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499輕鬆升級VIP
目前位置:首頁 > > 人文藝術 > 人文史地 > 世界史地
敗戰的勇者:光榮與悲壯的二戰故事
left
right
  • 書已絕版已絕版,無法販售

內容簡介

☆「敗軍文學家」集大成之作★ ★為戰勝者喝采,向戰敗者致敬☆ ☆戰場的輸贏只是一時,光輝的奮戰才是永恆★ ★二戰各大戰役失敗的一方,才是戰場的英雄、勇者☆ 第二次世界大戰,這場至今涉及範圍最廣的戰爭,不管是地面、海上還是空中,都展開許許多多大規模的戰鬥。在各個戰場上,產生了戰勝者與戰敗者,遵循「勝者光榮、敗者屈辱」的慣例,使得我們不再關心戰敗者的事跡。 應當受到歌頌的,只能是戰勝者嗎?還是我們選擇遺忘了戰敗者。戰敗者的奮戰過程,往往出現戰勝者所沒有的熱血情節。戰敗不可恥,敗者不可屈,戰敗者戰致最後一刻的精神,充滿著令人難以抗拒的魅力。從所羅門的叢林、莫斯科的雪地、諾曼第的灘頭,再到雷伊泰灣的海上,戰敗者明知道不能勝利卻持續戰鬥到最後一刻。戰敗者究竟是如何苦戰、奮鬥的呢? 本書將從戰敗者的角度,呈現出不同於以往的二戰戰場。不管在山之巔,於海之濱,要重新找回戰敗者奮勇作戰的歷史。欲了解真實的二戰史,就不能忽略戰敗者的聲音。 歷史由戰勝者制定的規律至今依然未能打破,作者松田孝宏以及內田弘樹從歷史檔案挖掘出許多對戰敗者消失的記憶。他們從被遺忘的文獻,尋找出值得為其大書特書的資料。戰敗者不到最後絕不放棄努力,只要翻閱戰記,就能瞭解戰敗者為了他人而自我犧牲的精神,或者積極轉化劣勢的思考方式等經驗,對於生在現代的我們來說,是有許多值得學習之處。 本書完整收錄松田孝宏以及內田弘樹發表於戰史雜誌《MILITARY CLASSICS》「敗者們不光榮的榮耀」專欄的精華文章。持續連載長達十年的作品,從陸海空戰場中選出戰敗者雖敗卻敢於奮鬥不懈的故事。這40篇精闢文章,為這些「敗戰的勇者」發聲,把他們在戰場上光榮與悲壯的故事重新流傳下去,找回人們對戰敗者的記憶,讓他們的奮戰歷史成為現代人的記憶。這部「敗軍奮戰錄」,讓那些在最前線拼命作戰的官兵,換得與戰勝者同等的尊重。 本書特色 ★四十篇散落在各個角落的敗軍奮戰記,集中在一起成書出版。 ★收錄陸、海、空前所未聞的悲壯故事,讓讀者知曉敗者雖敗,卻奮戰不懈的精神。 ★每一篇搭配精美製作地圖與圖片,加上文字的敘述,完美呈現被遺忘的故事。 名人推薦 滕昕雲博士——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 陳國銘——《全國防衛雜誌》採訪主任

目錄

推薦序(一)戰敗者的歷史價值 推薦序(二)二戰「戰敗者們」不為人知的奮鬥 編序 舊日本軍隊術語淺析 前言 第一章 陸戰奮戰記 怒吼的日軍砲戰車最終幕 栗林忠道的「敢鬥」精神 不只有硫磺島——小笠原群島之戰 咆哮的武士魂 第十一戰車聯隊 貝里琉 慘烈的島嶼攻防戰 被民謠打敗的步兵第八聯隊 鎮守二○三高地的俄國勇將 藍色作戰——軸心國軍隊的惡戰苦鬥 火星作戰:朱可夫吃下的最大敗仗 家鄉軍發動華沙起義失敗 斯洛伐克軍的抗德起義 不為人知的德軍三號戰車秘辛 大西洋長城的精華 難以攻克的海峽群島要塞 雷姆克:絕無僅有的空降獵兵指揮官 第二章 海戰奮戰記 長門艦永留災民心中的艨艟艦影 一晚活吞四艘敵艦的綾波號 基斯卡島撤退作戰行動 奮戰!