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499輕鬆升級VIP
目前位置:首頁 > > 心靈健康 > 心理勵志
漫畫讀通柯維成功學
left
right
  • 書已絕版已絕版,無法販售

內容簡介

第一次以漫畫方式圖解柯維的成功學 讀不完系列全書,先看這一本! 全球銷售2000萬冊超級暢銷書《與成功有約》 作者柯維親自監修 領導學大師 史蒂芬.柯維 告訴你,如何以七個習慣,改變一生! 44關鍵詞索引整理.7個習慣 精解. 新理論「第8個習慣」完全追蹤 讀不完系列全書,先看這一本! 什麼樣的人生,才是真正的成功? 不只是功成名就,而是點燃天賦熱情! 「7個習慣」是邁向成功的方法論。但,所謂的「成功」,不是靠技巧或談話術就能獲得,而是從根本培育自己。 先認識自己習以為常、思維上的「慣性」缺點,從小處做起,細水長流的堅持下去,就能改變自己的人生。 人生因7個習慣而改善! 書中的漫畫女主角七海,因為個性驕傲,才剛轉學就被其他同學討厭、排擠,她雖然明白自己出了問題,但卻不知道該怎麼拉下臉來改善人際關係。她藉由柯維的7個習慣,每天一點一滴的改變自己, 人生也逐漸往好的方向前進…… 如何「以終為始」找到目標與方法,如何「改變思維」反轉問題 如何以「四階段傾聽」讓對方打開心房,改善關係 如何培養「與生俱來的三大天賦」…… 現在就開始!打開《漫畫讀通柯維成功學》 用習慣的力量,改寫自己的人生!

目錄


史蒂芬.柯維專訪1
「七個習慣」讓你掌握自己的人生,發揮領導力

序章
「七個習慣」改變人生!
--受到信賴、達成目標者所遵循的法則--

漫畫讀通柯維--柯維是什麼樣的人?
「習慣」的力量足以改變一切 要做的,只有7件事!

第1章
改變思維,「問題」也會改變

--開始「七個習慣」前要先理解的事--
漫畫讀通「由內而外」--改變觀點就能成長
1真正的「成功」是什麼? 比起物質的充足,品德上的富足,更能帶來真正成功和幸福
2自問:「我的觀點正確嗎?」 人總是以自己的角度看事情
3失敗者的法則和成功者的法則是什麼? 改變結果,要從改變觀點開始
4觀點(思維)的轉換 只要能轉換思維,人生就會改變!
5成長需要「習慣」的過程 每天一點一滴的變化,能讓自己大幅成長
6希望能馬上解決問題,這種想法本身正是「問題」 成功的人不會想要知道祕訣
7「由內而外」的思考方式 只有改變自己,才能改變環境
8讓「正確」成為習慣所需具備的條件 新習慣需藉由知識、技巧和意願所養成
9「七個習慣」帶來的結果 讓你成為精神年齡成熟的真正「大人」
10個人的成功和公眾的成功為何? 人生有「公」與「私」兩種層面的成功

第2章
自己思考、行動,成為真正的「大人」

--培養獨立的習慣一、二、三--
漫畫讀通「習慣一、二、三」--稟持目的、積極行動
1習慣一∕主動積極1對於「為什麼這樣做」有所自覺
2習慣一∕主動積極2改變自己的做法,對方也會改變
3習慣一∕主動積極3意識到自己的「影響範圍」有多大
4習慣一∕主動積極4改變自己,就從小事開始
5習慣二∕以終為始1以終為始,引領自己走往正確方向
6習慣二∕以終為始2找到人生目標的三種能力
7習慣二∕以終為始3自己的「原則」要清楚,迷惑時以其為依歸
8習慣二∕以終為始4將人生的「原則」寫成標語
9習慣三∕要事第一1時間不能管理!要決定重要事項的順序
10習慣三∕要事第一2增加時間做「不急迫但重要的事」
11習慣三∕要事第一3先確定角色和目標再行動
12習慣三∕要事第一4時間不夠時,「委託他人」也很重要

史蒂芬.柯維專訪2
「七個習慣」是跨文化的真理 讓自己成為帶來改變的領導者吧!

