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曾幾何時,旅遊書已不再是自助旅行的重要指引。相信很多人都跟我一樣,仰賴著背包客網站上的經驗分享交流,在口碑評價之間,找到適合自己的旅行地圖。而「粉絲經濟」更成為現在的熱門商機,我們在決定下一個消費目標時,很本能地就會上網找尋人氣推薦的指標。
這是我們所處的資訊傳遞環境,不僅改變了蒐集訊息的方式,你對於刊登文章的一個「讚」,不經意的流覽紀錄,或是個人所給予的分數評價、留言,都會匯整成為資訊樣貌的一部分,影響下一個決定的發生。
閱讀的推波助瀾,也應該做到這樣的影響力。
對於一本好書的推薦,當然可以藉由不同領域別的專家或名人的品質保證,或是藉由職人青睞、排行榜的錦上添花,為讀者整理出一目瞭然的精選(或暢銷)書單,但有更多會決定我們被感動以及下手購買的關鍵因素,其實是周遭朋友的親身分享與有感而發。
拜「臉書」等社群媒體之賜,朋友圈之間的訊息傳遞連結,就是一種重要的過濾機制。比起一眼看穿的置入文章或宣傳內容,口耳相傳之間經過「實證」的好壞評價,再真實不過。而閱讀的分享,與一般吃喝玩樂的內容不同,更能看見分享者被一個故事、一個觀念或是一段文字的洗禮與觸動心情。那種經過心靈沈澱與思考澄清後的共鳴,深具說服力。
以心靈勵志書籍的分享經驗為例,作者將自身經歷過的故事與心境化為文字,分享給讀者的不僅是一種個人的人生投射。讀者在閱讀之後,常能對照個人當下的身心狀態或情緒,找到了對號入座的療癒,或是量身訂作的知音慰藉。然後,從一個接受訊息的被感動者,變成分享溫暖感動的訊息傳布者。
於是,讀者不再是被動等著出版市場的銷售結果抉擇讀品味,而是可以藉由這樣的群體參與,投入閱讀推動的力量之中。甚至,能成為作者出版下一本書的重要風向來源,讓閱讀運動進入3.0世代。
4月23日是每年的世界閱讀日。當我們憂心著看書的人愈來愈少的同時,我相信熱愛閱讀的你,一定會願意主動分享你的閱讀快樂與感動,讓大家也成為你說書的小粉絲。
|
書虫公司總經理 林福益 |
 |
如對本電子報有任何意見,歡迎惠賜意見批評指導,謝謝。來信請寄ramson_lin@hmg.com.tw |
 |
閱讀推薦: |
 |
 |
 |
 |
 |
 |
 |
攻殼機動隊 Complete Box |
|
我們在存在主義咖啡館:那些關於自由、哲學家與存在主義的故事 |
|
東京攻略完全制霸2017
|
|
只買4支股,年賺18%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