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 Living
閱讀與生活電子報
NO.160 DEC. 2020

折價碼:WYDH383TU
使用期限:2020/12/31
(使用方式詳見頁底說明)


文/城邦書虫公司總經理 林福益

閱讀,在「有用」與「無用」之間

  每次到學校分享閱讀經驗,最常被要求推薦書單。大家總希望能夠從茫茫書海中找到一本可以立刻「解決問題」的書。於是,常會指名什麼書可以幫助學習?提升專注力?輕鬆成為行銷高手?快速訓練思考能力、提升時間管理效能?或是在職場上出頭天、傻瓜投資理財,甚或是看穿別人的暗黑心理……?

  閱讀的目的,確實是提供讀者解決問題的能力,「讀以致用」,自然是讀書的最大目的。對比求知若渴的讀者想求得有用書籍清單的認真,我反而有點汗顏。身為出版人,當然可以從出版訊息或暢銷書單中,輕鬆找到對應不同功能目的的「有用」建議書單,但如果真要問我現在都讀什麼書?忽然覺得自己喜歡讀的書,好「沒用」。

  發現自己年紀愈大,愈喜歡讀一些單純用來打發時間、滿足興趣的閒書。這些書不再是硬梆梆的趨勢剖析,也不是職場管理、實現領導創造力的真知灼見,而是可以慢慢閱讀,不必擔心要能寫出讀書心得,或是翻轉價值觀與成見的書籍。畢竟,閱讀是一種心靈層次的滿足,在文字情節的世界裡,體驗不同人生,往往可以為我帶來最多元的感受。因此,文學小說、雜學見聞,慢慢替代年輕時候放進書櫃裡的書,曾經占滿排面的經營管理工作方法這類有用的書,漸漸被無用的散文小說淹沒。

  有用,是我們對於閱讀的重要主張。從小就知道讀書可以豐富知識,拓展視野,並且藉由作者的經驗與專長,教會我們想要充實學習的能力。書讀得愈多,給人印象就是學識淵博、可以提出觀點、出口成章。讀有用的書,通常是被鼓勵肯定的。

  所以,學生時代的閱讀心得,讀的一定是偉人傳記世界文學名著,或是勵志向上,激發對未來想像規劃的內容;老師專家開出的課外讀物,也不脫課堂上教導課程的輔助延伸,要讀書,就要讀有用的,至少是對考試有幫助。

  但偏偏年輕時的我們卻很反骨。總是喜歡在課堂上用課本做掩護,或是低頭看著抽屜裡的金庸武俠小說或是瓊瑤的浪漫愛情小說。也有人專攻各式漫畫作品,如數家珍般地描述故事人物角色的絕招特色。當然,文青味十足的人,自是醉心讀詩誦詞,附庸風雅;喜歡冥想思考的人,則是偏好哲學或玄學的解析,找尋少年維特的煩惱出口。小說、漫畫、詩集,這些書看似無用,卻是陪伴許多人走過青春年少的美好記憶,更撫慰在轉大人過程中的孤獨叛逆與憤世疑惑。

  有用的書,為我們帶來的是面對現實競爭的解決能力;無用的書,為我們提供了安撫心靈思緒的快樂滿足。兩者都有存在的價值,也能交融出不同的火花。有時候,自己會困陷在有用書籍的繁雜思考瓶頸之中,理解過程常是乏味枯燥。此刻,我會適時拿起一本輕鬆無用的書,轉移注意力調節情緒,當再回到有用的書籍時,便能收事半功倍之效。

  於是,閱讀,能自由自在穿梭在有用與無用之間,展現更大的延展性與實用性。常常我們不經意閱讀的無用之書,反而是提煉有用之書的觸媒或重要關鍵。如同我最近在鑽研文化創作的經濟價值專書時,立馬對照翻看了大小朋友愛不釋卷的《角落小夥伴》圖文書,瞬間理解IP的魅力與價值,也理解圖像創作的迷人魅力。

  這讓我想起一個小故事。曾經出版社想要找日文書系的編輯,有位應屆畢業生來面試。這個男生戴著厚框眼鏡,看起來「宅味」十足,沒想到在聊天的過程中,他滔滔不絕談起從小就看漫畫、動漫影片的心得,並詳細比較說明不同作家的創作畫風與角色個性設定、隱喻……。聽他眉飛色舞的分享,彷彿就像是以日本動漫研究作為畢業專題論文。

  結果你猜如何?出版社不僅錄用了他,一年後還由他來主導規劃日本漫畫圖文書系列作品。誰說,從小讀無用漫畫之書的人,最後竟成了有用的謀職利器。而且,他還不是因為日文專長而勝出於其他應徵者呢。

  每本書,都有被閱讀的意義與價值。有用的書,能獲得智能,習得利益之道;無用的書,只是內容的不同被受限於成見,卻有養心、清靜思緒的沈殿功能。閱讀,本就該在有用與無用之間發現最適合自己的地方,也能在對自己有用之時,看見用處。