第3章
和夥伴合作,創造傑出成果

--因為合作而帶來成功的習慣四、五、六--
漫畫讀通「習慣四、五、六」--自己先為對方帶來貢獻!
1習慣四∕雙贏思維1充實人際關係 增加「感情帳戶」的存款
2習慣四∕雙贏思維2雙方都接受的方式,才是真正的解決之道
3習慣四∕雙贏思維3「給予」的人才是最富足的人
4習慣五∕知彼解己1要善於傾聽,先去理解他人
5習慣五∕知彼解己2四個階段的傾聽方式,讓對方敞開心房
6習慣五∕知彼解己3擁有信賴和協調性,就能得到他人理解!
7習慣六∕統合綜效1認識不一樣的夥伴,能激發新事物
8習慣六∕統合綜效2有效的溝通,強化統合綜效的效果
9習慣六∕統合綜效3統合所有習慣,堅忍不拔的面對他人

第4章
日復一日提升自己的能力

--讓前六個習慣更穩固的習慣七--
漫畫讀通「習慣七」--均衡成長,不斷提升
1習慣七∕不斷更新1不投資自己,就不可能成功
2習慣七∕不斷更新2每天鍛鍊身體也磨練心靈
3習慣七∕不斷更新3在人際關係中鍛鍊社會情感
4習慣七∕不斷更新4不斷磨練自己,成為支持周遭的力量
5將「七個習慣」視為一體來回顧 「七個習慣」相輔相成,產生更大效果
6再一次回到「由內而外」的思考 自己就能改變自己的人生!

第5章
了解人生意義,找到生存方式

--發現自我真正價值的第八個習慣--
1第八個習慣∕發現內在的聲音1自己的「心聲」能呼喚動力
2第八個習慣∕發現內在的聲音2相信與生俱來的三項天賦
3第八個習慣∕發現內在的聲音3聽從「心聲」的生活方式,能激勵周遭他人

專欄
1 找出你缺少的「習慣」 你今後人生的成功機率是多少?
2各個習慣之間有何關係? 實踐「七個習慣」邁向持續的成長!
3為了得到結果,要重視過程 「產出∕產能平衡」的觀念
4 七個習慣教育案例 讓孩子實際感受到「有志者事竟成」!

〈索引〉「七個習慣」的44個關鍵詞

內文試閱


第一篇 柯維專訪(一)


「七個習慣」讓你掌握自己的人生,發揮領導力
  前言:《與成功有約》一書說明了如何讓人生充實、獲得成功和幸福的方法,自一九八九年發行以來,贏得廣大讀者的支持,成為在全球超過三十個國家銷售二千萬冊以上的超級暢銷書。該書的作者史蒂芬‧柯維為了本書的製作訪日,回顧他過去不為人知的人生經歷,並提到他對七個習慣的感情及其價值。

  採訪、撰文/谷道健太;攝影/阪卷正志

因病放棄成為運動選手的夢想,轉而熱中於學問

  我之所以能建構「七個習慣」的思想,或許可該歸因於為痼疾所苦的經歷吧。

  在美國猶他州鹽湖城長大的我,是個很喜歡運動的頑皮孩子,剛上國中時,我還認真思考過要成為一位職業網球選手。

  不過,在十二、三歲時,我卻罹患了一種會使骨骼狀態惡化,名為「股骨頭生長板滑脫症」的難治之症。別說是跑步,後來甚至惡化到沒有拄著枴杖,就無法站立;有長達三年半的時間,我不得不過著與枴杖為伍的生活。

  年紀稍長後,我的骨骼狀態雖然逐漸好轉,能夠再次自然的走路,但這個事件卻對我造成了決定性的影響。因為,我熱中的事從運動轉到了學問研究。

  喜愛學習的我,十六歲就跳級進入猶他州立大學就讀。這時,我的腳已經完全痊癒。二十歲畢業後,我因為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的傳教活動前往英國,後來回到美國,進入哈佛大學企管研究所就讀。

  在那裡,我找到了人生目標,那就是「我想成為老師」。

  我聽到自己內在的「聲音」,於是發現了自己的天賦。因此,我也想引導其他人發現他們內在「聲音」,我想從事這樣的工作。我在猶他州立大學教授企業管理的同時,也開始累積著作,而對於充實人生的方法論,也一點一滴的奠定了自己的想法。

