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價碼:LPTX969HJ
使用期限:2024/02/29
(使用方式詳見頁底說明)
虫說新語 | 一本書被閱讀了,變成另一本書 |
注目作家 | 開啟「山神」布蘭登.山德森寫作生涯的起點 |
閱讀與生活 | 乾淨的家,會有好事發生 |
熱門話題 | 吃飯睡覺血拚,都離不開「匯率」! |
閱讀特輯 | 反覆又曖昧不明的病痛,誰能幫我解釋? |
優惠活動 | ★2024線上國際書展★首2日限定,滿$599立折$100 |
農曆春節即將來到,大家都懷抱著期待心情,送兔迎龍。今年希望大家用一個字說出龍年想成為怎樣的自己;或者希望具有什麼能力?同事們的答案五花八門,從分享中看到大家不同的狀態、遇到的瓶頸以及突破想望,創意十足。
其中,有位同事問了人工智慧軟體「ChatGPT」,得到了「愛」這個代表字。對於新年度的能力增進、目標的新設定,電腦人工智慧給了「愛」一個四平八穩的描述,看不出屬於誰的專屬性,似乎只是將這個字用在於不同的地方,每個人都可以對應上這個型式、制式的代表字。還好,同事根據「愛」這個字,巧妙地與人工智慧的英文縮寫「AI」讀音結合,賦予了代表字的新意涵。
選取代表字,是一種充滿儀式感的應景省思:可以回望過去一年發生的事,也能做為展望未來一年的期許。每個人會因為不同的感受經驗而有不同的啟發。但如果是由電腦人工智慧來決定,似乎就是一種冰冷、欠缺量身訂作的呼應同感共鳴。同事運用人工智慧軟體來決定代表字的有趣作法,讓我不禁思考在AI狂潮下的閱讀改變與衝擊。
閱讀,很容易被視為老派行為。網路傳播無遠弗屆,科技運用日新月異,從「凡事問谷歌大神」到現在有人工智慧的專屬聊天解答,許多生活知識的疑難雜症,似乎不再需要自己透過閱讀與知識的累積來尋找答案。只是,藉由人工智慧所獲得的答案未具專屬性、答案也未必正確,如果我們沒有經由閱讀所建立的思維與價值判斷能力,恐怕會是思想災難的肇始。
不可否認,人工智慧提供大量資訊與快速整合分析歸類的能力,遠遠高於人腦的運算與知識涵蓋量,但對於一本書,AI還是有演算不出的閱讀智慧。這些親自閱讀而得到的體驗與收穫,因人而異,更能將閱讀文本演化成不同的層次與樣貌。
首先,閱讀是一種經驗的分享連結,會與閱讀者過去的人生經驗產生連動。作者所寫、所述,常在閱讀時巧妙地對應於自己的相關經驗,更加深刻;但人工智慧的梳理只是一種摘要條列,無涉共同經驗的討論。
再者,閱讀是一種思考重啟的開端觸動,我們會隨著一本書內容的要點,激發起我們重新思考的能力。這種思考可能是回想,也可能是再次審視,或者獲得解惑。作者在我們的閱讀過程中提供了思考導引。即使不經意,也會在文字故事的流轉之中,引發我們的思考角度。而人工智慧只是一種字義事理的分析,無法提供個人的思考。
閱讀最大意義之一,是創造閱讀文本之後的獨特解釋力,衍生出另一種讀者共感共寫的原創性。同一本書會因為不同的人閱讀而產生不同的解釋與闡述,這是人工智慧用框架模組分類無法創造出的特色差異。一本書被閱讀了,還能變成另一本書,就是閱讀最神奇的知識複利效益。
最後,閱讀所提供的不只是理解,更有著情感的投射與抒發。常常我們在閱讀過程中獲得同理相知、告解寬慰,甚至產生療癒感與重生。無論是站在同一立場或是相對立場,以閱讀來認識自己的情緒或衝擊反應,都是最安全、放鬆的場域,可以慢慢地、縱情地,與自己和解,找到情感宣洩的出口。
閱讀需要花費心力時間,不比人工智慧快速秒解困惑,也正因閱讀的逐字踏實,才能得到細細感受的溫度與矛盾澄清。
在新的一年,我依舊挺老派閱讀,相信這條路上有您同行,絕對不「龍」力(lonely)。(笑)
