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423世界閱讀日加碼
目前位置:首頁 > > 商管理財 > 投資理財
杜金龍技術指標聖經
left
right
  • 已售完,補書中
    貨到通知我
  • 杜金龍技術指標聖經

  • 作者:杜金龍
  • 出版社:今周刊
  • 出版日期:2021-07-08
  • 定價:699元
  • 優惠價:85折 594元
  • 書虫VIP價:552元,贈紅利27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524元
  • (更多VIP好康)

內容簡介

◆台灣股市開市來最完整的技術指標指南 從過去及現在股價變化,看見未來股價的趨勢! 認識每一指標的定義、應用原理、研判買賣原則、優缺點及使用限制, 結合國際大師理論精華與國內股市實戰經驗, 教你有方法、有目標輕鬆成為獲利達人。 投資人一旦進入投資市場,勢必要懂得技術指標,隨著股齡和應用的技術指標增加,非但沒有互補,反而出現矛盾的買進或賣出訊號,為了解惑,只能繼續找尋更多書籍或網路資訊。坊間有關技術指標的理論與實證數據多如過江之鯽,多數都是翻譯作品,將各種技術指標有系統地應用於國內股市的書,幾乎付之闕如。 本書正足以填補這塊空缺! 技術指標的分析是以統計學為工具,幫助投資人以較客觀與科學化的市場資訊,以及明確的數值及機械化的買賣訊號來研判買賣時機,也就是尋找能預測股市買賣點及買超賣超現象的指標,目的在於決定買賣時機。 運用技術分析之所以可以決定買賣時機,就是透過圖表型態解析,或計量化技術指標的買賣訊號,研判過去及現在股價變化的走勢,以推演未來股價的變動趨勢。 本書內容力求完整性、實用性,讓投資人在使用各項技術指標時,能利用計量分析方法,以更客觀的態度,分析各項技術指標衍生的資訊,以擬定投資策略及管理資金,並定期評估投資績效,經由不斷嘗試、累積經驗,擇取最合適自己的技術指標。 【名人推薦】 「作者先從理論上探討四十幾種可計量化的技術指標、訂定出買賣研判原則,並以國內股市59年來的實際成交資料為實證分析內容,據此檢討使用技術指標的優點、缺點及限制狀況。 從書中的實證分析可看出每次交易買賣的獲利能力,這些參考數據是非常實際的投資參考資料,以研判使用各種技術指標的效果……這是一本將國內股市技術指標系統化整理的實證分析書籍。」 ——黃宗仁(前精誠〔精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目錄

作者序 技術指標大有用武之地 推薦序 言而有據的實證分析 黃宗仁 PART 1 價的技術指標 第1章 移動平均線(MA) 第2章 乖離率(BIAS) 第3章 指數平滑異同移動平均線(MACD) 第4章 隨機指標(KD) 第5章 威廉指標(WMS%R) 第6章 趨向指標(DMI) 第7章 動量指標(MTM)與變動率或振盪指標 (ROC or OSC) 第8章 相對強弱指標(RSI) 第9章 停損點轉向操作系統(SAR) 第10章 隨機相對強弱指標(Stoch RSI) 第11章 動量振盪指標(CMO) 第12章 寶塔線(TOWER) 第13章 逆勢操作系統(CDP)、天羅中軸地網與樞紐分析(PIVG) 第14章 量化陰陽線(Qstick) 第15章 商品通道指數(CCI) 第16章 買賣氣勢指標(AR)與買賣意願指標(BR) 第17章 包寧傑帶狀(Boll) 第18章 承接/出貨指標(A/D) PART 2 量的技術指標 第19章 平均成交量(MQ) 第20章 調量移動平均線(VAMA) 第21章 波動難易度(EOM) 第22章 勁道指數(FI) 第23章 能量潮(OBV) 第24章 逆時鐘曲線 第25章 