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裡有鬼,手中有《鬼怪超圖解》
文/積木文化編輯部
小時候怕黑,腦袋裡會想像出各種奇形怪狀的妖魔鬼怪,在漆黑的背景紛紛浮現;長大了之後卻害怕太安靜,希望周遭熱鬧一些,不想孤伶伶一個被空氣包圍,不想變成孤獨鬼。
如果你已經不太怕黑,卻擔心不夠熱鬧,《鬼怪超圖解》便是你的最佳良伴。
作者在後記說,「有人在嗎」是永恆的提問。我們既緊張,又好奇,摸黑走進這個未知的異世界。這世界有點詭異有點冷,有時又蠻親切的,畢竟不少鬼早就「撞」過了,例如從電視爬出來的貞子、電玩裡的小精靈,就算出現危險,也有配備專業捉鬼設備的「魔鬼剋星」幫助我們。
中元節快來了,大家買普渡拜拜箱了嗎?鬼怪往往也是民俗的一部分,作為民間信仰,融進我們的生活背景,在台灣,我們會燒金紙給遊魂野鬼。到了萬聖節,小孩會變裝討糖果,墨西哥人也會過亡靈節,以華麗的盛宴紀念亡者。
關於鬼,除了恐怖懸疑故事,我們還可以去認識背後的文化、理論和發明。為了驅魔,除了十字架,神父還要帶什麼?為了揭破靈異現象,捉鬼人或超自然調查員原來會常常用到一氧化碳偵測器,因為一氧化碳中毒會造成幻覺,調查的時候還會灑麵粉,讓「假鬼假怪」的造假者留下腳印;為了通靈,除了舉行降靈會,還衍生出筆仙板、碟仙板這些商品。
翻開視覺豐富、風格幽默的《鬼怪超圖解》,就像闖進一個精彩紛呈的主題樂園,有人在鬧鬼現場搜集證據,有幽靈在廢墟巡遊,還有帶你穿梭的多重維度的列車──你可能仍然感到害怕,但起碼比較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