  (柯維引言)「要持續實踐修養品德的習慣,所有成功都從這裡開始。」

修養品德並發展出深具影響力的「七個習慣」

  一九八九年,我出版了《與成功有約》一書。不過,我的思想並非從一開始就是「七個習慣」。

  七個習慣中有六個,是透過教學經驗而逐漸在我心中醞釀而成。其中,習慣一、二、三是要磨練人之所以為人的根本,以達到卓越成長。習慣四、五、六則是立基於個人的成長,希望也為他人帶來正面影響。至於從生理、心智、心靈和社會情感等四個層面不斷提升自己的習慣七,則是我在夏威夷的高爾夫球場上突然想到的。

  這「七個習慣」的思想根本中,具備了「品德成功論」的觀念。所謂的品德成功論,是指人的根本在於品德,一個人如何行動、做出判斷,正顯示出其本質。

  雖然尊重個人想法是美國社會的基本性格,但另一方面,相處時互相尊重的風氣卻有日益衰退的趨勢。我認為,修復這一點很重要。因此,我想要提倡人類生存方式的原理原則,並推廣由此衍生出的領導力觀點,這種領導力不僅可用在自己身上,對周遭他人也能發揮作用。而我這樣的想法也日趨強烈。

寫下自己的使命,活出堅定不移人生

  我在《與成功有約》中,提到了許多親子教養和夫妻關係的例子,因為親子和夫妻關係都是修養品德的重要元素,我自己也從中受惠許多。

  舉例來說,如果沒有遵守和家人的約定,就要好好道歉、取得原諒,而我從這個過程中學習到,原來人的信賴像存款餘額一樣是會變動的。這就是所謂的「情感帳戶」想法。

  當然,即便是我,也不是一開始就能實踐「七個習慣」。

  在養育九個孩子的過程中,我們也經歷過辛苦的階段,但幸好我們擁有「使命宣言」,做為夫妻和家庭共同的生活目標。「我們想成為什麼樣的家庭?」、「我們想要什麼樣的人生?」、「對周遭想要有什麼貢獻?」和家人一起用文字寫下對這些答案的共識,透過這個方式,就算在家庭凝聚力變得渙散時,也能停下腳步回想起重要的事,然後再度團結在一起。

  使命宣言,是為了貫徹習慣二「以終為始」的重要方法。寫下使命宣言,就能確保個人的人生、家庭和組織,都能朝著目標前進,不會搖擺不定。

  因此,就能盡量避免繞路和走遠路,確實接近自己定義的成功。

  (柯維引言)「任何人都有天命。正確的磨練自己,內在的“聲音”就會告訴我們答案。」

第二篇 柯維專訪(二)


「七個習慣」是跨文化的真理
讓自己成為帶來改變的領導者吧!
跨越文化、宗教差異,廣為人們接受的「七個習慣」


  常有人問我,為什麼我提出的「七個習慣」,會得到世界各地廣泛的支持?

  我認為,就是因為我的思想是以原理原則為基礎,它是能使人成長、修養品德、發揮影響力的方法論。 當初,我在思考「人是什麼」的同時,也希望能建構一套基於正確原理原則的思維。因此,這七個習慣的內容是普遍而永恆的,和世上所有論及人生理想的主要宗教一樣,都具備共通的精髓。

  當然,「七個習慣」也適用於東方文化背景的人。以前,我造訪中國時,曾經有人問我:「這本書和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我們,有什麼關係?」於是,我問他是否認為人應該誠實,他表示認同。我又問他,體貼、有毅力、尊敬他人的這些觀點又如何,他回答:「當然很重要。」而這些價值正是我想告訴大家的事。

  我認為,對任何人來說,宗教對人生都很重要。在歐巴馬上任前不久,我曾告訴當時的布希總統,一些關於人生和救贖的想法。

  在白宮的橢圓形辦公室中,布希總統問我:「應該怎麼讓異教徒了解基督教中贖罪的力量?」雖然布希總統是有信仰的人,但似乎不是很了解基督教的生死觀。我告訴他,基督教的思想核心中,有超越宗教的普遍性,而這個本質也存在於其他宗教中。在本質中,人們一定能互相了解。

