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499輕鬆升級VIP
目前位置:首頁 > > 心靈勵志 > 兩性與家庭關係
父親這種病
left
right
  • 書已絕版已絕版,無法販售

內容簡介

與母親互為表裡——父親,究竟是什麼? 一本讓人生全然解開束縛的最後幸福關鍵之書 引發熱論話題《母親這種病》的另一個真相,讓你的生命全貌悄然浮現 日本研究調查顯示,青少年犯罪率與「父親的缺席」呈高度正相關。 父親具有「煞車」的功能,就是作為制止孩子行為的功能,然後逐漸幫助孩子將此功能內化成自我控制能力。 「踩煞車」——當一個讓孩子遵守規定的父親,對孩子將來順利走進社會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有許多研究都已經證實了這一點。在成長旅程中,父親如何扮演自己的角色,悠關著我們是否會讓青少年時期的問題伴隨一輩子。 曾經,對家庭而言是絕對必要存在的父親,隨著社會轉變、家庭功能的轉換,在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負擔的職務越來越無足輕重,相對的,孩子們卻與母親有了更加緊密的連結,然而這卻是人際關係產生障礙的開始。 你與父親的關係是什麼?父親在你的成長過程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妳的另一半在孩子心中又佔有什麼樣的位置?你崇拜父親嗎?亦或想超越父親?妳的丈夫與孩子的互動,是否隱藏了會影響孩子一輩子的重大訊息? 父親應扮演的角色、應達成的任務,與時俱進,一本以多元角度剖析「父親」,列舉個案深入淺出的說明,現代人必讀的心靈解放之書,讓現代父親都再一次找回自己的位置。 【強力推薦】 ◎王威浩〈精神科醫師〉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楊聰財〈楊聰才身心診所院長〉 ◎賴佩霞〈魅麗雜誌發行人.身心靈導師〉 ◎蘇絢慧〈諮商心理師.心靈療癒書籍作家〉

目錄

前言父親是必須的嗎? 父親是必須的嗎? 父親是什麼? 父親是必須的嗎? 那麼父親又如何呢? 從主角寶座跌落的父親 無伊底帕斯時代的父親 父親能成為母親嗎? 第一章身為依附對象的父親 為什麼爸爸在這裡? 在更初期階段的挫折 與父親的依附關係 保護母子抵抗外敵 刺激孩子,誘使孩子走向外界 成為父親這件事 強化對抗壓力與不安的能力 從依附關係看到的父性類型 1感情深厚堅強的父親 父親佛洛伊德與女兒安娜 2愛自己的父親 律師父親 反社會性的父親 3母性的父親 巴布羅.畢卡索與父親荷西 4迴避的父親 卡爾.榮格與父親保羅 作為預備性「安全基地」的父親 第二章瀕死的伊底帕斯 父親這個對手 把孩子趕出去的角色 服從兒子的父親 不能只是疼愛 父親的煞車功能 通過禮儀與父親 三島由紀夫與父親平岡梓 大衛沙林傑與父親所羅門 父親與女兒的話情況就不同 變成母親替身的少女 新伊底帕斯狀況與被拋棄的抑鬱 第三章自我理想的父親 從對手變成目標 厄尼斯特海明威與父親艾德 從壓制者變成救贖者 過於偉大的父親 甘地與父親卡拉姆昌德 兒子哈利勞與父親甘地 被迫成為替身的人生 被父親拋棄的孩子 中原中也與父親謙助 將父親斷絕關係變跳板的電視記者櫻井良子 戀父情結與父親的理想化、認同化 雅典娜情結 行動模型的父親 反面教材的父親 受否定的父親形象支配 生病的父親 不安的真相 喬治巴代伊與父親約瑟夫 第四章父親缺席症候群 存在感變稀薄的父親 機能性的缺席也有同樣的影響 比現實中的父親更重要的父親形象 父親缺席帶來了什麼 1對母親依賴的母子融合 2誇大的願望與較弱的自我控制力 安東尼.德.聖艾修伯里與父親尚 3有強烈的焦慮、對壓力敏感 4不擅長三人關係 5對學業或社會的成功也有影響 6性的自我認同產生混亂 海明威與兒子葛雷高利 對男孩有很大的影響 7夫妻關係或養育兒女的問題 約翰藍儂與父親艾佛瑞 左右與丈夫或兒子的關係 第五章對父親的渴求 父性飢渴 變成亡靈的父親 莫迪里安尼與女兒珍妮 被拋棄的父親 即使明白他是瘟神 安提戈涅情結 漢娜鄂蘭與父親保羅 追求理想的父親 由於社會參與而昇華 第六章遭放逐的父親 缺席才更適合 作為惡人的父親 被製造出來的壞父親形象 從母子膠囊中被放棄的父親 常態化的父親排斥 選擇母親而非丈夫的女性 伊底帕斯情結的現代意義 從女婿手上要回女兒的母親 被植入否定的父親形象時 依附障礙的家暴 以彼此的安全基地為目標 司法模式的極限 也有必須積極離婚的情況 第七章永遠的父親 一直追求父親的孩子 為了克服父親的缺席 父親替代者與陷阱 培養看對方的眼力 不要被心理的父親形象迷惑 帶著否定父親形象的男性 從父親的意象中解放 懷疑被創造的形象 找回肯定的父親形象 曾經有過的快樂時光 孩子想要愛父親 結語

