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一秒的決定,十年後會付出什麼代價?
◎文/商周出版編輯部
現在買哪支股票,可以在最短時間內賺到錢?現在選哪個候選人,他的政見對我比較有利?從投資獲益、公共政策、身心健康到企業營運,面對生活中的每一個決定,我們是否經常只聚焦在短期之內的回報,卻忽視長久以後是否仍會演變成我們想要的結果?
疫情肆虐讓我們努力專注當下,卻忽視了擘劃未來,才能讓更多的危機止步,於是許多店家殺雞取卵坑殺顧客,反倒加速自身倒閉;用人工斧鑿取代自然風光,反倒加速觀光衰敗,這一秒的決定,在十年後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長思短想》作者羅曼.柯茲納里奇(Roman Krznaric)提醒,長期思維才是最重要的短期策略,並指引我們善用幾個工具:用「情境規劃」而非「準確預測」來迎戰未知、培養規劃遙遠未來的本領等等,延長企業的時間視野、讓更多值得存續的資產多留好幾個世代,讓前瞻的眼光改變這個應該可以更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