億萬負翁:亞當.紐曼與共享辦公室帝國WeWork之暴起暴落
- 作者:里夫斯.威德曼(Reeves Wiedeman)
- 出版社:行路
- 出版日期:2022-08-10
- 定價:580元
- 優惠價:79折 458元
- 優惠截止日:2024年12月25日止
-
書虫VIP價:458元,贈紅利22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435元
- (更多VIP好康)
內容簡介
比「惡血」療診公司(Theranos)更膽大妄為!
旁人與他自己都曾將他當成「下一個賈伯斯」,
他曾經揚言要讓傑夫‧貝佐斯追著他的車尾燈,
甚至說過也許哪天自己想「坐以色列總理大位」……
美國商業史上最膽大妄為、最令人難以置信的傳奇事件
亞馬遜書店數千則讀者肯定,給予平均四星半超高好評!
*****
2011年史蒂夫‧賈伯斯離世後,全世界開始大力追捧逐步嶄露頭角、猶如救世主的新世代創業家,亞當・紐曼(Adam Neumann)便在此時崛起。亞當・紐曼有讀寫障礙,是大學中輟生,自以色列移民美國後,始終懷抱著創業夢想。他沒有突出的專業技能,但憑著強烈的致富企圖,把握住一次絕佳機會,藉著改造紐約市區閒置的辦公空間,創立了「共享辦公室」租賃公司WeWork。
相比其他創業家,紐曼更懂得如何緊密結合「靈性」與「商業」兩大要素,他不滿足於傳統房地產業者角色,反倒仿效那些宣稱要「改變世界」的矽谷獨角獸,承諾WeWork要「讓美國的工作場所變酷」,並宣稱該公司的使命是「提升全球覺知」——雖然就連員工也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
為了爭取科技創投業者與企業家挹注資金,他夸夸其談,宣稱房地產業具有網絡效應,主張WeWork將會發展成第一個「實體社交網絡」,甚至要員工研究公司要如何發行自己的加密貨幣。之後,他也確實憑藉著自身獨特的魅力,以及膽大妄為的作風與口才,說服數家知名創投公司與企業家投資WeWork,其中最重要的,便是「要五毛,給一塊」的軟體銀行創辦人孫正義。
紐曼拿新資金後,繼續毫無章法地擴張其事業,從興建大樓到經營小學;此外,他不斷增加自身持股的影響力,安插親人好友任職公司,自購大樓出租給自己的公司,自身生活極盡奢華,卻以理念吸引員工拿低薪為他賣命……。
然而,隨著潛在投資人對WeWork越來越感疑慮,為了繼續籌措資金,亞當・紐曼只得違背自身意願,決定讓公司上市。正是首次公開上市需揭露的訊息,揭開了他的共享辦公室帝國的繁榮假象。最終WeWork,爆發了美國商業史上最難堪的公開發行申報,幾天之後紐曼就被迫辭職下台——不過仍拿走了十億美元離職金。
*****
本書作者里夫斯‧威德曼採訪了兩百多位相關人士,包括:WeWork高階主管、中層與基層員工;與WeWork合作過的地主、投資人;參與IPO的銀行家、律師;紐曼的朋友、顧問以及競爭對手……等等,詳盡敘述紐曼如何以極為危險的速度,擴張WeWork版圖,也清楚爬梳了紐曼與投資人之間的關係,特別是他與孫正義的往來。書中不時穿插紐約房地產業、矽谷創投業,以及紐曼個人對靈性追求與事業野心等背景的描述,完整揭開WeWork內部運作的真相。
本書最精彩的部分,是具體描述了WeWork首次公開上市、紐曼被迫下台之前的五個星期,WeWork如何日日應付持續不斷的危機,讀者因此得以了解WeWork在歷經將近十年的閃電擴張後,如何想盡辦法保有需要的融資。本書是第一本揭露了川普任內,美國企業過度高槓桿操作、抱有不切實際期待的幕後故事;但是另一方面,WeWork的殞落也代表了另一個新時代的開始。
【各界好評】
・《紐約時報》編輯精選好書