  閱讀,在有用與無用之間。一如莊子所說:「無用之用,是為大用」。 

書虫公司總經理 林福益
如對本電子報有任何意見,歡迎惠賜意見批評指導,謝謝。來信請寄ramson_lin@hmg.com.tw
推薦閱讀:
《少年維特的煩惱》
讓每一時代青年都
捧在手心的文學經典
《應許之地》
歐巴馬第一本
白宮生涯回憶錄
《啖食惡夢長大的少年》
《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劇中繪本
《工作與生活的技術》
追求全方位圓熟的
職人精神
閱讀特輯

追憶百年前高雄大港風華

文/麥田出版編輯部 

  著有《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宮前町九十番地》等多本膾炙人口作品、熟稔日本時代台灣庶民大小事的作家陳柔縉,耗費五年時間完成了她第一次嘗試以時代小說形式創作的新書《大港的女兒》

  陳柔縉藉由書寫這位出生於一九二八年日治台灣時代、高雄苓雅的女子孫愛雪一生的曲折故事,引領我們回到一個令人魂牽夢縈,卻又處處傷痕的歷史大時代。小說主角孫愛雪,其人物原型真有所本,她就是曾任「在日台灣婦女會會長」的(郭)孫雪娥女士。她的父親跟丈夫在國民黨政府來台初期,為了躲避白色恐怖迫害而先後逃離台灣,遠走香港跟日本。而在丈夫赴日五年後,孫女士才帶著幼女前去日本跟先生全家團聚。

  為了撰寫這部作品,柔縉兩度到東京,訪談超過十次,費時五年才完成了她第一部時代小說,信手拈來,書中人物的情和意躍然紙上,書中場景的轉折如在眼前。在現實世界中,孫雪娥女士跟夫婿郭郭榮桔先生,在日本長年資助台灣獨立建國運動並幫助過許許多多的海外台籍學子,備受敬重。而在這部小說裡面,人物與故事情節虛實兼具,柔縉這麼形容:

  孫雪娥雖為小說主角的原型,但因虛構的血肉也粘塑不少,孫愛雪並不等於孫雪娥。……雖說虛構,也多本於我認識的真實歷史而構思的、具時代合理性的情節。所以,如果將這本小說解讀為能夠感受台灣百年歷史風雨與情緒的書寫,也無不可。

  《大港的女兒》書末並附有十數幀小說故事提到場景的罕見歷史圖片,彌足珍貴。喜好陳柔縉作品的粉絲、想一探日治時代高雄大港風華的讀者,相信看了本書之後一定都能滿載而歸。

推薦閱讀:
《人人身上都是一個...》
探索日本時代的台灣世相人情
《霧社事件》
「霧社事件」在當代台灣的歷史地位
《台灣足球60年》
台灣足球六十年的歷史興衰
《高雄捷運小旅行》
不開車也能一路玩到底
的休日慢旅
新書搶先看

  《哈布斯堡帝國》是馬可孛羅文化在十二月出版的歷史新書,由荷蘭歷史學家彼得.賈德森撰寫,重點會放在十八世紀到一次大戰之間,哈布斯堡帝國是如何在一片充滿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中東歐,建立起綿延數百年的大帝國?而在這數百年間,哈布斯堡帝國又是如何面對工業革命啟蒙思潮法國大革命和歐戰的挑戰?哈布斯堡帝國又為現代歐洲各國、為歐盟體制留下了哪些遺產,可以借鏡?

  《哈布斯堡帝國》有以下幾點特點。首先,這本書的核心不是談哈布斯堡王朝的家族史、宮廷史,如果想了解哈布斯堡王朝是如何靠「結婚」增加領地、如何不斷量產公主輸出到國外,這本書可能無法滿足需求。

  第二,《哈布斯堡帝國》著重的是帝國政治、制度革新跟民族問題,其中哈布斯堡是如何治理一個多民族大型帝國,如何管理境內獨立自主的諸領邦、諸貴族,如何應對十八、十九世紀雲起的諸多啟蒙思潮、革命烽火,才是本書的重中之重。

  最後,《哈布斯堡帝國》是一本翻案性質濃厚的著作,賈德森教授在本書中試圖要修正以「民族」為切入角度的研究方法,代之以「帝國」為切入角度。賈德森教授認為,近代的哈布斯堡研究太受民族主義思潮影響,太受帝國滅亡後、崩解成數個「民族國家」這個歷史事實的影響,而反推哈布斯堡帝國原本就是一個七拼八湊、運作不良、空有其表的大型政治體,並給予帝國相當低的評價。賈德森教授認為要先放下「民族」成見,以「帝國」的大架構來研究哈布斯堡,才能真正接近歷史的真相。

