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號:超越影音的閱讀想像,感受字裡行間專屬的小說畫面
如無法正常顯示,請按此
NO.135 NOV. 2018
折價碼:VWBF969RS
使用期限:2018/11/30
(使用方式詳見頁底說明)
虫說新語 注入閱讀感情,營造獨一無二的小說畫面
出版幕後 錯過的時光,再拾時有如南柯一夢
作家談閱讀 歷史的運用與濫用:你讀的是真相還是假象?
編輯說書 殘酷與溫柔並存的成長故事,與隱藏其中的深沉怒火:《雌性物種》
閱讀與生活 無遠弗屆的萬用語言-符號:背後的故事
優惠活動 【城邦聯合書展】5th感謝祭!今年最優惠的一刻,獻給愛閱讀的你。
注入閱讀感情,營造獨一無二的小說畫面
文/城邦書虫公司總經理 林福益
       最近,清朝宮廷劇熱潮正盛,《延禧攻略 》《如懿傳 》接連播出,引發話題也讓不少人忙於追劇。有位朋友在臉書上問大家該看劇還是看書?多數已身陷劇中嬪妃宮鬥情節無法自拔的人都建議,當然先跟上劇再說。未料,一個星期後,他自豪分享已經將小說一口氣全讀完了,還自信小說絕對比電視劇精采。
       以《延》劇為例,一套三集的電視小說,對上七十集的戲劇,就數字上來比較,好像讀小說比看小說容易多了,但對多數人而言,「完讀」的難度恐怕比追劇高多了吧。只是,對於有閱讀習慣的這位朋友來說,同樣的故事情節,文字的吸引力顯然遠遠超出聲光娛樂效果的戲劇魅力。而從每次電影、電視賣座後帶動原著小說再熱銷一波的經驗來看,似乎也驗證「讀」小說所滿足的想像力與情感投射,確實有其獨到之處。
       小說裡的世界,摻雜真實人生的寫照,有更多的故事元素,是來自於作者天馬行空的想像,與對人性糾結出的喜怒哀樂,因此經常成為影視取材的來源。而每年奧斯卡得獎影片常見原著小說的身影,亦可見一斑。
       相同故事,透過文字閱讀與影像傳遞的感受,各有不同的收穫。
       用文字說故事,讀者藉由篇章結構鋪陳的敘事手法,最能直接感受作者創作的心情初衷與寫作特色,並保有對故事主角人物的自我描繪空間。我們對於同一段文字所要傳達的意涵,會因每個人的經驗歷程、文字敏銳度,甚或閱讀當下的心境有所不同,在彼此腦海中所浮現的畫面,也不必然相同。作者以文字幻化出的各種情境場景,更會因為讀者的閱讀能量,產生「自己的」無限組合。閱讀小說的樂趣,可以說是一種毫無限制的想像旅程。
       藉由影像視覺的表現說故事,小說則成為一種演繹後的包裝。通常以小說為核心製作的戲劇內容,都必須經過改編拍攝,於是,作者原創的小說很容易變成「別人的」觀點。即使影視製作者強調忠於原著精神,但其間難免夾帶導演或編劇體會後演示出的畫面、節奏與剪輯風格。當作品呈現到觀眾面前時,恐怕與閱讀的主觀認知落差不小。不可否認的是,經由聲光效果與演員闡釋出小說的觸動經驗,確實有感也直接明白許多。
       身為出版工作者,大部分接觸故事的經驗中,我都是先閱讀文字再看影視作品。其間當然不乏詮釋佳作,但總覺得故事被影像化後,少了些閱讀帶來的自我想像與經驗聯結解釋的奇妙反應。有時候如果選角、場面、情節表現與自己心中的印象認知「變了調」,還會有些失望。
       常覺得,先閱讀文字再觀看影視,是想驗證別人看了故事後的理解感動,是不是有共鳴或不同的驚艷;若是看了戲劇作品之後再去找小說來讀,肯定是希望仔細品味故事中未能被提及的轉折情緒,想要再藉由閱讀,更深入了解作者在文字之間意欲流露的情感。
       只要是好故事,都值得以不同的方式來理解。注入閱讀感情後躍然紙上的畫面,必然專屬自己,獨一無二。
如對本電子報有任何意見,歡迎惠賜意見批評指導,謝謝。來信請寄ramson_lin@hmg.com.tw
閱讀推薦:
惡血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判決 檢方的罪人
她被譽為女版賈伯斯、《富比世》全球最年輕的創業女富豪,如何用「一滴血」顛覆血液檢測 把那些最好和最壞的時光全部加起來,就是我們的人生。 他們決心走向更好的人生,卻在終於做出艱難的判決之後,再也不明白什麼才是「正確」的抉擇… 犯下殺人案卻還能逍遙法外,正義到底在哪一方?