・《連線》雜誌秋季推薦好書
・《新聞週刊》秋季必讀非虛構作品
・《出版人週刊》十大商業與經濟好書
・《InsideHook》十月最佳選書
・彭博社非虛構作品推薦
►「別去管療診公司了,現在又有一家跌落神壇的獨角獸企業。作者威德曼巧妙地讓我們看到媒體大肆炒作的WeWork、以及曾受到大力推崇的該公司創辦人的真實樣貌,也讓我們真正了解到底哪裡出了差錯。」——《新聞週刊》
►「這本書生動地揭露一家高速成長的房地產租賃公司如何矇騙全世界,將它視為有價值、有能力改變社會的科技獨角獸。威德曼詳細描繪了這群狂妄自大的高階主管,私底下如何過著難以想像的奢華生活。」——《連線》雜誌
►「這是個節奏明快、悲喜交織的傳奇故事,涉及理想主義、貪婪、以及毫無節制的野心。書中闡述過去十年WeWork獲得創投融資後,如何變得膽大妄為,這也是深入了解品牌力量的絕佳案例研究。威德曼非常善於巧妙安排許多令人驚奇的細節,幾乎每一頁都有亮點。」——安娜・維納,《恐怖矽谷:回憶錄》(Uncanny Valley)
►「這本書報導了亞當・紐曼及難以成功的共享辦公室公司WeWork的故事,節奏緊湊、令人印象深刻,威德曼透露了許多怪異、荒誕的細節,讓讀者得以窺探紐曼生活圈的真實情況。」——《報告書》(Pitchbook)
►「作者生動而詳盡地報導各種戲劇性事件,讀來就像一口氣看完一部步調快速的小說,書中威德曼描述富有個人魅力的紐曼如何攀向高峰,而後跌落谷底,令讀者不禁懷疑他究竟是吹牛大王、堅定的信仰者?還是兩者皆是?另一方面讀者也想知道,當初盲目跟隨WeWork攀頂的那些人,究竟學到了什麼教訓?」——媒體評論家肯・奧萊塔(Ken Auletta)
►「本書的精彩之處,在於威德曼讓複雜的企業傳奇故事變得容易理解、充滿趣味,讀起來感覺似乎與紐曼及他身邊的同事共處一室,共同經歷這輛企業列車失事的曲折過程。」——《出版人週刊》
►「日後,當歷史學家回顧銀行和創投業者投入矽谷的大量資金時,必定會以WeWork的毀滅性失敗作為警示故事。」——彭博社
►「光是描述一個人的行為舉止如何浮誇,這本書就足夠吸引人,但是作者威德曼更想要論述的,是亞當・紐曼現象背後所代表的意義。」——珍妮佛・莎萊(Jennifer Szalai),《紐約時報》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資本家基布茲
第二章 綠色辦公桌
第三章 格蘭街一五四號
第四章 「我就是WeWork」
第五章 性、共同工作空間,以及搖滾樂
第六章 實體社群網絡
第七章 現實扭曲力場
第八章 抓交替
第九章 WeLive
第十章 錙銖必較
第十一章 「十倍先生」孫正義
第十二章 我比我們重要
第十三章 閃電擴張
第十四章 聖杯
第十五章 WeGrow
第十六章 權力遊戲
第十七章 讓愛運轉
第十八章 WeWork婚禮
第十九章 堅韌計畫
第二十章 我們當中的我
第二十一章 展翅翱翔
第二十二章 永遠只裝半分滿 240
第二十三章 陽光從未照射在我們身上
第二十四章 美麗新世界 250
作者說明
致謝
內文試閱
亞當要嘛被判刑入獄,要不就是成為百萬富翁。
——亞當・紐曼讀高中時的駕駛教練
前言
二○一九年四月十二日早上,亞當‧紐曼(Adam Neumann)歡迎我到他辦公室。他在即將卸任WeWork共同創辦人與執行長身分之前,接受了幾次採訪,這是其中一次。過去幾年,WeWork總部不知搬了多少次,來拜訪紐曼的人都覺得很不可思議,他的公司竟然有辦法將員工塞進愈來愈小的坪數,但是他自己的辦公室卻愈來愈寬敞。之前在他的辦公室還可看到拳擊沙袋、大鑼或是吧台,新辦公室已不見這些擺設,卻多了一間私人衛浴,裡面有三溫暖烤箱和冷水浴缸。我們坐在一張大圓桌前,如果是在WeWork最常見的玻璃隔間,大概放不下這張桌子。紐曼向我道歉,說他時間有限。「要在短時間認識一個人很不容易,」他對我說,「真實描述真相也是一樣。」
