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歡慶雙12
目前位置:首頁 > > 人文藝術 > 哲學
易經白話講座:64卦,卦卦讓你找到內在真實的力量
left
right
  • 已售完,補書中
    貨到通知我
  • 易經白話講座:64卦,卦卦讓你找到內在真實的力量

  • 作者:王思迅
  • 出版社:如果出版
  • 出版日期:2022-03-21
  • 定價:800元
  • 優惠價:79折 632元
  • 優惠截止日:2024年12月25日止
  • 書虫VIP價:632元,贈紅利31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600元
  • (更多VIP好康)

內容簡介

《易經》看似複雜,其實只教我們一件事: 面對人生無可避免的起伏變化,如何從自己身上找到力量? 一本幫助我們化解內在偏執,轉念面對外在挑戰的《易經》使用手冊 面對人生的轉折,你知道該如何度過,如何面對嗎? 你是否清楚知道現在面臨的處境是上天想給你什麼樣的功課? 面對困難,如果你還想用舊有的習性去面對,那結果只會是巨大的生命浪費,而不是成長。 《易經》成書於一個苦難的時代,而《易經》正是對應苦難而生的智慧之書。若能理解《易經》六十四卦,就可以借用古人智慧看盡人間事理,理解生命起伏。遇到人生逆境時,會知道如何脫困而出,處於順境之際也能善加把握,不讓自己耽溺徘徊,失去提升的機會。 台灣最大音頻課程平台「孜孜線上」銷售第一名師,被學生譽為「提升生命智慧的講者」王思迅,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詳細解說卦義及每卦背後的故事,教你如何透過《易經》挖掘自己的內在真實,與生命相互印證。 *詳細講解《易經》六十四卦卦辭、爻辭的現代意義 *從甲骨文及商周時代的歷史脈絡切入,回到源頭瞭解卦的本義 *講解貼近生活,只需要基本國學根柢就能對卦義有切身體會 *具體說明「意識卦」占卜法,讓你能藉由占卜瞭解自身所面臨的功課 六十四個形象生動的卦,就像六十四則寓意深遠的故事 《易經》記述的是古人的生命體會與歷史經驗,因此六十四卦就像六十四則寓言故事,也像六十四則對人生的提醒。例如渙卦,是藉由商代盤庚遷都的故事告訴我們,比起離散更重要的關鍵是學習凝聚。又例如明夷卦講的是商朝三賢人微子、比干及箕子勸誡紂王不成反遭禍的故事。卜到明夷卦一般都認為是個凶卦,但《易經》真正要告訴我們的是,人在明夷之中,最重要的不是成敗,而是內在的轉化。如果把成敗當成首要,那就完全看錯重點,也顛倒了吉凶。 學習《易經》的方法不是讀它,而是在日常生活中,頻繁地使用它 《易經》不光是本卜卦之書,但學《易經》一定要學卜卦,因為學會卜卦之後,《易經》讀起來就會變得很簡單。讀不懂《易經》,往往是因為不知道如何把《易經》的內容對應生活,而卜卦恰好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卜卦是一種與《易經》對話的方式,它能讓《易經》的文字活過來,每一句話都像是人生導師對我們最真切的提醒。本書收錄詳細的「意識卦」占卜教學,初學者也能輕鬆上手。 《易經》不是直接預測吉凶,「轉」才是《易經》的關鍵 天下並沒有全部都是吉的事,也沒有全然的凶。吉中會有凶險,凶中也可以得到吉象。凶是無法完全避免的,但是我們可以好好應對凶,從中學得許多教導。《易經》不是要我們「趨吉避凶」,而是要我們知道該用什麼角度去面對難題。不要困在任何一卦之中,而是要學習在心念一轉之下,可以從這一卦走向另一卦。人世的「變」,這是外在的吉凶,當我們內心有「轉」的力量,就不用害怕外在吉凶。 學習《易經》就是學會如何面對困境,學習如何更好地調整自己 我們之所以會遇到某困難,常是我們的內心有偏頗、有習性,有失衡的地方。如果我們內心平衡了,困難不一定會發生,或者,這件事並不會顯得這麼困難。卜卦告訴我們的答案,都是針對我們內心的偏執提出建言。如果認真把它當成人生的功課,我們就能恢復原有的平衡,困難也能得到解決。使用《易經》,就是要讓它改善我們做人做事的方法,要讓它提升我們的智慧與技能,讓我們變成更好的人。 如何把充滿變動與欲求的心,安住在簡單純粹的永恆形式之中,而且依然充滿創造力,生生不息,既超越矛盾與煩惱,又得到自在與寧靜。這就是《易經》最終要教導我們的功課。

目錄