老武者伊勢級戰艦征戰錄 初月號一打十六的氣魄與勇氣 永不放棄——約翰斯頓號力抗強敵 多號作戰中的勇者 民多洛島——日本海軍最後的勝仗 打不沈的涼月號驅逐艦 大和級短促作戰生涯戰績點評 不是只有對馬海峽:日俄海軍殊死戰 史島砲擊戰挽救了德國海軍 德國海軍的D Day反擊戰 不負其名——屢建奇功的哥薩克號 第三章 空戰奮戰記 日本攻擊美國本土的壯舉 南太平洋海戰前哨戰 軍機修復奇蹟——拉包爾奮戰記 特攻隊的左右手——佐伯海軍航空隊 以寡敵眾——蘇聯不提的千島群島戰役 敵境著陸建戰功r 一式陸攻不為人知空戰記 陸攻隊借夜間魚雷戰重生 P-40戰鷹式的平凡與不平凡 波蘭空軍的驕傲——斯卡爾斯基馬戲團 有艦歸不得:Bf-109T戰鬥機 何罪之有?He 177重型轟炸機浮沉錄

內文試閱

推薦序(一) 戰敗者的歷史價值 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 滕昕雲博士 《戰敗的勇者》,乃是記述世界軍事史上,各場知名戰爭中有關在不利態勢下面對優勢敵人,仍英勇奮戰的戰例以及故事。其範圍主要是以二次世界大戰為主,外加日俄戰爭的幾場戰鬥;戰爭則涵蓋有陸、海、空以及水下潛艇等之作戰。對於瞭解二次世界大戰全史的軍事書讀者,本書是很好的延伸讀物,可以繼續深入探索各次戰役或會戰中,一些值得吾人關注與值得繼續研究的戰鬥細節。由於本書作者為日本作家,所以本書的內容較為偏重在對於二次大戰及其以前,日本帝國陸海軍的戰史的描寫,這讓我們得到了良好的途徑,可以從「敵人」的角度,去檢視他們遂行戰鬥時的各種狀況。 本書不同於一般講述戰史的文獻,其主題講述戰敗一方,或者是實力劣弱一方,在面對優勢之敵而仍奮戰不懈的戰例。一般而言,戰史大多記述一場戰役中贏的一方的勝利之道,戰史家欲找出勝利者克敵制勝的關鍵因素,以此作為自身國家軍隊在戰略研究與建軍備戰上的參考。對於打勝仗的道理之探究固然有其重要性,但也不可忽視了,戰敗一方的決心與行動,同樣對於戰爭勝負起到了相對應的重要作用。有時候,在對戰史進行全般性的研究時,針對求戰敗方的行動及其決心進行探討,在戰略研究領域中同樣有其價值。而本書即是專門記述這樣的戰例,專從弱勢的一方去檢視戰爭的過程,有時候甚至比從勝利者的立場去看一場戰役,能夠給我們更多的啟示。 克勞塞維茨在描述戰爭時這樣說:戰爭乃「暴力的無限行使」(äußerste Anwendung der Gewalt),所以戰爭中必然充斥著大量的痛苦與殺戮,而能夠使戰爭尚可帶有一些正面的價值與色彩,讓吾人歌詠傳頌,就是戰爭中人性光輝面的發揮。這些諸如面對絕對優勢敵人戰到最後的決心,為了群體而犧牲小我的情懷,還有在橫逆與苦難時永不放棄希望的堅持。在本書中,我們即能夠看到參戰的軍人們,無論其屬於哪個陣營,他們是如何在劣勢中奮戰,去面對傾頹之勢而仍不願屈服,以及企圖扭轉乾坤顛覆戰局的各種決心與努力。 推薦序(二) 二戰「戰敗者們」不為人知的奮鬥 全球防衛雜誌 陳國銘 常言道敗軍之將不可言勇,歷史上所有有關戰史的討論,大部份也集中在名將的為勝之道,只不過軍隊為一個大整體,許多位於補給或是防禦線末端的部隊,卻少有人關注。 無論是中國自秦朝統一後駐守外塞邊疆的戰士,二戰期間駐守太平洋小島上的日軍,還是在兵力處於極度劣勢下率領小型艦隊迎戰敵軍艨艟艦隊的艦長,都是屬於小部隊或孤軍迎戰敵軍的史蹟,這些戰史通常不為人注目,除非是該場戰鬥或戰役後有官士兵倖存下來,並在多年以回憶錄或是被記者挖掘,否則這些戰史通常會隨著當事者一起帶進墳墓。 