  (柯維引言)「七個習慣思考的是人生理想。它的內涵,是超越任何宗教與文化的共同精華。」

想過著堅定的人生,每個人都要有自己的「中心」

  這世上也有人秉持無神論吧。當然,個人思想當然是個人的自由,但從擁有充實人生的角度來看,我在意的是,無神論者不認同有普遍、永恆的神祇存在的這一點。這樣的人,無法擁有「中心」。所謂的中心,就是在自己的價值觀、人生觀或人性觀點中,有個可以說「這是絕對正確」的核心。

  沒有宗教信仰,就意味著沒有這樣的「中心」;也就是說,無法思考「人就是應該這麼活著」的原理原則。

  雖說如此,我在寫《與成功有約》時,努力的不把我的宗教觀帶入書中,就是因為我也想傳達這些觀點給不同信仰的人。因此,我想,無論信仰什麼宗教、具有什麼思想背景,應該都能了解「七個習慣」的價值。

  在日本的文化背景中,以佛教和神道教為主流。其中很多即使沒有明確隸屬於哪個教派的人,應該或多或少也都感覺到,世上存在著一種超越現世道理的真理吧。

  換言之,認同有神祇(超然的絕對真理)存在的人,因為都認同有普世共通的原理原則,所以能夠相互理解。《與成功有約》就是萃取出這種人跟人之間共通的原理原則,歸納出讓人邁向更高層次的方法論。

  (柯維引言)「不論宗教信仰為何、具有什麼樣價值觀,任何文化所追求的人生理想中,都有普遍的原理原則。」

領導者促成改變、創造文化、引發行動

  我現在正在進行的書有十本之多,其中一本名為《犯罪的終結》(The End of Crime)。它是我和加拿大列治文市(Richmond)的警官聶華特(Ward Clapham)合著的作品。

  聶華特在列治文市導入了「善行票」的制度。做了好事的人,警察就會發給他這張「票」以表彰他的善行。

  列治文市當時有許多華人移民,此外,犯罪的增加成了一大問題。但是,在導入「善行票」後,犯罪事件減少了五成,再犯率從55%降到了不到5%,可知這個制度的確造成了驚人效果。

  日本或許沒有這樣的制度,在美國也只有紐奧良曾經實施過。不過,從聶華特的實例來看,我覺得,如果開出的善行票是罰單的三倍,就能從根本改變容易發生犯罪的都市文化。

  「善行票」的這新的價值觀(思維),是為了建立消弭犯罪的文化,也就是說,為了消弭犯罪而褒揚行善者。這和以往懲罰犯罪者的思維完全相反。


  藉由這個不同的做法,社會負起避免犯罪的責任,而人們在這樣的社會風氣中教育孩子,應該就能打造出更適合居住的環境吧。也能因此建立起不易產生犯罪的「文化」。

  善行票的這種思考方式,就是基於「七個習慣」中的習慣三。習慣三的概念是,藉由專注於「重要但不急迫」的事務,一步步接近將來所要達成的目標。聶華特並不是忙著應付當前的犯罪事件而加強取締,而是將眼光放遠,企圖改變人們的行為,並將時間花在建立這樣的文化。