作者序 從《易經》看到內在真實的力量——如何學習《易經》 卦象的結構與卜卦的方法 01 乾卦:有志的人就是龍 02 坤卦:上天給人的最好禮物 03 屯卦:老天只呵護真實的東西 04 蒙卦:人生必須經歷兩次叛逆,才能真正成熟 05 需卦:贏得信任,就贏得賽局 06 訟卦:認命的人最好命 07 師卦:敵人能教我們的事情比朋友更多 08 比卦:因為你是「錦」,別人才會來「添花」 09 小畜卦:不是社會太黑暗,是我們內心還沒發光 10 履卦:每個人內心裡都有一隻野獸 11 泰卦:向帝乙學習當機立斷的智慧 12 否卦:失敗經驗是人生重要的資產! 13 同人卦:人生最快樂的事,是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然後一起成就有意義的志業 14 大有卦:老天給我們豐收時,同時也會給我們任務 15 謙卦:對人的謙虛常是假的,只有對神明謙虛是真的 16 豫卦:抱持自信與樂觀,是最有福報的人 17 隨卦:向左轉或向右轉,其實沒有差別 18 蠱卦:習性是一切業力的根源 19 臨卦:最好的領導是價值領導 20 觀卦:站到比自己更高的位置來看事情 21 噬嗑卦:有能力改變自己,才有能力改變他人 22 賁卦: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23 剝卦:我們人生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 24 復卦:一個好的起點比什麼都重要,因為它決定了終點 25 无妄卦:不是你做不好,而是因為你想太多 26 大畜卦: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蓄勢待發 27 頤卦:心中有靈龜,行動則要像老虎 28 大過卦:人要經歷「大破」,才能得到「大立」 29 坎卦:在逆境中,絕對不能犯的三個錯誤 30 離卦:保持優勢的秘訣是擁有超乎常人的耐心 31 咸卦:人生若只如初見 32 恆卦:因不曾努力而一事無成,是最羞恥的事 33 遯卦:如果逃不掉,那就迎向前去吧! 34 大壯卦:理不直,氣也壯 35 晉卦:旭日東升,勇往直前 36 明夷卦:最大的困難,可以讓生命產生最大的蛻變 37 家人卦:所有初見都是再續前緣 38 睽卦:相處不容易,但分手更難 39 蹇卦:一個跛足的人,如何翻過一座山? 40 解卦:越擔心越有事,放下擔心反而沒事 41 損卦:損物質,益精神 42 益卦:資源越多,越要收斂精神 43 夬卦:一隻飛得太高的孤鳥 44 姤卦:天上掉下來一個讓人失望的禮物 45 萃卦:讓複雜的東西回歸簡單 46 升卦:六十四卦裡最好的一卦 47 困卦:六十四卦裡最壞的一卦 48 井卦:接通我們內心裡的靈泉 49 革卦:最好不要革命,但也不要害怕革命 50 鼎卦:煮一鍋肉,邀大家一起來吃 51 震卦:一切力量都來自於「定」 52 艮卦:修行的起點是自己給自己制定規則 53 漸卦:把一件困難的事,分割成十件簡單的事 54 歸妹卦:一種想要顛覆原有秩序的渴望 55 豐卦:如何度過人生的午後時光 56 旅卦:當你找不到目標時,那就去旅行吧! 57 巽卦:寧作鳳尾,不為雞頭 58 兌卦:所有的失敗,都是不善溝通造成的 59 渙卦:故鄉再見!我要搬去另一個地方發展了 60 節卦:如何在自我節制中,感受到安定與快樂? 61 中孚卦:最有安全感的人,才能成就最高的修行 62 小過卦:犯錯是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好 63 既濟卦:當一切都完美了,我們只好走向失敗 64 未濟卦:最好的東西,都會留一個未盡之意

序跋

作者序
四十年前,我在台中的中興大學念書,有一位老工友,在理工學院服務,他通《易經》,會卜卦,住在樓梯下方狹窄的小房間,屋內一床一桌一小書架,別無長物。每週有一晚,他開放同學前來問卦。同學要先在門口的簿子上登記,按序排隊,約兩周後,方可輪到。老工友解卦時,辭氣悠緩,通常會從書架上抽出一書,翻出幾行字,解釋給同學聽,等於是他的分析與教導。我雖然沒有找他卜過卦,但是聽別人繪影繪聲的描述,總覺得神乎其技,十分嚮往。 在這個因緣下,我決心學習《易經》,於是去文學院旁聽朱維煥老師的宋明理學,並閱讀老師的《易經》專著。如此半年,總算生吞活剝的把這本書讀過一次。