有人說,將小說文字化為圖像後,就扼殺了故事裡的想像空間。
但我很慶幸《白沙》是先以圖像的形式呈現在讀者面前,尤其對於作者布蘭登.山德森的「寰宇」寫作世界觀而言,這部作品既能讓新讀者快速進入,老書迷們也能將寰宇這龐大的宇宙,再銜接上一塊關鍵拼圖。
《白沙》最初始的源頭,是山德森於二十多年前寫下的第一個長篇故事,雖然略顯青澀、修改了多次,也有新手作家會陷入的瓶頸——難以擺脫前人影響。但《白沙》有許多關鍵元素,讓山德森無法就此放下,他也提到:「這些雛形後來成為了我在奇幻界的標誌:引人入勝的魔法、生動的場景,以及被困在不同世界衝突點之中的角色。」
在山德森陸續出版《伊嵐翠》、《迷霧之子》等大受歡迎的作品,成為奇幻文學炙手可熱的作家後,Dynamite這家老牌的美漫出版社提出合作邀約,而歷經了重重挑戰(例如修改原本故事的不合理之處、將其精簡化),《白沙》終於得以用圖像的方式呈現在讀者面前。2022年Dynamite也再一次與山德森合作,在初版內容的基礎上,更加擴充與寰宇連結的部分,是《白沙》的第三次重生。
奇幻基地這次不僅爭取到2022年最新版的故事內容,也將舊版三冊的封面一併提出申請,想讓台灣讀者感受最完整的《白沙》世界。文字轉化為圖像後,更能身歷其境地呈現出使用魔法時的景象,雖然圖像小說的文字量相對較少,但也讓人更急欲探求對話框以外的未知訊息,是截然不同的閱讀體驗。
對我這個「山神」的書迷來說,這套《白沙》圖像小說更像是個引頭/癮頭,是一張進入泰爾丹世界的門票。因為隨著讀完三集的故事,跟著主角坎頓盡情探索了永恆照耀在陽光下的「日面」後,山德森依舊留了幾個懸而未定的謎團啊!不過山德森最近也表態《白沙》確實有小說的出版計畫,如果看完後仍意猶未盡的話,跟我一起期待/敲碗吧!
收納很簡單,只要把物品移走,空間一定會出現;收納也很難,因為有時候該移走的不是物品,而是內心的陰影與傷痕。
收納教主廖心筠,因為個性豪爽,大家都叫她廖哥。廖哥將這些年來一則則「到府收納」的親身經歷,集結收錄於《姐,整理的是人生》一書中。廖哥相信,收納整理是一場生命蛻變,從這些深刻的故事中,可以見到「再難的卡關都可以改變」的生命出路。
在這些故事中,我們看到透過購物轉移家人罹癌壓力的媽媽、寵物逝世後一蹶不振的女孩、想把過去的遺憾彌補在孩子身上的父母……,在人生的路上,她們遇到了瓶頸,這些難關幻化成隨意堆疊的物品與雜亂無章的空間,一步步地進逼,讓原本就消沉的心更是振作不起來,陷入惡性循環而無法自拔。
此時,一個契機出現,可能是自己的起心動念,或是朋友閒談間無意的提及,她們想到了收納、她們找到了廖哥,開啟了收納之路。當第一個雜物被收起、第一個層架被清空,正向的循環於是啟動,心情開朗了、速度加快了,直到家裡恢復原本的清爽,心裡的陰霾也同時一掃而空。
乾淨的家,會有好事發生,這是廖哥一直推廣的觀念。當你下定決心進行收納時,會發現不只家整齊乾淨了,心也跟著歸零,並重新愛上這樣生活的自己。
以前念經濟系時,修個經、總經、貨幣銀行學的課,利率、匯率只是眾多經濟變數之一二,是蠻重要的,但是並沒有太被強調。
但是出社會之後,發現這「雙率」——利率、匯率,不僅一般民眾有感,同時也是政府官員和央行,非常非常重視的數字。因為這兩率會影響到其他很多東西——從國家的經濟表現、經貿狀況、個人或公司的投資理財決策等等,都會受到利率、匯率很大的影響。
因此看到日本有出版這兩本書,一本專談利率、一本專談匯率,都是由日本瑞穗證券的首席市場經濟學家——上野太也先生所寫的(他從2000年開始就擔任這個職務,一直到現在2024年,真的很恐怖!),這讓我升起好奇心,不知他會如何探討利率、匯率在金融體系中的作用,或是,專家是如何預測利率、匯率的?