錯過的時光,再拾時有如南柯一夢
文/積木文化編輯部
      我們有時會形容時間像是一條河,而我們都是河上的旅客,只能前進,不能後退。由於在河上漂流,眼中所見的風景,僅限於河岸兩側,然而,時間會帶來超乎想像的景色變化。對於畫家呂游銘而言,時間帶給他的感受更是如此。於八零年代離鄉背井去到美國尋找新天
地,呂游銘心中的臺灣始終停留在解嚴前,那個「有些不完美,但十分幸福」的時代。三軍將帥在街上荷槍來去,十輪軍車呼嘯而過,海岸線都是「國防重地不得描繪」,然而充斥於百姓生活中的,不是軍人政治,也不是動員戡亂,而是互助、分享,熱呼呼的點心車、農田水道,還有巷弄裡的漫畫店和柑仔店。
       呂游銘老師初次來到積木的辦公室裡,向大家介紹這本繪本時,在場不分年紀的同事們都被他長長的「臺北上河圖」給吸引了。無論有沒有經歷過畫中年代,畫中各形各色的房舍,各式各樣的人物忙碌著的身影,每個人都彷彿來到那條街上,聽見小販的叫賣聲、火車的嗚嗚聲,聞到稻草、麵攤、烤番薯的香味。但畫家想表達的,並不只是單純懷舊而已。圖畫一張張翻下去,忽然,一〇一大樓突兀地聳立,我不禁小小抗議道:「從八零年代到一〇一大樓蓋好,中間好像少了什麼吧?」殊不知,這種斷層感,就是呂老師的目的。看著畫中男孩忽然轉大人,從捷運長長的階梯走往地底下,我又問:「我有點不明白現在他要去哪裡?」呂老師回答道:「茫茫然,不知所終。」
       茫茫然,不知所終。這正是快速現代化的臺灣,給予離家三十多年的畫家呂游銘的切身感受。指著開頭幾頁圖畫,他解釋道:「我很喜歡洞窟,很黑很黑的洞窟,在裡面,人會失去時間感,有時又會忽見自頂上灑落的,神啟一般的光束。」於是我有點明白了,在時間的長河中,畫家藉由洞穴的意象,在心中穿越回
到他曾經認識的故鄉。在黑暗中,人彷彿墜入夢境,在黑暗中,時間彷彿停止了。錯過的時光,再拾時有如南柯一夢,面對故鄉,無可彌補的缺憾,呂游銘將之畫成了《時光寫生 》
閱讀推薦:
台灣貓日子+貓手相套書 錯置臺北城 一枚銅板也很幸福的雜貨店時光 續.臺灣沒說你不知道
科學統計實證,千貓招手掛保證——貓咪真的有一目瞭然的手相!五種肉球模樣,助你徹底了解貓脾氣! 循著學者的路人視角,從公園裡的銅馬出發,探勘百年首都的空間、權力與文化符號學 幸福很簡單的兒時回憶,你還記得嗎?以抒情懷舊的筆調回憶舊時光,以及那些被遺忘的、重要的、充滿情感的回憶與童心。 生活在紛擾年代,七十則包山包海、愛鄉愛土的冷知識
歷史的運用與濫用:你讀的是真相還是假象?