讀完後,感覺朦朦朧朧的,只能說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勉強留下一個心得,就是凡事不要只看人事際遇的吉凶,而要在吉凶的背後,看到人生的「道」與「命」。然而,究竟什麼是「道」?什麼是「命」?這就不是當時的我所能理解的事了。 也許,那半年心血最重要的收穫,是我面對這本既玄又難的書,已經不再害怕了,而且躍躍欲試地想再讀第二遍。於是,在之後的歲月中,《易經》成為我案頭上最重要的一本書,也一路成為我生命中最重要的良師益友。直到現在,我已經說不出重讀過它幾次了。 幾年前,當我想寫一本《易經》入門書時,回想自己學習《易經》的過程,寫下了我想寫的書應該具備的幾個條件:一是能讓人學會簡易的卜卦方式,並透過卜卦,不斷得到學習《易經》的樂趣;二是只要具備高中國文程度就能讀懂;三是盡量讓易經的內容與日常生活結合在一起;四是分享我從易經的每一卦裡,所學習到的人生功課,與所獲得的成長經驗;五是盡可能地與大家分享,什麼是人生的「道」與「命」。 這是我想寫這本書的初衷。 很多人問我,是不是能用一句話,說清楚《易經》在講什麼?我想了很久,後來決定用三個字回答這個問題。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平常心」。 《易經》就是平常心。沒有比這更簡單的說法了。 「平常心」是什麼?「平」是平易、平等、一致的意思。「常」是恆常、純粹、永續不斷的意思。這兩者都好理解,比較難的是「心」。「心」是意識,代表創造、變化,以及無窮無盡的矛盾與統一。 我們一般說「平常心」,主要用來勸人不要計較,或者不要有負面情緒,盡量讓心情保持平靜的常態。其實這樣用「平常心」,有點把它說低了。真正的「平常心」,指的是用「平」與「常」這兩種力量,來調伏、引導、舒展我們的內心。 因為,我們的內心,像野馬一樣,既充滿生命力、創造力,也充滿變動、矛盾和煩惱。 大家都知道,《易經》包含「簡易」、「不易」與「變易」三層意思。其實,「平」就是「簡易」、「常」就是「不易」、「心」就是「變易」。 如何把充滿變動與欲求的心,安住在簡單純粹的永恆形式之中,而且依然充滿創造力,生生不息,既超越矛盾與煩惱,又得到自在與寧靜。這才是真正的「平常心」,也是《易經》最終要教導我們的內容。 《易經》講的是「平常心」,實踐的方法在「觀照」,呈現的境象是六十四卦,而在生命的道路上,所遇所行、或吉或凶,如何進退趨避,自我修練成長,恢復生命本有的內在力量,那就是三百八十四爻了。 希望大家都能在這本《易經白話講座》裡學會古人看通人間事理,理解生命遭遇的智慧。以後,當我們人生遇到逆境時,我們會知道如何脫困而出。當我們人生處在順境時,我們也能善加把握,不讓自己耽溺徘徊,失去提升的機會。 最後,感謝我的家人、老師、好友、同事,以及在學習道路上與我一同前進的知己們,沒有你們的包容與陪伴,我無法完成這本書。真的非常感謝你們。 王思迅

內文試閱

從《易經》看到內在真實的力量——如何學習《易經》 《易經》成書的時代,是一個苦難的時代,而《易經》是對應這個時代產生的智慧之書。所以,每當有人問我,《易經》最核心的道理是什麼時,我會用「苦難生智慧」來回答。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煩惱與困難,而每個人也都在用他自己的方式,努力尋求解脫。只不過,很多人使用的方式,並沒有讓自己減少煩惱,反而讓自己越陷越深,越解脫越痛苦。《易經》可以讓我們看見自己在什麼地方, 用錯了方法,選錯了道路,執著於沒有必要的情感,一直增加身心的重負,卻對自身的成長沒有什麼幫助。 《易經》要教我們的,只有一件事,就在面對人生無可避免的起伏變化,我們如何在自己身上找到力量,如何正確地行動,以及如何運用各種心理工具,讓我們能夠持續成長,繼續提升。 《易經》是一本難得的奇書,誕生於三千多年前,也就是商朝即將結束,周朝快要興起的時候。在那個巨變的大時代,舊有的事物即使美好,仍不斷遭到拋棄,新的創制即使生澀,依然大行其道。這是一個波瀾壯闊的場景,美醜混雜,善惡難分,有人選擇懷念過去,也有人冒險迎向未來。 所謂的「大時代」,就是所有人一起受難流淚,一起失去所愛,也一起在苦海裡翻騰的時代。只不過,忍受萬般艱難之後,卻慢慢會發現,淚水雖然酸楚,但竟喚醒了強韌的生命成長力量。 當我們看到生命經歷暴風之後,仍然長出令人不敢置信的全新花朵迎著朝陽翩翩舞動,我們的嘴角也會隨之逐漸綻放笑容。心念一轉,我們才明白,淚水的真正意義。 