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文簡介】自一九八○年代以降,在鍾喬勤懇地參與重構台灣社會與歷史圖像的工作過程中,他的寫作滿滿的都是關於一個知識分子在陰鬱的歷史與社會裂縫中追索、探詢的身影,點點滴滴穿過在經濟奇蹟的夾縫中生活的底層民眾、蜂起的工農運動與社會騷動、白色恐怖年代的地下反抗者、夢中的客家原鄉、從黃色到褐色皮膚的亞洲民眾劇場、回到受到地震摧殘的部落與客家庄──到了上個世紀末最後十年,記憶與失憶的辯證、歷史與當代的辯證,成為鍾喬不斷在作品中追索的課題。種種辯證關係,表現為霧、為夢、為火車、山洞與月台……這些同時承載著現實背景與詩意象徵的劇場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