量強弱指標(VR) 第26章 每一加權股價指數點數的成交值(TAPI) 第27章 每筆委買委賣張數與每筆成交張數(江波分析法) 第28章 柴京振盪指標(CHKO) 第29章 資金流量相對強弱指標(MFRSI) PART 3 時間的技術指標 第30章 股市周期循環 PART 4 市場寬幅的技術指標 第31章 漲跌比率(ADR) 第32章 騰落指標(ADL) 第33章 阿姆斯指數(AI) 第34章 股市驅動指標(MT)與驅動振盪指標(TO) 第35章 麥克里倫振盪指標(McClellan) 第36章 超買超賣指標(OBOS) 第37章 心理線(PSY) PART 5 其他技術指標 第38章 融資融券餘額表與現股當沖及零股交易 第39章 股價指數的比較 PART 6 總論 第40章 各種技術指標在台灣股市應用的實證分析總論

導讀

【導讀】
技術分析、基本分析、心理分析及資金管理,是構成股市投資策略中最重要的四個層次,環環相扣,且彼此相互影響。本文針對技術分析這個層次加以深入探討,因局限於可計量化的技術分析指標,匯集國內股市有關各項交易的資訊,以民國51年2月9日起,國內股市59年來的交易資料為計算樣本。儘量求取樣本的完整性,並進一步實證分析國外所引進的各項技術指標理論,使投資人能了解各種技術指標在國內股市中應用的訣竅。 效率市場假設 證券市場在使用資訊的效率上,可分為三種: 1.弱式效率市場(weak form efficiency market),因目前股價充分反應了過去股價所提供的各種資訊,因此即使投資人運用各種方法分析股價,仍無法獲取超額報酬。在這樣的市場中,技術分析將趨於無效。 2.半強式效率市場(semi-strong form efficiency market),基本分析將趨於無效。 3.強式效率市場(strong form efficiency market),投資人無法獲取超額報酬。 國內股市因有漲跌停板之限制、投資資訊管道不足,再加上一般投資人在知識與經驗兩方面稍嫌欠缺,使得國內股市不具備弱式效率市場的條件,當市場連最基本的弱式效率市場都不具備時,投資人除了可從未公開的內幕資訊與目前已公開的資訊中了解市場外,還可以從過去股價及成交量變化的各種資料中,找出可以持續獲取超額報酬的資訊。此外使用技術分析也可賺取差價超額報酬,故技術分析在國內股市始終有其用武之地。 技術分析的定義及基本假設 技術分析是透過圖表型態解析(Chart analysis),或計量化技術指標(Technical index)的買賣訊號,研判過去及現在股價變化的走勢,以推演未來股價的變動趨勢(trend)。 圖表型態解析的技術分析,是運用股價變化走勢所構成的各種圖形,以推測未來股價的變動趨勢,如道氏理論、波浪理論及由趨勢線所畫出的支撐線、阻力線、W底、M頭等價格型態,皆屬於這類技術指標,但方法受個人主觀意識影響。  計量化的技術指標,是利用股市交易的價格、成交量、時間及市場寬幅等股價變化所產生的資訊,再經由特定公式所計算出的數據,來反映目前股價的趨勢,並用以研判股市買賣點及超買超賣的現象。 技術分析是以統計學為工具,發展出一些幫助投資人以較客觀與科學化的市場資訊,以及明確的數值及機械化的買賣訊號來研判買賣時機,也就是尋找能預測股市買賣點及超買超賣現象的指標,因此技術分析的目的在於決定買賣時機。技術分析利用交易資料偵測市場供需變化,掌握套利機會,並藉此獲取超額報酬。 技術分析的基本假設如下: 1.股價由供需關係決定,以形成趨勢型態變動。 2.歷史將會一再重演,投資人可利用過去股價的變動資料或趨勢,預測未來股價的變動趨勢,亦即,貪婪與恐懼(或害怕)是影響投資人的主要情緒。 3.股價將反映出所有市場基本面、消息面及心理面的一切資訊。