去除痛苦的最好方法,不是讓痛苦消失不見,因為這是不可能的。去除痛苦只有一種方法,就是徹底明白「苦」的意義。 所以,經歷過「大時代」的人,都有一種特別的灑脫,也有一種特別的穿透力。他們的領悟、感知、聰明, 似乎比常人更加細膩深入,也更容易直視事物背後的本質。 同樣的生生死死、悲歡離合,同樣的山河大地、歲月流逝,在他們的眼裡,都別有姿態,無一不是天機的流露,以及宇宙法則的開顯。 《易經》就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誕生,一群在「大時代」裡翻滾過的宗教修行者,他們攜手合作,一起創造了這本書。他們在時代的巨變中,感受天地宇宙運行的秘密,用陰陽交錯的方式,像編碼一樣,展示出六十四種核心形象(六十四卦),以及三百八十四種輔助性形象(三百八十四爻),以此說明萬事萬物生成變化的道理。 此後,即使不是修行者,也可以憑《易經》一書,了解天地宇宙運行的神聖秩序。 可惜的是,《易經》的文字太過古老艱深、也太過神秘奇特了,以致於能完全讀懂的人非常少。即使有些人讀懂了,但他們之間的看法又存在許多差異。如此發展下來,當這本書被閱讀了三千年,又經過歷代讀書人的反覆詮釋之後,我們今天讀此書,幾乎是每一卦、每一爻、每一句話,甚至每一個關鍵字,都存在許多不同見解。這就讓我們現在讀這本書,比過去任何時代讀它,都要加倍辛苦、加倍困難,也加倍複雜。 這個問題很大,應該如何解決呢? 我的辦法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借助這半個多世紀以來,考古學界對商周時代的研究成果。二是借助這一個世紀以來,學界對甲骨文的研究成果。這兩方面成果,都是古人所不知,同時也是我們現代人讀《易經》的優勢所在。第三方面是,我認為《易經》是一本充滿歷史典故的書,也是一本宗教意味很濃的書。所以,在遇到前人註釋眾說紛紜的地方,我傾向於從歷史典故與宗教儀式這兩方面去尋找合理的解釋。 另外,還有一個讀《易經》的偏方,就是回歸《易經》的本質。所謂《易經》的本質,是指《易經》原本是一本占卜書,透過占卜的方式,依照當下的特殊處境,展示宇宙運行的規律。所以,當我讀《易經》遇到難解的問題時,有時我也會用實際卜卦中所累積的經驗,來帶領我理解《易經》艱深的文字。 例如《易經》的頤卦,傳統解釋認為「頤」是「養」的意思。可是,用「養」的角度去理解頤卦的卦辭爻辭, 簡直是橫柴入灶,完全說不通。而在很多具體的卜卦案例中,我發覺頤卦主要是對應人的欲望,所以,我改用「欲望」的角度來理解「頤」字,這樣卦辭爻辭的意義就完全合理了。 還有一種很特殊的情況,就是當我遇到《易經》文句存在說法太多,不知如何取捨時,或者說法太陳舊,不知如何跳到局外來發揮新意時,我最後的辦法,就是透過占卜,來幫助我理解這些文句的意義。具體情況請大家參考本書的家人卦。 這大概就是為什麼,古人學習《易經》時,都會一邊學習經文(玩辭),一邊練習卜卦(玩卦)。因為,了 解文句是「學」《易經》,而卜卦斷事則是「用」《易經》。一學一用,相互印證,這樣就不怕有讀不懂的地方了。 占卜,對古人來說,是宗教信仰的一部分,所以過程非常講究。例如,占卜前要經過齋戒、沐浴、禁語、祈禱等儀式。這些儀式,無論是簡單還是繁複,最終都是為了展現一種「宗教的虔誠」。 什麼是「宗教的虔誠」?古人認為至少必須包含「敬」、「誠」、「一」這三方面,才算達到虔誠的要求。「敬」 是指恭敬,也就是謹慎、認真與自我約束。「誠」是指虔誠,也是真實無偽。「一」是指專一、凝聚、收斂。 古人相信,如果我們處在「敬」、「誠」、「一」的狀態來占卜,那麼占卜所得到的卦象,就可以預知吉凶得失,而且非常靈驗。 我們在讀《易經》與學習卜卦的過程中,若也能常常練習讓精神處在虔誠、禮敬與收斂的狀態,這樣一定能夠從《易經》中得到很多特別的啟發,也能夠在生活中感悟到許多無法用語言表達的境界。 我們常說「惜福」,因為「福」來自「智慧」,而「智慧」來自「苦」,得之不易,所以要特別珍惜。如果不知珍惜,等到福報用盡,苦難又要接踵而至了。 大約一萬多年前,地球結束它的小冰河時期,氣候逐漸變暖,洪水氾濫成災,帶給人類巨大的災難。這就是為什麼,世界各古老文明都有洪水神話的原因。這場災難,雖然帶來巨大的痛苦,卻也讓人類開展出全新的智慧。於是,人類從舊石器文明,一躍而進入新石器文明。接著才有伏羲女媧的神話,三皇五帝的傳說,以及之後的夏商周的歷史文明。這就是苦難生智慧的具體例證。 