序跋

前言:父親是必須的嗎?
  父親是什麼?   父親是什麼呢?這或許是比母親是什麼還要難以回答的問題。因為就算關係再怎麼淡薄且不穩定,與母親的關係還會因為歷經了十月的懷胎與生產,以及一年半到兩年哺乳期的這種生物上的結合,而被掛上特別的保證。那畢竟是旁人無法取代的情感羈絆,只要沒有怠惰於扮演這種生物上的角色,或不幸地失於關愛的話,則母子關係首先就可以永保安泰。   然而父親的話,是一個人在出生前十個月,與母親這位女性相愛,除了提供過精子以外,在生物上的連結相當匱乏。父親所完成的生物學上的角色,尤其不存在。換句話說,對孩子而言不可欠缺的瞬間是在孩子以受精卵誕生之前就幾乎等於結束了。之後可以說是可有可無的存在。   在生物學上的父親幾乎在所有的瞬間都可以說是可有可無,也由於這個緣故,與父親的連結可以說是比和母親的關係更屬於一種心理、社會上的關係。換言之,是一種只要社會時代改變,就容易被心理或社會的狀況所左右的關係。相對的,母子關係由生物學決定的部分更大,因此擁有超越社會與時代的普遍性。   今天,若是與母親的關係完全改變,便是偏離了生物學的條件,是非常危險的徵兆。另一方面,與父親的關係則會因為社會或文化的狀況而改變,本來就是具有高度的多樣性與可塑性。就這一點來說,要回答父親是什麼的這個問題,就比要回答母親是什麼的問題還要困難的理由。   父親是必須的嗎?   近年來的醫學研究讓我們更清楚一件事,那就是母親在新生兒期到嬰幼兒期緊密深切的關係,是孩子健全成長所不可或欠缺的。這樣的關係不僅與心理社會有關,也是哺乳類動物共通的生物學行為。   誕生後約一年半期間與母親的關係,不僅對孩子精神上的穩定與人際關係的品質,對於身體的健康或智能、社會的發展、抗壓的能力,乃至於在養兒育女或與伴侶的關係上,在人的一生當中都持續有著無法估計的影響。   然而若要論及父親,那麼同樣的前提便無法成立,必須退到後期,從父親在孩子成長發展過程中是否必要存在開始談起。   如果母親的角色缺席,孩子不要說無法獲得應有的養育,甚至會停止成長,連生命都會有危險。已經有許多的數據資料顯示,這是不可撼動的事實。不只是人類,對所有的哺乳類動物而言,都是生物學上的事實。這是因為所有的哺乳類都同樣擁有催產素系統這種依附架構的關係。   那麼父親又如何呢?   首先從生物學的觀點來說,父親與母子共同生活,並共同養育兒女的物種,只占了哺乳類全體的百分之三左右。而且,父親的角色大部分非直接的照顧,而是保護母子不受外敵欺侮的輔助性角色。且大部分的物種,是母親在每次迎接發情期時就會更換伴侶的,這個時候,與前伴侶所生的孩子通常都會被趕出。   父親會和母親一起養育孩子的物種,也只有靈長類一種而已,就連被認為是與人類最相近的黑猩猩,父親也是不參與養育兒女的工作。母親和孩子自成一個集團生活,而公猩猩則只和其他公猩猩另組成一個集團生活。只有在發情期,公猩猩才會對母猩猩表示關心,對幼猩猩則並不關心。   在這層意義上,在家庭中與妻子生活,並且一起養兒育女這件事,是人類特異的進化,可以說是最具人類特性的事。   況且,這個人類特別進化的父性機能,特別是到了農耕、畜牧生活開始後才被強化的。會這麼說,是因為像俾格米人(Pygmies)那樣的狩獵採集民族,父親並不太參與撫養孩子,只會遠遠地看著母子的樣子,說起來是比較接近黑猩猩的情況。   在狩獵採集生活中,只有母子一起生活並不會有太大的問題:但是到了農耕生活,所環繞的是高度組織化的社會合作,或蓄積了財富的集團之間組織性的戰鬥,使得學會符合社會規範或規則的行為模式需求增加的必要。父親以一家之主的身分領導大家,同時擔任了把這個共同體的規範教導給孩子,將孩子培育成可以獨當一面的組織成員的角色。   在這樣的父權社會中,父親是一個令人恐懼的存在且具不可忤逆的絕對權威。父親是一家的領導者,同時也是教育者與精神支柱。   而改變這個狀況的,是近代工業化社會的來臨。過去領導一家人的父親,被大規模的工廠吸收,從孩子面前消失。孩子的教育改由學校負責,剝奪過去父親所擔任的角色被了。父親退居為只需默默工作,然後交出薪水就可以的角色。父親的存在感低落,孩子的成長重心被母子關係與學校關係所占據。   父親的存在感薄弱到與過去無法相較的時代來臨了。當父親變得沒有那麼重要時,女性們就如過去般,開始以自己的力量養育子女,這也是很自然的發展。戰時.戰後的人力不足與女性進出職場、女權提高,都加速了這個狀況。離婚、成為單親媽媽,在沒有爸爸的情況下養育孩子變成理所當然的事。而隨著父權的崩壞,回歸母系社會的現象也開始發生。   目前有相當多比例的人是在父親不在身邊的狀態下成長的。根據平成二十二年(二○一○年)的統計,家中有未滿十八歲孩子的家庭約有一千兩百萬戶,當中只有母子一起生活的家庭超過一百一十一萬戶。將近一成的家庭裡沒有父親。另一方面只有父子共同生活的家庭有十二萬餘戶,約占全體的百分之一。這將近十倍的數字差距,可以說正顯示出孩子需要父親與母親的程度差別。父親的必要度是母親的十分之一,也許這就是現狀所顯示出來的冷酷評價。  至少我們可以從中了解到在我們的社會,即使沒有父親,對於孩子的生存來說不只幾乎沒有影響,除此之外的發展或健康面上,也沒有母親缺席的影響來得大。