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 Living
閱讀與生活電子報
NO.192 AUG. 2023

折價碼:EHMR383BC
使用期限:2023/08/31
(使用方式詳見頁底說明)


文/城邦書虫公司總經理 林福益

沒讀書的日子,回憶不存在

  這陣子的生活,像極了空中飛人。公務出差任務穿插著私人旅遊安排,三周內出國了三趟,二個星期都在國外度過。這段期間的密集行程,打亂了我向來規律的生活節奏,無法像平日下班後好好去健身房訓練體能,就連最愛的閱讀時間都被剝奪了。

  旅行帶上一本書,一直是我最好的旅遊陪伴。但這次的旅遊因為是攀登富士山的行程,早出晚歸加上體力耗費,電子書閱讀器是下載了幾本待讀清單,可是卻累到連一本都沒打開看。之後的出差洽公也是拜訪會議滿檔,接連多日的舟車勞頓飛行奔波,我第一次出現不想讀書的念頭,還安慰自己這是人生偶爾難得的閱讀荒廢,放任自己幾天不看書,應該無關緊要吧?

  年輕時覺得「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是師長拿來督促我們讀書的說詞,心想幾天不讀書怎可能會談話乏味,甚至因為沒有學識涵養而讓人感到面目厭惡?我雖不知道自己的面貌氣質是否因為這三周的不認真讀書而改變,但內心卻真實感受到一種莫名的空虛時間浪費

  進公司上班的短短有限天數裡,我還是在緊湊的工作中安排了說書的錄影與廣播錄音,介紹之前讀完的「庫存」書單,但不知為何,或許因為快三個星期與書隔絕的生活,介紹起書來似乎變得陌生而疙瘩,未如過去的「書感」流暢。

  此時,我驚覺原來與書的日常相處也是一種耳濡目染。當你習慣了每天閱讀的習慣,一段時間的脫離,真的會讓人心中覺得不踏實,就算滑手機、看電視、與朋友聊天替代填補獨處的時光,依舊覺得只是瞬間即逝的資訊畫面,於眼前一閃而過隨即消失。尤其是片斷式的簡短影音或網路訊息,如今回想起來,根本不記得有哪些。

  然而閱讀留下的記憶思考「後座力」完全不一樣。文字進入腦海中所產生的共鳴或爭議,往往能更扎實地成為自己的見解、觀念或是主張,不僅容易深化印象,更會與自己過去的經驗值迸發出不同的效果。這段時間的未閱讀,心中也會出現焦慮與不安。因為每次閱讀總能為自己找到話題、增加新知、推介觀點;而無書可用的窘境,不只是自己內心備感貧乏,似乎更像是一種對閱讀的背叛,懊惱後悔。

  沒讀書的日子,回憶彷彿不存在。我常常以閱讀作為紀錄生活心情的印記,不同情狀下所選擇讀的書,以及閱讀當下的感觸、讀完之後的收穫,都是未來回顧時的一種參考。一如我在重新檢視書架上的書時,就像是回望自己一路走來的心境歷程,無論是書頁上的註記、摺痕;或是書目收藏、擺放位置,都能再次看見一本書曾經如何參與我的人生。

  這是我第一次如此長時間的與書分離,也願以此文作為我的不讀書告解與懺悔(笑) 。還好,我意識到了不閱讀所造成的內心衝擊與遺憾。所以當我再次拿起書來閱讀時,特別有種小別勝新婚的珍惜與快樂呢。

書虫公司總經理 林福益

如對本電子報有任何意見,歡迎惠賜意見批評指導,謝謝。來信請寄ramson_lin@hmg.com.tw
推薦閱讀:
《飛行的奧義》
詩人飛行員探索天地奧祕的自然觀察
《京都公車小旅行》
用便宜簡單的方式玩遍京都
《圖表思考整理魔法》
擺脫忙亂,把更多時間留給自己
《後悔的力量》
將「遺憾」化為高效行動力
編輯說書

  一個在歐美獲獎無數、作品被大量影視改編,寫作資歷跟「金爺」史蒂芬.金一樣資深(和超級多產)的類型小說作家,不僅當過漫畫及電影編劇,還是個小有名氣的武術教練,若有如此酷的朋友,跟他一起殺時間應該很難感到無聊吧。