本書兩位作者注意到這種另類戰史,並將長期關注的心得發表在日本Ikaros出版社的戰史季刊雜誌《Military Classics》,這個「敗者們不光榮的榮耀」專欄長達10年,本次出版的書籍收錄這個專欄中的40篇精華文章,軍種涵括了陸海空三軍種。 陸軍一般而言是士兵為主的作戰軍種,雖然戰車車長、砲兵砲長為軍士官,但戰車與砲兵指揮官還是直接指揮士兵,而步兵班更是10人以下、關係至為親密的作戰團體,因此在本書中我們可以看到同一個小單位,卻有著面臨戰鬥最後關頭的共同記憶。 海軍雖然是以士官為主的作戰單位,但每一艘艦長都是一個孤獨的軍官,一方面承接上級長官可能要力拼敵軍赴死的命令,另一方面又要以樂觀的心情鼓勵屬下官兵奮戰到底,在戰鬥後倖存下來的艦艇艦長,透過口述歷史回憶其過往心路歷程,誰曰不宜?空軍作戰主要集中在飛官,飛官在風流倜儻之外也有著許多類似的孤軍奮戰史流傳後世。 這批倖存下來的官士兵,戰後境遇各有不同,有的繼續在軍旅服務,也有受戰爭創傷影響終苦一生,但更大多數是回歸平常百姓生活,將戰爭記憶鎖在腦海深處。 本書的出版讓喜愛戰史的讀者可以看到這類孤軍史,對其他廣大的讀者來說,也可以經由本書得知戰爭的殘酷與孤軍官士兵奮戰前後的心路歷程,由於本書為歷年少見的軍事書籍,故為之序。 第一章 陸戰奮戰記 貝里琉 慘烈的島嶼攻防戰 最大的激戰地—貝里琉島 昭和十九年(一九四四年)夏天。塞班島、天寧島與關島落入美軍之手,日本的「絕對國防圈」已告崩壞。美軍將下一個目標定在帛琉群島。 帛琉群島之中,巴貝圖阿普島(Babeldaob)、貝里琉島(Peleliu)以及安加爾島(Angaur)都有機場;尤其是貝里琉島雖然是東西三公里、南北九公里長的小島,但從戰前就是建有航空基地的關鍵要地。 美軍雖想進攻菲律賓並確保能迫近日本本土的路線,但帛琉群島卻恰巧位在菲律賓的一旁,這個地理位置著實令人惱怒。若這樣放著不管的話,就算對菲律賓展開進攻,日軍飛機也會從帛琉群島的機場來襲。 由於美軍已透過空襲摧毀巴貝圖阿普島與科羅爾島(Koror)的反擊能力,故對於剩下的貝里琉島,美軍的作戰方針是只要攻下該島機場,而無須佔領全島。 然而,貝里琉島卻成為比塞班島或關島更慘烈的激戰地。 擔任貝里琉島守備任務的,是中川州男率領的第二步兵聯隊。該步兵聯隊於明治七年(一八七四年)授旗,是以精實強猛聞名的水戶市步兵聯隊。此外還加上第十五步兵聯隊第三大隊、第三四六獨立步兵大隊,甚至包含海軍西加羅林(Caroline)航空隊,共有九千八百三十八名日軍準備迎戰美軍。 主力部隊第二步兵聯隊的上級司令部為第十四師團,是從滿州抽調來的部隊。師團長井上貞衛平時就訓示「面對美軍的登陸作戰,只有挖掘地下壕溝與之對抗」。另外,從第十四師團派遣至貝里琉的村井權治郎少將亦是構築陣地的權威,接受其指導的中川大佐對美軍展開了凌人讚嘆的陣地作戰。 反觀美軍則是由大約八百艘艦艇、四萬名陸戰隊員與陸軍人員組成的大型登陸部隊。 擔任登陸兵力第一波的,是自登陸瓜達康那爾島以來,歷經多次戰鬥的第一陸戰師,約兩萬八千四百人。師長威廉.H.魯伯特斯(William Henry Rupertus)自信滿滿地認為「只要花四天就能佔領貝里琉」;確實,佔領一座開車不用一小時就能繞行一周的小島,四天或許就算是充分的了。 但是,貝里琉島的戰鬥何止四天,就算經過四十天後戰鬥仍然持續不息。 美軍開始登陸與日軍熾烈的反擊昭和十九年(一九四四年)九月十五日早上六點十五分,第一陸戰師發起登陸。在一週前就開始進行的砲擊與轟炸之下,叢林全數消失,貝里琉島如同一座禿島。 