我們都知道比起與父親的依附關係,與母親依附關係的穩定性更左右了孩子此後的人際關係。與父親的關係即使不佳,只要與母親的關係有足夠的穩定,就能彌補父親帶來的負面影響。   然而要說完全沒有影響嗎?也並非如此。它會增加發生各種問題的風險。其中之一就是犯罪行為。   平成二十二年的犯罪統計中,以少年犯罪的高峰期十五歲來看,相對於親生父母俱在的家庭約占六成,單親母親的家庭則占了三成。若以單親母親的單親家庭約為整體家庭的十分之一左右來說的話,則只有母親養育的情況下,犯罪的風險增加約五倍。順道說明,單親父親的家庭所占的比例,約為單親母親的家庭的四分之一,以這樣來思考的話,可以推測出這樣的風險又再上昇了二點五倍左右。   也就是說,母親雖然更重要些,但不只有母親使孩子在成長中更容易遭遇困難。其中應該也包含了經濟上的問題,除此之外的其他因素也同樣有關係。   根據馬可密克(McCormic)等人的研究,從孩提時代就與父親分離的孩子與和父親在一起的孩子相較,他們的自我評價較低,容易感到被父親拒絕。自我評價低或對本來是可以依賴的卻無法依賴的感情,當然也會影響到人際關係與安全感。變過度小心翼翼,或相反地過度需求,因此便容易使得關係變得不融洽。   在失去父親或父親缺席下長大的青年,在憂鬱症或自殺企圖、對藥物或酒精上癮、少女懷孕、離家出走、學業中輟、身心症、精神障礙等的風險都會提高。這個影響被認為不僅到青年期,會直到懷孕期或中年期後都仍然存在。不只是失去父親或父親缺席,也有報告指出父親過度保護也會產生負面的影響。我們發現,因為文化與社會的差異,影響的程度也會有所差別。   此外,近年受到矚目的,就如我們在後面章節中所提,孩子在獲得適應社會所需的技巧或能力上,父親扮演角色的重要性。如果沒有與父親有良好的關係,則在自我認同的獲得上會比較辛苦。前面提到的犯罪問題,也可以用這樣的觀點來理解。   從主角寶座上跌落的父親   在二十世紀初期,佛洛伊德創始了精神分析學派之後近半個世紀,其中核心都在父親。佛洛伊德所發現的伊底帕斯情結,也是依據佛洛依德對自己的自我分析。佛洛依德感覺到對父親的害怕與嫉妒,但在思考其由來時,自我分析出可能是因為對母親有性的願望。在不知道自己親生父母的情況下殺了父親、娶了母親的希臘悲劇之王伊底帕斯,可能同樣是被潛意識的衝動所操控。因為有這樣的思考,於是給了它伊底帕斯情結的名稱。於是,便得出這個伊底帕斯內心的糾葛就是人類內心主要的糾結的結論。   然而,那是因為佛洛伊德是活在家父長制的強權時代。他應該沒有想到會有像今日這般,與母親的關係成為問題中心時代的來臨。當時父親是家庭的重心,而且具有強烈的存在感。   而著眼於母親角色重要性的先驅者,果然還是女性。兒童精神分析先驅梅蘭妮.克萊因(Melanie Klein)她發現,從嬰幼兒期開始與母親的關係,將會逐漸建構起所有人際關係的基礎。她的對手安娜.佛洛依德(Anna Freud)也是兒童精神分析的先驅者,針對戰時育幼院的孩子們進行觀察,詳細報告了被奪走母親的孩子們身上發生的變化,就是後來我們所熟知的依附障礙。更進一步研究母親的角色的重要性,是英國醫師威尼科特(Donald Woods Winnicott)與鮑比(John Bowlby)。威尼科特認為「恰到好處的母親」在嬰幼兒期對孩子全心的奉獻,將會成為孩子健全發展的基礎。然而有關「恰到好處父親」的必要性,並沒有特別敘述。以威尼科特為界,可以說是輕視父親角色的開端。另一方面,鮑比則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大量產生的戰爭孤兒或疏散兒童的研究中,做出被奪走母親的孩子們在成長中發生的重大障礙報告。   更進一步加速這個狀況的,是重複性的自殘行為或以企圖自殺的邊緣性人格障礙的存在被放大,嬰幼兒期的母子關係開始被認為是原因所在。於是,在約翰.鮑比發表了與依附關係有關的三部理論的一九六○年代以後,母子的依附關係與孩子的生存與安全感的確立深切相關,是父子關係無法企及的這樣的理論便更形明確了。   就在不知不覺當中,主角寶座已被全然地替換。   無伊底帕斯時代的父親   這也等於宣告了身為一家之主、絕對權威的父親時代已然結束。隨著與母親的關係變得對等時,父親也以工作的支柱身分從家庭裡消失。不常在家的父親,對孩子、對妻子來說不再具有過去那樣的存在感。   以強大父權為前提的、對父親的恐懼與反叛的伊底帕斯神話,從前提開始崩壞。缺席的父親,早已經不再帶給孩子強烈的恐懼與反叛心,也已經不是產生激烈糾葛的對象。取而代之的是,留在家中的母親與孩子間的緊密連結狀態。要說的話,母與子的精神性「近親相姦」,已經變成非常普通的事情。   父親的缺席以及與母親的密切結合這樣的事態,帶來了伊底帕斯情結不存在的無伊底帕斯時代。在伊底帕斯情結存在之前的階段,在精神分析家稱為「前伊底帕斯階段」的母子一體階段裡,將孩子與母親都留在那裡。   這樣的趨勢敲響了警鐘,重新點出父親重要性的,是主張回歸佛洛依德的法國精神分析醫師雅各.拉岡(Jacques Lacan)。拉岡將給予框架的父親機能稱為「父之名」。