這次紐曼一如往常地遲到了,我也因此有時間四處參觀WeWork總部的主要樓層,它位在紐約市區內一棟六層建築物的頂樓,看起來就像一座辦公樂園。時間已接近中午,一位咖啡師正在為WeWork員工和一群面露微笑的訪客送上第二輪咖啡,這些訪客剛剛搬離同樣位在紐約市區的舊辦公大樓。寬敞的大廳內擺滿了明亮原色的沙發和低腳休閒椅、桌遊、撞球遊戲桌,還有三座遊戲機台,有幾位員工就站在這裡開會。
覆滿垂掛植物的抽風罩下方,有好幾台冷飲機輪流供應各種果汁,包括西瓜汁、鳳梨汁和哈密瓜汁,另外還有供應啤酒、蘋果酒、冷萃咖啡、碳酸飲料、梅洛(Merlot)紅酒、灰皮諾(Pinot Grigio)白酒、以及紅茶菌等飲料的水龍頭。公司還特地貼出一張公告,貼心向員工解釋,倒啤酒時玻璃杯要傾斜,才不會產生大量泡沫。員工看起來稚氣未脫,即使三十多歲的人都感覺自己已經是資深長者。在廚房其中一側,有好幾間像餐廳的小房間,可作為臨時開會用;另一側則擺放了幾張長桌,所有座位都是開放的。每個座位都有安裝感應器,只要有WeWork員工使用某個座位,數位系統就會顯示。
WeWork在全球擁有四百多個據點,這裡的裝潢設計只是其中一種版本。看起來員工都能在這空間裡完成工作,但是也不一定。整層樓空間擁擠,環境吵雜。音響系統大聲播放搖滾樂手藍尼‧克羅維茲(Lenny Kravitz)的單曲〈遠走高飛〉(Fly Away)。你還會看到宣傳暢飲時段的招牌,慶祝最後一季《權力遊戲》(Game of Thrones)開播。
我終於等到紐曼現身。六樓後方的一排排長桌上,一些員工正用筆電工作,紐曼快步走過這一排排長桌,進入自己的辦公室,接著陪同三名企業家走到門口。紐曼身高六尺五寸(約一九八公分),比那三位企業家都來得高,房間內還有其他人。和紐曼工作關係最密切的高階主管每次面對他都戒慎恐懼,小心翼翼地應付他的野心。但是對於其他人,例如聽完他鼓舞人心的演講大受激勵的員工、樂於滿足他房地產投資欲望的房東、還有渴望順勢搭上下一艘太空船的投資人,紐曼已成為千禧世代預言家,他代表了新工作模式、新生活型態,他一邊將垂落的頭髮往後撥,一邊向大眾宣揚他認為未來將會成真的各種浮誇宣言。
WeWork的核心業務其實很簡單。租下空間,重新隔間,然後分租出去;這些隔間由於設計充滿時尚感、服務有彈性、定期舉辦暢飲時段等特色,所以收費比較高。雖然陸續有其他競爭對手出現,但最後全黯然退出市場,他們提供的服務幾乎沒什麼特色,只想著套利:長期租賃,短期出租,賺取價差。WeWork和其他公司之所以不同,除了實體空間多得驚人、地點遍及三十多國,還有一點就是,紐曼於於公司未來發展一直懷抱著遠大願景。很明顯,WeWork其實就是一家房地產租賃公司,只不過紐曼極力否認,一直堅稱WeWork是一家高科技新創公司、是個社交網絡平台、是一間「社群」(community)公司、是個致力重塑社會的組織。「我們之所以在這裡,是為了改變世界,」紐曼說。「我只關心這件事。」
***
WeWork創立九年以來,每位紐約房東、投資人和產業巨頭,都能說出一段紐曼的故事:召開商務會議時總要來上幾杯龍舌蘭酒。我們碰面時,紐曼通常是穿著運動鞋、黑色牛仔褲、灰色T恤,試圖表現得若無其事,他向一位助理要了一杯加了檸檬與生薑的熱水。五個月後,發生了令他猝不及防的意外,他赤腳走在紐約街上,雖然爆發了美國商業史上最難堪的公開發行申報,他仍試圖力挽狂瀾,希望繼續掌控自己的公司,但幾天之後他就被迫辭職下台,獲得十億美元離職金。這世界已經變得不一樣,人們最不需要的,就是高密度辦公空間。