  這麼做看起來要花很多時間才會有成果,不過,就如同前面提到的,它的效果十分驚人。能想到要這麼做的人,才是真的能造成重要改變的領導者。

就算以命令驅使人,也無法帶來巨大成果

  現在的日本,因為311震災和核電廠事件,社會上瀰漫著強烈的不安。每當看到這類新聞,我和妻子都會想到日本受災民眾痛苦的處境,而為他們祈禱。

  「希望早日脫離這種狀況。」

  應該有很多日本民眾這麼期望著。不過,我希望人們即使在痛苦中,也不要忘記這個真理:「要讓環境改變,首先必須改變自己。」

  我希望日本的領導者,能學習透過形塑文化,給予眾人力量的方法。

  不是想控制人或命令、強制他人,而是和下屬與同事仔細討論,找出問題的根源。然後,找出解決的方法,花時間認真解決問題根源。

  這麼做將帶來四個結果。

  維持傑出成果、創造出不需要用腳鐐手銬來限制人的文化、將達成戰略目標變成習慣,以及每個人對於組織都有自己的貢獻。

  我認為,花些時間,以建立這樣的社會為目標、並達成目標,對日本來說就是真正的「復興」。

  (柯維引言)「促成重要改變的領導者不下命令。他們是勤於花心思和努力,形塑激發他人行動的文化。」

找到人生目標的三種能力
當我們意識到,自己擁有的是不合宜的人生腳本和不完整的思維時,就可以主動改寫自己的人生腳本。
想活出自己的人生,就要有自覺、發揮想像、依據良知行動


  自己要成為什麼個性的人?想要如何迎向人生的終點呢?這樣的人生計畫,稱為「人生腳本」。本來,這個腳本應該要由自己來寫,但很多人都會交給別人。

  聽從父母和老師的話選擇升學的學校;和朋友參加同一個社團;要去哪個公司工作,就從最受歡迎的公司排行榜裡選擇;如果遭到裁員,也毫不例外的和所有人一樣陷入沮喪。這樣的人生,稱得上是「自己的人生」嗎?

  不論是誰,都具有書寫自己人生腳本的三個能力:①自覺的能力,②想像力,③良知。

  自覺能使人主動積極;發揮想像力,能勾勒出未來的模樣;具有良知,即使遇到挫折時,也不會自暴自棄誤入歧途。運用這三種能力,就一定能發現自己獨一無二的人生。

  如果自己「堅定不移」,自然就能看見該走的路

  那麼,怎麼做才能找到人生目標?首先,要思索自己生活的重心。請回想一下自己的「影響範圍」(前述曾提到的)。如果能意識到自己處於影響範圍中心,日常的所言所行就不會搖擺不定,且能增加個人的安定性。

  這麼做還有一個意義,那就是思考「自己該往哪個方向走」。這麼一來,人對於「自己」就會有更深刻的自覺,就會產生想要理解自己和他人差異的智慧。而這個智慧,就會成為活出自我風格的力量來源。讓我們能夠朝著人生目標確實前進。

  如果一直看著未來,也無法看到「人生目標」。那麼應該要重視每一天的生活,打造出堅定不移的自己。

時間不能管理!要決定重要事項的順序
關鍵不在於時間管理,而在於個人管理。
「時間管理」想法的謬誤


  時間管理的方法很多,像是利用附行事曆的萬用手冊、智慧型手機、時間管理軟體等。許多已經有自己一套方法的人,也都會想著:「還有更好的方法嗎?」。 人會這麼在意時間管理的方法,是因為相信這麼做,每天就能過得有效率,生活因此能平衡而充實。不過,這是天大的誤會。

  現有的時間管理工具都無法反映出,透過習慣二所能了解的自己的價值觀和願景。也許它能幫助你應付忙碌的每一天,但卻無法讓你實際感受到,自己每天都距離人生目標更近一點。無論使用什麼樣的時間管理方法,都不會擁有「活出自己的人生」的充實感。

管理行動的原則是「要事第一」

  再者,用萬用手冊和智慧型手機來管理﹁時間﹂也有問題。

  由於「時間一到就結束」,所以重要工作也可能草草結束,甚至很容易演變成,只要沒做得太糟,重要事情也馬馬虎虎收場就好,反正「只要如期完成就好」。

  相反的,如果行事曆上某個時段是空白的,就會產生錯覺,認為這段時間「做什麼都可以」,結果就會不知不覺浪費掉。比方說,因為覺得「今天晚上沒有約」,於是一邊上網,一邊拖拖拉拉沒效率的加班。