亦即,由於股價完全由供需關係所決定,而供需關係又取決於理性及非理性的各項因素,再加上供需關係的改變,可以由市場動向中察覺,因此研究股價的動向,只要研究供需關係即可,不必分析各種決定供需關係變化的因素,於是構成了技術分析的精神,只要分析市場本身,不必顧慮市場以外的因素。 買賣研判原則 技術指標應用的原則如下: 1.選擇適當的技術指標:因投資策略短、中、長期的不同,在短線操作中強調敏感度,中長期投資中求穩定性,要依此選擇不同基期參數的技術指標。 2.建立各種技術指標買賣紀錄:選擇個人所偏好的技術指標使用,採用兩項以上的技術指標,再配合圖形分析,並累積過去各種技術指標所出現的買賣訊號,以便長期追蹤其使用效果。 3.時常檢視各種技術指標使用結果:須了解各項技術指標的優點、缺點及限制狀況,並彙總實際買賣結果,以掌握不同狀況,才能靈活選用合適的技術指標。 4.擬定投資策略及資金管理模式:依所擬定的投資策略,妥當分配資金,按比例投入股市。 5.定期評估投資績效:定期審核資金成本及投資報酬率,以評估投資績效的優劣。 實證研究結果 自民國51年2月9日至109年12月31日止,計59年期間,國內股市大盤指數的開盤價、最高價、最低價、收盤價、成交股數、成交值、漲跌家數、上漲成交張數、下跌成交張數、漲跌天數、融資融券餘額表、信用交易當日沖銷、現股當沖,與委買委賣張數及筆數、零股交易等股市交易資訊為計算樣本。以價、量、時間及市場寬幅等層面的技術指標,分別用於下列研判中。 1.以技術指標交叉點,研判股市買賣點。 2.以技術指標上下限值的範圍,研判股市超買超賣現象。 3.以技術指標走勢圖,研判大盤的未來走勢,如牛市背離與熊勢背離。 4.圖表型態解析中的趨勢線原理與價格型態,皆可應用於計量化技術指標,國內常以9日KD值或20日RSI值畫趨勢線與價格型態,研判大盤的未來走勢。功能三的「背離」,每當價格與技術指標(如動能指標)之間產生背離現象,務必等待價格本身出現反轉的確認訊號。確認訊號可以來自: (1)價格型態突破(或跌破)趨勢線。 (2)移動平均線MA穿越(向上或向下)。 (3)反轉或繼續型態完成。 (4)一系列高峰到谷底(或谷底至高峰)演變的反轉。譬如,背離現象若發生在均衡線(零線)附近,如果經價格確認,隨後經常會出現急遽走勢(漲勢或跌勢)。 就如同烏雲和驟雨之間的關係一樣。天空烏雲密集,可以判定下雨的機會很高,但實際下雨之前,畢竟還是不能確定。換言之,烏雲(背離)代表天氣(技術面)惡化,但唯有第一滴雨水(價格本身出現趨勢反轉訊號)才代表真正下雨(趨勢反轉)。這個比喻或許可以更近一步延伸:烏雲愈密集(背離次數愈多),雨勢(價格跌勢)愈大。 以上技術指標的四項功能,因實際賣賣訊號只能來自實際價格的趨勢反轉,不能來自技術指標(譬如動能指標)。故動能指標反轉,只代表動能的反轉。在正常情狀下,動能與價格會一起反轉,雖然可能存在時間上的提前或落後,但只因為振盪指標改變方向,未必就代表價格也一定改變方向。原則上技術指標的動能趨勢反轉,能夠用來確認價格趨勢反轉訊號。事實上,技術分析「充分證據」來說,動能訊號就是強化「證據」的因素之一。 5.市面上以技術指標為主的兩本書分別是:《股價趨勢技術分析》(Technical Analysis of Stock Trends),作者是Edwards,Robert D.、John Magee。此書公認是技術分析之經典,作者提出趨勢線原理,重點有: (1)如何判斷趨勢線有效突破(breakout),收盤價穿越趨勢線的程度至少必須是3%(個股以3%為有效突破,大盤可以2%為有效突破)。 (2)底部型態的上升三角形(3/4機會為繼續型態,有1/4機會為反轉型態)。 (3)頭部型態的下降三角形(3/4機會為繼續型態,有1/4機會為反轉型態)。 (4)多頭旗形與空頭旗形的測量等幅垂直距離。 (5)算術K線圖與對數(LOG) K線圖。 