選書人楊照導讀節錄(文/麥田出版編輯部)
      二○一八年九月,台灣爆發了張天欽的「東廠事件」,行政院「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副主委張天欽在單位的會議上,明白表示應該運用侯友宜過去在警政職務上經手處理的政治案件,來影響新北市市長的選情,而且還大剌剌地以「東廠」自比。顯然張天欽對於「東廠」並沒有什麼深入的認識,要嘛不了解「東廠」高度權威迫害的政治作用,要嘛不了解「東廠」黑暗邪惡的歷史形象,更有可能是對兩者都無知,才會把「東廠」套到自己頭上。
      這反映了當前台灣的荒謬狀態,一方面對中國歷史採取疏離、漠視的立場,但另一方面喜歡隨口運用中國歷史的典故。不了解卻又要利用,便會在朋友間鬧笑話,給自己惹來不必要的麻煩了。更嚴重的、不會因為張天欽離職就消失的問題,是他所任職的機構與他所負責的工作。這個機構叫做「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雖然名稱上沒有「歷史」兩個字,但實質上卻是所有政府單位中與歷史關係最密切的。「促轉會」和歷史的關係,甚至比「國史館」更密切,至少更敏感吧!
      「轉型正義」說白了,就是處理威權體制瓦解、政權改變之後的歷史記憶。過去以威權之名從強權者角度所訂定的標準、所律定的政府行為是非規範,現在要重新評估,改從弱勢者──當時被欺負、被壓迫的人──的角度來重新訴說、重新記錄。還不只如此,這樣的訴說與記錄不是為了單純的訴說與記錄,更要進一步以新的訴說與記錄為基礎,安排賠償與追究懲罰。
      回到「促轉會」的性質上看,關鍵中的關鍵,就在如何看待記憶與歷史。「促轉會」的正義與否,取決於如何看待歷史,也就取決於這個單位對待歷史、如何決定歷史真相的態度。
      台灣社會向來對於「歷史的運用與濫用」這樣的問題,缺乏嚴肅、深刻的思考。我們的教育體系中一向將歷史簡單看作就是一連串與過去有關的年代與名詞,要求學生死背,完全沒有對歷史稍微更深入的探索與認識。如此忽視歷史(也是一種對於歷史的誤用、濫用)其實一直讓台灣社會付出很高的集體代價。
      Margaret MacMillan在二○○八年出版的這本《歷史的運用與濫用》言簡意賅、條理清晰地點出在面對現實需要時,不同社會、不同時代的人如何運用歷史,然後從這些廣泛的例子中推演出一套基本的判準。表面上來看,本書晚了十年才有中譯本,然而若是考慮台灣當下種種政治與社會騷動的話,那麼或許這個時間點反而比十年前更適合我們閱讀,並接受書中提出的種種思考刺激與挑戰。到底該如何面對台灣複雜且令人情緒激動的過往,且讓我們聽聽這位歷史學家冷靜且具穿透力的意見。
閱讀推薦:
從噁心到同理 改變歷史的50種醫藥 沙皇時代 田中先生住田中?
拒斥人性,還是站穩理性 ? 法哲學泰斗以憲法觀點重探性傾向與同性婚姻 從草藥、水療、手術、科學製藥到基因治療、科技防疫,看各個世代的醫學先驅為追求人類健康與福祉,勞心勞力,甚至犧牲奉獻的動人故事! 劍橋大學歷史博士、大眾歷史學家蒙提費歐里繼《耶路撒冷三千年》後,又一史詩巨作 十萬日本姓氏的溯源之旅,從起源、分布與演變軌跡解讀姓氏的歷史
殘酷與溫柔並存的成長故事,與隱藏其中的深沉怒火:《雌性物種》
文/臉譜出版編輯 廖培穎
       《雌性物種 》的原文書名出自英國作家吉卜齡的名言:「同一物種中的雌性比雄性更加致命。」(雖然在生物學上最多只能說「不少」物種如此)而這部小說透過這個書名、這個典故想要問的,其實是:如果自然界的動物如此,那麼為什麼人類社會中,卻以男性對女性的施暴佔了大多數、使後者活在恐懼的陰影下?
