考慮才做出決定,對臺灣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12.一府二鹿三艋舺
你以為:臺南、彰化鹿港、臺北萬華(艋舺)是清朝廷開發的
事實是:這三大港口城市全是民間自力開發、自然形成的
13.客家人的義民廟
你以為:義民廟只是客家人的一種民間信仰
事實是:義民是客家人在以閩南人為主的早期社會中取得合法身分的重要管道
徵引書目
作者資料
駱芬美
二○一四年度風雲作家 九八新聞臺「九八講堂」臺灣史主講人 臺灣雲林土庫人,輔仁大學歷史系、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 銘傳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專任副教授、輔仁大學全人教育中心兼任副教授。教學頗受肯定,曾獲「優良教師獎」 著有《被誤解的臺灣史》、《被混淆的臺灣史》、《三楊與明初之政治》、《明代官員丁憂與奪情之研究》等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