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499輕鬆升級VIP
目前位置:首頁 > > 親子教養 > 教養/育兒
超級英國保母的育兒秘密指南:3天就能改變孩子的行為!4天就能建立良好的睡眠習慣!
left
right
  • 書已絕版已絕版,無法販售
  • 超級英國保母的育兒秘密指南:3天就能改變孩子的行為!4天就能建立良好的睡眠習慣!

  • 作者:艾瑪.珍納(Emma Jenner)
  • 出版社:平安文化
  • 出版日期:2015-09-29
  • 定價:320元

內容簡介

跟著英國保母這樣做: 3天就能改變孩子的行為! 4天就能建立良好的睡眠習慣! 為什麼英國人總是那麼優雅有教養? 你不需要皇室血統,只要來點英國保母的魔法育兒秘方, 你家的小怪獸立馬變身乖巧有禮貌的小公主小王子! 一般父母對於孩子的教養總認為應該注重鼓勵,給孩子最大的自主權,不敢拒絕,不敢要求,深怕一不小心就扼殺了孩子的天賦。但我們如此小心翼翼地保護與迎合孩子,對孩子真的是好事嗎? 擁有十多年專業經驗、甚至幫好萊塢明星帶過小孩的英國超級保母艾瑪,她擷取英美教養理論的優點融合成九大重點,強調建立「界線」的重要(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讓孩子學習規矩,因為「禮貌」才是培養孩子良好人格的基礎,健全的教育應該要兼顧孩子的創造力、合宜的舉止,以及尊重他人的能力。父母不需要為了孩子犧牲自己的生活,更不需要為了沒有滿足孩子的要求而自責內疚! 書中並針對父母是否有優先照顧好自己、和孩子的溝通是否良好、孩子的睡眠和飲食習慣管理等各種常見問題,設計了非常實用的獨家檢核表,且提出具體的改善建議和解決方案。每本教養書都會告訴你要讓孩子睡得好、吃得好、養成規律作息,但卻沒有一本書真正教你「如何」做到。看完本書,你會發現,艾瑪的教養秘訣不但馬上就可以派上用場,而且最棒的是,真的很有效! 本書令人倍感安心,因為它們真的很有效! ——賴瑞.佩吉夫婦(Google共同創辦人) 身為父母,你會被各式各樣互相矛盾的教養訊息淹沒,讓你覺得自己不管做什麼都是錯的。本書提供了常識性的建議,令人倍感安心,因為它們真的很有效! ——賴瑞.佩吉夫婦(Google共同創辦人) 本書充滿了實用的訊息,讀到第四頁的時候,我就忍不住開始做筆記了。我不只會把艾瑪的檢核表影印下來貼在冰箱上,還會劃重點分享給其他父母。如果每個人都能讀讀這本書,用書中仁慈又平衡的方式教養孩子,這個世界會變成一個很棒的地方。 ——瑪麗亞.藍儂(作家) 艾瑪為父母們提供了對抗籠罩美國教養界的「罪惡感文化」的解毒良方。本書每一頁的建議都非常實用,她對孩子的天性有著充滿智慧的見解,能讓你對自己的育兒本能更有信心——我們都非常需要。 ——麥克爾.湯普森博士(紐約時報暢銷作家) 【佩服推薦】 QQmei(知名親子部落客) 張旭鎧(兒童職能治療師) 廖笙光(敦南兒童專注力中心技術長) 澤爸(親職教育講師) 蘿瑞娜Lorina(親子與料理作家) 按姓名筆劃序排列

