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423世界閱讀日加碼
目前位置:首頁 > > 科普 > 地球科學
獵殺海洋:一部自我毀滅的人類文明史
left
right
  • 書已絕版已絕版,無法販售

內容簡介

◆《華盛頓郵報》2007年度十大好書 ◆美國環境記者協會「瑞秋卡森環境書籍獎」 《華盛頓郵報》2007年度十大好書 美國環境記者協會「瑞秋卡森環境書籍獎」 歐美各大學環境、海洋、生態、漁業等課程熱門指定用書 人類足以輕易地終結海洋生物! 1741年,飢餓的探險家在白令海峽發現成群的斯特勒大海牛,之後不到三十年,這種溫馴的野獸就遭人類獵捕滅絕了。這是個很經典的故事,但事實上,在這些探險家抵達之前,白令島就已經是這個物種僅存的最後一個據點了。 海洋中其他豐富的生命,也都非一夕之間消失的。雖然現今漁業的高效率已經到了毫不留情的程度,然而對海洋生物資源的密集開採,並不是從現代或是工業化才開始,而是早在十一世紀歐洲的中世紀就已經展開。羅伯茨在本書中探討悠久繽紛的商業捕魚歷史,同時也帶領讀者穿過數個世紀,見證海洋的衰亡。 本書根據早期的探險家、海盜、商人、漁民和遊人的第一手資料,重現了過去充滿鯨魚、海獅、海獺、海龜與巨大魚類的海洋。十五世紀的航海員所描述的豐富海洋生命,幾乎是今天所無法想像的。 但是,故事的最後並不是一個空蕩蕩的海洋,相反的,羅伯茨認為只要透過一些簡單的約束,更有智慧地管理資源,就可能恢復過往輝煌繁榮的海洋。從佛羅里達到紐西蘭的海岸,海洋保留區已經使植物和動物恢復到過去一個世紀以來所沒有的水準,這樣的成果證明,歷史不一定一再重演,我們能將海洋恢復到比我們眼前還更豐富。 【名家推薦】 ◎方力行(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創館館長)專文導讀 ◎廖鴻基(海洋文學作家、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創會會長)專文推薦 ◎田秋堇(立法委員) ◎朱增宏(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執行長) ◎李根政(台灣綠黨/共同召集人) ◎李偉文(作家) ◎邱文彥(立法委員) ◎林聖崇(生態保育聯盟/前總召集人) ◎柯金源(海洋環境紀錄工作者) ◎夏曼.藍波安(台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張清風(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校長) ◎陳瑞賓(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祕書長) ◎廖本全(國立台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副教授) ◎顏寧(綠色和平東亞分部/海洋專案主任) 鄭重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羅伯茨這書是無價的,更不用說它是如此教人不安。」 ——華盛頓郵報「圖書世界」評論家/喬納森.亞德利(Jonathan Yardley) 「寫得如此之好、如此令人著迷、細節如此豐富……我實在無法把書放下。」 ——費城詢問報/桑迪.包爾(Sandy Bauers) 「用許多第一手資料,描繪出早年海洋生物的豐盛與壯麗,還有人類與牠們相遇的奇妙情節,使它讀起來常常像是威爾斯(H. G. Wells)的科幻小說。」 ——多倫多環球郵報 「清晰且優雅地呈現了一個真實的悲劇……但只有看到過去,我們才能知道應該期待什麼,也才知道什麼是必須恢復的。」 ——《藍海之歌》(Song for the Blue Ocean)作者/卡爾.蘇菲娜(Carl Sofina) 「這樣有力且幾乎詩意地描述漁業史,以及它對海洋的傷害,讓我們立刻了解並警惕。」 ——查爾斯頓郵報和情報/鮑勃.奈特(Bob Knight) 「請閱讀並思考書中的訊息,否則你就落伍了!」 ——生物科學期刊/詹姆斯.埃斯蒂斯(James Estes)