  喬.蘭斯代爾就是這樣的酷朋友,而且聊起天來百無禁忌、天馬行空,前一秒你還在聽他講政府如何暗中控制人民,下一秒就聊到一座被紅色彗星入侵的汽車電影院,還有哥吉拉(對就是那隻日本怪獸)退休後竟然參加殺人戒癮療程如此腦洞大開的故事。

  蘭斯代爾舉凡推理、懸疑、恐怖魔幻、西部和主流文學都能寫,而且他也很敢寫,身為土生土長的美國德州人,作品中竟是不避諱去探討種族性別暴力的社會議題,而且赤裸直白、不做過濾地呈現現實中你可能曾遇過的歧視字眼——但最後他仍有本事翻轉你的定見,你會發現,這些看似極端的用詞,都是他對社會的不公義、對戰爭和種族仇恨的憤怒所發出的吶喊。

  《魚夜:喬.蘭斯代爾小說精選集》收錄了他各時期的作品,例如讀起來很有金爺風格的〈瘋狗之夏〉,以小孩視角講述在資訊不流通的年代裡,連環犯罪和當地傳說交織的驚悚故事;〈打鬼王〉這篇邪典愛好者應該不陌生的影視原著,很「生動又鉅細靡遺」闡述了貓王的療養院生活,還有他和夥伴「甘迺迪總統」拄著助行器和電動輪椅,奮起去對抗超自然的存在。其他還有像〈魚夜〉、〈不從底特律來〉、〈牛仔〉等餘韻無窮的故事,也完整呈現了蘭斯代爾多重的寫作樣貌。

  最後,還是要友善提醒,書中有些故事非常的邪典怪誕,頻頻刺戳你的神經和道德界限,但如果想挑戰蘭斯代爾式的異色說書,這本精選集將是你最好的入門指南!

推薦閱讀:
《巴別塔學院》
《時代雜誌》年度百大必讀好書
《泣女大人》
日本恐怖小說界新星令人驚嘆的處女作
《一個人的朝聖》
改編電影8月4日全台感動上映
《MY PRECIOUS初戀》
隨書限量附贈電影早優券
熱門話題

物超所值的好書

文/商業周刊出版部

  所有的理財書都在教大家怎麼獲利,因為站在風頭,大家都非常喜歡,也全都趨之若鶩。但一遇到股市大跌,俗稱的空頭市場,我們更該學習的是「如何避險」和「如何轉念」,在面對股市行情起起伏伏,樂活大叔沒辦法教大家「一定賺」的方法,他也相信其他投資達人也沒辦法。他只能教大家怎樣做,才可以做到「都不怕」,也就是做到「絕對樂活的投資」。

  2022年,樂活大叔出版了《ETF實戰周記》,受到很多讀者的喜愛,有些人就在他的粉絲專頁表達,希望每一年都能將前一年的「方格子」網站所寫的「小資幸福講堂」的專欄文章集結出書。這本書不只跟其他人寫的理財書不一樣,也和樂活大叔以前寫的理財書不一樣。這一次,他不只寫0050和0056,他也希望滿足其他不同屬性的讀者,所以也寫到了其他的ETF,哪些可以買?哪些絕對不能買?哪些要具備哪些條件才可以買?

  但如果你只是想領股息,碰到股市大跌,其實反而應該高興才對,因為股價跌了,股息殖利率不是可以更高嗎?如果你存的股票是每一年都有穩定配息,而且大到不可能倒閉而下市,現在就算套牢也每年都可以領股息,不是比買儲蓄險還要更好嗎?這就是書中所謂的「轉念」。

  《絕對樂活投資術》這本書應該是樂活大叔現在出版的19本書中,內容最豐富的一本,全書超過10萬字,對讀者來說,絕對是物超所值的最佳選擇。

推薦閱讀:
《ETF實戰週記》
市面上唯一!股市進出場邏輯實戰操演
《隨機思維》
不確定性是你最大的機會!
《散戶進化入門》
致富必學的投資思維
《跨境電商好生意》
微利時代的不敗獲利模式
閱讀與生活

茶山那麼高、茶樹那麼老

文/積木文化編輯 李華

  清爽涼風,翠綠山丘,一片低矮茶園,男男女女彎腰摘取一心二葉……若說「採茶」,我們腦中大多是出現這般光景;或許來自媒體廣告、來自親身參觀茶園的經歷,不過,當張耀說採茶,他去的是雲南極邊之地的深山峻嶺,爬的是百千年樹齡的參天古茶樹。

