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499輕鬆升級VIP
目前位置:首頁 > > 文學小說 > 翻譯文學 > 其他翻譯文學
布登布洛克家族(被譽為德國版《紅樓夢》,諾貝爾獎得主托瑪斯.曼奠定文壇地位之作、最偉大的家族史小說)
left
right
  • 新書尚未入庫
    貨到通知我
  • 布登布洛克家族(被譽為德國版《紅樓夢》,諾貝爾獎得主托瑪斯.曼奠定文壇地位之作、最偉大的家族史小說)

  • 作者:托瑪斯.曼(Thomas Mann)
  • 出版社:堡壘
  • 出版日期:2025-05-21
  • 定價:799元
  • 優惠價:79折 631元
  • 書虫VIP價:631元,贈紅利31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599元
  • (更多VIP好康)

內容簡介

托瑪斯.曼26歲即完成的曠世鉅作 出版百年,仍被譽為最偉大的現代小說之一 德國市民階級的精神剖面圖,一部文明自我解體的寫實寓言 「《布登布洛克家族》是20世紀最偉大的小說。」 ──福克納 「托瑪斯.曼獲獎,主要憑藉其鉅作《布登布洛克家族》,自問世以來備受推崇,日益被視為現代文學經典。」 ──諾貝爾文學獎授獎詞 《布登布洛克家族》是托瑪斯.曼的首部長篇小說,也是其日後獲頒諾貝爾文學獎的代表作。這部長達數十萬字的鉅作,在1901年初發表時,曾被出版社要求刪減一半,卻遭到托馬斯.曼堅決拒絕。而在1920年出版之後,銷量即突破十萬冊;1929年,總銷量已超過百萬,成為德國有史以來最暢銷的小說。 故事以十九世紀德國呂北克為背景,描寫布登布洛克家族四代人的命運與時代交錯。作為商業貴族的代表,他們在榮耀與義務、世俗與精神、傳統與個人之間反覆拉扯。長子湯瑪斯雖成功繼承家業,卻逐步陷入身心的崩潰;長女安東妮一心追求真愛,卻因聯姻政治而陷入失敗婚姻;么子克里斯提昂則選擇逃避、頹廢、拒絕所有家族期待。而最終一代翰諾──一個病弱、敏感、熱愛音樂的男孩,則完全背離實業精神,沉溺於音樂與藝術。家族的物質繁榮掩蓋不了內在的瓦解,一場靜默的衰敗早已悄然展開。 《布登布洛克家族》不僅是家族小說,更是一部描寫十九世紀德國市民階級命運的文化寓言。它細膩呈現傳統社會如何在現代化浪潮中逐漸失去立足之地,書中人物雖試圖捍衛倫理、宗教與教養,最終卻無力抵擋時代的冷酷與個體意志的崩潰。 ▍本書特色 1.德國寫實主義巔峰之作 諾貝爾文學獎評審曾稱此書為「德國首部格調高雅的現實主義長篇小說」。托瑪斯.曼以冷靜精確的筆法,真實再現德國市民階級的價值體系與文化樣貌。從宴會、聖誕節到議會選舉,托瑪斯.曼勾勒出一個既講求教養與秩序,又日漸空洞疲弱的文化階層,呈現出十九世紀末市民精神的矛盾與疲態。 2.叔本華式死亡哲學 托瑪斯.曼自青年時期即熱愛叔本華哲學,小說亦融入對死亡與個體界限的思索。書中主角湯瑪斯面對生命終點時,反覆思考個體是否終將消散於萬物之中,這種「死亡即解體」的觀念,在當時的德國知識界中頗具代表性。 3.以瓦格納式主題動機建構命運敘事 托瑪斯.曼深受瓦格納歌劇影響,全書大量運用「主題動機」(leitmotif)技巧,例如反覆出現的牙齒腐爛、膚色變異、飲食場景與語言口音這些看似無關緊要的細節,實則對應角色的階級、身心狀態與命運變化。 4.十九世紀末德國文化的深層內在衝突 托瑪斯.曼自身便出身於商人世家,卻選擇走上文學之路,小說中兩代男性主角某種程度上,或可視為托瑪斯.曼自我分裂的投射。一者努力維持責任與秩序,一者選擇逃逸、崩解、沉溺於音樂。而也映照出十九世紀末德國文化環境中,「藝術個體的自我實現」與「市民階級對秩序、責任與體面的信仰」的核心矛盾。