同樣的,從商朝結束到周朝興起,這也是一場大轉換,一場大苦難。當時的商朝,對宗教儀式非常講究,大事小事都要占卜。無論是天地山河,還是日月風雲,都有專門的祭祀儀式。若遇到重大的國政、軍事問題,必定虔誠請示神明。相反地,周朝則不那麼重視祭祀,不但祭祀的次數比較少,祭品也比較微薄。 當周武王打敗商紂時,所有商朝的巫師與貴族,都感到難以置信,為何虔誠祀奉神明的大商國,會敗給不在意祭祀活動的小周國呢?為什麼天神上帝不站在商朝這一邊,卻站在周國那一邊呢? 這是一個大問題,如果不說明白,對當時的人類社會來說,可能會造成宗教信仰的大崩壞。 商朝遺老在失敗的痛苦中反省,努力尋找答案,最後,他們終於開悟了。他們發現,宇宙的運作法則,不是神明的旨意,而是一種周而復始的循環變化運動。這種變化會先朝一個方向變化,走到沒路可走了,就朝反方向變化。如此一正一反,一高一低,一盛一衰的循環交替變化著。 因為萬事萬物都逃不開這個循環變化的法則,所以,在這個世界裡,一切事物都帶有相對性。有生就有死, 有興就有衰,有起就有伏,有順就有逆。萬事萬物不停地在相反的兩端之間流動、循環、變化,沒有一件事物可以永遠保持原有的狀態。 例如,商朝強盛的時候,天下歸他掌理,但是,這一情勢不會永遠不變。商朝的力量終將逐漸衰弱,其他族群的力量則會逐漸興起,最後取而代之。這是宇宙運行的法則,誰也沒有辦法改變。 從商到周,這是宇宙運行的規律,興衰枯榮的自然轉移。無論商人的祭祀如何豐厚,也無法停止宇宙的變化規律。這一思想,流傳到現在,就是我們常說的「氣數」觀念。 但是,周朝是怎麼看待自己取代商朝的呢?周人的解釋是,天下由誰來治理,這件事是由天帝的旨意來決定, 這就是「天命」。周人認為,自己是秉持「天命」而取代商朝。然而,決定「天命」轉移的關鍵,主要在「德」, 而不在祭祀。也就是說,執政者的作為,如果經常失德,那麼「天命」的歸屬就要改變了。老天會尋找更適當的人選,把「天命」授予他。 所以,既濟卦才會說:「東鄰殺牛,不如西鄰之禴祭,實受其福。」商在東邊,周在西邊。商人的殺牛祭祀,場面雖然很盛大、很熱鬧,而周人的禴祭,場面雖然很簡單、很樸實,可是,周人卻更加虔誠有德。與盛大熱鬧的祭祀場面相比,老天更喜歡樸實有德。 《易經》講的就是這個「天命」的法則,以及可以扭轉「天命」走向的「德」。所以,冥冥中似乎諸神都來守護這部經典。秦始皇「焚書」沒有燒它,整個漢代都推崇它,最後還讓《易經》成為「群經之首」。 我自己從十九歲開始讀《易經》,二十五歲開始學卜卦,一路跌跌撞撞,經過三十幾年,不曾覺得自己讀懂這部書。直到五十過後,忽然體悟到,所謂的「德」,原來就是「內在真實的東西」。有此一悟,從前讀不懂的地方,突然就都明白了。本來讀起來是平面的感覺,現在也整個都立體化了起來。而且,不僅《易經》如此, 連論孟老莊,以及其他先秦典籍,也一起真實了起來。所以我五十二歲後,才敢在中廣開課,與人分享我讀《易經》的心得。 我們因為內心有真實的東西,所以我們的行為才是真實的,我們發的願,才能得到神明的庇佑,我們講的話, 才能得到他人的信任,我們的領導,也才能得到大家的服從,我們的生命也才能感受到意義。這就是《易經》 從頭到尾一直在強調的「孚」字。原來,「孚」就是「德」啊! 我們在「孚」與「德」上的修行與努力,決定了我們的「命」。我們一定是先有「孚」與「德」,然後才會有「命」。如果沒有「德」,內心裡沒有真實的東西,那麼一切都只是運氣與命運,都只是機緣與偶然,不會有個人的「使命」,也不會有族群文化的「天命」了。 當我明白這個「德」字與「孚」字之後,我才算真正被《易經》收為門徒,也才算真正進了《易經》的大門。 《易經》是一本奇妙的書。你若懂得用它,它會讓你的人生充滿力量。你若不懂得用它,它就是一本「有字天書」。 所以,能不能讀懂《易經》,其實是一個「緣分」的問題。因為很多人即使花了很多時間去讀,也不見得讀得懂,或者,也不見得有收穫。 但是,我也要樂觀地說,《易經》是一本讀起來,投資報酬率非常高的書。因為,只要學會這六十四個形象生動的「卦」,你就可以看盡人間一切事理,理解生命所有遭遇。遇到人生的逆境時,你會知道如何脫困而出。遇到人生的順境,你又能善加把握,不讓自己耽溺徘徊,失去提升的機會。 雖然大家都不喜歡辛苦與困難,避之唯恐不及,但是,我們要知道,沒有辛苦就沒有真正的成長,沒有困難也不會有與生命合而為一的智慧。所以,苦難並非不好的東西,而是會刺激我們超越自己的機緣。 如果沒有苦難,我們就沒有真正的智慧,沒有真正的智慧,我們就不會有真正的福報。