  「喝茶」對我而言可能是童年回憶裡,每天早上媽媽用泥壺泡給自己醒神用的烏龍茶、爬山的時候長輩們用大鐵壺在涼亭裡喝的老人茶,和朋友去甜點店喝的英式下午茶,或是到別人家做客時主人泡的康寧茶。但是,當張耀說喝茶,喝的是荒山野嶺中的野生普洱,喝的是人文情懷和天地之氣,以及超然於短暫生命之外的時間長河。

  「有人採就是珍貴茶葉,沒人採就是滿地落葉。」雲南古茶山區的大茶樹,認得出就是世界瑰寶,認不出就是一棵山裡的老樹。一生只熱愛極老和至美之物的行走貴族張耀,走出了咖啡館,走進茶山,從此再也沒有離開過。究竟是什麼魔力,讓沉浸精緻文化陶冶的城市人,甘願赤手赤足爬上樹梢,被蟲子叮咬高燒,晚上睡在一頂遮棚下的一塊紙板,還樂此不疲,十幾年間進出茶園七、八萬公里。

  張耀說:「大樹如。」讓我想到一直以來受人推崇的抱樹療法,當人們發現紮根大地,向上生長的樹木可以帶來平靜,在默然無語之中教我們看見生命的深廣無我,花花世界的小煩小惱就顯得微不足道。大樹是萬物的長輩,而對嗜茶懂茶者而言,大茶樹更是溫柔無邊的長輩,撫人心,撫人脾胃,撫人精氣神靈。翻開這本書,讀來、賞來,想來皆令人難不動容。

推薦閱讀:
《北陸‧深度休日提案》
最美秘境超完整規劃
《陳鴻的美食散步》
限量親簽版!陳鴻的美食漫遊扎記
《世界冠軍的完美…》
在家也能做出好咖啡的關鍵技巧
《萃茶風味》
司茶師帶您全方位了解泡茶技巧
閱讀特輯

那些在新疆再教育營之外的──

文/臉譜責任編輯 陳雨柔

  人類學家也是全球頂尖中國科技監控研究的學者、《新疆再教育營》的作者戴倫.拜勒,將中國的新疆治理視為全球資本主義殖民研究的邊疆,在本書中以相關研究、政策與數據,鉅細靡遺地論證科技監控如何已經成為一場國家授權的科技競賽,一個以監控為目的的產業。身在其中的維吾爾族,只剩兩個選擇:要麼成為輔助國家政策的協警、再教育營的講師、線人,要不就是被送進營區與工廠,被改造為合格的勞動者。

  這本書也讓讀者得以思考何謂終究要失敗的民族誌書寫,甚而觸碰到了一點自2014年「反恐戰爭」開打以來,新疆維吾爾的年輕男性如何繼續過活的輪廓。跟著這些為逃離鄉間嚴峻的監控,流離到烏魯木齊這座城市的年輕男性視角,作者為我們刻劃了一個突厥穆斯林追求現代的夢,如何曾跟著智慧型手機與網路的興起燃起一絲希望,又在僅有生活被保障的歧視性政策下殞落。一個個繼承自穆斯林傳統的金工、木雕師、藥商、理髮師、屠夫與烘焙師傅,在賺不到錢又被貶低的勞動中,淪落至犯罪或是借錢生活。那些得以卡進都會勞動體系,透過上班勉力維生的年輕人,也得刮去鬍子、身穿符合都會風格的衣物,才能不被視為「恐怖分子」遣送回鄉,進而被消失在再教育營的「黑門」之後。

  最終,作者田調的友人一個個都消失了,如同作者自述「令人難以接受的真相是,民族誌本身的能力極限就是為被殖民者提供緩解性的保護跟照顧,但我被迫坐在了這樣一種真相旁,讓再三失去朋友的憤怒成為我的燃料,推著我去努力翻譯跟記錄國家與企業的暴力。」

推薦閱讀:
《歷史原來這麼有故事》
「講歷史的王老師」王磊又來了!
《情緒,無法翻譯》
看我們的文化如何創造情緒
《當越南王子走進…》
《南向跫音》洪德青最新力作
《奧本海默》
一個引人入勝的天才殞落故事
優惠活動
折價碼使用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