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獨家預購優惠】希望:教宗方濟各親筆自傳
-
錢是虛構的,但我們都選擇相信它
-
世界還能變好嗎?劍橋大學教授談12位時代思想巨人,開展平等、正義與革命的關鍵思考
-
懼胖社會:為何人人對肥胖感到恐慌?體重羞恥的文化如何形成,肥胖歧視如何與各種歧視交織並形成壓迫
-
室內設計手繪製圖必學4【2024最新考題版】:術科詳解必勝全攻略
-
創造力的修行:打開一切可能
-
故事餐酒館:混口飯——一場跨界的食物饗宴(以文字品嘗美食,用圖片微醺歷史,十六位各界重磅級人文歷史專家考據研究,有深度沒難度的飲食文化衝擊!)
-
覺照在當下:泰國二十世紀最傑出女修行者的禪修指導
-
台灣廟宇深度導覽圖錄
-
誰的「國語」?誰的「普通話」?:從官方政策、教育現場、大眾傳媒到常民口說習慣,看兩岸語音標準化如何為社會規範、身分認同與國族政治服務
內容簡介
作者資料
魏德聖
1969年生,台南人。因為受到軍中同袍的影響,工專畢業的他一腳踏進了電影圈。1993年至2002年間參與多部電影和電視製作,同時開始提筆寫劇本,1994年完成的《賣冰的兒子》獲得新聞局優良電影劇本獎,也因此開始執導多部影片,其中1999年的《七月天》參加了加拿大溫哥華影展並獲得龍虎獎特別獎。那段期間參與的電影作品包括了日本導演林海象的《海鬼燈》、楊德昌導演執導的《麻將》、以及擔任陳國富執導的《雙瞳》策劃兼副導演。 2000年,完成講述霧社事件始末的劇本《賽德克.巴萊》,並再度獲得新聞局優良電影劇本獎的肯定。由於太太一句話的鼓勵,在2004年,不惜斥資兩百萬拍攝《賽德克.巴萊》五分鐘試拍片,這部影片在網路上廣為流傳。 2008年,執導的《海角七號》在觀眾口碑的帶動下,以票房五億三千萬的成績,成為台灣電影史上最賣座的台灣電影,除了獲得當年金馬獎年度台灣傑出電影、觀眾票選最佳影片、最佳男配角等多項大獎,更在夏威夷、日本海洋等國際影展上勇奪首獎。 他籌畫多年的史詩鉅片《賽德克.巴萊》,在歷經重重難關之後,終於完成,於2011年9月上映。創下全臺破8億票房,改寫臺灣票房新紀錄,該片同時獲第48屆金馬獎最佳影片、觀眾票選最佳影片等大獎,並獲第12屆華語傳媒大獎最佳影片。 《KANO》是魏德聖轉任監製的首部電影,由馬志翔導演,於2014年2月27日上映。同年9月25日再戰首輪,創下臺灣電影史上的新紀錄。
游文興
1983年出生,不像臺北人。南華大學文學系順利畢業。曾任電影《海角七號》、《賽德克‧巴萊》製片助理、《KANO》側記;曾撰文整理《夢想‧巴萊》、《導演‧巴萊》、《電影‧巴萊》等書。一切未完,人生待續。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