       有趣的是,嘗試用大自然如何如何、生物界怎樣怎樣……來談性暴力(或更廣泛地,談性別不平等)的言論並不陌生,最常見於性侵案件的新聞討論區中:「女生不自重自愛,就像把自己送去餵野獸。」
       「雄性動物就是比較不會控制衝動,女生自己本來就該小心。」
       諸如此類對加害者的縱容、對受害者的檢討,鞏固了所謂的「強暴文化」,而這正是這本小說所欲反擊、顛覆的。雖然這本書篇幅不長,且主角們是一群生活環境相對單純的高中生,故事中既未像某些犯罪小說一樣以冷冽殘虐到駭人的筆法描寫受害者的血淋淋遭遇,也比較沒有辦法細寫性與權力在家庭或職場緊密交織出的壓迫,但它的獨特之處,是它肯定了女性面對性暴力陰影時所感到的憤怒,可以是多麼強大而令人畏懼的一股力量。
       女主角的怒意,透過作者傳神的心理描寫,非常具有感染力,讓人想起在現實中一再看到女性成為受害者、也一再看到她們被旁人奚落責怪時心中的不滿:即使不是親身受害、或像主角一樣因此失去至親,女性仍然對加害者、對縱容他們的文化感到憤怒,這份憤怒除了出於相同性別、相同處境之下的同仇敵愾,也是由於對安全與正義的渴望。
閱讀推薦:
星期五的書店 韶光慢[卷一] 龍鱗焰火(上下冊套書) 被消除的男孩(電影原著)
就像人與人的邂逅,在哪一天、哪一瞬間、哪一場所,才能遇見屬於我們的命運之書? 絕世聰明的女主角,大快人心的宅鬥戲碼!重獲新生後,她看清一切,此生,不求榮華富貴,但絕不能隱忍低頭! 美麗的黑與金交錯出華麗紋路,火焰將隨之如引線般纏繞全身,一種足以毀滅世界的莫名病菌,正逐步吞噬燃燒地球上的生物… 我愛男人,也愛上帝,但誰會愛我?一名男孩與父親的和解之旅,一段家族祕密的考驗之路
無遠弗屆的萬用語言-符號:背後的故事
文/麥浩斯出版編輯部
       旅行時碰到語言不通的問題時,除了比手畫腳,還有一種影響力最大、影響範圍最廣的通用語言,那就是生活中常出現的符號。如果讓一般人來列舉出幾個熟悉的符號,相信大家都能輕易找出幾個耳熟能詳的符號吧!像是代表金錢的符號「$」、暱稱為小老鼠的email符號「@」、或是臉書要標記事物心情時常用的hashtag「#」……等等,這些符號在電腦鍵盤上都找得到,如果是常用電腦或手機等通訊軟體的人應該都相當熟悉。
       但如果是年紀稍長的長輩,也許會聯想到某些機關或宗教團體的符號。像是紅十字會、十字架、卍字符號、陰陽符號……等等,這些符號可能會在傳單上、電線杆上或廟宇之中,代表了一方勢力的在地影響力。
       不論是哪一種符號,就像是通關密語,不用說、不用解釋,但又意涵無限的力量,超越語言、種族或國界。更有許多符號融入並方便了我們的生活,像是讓我們不會誤闖男廁所或女廁所、路上看清楚標示不會走錯路等等。《符號的故事 》就是這麼一本講述了日常生活中包羅萬象的符號,它們的由來和功用。了解它們可以讓你在世界更通行無阻,比世界上任何一種語言都好用!
       在眾多符號中我特別喜歡一個符號、雖然很可惜沒有收錄在這本《符號的故事 》當中,就是「SOS」。SOS原用在船隻遇難,後來成為國際通用的摩斯電碼求救訊號,也可以在野外直接標示SOS,傳達求救訊息。從小就幻想有一天會去探險,被困在山中、荒野或孤島……。雖然後來的我沒有成為一位探險家,但若真有那麼一天,也希望不會用到這個符號吧!
閱讀推薦:
文字部 西方的命運 一張圖攤開世界史 噓!你沒聽說的世界史
在歷史風格被粗淺濫用的當代,帶領我們重新檢視平面設計本質的經典之作 維繫人類文明的普世價值該何去何從? 秒懂人類歷史大事件,破解文明背後的真相 那些歷史書沒說的暗黑緋聞,改寫你的世界觀!
與書相遇的心情方程式
龍鱗焰火的燎原亂世──《龍鱗焰火》
真正的「體育課」,不該只是教你運動而已
《贖罪》作者再次撼動人心的電影改編原著──《判決》
閱讀,其實很簡單
沙皇時代:羅曼諾夫王朝三百年史
如欲訂閱更多精彩電子報請至【城邦讀書花園–電子報館】
本著作權屬於書虫股份有限公司及相關著作權所有人,未經授權禁止轉貼節錄
城邦讀書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