「父之名」也是「父親之否」,由於父親的存在,故而不可違背規則,違背規則是被禁止的,因此擁有控制放蕩不羈慾望作用的「父之名」,也是具象徵意義的規則和律法。   拉岡認為孩子是投射母親慾望的一面鏡子。然而若是被母親的慾望所吞噬,便無法到達健全的成長,因此,就必須要有父親的角色。為了不讓孩子被母愛的溫水所吞噬,為了要長成獨當一面的大人,必須要給孩子慾望的框架、現實化的過程。父親是在當一個難以跨越的界線橫阻來到孩子面前的同時,藉由牽引孩子走到與母親關係之外的世界,讓孩子的慾望能腳踏實地,轉變為經過鍛鍊的東西。   例如,為了不讓孩子對母親的慾望沒有邊際,父親要扮演一個煞車器的角色。並且,為了防止遭母親吞噬,也扮演了帶領孩子走向外面世界的角色。這樣的父親角色,是為了均衡培育孩子所必要的。   然而在無伊底帕斯的狀況下,這樣的抑制機能將無法發揮作用。孩子無節制地接近母親、無邊無際地貪戀著母親,而母親也相同。   以拉岡為始,雖然緩慢,但父親的角色得以再度獲得評價,也是因為臨床心理學家發現,若只靠母親的角色,母親角色本身也將無法發揮它良好的功能。     父親能成為母親嗎   就在拉岡企圖在精神分析的世界中再度為父親的重要性打上鎂燈光時,在心理學的世界也開始漸漸在重新檢視父親在孩子發展上所扮演的角色。而這在一九八○年以後正式化。只是,這樣新的潮流與其說是拉岡流式的、讓父親擔任特別的角色,不如說是將父親當作不遜於母親的照顧者,企圖將兩者等同視之。很明顯的,在養兒育女的世界中男女同權也開始擴展,它可以超越性別。養育兒女並非只是母親的事情,對父親來說,也同樣可以是快樂的事,為此事添上了樂觀主義的色彩。   然而實際進行研究的話,父親的關係在質與量上與母親相較下,都顯得貧弱。根據法國的調查,勞工階層的父親花在照顧孩子的時間平均一天只有六分鐘。在美國,父親照顧孩子的時間只有母親的四分之一或五分之一,幾乎沒有什麼照顧。從質的這一點來看,母親對孩子說話的語言更加豐富,在言語上的應對性來說,優越許多。   然而父親也有較為優越之處,就是具備遊戲的要素這一點。父親什麼都可以玩,讓孩子覺得有趣;而母親則會把所有事都變成例行公事,並且有毅力地去做,或要孩子去完成。孩子的年齡日漸成長時,這個傾向會更顯著。父親熱中運用身體與孩子玩耍,而母親則投注在準備食物或照顧孩子上。   就連遊戲的時候也被認為母親與孩子遊戲時,與父親在與孩子遊戲時的品質上有差異。母親偏好於形式或玩玩具的遊戲,父親則是運用身體去遊戲、且不拘形式,偏好獨自的遊戲。於是比起與母親玩,孩子對與父親玩有更積極的反應。關於不同的遊戲,父親擁有比母親更難以割捨的魅力。   指導孩子的方式父親也與母親不同。母親對於吃飯洗澡等事都會一一指示,不斷地密切注意,表現出著重細節的管理姿態;然而父親的作法就不像母親那樣的具指示性。不過,若牽涉學校的學習相關,兩者的不同就會變得很明確。   不論何者,在量方面也好、在質方面也好,父親要取代母親似乎都不是容易的事。   在思想前衛的北歐等國的調查顯示,也是男性花在育兒的時間與預期並無太大不同,在對於孩子的愛這一點上,反而顯現出危險的數據。根據瑞典的調查,主要養育者為男性的狀況下,與主要養育者母親為,或夫婦共同養育相較下,被視為對孩子的愛有較貧乏的傾向。   這暗示了必須自己養育自己孩子的父親對此會感到負擔,甚至往往處於沒有餘裕去感受對孩子愛的狀況。這樣的現實,與其說是男性在對時代趨勢的抵抗,倒不如說這顯示出男性所具備的生物學上的特性,對於接下全面性的育兒工作可能是有困難的。   時代之輪總是不斷地往前邁進,連母親甚至都可以外出工作養家,照顧孩子的時間開始縮短,母親也成為了缺席的角色,甚至就連母親的缺席的事態都變得並不稀奇。比起育兒,以工作與自己的快樂優先的母親也並非例外。無論如何都不得不犧牲一部分的母性,母親對缺席或欠缺母性的育兒,也帶來了更深刻的「母親這種病」。   大家庭式的中生活,雖有可替補缺席的母親之人,但那樣也變得困難了。母親自身與自己母親的關係不穩定者也很多,也有得不到支援的狀況。當祖母與父親很認真地代替母親養育孩子,有時候也能彌補母親的缺席。然而,那樣的情況下,祖母與父親也逃不掉母子親密容易產生的問題。祖母親密、父子親密的狀況也會發生。   在小家庭化與母親缺席下,父親的存在與缺席也變得更容易影響孩子。   像這樣,為「母親這種病」所苦的人之所以會增加,是因母親的過度支配,以及或相反地之所以容易發生母親拋棄孩子,是因父親實際上或者是機能上的缺席,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個「沒有父親的社會」所造成的。父親的缺席促使「母親這種病」容易產生。反過來說,即使「母親這種病」的執行犯是母親,但將母親逼入困境的真凶或許其實是父親也說不一定。母親這種病與父親的缺席可以說互為表裡,所以母親這種病也就是父親這種病。   「父親這種病」和家父長制時代相較之下,有著更多樣且複雜的變化。   接下來本書將試圖解開的,是從伊底帕斯時代殘留下來的父子關係開始,到無伊底帕斯時代的父子關係,廣泛的父與子的真相。   本書中會提出許多具體實例,這些一般的例是以實際案例為基礎再做重新改寫,與特定案例並無關係。特別在此做聲明。