另一本是《技術分析精論》(Technical Analysis Explained, The Successful Investor’s Guide to Spotting Investment Trends and Turing Points),作者Martin J. Pring,書中對MTM及OSC有詳細描述,OSC書中以ROC表示,也介紹了成交量、時間週期、市場寬幅ADR、ADL。新版本提出新觀念如下: (1)藉由技術指標預測市場轉折點 (2)提供心理策略:讓投資人得以掌握市場參與者的心理狀態,並轉化為實際的交易策略。 (3)運用目前最先進的交易技術,提升預測精確性。 此外也增添了新章節: (1)包含兩支線型反轉排列,如外側線形(outside bar)與內側線形(inside bar),對於當日沖銷與波段操作有幫助。 (2)另外,將陰陽線自附錄移到正文。 (3)在動能指標,加入趨向系統(Direction Movement System,DMI),錢德動量振盪指標(CMO)(請見第11章)、RSI與 SAR、相對動能指標(Relative Momentum Index,RMI)(請見第8章)。 (4)以及一些動能新概念如:極端擺動(Extreme swings)、極端超買(Mega-overboughts)與極端超賣(Mega-oversolds),如圖40-8極端擺動與極端超買賣現象所示。 (5)成交量部分新增須需求指數(DI)、柴京資金流量(CHKO,請見第28章)。 (6)最後,以反向指數探討交易與投資的心理議題。 (7)近年來,技術分析大量運用個人電腦。 (8)將圓形頂與圓形底列為反轉型態或繼續型態。MA延後標示可提高交叉買賣獲利。兩條MA的交叉買賣功能穿越訊號不適合單獨使用,只可以用來確認趨勢變化,不代表價格實際轉折點。應該與其它技術指標配合,藉以提供技術分析所需要充分證據。包寧傑帶狀(Boll)可搭配MACD、KD、RSI、KST或趨勢線等其它振盪指標,加以佐證。 (9)一目均衡圖(Ichimoku Kinko Hyo)。 作者探討各種技術指標適用於何種研判上最有效,顯示國內股市使用技術分析仍可賺取差價超額報酬,故不具備弱式效率市場的條件。實證結果顯示技術分析在國內股市尚有用武之地。 5各種技術指標適用於短、中、長期的狀況如下: 長期趨勢指標  ※價的技術指標:MA、MACD、DMI、TOWER、SAR、AR、BR、終極振盪指標(UOS)。  ※量的技術指標:成交量移動平均線、逆時鐘曲線。  ※時間的技術指標:股市周期循環。 ※市場寬幅的技術指標:麥克里倫振盪指標(McCellan)、麥克里倫加總指數。 中期趨勢指標  ※價的技術指標:RSI、BIAS、3-6日BIAS、WMS%R、Kinder%R、MTM、OSC、Qstick、CMO、CCI、Boll。  ※量的技術指標:VR、OBV、VAMA、EOM、FI、VK、柴京振盪指標(CHKO)、MFRSI。  ※市場寬幅的技術指標:ADL、ADR、PSY、ARMS INDEX、MT、TO。  ※其他技術指標:融資融券餘額表。 短期趨勢指標  ※價的技術指標:當日分時走勢圖、CDP、KD、Stoch RSI、A/D指標。  ※量的技術指標:TAPI、電腦輔助交易每一分鐘與每五分鐘委託成交筆數、張數及成交值表、成交量A/D指標。  ※市場寬幅的技術指標:OBOS。  ※其他技術指標;信用交易當日沖銷比例與現股當沖比例,零股交易。 6.有些專業投資人把技術指標分為三大類: (1)順勢指標(Follow Trend Index),適用於趨勢明確的行情,但在橫向走勢發展過程中,訊號素質將嚴重惡化。包括MA,MACD,DMI,OBV,A/D等等。順勢指標屬於同時或落後指標,指標轉折往往發生趨勢反轉之後。 (2)擺盪指標(Oscillators Index),擅長於捕捉橫向走勢的轉折點,但當行情開始呈現趨勢時,經常會提供過早而危險的訊號,包括MACD-柱狀圖、ROC、MTM、KD、RSI、WMS%、FI等等。擺盪指標屬於領先或同時指標,經常領先價格轉折,可以協助掌握轉捩點。 (3)雜項指標,主要是反映群眾心理。可以突顯市場多、空看法的強度,包括新高–新低指述、賣權–買權比率,多頭共識等等。這些指標可能是領先或同時指標。 運用任何技術指標之前,務必要弄清楚它們試圖衡量的是什麼,為何有效。唯有如此,才能充分掌握它們所提供的訊號。 7. 技術分析建立在下列幾種觀念之上: ※股票價格代表所有相關市場參與者的共識,股票價格(P)也就是代表這些人認定的股票價值(V)。 ※價格代表一切。技術分析者相信價格是反映股票所有可能影響因素的代表。雖說如此,技術分析仍然需要引用一些其他指標。 ※不論是漲勢、跌勢或橫向走勢,股價發展都有型態脈絡可循,這些型態就是技術分析的考量重點。 ※股價的歷史型態會重複發生,過去有效的型態,將來通常還是有效。 ※股價代表人類行為的結果,由於人類行為受到一些隨機因素影響,所以技術分析的結論具有濃厚的機率成分,不是必然發生的結果。不論你的技術分析功力有多高,股票市場絕對沒有萬無一失的預測,因為涉及了情緒。總之,技術分析只是一種具有實用價值藝術,絕對稱不上嚴格的科學。 ※在股價出現重大走勢變化之前,經常會陷入橫向的區間盤整。 ※承接或出貨的期間愈長,隨後發生的股價走勢變化通常也愈大。 ※每支股票都各有股性,每支股票的價格波動率與股價區間差異往往很大。 ※身為技術分析者,雖然沒有必要特別重視價格走勢圖,但絕大部分的技術分析者都是如此,你恐怕也不例外。一般來說,股價走勢圖是技術分析者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不論基本面的情況如何,通常都適合在股價支撐區買進,在壓力區賣出。 使用各種技術指標的優缺點及限制 技術分析的基本假設是歷史將會一再地重演,投資人會再重蹈覆轍。技術分析認為股市本身就是最完美的資訊來源,只要研究股市的歷史,就可以獲得珍貴的教訓。現就優點、缺點及使用限制狀況說明如下: 優點 ※計量化的技術指標,是以科學的客觀統計方法產生規則性的買賣點訊號,且以數字大小顯示股市的超買或超賣區現象。 ※技術指標簡單易懂,且容易操作。應用技術指標時,並不需要對於經濟、產業,乃至於公司本身有深刻的了解。因這種易學易用的特色,正好迎合大部分投資人並非專業人員的要求,使它更廣泛流傳。 ※技術分析的目的在於掌握大盤趨勢,亦即儘早確認大盤頭部和底部的形成訊號,而洞燭機先,研判股市買賣訊號。 ※使用技術指標時, (1)愈簡單的理論和指標愈好,複雜的方法,不一定好; (2)愈熟悉的股價理論、指標愈能得心順手,效果愈佳; (3)股價理論及指標不斷有新的出現,要能不斷學習,才能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4)要長期累積作戰經驗,認識各種指標的長、短處及研判技巧,才能熟能生巧。 ※研究技術分析者通常會有一句名言:「股價在高檔區時,指標一定也在高檔;指標進入高檔區,不代表股價在相對的高檔。」一語道破使用技術指標的盲點,其實技術指標的運用會出現所謂的盲點,肇因於沒有將股價波動的整體趨勢列入觀察,並輔以圖表型態解析詳加研判,兩者綜合運用可消除上述的盲點。 ※技術指標有盲點?它總是忠實完整呈現波動,往往因為人的解讀或是認知上的錯誤,造成操作失誤,所以有盲點的是人,不是工具。就好像刀子可以是殺人的凶器,也可以是做菜的工具,取決於使用的人。 ※傑克.史瓦格(Shwager Jack D)和馬克.