有了智慧,加上福報的積累,我們才會有真正的修行。而有了修行,才會產生宗教。大家要知道,我們是先有修行才有宗教,而不是先有宗教才有修行。 廣義來說,凡是可以讓我們變得更好的事情,都是修行。包括改變我們的生活習慣,改變我們做人做事的態度,改變我們的價值觀念等等,都是修行。所以,我們可以沒有特定的宗教信仰,可是不能不修行。對我來說, 學習《易經》就是學會如何面對困難,如何更好的調整自己,也就是在學習如何修行。 常常有人問我,怎樣學好《易經》?我總是回答,《易經》有六十四卦,學《易經》的第一步,就是把這六十四卦,當成六十四個英文句型,好好理解他們的結構,並學習如何把它們用在日常生活當中。 這一點很重要。學習《易經》的方法,不是讀它,而是在日常生活中,頻繁的使用它。 使用《易經》,就是要讓它改善我們做人做事的方法,要讓它提升我們的智慧與技能,還要讓它引導我們的人生道路,讓我們變成更好的人。 另外,學習《易經》還有一個重要的心法。就是六十四卦裡的每一卦,都包含著其他六十三卦。六十四卦像一張網子,每一卦與其他各卦都彼此相通。所以,學好《易經》的方法,就是要懂得「運轉」。 我們不要困在任何一卦之中,而要學習在心念一轉之下,可以從這一卦,走向另一卦。因為,「變」只是《易經》的現象,「轉」才是《易經》的關鍵。 人世的「變」,這是外在的吉凶。應對它的方法,就是我們內心要有「轉」的力量。當我們內心有「轉」的力量,我們就不用再害怕外在的吉凶了。 36明夷卦:最大的困難,可以讓生命產生最大的蛻變 晉卦的下一個卦是明夷卦。晉卦的卦象是火在地上,明夷卦剛好相反,卦象是火在地下。晉卦若代表旭日東升,萬物上進,明夷卦就是夜幕低垂,萬物消沉。晉卦若代表勇往直前、過關斬將,明夷卦就是寸步難行,自身難保。由此對比,已經可以看出明夷卦的悽慘與黯淡了。 從錯卦的角度來看,「明夷」的錯卦是「訟」。凡是錯卦,必有「殊途同歸」之處。訟卦代表與他人有爭執、衝突、矛盾,甚至直接動手開幹了。明夷卦雖然也與他人有衝突,但是屬於「冷衝突」,而不是「熱衝突」。 明夷卦不會直接開打,但是會互不信任,彼此防範,互相卡住對方的發展。看似四面八方都有路,但每一條路都走不通。 除了外在有「冷衝突」,明夷卦的內在也充滿痛苦。因為內心處處打結,原有的認同與環境格格不入,所以非常糾結,非常矛盾。明夷卦與訟卦,殊途的地方在一熱一冷、一外一內,同歸的地方則在矛盾衝突難以化解。 外在與他人的衝突,我們爭的是輸贏、公平、正義。內在與自己有衝突,我們無法爭輸贏,因為輸的一方是自己,贏的一方也是自己。內在的衝突也無法尋找公平正義,因為這是「私」的問題,不是「公」的問題。 內在的衝突只能回到內在的信念與價值,重新整頓清理,調整解構。過程中,必然要拋棄許多虛假的價值,承認錯誤,並重建內在的真實。 生命最困難的事情,就是打破自己原有的價值結構,然後重新找到真實的東西,以此為基礎,再重建一個架構。 外在的世界找不到出路,內在的世界分裂矛盾,這就是明夷卦。這是人生很悲慘的階段,四處碰壁,無路可走。而我們受的苦,既沒有人知道,也沒有人在乎。 明夷,利艱貞。 「夷」的甲骨文形象是弓箭上綁有繩子,其實就是古代的「矰(ㄗㄥ)矢」。這種特殊的弓箭尾部綁有細繩,主要用來射鳥。所以有人認為,「夷」即「弋」的本字。又「夷」也通「痍」,創傷的意思。「明」則代表火,也代表太陽與鳥。 「夷」的本義是射鳥的弓箭,用作動詞則指用弓箭射鳥。又因為鳥是太陽的象徵(古人稱太陽為金烏),所以「明夷」應該與古代的射日神話有關。 古代夏商兩朝,都有崇拜太陽的信仰。例如夏朝最後一個皇帝夏桀,把自己比為太陽,認為太陽亡了,夏朝才會亡。後來人民不滿他的施政,便埋怨太陽為何不早點死去。至於傳說中后羿射下九個太陽的故事,可能是后羿篡奪夏朝王位的神話式說法。 到了商代,開國者為商湯,「湯」即是「湯谷」,原本指十個太陽夜間休息的地方。「湯谷」有一棵大樹,稱為扶桑。漢代人作畫,常繪一棵大樹,此樹即扶桑;一鳥在樹顛,九鳥在其下,表示十日輪流升起,以十為循環,稱為天干。這個神話後來東傳至日本,他們相信自己是太陽的子民,於是也以「扶桑」自稱。 另外,后羿是東方人(河南山東交界處),當時東方部落普遍善用弓箭,尤其懂得用矰矢射鳥,所以古人稱東方部落為「夷」。 從神話的角度來看,明夷可以解釋成太陽被射下來。因為太陽象徵光明與智慧,所以太陽被射下來,那就代表光明受到傷害,智慧不受重視,是非顛倒,價值混亂,世道一片黑暗,也就是古人所謂的「天地閉,賢人隱」的亂世。