目錄

導讀序 讀《獵殺海洋》這本書/方力行 推薦序 傾蕩/廖鴻基 前 言 第一部分 資源豐富時代的探險家與掠奪者 第一章 殺戮的號角 第二章 密集捕撈之始 第三章 新疆土──紐芬蘭 第四章 魚比水多 第五章 掠奪加勒比海 第六章 商業冒險時期 第七章 捕鯨──第一個全球產業 第八章 天涯海角獵海豹r 第九章 歐洲大漁業時代 第十章 第一次拖網捕撈革命 第十一章  工業化漁業之開端 第二部分 現代的工業化漁業 第十二章  取之不盡的海洋 第十三章  捕鯨傳奇 第十四章  清空歐洲的海洋 第十五章  國王鱈的衰亡 第十六章  河口的緩慢死亡──切薩皮克灣 第十七章  珊瑚礁的崩壞 第十八章  變動的基線 第十九章  幽靈棲地 第二十章  漁獵公海 第二十一章 褻瀆最後的偉大荒野 第三部分 海洋的過去與未來 第二十二章 無處可躲 第二十三章 炭烤水母或劍魚排? 第二十四章 漁業管理新方向 第二十五章 回復豐富的海洋 第二十六章 魚的未來注釋

內文試閱

——摘自〈第一章:殺戮的號角〉
  當探險隊抵達白令島時,海獺的數量還非常豐富,通常都是一群幾十隻,甚至上百隻。但是,隨著捕獵,數量很快減少,僅存的動物也開始變得警覺,迫使人們得走得更遠以尋找獵物,而且要通過惡劣的地形將獵物拖回。十一、十二月,只要在距離營地三到四公里的地方就能捕到海獺;一月的時候,需要到離營地六到八公里的地方;到了二月,需要到離營地二十公里的地方;而到了三、四月,他們必須走至少四十公里遠才能捕到海獺。   整個冬天,海獺提供了穩定的食物來源,然而牠們豐厚的毛皮,助長了一種新的疾病──賭博。貪婪折磨著無聊的人們,並大量殺害他們的食物來源,斯特拉覺得這是不道德的,也對這樣的發展感到很震驚。數以百計的海獺被殺,僅僅是為了他們毛皮的價值,牠們的殘骸則留給狼群清除,而這樣大量減少海獺數量的後果,威脅著他們逃離這座島的機會。由於運氣很好,聖彼得號才沒有被摧毀,而是被風暴捲到安全的海灘,探險隊決定在春天時造一艘新船來取代舊船,好離開這座島,但是,當雪融化後,在營地附近的食物已經很少了,他們必須花更多的時間捕獵以取得食物,相對地,可用在造船的時間就減少了。   一開始,其他食物的選擇看起來很少,雖然之後被命名為「斯特拉」的海獅在島上整年都可以發現,但是牠們很大又很凶猛,人們不敢去攻擊牠們。幸運的是,四、五月間大量抵達島嶼繁殖的海狗提供了另一種食物來源,但是海狗主要集中在島嶼的西海岸,捕獲後仍需辛苦跋涉、翻山越嶺才能運回營地。這時候,人們才開始注意到另一種整個冬天都在不遠處的生物─大海牛。大海牛被發現後,僅維持很短暫的存活時間,斯特拉對大海牛的描述,就成了唯一目擊大海牛而留下的文字記錄︰   整個島嶼的沿岸,特別是河流入海的地方,豐富地生長著各種海藻。整年都可以看到數量龐大的成群大海牛……最大的大海牛身長約七到九公尺,在肚臍下方,是牠們身體最肥厚處,約有二.二五公尺。肚臍以上,看起來像是陸生動物,肚臍以下到尾巴處則像是魚類,頭的骨架跟馬差不多,但還覆蓋著皮肉,看起來有點像是水牛頭,特別是牠的嘴唇。這種動物的眼睛沒有眼皮,跟綿羊的眼睛差不多大……腹部非常肥大,而且不論何時牠們的肚子都塞得滿滿的,並向外凸出發出嘶嘶聲,從比例來看,像是青蛙的肚子。   