日軍大概全滅了吧?……就算如此認為也不是天方夜譚。 然而,與美軍的期待相反,日軍守備隊的火砲幾乎無損,並展開了猛然的反擊。 從西南岸登陸的美軍部隊,由千明武久上尉的第十五步兵聯隊第三大隊負責迎擊,擊退了美軍第一波與第二波登陸部隊。在島嶼西邊這個美軍主要的登陸地點,日軍部署了富田保二少佐率領的第二步兵聯隊第二大隊;日軍在此佈滿了嚴密的陷阱。 首先,在海邊有兩道戰車壕,其後五百公尺則有地下壕溝式步兵陣地;在更後方一千公尺的山腰構築了遮蔽式砲兵陣地,也做足了以傳令犬進行聯絡的訓練。 另外,島內各處以五百個以上的地下通道連結;環礁的淺灘處也打入了亂樁;至於舟艇可通過的地方,則在敵人登陸前夕,由守備隊士兵完成了布設水雷的工作。 這座四天就能攻陷的島嶼,變成了對美軍來說未曾遭遇過的危險之島。在西岸地區的日軍也擊退了美軍第一波登陸,宛如為此做了見證。 實際上美軍第一波登陸遭受的損害,為六十艘以上的登陸艇、三輛雪曼戰車、二十六輛LVT或DUKW水陸兩用車以及多達一千名以上的人員。 游擊戰開始 守備隊雖然獲得輝煌的戰果,但面對美軍可說是無限量的雄厚物資,日方僅能以支撐兩個月的物資在進行防禦戰鬥。 美軍在登陸當天的第二波攻勢中,以迂迴日軍第二聯隊的西邊防區和第十五聯隊的南邊防區的方式,企圖強行突破;最後終於確保了灘頭堡。 在這次戰鬥中,第十五聯隊遭受極大損害;第二聯隊的富田少佐則退至山腰上的洞穴內。 中川大佐於傍晚指示「第一號反擊計畫」,唯一的戰車隊也參加了該次攻擊。然而,雖然獲得了局部性的戰果,結果仍是被美軍壓倒。 另一方面,飯田義榮少佐的第十五聯隊第二大隊為了增援貝里琉島,從帛琉進行「反登陸」,但卻因對上整裝以待的美軍而蒙受極大損害(九月二十七日,殘存部隊抵達中川大佐的司令部)。 此外,對於本次反登陸作戰,中川大佐於九月十九日時向上呈報一份充滿悲壯決心的意見:「本團的損害已甚大(中略)或該中止本次作戰為宜」(接到這份呈報的福井義介大佐,反而更強硬主張實施反登陸)。 戰力減少的貝里琉島守備隊,只能採取游擊戰對抗美軍。白天堅守在洞穴之中,一到夜晚則出動襲敵,如此反覆不已。 毋寧說,從現在起才應是貝里琉島守備隊盡展本領的戰鬥,日軍夜間殺入敵陣的攻擊幾乎每天都在持續著。 正當進入十月底時,擔當登陸第一波攻勢的第一陸戰師第一團(1st Marine Regiment,1st Marine Division)遭受了相當於全體官兵半數的損失,因而離開貝里琉島進行戰力重整。這是第一陸戰師的首次敗北。 此外,日軍在西濱布陣的第二步兵聯隊,因珊瑚礁染上了將士們的血,當地人因此稱呼該地區為「橘灘」(Orange Beach),至今亦然以橘灘為其正式的名稱。 即使司令部全滅,第二步兵聯隊也不投降 儘管如此,美軍仍徹底掃蕩日軍的各個地下陣地,終於迫近中川大佐據守的大山。約一百五十名殘存的將士們拼死展開防衛作戰,然而彈藥也已耗盡,中川大佐認為抵抗該到此為止了。 此時是昭和十九年(一九四四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傍晚,中川大佐與村井少佐自裁,重傷士兵也跟隨其後。司令部向位於帛琉的井上中將連續發出「櫻」的電文,傳達他們已經來到最終時刻了;第二聯隊副官,根元甲子郎上尉則率領游擊隊發動最後的敵陣衝鋒,最後是全員覆滅。 美軍於十一月二十七日做出作戰結束的宣布,這已經是登陸後的第七十四天了。 這場連天皇也在戰爭末期每天早上詢問「貝里琉島的情況如何了?」