如果紐曼能夠意識到他被迫下台的種子早已種下、開始發芽成長,就不會感到恐懼。「我們的發展軌跡和亞馬遜(Amazon)一樣,」紐曼對我說,當時他的辦公桌上放著一顆神奇八號球(Magic 8 Ball),「只不過我們的市場更大、成長更快。」
紐曼不只一次這樣自誇,但他總是有辦法帶著滿腔熱情說出這些罐頭訊息,讓每個人感覺這是專門為他們量身打造的說詞。到了二○一九年,每位野心勃勃的新創公司創辦人(還有其他類型的創辦人嗎?),在介紹自己的事業時,都會盡力讓人們相信,他們創辦了一間有能力改變世界的全球化企業巨獸。但只有特別自大傲慢的人才會說:未來某一天,他會從後照鏡裡盯著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我們現在的業務只是起點,就像當初亞馬遜以賣書起家,」紐曼說,「他們從銷售書籍開始,到後來什麼都賣。我們則是從工作使命(work mission)開始,擴大到更大範圍的類別。」什麼類別?「更大範圍的『生活』類別。」WeWork才剛宣布在南非約翰尼斯堡設立新據點,事業版圖正式擴張到第六洲。「我們進入非洲市場,並不是因為認為那裡有很大的成長機會,」紐曼對我說。他強調,之所以決定在南非設立據點是出於責任,他說他清楚知道,「我們會如何影響一個國家的國內生產毛額(GDP)、如何影響當地就業機會。」
他宣稱自己有能力讓整體經濟依照他個人的意志發展,以一個即將慶祝四十歲生日的創業家來說,這樣的宣告似乎有些厚臉皮。不過,紐曼如此自信滿滿,確實有他的理由。WeWork已成為紐約市最大的辦公室承租戶,在倫敦則是排名第二,僅次於英國政府。WeWork滿足了某種想望,特別是對年輕工作者來說,他們極度渴望找到更能幫助他們實現夢想的辦公空間,但是上個世代習慣的辦公隔間無法滿足他們的需求。過去十年,WeWork的營收幾乎每年成長兩倍,這段期間紐曼總計募得超過一百一十億美元的資金,其中絕大多數來自日本科技巨頭軟體銀行(Soft Bank)創辦人孫正義,他是全球少數野心大過紐曼的企業領導人。二○一七年孫正義首次投資WeWork,其中有部分資金來自願景基金(Vision Fund),這支創投基金規模高達一千億美元,幕後最大金主是沙烏地阿拉伯政府。孫正義在二○一○年代末期投入空前鉅額資金,企圖重塑全球各大產業,包括:投資優步(Uber)七十七億美元、投資遛狗應用程式開發商三億美元、投資披薩製造機器人廠商三‧七五億美元。孫正義確信,在規模達二百兆美元的全球房地產市場,WeWork是唯一有能力顛覆市場遊戲規則的企業,他尤其看好紐曼的能力。二○一九年一月,就在我採訪紐曼的幾個月前,軟體銀行再度注資,WeWork的理論估值衝上四百七十億美元,在全美最有價值私人新創公司中排名第二。WeWork買下羅德與泰勒百貨公司(Lord & Taylor)位在曼哈頓的旗艦大樓,計劃日後作為公司總部。這項交易正好反映了二○一○年代的經濟轉變:剛崛起的市場新進者在中東石油資金挹注、科技持續突破、以及強烈渴望建立企業帝國等因素驅使下,大舉併吞傳統企業。
紐曼在辦公室裡翻出他和共同創辦人米格爾‧麥凱爾維(Miguel McKelvey)在二○○九年合力製作的簡報,當時WeWork第一個辦公空間還沒開始營運。簡報中列出許多以We品牌命名的相關事業單位,例如WeBank、WeSail等等。「這樣清楚易懂,」紐曼提到早期設定的願景時說道。就在這次採訪的幾個月前,WeWork將品牌名稱改為We Company,其中包含三個各自獨立的事業單位:WeWork、WeLive,以及WeGrow。品牌名稱上方寫著全新的使命宣言:「提升全球覺知。」