這種動物群聚在海裡,像是陸上的牛,公母通常都是成雙成對,並把牠們的幼獸推在前方。牠們只為了食物而忙碌,在水面上可以看到牠們的背或是半個肚子,牠們就跟陸生動物一樣,得花很長的時間緩慢而持續地咀嚼,牠們用腳從岩石上刮下海藻,然後不斷咀嚼……退潮時,牠們從海灘游入海裡;漲潮時,牠們就回到海灘。通常我們和牠們是如此接近,甚至拿根棒子就可以打到牠們……牠們一點都不怕人類。當牠們想要在水面上休息時,牠們會躺在靠近小海灣邊的安靜海面上,隨著浪漂動。   起初,沒有人企圖殺大海牛來當食物吃,因為有更容易獲取的食物。但營地周圍的食物來源越來越少,而且可能要在島上多待一個冬季,迫使船員們將注意力轉到大海牛上。他們製造出一個大鐵鉤,並綁上很長的繩子,然後把鉤子投向正在進食的大海牛。但是大海牛的皮太厚了,鉤子很難順利鉤在海牛身上,而且當大海牛逃到海裡時,會把鉤子跟繩子都一起帶走。斯特拉回想起關於格陵蘭人捕鯨的描述,並利用那種方法,將魚叉綁在長繩子末端後,由岸邊的四十個人抓緊,六個人乘船悄悄地接近大海牛,並把魚叉往大海牛身上插,當大海牛一被擊中,岸邊的人就開始用力把大海牛拖上岸,而船上的人則用刀子和刺刀攻擊牠。   大海牛的血像噴泉一樣湧出,然後漸漸變得虛弱,接著,在漲潮的時候,就把大海牛快速拖上岸……終於,我們發現自己突然不再有食物短缺的問題,而且可以讓進行造船工作的人力增加一倍。   大海牛雖然非常溫馴,但是在遭遇攻擊時也會反抗,斯特拉這麼描述:   我沒有觀察到高度的智慧……但牠們確實超乎尋常地彼此相愛,當一隻被攻擊,其他的大海牛會嘗試救牠,並在牠旁邊圍成一圈,努力不讓牠被拖上岸,其他的大海牛則試圖把小船弄翻,有些大海牛壓住繩子,有些則試著把魚叉拔出,有時候,牠們真的成功救了受到攻擊的大海牛,我們也觀察到,一隻公大海牛連續兩天,來到岸上觀察已經死掉的母大海牛,然而,不論多少大海牛被殺害,牠們都還是生活在同樣的地方。   或許因為這個時候船員們已經吃膩了船上的餅乾和冬天的海洋哺乳類,他們發現大海牛非常美味,連一向嚴謹的斯特拉都大力稱讚:   這種動物的脂肪不油膩,也不鬆弛,而是緊實且雪白,在太陽下晒幾天後,就會變成黃色,風味類似美味的荷蘭奶油,煮沸後的脂肪,甜度與口味超越牛油,它的顏色和流動度像是新鮮的橄欖油,嚐起來像是甜杏仁油,而且香氣和養分十足,我們喝上一杯也不會覺得噁心……老海牛肉的口感跟牛肉差不多,但不同於其他海洋及陸地上的動物,即使在最熱的夏天,它可以放在戶外長達兩週以上都還不會腐敗,儘管已經被滿滿的蒼蠅跟蠕蟲所覆蓋。   其他的部分,歷史都有所描述,斯特拉和他的夥伴們終於完成了新船,並在一七四二年八月逃離白令島。僅僅三天後,他們就看到了堪察加,他們帶回了七百張海獺皮,但是因為船上空間不足,大部分斯特拉煞費苦心蒐集的科學標本都丟棄了。   新發現的土地,及豐富的海獺、海豹,無可避免地吸引人們前往。很快地,狩獵探險活動增加許多。僅僅十二年之後,斯特拉的助手,史蒂芬.克拉舍寧尼科夫(Stepan Krasheninnikov)這麼描述白令島︰   眾所皆知的,有很多堪察加人會到那邊進行海獺和其他動物的交易。   很多獵人在島上度冬,他們用跟白令的船員們一樣的方法獵捕大海牛當作食物。