的激戰結束了,然而……。 第二聯隊的主力約八十位將士仍然於地下陣地內奮戰。他們在美軍於昭和十九年(一九四四年)十二月至隔年一月初所進行的掃蕩戰中,人數減少到約五十人。 他們分成多個團體分散行動,以零星的方式繼續戰鬥。據說他們從美軍棄置的陣地中奪取彈藥與糧食,就算稍有腐敗也照吃不誤。 美軍逐個陣地進行掃蕩戰,到了昭和二十年(一九四五年)四月,生存的將士數量已經少於四十人。 一直到昭和二十年八月十五日,掃蕩戰嘎然而止;到了昭和二十一年(一九四六年),在橘灘已可見到游泳的美國女性。 昭和二十二年( 一九四七年)三月,美軍意外得知有殘存的守備隊將士,遂動身進行救助。舊海軍軍人為了說服這些將士而前往該地;這些將士也收到了來自家人的信件。 山口永少尉等三十四人「投降」的日期,已經是二戰結束後的昭和二十二年(一九四七年)四月二十二日。 (松田) 被民謠打敗的步兵第八聯隊 又吃敗仗了嗎?八聯隊 那可是無法授勳的喔 步兵第八聯隊(以下稱第八聯隊)於明治七年(一八七四年)創設,作為大阪鎮台下轄部隊。 該聯隊於十二月十八日授領軍旗,是接續東京的第一、第二步兵聯隊之後,以鎮台兵身份最早授領軍旗的部隊。另外,當時有編制三個大隊的聯隊,就只有上述三個聯隊而已。 第八聯隊初次立下功績是在一八七七年二月至十月的西南戰爭之時。 儘管在首戰的田原阪、植木或是山鹿方面的戰鬥面臨苦戰,但在最後的城山攻略上,第八聯隊做為突擊隊表現亮眼。 據說西鄉隆盛在城山自殺之際,滿面笑容地留下「百姓的鎮台兵」(雖然並非單指第八聯隊)的讚嘆之詞(參閱《日本軍事史話》)。 第八聯隊的活躍就連明治天皇也有所耳聞,並賜予第一大隊長大島義昌戰功嘉獎。能夠光耀這份榮譽的,只有第八聯隊而已。 有許多人感到疑惑的是,成軍初期的第八聯隊擁有如此殊勳,該聯隊為何會產生宛如報紙頭條般的傳頌之說呢?這似乎是起因於當時的報導。 首先,《東京日日新聞》的福地記者做了如此報導:「最勇猛之名譽如下,近衛兵第一、東京鎮台緊接在後、廣島鎮台則居其後之位。」 身為參軍的山縣有朋雖沒指出該報導是何人所寫,仍以此激勵一部分的士兵。山鹿口之戰的指揮官三浦少將也加以仿效。 前面提到明治天皇對第八聯隊的嘉獎,福地記者似乎沒有報導;故而只有最初的苦戰過程被流傳下來,種下了「第八聯隊=弱者」的根源。 另外,對於由出身商人背景的士兵所構成的聯隊,不論敵我雙方都可能抱有一種侮蔑感。 雖然也有大阪商人以利害得失行事的刻板印象,但我們不能忘記所謂「浪花的骨氣」。 據說在田園阪、吉次、荻迫以及邊野田附近第八聯隊也被如此揶揄「又打敗仗了嗎?老百姓、町人兵」或是「又打敗仗了嗎?鎮台兵」。 雖說無法明確判斷,但那首民謠的根源看來就在於此。 這首民謠究竟流傳到什麼樣的程度呢?雖然明確的時間點仍然不明,但有證言顯示,到了大正時代不論是大人、小孩,「又打敗仗了嗎?八聯隊」這首民謠在大阪已是膾炙人口。 有一種看法認為這首民謠於大阪當地很自然地為人唱誦,也是因大阪人本身的特質之故;但第八聯隊在陸軍內部的印象也跟著變差,被其他聯隊嘲笑的案例不勝枚舉。 甚至到了戰後,德富蘇峰的《近世日本國民使》中記載「如同當時的民謠『又打敗仗了嗎,第八聯隊?這樣可是無法授勳的呀』,世人如此評斷第八聯隊在大阪的徵兵特色:若說年輕的近衛兵以勇猛為特徵的話,大阪兵就如同以與其相反的形象為特色。」 這個記載於最具權威性史料中的「事實」,不斷地被往後的作家引用,終於成為難以拂去的民謠而定型下來。然而不知為何,並沒有記述到八聯隊受天皇嘉獎的那件事情。 