內文試閱

第二章 國王的演說:溝通 「溝通最大的問題,是『已經溝通過』的幻覺。」 ——蕭伯納(George Bernard Shaw)
  檢核表   孩子不會常亂發脾氣嗎?   孩子在家和在學校一樣聽話嗎?   孩子會注意聽你的要求嗎?   你會說這七句最重要的話嗎?(我愛你,對不起,可以,停,請,謝謝,我知道你辦得到)   對於你想或不想看到的行為及原因,你表達得很明確嗎?有解釋後果嗎?   你會事先傳達你希望看到的舉止嗎?   你會避免用命令的語氣嗎?   你會「告訴」孩子去做什麼,而非使用問句嗎?   你的遣詞用字有賦予孩子責任嗎?   你說話的語氣夠堅決嗎?   你會避免太強烈的語氣嗎?   在你敘述重點時,你會到孩子身邊,並與他視線接觸嗎?   你的身體語言傳達的訊息和你的話一致嗎?   要改做其他事情時,你會和孩子溝通嗎?   如果你的孩子很小(嬰兒或剛學走路),你會跟他說話並假設他聽得懂嗎?   你會告訴他發生什麼事和為什麼嗎?   你會提供選擇嗎?   你會使用適合孩子年齡的概念和語言嗎?   你會避免令人厭煩地重複一項要求嗎?   你的孩子能和你交談嗎?你會聽她說話,認真聆聽,並給予回應嗎?   你會讀孩子的身體語言嗎?   你會先等孩子冷靜下來再跟他溝通嗎?   你會鼓勵孩子用他的話來表達,不要只會哭或唉唉叫嗎?   你孩子生活裡的大人彼此一致嗎?   我合作過的一位先生真的令我火冒三丈。每當我碰到他而後怒不可抑地回到家,我常要自己停下來想:艾瑪,問題出在哪裡?他到底說了什麼讓妳那麼不爽?回想他的話,他對我的要求,我覺得真的沒那麼糟。是他跟我溝通的方式把我惹惱。他不是以高人好幾等的態度表達事情,就是用那種跋扈的語氣,頓時讓我不想為他做任何一件事。   這情況,相信讀者大都能感同身受。坊間有無數以領導力和人際關係為題的書籍和研討會,都聚焦於溝通,溝通有多重要,又有多容易產生誤解。假如這是簡單的議題,就不會有那麼多書和討論存在了!我們投注大量心力在生意和婚姻的溝通方式,卻很少人明白,與孩子的溝通也需要類似的關注。   這一章要告訴你的第一個好消息是,良好家庭溝通的成果顯而易見——這是獲取即時滿足感的大好機會。第二個好消息是,我不是建議你去進行某種完全改變方向的浩大工程,只是要做一連串小小的改變。你很可能已經在用特定方式和你的孩子溝通,而如果那沒有效,有時只需要一點小小的改變就能取得你嚮往的成果。比方說,我合作過的一個父親一直把所謂「對的事情」掛在嘴邊,但他的聲音毫無自制和權威,所以兒子都把他的話當耳邊風。我要他練習那種語氣:克制而有自信。還有一個媽媽會用正確的語氣說正確的事,但她總是背對女兒,所以女兒並未領略指令的重要。我們只需要做一件事:請媽媽轉過身來。還有一種情況也很常見:孩子從雙親身上獲得混雜的信息;雙親彼此沒有先講好,就算其中一位做了絕佳的溝通,效果也大打折扣。孩子也可能從同一家長身上收到混雜的訊息:在訓練他的時候抱著他還幫他擦眼淚。只需要小小的調整就能修正這些失靈的溝通。   不花一章的篇幅聊聊溝通,我寫不成一本實用的教養書。沒有良好的溝通,你要怎麼處理後續探討睡眠、飲食和規矩的章節呢?溝通是貫穿每一章的主題,是成功的必備條件。基本上,爸媽怎麼跟小孩溝通,以及孩子怎麼跟爸媽溝通,是觀察家人如何互相尊重的窗口。雖然乍看之下你可能要花不少力氣改變遣詞用字、語氣和身體語言等長期習慣,但良好的溝通會成為「第二天性」。它也會帶來神奇的變化,就像撒了仙女的魔法粉似的。   孩子不會常亂發脾氣嗎?   發脾氣是溝通無效的明顯信號。當然,每一個孩子都有脾氣,你的孩子會發脾氣,不代表你的溝通做得很糟。但如果一個孩子動不動就亂發脾氣,就可能是個重要的跡象。他們為什麼會大發脾氣呢?是想得到關注?感覺受挫?還是沒辦法表達自己?如果有哪個答案是肯定的,又是為什麼呢?