所以卦辭用了一個「艱」字來形容,表示內心的道路非常難走。 但是,這個艱難與混亂,並非毫無正面意義,如果我們善於體察,也可以從中得到成長的益處。所以卦辭說「利艱貞」。 人在艱難中並非一無所獲,因為艱難可以開啟我們的智慧,幫助我們成長,也為我們準備好未來成功所需的技能。 這種以正面態度看待艱難的教誨,是《易經》非常獨特的人生觀,我們要善加體會。如果能領受《易經》這份教導,那麼我們處在順境中,不但不會驕傲,反而會帶著三分逆境的警惕。若處在逆境中,我們也不會悲觀,反而會帶著三分順境的理想。人要這樣生活,才永遠有向上的生機。 明夷是向外四處碰壁,向內也充滿矛盾,內外通通走不通,那該怎麼辦呢?從修行角度看,人處在明夷卦,必須用一層厚繭,把自己包藏保護起來,放棄一切向外發展的機會,放棄一切想要得到他人肯定的念頭,專心向內求蛻變。而這份艱難困苦,正是我們改變自己的最好養分。 明夷就像躲在地底裡的蟬蟲,必須長久蟄伏,經過數次蛻皮,最後才能羽化變身,成為高鳴的夏蟬。 從悲觀的一面來看,明夷是暗室裡的明珠, 優點無人認同,努力全遭否定,動則得咎,躺著也中槍。明夷是多做多錯,不做也有錯,總之就是無論放在那裡都讓人看不順眼。 但是從樂觀的一面來看,明夷卦實在是身心大調整、大轉換、大蛻變、大成長的最佳時機。必須有足夠大的困惑,足夠大的逆境與挫折,生命才願意真正蛻去幾層皮,真正徹底地改頭換面。 所以明夷的困境,正是生命提升與轉化的最好推動力。人在明夷之中,若不知蛻變調整,那簡直是人生最大的浪費。 從歷史典故來看,明夷卦代表了三位遭遇逆境的商朝賢人,他們分別是微子、比干,以及箕子。在《論語》裡,孔子說「殷有三仁焉」,指的就是這三位有德的賢人。 微子是紂王同父異母的哥哥,他勸諫紂王,但紂王不聽,讓他很灰心。本想自殺明志,後來問了卜官,想通了一個道理,就是自己的死究竟能否改變商朝走向衰亡的命運?如果可以,死十次也值得,如果不可以,那不如就走了吧。於是微子離開朝歌,跑去隱居了。 比干是紂王的叔叔,大概是勸諫的口吻比較急切,惹怒了紂王,結果引來殺身之禍。箕子也是紂王同父異母的哥哥,他披頭散髮,假裝發瘋,又在身上澆生漆,讓身體潰爛,以此躲避災難。 大家讀下面六爻時可以想一想,每一爻是在說哪一位古人。 初九,明夷于飛,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有攸往,主人有言。 「垂」是墜、落的意思。「垂其翼」就是翅膀下垂無力,難以高飛。「言」是愆(ㄑㄧㄢ)的意思,代表過錯,也代表指責。 我認為,這一爻是在講微子勸諫不受採納,十分灰心的狀態。「明夷于飛」是指微子一心勸諫,希望正道得到彰顯。「垂其翼」是指紂王不聽微子的勸諫,讓他十分失望。「三日不食」則是形容微子憂鬱難解,茶飯不思,甚至想要以死明志的狀態。「有攸往」是指微子找到出路,最後選擇離國隱居。「主人」可以指紂王,也可以指微子。若指紂王,那就是紂王有過失,不肯改。若指微子,那就是微子對紂王有怨言、有責難。 六二,明夷,夷于左股,用拯馬壯,吉。 「夷于左股」的「夷」是「傷」的意思。「股」是指大腿。「拯馬」是閹馬的意思。 這一爻,環境的困難在於大腿被弓箭射傷,不良於行。受此創傷,還能走嗎? 明夷卦是在艱難與創傷中得到成長。這個傷,不是負面的東西,而是能幫助我們得到蛻變與轉化的助力。「用拯馬壯」是以閹馬為例,公馬雖閹,一時受傷,等傷好了,耐力更甚於前,所以是吉。另一種說法,認為「拯」是救助的意思。左大腿受傷,能得良馬相助,一樣可以高飛而去,所以是吉。此說也可通。 這一爻,我認為也是在講微子,不過,不是想以死明志的微子,而是想通了道理,知道自殺對問題毫無幫助,所以選擇隱居的那個微子。雖然,隱居的生活對一個貴族來說非常辛苦,如同被閹割的馬一樣,但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反而會走向吉祥順遂。 總之,第二爻的明夷知道自己無法改變現實,只好遠離是非之地,找個無人聞問的地方,守護好自己的心,其他通通放下。 明朝滅亡的時候,有一位思想家叫黃宗羲,他深刻反省明朝滅亡的原因,寫了一本《明夷待訪錄》。這個書名的典故就出自明夷卦。意思是說,他現在做什麼都沒用了,明朝不可能恢復,他只能沉靜下來,徹底反省,等待將來的王者從他的反省中看懂歷史的教訓,並重建一個理想的新王朝。後來這本書,果然對清末國民革命的思想產生重大的影響。這一本書,也印證了此爻之吉。 