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423世界閱讀日加碼

詹姆斯‧A‧鮑德溫 James Arthur Baldwin

詹姆斯‧A‧鮑德溫(James Arthur Baldwin, 1924-1987)詹姆斯‧鮑德溫生於二十世紀二○年代美國紐約的哈林區,成為哈林文藝運動晚期最具代表性的名字。家中九個小孩的長子,母親為人幫傭,隨後改嫁,他跟隨繼父姓氏,14歲時,跟隨地方教堂牧師的繼父,開始傳道,直到19歲完全放棄,矢志成為作家。花了大量時間在圖書館嗜讀以及寫作,並於1943年開始以寫作維生。出身貧苦,從原本居住的黑人哈林區搬家到格林威治村,認識作家里查‧萊特,因其引介,得到獎助金前往巴黎,並在此開始專心撰寫長篇小說和精彩論文。鮑德溫隨後多年一直旅居歐陸,包括巴黎、倫敦、伊斯坦堡等地,自我認定為「非裔美國人」(African-American),其黑色印烙的皮膚讓他永遠處於「異鄉的異鄉人」,筆鋒細膩而充滿苦痛和感情,他於巴黎完成的第一本長篇Go Tell It on the Mountain出版於1953年,充滿他自身早年的自傳經驗,至今仍是鮑德溫評價最高的經典,自稱「要是我還想繼續寫作的話,這本我是我必寫的作品」,其中黑人福音音樂深入他的骨髓當中,使他的文字充滿詩的質地和音樂節奏,其根源更推溯到早年黑奴的賦格式敘事傳統;且幾乎就在同時,他也出版他最經典的論文集Notes For a Native Son。他經常將「自己」丟進這個上帝眼瞼底下的煉獄,以「自傳性」的素材和第一人稱格的「我」探觸內在最深處的生命體驗,解剖社會的不義和偏見。以其深省、優美、深邃而充滿詩一般「衷心原點」的文字,對掙扎的靈魂充滿巨大的同情心,其中深沈的悲傷——「從一個受害者如何變成一個威脅者」——鮑德溫以其小說和論文見稱,代表作包括有長篇小說《喬凡尼的房間》、Another Country,論文集Notes For a Native Son以及The Fire Next Time等等。其作品豐富而多樣,他還寫過不少舞台劇本、一本童書和一卷詩集。1987年十一月三十日因胃癌,詹姆斯‧亞瑟‧鮑德溫死於法國南邊城市。 譯者簡介 李佳純,1973年10月生於台北。輔大心理系、美國社會研究新學院(New School for Social Research)媒體研究系畢業。旅居紐約六年,2002年三月返國。自高中時期起著迷電影及搖滾樂,曾任唱片行店員、電台和酒吧DJ,並撰寫樂評。赴美求學之餘長期在音樂廠牌Knitting Factory實習。同一時間並開始大量接觸當代藝術及文學,曾參與電影及劇場製作,後為專職網路及平面設計師達兩年。返國後專事翻譯,作品可見於《電影欣賞》雜誌、台北當代藝術館之出版品。目前為電影字幕編審。

作品列表

此類別無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