內文試閱

六月的一個下午,五點剛過,一家人坐在庭院小屋的「門扉」前,剛在那兒喝過咖啡。在那間漆成白色的庭園小屋裡,牆壁上嵌著高大的鏡子,牆面上畫著振翅飛翔的小鳥,背景中有兩道上了漆的雙扇門,但仔細看去,就會發現那並不是真的門,只有畫上去的門把。由於小屋裡太過悶熱,於是他們把桌椅搬到戶外,那些家具是用經過防腐處理的粗糙木料稍微加工製作而成。 領事夫婦、東妮、湯瑪斯和克婁蒂妲以半圓形圍坐在那張圓桌旁,使用過的杯盤在桌上閃閃發亮,克里斯提昂則稍微離得遠一點,帶著悶悶不樂的表情在預習西塞羅的第二篇〈反喀提林演說〉。領事抽著雪茄,讀著當地的報紙。領事夫人擱下了手裡的絲綢刺繡,帶著微笑看著年幼的克拉拉,這孩子正和伊妲.雍曼在草地上尋找偶爾會長出來的紫羅蘭。東妮用兩隻手撐著頭,入神地讀著霍夫曼的《謝拉皮翁兄弟》,湯瑪斯則用一根草莖小心地搔著她的後頸,東妮很聰明地假裝沒有察覺。瘦削而老氣橫秋的克婁蒂妲穿著印花棉裙坐在那裡讀一篇故事,篇名是〈又瞎又聾又啞,卻仍然幸福〉;讀著讀著,她會把桌布上的餅乾屑刮在一起,再用五根手指捏起那一小撮餅乾屑,慎重地吃掉。 天空中有幾片紋絲不動的白雲,天色漸漸變得蒼白。城市中的這座小庭園鋪設著對稱的小徑和花圃,色彩斑斕而且乾淨整齊地浸浴在傍晚的陽光中。圍著花圃栽種的木犀草散發出香氣,不時隨著微風飄散過來。 「嗯,湯姆,」領事取出嘴裡的雪茄,心情很好地說,「我跟你提過凡.韓克東&康普公司的那批黑麥,事情已經解決了。」 「他出價多少?」湯瑪斯感興趣地問,停了手,不再用草莖去騷擾東妮。 「一千公斤六十塔勒……這價錢不錯吧?」 「太好了!」湯瑪斯知道這是樁好生意。 「東妮,妳的坐相不合禮節,」領事夫人說。聽了這話,東妮把一隻手肘從桌上挪開,眼睛仍舊盯著她的書。 「這沒有關係,」湯瑪斯說。「她可以愛怎麼坐就怎麼坐,永遠都還是東妮.布登布洛克。蒂妲和東妮毫無疑問是我們家最美的兩位。」 克婁蒂妲驚訝得要命。「老天!湯姆──?」她說,她能夠把這幾個短短的音節拖得很長很長,令人想不透她是怎麼辦到的。東妮忍耐著沒吭聲,因為湯瑪斯比她強,這是沒有辦法的事;假如她回嘴,他就會再想出一個回答,最後還是贏家。她就只是掀動鼻翼,用力吸氣,並且聳起了肩膀。不過,等到領事夫人談起即將在胡諾伊斯領事家舉辦的舞會,說到有關新皮鞋的事,東妮就把另一隻手肘也從桌上挪開,表現出很高的興致。 「你們一直說個不停,」克里斯提昂抱怨,「而這篇文章難得要命!我真希望我也是個商人!」 「是啦,你的志向每天都在改變,」湯瑪斯說。這時男僕安東穿過院子走過來,手裡端著的托盤上擺著一張名片,於是一家人都滿懷期待地看著他走過來。 「古倫里希,代理商,」領事讀著那張名片。「來自漢堡。一個很好相處、風評很好的人,父親是位牧師。我跟他有生意往來。有件事……安東,告訴那位先生──貝絲,你不介意吧?──勞駕他到院子這裡來……」 穿過庭院走過來的這名男子把帽子和手杖拿在同一隻手裡,踩著短小的步伐,頭部微向前伸。他身材中等,大約三十二歲,穿著一套黃綠色毛料長襬西裝,戴著棉線手套。他淡金色的頭髮有點稀疏,臉色紅潤,面帶微笑,但是在一個鼻翼旁邊長了一顆顯眼的疣。他下巴和嘴脣上方的鬍子都刮得乾乾淨淨,而按照英國時尚讓兩鬢的鬍鬚垂下來;這些落腮鬍是顯眼的金黃色。遠遠地,他就用那頂淺灰色大帽子做出了謙恭的手勢…… 他的最後一步跨得很大,走近眾人之後,把上半身轉了半圈,以這種方式向每個人鞠躬致意。 「打擾了,我闖進了一家人的聚會,」他帶著文雅的矜持輕聲細語地說。「大家手裡拿著好書,正在閒聊……請原諒我貿然來訪!」 「歡迎歡迎,我敬重的古倫里希先生!」領事說,他和兩個兒子都站了起來,和這位客人握了手。「很高興能在辦公室之外、在我的家人圈子裡向您表示歡迎。貝絲,這位古倫里希先生是我生意上的朋友,是個能幹的人……這是我女兒安東妮……我姪女克婁蒂妲……湯瑪斯您已經見過……這是我的次子克里斯提昂,他在文理中學就讀。」 古倫里希先生再度以鞠躬來回應領事所介紹的每一個名字。 