艾茲康(Mark Etzkorn)的《期貨市場全書:掌握基本與技術分析、選擇權、價差交易和實務交易原則》(A Complete Guide to the Futures Market: Technical Analysis, Trading Systems, Fundamental Analysis, Option, Spreads, and Trading Principles),以技術分析與基本分析為全書兩大主軸。內容深入淺出,專為期貨初學者及專業分析師編寫。書中這麼結論:技術指標是衍生自價格資料,所以可以主張運用技術指標產生交易訊號,實際上反而讓分析者與資料之間的距離拉的更遠。技術指標雖然可能凸顯某些市場層面,而不是直接觀察走勢圖或試算表就能輕易發現,但技術指標絕對不能創造原本沒有蘊涵在價格資料本身的資訊。 關於技術指標,「簡潔」永遠代表優點,可供衡量價格走向與價格變動幅度的方法,數量那麼多,不同方法之間存在些許差異,不太可能產生顯著不同的交易訊號。技術指標採用的輸入變數愈多(輸入資料愈深奧晦澀),反而會混淆而無法釐清我們想要解釋的價格行為,只是讓原本簡單的計算變為更複雜。一般而言,史瓦格比較喜好「圖表型態解析」的技術分析。 缺點 ※各種計量化的技術指標所採用的參考基期不同,致各種技術指標之間所出現的買賣訊號會產生互相矛盾的現象。  ※技術指標必須與過去的歷史資料比較才能做研判,而這些數值常因時間與環境的影響而改變,以致使用過去的標準可能不適用於目前,也常忽視了股價上漲背後真正的因素,如公司營收及盈餘等基本面的變化。 ※技術指標需要複雜的應用原理及計算過程,投資人需有基本的統計學觀念,才能深入了解各種計量化的技術指標的真正功能。 ※基本分析者認為技術分析沒有嚴謹的理論架構,而且亦難客觀地加以驗證,故只能稱為一門藝術,而不能稱為科學。 ※過去的股市行為,未來可能不會再度出現,亦即,歷史不一定會重演。技術指標在過去數十年皆有效,但不保證將來仍會一樣有效。 ※當投資人因單一的技術指標並不能保證百分之百準確時,常同時運用數種技術指標。但若各種技術指標之間所顯示的買賣訊號、時間各不相同時,會對投資人造成困擾。 使用限制狀況 ※技術指標是一種以已發生既成事實的資料,經由推算來預測往後股價的可能變化,在時間上常有落後的現象。尤其只是預測,因此只能說是該指標所呈現的買賣訊號會發生機率的大小。 ※技術指標是以成交紀錄來運算,採樣樣本的日期參數,依個人喜好程度及經驗累積挑選較合適的基期。投資人除了要選對技術指標外,更要選對正確的基期天數或百分比率,才會有效。 ※盤局時,大部分技術指標的效果將大幅下降,須依靠投資人本身的經驗研判大盤的動向,以致技術分析有時須賴於主觀的判斷,但任何有系統的科學都必須是客觀的。 ※如果某一種技術指標持續有效,則加入其陣營的人數會日漸增多,因而使該技術指標不能再獲得超額報酬。 ※有些技術指標必須仰賴電腦及複雜的數學公式才能計算,但礙於金錢、訓練和知識的限制,限制了大多數投資人使用。此外技術分析的應用需花時間與精力,投資人往往沒有時間、耐心和慾望去做分析工作。 ※技術分析者的一致行動,可能會創造出股價型態。亦即,並非技術分析者正確地預測出股價,而是股價反映出技術分析者的行為。 ※技術指標存在各種不同類型,有些呈現超買與超賣,有些屬於順勢指標,有些則屬於趨勢反彈指標,當然還有其他類型。即使不懂得指標實際的數學計算公式,幾乎也不會妨害投資人使用該項技術指標。你可以針對自己想要分析的證券,套用到技術分析軟體中,儘可能運用所有的資料(通常是愈多愈好),藉以顯示指標。然後,你可以嘗試辨識技術指標到達相關門檻或數值,而證券也呈現相同反應的時機。 投資人很難找到任何技術指標,其反應與特定證券完全相關,所以你必須學習接受不絕對完美的指標。試者調整技術指標的參數設定,看看功能是否能夠改善。一旦找到你喜歡的設定,不妨用以嘗試其他證券。如此進行的調整,就是針對特定資料進行所謂的套入(fitting)。 