大海牛的數量曾經多到斯特拉形容足以供給所有堪察加人,但這種情形並沒有維持很久,一七五五年,有位名叫賈卡列夫(Jakovlev)的工程師前往白令島和附近的銅島(Copper Island)尋找礦產。他對於大海牛消失的速度感到非常震驚,甚至向堪察加政府請願限制獵捕大海牛,然而並沒有成功。一八○二年,馬丁.索爾(Martin Sauer)在白令海的探險中寫道:「白令島上的最後一頭大海牛在一七六八年被殺,從此再也沒有人看過大海牛。」   可悲的是,斯特拉也和大海牛一樣遭遇不幸。回到堪察加後,他又待了三年,進行科學觀察寫作,並兩次因為反對俄國政府壓迫堪察加人而遭到逮捕。後來雖然被判無罪,但他在一七四六年返回聖彼得堡途中。喝了太多酒,而且發著高燒,因而死在他的雪橇上,他的身體被雪橇狗分食,殘骸最後被圖拉河(Tura River)沖走,但他身為一個自然科學家的傳奇故事,一直流傳到今天。   今天,我們由考古挖掘調查中得知大海牛的分布,曾經從日本延續到加州一帶,白令島是牠們最後的根據地,早在白令的航行之前,其他地方的大海牛就已經絕跡了,可能是因為原住民過度捕獵,以及牠們的棲地─巨藻森林生態系的消失。我將會在後幾個章節中呈現,人類獵捕海獺是間接造成牠們棲地消失的原因。   對一些人來說,大海牛的消失,就跟度度鳥(dodo)和大海雀(great auk)的滅絕一樣,是無可避免的。牠們的經濟價值,或者說是作為食物的價值很高,以及牠們又傻又無防禦能力的特性,即使人類只是用很粗糙的武器,都絕對可以使牠們的族群滅亡。大海牛快速消失的確是一個特殊的例子,但並不是唯一,正如同我將在後面的內容中所呈現的,令人驚訝的是,人類導致的物種族群衰減,竟是從很早以前就開始了。   很多人都熟知人類對陸域野生動物及生態系造成影響與衝擊的歷史。對於紐西蘭恐鳥(moas)─這種巨大且無飛行能力的鳥類的滅絕,人類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在人類殖民後,澳洲所有大型的有袋動物都消失了,就如同曾經分布在北美洲一帶的猛獁象(mammoths)、乳齒象(mastodons)、劍齒虎(saber-toothed cat),在更新世時消失一樣(從更新世最後的一百五十萬年左右,到距今一萬年前上個冰河期結束時為止)。   人類的行為對海洋生物的影響,通常被視為是近代的現象,是過去半個世紀的汙染及工業化捕魚的結果。然而在下面的章節,我將回溯到更古早之前的地理大發現、海盜及追求財富的時代,以呈現人類早在好幾個世紀前就對海洋生物造成影響。在許多地方,甚至在科學家開始撰寫海洋生態系的文章前,或是現代人第一次把他們的腳趾浸入大海之前,海洋就已經被人類改變了。我們輕率地以為自然且沒有人為破壞的海洋,其實早就已經被極度改變過了。早期的海洋探險記錄帶給我們海洋的新觀點,而今天,挑戰我們的是如何重新思考管理和保育海洋領域的方法。我們已知的是,因人類而減少的海洋生物已超過所能想像的數量,我們設定用來回復魚類和其他瀕絕生物數量的保育目標,往往都是遠遠不夠的。人類活動全面性地造成海洋棲地環境的破壞,不但損及漁業生產力,更危害海洋提供人類維繫生命的重要能力。如果要讓我們的後代也能分享到我們與前人所擁有的豐富海洋,人類必須趕緊改變我們的行為,因為能反轉這種情況的時間已經非常有限了!

