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詞,原來不是貶義詞

《這些詞,原來不是貶義詞》


文/麥田出版編輯部

當我們想要批評某人或某事,常常會用到帶有負面評價、貶損或不贊同的詞語,用以表達、強調我們的態度與憎惡,這些詞就叫做「貶義詞」。例如:「小明這個人『城府』很深,平日總喜歡『大放厥詞』,做錯事又百般『塞責』,大家看到他就像看到『牛鬼蛇神』避之唯恐不及。」

像這個例子,我們用了很多「貶義詞」讓表達更具衝擊力和感染力,也更能傳達說話者對小明的憎惡。但是你可曾想過,這些「貶義詞」最初並不帶有貶義,有些甚至還帶有讚美的意思?

原來,語言文字是活的,會隨著時間的演化而改變的詞性。本書由知識淵博的文字專家許暉蒐集了108個貶義詞詞條,追根溯源它們的前世今生,讓我們看到它們如何由讚美詞或中性詞,最終轉變成帶有負面的貶義,過程就像推理探案般曲折有趣。
這些詞,原來不是貶義詞

這些詞,原來不是貶義詞

作者:許暉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25-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