  時間無法管理,因為它和我們的意志無關,無時無刻都在前進。

  那麼,應該管理什麼?應該管理的是所謂「要事第一」的行動順序。習慣三討論的就是如何做好這件事。下一節有更詳細的解說。

懂得「聽」,就能讓對方敞開心房
自以為是的建議只會讓對方失望


  當別人來找自己商量時,很多人會開始說起自己的事情,並給對方建議,例如:「我以前也是這樣, 就是這麼做才走過來的,所以,你也可以這麼做。」

  這種以個人經驗加以解釋,或是給予評價的傾聽方式,是「自以為是的傾聽方式」。說到底,這種人是用自己的角度看對方的煩惱、提出問題,然後提供解決方法。

  不過,很少人聽到這種自以為是的建議,會覺得開心。因為他們不會覺得「這個人有把『我』的話聽進去。」

以同理心傾聽對方
  要讓對方敞開心房,必須帶著同理心傾聽,這裡提出幾個傾聽的要訣。

  第一階段:複述語句。因為為了要複述,自然能使人專心聆聽。

  第二階段:用自己的詞句表達。例如:「你是想辭掉工作嗎?」加入自己歸納的話。這麼做,能使人一邊聆聽,一邊思考對方的話。

  第三階段: 以體恤對方心情的話回應,例如:「你覺得很難受吧。」聆聽時,比起注意對方說了什麼,更要注意對方有什麼感覺。

  第四階段:同時運用第二和第三階段,亦即能以自己的話解釋,而話裡又能理解對方的心情。到這個階段,對方就會敞開心房,產生信賴。

  當然,這個方法的前提是真心想了解對方,如果沒有這種心態,就毫無意義。只有在具備真心想要理解對方的心情、應有的品德,以及和對方已有感情帳戶時,這種聆聽方式才會有用。

能否得到他人理解,要看自己「平常的行為」

  很多人都以為,要讓別人理解自己,重點在於「能否有調理、有邏輯的表達想法」。

  不過,首先該做的,是改變自己平常的態度,以及和周遭他人的相處方式。如果別人覺得你的言行沒有一貫性,或是對你沒有好感,不論你的意見多棒,別人都不會有同感。放羊的小孩就是因為總是說謊,所以說的真話別人也不相信。

  如果想讓自己的意見在公司內獲得採用,首先就要改變自己在公司裡的態度。平常和上司、同事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如此一來當自己說一件正確的事是「正確」時,意見才會被接受。

「理解對方」是馬上就能練習的事
  說到底,為了讓別人理解自己,重要的就是怎麼和對方相處。

  「知彼解己」的習慣是可以練習的,從簡短的談話開始也無妨。安排一對一談話的機會,但不要用自以為是的傾聽方式,而是試著聽進對方的心。

  如果你現在和誰吵架,或是和某個人關係很僵,請試著想想對方。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試著寫出從他角度看到的自己。然後,下次和這個人相處時,提醒自己帶著同理心傾聽,確認自己所寫的內容有多少是符合的。

  實際做做看你就會知道,要以同理心傾聽,其實意外的困難。

  不過,從長期來看,這麼做的收獲很大。因為如果能真的理解對方,也可能變成很快就知道對方想說什麼、光是一個眼神就明白彼此想法的友好關係。

小Box:
這個習慣能改變人生!
‧為了讓別人理解自己的話,要反省自己平常的態度以及對待他人的方式。


延伸內容


人生要止於至善

◎文/黃崇興教授(台灣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兼EMBA執行長)

  這個世界愈是不確定,每一個人愈是要能真正的成功。

  成功不是財發名就,而是完成生而為一個社會人的使命。

  每一個有自覺的人,在不同階段,不同角色,不同時間,善用知識與技巧,不斷的進步,有效的改變自己,正面的影響他人,努力往「止於至善」這個目標走。

  這本書抓到柯維對於成功修鍊的精髓,用簡單的文字及趣味的漫畫情節,意簡言賅的闡述了基本的道理,真是有創意的編輯。
  讀完之後好是心虛,因為這本書照出了我自己在八個習慣的鏡面中,還要加強的:用心聽,用腦想,用力實踐。


品德上的富足才是真正的成功

◎文/李偉文(作家)

  全世界每個人都希望成功,但是很少人仔細思考什麼是真正的成功?追求成功與人生的意義之間到底有什麼關係?

  坊間無以計數的「成功學」通常只傳授一些操作型的技巧或浮淺表面的談話術,頂多策略性地分析如何在這個高度競爭的時代奪得先機勝過別人,但是他們都沒有回答最核心的問題--什麼是真正的成功?