延伸內容

專文推薦一:傾蕩
◎文/廖鴻基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海洋文學作家)   海洋遼闊深邃,一個人即使盡一輩子認真努力地航行,也航不遍大海的每個角落;長久以來,人類對外太空的探索遠超過對內太空(深海)的瞭解。如此敻遼空間裡蘊藏的自然資源,好幾個世紀來,一直被許多人認定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而海洋自然資源中,漁產又屬於可再生資源。確實如此,若取之有道,人類確實擁有永遠也抓不完的漁獲。   問題恐怕就出在是否「取之有道」。   《漁:一部自我毀滅的海洋與文明史》這本著作,收集了人類數百年來如何荼毒、糟蹋老天賜予人類的海洋漁產資源。作者卡魯姆.羅伯茨(Callum Roberts),蒐集了早期許多探險家、海盜、商人、漁民和遊人的海洋遊歷經驗及漁撈等各種文字記錄。這些記錄普遍提及過去魚類資源無比豐茂的情況,若拿來對比如今漁源枯竭的蕭條慘境,簡直如天壤之別。這些昔時記錄,如一筆筆血淋淋的見證,見證了人類如何短視近利地、如何殘暴地、如何幾近傾家蕩產地糟蹋了原本不虞匱乏的大海資源。   那是多麼讓人懷念的年代:用魚叉純手工方式在海邊短短時間就能叉到漁獲,魚多到隨便抓一堆上來,吃不完就堆著任其腐敗當作農作物肥料,那年代,魚多到可挑可選。   如今,我們已失去了九成屬於海洋食物鏈高層且有生態指標意義的鯊魚,意思明白,我們大海的食物鏈金字塔已到了崩毀邊緣。我們的漁撈方式不再是憑藉漁夫經驗,和一輩子打魚累積的傳統漁撈技術,如今是依賴先進的船體,以及先進的各種漁具和儀器,進行掠奪式的強勢捕撈。如今,我們的漁具隨便也能下探到數百公尺,甚至一、二千公尺深,許多深海魚種尚未被海洋生態學界充分認知前就已完全消失。如今我們採捕、食用的漁產,有許多是上個世代用來誘魚的餌料,我們往下挖掘已經在動搖我們的海洋根本。   這本書廣泛地將地球上主要漁場、主要漁撈、主要漁產,包括沿海、近海、遠洋,也將水表漁撈、底棲漁撈、大洋漁撈,分別一一例舉,呈現從過去到現在的漁撈狀況、漁撈方式的差別。本書所寫下的,幾乎就是人類行為造成漁類資源從極盛到枯竭的一部急速衰竭的海洋傾蕩史。   衰敗的原因十分明顯:過漁(過度漁撈)及開發、污染擴及於海洋。   工業革命使得漁船航行能力大增,材料革命使漁具輕巧耐用,管理革命讓漁業得以最少人力發揮最大漁撈效率,電子革命將閉著眼的探索式漁撈,轉變為睜著眼的巧取豪奪。   當採捕量大於魚類資源的繁衍量,無所節制地追逐漁獲量,也就是所謂「取之無道」,這樣的漁業,已注定走向蕭條、走向孤寂。   台灣漁業發達,無論沿海、近海或遠洋,我們同樣已經走過全盛時期,並已走到得面對漁源枯竭窘境的地步。這本著作使我們拉開視野,拉開觀看時間,以史書的縱深,讓我們從書中了解目前魚類資源狀況,我們的確已經走到必要正視漁業問題的關鍵時刻。   不能再隨機發展,必要積極管理。不是細微末節的探討,而是大刀闊斧重點改革。劃定有效執行的海域生態(魚類資源)保護區,至少達到國際標準(覆蓋我們海域面積達二О%)。有效執行漁撈管理:漁撈量、漁撈季節、漁撈方法、漁具限制、魚體尺寸等等限制及管理。禁止捕撈食物鏈低層的餌料魚類,例如魩仔魚等,因為牠們是吸引魚類靠近我們沿海的最大誘因。   本書呈現了深刻的全球海洋問題、魚類資源問題、漁撈問題,也提醒我們可以採取的補救措施。說起來簡單,但若缺乏積極作為,將很快走到盡頭。台灣漁業若要繼續走下去,必要「取之有道」,必要尊重及珍視老天賜予海島的魚類資源,並進行積極管理,我們的漁業才有繼續走下去的機會。
專文導讀二