因此,我們已經出版了《從「利率」看經濟》,很受到讀者的歡迎,現在《從「匯率」看經濟》也上市了,兩本書若能互相參照,可以了解得更全面。兩本書分別從利率、匯率的角度,探討有哪些因素會影響它們;而這雙率的變化,又會如何反過來影響金融市場、國家經濟,以及個人與企業。
從定義上來看,利率是反映出貨幣在不同時間點的價值,匯率則是本國貨幣與外國貨幣相比之價值(也就是兌換率)。所以基本上,匯率更受到國際經濟、外資熱錢的影響,而利率則是與銀行隔夜拆款市場、債券市場更有關係。
而從經濟學的原理來看,利率是由資金的供需均衡所決定的,而匯率也取決於外匯市場的供需均衡。也就是說,政府以及央行,想要進行市場干預以達到利率或匯率的目標,都是能力有限的,只能做到某種程度。其實利率和匯率都一樣,都是反映國力、經濟實力的指標。而央行長期以來壓低利率、匯率的做法,也是討論已久的問題。
別說你了解利率、匯率!從現在開始,補足這兩堂課吧。
「要是對失去避而不談,那我就不夠誠實。」──奧德雷.洛德
《疾病的隱域》不是一本教你如何戰勝疾病的書,也不是一本從疾病裡收穫成長,寬(ㄑㄧ)慰(ㄆㄧㄢˋ)你疾病不全然那麼壞的書;相反地,這本書讓你直面生病這件爛事,陪你一起探尋因生病而破碎的生命故事,努力與不確定性共存下去。
生了病,去看醫生然後戰勝病魔,這已經不是21世紀疾病故事的基底了。我們總期待醫生可以一眼看穿我們身上的毛病從何而來,然後精準處置,還給我們一副健康的身體。但人體並不是汽車,只要所有零件(器官)都沒有故障就能順暢運作;每當醫生又說:「你的檢驗一切正常……」患者只想吶喊:那麼我渾身上下那盤旋不去、反反覆覆又曖昧不明的症狀,誰能給我一個解釋!!
在這本書裡,作者梅根.歐羅克從自身漫長而煎熬的罹病經驗出發,探討醫學界最後的禁忌話題之一──慢性病;如果你曾身受自律神經失調、自體免疫疾病、長新冠,或是某種連醫生們通通都搞不清楚的不知名疾病所苦,你一定深切體會過那種掙扎、自我懷疑、無數次想振作卻又發現自己爬回床上的無力感。
隨著深入探尋,她發現身患為人所知甚少的疾病,原來意味著和體制、社會結構問題乃至西方醫療知識體系的激烈碰撞。而令人意外的是,最終竟是百年大疫COVID-19促使全球醫療學術機構開始重新省思人類免疫反應的多樣性,也意外成為長期被忽視的自體免疫研究領域的全新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