在此之後的第八聯隊 爾後第八聯隊,首先是在日清戰爭之中於運輸途中在船上發生霍亂,能夠登陸時已進入休戰期。因此,第八聯隊並未參與戰鬥。 接著是關於各種書籍所記載,「連戰連敗」的日俄戰爭。 第八聯隊被編入第二軍下轄的第四師團,於明治三十七年(一九○四年)四月二十三日從大阪出發。第二軍最初的任務是攻打南山。旅順港的南山,是控制通往大連、旅順等重要地方的高地,俄軍相當重視該地;但日方在開戰前似乎沒有掌握南山的情報。 攻擊於五月二十五日夜晚展開,在苦戰之下於隔天二十六日成功佔領南山。隸屬第七旅團的第八聯隊立於全軍之先奮戰的樣貌,被日本畫家堂本印象描繪於「步兵第八聯隊南山臨陣當先圖」。 第七旅團長西島少將、奧保鞏軍司令官也極度讚賞第八聯隊;第一中隊的松岡吉太郎被授予個人軍功狀。 大正七年(一九一八年)發行的《步兵第八聯隊史》寫著「明治十年西南戰役以來,本聯隊被世人冠上的誤解,於此役全部一掃而空」,傳達出勝利的喜悅。 此後,在遼陽會戰中有四人獲得個人軍功狀、在沙河會戰的夜襲中表現活躍的第六中隊第三小隊也獲頒軍功狀,每次戰鬥第八聯隊都能獲得戰功。 最後,在日俄戰爭中第八聯隊共獲頒兩座部隊軍功狀、十四座個人軍功狀。 既然如此為何流傳「連戰連敗」的說法呢?實在完全令人難以理解。 攻略巴丹半島 經歷第一次世界大戰、滿州駐軍以及中支作戰的第八聯隊,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不久就進駐上海;但高層決定將其投入菲律賓作戰中的第二次巴丹(Bataan)攻略戰。 第八聯隊所屬的第四師團被編入本間雅晴中將的第十四軍指揮之下,準備參加以四月上旬為期的作戰。第八聯隊作為左翼部隊,以美菲聯軍據守的巴丹半島為目標。 戰鬥於昭和十七年(一九四二年)四月三日展開,第八聯隊因命令傳達錯誤而遭到友軍誤擊,造成三十多名犧牲者。 戰事比預期更快的速度進行,第四師團長將兵力重點移往左翼。交戰前線於是集中在往叢林推進的第八聯隊上,成為了一場中隊長層級軍官接連戰死的苦戰。 四月六日早上,前一晚勇敢進行夜襲的高橋正司少尉等追擊隊,俘虜了由七百三十八名美菲聯軍組成的汽車部隊。 七日,第三大隊作為先鋒繼續追擊,迫使與木村中隊遭遇的一百多名敵軍投降,擄獲了許多火砲與車輛。 美軍的戰史,也認同第八聯隊的勇戰。 當時的聯隊長森田春次大佐僅在作戰日誌寫下一行「四月八日、急追、急追、進入阿蘭甘河(Alangan River)之戰線」,表現方式真是一語中的。 森田聯隊長出身於九州,但在戰前擔任第八聯隊第五中隊長的時代時,曾在一次行軍之中遇到一群喧鬧唱著「又打敗~」那首民謠的小學生。他立刻停止行軍,向帶隊的老師說明第八聯隊的歷史與誤解,接著確認老師向學生說明他的解釋。學生們在充分理解後喊著「謝謝阿兵哥、步兵第八聯隊萬歲」,並目送他們離去。正因為有那次經驗,森田聯隊長想必對這次戰功充滿感慨。 四月九日,第四師團接到第十四軍之命,進攻柯雷希多島(Corregidor)。 本來預定由永野支隊擔當此任,但由於預估巴丹半島的攻略可在少於預估損失的情況下結束,且也對趁勝追擊的第四師團有所期待,故而改變方針。 第四師團欣喜地接下任務,而這份殊榮背後應和第八聯隊的奮戰有關。 遺憾的是,第四師團遭到瘧疾蔓延的侵擾。與敵交戰的結果,柯雷希多的美軍西南太平洋司令溫萊特(Jonathan M. Wainwright)在五月六日舉白旗投降。 大約在同個時期,第八聯隊第一大隊正在攻打柯雷希多島附近的卡瓦約島(Caballo),在擊退微弱的抵抗後,無人傷亡的情況下成功佔領該島。 