「如同我剛才所說,」他接著說,「我無意當個闖入者……我是為了生意而來的,如果方便的話,想請領事和我一起在這個園子裡走一走……」 領事夫人回答: 「如果您不要馬上和我先生談起生意的事,而遷就一下和我們一起坐一會兒,我們會很高興。請坐!」 「太感謝了,」古倫里希先生感動地說。於是他就在湯瑪斯拿來的椅子前緣坐下,把帽子和手杖擱在膝上,坐正了,用手撫過一邊臉頰上的落腮鬍,輕咳了一聲,聽起來像是:「嘿嘿!」這一切給人的印象是他彷彿想要說:「這算是開場白。接下來呢?」 領事夫人替談話的主要部分起了頭。 「您住在漢堡?」她問,把頭歪向一邊,把刺繡活擱在腿上。 「沒錯,領事夫人,」古倫里希先生回答,一邊又鞠了個躬。「我是住在漢堡,只不過我常出遠門,我的事情很多,我的生意非常忙碌……嘿嘿,不是我誇口。」 領事夫人揚起了眉毛,動了一下嘴巴,彷彿在肅然起敬地說:「哦,是這樣嗎?」 「馬不停蹄對我而言是生活的必要條件,」古倫里希先生又加了一句,半轉過身去面向著領事,接著他注意到安東妮小姐的目光停佇在他身上,便又輕咳了一聲。那種冷冷審視的目光是年輕女孩用來打量陌生年輕男士的,似乎隨時可能變成輕視。 「我們有親戚住在漢堡,」東妮說,就只是為了說點什麼。 「杜尚家族,」領事向客人解釋,「先母的娘家。」 「噢,這我很清楚!」古倫里希先生急忙回答。「我很榮幸跟那幾位先生稍微熟識。他們都是很優秀的人,心地善良又有頭腦,嘿嘿。事實上,如果每個家庭都具有這個家庭的精神,那麼這個世界就會更好。在這個家庭裡有對上帝的信仰、溫暖的心腸、由衷的虔誠,簡而言之就是真正的基督教精神,也是我的理想。除此之外,那幾位先生還具有一種高貴的世故,一種高尚體面,一種光彩奪目的高雅,領事夫人,這對我個人而言是非常有魅力的!」 東妮心想:他怎麼會這麼了解我爸媽?說的都是他們愛聽的話……領事卻讚許地說: 「任何人能夠兼顧這兩方面都會顯得出類拔萃。」 而領事夫人也不免要伸出手來和這位客人相握,親切地把掌心翻轉向上,手鍊微微叮咚作響。 「您說出了我的心聲,我敬重的古倫里希先生!」她說。 古倫里希先生鞠了個躬,坐直了身體,摸了一下他的落腮鬍,然後輕咳了一聲,彷彿在說:「讓我們繼續吧。」 領事夫人提起一八四二年五月在漢堡發生的那場大火,對古倫里希的家鄉來說那幾天很可怕……「的確,」古倫里希先生說,「那場火災是一件嚴重的事故,一場令人心情沉重的災難,造成了一億三千五百萬的損失,是的,這經過相當精確的計算。順帶一提,我得要深深感謝上天保佑……我沒有遭受一點損失。那場大火主要是在聖彼得教堂和聖尼古拉教堂那兩個教區肆虐……這座庭園多麼漂亮,」他打斷了自己對那場火災的敘述,一邊感謝地拿了一支領事遞給他的雪茄,「真的,以城市裡的庭園來說,這園子大得出奇!而且這些花卉是多麼五彩繽紛……噢,老天,我承認我對鮮花和大自然有所偏愛!那邊那些麗春花把這園子妝點得可真美……」 古倫里希先生稱讚了這棟房子的高雅規畫,對這整座城市都讚不絕口,也稱讚了領事的雪茄,並且對每個人都說了些親切的話。 「我可以斗膽請問您正在讀的是哪一本書嗎,安東妮小姐?」他微笑著問。 東妮不知何故忽然皺起了眉頭,沒有看著古倫里希先生,答道: 「霍夫曼的《謝拉皮翁兄弟》。」 「的確!這位作家的作品非常傑出,」他說。「不過,很抱歉……領事夫人,我忘了您第二位公子的名字了。」 「克里斯提昂。」 「這名字取得真好!如果我可以這麼說的話,」古倫里希先生又轉身面向男主人,「我喜歡那些讓人一眼就能看出此人乃是基督徒的名字。據我所知,約翰這個名字在您的家族裡是代代相傳的……一聽到這個名字就一定會想到主耶穌最心愛的門徒。就拿我來說吧,如果允許我這樣說的話,」他口若懸河地繼續說,「我就跟我大多數的祖先一樣名叫班迪克斯,而這個名字就只可能是在方言裡被簡化了的班乃迪克。而布登布洛克先生,您也在看書?啊,您在讀西塞羅!這是艱深的讀物,這個偉大的古羅馬演說家的作品。Quousque tandem, Catilina……嘿嘿,是啊,我學過的拉丁文也還沒有完全忘記呢!」 