這就是一般所謂的曲線套入(curve fitting),也就是根據過去的資料,藉由嘗試錯誤,找出技術指標最適當或最佳化的參數設定,然後運用於未來。這種最佳化程序經常運用於統計學上的迴歸分析。這套程序非常適用於過去資料,但用於未來則幾乎毫無價值。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技術指標運用於某些狀況時,效果看起來很好,但卻完全不適用於其他狀況。 技術分析的延伸──市場互動技術分析 市場互動技術分析(Intermarket Technical Analysis)是分析四個金融部門─外匯(美元)、商品(CRB指數)、利率(公債)與股票的技術。它以某個市場(如債券)的價格走勢作為技術指標,分析另一個市場(如股票)的行情,這種方法將重新界定技術指標的意義。  因傳統的技術分析有一種向內收斂的傾向,技術分析的重心始終擺在所交易的市場中(如股票),但沒有任何市場可以在封閉的環境中運作,約翰.默非(John J. Murphy)於1987年提出市場互動分析,將焦點向外延伸而擴大技術分析的範疇,尤其,1997年國內股市受到泰國東南亞及南韓東北亞金融風暴的影響,台幣匯率貶值18%,台股指數重挫三千點,顯示技術分析必須了解市場之間的互動關聯。 故技術分析已經超越傳統的運用領域,不再侷限於個別的價格走勢圖或市場內部的技術指標。市場互動分析代表技術理論的另一階段演進。 而技術分析具備彈性並普遍適用於所有市場(股票、商品、匯市、債市),所以是進行市場互動分析的最佳工具。此種市場互動技術分析首見於默非於1991年所著的《市場互動技術分析:全球股市、債市、商品與匯市的交易策略》(Intermarket technical analysis: trading strategies for the global stock, bond, commodity, and currency markets)一書中,他描述全世界金融市場的互動,將傳統技術分析應用於不同市場之間的相互影響上,而提出市場互動技術分析。 另一本入門書,為《視覺投資者:如何觀察市場趨勢》(The Visual Investor: How to Spot Market Trend),作者是Jogn J. Murphy,他的觀點是,視覺分析或所謂的技術分析,能夠從股市、匯市、債市、商品等走勢圖上的一條線判斷正在往上或往下。回歸最單純的圖形解析,解讀全球市場最深層的故事。 作者另一本著作《基本分析在台灣股市應用的訣竅》,也將台灣股市與台灣匯市(匯率、外匯存底)、台灣債市(一年期定存利率、銀行基本放款利率、貨幣供給額M1B)、商品(國際石油、國際黃金)、國際股市(美國道瓊、日本日經股價指數),不同市場的互動關係,以民國51年至109年止59年期間為樣本,詳細說明台灣加權股價指數(股市)與匯市、債市、商品的市場互動,〈從中長期經濟面看股市的成長〉章節中,有完整敘述。 技術分析與基本分析的配合 技術分析是以價、量、時及市場寬幅(漲跌家數)來選擇買賣時機,另外也可同時應用基本面、市場面來研判投資時機。而基本分析是透過總體經濟分析、產業分析及公司分析,來決定股票的價值,故可以基本分析來選擇股票(投資標的物),以達到「漲時重勢、跌時重質」的投資策略。投資人可由本章表格了解技術分析與基本分析配合使用的實際效果。以台積電(2330)為例,一般透過基本分析中的產業分析、公司分析與每股稅後盈餘(EPS),選出台積電作為可投資的標的物。使用技術分析時,最好再參考市場面、基本面(總體經濟分析),求出應用的本益比(PER)到底是10倍(因恐懼而過度悲觀)、20倍(保守)、30倍(中性,代表台積電價值所在)、40倍(樂觀,景氣復甦或資金行情)、50倍(因貪婪而過度激情)等比例,來選擇投資台積電的時機。 