繼續讀下去,讓我們看看能否找出原因,好嗎?   孩子在家和在學校一樣聽話嗎?   如果有爸媽請我幫忙是因為跟他們的孩子在家宛如噩夢,我通常會觀察那個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在學校聽話嗎?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就有更大的問題需要解決。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他顯然可以循規蹈矩,只是選擇不要在家裡為爸媽這樣做。也就是說,家裡一定有哪裡不一樣。這個資訊非常關鍵,因為它能讓我把調查的焦點集中於家中發生的事,以及事因。   孩子會注意聽你的要求嗎?   我會觀察家長對孩子說話時,孩子會不會給他回應。有時候,如果孩子沒給回應,單純是他沒有聽到。或許媽媽是從樓下叫喊,而小比利的房裡正在放音樂。這樣的問題不難解決。但「你的孩子有沒有注意聽?」的問題就棘手多了,相信很多爸媽都這樣想過:如果連穿外套這種事都得跟她說兩次以上,我會爆炸!這裡的第一個重點是,期待要合理。沒有哪個孩子可以隨時隨地注意聽你講話。如果你叫他們坐下來他們十次有八次會坐,叫他們說謝謝十次有八次會說,那就很棒了。或許永遠不會有百分之百的那一天,那也無所謂。   艾.瑪.的.點.子   如果你的孩子需要學習傾聽技巧,你可以跟他們玩玩經典的「電話」遊戲。請全家人坐成一排,第一個人在第二個人耳旁輕聲說一句話,第二個人再對第三個人耳語,以此類推,話傳到最後一個人耳裡後,請他大聲把話說出來,看看是否跟第一個人說的一樣。就算今天的孩子可能不知道電話是什麼(手機就當然知道),這個遊戲還是會讓他們玩得開心。   也請明白,如果你請你的四歲小孩自己穿好上學要穿的衣服,你還是得盯著她。只叫她穿好衣服或許不夠。如我們將在第六章所討論,規律的作息會有幫助;確定你要求的是她做得到的事也很重要。不妨先從要她脫掉睡衣開始——你已經看她做過一千次,知道她得心應手的事。然後你或許可以說:「我知道你很想玩別的東西,但你要先把衣服穿好才可以做別的事。」如果你看到她恍神,就說:「專心!」然後再多哄一下。   然而,假設那件事情就她的身心發展來看是恰當的,你帶著她做時她也樂於接受,那麼她對你充耳不聞或許有其他理由。檢核表的其他問題能幫助你縮小範圍、找出問題所在。   艾.瑪.的.點.子   我不會總是用嚴厲的語氣說話,有時會故意對沒聽人講話的孩子表現得滿不在乎。我會說:「哎呀,傑克沒在聽。他的耳朵到哪裡去了?」而他會一邊揪著他的耳朵,一邊說:「艾瑪,我的耳朵在這裡,妳看!」然後我會說:「太棒了!我還在擔心你是不是把他們弄丟,或是留在學校了。好啦,既然你找到你的耳朵了,可以請你過來坐在餐桌這邊嗎?」有時候我會改變一下,問孩子是不是耳朵裡長綠色花椰菜了——不然他為什麼聽不到我說話?孩子很愛聽這些,而這也能讓他們專注於「聽」的動作。   你會說這七句最重要的話嗎?   我會注意聽家長會不會說下面七句至關重要的話,因為它們傳達了一個充滿意義的世界:   一、我愛你   英國人請注意!美國人遠比我們會說「我愛你」。美國人似乎理解無條件的愛不能視為理所當然,是我們必須向彼此表達的事物。孩子需要你一再證明你的愛,才會有安全感和快樂成長。把愛表現出來、說出口,充分溝通。   二、對不起   你有時會不分青紅皂白地怒罵孩子。說自己從來不厲聲斥責的人,沒說實話。這種事一定會發生,也沒什麼大礙,但你必須道歉。「真的很對不起用那種反應對你。」你或許可以這樣說。「我今天累壞了,而那不是你的錯。我猜我那樣罵你一定傷了你的心。」「對不起」是非常有力的措辭,因為那同時塑造了同理心和責任感,也讓孩子明白你並非十全十美,而不完美沒有關係。