我對紐曼說,當我告訴其他人這句口號,他們的第一個反應通常是問:這到底是什麼意思?「這是好事,」他說,如果他們只是問:『這是什麼意思?』這話題就太普通了。看來我們達到目的了!」他說,每個事業單位的最終目標是要讓這世界變得更好,但過程中需要投入大量資金。WeWork的使命是幫助人們「創造人生,而不只是賺錢謀生」。WeLive專門出租擁有寬敞公共空間的微型公寓房間給房客,希望能減少孤獨感與自殺案,「再也沒有人感到孤單。」至於最新的投資事業WeGrow,是由紐曼的太太蕾貝卡(Rebekah)負責經營的一所小學,每年學費最高可達四萬二千美元,目標是「發揮每個人的超能力」。
我問紐曼,超能力是指什麼。「改變,」他說。「這是人類擁有的最強超能力。」他說擁有這項能力後,就能夠「獲得所有超能力」,接著他問我有沒有看過電視劇《超異能英雄》(Heroes)。二○一○年WeWork剛成立時,這齣電視劇正好在全國廣播公司(NBC)播出最後一季,劇情主要是描述一群凡人發現自己突然間具備了不同能力,例如:心電感應、預知和飛行能力。紐曼認為自己很像劇中某個角色。「有個角色非常強大,能夠獲得所有超能力。」事實上,該劇中有兩個角色都擁有這種特殊天賦。其中一個是連續殺人犯賽雷(Sylar),他會奪取被他謀殺的受害者所具備的能力;另一位是主角彼得‧佩特里(Peter Petrelli),他會吸收周遭人物的能力,等到他變得足夠強大,體內蓄積的能量足以摧毀整個紐約市。
***
「你今天來這裡的目的是什麼?」採訪接近尾聲時紐曼問我。「你是想要聽到好消息?還是壞消息?」二○一○年代後半段,我在《紐約》(New York)雜誌擔任特約撰稿人,寫過好幾篇文章探討新創經濟如何變得扭曲。像是某個饒舌歌詞網站企圖「為整個網路寫註解」;龐克雜誌《Vice》期望成為「新一代CNN(有線電視新聞網)」;共乘公司優步堅稱自己不只是一家提供共乘服務的企業。二○一七年春季,我造訪了優步總部,當時特拉維斯‧卡拉尼克(Travis Kalanick)因為不計後果想要快速取得全球主導地位,得到了教訓。感覺多數新創公司想不到什麼有價值的目標,現在有一家在紐約成立的辦公空間管理公司,仿效那些宣稱要改變世界的矽谷新創科技公司,懂得如何虛張聲勢。
WeWork成立之初時機正好,二○一○年代初期市場充滿希望,但是到了二○一○年代末期,市場卻逐漸崩壞。WeWork借用歐巴馬的理念「是的,『我們』一定做得到」(Yes, we can),向那些在後衰退期進入職場的千禧世代工作者承諾,WeWork的使命是要建立社群。紐曼自己是大學中輟生,也是移民,差點被迫離開美國,曾經創業失敗。但是憑藉著勇氣、運氣、魅力、冷酷、絕佳時機、以及膽大妄為等原因,他一舉躍升為全球首富,這裡指的是紙上財富;他甚至成了美國英雄,同時獲得兩黨支持。和其他創業家相比,紐曼更懂得如何緊密結合靈性與商業兩大要素,兩者的界線在二○一○年代已逐漸變得模糊,全世界開始大力追捧自二○一一年史蒂夫‧賈伯斯(Steve Jobs)離世後,逐步嶄露頭角、如救世主般的新世代創業家。「過去十年是『我』的十年,」紐曼說,「現在這十年,是『我們』的十年。」紐曼把自己當成了賈伯斯接班人。
隨著歐巴馬時代落幕,紐曼眼看著自己的好友傑瑞德‧庫許納(Jared Kushner)跟隨岳父(川普)進入白宮。他倆第一次碰面時,庫許納還只是一個紐約房東,看起來有些孩子氣。一夕之間,言行浮誇、領導風格獨斷、與現實脫節等特質,成為攀向權力頂峰的必要資產。紐曼個人和他的公司總有辦法取得便宜資金,有了創投業者挹注大筆資金,創業家自然願意大膽冒險,他們相信只要憑藉個人企圖心,對外宣稱公司掌握了足以顛覆新產業的科技力量(但不需要確切說出是哪種科技),就能夠創造新財富。例如新創公司創辦人伊莉莎白‧霍姆斯(Elizabeth Holmes)也曾受到外界大力讚揚,後來卻遭媒體揭穿根本是個詐欺犯,空口承諾療診公司(Theranos)不可能達成的目標。試算表不再重要,狂妄自大才是王道。