內文試閱

第一章身為依附對象的父親
  為什麼會在這裡?   某位義大利精神分析醫師曾說,「父親是第一個從外界來到孩子身邊的人」。就如這句話所言,對於與母親半融合、還在喝奶的孩子來說,父親的出現非常突兀且毫無脈絡,簡直就像闖進來的第三者或是障礙物似的,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出現的,對自己、對親愛的母親,都擺出一副很親密的態度。這個人到底是誰?那個男人是「爸爸」。   爸爸是第一個闖入孩子生活的外人,也是從外面世界來的入侵者。於是,就在不了解為什麼爸爸會在這裡的狀況之下,他常常以一副唯我獨尊的姿態出現。明明跟其他想抱抱孩子的人一樣,臉皮卻厚得很。至少對嬰兒來說,「爸爸」是一個意義不明的人物,不太受歡迎的冒昧客人。   這個意義不明、也不太有用的人,開始發揮重要角色的時候,是在母親這個最重要的人結束哺乳期,孩子也開始自由自在到處走動的時候。   只是,在這個準備階段是從喝奶的時候開始。嬰兒不只對母親,也會對父親顯示出依附情感。特別當父親若熱中於照顧的情況下,便會顯現出不亞於母親的依附情感,有時候甚至喜歡父親照顧更勝於母親。當然,這種情況會令人有些擔心孩子與母親的依附關係是否穩定。   雖然有程度上的差別,但從早期階段開始父親若能與孩子建立穩定的依附關係,將可以為在母子分離階段後要達成重要角色的父親,營造出一個更適於發揮的環境。   在更初期階段的挫折   這是在佛洛依德稱為伊底帕斯情結與父親的對手關係開始之前,更早的階段。伊底帕斯情結開始增強是從四歲的時候開始。這個時期若不能順利克服與父親之間的糾葛,有可能會導致精神官能症的發生。   然而隨著家庭或共同體的崩壞,進入無伊底帕斯時代後,對許多人來說,父親的存在感變得薄弱,也失去了其支配的能力。同時也就無法再說伊底帕斯情結是人格主要的情感糾葛。   那麼,從伊底帕斯的情感糾結中解放出來,人們在精神上是否能穩定下來呢?答案完全相反。人更容易產生比精神官能症更不安定、更嚴重的問題。雖因精神官能症煩惱的人減少,但許多人卻呈現出上癮症或進食障礙、邊緣性人格障礙等,更為棘手、難處理的狀況。究竟是發生了什麼事?   事實上,在比伊底帕斯更早的階段,是在我們稱為前伊底帕斯的時期,就發生問題了。也就是說,到一歲半為止與母親之間依附關係的形成,或從兩歲到三歲間進行的,與母親最初的分離過程中遭到挫折。其結果就是與母親的依附關係變得不穩定,對任何人都無法產生最基本的安全感與信賴感,母子分離失敗,在與母親融合的狀態中停滯不前。   這種狀況的存在從佛洛依德時代就已為人所熟知。這樣的案例即使施以精神分析治療,非但無法轉好,反而會變得更不安定,會對治療者抱持戀愛感情或變得具嚴重的攻擊性。為什麼精神分析無法順利?當時人們並不了解。最初找出這個謎團答案的,是精神分析師米歇爾.巴林特(Michael Balint)。他將這個狀態稱之為「基底損害(Basic Fault,基本上的欠缺)」,這類型的人缺乏基本的安全感,無法跟任何人產生持續的信賴關係,而原因就在嬰兒期與母親的關係。   二次大戰後,具此特徵的人激增,開始被稱之為「邊緣性病例」;但究竟其原因從嬰兒期到再接近期中的母子關係被認為是重要因素。然而精神分析的說明太過於走向恣意的解釋、欠缺客觀的佐證,因此失去了信賴度。並且,就連追究母子關係是原因所在,也被視為是一種「神話」。   在這當中,對這個問題提出客觀佐證、給出一個明確答案的,是從鮑比開始的依附理論。鮑比明確地證實母子關係中形成的特別羈絆的依附情感,是一種生物學層次存在的現象,是孩子健全成長不可欠缺的東西。   他的後繼者們更進一步地解開了不穩定的母子關係,會種下將來的種種禍根,不僅對孩子的人際關係或社會適應性發展有困難,在智能、社會性的發展,或是精神、身體的健康上也明顯地產生影響。