領事說: 「我和先父不同,我一向反對讓年輕人老是花時間學習希臘文和拉丁文。要為實際的生活作準備,有那麼多嚴肅而重要的事得要學習……」 「您說出了我的看法,領事先生,」古倫里希先生急忙回答,「在我還沒能找到話語來表達之前!這是艱深的讀物,而且也不是沒有爭議,這我先前忘了說。撇開別的不提,我記得在這幾篇演講中有幾個地方簡直有失體統……」 當談話出現了空檔,東妮心想:現在輪到我了。因為古倫里希先生的目光停留在她身上。而她想得沒錯,是輪到她了。古倫里希先生忽然從他的座位上站起來,朝著領事夫人做了一個不太自然、但卻優雅的短促手勢,同時激動地低語: 「領事夫人,請問您注意到了嗎?──我懇求您,小姐,」他大聲地打斷自己,彷彿只想讓東妮聽見下面這番話:「請再保持這個姿勢一會兒……!──領事夫人,您注意到了嗎?注意到陽光如何在令嬡的頭髮上舞動?──我從來沒見過比這更美的頭髮!」他忽然陶醉而認真地對著空氣說,彷彿這番話是對著上帝說的,或是對著他自己的心。 領事夫人莞爾一笑,領事說:「別讓這個丫頭起了些愚蠢的念頭!」東妮則又默不吭聲地皺起眉頭。幾分鐘後,古倫里希站了起來。 「但是我不能再叨擾了,不,上帝作證,領事夫人,我不能再叨擾了!我是為了生意的事而來……只不過誰能抗拒得了……現在該做正事了!如果我可以請領事撥空……」 「我無須向您強調,」領事夫人說,「如果您在本地停留期間願意將就著住在寒舍的話,我會有多高興……」 古倫里希先生感激得一時說不出話來。「我全心全意地感謝您,領事夫人!」他露出感動的表情說。「但是我不能濫用您的好意。我在『漢堡市旅館』住著幾個房間……」 「幾個房間,」領事夫人心想,而這也正是古倫里希說這話的用意。 「無論如何,」她再次以親切的動作向他伸出了手,「我希望這不會是我們最後一次見面。」 古倫里希先生親吻了領事夫人的手,等待著安東妮也把手遞給他,但是她沒有這麼做。於是他把上半身轉了半圈,向後退了一大步,再次鞠了個躬,接著把頭向後一仰,揚手戴上他那頂灰帽子,就跟著領事一起走開了…… 「一個討人喜歡的人!」等到領事回到家人身邊,再度坐下來,他又說了一次。 「我覺得他很可笑,」東妮大著膽子說,而且加重了語氣。 「東妮!我的老天!這是什麼評語!」領事夫人有點動怒地喊道。「這麼有基督教精神的一個年輕人!」 「這麼一個有教養而且見過世面的人!」領事加上一句。「妳不知道自己在說些什麼。」有時候這對父母會基於禮貌而以這種方式來交換彼此的觀點,然後他們就更有把握彼此意見一致。 克里斯提昂皺起他的大鼻子,說: 「他說話老是那麼煞有介事!……『大家正在閒聊!』我們根本沒在閒聊。還有『那些麗春花把這園子妝點得可真美!』有時候他好像在大聲地自言自語。『打擾了──請原諒我貿然來訪!』……『我從來沒見過比這更美的頭髮!』……」克里斯提昂把古倫里希先生模仿得維妙維肖,就連領事也忍不住笑了。 「是啊,他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了!」東妮又開口了。「他一直說起他自己的事。說他的生意非常忙碌,他喜歡大自然,他偏好哪些名字,他名叫班迪克斯……我倒想知道這關我們什麼事……他說這些都只是為了凸顯他自己!」她忽然生氣地大聲說。「他就只對媽媽妳,還有爸爸你,說些你們愛聽的話,他只是想討好你們!」 「這無可厚非,東妮!」領事正色說道。「和不熟悉的人相處,一個人會表現出自己最好的一面,斟酌自己的言辭,想要討人喜歡──這是理所當然的……」 「我覺得他是個好人,」克婁蒂妲拖長了音調輕輕地說,雖然她是唯一一個沒有得到古倫里希先生絲毫關注的人。湯瑪斯沒有表示看法。 「好了,」領事做出結論,「他是個信奉基督教、能幹有為而且受過良好教養的人,而東妮妳呢,是個快要十九歲的十八歲大姑娘,他對妳表現得彬彬有禮,妳應該改掉喜歡批評別人的毛病。凡人都是軟弱的,而妳,原諒我這麼說,實在不是有權扔第一塊石頭的人……湯姆,去工作了!」 東妮卻喃喃自語道:「金黃色的落腮鬍!」一邊皺起了眉頭,這天下午她已經好幾次皺起眉頭了。

