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499輕鬆升級VIP
目前位置:首頁 > > 人文藝術
向世界聚落學習
left
right
  • 書已絕版已絕版,無法販售
  • 向世界聚落學習

  • 作者:王昀
  • 出版社:積木文化
  • 出版日期:2010-04-22
  • 定價:360元

內容簡介

人不是為了某種抽象思考或發展風格才蓋建築, 而是為了解決問題而產生的生存之道,這些生存之道的體現就是聚落。 ◎為什麼要研究聚落? 聚落是昨日的城市,代表人類為適應環境體現生存本能的成果,身處台北這個高度發展的城市,隨著文明發展,我們發現越來越多人回歸環保意識、訴求生態的綠建築。其實從聚落來探索人與空間的互動,強調人的概念,反而更能貼近真實的相貌。 ◎王昀的聚落新觀點 本書介紹包括伊斯蘭國家具落、希臘米克諾斯島聚落、北非摩洛哥聚落、中國雲南聚落、義大利威尼斯聚落,甚至是四川大地震後已消失的汶川聚落……以迷路、階梯、廣場、幾何學、塔、擺飾、光孔等有趣概念,王昀翔實的觀察記錄以及充滿感受性的文字,顛覆讀者對「老聚落」的固有認知,並產生某種奇異的心理感受,這就是王昀在建築中所體會到的人味與感動。 關於迷路,他說: 中國的聚落空間構造大多是比較明晰的,一看就一目了然,但希臘米克諾斯島上村落的通路卻是轉來轉去,我將之詮釋為一種「迷路空間」。迷路還分成街道錯綜複雜的平面迷路,和層疊建築的立體迷路,甚至威尼斯聚落中,還有水陸雙重交錯與穿插所造成的迷路。當你對空間認知完全難以掌握時,就會產生一種有違期待而造成的複雜心理感受,加上遊走和迷途之間,觀察角度和風景視野不斷轉換,無形中便增加了迷空間的豐富度、新鮮感,以及生命力。 關於樓梯,他說: 樓梯是聚落中聯繫不同空間層面的扭帶。帶你從一個空間層面(一種狀態)轉到另一種。聚落中的樓梯和大台階不僅對空間起了切割的作用,而且營造出強烈的街道空間蒙太奇效應。許多部落中喜歡將室外樓梯作重複地使用,讓整體內部空間產生強烈的韻律和節奏...... ◎關於王昀 王昀是近幾年代表中國躍上國際舞台的建築師,他的建築觀充分體現在建築實踐中,風靡了無數建築迷,名聲斐然。他窮十年的光陰走遍世界各角落,傾心於聚落觀察研究,並利用空間學觀點,深刻探究了人與空間的奇妙互動,想像力十足。本書展示的,不只是一場精彩的聚落巡禮,一個建築師對人本觀點熱烈的回應,更是對時下讀者一窩瘋崇拜英雄建築師,一味鑽研所謂風格和型態,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風潮進行反思。他鼓勵有意從事建築的人應開拓視野,跳脫建築學窠臼,而從人的角度來對聚落進行考察,如此才能體會到人的存在與價值,也更能從中得到啟發,而這也是進行聚落調查的終極意義。 【專業推薦】 ◎夏鑄九( 台灣大學城鄉所所長 ) ◎阮慶岳 (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系主任兼所長) ◎李清志( 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系副教授)

目錄

◎自序

◎第一章 思考
1.為什麼關注聚落
2.兩種不同的建築史
3.聚落的風景與居民的共同幻想
4.人與聚落:聚落中的人體尺度/ 聚落是人的空間概念的體現

◎第二章 聚落空間中的現代性的表象
1.迷路 2.梯段 3.廣場 4.幾何學 5.塔
6.重複 7.光、孔、氣 8.色彩、裝飾、擺飾
9.地形 10.封閉的構造

◎第三章 聚落散步中的思考
‧作為調查者和設計師雙重身份的散步
‧聚落風景的解讀與風景的投射
‧關於人的身體與聚落的調查
‧關於經驗與判斷

序跋

  聚落是由人類聚合而形成最基本的生活環境,呈現著人類最基本的生活狀態,而其建造的過程,則展示了人類生存的本能和源於這種本能而適應環境的過程。換句話說,人類構築聚落以解決與生活相關的基本問題,而聚落也抒發了人類的本能欲望。聚落從來沒有在正統的建築史上出現過,因為聚落本身既不輝煌,也沒有「尊貴」的主人,更不存在著會隨時代而變遷、所謂適合或表現統治者趣味的風格。有些聚落的風格延續了千年,而時至今日卻依然適應著人的生活。

聚落不是「視覺性」的,而是「身體性」的。它們的存在是在「得體」與「合適」的基礎上作的平衡判斷,所以也不存在東方或西方的文化差異或風格上的不同,只代表在整個世界範圍內,人類解決生存問題時所表現出的智慧,而這些解決問題的方式,對我們今天的建築設計仍然富有啟發性的教育意義。正當整個視覺世界和思維都被捲入「巴洛克」狀態的現今此刻,在聚落中慢慢地散步,體驗空間,並思考建築的基本問題,是我寫就這本書的初衷。

                        王昀 二○○九年六月六日 於北京大學祿島

作者資料

王昀

北京「方體空間工作室」創辦人、現職北京大學建築系副教授王昀,是近幾年頻頻代表中國躍上國際舞台的建築師之一,於1998年獲日本東京大學工學院博士學位,師承研究世界聚落而出名的設計大師原廣司。他將東大學求學期間周遊世界、研究人類聚落的心得形諸文字,精闢分析聚落的形成、建築樣貌、人與空間的互動,旁及社會與人文交織的文化層面及集體意識的風景,鮮明反映了大陸新一代建築師在面對歐美後現代主義的衝擊下,除了不盲從跟隨新思潮,更反思傳統,在理論與實務上獨出蹊徑闖出一條路的豐碩成果。 ◎現任 北京大學建築系副教授、「方體空間」(Atelier Fronti)主持建築師,並擔任《建築師》與《華中建築》雜誌編委。曾出版《傳統聚落結構中的空間概念》、《空間的界限》、《從風景到風景》、《一座房子的哲學觀》、《空談空間》、《空間穿越》等著作,並於國內外雜誌發表多篇學術論文。 ◎學經歷 一九八五年 北京建築工程學院建築系畢業 一九九五年 日本東京大學大學院工學碩士畢業 一九九九年 日本東京大學大學院工學博士畢業 ◎獲獎紀錄 建築設計競賽獲獎經歷 一九九三年 日本《新建築》第二十回日新工業建築設計競賽二等獎 一九九四年 日本《新建築》第四回S×L建築設計競賽一等獎 ◎主要建築作品 善美辦公樓門廳增建、六十平米極小城市、石景山財政局培訓中心、住宅A+B、廬師山莊、百子灣中學校、百子灣幼兒園、玻璃廠辦公樓、西溪濕地「離散式會所」等。 ◎參展經驗 二○○四年 狀態:中國青年建築師八人展 二○○四年 首屆中國國際建築藝術雙年展 二○○六年 第二屆中國國際建築藝術雙年展 二○○九年 比利時布魯塞爾.心造:中國當代建築前沿展

基本資料

作者:王昀 出版社:積木文化 書系:Design+ 出版日期:2010-04-22 ISBN:9789866595455 城邦書號:VQ0020 規格:膠裝 / 部份彩色 / 224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