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排行
內容簡介
全套共5冊,包含:《革命的年代1789-1848》、《資本的年代1848-1875》、《帝國的年代1875-1914》、《極端的年代1914-1991(上)》、《極端的年代1914-1991(下)》。
艾瑞克‧霍布斯邦,1917年出生於埃及亞歷山大城的猶太中產階級,是英國的著名左派史家,自十四歲於柏林加入共產黨後,迄今未曾脫離。霍氏的研究時期以十九世紀為主,並延 伸及十七、十八和二十世紀;研究的地區則從英國、歐洲,廣至拉丁美洲。除專業領域外,霍氏也經常撰寫當代政治、社會評論,歷史學、社會學理論,以及藝術、 文化批評等。是位享譽國際備受推崇的近代史大師。
◎《革命的年代1789-1848》
十九世紀,一個以自由主義資產階級為主軸的世紀。革命的年代是一場新舊交替的雙元大爆發,舊經濟被碾碎於工業革命的巨輪下,舊體制被送上民主斷頭台。自此,資本主義生產模式與自由主義功利政治攜手改造歐洲,從而開啟由歐洲主導的現代世界。
◎《資本的年代1848-1875》
資本的年代是一齣由資產階級領銜主演的進步大戲。繼一段激昂短暫的革命前奏後,掌控資本科技的勝利者,主宰了抱持傳統的失敗者。大批農民遠流向城市、工業,緩慢凝結其工人意識,資產階級在其堅實的家庭堡壘中,創造出自由主義的不朽傳奇。進化論引領著科學奮進,寫實感壓制了藝術創意。
一八七五年,一場空前漫長的大蕭條,悄悄滑入帝國的年代。
◎《帝國的年代1875-1914》
帝國的年代是一則寫滿矛盾的擴張/死亡故事。當先進國家瓜分落後世界之際,經濟由自由競爭小企業轉換到保護主義大集團,政治動力由中產菁英下移到動員群眾,工人運動從經濟最興隆處迸發,資產階級從財富最頂端上跌落,民族主義揮舞著國旗向右走去,新女性掙出黑暗現身歷史,大眾藝術完成了前衛人士志在促成的文化革命,科學革命瓦解了確定 穩固的宇宙真理。古帝國掀起革命巨浪,新帝國籠罩戰爭陰霾。
一九一四年,一場早已預見卻無力阻止的世界大戰,帶來了極端的年代。
◎《極端的年代1914-1991(上)》、《極端的年代1914-1991(下)》
二十世紀,為人類帶來所能想像的最大希望,但同時也是摧毀了所有理想的極端年代。霍布斯邦以專業史家 的精闢洞見,和積極參與者的熱情關懷,記憶了這個我們所由來的世紀。從大災難的1914,到黃金的60年代,乃至天崩地裂的1991,這是一部短促的二十世紀史、一位宏觀史家走過的一生,一個你我都曾或長或短、或深或淺生活於其中的世界的故事。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