作者資料

托瑪斯.曼(Thomas Mann, 1875–1955) 1929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獲獎理由為:「《布登布洛克家族》一書自問世以來備受推崇,日益被視為現代文學經典。」 出生於德國北部城市呂北克,父親是商人兼市議員,母親則出身巴西,有葡萄牙與德國血統。十五歲喪父後,全家遷往慕尼黑,他中輟後進入火災保險公司工作,之後旁聽大學課程,學習歷史、文學與藝術。早年即展現文學才華,1901年出版首部長篇小說《布登布洛克家族》,以家族四代興衰為題材,深刻描繪資產階級在物質繁榮與精神衰微之間的矛盾命運,一舉奠定文壇地位,並為他贏得日後的諾貝爾獎肯定。 1910年代至1930年代為創作高峰,代表作包括中篇《魂斷威尼斯》(1912)、《崔斯坦》(1903)、《馬里奧和魔術師》(1929)與長篇小說《魔山》(1924)。納粹上台後,他於1933年流亡瑞士,後轉赴美國定居加州,持續發表政論與演講,疾聲批判納粹政權。其名言「我所在之處,就是德國文化」成為流亡知識分子的象徵宣言。 戰後獲各方肯定,先後榮獲東西德共同頒發的歌德獎,亦重返歐洲居住,定居瑞士蘇黎世。晚年致力於創作聖經題材鉅著《約瑟與其兄弟們》(1933–43)與藝術與毀滅主題的《浮士德博士》(1947)。1955年辭世,享年八十歲。 托瑪斯.曼文風嚴謹細膩,結構縝密,融合心理學、哲學與神話元素,擅長刻劃人物內心的道德掙扎與時代困境。他終生未公開自身性傾向,但在死後出版的日記中顯露對年輕男性的情感投射,其文學作品亦隱約流露此一面向。《布登布洛克家族》堪稱德國現代小說的里程碑,透過一個家族的命運變化映照時代與階級的轉型,至今仍為理解19世紀德國社會的關鍵文本。他以文學之筆形塑了「德國精神」的現代面貌,回應20世紀的人文危機與思想,至今仍是歐洲文化傳統中不可忽略的聲音。

基本資料

作者:托瑪斯.曼(Thomas Mann) 譯者:姬健梅 出版社:堡壘 書系:New Black 出版日期:2025-05-21 ISBN:9786267728024 城邦書號:A5390147 規格:平裝 / 黑白 / 720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