  只有《漫畫讀通柯維成功學》的作者柯維,很堅定又明確的說,物質的充足不是成功,只有品德上的富足才能帶來真正的成功與幸福,他也很清楚的指引人人都可以追尋並獲得的成功祕訣。的確,成功不是擊敗對手,而是贏得眾人尊敬,因此成功的方法必須是從我們內心態度與思想的真正改變,是「由內而外」的。

  許多研究報告都指出:「性格好,人緣佳的人,成功機率遠大於只有專業技術或學歷的人。」

  大家都知道我們現在身處的全球化時代,競爭愈來愈劇烈,稍微好一點、有價值一點的工作,都必須跟來自全世界的人競爭,於是有人就誤以為要讓自己變得很強悍、很冷酷,才有機會贏過別人,取得優勝。

  其實剛好相反,就因為高度競爭,你擁有的知識別人也有,你有的技能別人搞不好更厲害,而且在這高度互動與透明化的時代,一個人的一言一行隨時被檢驗、被傳播著,所以未來競爭的優勢,除了每個人都有的技能知識之外,最重要的反而是一個人的品格,也就是誠實、公平、有責任、關懷與尊重別人。

  而且在全世界高等教育人才大量膨脹下,擁有亮麗學歷與證照的人,已經滿街都是。以為有好學歷就可以獲得好工作做到退休,這樣的時代早已過去,未來勢必會是一個以專案工作為主的社會型態,也就是這三個月與一群人合作完成某個案子後就解散,下半年又得跟一批不認識的人共同完成另一個任務。即便在同一家大公司工作,我想,跟同一群人,每年做一樣的事情做到退休,這樣的時代大概也一去不復返了。

  因此,在這高度變動的時代裡,我們必須與周遭利害關係人找到適當相處的位置,並且隨時能夠體會不同人的立場,找出整合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約數,因此柯維強調我們必須具有「雙贏思維」。

  我們要很清楚的體會到,每個人的言行隨時都在與別人產生互動,也都會對社會產生影響,這就是柯維所建議養成的七個成功習慣裡的「知彼解己」,以及「統合綜效」。

  曾有問卷調查企業家:「怎麼樣的人能成功?」答案是:「不是最聰明,但是卻能夠與別人合作,以及解決團隊問題的人,這些通常是敏銳的思考者,又能友善、負責和誠實的行動者。」

  在這個愈來愈複雜、多元,甚至許多價值互相衝突的時代,柯維也提醒我們必須改變思維,重新界定問題,並且日復一日提升自己的能力,因為任何議題都牽涉到各種價值的衝突,以及含括各種領域的知識,要溝通、協商,其實不是那麼容易,也是習慣零和競爭思維的人所須培養的新習慣。

  最後柯維也不忘提醒大家,要傾聽自己內在的聲音,回應內心的呼喚,完成自己這趟生命之旅的真正使命,那麼,自己的成功也將引領別人達成他們的成功,建立一個人人都可以成功的世界,是柯維成功學最重要的價值吧。

作者資料

史蒂芬.柯維(Stephen R. Covey)

哈佛大學企管碩士、楊百翰大學博士,國際知名教育訓練機構「富蘭克林柯維公司」(FranklinCovey Co.)共同創辦人。 《時代》(Time)雜誌稱譽柯維為「人類潛能的導師」,並獲選為全美二十五位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在領導理論、家庭與人際關係、個人管理等領域素負盛名,以深刻且直接的引導,畢生致力於向大眾證明,每個人都能掌握自己的命運。 柯維的其他重要著作,包括:《成功哪有那麼難》、《7個習慣教出優秀的孩子》、《與生活有約》、《與幸福有約》、《與領導有約》、《第8個習慣》、《柯維經典語錄》、《漫畫讀通柯維成功學》、《第3選擇》及《讓好工作找上你》等。 柯維於二〇一二年七月過世,但他在領導力、時間管理、效能、成功,以及愛與家庭關係等領域的卓見,留傳後世無與倫比的精神資產。

基本資料

作者:史蒂芬.柯維(Stephen R. Covey) 譯者:李靜宜 出版社:就是創意 出版日期:2012-08-30 ISBN:9789863200048 城邦書號:A2810001 規格:平裝 / 單色 / 144頁 / 18cm×25.3cm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