◎文/方力行 (台灣濕地保護聯盟理事長、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創館館長)   讀《漁》這本書,感覺像看荷馬的史詩,道盡海洋生命的興衰;感覺像看莎翁的戲劇,悲傷層層捲來,結局尚未現,遺憾已無盡;感覺像看自己心愛的親人,躺在急救檯上,全身遭千刀萬剮,輾轉呻吟,危在旦夕,但救命之道,卻還遙不可及。   不過,其實這是一本說理的書,作者透過了深入的文獻收集和詮釋,將一些千年以前早已被人們忘記了的漁業記述史料,一一找出,細細編排,娓娓道來,重現了一再發生,卻一再被遺忘的海洋生物歷史傷痕。我忍不住想,現今社會中轟轟烈烈、有關海洋保護的各項作為,會不會像早在一二八九年法國就頒布的禁漁令,以及其後的各次漁業保護法令與運動一樣,重複被提出,又重複被遺忘。看似江山代有才人出,其實不過是一部人類思潮和發展的辯證史,最終仍留海洋獨憔悴?希望羅伯茨這一本完整的海洋自然歷史呈現,終可讓能人志士看出其中無法落實的問題,將海洋保育畢其功於一役。「以古為鑑,可以知興替」,《漁》一書,或許是海洋自然史中第一次讓人能看到全貌的「古」吧!   全書是從斯特勒大海牛消失的故事開始,這也是所有海洋生物學者感到最迷人、也迷樣的生物,就像陸地上紐西蘭的度度鳥、澳洲的袋狼、馬達加斯加的象鳥,在大多數現代學者出生前,牠們就已消失了。大海牛的縮小版就是現在美國佛羅里達州儒艮的模樣,只是其體長可以大到驚人的七到九公尺,海牛也被認為是「美人魚」傳說產生的原因,在風急浪高的海洋中,據傳浮在浪頭的大海牛會用前鰭將小寶寶摟在胸前哺乳,以防被海浪打散,遠遠看去,就像抱著孩子的「美人」一樣。如此淒美的動物,居然在一七四一年被發現後不到三十年間,就遭人類獵殺滅絕了,真是令人不勝唏噓!但事實更為殘酷,遠在十六世紀之前,原本廣泛分布的大海牛,就因為人類的捕獵和棲地消失,而退聚到了白令島這最後的一個據點了,不幸再碰上一群不習前人歷史的傲慢人類,自大地以為這是他們的偉大發現,自以為是地給予致命的一擊,終於導致大海牛種族的永遠絕滅。   看完這個三百年前發生的例子,有沒有覺得跟現在身邊發生的環保案例似曾相識?改變的是不同受害的物種,不變的是人性中有我無他,永遠覺得歷史需從自己手中開始的傲慢。   讀完海龜消失的過程後,也令我大吃一驚,以往加勒比海的海龜可以多到從三千萬到六億隻,在以前也是島民或美洲沿海印第安人利用的食物,上萬年來,相安無事,可是一加入西方國家的商業行為,從一艘帆船要裝上七十五隻陸龜和一百七十隻海龜來作為新鮮食物開始,到買賣龜肉、龜脂及龜湯罐頭……,居然將曾經上億的龜族都捕殺得瀕臨絕種,前後兩個世代相較,可知生物不是不可以利用,而且可以永續利用,只是在利用時,要如何駕馭那顆貪婪的心而已。   海洋從滿海的鯨魚,到現在都已瀕臨絕種,也是個非常類似的過程,書中的一句話「鯨魚油是石油發現之前,西方最重要的油脂及能量來源」令人瞠目結舌,歐美如此巨大的人類文明群社,都要靠著殺戮可憐的鯨魚來維持,還要加上海豹、海獅、海象等眾多海洋哺乳類的陪葬,難怪海中生物都幾乎被吃乾抹盡了。好在二十世紀中葉以後,西方的保育(或贖罪)意識逐漸抬頭,推廣保育概念不遺餘力,也忙著要求其他的國家共同建立保育法規和制度,以確保世界資源的綿延不絕。不過,既然全球鯨魚、海豚、海龜、海獺、海狗,甚至企鵝、海象的大量屠殺與瀕臨絕滅,都不是東方民族的罪過(跟據書中所言,日本除外),那我們是不是不需要如此戮力推動國際上明星生物的保育,而應該將國內有限的資源和能量,更多些投入到本土物種的照顧上?西方發展出來的野生動物友善與保護觀念是放諸四海而皆準的原則,只是在進入在地行動之後,可能不宜一路盲從,而是需要更深度的瞭解、思考與判斷,才能做到又對、又好、又真正有利地區生物及生態的事。   不過,若講到海洋中的魚,台灣就不可能置身事外了,從一九六○年代起,台灣的遠洋漁業船隊就縱橫四海,從捕鮪魚、魷魚、鯖魚、鰹魚、鯊魚……,大型拖網、圍網、流刺網、延繩釣,各種漁業無一不在世界上名列前茅。漁獲量也都是數一數二,這為當年窮困的台灣,帶來了無限的海外資源和巨額的外匯。不過,時過境遷,海洋早已枯竭,人心卻依舊近利,缺乏保育及資源管理意識的台灣大型漁業公司,一如書中所言的西歐國家掠奪非洲漁源般,挾著優勢的捕魚科技設備,以合作或購買入漁權的方式,進入未經開發的友邦海域,頂著別人的帽子,搜刮世界上僅存的海洋資源。