當進入本世紀前後,支持著依附情感的生物學架構真正的真相也已經被解開。   現在想想,我們就能理解巴林會稱之為「基底損害」也好,戰後稱為「邊緣性病例」的狀態也好,都是因為在與母親之間有不穩定的依附關係下長大才會發生的。   一九八○年之後到本世紀,更是如此。在更初期的階段就發生困難的人增加了,但是這當中當然具備重要的意義還是母子關係。在談到與父親的關係種種之前,應該更固若磐石的母子關係卻早已開始崩解。   依附關係形成失敗也好、母子分離失敗也好,最後的結果都是以與母親不穩定的依附關係形式顯表現於外。如此一來,要理解現代人病理的關鍵不在父親而在母親身上,不在伊底帕斯情結而在於依附關係。   這就是為什麼在本書之前不得不先寫下《母親這種病》一書的關係,正因為如此種種。孩子們別說是父親了,就連跟母親都只有不確定的關係。所以在談父親如何如何的更早的一個階段,就已經產生了可以說是致命性的困難。   那麼,是不是說在無伊底帕斯時代,父親就已經完全喪失了它的重要性了呢?絕非如此。誠如我們在序言所說的,與父親的關係左右了孩子將來的人生在社會適應及精神上的穩定性。在與母親的關係已非固若磐石的今日,可以說這個角色變得更加重要。   在不存在強大的父權、男女差距縮短的社會中,就如同與母親的依附關係重要性增加般,與父親的依附關係也有著過去社會中難以想像的重要意義。這在某種意義上,也可以理解為父親為母親的代理化。並且,由於社會的架構已失去機能,因此可以說生物學的架構就變得更見其重要性了。   與孩子形成依附關係的,不只是母親,父親也可以培育出與孩子的依附關係。那麼,與父親的依附情感有什麼樣的意義呢?   與父親的依附關係   即使是一位母親,也不是只要把孩子生下來就能成為母親的。從新生兒到離乳為止,可以說幾乎是二十四小時不停地付出照顧與關心,並且不忽略任何孩子需求與反應、持續地給予回應,才能建立起根本上穩定的依附情感。而且,連結是有時間限制的,到一歲半為止的期間內,都必須維持這樣緊密的關係。   這樣的關係不只是心理社會的關係,在生物學的、身體上的要素也很強。從懷孕到生產、授乳這樣的過程中,完全是作為一個生物母親本能上具備的作業。這樣的連結本來就不是父親所能企及的強度與深度。   相對於此,所謂父親的存在就是偶爾抱抱孩子、換換尿布的程度,所以與孩子的關係較淺薄。現實的問題使得母親那一方壓倒性地擁有與孩子之間穩定的依附關係。   當然,母親因為有某種理由無法達成這個機能的時候,父親代理母親來執行育兒的任務。我們也認為父親本來也具備了足以代理母親的構造。   根據耶魯大學醫學系凱爾.普魯埃特教授(Dr. Kyle D. Pruett)針對父親從乳兒期就代替母親養育孩子的十七個家庭所做的研究調查顯示,在這些家庭裡,孩子的發展極為良好,活動性與好奇心都很旺盛,也沒有什麼分離焦慮的問題。從這個結果來看,普魯埃特教授所導出的絕不是只有母親才具備養育本能的結論。   只是,是否可以從這個研究結果就認定父親可以完全替代母親的角色呢?對此,我們不得不抱著些許的疑問。要得出這麼樂觀的結論,八年的時間顯然不夠充分。而真正的問題是在其後,也就是青春期之後,才容易顯現出來。然而,無庸置疑的是,要是有什麼萬一的狀況出現,父親確實具備有代理母親的能力。   保護母子抵抗外敵   雖說如此,但在通常的狀況下,父親被賦予的是更重要的任務,他要保護母子抵抗外敵,輔助母親養育孩子。   父性與母性角色的差異,是在生物學上荷爾蒙方面的構造差異。與孩子之間的依附情感以及支持著養育孩子的荷爾蒙構造,稱為依附系統,並由催產素這種荷爾蒙掌管。這個催產素就是母性的真實身分。   