是人就有缺點,那是正常不過的事。有些孩子比其他孩子更需要聽到這一句。他們也不必十全十美。   三、可以(多於「不行」)   如果有人老是跟你說「不行」,你會學會把耳朵關起來,不理他。我們天生就比較想聽「可以」勝過「不行」,對「可以」較有回應。如果你一天到晚跟孩子說「不行」、「你不可以做這個那個」,那孩子將不再聽你說話。盡可能用「可以」代替「不行」,就算那與你希望的行為不一致。比方說,如果你的孩子問他能不能玩什麼東西,但快要吃晚餐了,不妨說:「可以啊,等我們吃完晚飯,你當然可以玩。」如果你說了不——別誤會我的意思,「不」是非常重要而有力的字眼,他們一輩子會時常聽到,也必須理解——那就給個理由:「不行,你不能碰烤箱,那很燙,你會燙傷。」   四、停止(為了保護)   我合作過的一戶人家住在一條熙來攘往大馬路邊的可愛小街道上。家裡一個小女孩一天到晚跑到大馬路,就算爸媽大叫「停止」也不當回事。這是很嚴重的問題,因為「停止」是維護孩子安全的關鍵詞。你不可以過度使用,但一旦使用,就要確定它立刻收到效果。   艾.瑪.的.點.子   有一個好玩的遊戲可教會孩子一聽到「停」就聯想到「凍住」的行為:放音樂,跟孩子一起跳舞。當你讓音樂停止,你們兩個都要停下來不能再跳。比較實際的應用是:每當你來到十字路口,一邊停下腳步,一邊說「停」或「紅燈」。   五、請   如我們將在第五章講禮貌時討論到的,說「請」能對孩子表現尊重,而這能塑造你希望他們和別人(包括你在內!)說話的方式。   六、謝謝   對孩子說「謝謝」能讓他們覺得被認可和被看見。這能凸顯心懷感恩的重要,強化你想看見的行為。如果你在他們做了什麼好事,例如主動收拾盤子時沒說「謝謝你」,他們就會開始相信,唯有不守規矩才能引人注意了。   七、我知道你辦得到   讓我們假設你學齡前的孩子去上第一堂游泳課。當他跟其他孩子排排站時,他焦慮地望著你,你可以選擇下面幾種方式回應:   A、寵他,對他感到的焦慮呵護備至。   B、透過說話和肢體語言傳達對他的信心。   C、告訴他不要怕,沒什麼好怕的,游就對了。   正確答案當然是B。「我知道你辦得到」能為你的孩子灌注信心、強化獨立,也為他打氣。這是A和C之間的最佳折衷方案。既承認他的焦慮,也增強他的心理素質。這種結合最為強而有力。   對於你想或不想看到的行為及原因,你表達得很明確嗎?有解釋後果嗎?   我差不多三歲時有一天光著身子在家裡跑來跑去,這時媽叫我去準備準備,因為我們要去雪地裡玩。我進我房間,「準備準備」,或者自以為如此。我來到前門,準備要衝出去。我戴了帽子和手套、披了圍巾,但其餘一絲不掛。這件事成了全家的笑柄,但它隱含了一個重點。跟孩子講話必須明確——遠比你可能理解的明確。你跟孩子講話,不能像你和大人說話時那麼簡略。你不能只說「去準備準備」或「別碰那個」就認定他們知道你在講什麼。為此,我鼓勵爸媽養成傳達下列訊息的習慣:   一、確切的內容。讓他們知道不能做××,確切說明××是什麼。別說「別碰那個」——要說「別碰暖爐」。如果是你想要他做的事,你或許可以說:「請把褲子、襪子、鞋子和襯衫穿好。」   二、原因。解釋:「暖爐很熱,你會燙傷」或「請把衣服穿好,因為我們要出發去學校了」。   三、後果。如果孩子知道不做出那樣的行為會發生什麼事,合作意願會更高。舉個例子,當你拿出黏土時,你可以說:「粘土得留在桌子上。如果粘土離開桌子,你就得收拾乾淨,今天不能再玩了。」   我常聽到爸媽光說「不可以那樣!」我協助過的一個父親老是在餐桌對他的孩子大呼小叫,但話中沒有任何孩子可以理解的具體規則。這個孩子亂丟食物,爸爸說:「不可以!」另一個拿餐具製造噪音,爸爸說:「停止!」他只是在吼,完全沒有解釋他們並未遵守什麼規則,為什麼不能做他沒有明講的事。他應該這麼說:「比利,吃的東西不要亂扔,因為那樣很沒禮貌,還會弄得亂七八糟。