我親眼看過他們的探魚科技設備:海洋溫度衛星照片、GPS、海水溫鹽儀、海流剖面儀、電子海底地形圖、彩色聲納魚探……,應有盡有,在如此遼闊大洋上洄游的魚群,本應有非常大的躲藏空間,居然毫無逃避的機會,甚至有些不肖廠商會超額捕撈,以走私魚的形式,販售不合法的魚蝦獲利。所賺到的錢又都存在海外,成為個人或家族的資產。記得新聞報導過,二○一一年綠色和平組織「彩虹勇士號」訪台的時候,就曾趁著月黑風高,跑到台灣一家國際上認為惡名昭彰的漁業公司運搬船上去懸掛抗議標語,只是長久以來台灣社會對國際事務漠不關心的態度,在國內沒有掀起一絲漣漪。   因此,在我們看這本書時,也千萬不要覺得現今的海洋資源枯竭,只有西方是罪魁禍首,記得在一九五○年以後,海洋經由科技的突飛猛進而慘遭竭澤而漁的年代中,台灣也奮勇向前,而且因為整體資源保育和社會公益觀念的不足,至今未嘗稍歇。或許這本書可喚起國人,除了自己先實踐海洋保護外,也應要求政府對台灣以外的全球漁業,從限制不肖廠商開始,盡一份力。   在通篇敘述海洋生物殺戮史之後,羅伯茨在全書結尾時提出了幾項具體的解決方向,不過,因為他本身是許多國家的海洋保護區顧問,所以將足夠而嚴格執法的「海洋保護區」設置,視為最重要而且是最終的解決之道。自己作為一個以台灣或熱帶地區為主要研究對象的海洋生物學家,我覺得在海洋保育知識的傳播上,可能還需要更周延和積極的做法,羅伯茨忽略了現今全球暖化已是一個海洋學者無法不正視的問題,對大洋性的魚類和深海生物或許還有退路,但對熱帶珊瑚礁生態系中無法移動的關鍵種——珊瑚而言,變暖變酸的海水勢必造成重大的傷害,就算牠們身處在保護區中,也難逃滅亡的命運,因此在約十年前,少數具前瞻性的科學家,已經由保種、選種、人工培育、易地保育……等各種實驗,來建立熱帶海洋生態系的保護技術與方案,讓社會知道,海洋永續豐盈的環境在經過人類各種各樣的摧殘改變之後,消極的保護固然必要,積極的作為更是我們不可推卸的責任。   本書描述的海洋史中也指出,許多物種的滅絕固然是由於人類的貪婪捕獵,卻更是由於生態系中顯現出來環環相扣的複雜性,進而反映出人們單向思考的愚昧,譬如因為海獺生活在沿岸容易被人類獵捕而減少,直接導致牠們捕食的海膽數量增加,又造成海藻的減少,當然也形成了吃海藻的大海牛族群因為變少,而更容易被發現牠的人們一下子就消滅了。譬如人類捕殺大型鯨魚,以大型鯨類為食的虎鯨就只得改吃海獺,連帶造成海獺的族群無法恢復。至於將大型掠食性魚類或草食性魚類捕走,造成無脊椎動物增加,海藻生長,珊瑚消失,或外來種興盛的例子,大家就更耳熟能詳了。這些連鎖性的反應,直接告訴人類,若任意破壞了自然,我們將永遠不知道傷害會在哪兒發生?擴散到何處?又會何時停止?在自然史中,一千年前就已出現的教訓,人們好像並無法記取,而每一次略有新的科技進展時,又忙著再大張旗鼓重演壓榨自然生命的歷史。原因到底是什麼呢?或許真正在傷害海洋的,不是沒有想法,不是沒有宣導,不是沒有法律,而是缺乏知識、缺乏倫理、缺乏自制的人性吧!   這也或許是讀這本書副標「一部自我毀滅的海洋與文明史」的真意,作者文字上講的是海洋生物的興衰、保護自然的理念,以及如何脫困的方法,但是人們如果不能藉由外在生命的變動甚至滅絕,來觀照我們的內心,地球上再多的資源,也不夠智人這個失控的物種揮霍。

作者資料

卡魯姆.羅伯茨(Callum Roberts)

海洋保育生物學家,現職為英格蘭約克大學環境系教授,也是位多產的作家及學者,擔任美國、英國、加勒比海島國國立海洋保留區顧問。

基本資料

作者:卡魯姆.羅伯茨(Callum Roberts) 譯者:吳佳其 出版社:我們出版 書系:@ Earth 出版日期:2014-03-26 ISBN:9789869024617 城邦書號:A2280011 規格:平裝 / 單色 / 512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