另一方面,在父親身上則有稱之為血管加壓素的荷爾蒙所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這被認為是支持父性的生物學上的構造。實際上,在父親熱心育兒的物種中,腦中存在大量對血管加壓素具感受性的神經細胞。血管加壓素作用活潑的物種,不只是對自己的孩子,對其他的孩子也會有父性的保護行動。   血管加壓素是一種與催產素構造類似的荷爾蒙,都與對養育孩子或愛有關,而這個作用與催產素卻有著饒富深趣的差異。   催產素使人心情安靜活動穩定、易於忍耐;相對的,血管加壓素卻會提高活動性,為了保護依附自己的人,探索或攻擊性會活潑化。停止動作、安靜下來,對照顧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這應該是很容易想像吧。   即使以人類的狀況來說,女性一旦生產,即使是過去在社會上活躍的人,也都會花一、兩年的時間專注在育兒上;而且對這樣的生活變化並不感到痛苦,同時為了全心投入在育兒上,催產素的作用十分重要。當不再哺乳、催產素的作用變弱後,母親就容易感覺到被育兒束縛的痛苦。就會焦躁不安,開始想往外面做點什麼。   當父親必須育兒時,感覺會比母親更痛苦,就是因為這樣的構造差異。血管加壓素的作用處於優越的位置,因此男性並不容易在家中穩定的陪伴孩子。   然而,當母親無法扮演這樣的角色時,父親要代替母親角色的話,在一開始即使覺得很痛苦,但痛苦也會慢慢遞減。與其說這是單純的習慣問題,不如說他們藉由照顧孩子、活化了自己體內的催產素系統,為了保護孩子而穩定下來,所以就不會像當初那麼痛苦了。   像這樣,雖說是父親,但只要是迫於所需,還是有某種程度可以發揮「母性」作用的構造。近年來流行的教育爸爸,也被視為是這樣的替代機能活絡的關係,而產生與母親角色交換的情形。   話雖如此,就本來的角色來說,比起直接負責照顧兒女,父親以他的攻擊性與行動力保護母子安全的這一面是比較強的。   這個攻擊性的強大,賦與了父親兩種面容。一種是堅強又可靠的庇護者父親;另一個則是可怕、令人畏懼的父親的兩張臉孔,也是父親的兩個角色。身為母親與孩子保護者的父親,以及作為框架機能及制止力的父親。   無論伊底帕斯情結也好、「父之名」也罷,大家多半只重視後者的禁止性角色,但是身為庇護者守護孩子的安全感,身為父親的這種任務也是很重要的。父親的缺席,不只不能發揮抑制性的功能,更形成了安全容易受威脅的狀況。   例如,對於曾與父親有離別經驗的孩子,就被發現常常會有做惡夢或恐夜症的症狀。因為變得不安全,也容易變得消極。   沒有父親的孩子,一方面容易帶著幼稚誇大的自大感成長,同時又有一顆容易受傷、缺乏安全感的心。這種反差就是父親缺席孩子的特徵之一。   父親可以幫助孩子不被母親吞噬,跨步走向外面的世界,朝著自立跨出第一步;可以這麼做也是因為有一個堅強可靠的庇護者父親,一路護送他們出去。為此必須要有與父親的依附關係,孩子找出父親的理想形象,並企圖認同父親。要是父親的角色薄弱的話,孩子就缺乏冒險犯難的精神與勇往直前勇氣。所以首先第一步最重要的是,在幼年期與父親培養出依附的關係。   母親這個安全基地牢靠,雖說可做為孩子探索行動的後盾,但引導孩子探險的父親這個嚮導,則可以讓這個過程變得更容易且安全。   然而依附關係不穩定的父親身上具備的攻擊性和行動力,不只無法順利發揮保護母子,也達不到引導孩子走向社會的功能。空有攻擊力和行動力卻無用武之地,家庭內暴力的狀況就是其中的典型。攻擊性應該是用來保護依附的對象,卻朝向應該守護的人。有些父親會對孩子依附情感貧乏,或是漠不關心,又或者是光忙著自己的事就已筋疲力盡。   不管是依附關係穩定的父親,或是依附關係稀薄的「迴避型」父親,還是對依附關係有強烈不安而過度要求依附的「不安型」父親,不同的類型與孩子的相處方式也都大有不同。