山崎上尉在菲律賓戰役中獲頒個人軍功狀,再度於第八聯隊史上刻下了未曾敗仗的榮光。 七月,第八聯隊回到闊別許久的大阪復員。 昭和十八年(一九四三年)十一月起,第八聯隊擔任現今印尼的蘇門答臘島的防衛任務,但並沒有特別可記的戰鬥事蹟。 到了大戰末期的昭和二十年(一九四五年)一月,第八聯隊進入泰國,擔任南邦(Lampang)地區與清邁地區的防備。 而這裡就是他們迎接終戰的地點。 第八聯隊的結束與現在 日本投降兩天後的昭和二十年(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七日,閑院宮前往南方總軍傳達停戰命令。南方總軍下面的師團、聯隊授命進行「軍旗奉燒」。八月三十一日,南邦的第八聯隊於驟雨之中,在木村師團長前面分列式進行後,焚燒自明治七年(一八七四年)以來的軍旗。根據最後一任師團長藤森茂中將的說法,由於竿頭的禦紋章並未完全燒毀,便由工兵隊予以粉碎後倒入清流而去。 保有不敗之戰績,結束其長遠歷史的第八聯隊,此後成為英屬印度陸軍的戰俘,於昭和二十一年(一九四六年)五月為止一直生活在泰國坤西育府(Nakhon Nayok)。六月二十四日,該聯隊得以復員。 再來看現在的第八聯隊。很難說日軍第八聯隊已完全擺脫之前提到的那首民謠,但仍可確定有幾波平反此一誤解的行動。 筆者(松田)過去雖也相信那首民謠,但如今已改變了想法。 第八步兵聯隊,確實是充滿傳統與榮光的精實強健的聯隊。 (松田) 第二章 海戰奮戰記 一晚活吞四艘敵艦的綾波號 太平洋戰爭開始、「綾波」的連續活躍 驅逐艦「綾波」屬於稱為特型(吹雪級)驅逐艦中的II型。昭和三年(一九二八年)到昭和七年(一九三二年)之間,共有二十四艘特型I、II、III型完工。她們裝備三座十二點七吋聯裝砲和三座六十一吋三聯裝魚雷發射管,並以這些當時足以凌駕列強驅逐艦的強大攻擊力為傲。證據來自於以下的小插曲。倫敦裁軍會議時,有位美國隨行人員脫口說出「若是五十艘特型驅逐艦,我方將樂於以我們全部三○○艘驅逐艦交換」。 另外竣工當時,驅逐艦艦長是由少佐擔任,但特型驅逐艦中,中佐階級艦長佔了多數,海軍對其的高度期待可見一斑。 附帶一說,II型主砲換裝了可對空射擊的新型「B型砲架」,此外其射擊指揮裝置等為強化過的型號。 開戰時,綾波艦艦長由本文主角作間英邇中佐(當時的官階)擔任;並和第十九驅逐戰隊的敷波、磯波和浦波一同護衛搭載了參加馬來亞作戰的陸軍佗美部隊的運輸船團。

作者資料

松田孝宏, 内田弘樹

1969年生。從事編輯製作的職務後,成為自由編輯兼作家。從小就對戰記有興趣,特別對日本曾經歷戰爭一事感到衝擊。之後廣涉各種文獻、戰爭電影以及塑膠模型等等,現在則偏好研究日本軍隊。 1980年生。假想戰記、輕小說作家。主要的著作為《德蘇大戰》、《鋼鐵的遠征記》,另外還有法米通文庫的《Schwarzesmarken》系列(負責撰文。原作為吉宗鋼紀)、富士見奇幻文庫的《艦隊Collection —艦Colle—鶴翼之絆》系列。目前在《艦Colle》中是等級103的橫須賀鎮守府提督。

基本資料

作者:松田孝宏, 内田弘樹 譯者:趙翊達 出版社:八旗文化 出版日期:2018-04-18 ISBN:9789578654075 城邦書號:A1390145 規格:平裝 / 單色 / 272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