WeWork員工非常清楚公司如何成長到如今規模,他們緊盯著療診公司的後續發展,心裡愈來愈不安,因為向來正向樂觀的WeWork企業故事開始出現漏洞。不論用哪種標準來衡量,軟體銀行的投資金額確實相當驚人,身為紐曼首席顧問與企業導師的孫正義,在二○一八年底再度簽訂金額更龐大的投資案,繼續支持WeWork,不過長達十年的經濟熱潮此時已開始出現衰退跡象。二○一八年WeWork投入鉅資,在全球各地大肆擴張,導致當年虧損將近二十億美元,甚至連員工也不太清楚,當他們說他們「正在努力提升全球覺知」時,究竟在講什麼。過去十年紐曼一直在和時間賽跑,他成功搭上美國史上歷時最長久的經濟擴張期,每當有人質疑他的成長策略過度冒險,他總是辯解說,自己從來不會依照傳統商業規則行事:他在經濟大衰退後創辦了WeWork,目標是在下一次大衰退來臨前,讓WeWork成為一家大到不能倒的企業。
如今到了十年熱潮尾聲,紐曼必須加速跑向終點。WeWork的資金即將用罄。紐曼已經花光私募資金,累積了數億美元債務。他準備讓WeWork公開上市:這是讓公司持續成長的唯一可行辦法,而且正好可利用他和WeWork員工聯手打造的辦公空間事業,趁機大賺一筆。紐曼非常善於利用後衰退期經濟熱潮進行操作,隨著公司股票上市日期逐漸逼近,他最大挑戰在於:能否讓公司如期上市。
「在你提問前,我們得先設定好目的是什麼,」就在我要提出最後一個問題時,紐曼在他的辦公室對我說。「你提問的目的,應該是要讓讀者有機會獲得某些東西,讓他們成長。你可能需要花幾秒鐘想一下。」我暫時打住,然後想到過去一直困擾著我的某件事。這些年WeWork大肆搶占各地房地產,跨足不同的生活類型市場,但是紐曼建立的社群看起來更像一座孤島,極力排除、而不是包容其他世界。他喜歡將WeWork稱為「實體社交網路」,以此向他希望仿效的科技公司致敬,過去十年那些科技公司已成為新時代的完美典範,卻沒有想到雖然他們為人類社會帶來正面影響,但是也帶來不小傷害。我問紐曼,他是否會擔心自己建立了一個獨立於周遭世界的反烏托邦WeWork,只有少數人獲益,例如他自己,但是對其他人卻有害無益。「這是個好問題,你在壓力下表現得很好,」紐曼說。他相信公司的定位是創造正向改變。「不要把它想成是WeWorld,不妨想成是Powered by We,」他說,「就把它想成是我們內部所稱的WeOS。這是一套作業系統,可以讓工作更有效率、生活更美好。」他希望和我分享未來一年的新企業理念:「專注於開發『我們』的無限潛力。」
紐曼起身和我一起走到門口。「在我們聊天的過程中,我看到了你的改變,只是讓你知道一下,」他說道,站在一旁盯著我看。「你同意我說的,你可以設定目的。我的意思並不是說你看不出問題。」他說,當我花更多時間研究他的公司,如果有任何問題,他很樂意再和我聊聊。「現在我們更了解對方,我希望我們能建立長久的關係,」紐曼說,「我估計會在這裡待上一段時間。」
作者資料
里夫斯.威德曼(Reeves Wiedeman)
里夫斯‧威德曼,《紐約》(New York)雜誌特約撰述,文章散見於《紐約客》(New Yorker)、《紐約時報雜誌》(New York Times Magazine)、《滾石》雜誌(Rolling Stone)、《哈潑》雜誌(Harper’s)。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