如果你再丟一次,我就會把你的食物拿走。」   再舉一個公園裡常見的例子:如果布蘭達在沙坑裡朝別的孩子扔沙子,不要光說:「不可以!」要說:「布蘭達,不可以拿沙子丟瑞德。沙子會跑進他眼睛裡,他會很痛的。妳可以拿沙子把妳的桶子裝滿,可是如果妳再拿沙子丟瑞德,妳就得離開沙坑。」如果你的孩子年紀比較大,可以對答如流,那就請他對你重複一次你的期望,讓你知道他了解了。然後,如果你的孩子在你解釋你想要的行為後表現良好,請讓他知道你對他的表現有多開心。這會鼓勵他聽你的話和守規矩。別忘了,孩子想要討好你。   艾.瑪.的.點.子   傳達你希望看到的行為時,讓孩子一起參與。跟他一起討論,和他一起製作標語,貼在冰箱或醒目的地方。讓他把標語裝飾一番,甚至讓他選擇要貼在哪裡。用它來提醒你希望孩子和你自己都能做到的行為!   你會事先傳達你希望看到的舉止嗎?   養成習慣,在特定事件之前傳達你希望孩子表現的行為,以及為什麼。如果你並未確立期望,又在孩子沒遵照時過度反應,這會讓他困惑——他並非生來就有做出適當選擇的能力。請在生日派對、晚宴或出門上超市之前,說清楚你想要什麼,而且要用肯定句。這種方法出奇有效。所以你或許可以說:「我們再一會兒就要進一家餐廳,希望你可以在餐桌乖乖坐好。我希望你兩隻腳都放在桌子下面,請你做到,也希望你守規矩,乖乖地吃你的晚餐。」   艾.瑪.的.點.子   在讓孩子為某個場合做準備時,請避免使用否定句和陳述負面的行為。一般而言,別說:「我不想看到你在餐廳跑來跑去和大聲尖叫。」這可能會將不好的行為印在他腦海。但如果你的孩子特別喜歡在餐廳跑來跑去大聲尖叫,那你或許需要事先提醒負面行為和它的後果:「你無論如何都不可以在餐廳跑來跑去大聲尖叫,如果你這麼做,我們馬上離開。」一旦你解釋這個後果,請確定自己能貫徹到底,以及離開餐廳不是你孩子的終極目標,否則他贏定了!   艾.瑪.的.點.子   正如時機對於促使孩子做出你想看到的行為至關重要,對於阻止你不想看到的行為也很重要。你必須在負面行為發生時立刻處理。如果你的小孩在一家商店裡唉唉叫,不要等到上車子才告訴他。這不是好的做法。要在店裡當場告訴他,就算那時旁邊有其他人;如果怕他尷尬,可以把他拉到一旁,私底下輕聲糾正他。   你會避免用命令的語氣嗎?   幾乎每一個家長都會對發號施令感到內疚,例如「去穿衣服」、「去梳頭」、「收拾玩具」和「停」等等。命令句是語氣強烈、通常在受挫或憤怒時表達的詞句。想想最近一個平日上午:當你幫孩子穿好衣服、餵完狗、做好午餐、整理好家裡後,你可能覺得自己更像個戰地指揮官,而非慈愛的爸媽。完全可以理解,當你必須在極度壓縮的時間裡處理一堆雜務,你的首要目標就是讓每個人專心。問題是,孩子一聽到命令,就會心生反抗。他們會比較不想回應你的要求,而更想跟你爭論,把一切慢下來,徒增家庭緊張。所以下一次當你試著趕大家出門時,請留意你的語氣和措辭。多講一個「請」字要不了一秒鐘,改變說話語氣更完全不會增加時間。請注意這造成的巨大差異。我相信你可以更快出門,而且少吵點架。把命令句留待真正需要時,你已絞盡腦汁,真的得馬上出門的時候。平常少用點命令句,當你最需要時,它便具有更大的影響力。   你會「告訴」孩子去做什麼,而非使用問句嗎?   我這輩子看過夠多美國犯罪影集,知道交叉詰問的一個基本規則是:「不要問你還不知道答案的問題。」這方面爸媽可從《法律與秩序》學到訣竅。不要問:「你得去刷牙了,好嗎?」因為這會讓你的孩子可以這般回答:「不好。」請改說:「請你去刷牙。」畢竟你不會說:「過馬路的時候可以牽我的手嗎?」這顯然不是個問題,而是指令。   然而,如果你真的有問題要問,例如:「你想幫我烤蛋糕嗎?」這樣問無妨,但請做好聽到「不要」的心理準備,而且要接受這個答案。這其實是個小小的調整,因為許多爸媽都已養成在該直說時卻使用問句的習慣。