延伸內容

「父愛缺失」,在青少年心理問題發生因素中排第一位
◎文/楊聰財(楊聰才身心診所 院長、國防醫學院兼任副教授)   每個人都沒有辦法決定誰是他/她父親、母親,而父母親的身心狀況更是會影響他們子女一輩子。以球隊的角色來比喻,母親比較像是「防護員」,而父親則傾向是「啦啦隊」。美國衛生部編寫了一本手冊《父親在兒童健康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性》,其中明確定義了成功爸爸的祕訣,在於願意承擔、認識孩子、態度貫徹、願意供應及保護、愛護孩子的母親、願意與孩子溝通,及注重孩子靈性培養七方面。   但是因為現代離婚率高,全球父親缺席、甚至失功能(dysfunction)的現象卻比比皆是、日益嚴重。像在日本,有孩子的家庭中大約有十分之一的家庭沒有父親;在美國,這個比例超過了三分之一,而這當中又有四成的孩子,有一年以上沒有見到父親;並且,有一半以上的孩子在十八歲前都有父親缺席的經歷。有專家稱這種現象為「沒有父親的社會」。調查顯示,有心理問題的青少年均有不同程度的父愛缺失(主要是父親功能缺失),在青少年心理問題發生的相關因素中排第一位,排第二位的是父母的教養方式是溺愛加控制(控制性溺愛),以上問題統計發現高達87%。所以「父親這種病」確實不可不慎啊!   本書作者繼上一部精采著作《母親這種病》之後,又出版此本從生理、心理、環境多面向角度,來探索父親的功能,以及「不健康」的爸爸會給下一代造成的影響。在書中,作者說明父性與母性角色的差異,源於生物學上荷爾蒙方面構造差異,在父親身上有稱之為血管加壓素(Vasopressin)荷爾蒙所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父親熱心育兒的物種中,腦中存在大量對血管加壓素具感受性的神經細胞。血管加壓素作用活潑的物種,不只是對自己的孩子,對其他的孩子也會有父性的保護行動。延續此生物基礎,作者飽讀古今資料,在書前半部列舉歷史上多位名人,當父親因為不同原因造成「缺席症候群」、過度霸道的教養(甚至把孩子趕出去)、又或者是不當的過度服從子女,造成下一代的悲劇,讀來真是令人掩卷嘆息啊!當然,作者也在書後半部,提出改善之道。本人心有戚戚焉。   此書十分值得一讀、省思,甚至可以組成讀書會好好討論與分享!
以養兒育女來說,父親這種病是整體脈絡的一環
◎文/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在我的臨床工作中,缺席的父親,不管是在生理或心理層面,都是常見的現象。然而,母親目前也需要出外工作養家,母親的缺席也變得越來越明顯,這似乎是某種男女平權的表現。   以自己的工作成就與個人享樂為優先的母親,慢慢地變得不稀奇,所以男性以父親角色跟孩子建立關係,就變成彌補親子關係,讓孩子在身心層面健康成長的重要養分。尤其在陪伴孩子遊戲,透過遊戲讓孩子健康成長的部分,男性的角色更吃重,孩子跟爸爸一起玩,其快樂程度媽媽不見得能取代。   而家庭作為一個社會的單位,父親與母親兩者,對孩子都有錯綜複雜的影響,即便父親不見得常在孩子身邊。所以以養兒育女來說,父親這種病,是整體脈絡的一環,要整合起來一起看。
讓我們能好好看見自己與「父親」的關係
◎文/蘇絢慧(諮商心理師、心靈療癒叢書作家)   這本由《母親這種病》同一個作者岡田尊司所著的《父親這種病》,是從各種面向及觀點(生物因素、依戀關係、家庭系統、家庭動力、社會文化)來探討「父親」這個人物存在的意義,以及對後代的影響。姑且不以母職化角色來期待父親也扮演,父親的存在,仍然對孩子的成長有著非常特別的存在意義及影響。而最大的影響,是影響了孩子面對外界(社會)的能力,包括:冒險與挑戰。還有,如何進入社會,例如:社會規範及社會期許的因應。這本書不論在心理專業、親職關係給了我們豐富的學理,更讓我們能好好看見~自己與「父親」的關係,不再模糊化這個人,對自己的影響。

作者資料

岡田尊司(おかだ たかし Takashi Okada)

1960年生於香川縣,進入東京大學文學部哲學系就讀後,對學術象牙塔產生了質疑,故改而投身醫學。自京都大學醫學系畢業後,於京都大學醫學研究所的精神醫學教室從事研究工作,並曾於京都醫療少年院、京都府立洛南醫院服務。2013年於大阪府枚方市創立岡田診所,矢志為面對各種生命困境的人們提供親切諮商、打造「安全基地」。 著作等身,已出版中文作品有《依戀障礙》、《孤獨的冷漠》、《人際過敏症》、《父親這種病》、《母親這種病》、《怪癖心理學》等。

基本資料

作者:岡田尊司(おかだ たかし Takashi Okada) 譯者:張婷婷 出版社:時報出版 書系:異言堂 出版日期:2015-06-12 ISBN:9789571362588 城邦書號:A2201128 規格:平裝 / 單色 / 304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