本章用基本分析計算的EPS分別為每股20、25、30元,以技術分析(+基本面+市場面)估計的PE分別為10、20、30、40、50倍,求出台積電最高價格為1,500元,最低價格為200元,高低差距達650%。可見投資人應如何透過技術分析與基本分析,以EPS及PER挑選投資標的及買賣時機,以賺取波段差價利潤,而技術分析與基本分析配合使用可同時達到此雙重目的-選擇標的物(股票)和買賣時機(何種價格合理)。 對於每股稅後盈餘與本益比59年來的相關性,亦可見於《基本分析在台灣股市應用的訣竅》一書的〈營業收入及盈餘與股價的關係〉章節,及〈本益比、殖利率及股價淨值比與股價的關係〉章節,筆者實證了國內股市自51年至109年止59年期間的EPS、PER數值。 技術分析的心得 計量化技術指標是以價、量、時、市場寬幅(漲跌家數)為樣本尋找測量方法,將漲、跌、盤的趨勢,以統計方法予以量化,以便將趨勢的上漲、下跌力道,或上下振盪幅度用研判模型統計出其相關性,以便應用在買賣股票的研判上。 故所有的計量化技術指標,都是以價、量、時及市場寬幅(漲跌家數)為測量趨勢的資料,以平均值(Mean—中間)、動量(Momentum—左右)、振盪幅度(Oscillator或ROC—上下)為測量趨勢的方法,經過未平滑化(MA)或平滑化(EMA)的統計方式,形成一條平均線或快慢速兩條平均線的研判模型,以所構成的交叉買賣訊號,或超買區超賣區的研判、計量化指標與大盤走勢的背離現象,及趨勢線原理與價格型態,來找出趨勢的方向及漲跌幅度。亦即,計量化技術指標的目的在測量趨勢,以找出投資人夢寐以求的股市漲、跌、盤趨勢。 作者對於計量化技術指標的分析心得,各種相關步驟列於表40-3中,投資人可以詳細品味,必能發覺它的訣竅所在。 結論 在下雨之前,天空必定出現黑雲,但天空出現黑雲時,卻不表示必然下雨。在崎嶇山路開車時,必須不斷看後視鏡,還須專心注意前方狀況。這些邏輯,每一位使用技術分析者都必須謹記。使用技術指標,除了參考過去的紀錄,還需注意未來的變化,才能「鑑往知來」。 國內股市由實證結果顯示,並不具備弱式效率市場的條件,故使用技術分析仍可賺取差價超額報酬。亦即,技術分析在國內股市尚有用武之地。  基本上,沒有完美無缺的技術指標,也就是說,技術分析不可能絕對正確。但只要耐心、謹慎、客觀地領會各種技術指標的原則,綜合研判各種技術指標,就不至與大盤背離,再配合所擬投資策略及資金管理,投資績效一定可以提高。 投資人除研判技術指標外,對於基本分析、心理分析及資金管理三方面,亦須深入探討,才能在投入股市時,先研判大盤指數的趨勢為多頭、空頭或盤整行情,再選擇買賣時機,依投資策略按比例投入資金,定期評估投資績效。應用技術分析去擬定股票買賣決策時,須經由不斷嘗試累積經驗,再擇取最適用的技術指標,以建立本身一套完整的投資策略,以降低風險,獲取較高的報酬。

作者資料

杜金龍

學歷: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 經歷:曾任大華證券投資顧問公司總經理、董事長,凱基證券投資顧問公司董事長,曾獲金彝獎證券及期貨傑出人才獎,並在各學術單位教授投資學、技術分析、基本分析等課程 證照:證券投資分析人員考試及格、期貨人員考試及格 著作:《杜金龍技術指標聖經》《杜金龍半世紀選股聖經》《基本分析在台灣股市應用的訣竅》《價值分析在台灣股市個股應用的訣竅》《圖表型態解析在台灣股市應用的訣竅》《技術分析入門》等

基本資料

作者:杜金龍 出版社:今周刊 書系:投資贏家 出版日期:2021-07-08 ISBN:9789579054966 城邦書號:A2470081 規格:平裝 / 單色 / 684頁 / 17cm×23cm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