延伸內容

保母:教導父母養育幼兒的好導師
◎文/張旭鎧(兒童職能治療師)   當父母忙於工作、家中又沒有人可以幫忙帶孩子的時候,自然而然就會想要尋求保母的協助。這些年來發現,雖然少子化的問題日益嚴重,但是保母的人數卻有增無減,原因或許出在越來越少的父母能夠有時間照顧小孩,加上家中成員對於寶貝的疼愛,希望保母最好能夠一對一照顧小孩,認為這樣對寶貝才是最好的!當然,父母為孩子好的心情是可以被理解的!   然而現在資訊的快速傳遞,而這些似是而非的教養資訊常搞得父母、保母不知所措,就像是寶寶哭了該不該抱的問題,每個專家都有自己的看法,因此就看家長與保母接收到哪個專家的意見,如果意見相同還好,萬一意見不同,一場父母與保母的「溝通大戰」就免不了了!於是有人提問,是否有一本書能夠正確地告訴我們,孩子應該怎麼教?   本書作者艾瑪,不僅具備專業,更有十多年保母經驗,她所強調的「界線」的重要性,正是現代人教養孩子所欠缺的觀念,因為要讓孩子懂得規矩,才能學會禮貌,因此才會建立健全人格的基礎。擁有良好人格的孩子,才能表現出貼心、尊重,反觀社會上出現的「小屁孩」,常是父母過度寵愛、缺乏管教的結果!過去的觀念常是「孩子大了自然就會懂了」,但事實上卻是孩子恃寵而驕,累的還是父母!   這本書從孩子常見的教養問題切入,並且在每一章節開始時就附上檢核表,不僅是讓我們反省自己帶領孩子的方法,更是一種資料搜尋的方法,只要在檢核表中看到自己困擾的問題,就代表讀完這章節,問題自然迎刃而解!   書中不只討論如何帶領孩子,更考量到父母自身的時間安排,父母不應該有了孩子後就完全犧牲自己的時間!家長必須先考量自己是否能有充足的睡眠、與另一半有良好的關係,以及是否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能尋找協助、支持。父母必須要能夠身心健康,才能有心力養育寶貝,並且作為寶貝的榜樣!   每次翻到第二章,常讓我會心一笑,原來國外父母和我們家長一樣,帶領幼兒時常用「不可以」作為管教,當孩子爬上椅子,爸爸喊著「不可以爬椅子!」於是孩子就爬上桌子,「不可以爬桌子!」「不可以爬櫃子!」永遠的「不可以」反而讓孩子無所適從!這個章節告訴我們如何正確的引導孩子做出正確的表現,並且能夠得到大人的讚賞,當然,父母在管教上也更輕鬆!   其他章節中提到像是「孩子不肯吃東西怎麼辦?」「孩子為什麼不讓我抱?」「如何讓孩子準時上床?」這些常在演講中被家長問到的問題,在書中也都提供了完整的解答!讀完本書我才恍然大悟,原來保母不只是親自帶領我們寶貝的人,更是教我們如何教養孩子的好導師!   從小到大,沒有一門學科是教我們如何當父母,因此如果能遇到一個好保母是父母、孩子的福氣,若沒有,也沒有關係,這本書就能解決您帶領孩子上的大部分困擾!

作者資料

艾瑪.珍納(Emma Jenner)

兒童發展及兒童行為專家。生於英國牛津,曾接受正式的保母訓練,並在英國、德國和美國工作,擁有十多年的豐富保母經驗。 2008年開始擔任「TLC旅遊生活頻道」實境節目《全能保母到我家》(Take Home Nanny)的主持人,每週挑選一個有育兒煩惱的家庭造訪,協助父母解決教養方面的問題,備受好評。除此之外,她也是美國許多知名人士的特聘保母,甚至還幫好萊塢明星帶過小孩。 她既實用又有效的教養方式深獲家長信賴,於是成立了自己的教養顧問諮詢公司「Emma’s Children」,服務世界各地需要育兒建議的父母們。 艾瑪的英文官網:www.emmaschildren.com

基本資料

作者:艾瑪.珍納(Emma Jenner) 譯者:洪世民 出版社:平安文化 書系:親愛關係 出版日期:2015-09-29 ISBN:9789578039858 城邦書號:A2460076 規格:平裝 / 單色 / 304頁 / 16.5cm×21.5cm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