  以上推薦這本書給中高階以上的哈布斯堡讀者。

推薦閱讀:
《地中海一萬五千年史》
以「長時段歷史」
觀點理解地中海世界
《大英帝國一日上流史》
重返百年前英國上流社會的一天生活
《二十種語言...》
學會四種語言,
走遍全世界
《世界地圖祕典》
令人著迷又豪華的
製圖學歷史祕典
編輯說書

  鳩笛草,據說是一種會唱歌的不知名小草,由於外形像鴿子,才有了這個暱稱。宮部美幸的《鳩笛草》,便是述說三名原本如同平凡小草的女性,卻擁有與眾不同的異能,而在人生路上面臨難關的故事。

  是不是聽起來有點耳熟呢?提到「與眾不同」的能力,也許不少人會直覺聯想到出現在電影中的超級英雄,他們在經歴最初的不適應與掙扎後,多半能領悟自身的「使命」,成為拯救世界的「英雄」。然而,如果這些力量的主人,是和我們一樣的普通人,也能步向那般令人憧憬的結局嗎?

  《鳩笛草》中,第一篇的主角智子,童年一場車禍父母雙亡,她幸運得救,卻喪失記憶,直到成年後發現雙親留下的遺物,才驚覺蟄伏在體內的預知能力,恐怕是造成悲劇的元凶,於是她不禁質疑起自身活著的意義。第二篇的主角淳子,可用念力操控火,她自認是一把上了膛的槍,卻找不到狙擊的目標,與身為「武器」的價值。第三篇的主角貴子,是萬綠叢中一點紅的女性刑警,她靠著透視人心的能力累積功績,獲得破格晉升,沒想到力量竟逐漸衰退,身為刑警的自信也幾乎崩解。

  宮部曾在訪談中提到:「無論是什麼能力,除了帶來方便與快樂以外,必定隱藏著艱辛的一面。」對照《鳩笛草》三名孤獨、陷入內心糾葛的主角,可看出宮部所謂的「能力」不單純是指「超能力」,更像是是種種讓我們覺得與世界格格不入的自我特質。跟隨三名「遺忘」能力、「擁有」能力、「失去」能力的主角走過她們人生的十字路口,彷彿經歷一趟自我探索之旅,若是你的心也有所迷失,或許這部作品能成為一盞溫暖的夜燈。

推薦閱讀:
《金色大人》
貫穿兩百年 生死交鋒的幻想繪卷
《沙林傑中短篇小說集》
沙林傑為無能不朽而哀悼的跨世代之作
《大文豪的童話》
寫給大人與孩子的
奇幻故事
《我們的家》
讓讀者直到最後一刻
都無法放下
閱讀與生活

將大自然的顏色染進一塊布

文/商周出版編輯部

  藍色是從古至今,最廣為人類喜愛的顏色,而藍染料可說是工藝染料中色澤最自然、歷史最悠久、最具代表性,也更深具人文特色氣息的色彩。

  卓也藍染創辦人鄭美淑,拜在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藍染教室馬芬妹老師門下,從上溪頭採藍草、打藍、製靛到建藍染缸、藍染技法,再到藍染及後續的商品開發,將在臺灣消失一甲子的藍草產業再度復興起來。

  但種植藍草、生產藍靛的過程並非一帆風順,歷經了無數的艱辛,被笑笨、被笑傻,仍是義無反顧地走向這條不歸路,回想起來,還真是一部用青春與汗水交織出來的血淚史!

  作者藉由這本書,將傳統的天然染色技藝,從藍染的歷史、產業發展歷程及文化創意、地方創生至創新設計應用,進行了豐富的分享與介紹。

  有人這麼問她:「三十遍?你們真的染三、四十遍以上?」

  在卓也的染工坊裡,每一塊出產的布,為了強化色澤的飽和度及堅牢度,這樣的次數在他們來說是理所當然、自然不過的事,但旁人聽來卻是如此震驚與不可思議。

  每一塊藍染布都是那麼得來不易,有了良好的染布品質,就需要更好的商品設計來襯托,同時提高產品價值。在卓也藍染的生產基地有許多年輕的藝術家及工藝師設計了許多生活化的產品,這幾年更在國際大放異彩,不僅出國推廣臺灣藍染的美好,就連國外專家也前來取經學習,儼然就是臺灣之光。

  卓也已是文創與農創界響亮的品牌,創造出這片「藍海中的藍海」,書中字字句句,值得好好細細品味。

推薦閱讀:
《紮染技法與風格全書》
在自家廚房就能創造出
迷人多變的色彩與圖案
《日本當代設計》
百位日本設計界巨匠X
千件以上的經典作品
《天然香氛生活全書》
用自己喜歡的顏色與香氛,做成分天然的香氛
《種子的可能》
果實種子圖鑑 ×
自然系再生創作
優惠活動
折價碼使用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