九三,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不可疾貞。 這一爻很難解釋,各書的說法很紛歧。我先提出我的說法,大家再與其他說法互相比較。 「狩」一說是打獵,一說是巡狩,我傾向於後者。「大首」一說是敵人首腦的頭顱。另一說認為,「首」即是「道」的省寫,「大首」即「大道」,意指先迷失路徑,後來又回到大道。兩種解釋皆可通。「不可疾貞」是說一時半刻尚無法斷定吉凶,還必須看後續的發展。「疾」是迅速,立即的意思。 這一爻應該是比干的典故。我認為,紂王可能不愛聽叔叔比干的勸諫,所以派給他一個巡狩的任務,等於把他支開,想不到比干竟在巡狩過程中剿滅了盜匪,立功歸來。但是,這是好事嗎?恐怕不是,因為立功回來的比干,可能勸諫起來更加理直氣壯,得理不饒人,卻不知這樣的勸諫隱藏了巨大的危機。所以說「不可疾貞」。 人在明夷之中,最重要的不是成敗,而是內在的轉化。如果把成敗當成首要,那就完全看錯重點了,也顛倒了吉凶。 六四,入于左腹,獲明夷之心,于出門庭。 這一爻是個逆轉。傷入左腹,這很嚴重,徹底無法飛了。後面又說「獲明夷之心」,這似乎是指比干因為直諫而遭紂王挖心處死的事情。「于出門庭」即「出於門庭」。「門庭」象徵朝廷,「出門庭」是指比干跟紂王決裂,被驅逐出權力核心。 「獲明夷之心,于出門庭」若不想那麼直接解釋成比干剖心,也可以用箕子的遭遇來解釋。箕子眼看比干被殺,知道勸諫無效,但又不忍去國,於是選擇裝瘋,並以生漆塗身,讓全身潰爛,苟存性命於亂世。箕子雖然不在朝廷,卻仍掛念著商朝的興衰,仍希望紂王及時回頭。所以,這一爻可以指比干,也可以指箕子。 微子逃到山裡,不問世事,逃過一劫,符合本卦第一、二爻。而比干選擇直諫到底,符合第三爻,這一爻可以指比干,也可以指箕子。後來武王推翻商紂,欽佩箕子的節操,請他出來擔任宰相,但被他辭謝。傳說箕子後來跑去了韓國,成立了一個新的王朝。 六五,箕子之明夷,利貞。 整個明夷卦,有一個最重要的人物,就是箕子。他看見比干進諫,最後心都被挖出來了,非常難過,可是他身為商朝的貴族,不忍去國,只好裝瘋,讓自己披頭散髮,滿身癩痢,骯髒不堪。箕子一心希望商朝走向正軌,可惜紂王不採納他的意見,他想走又不忍心走,只好留下來裝瘋。他的裝瘋,就是把自己隱藏保護起來,不與外界往來,專心做好內在的調整與改變。武王打敗紂王後,請箕子出來當官,箕子不肯,武王就詢問他治國之道,箕子說了一套道理,最後整理成文字,就是現在《尚書》裡的〈洪範篇〉。 說完這套道理,箕子就離去了,傳說後來落腳在韓國。根據《尚書大傳》記載:「武王釋箕子之囚,箕子不忍周之釋,走之朝鮮。武王聞之,因以朝鮮封之箕子。」所以箕子從前在韓國很受重視,例如平壤有「箕子陵」,傳說為箕子之墓。二戰之後,韓國為了追求國家獨立,無論南北韓都宣稱箕子是偽史,把他從教科書中刪除,不過仍有許多民間學者認為箕子為信史。 上六,不明,晦,初登于天,後入于地。 「不明」就是「晦」,這裡重疊使用,只是加重語氣。也有人說,「晦」是隱藏的意思。外在的環境不好,我們就把自己的真心隱藏起來,不求外在表現,只求內在改變。這樣解釋也通。 「初登于天,後入于地」,是說太陽的運行,先到天上,後來又回到地中。簡單說,就是有白天必然有夜晚,有光明必然有黑暗,凡有上升,也必有下沉。這個循環是自然的規律,永恆不息。 白日黑夜的規律萬古不變,但人的生命卻要善用這個節奏日新又新。 經歷了明夷卦的韜光養晦,理解生命如同太陽,無論升降都有其規律。接下來,就是用這套新的人生觀,重建生命的秩序。那就從建立一個「家」開始吧。所以下一卦,我們講「家人」。

作者資料

王思迅

王思迅,浸淫《易經》40年,開授講堂8年,是台灣最大音頻課程平台孜孜線上銷售第一的老師,被學生譽為最能用《易經》幫人提升生命智慧的講者。 他講《易經》從卜卦、考古成果、甲骨文入手,結合對商周歷史的理解,對《易經》提出貼合生活的新解釋。不是一個字一個字引經據典,也不需要任何國學根柢,卻很能讓人掌握整個卦與六爻的精要之處,並實際在生活中運用。 著有《易經白話講座》一書。更多《易經》課程請上中廣「孜孜線上聽」訂閱。

基本資料

作者:王思迅 出版社:如果出版 書系:GAZE 出版日期:2022-03-21 ISBN:9786267045213 城邦書號:A9200224 規格:平裝 / 單色 / 592頁 / 17cm×23cm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