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學,是一門學科
翁佳音

  日常生活中,我們面對友人名姓、公司行號,行車經過之站牌,甚至是世界各國國名、都市名,難免有時會想:為何這樣取?有心者,或許會更進一步追求解答。其中,台灣(台澎金馬)各地地名的產生與變化,可能是相當重要的項目。從以前到現在,一直是不少人興趣談論,以及想要了解的對象。
 清代,就已經有人說:「臺地諸山,本無正名,皆從番語譯出」(《臺海使槎錄》),正顯示自古以來,人們業已知道台灣地名之難解,以及具有非中國風味的一面。另一方,清代官編史書也不忘對地名提出解釋,例如說打狗(高雄):「其山踞海岸上……其形如鼓,故名」;講雞籠(基隆):「……形如雞籠,因以為名」(《重修台灣府志》),可惜,清代人並未別開一面討論。
  日本時代,日本學者與官僚受到近代地理學的影響,開始有台灣地名的系統登錄、標音與解釋,並有詞典書籍刊行,奠定台灣地名科學性研究的基礎。戰後,有關地名文章、書籍,雖談不上汗牛充棟,卻不算少數。諸家各持一說,有時還真讓讀者難以適從。
  文章一開頭所講種種命名的來源探討,在學術上,歸屬名源學(Onomastics)研究範圍。地名(toponymy, place-names),亦為名源學之流。長久以來,國內各地地名的解釋,業餘愛好者所占比例不少,可見這個議題,具有日常生活的親密與通俗性。不過,地名解析與研究,牽涉到地理學的自然、人文地理,也涉及語言學之構詞、語音,以及語義、文字學等,進而與文獻學、時代脈絡等歷史學關係密切,嚴格說來,這確實是一門獨立學問,應與其他學科並駕齊驅。
  正因為這個原故,有意繼續探討地名流變,以及正確音聲、文字表記的地名愛好人士,總得花一點時間參考與學習地理、語言與歷史學方面的學術論著。無論如何,地名研究是一門學科,不能重蹈以前僅憑聽聞和推想的業餘興趣,要取信於人而成為定說,需經學術規格不斷檢驗。
  截至目前,地名研究之學術成果,多來自地理學出身的學者所調查與解釋。畢竟,地理學(geography)研究對象之一的地表形態,是土地、地點(topo-),地理學者所調查、測繪與記述,便是地形學或地誌學(topography)的內容。就中,有關土地之命名,亦為地誌學或人文地理學,也就是地名學(toponymy)的範疇。必須提醒的是,人文地理學在草創之初,歷史學出身的學者即貢獻不少力量,例如法國著名的人文地理學者Paul Vidal de la Blache,他本身就是歷史家。所以,地名學研究,不能忽略歷史學的研究方法。
  現在您手上這本書,書中問題意識、視野與方法之出發點,便是歷史學,由歷史文獻學等方法論逼近地名音義。畢竟,文獻之應用與解析,是歷史學專長。本書所以出現一些有異於通論之新說,說是來自歷史學、歷史結構想像力的發揮,也不算誇張。這裡姑且舉兩個論證例子,證明所言不妄:
(一)基隆有順序之五堵、六堵,與七、八堵,向來多解釋命名起源為防番機構。但從歷史脈絡思考,這一地帶在十七世紀已是北部重要橫貫道路,原住民早已非「生番」可言。所以,防番之說難以成立。進一步,既然地名帶有數字順序,理論上應有一到四堵之名,但這可不能隨意想像,還得找文獻紀錄,或不厭其煩求問當地耆老。拜今日文獻數位化之賜,在電腦網路中鍵入「頭堵」、「二堵」,果然可在汐止地方文書上找到佐證。再放回地形脈絡上,則更可確定一到八堵之位置與距離有規則,均屬河流彎曲處。這就更能證明「堵」,是台灣閩南語指「隔間」、「壁」之「堵tóu」,與防衛機構無關。
  語音與表記一旦清楚,那就進一步可理解新北市淡水區的「埤島」,原來是「埤堵(pi-tóu)」,指蓄水處的水閘。台北市被誤為一小島的「社子島」,為「社仔」與「葫蘆堵」兩舊地名合體,即「社子堵」,後來演變為很容易讓外人誤會的「社子島」。社仔,是台北著名麻少翁大社所附屬之小社;葫蘆堵,不用說,是指基隆河河曲,狀似葫蘆的「堵」。
(二)宜蘭「蘇澳Sou-ò」,目前幾乎是一致被斷言起源於蘇姓所擁有之灣澳,但所示證據均屬渺茫傳言,無法定讞。目前雖無直接文獻可徵,若回到地理、歷史結構角度探索,則可知蘇澳灣澳,自古迄今,一直是東部台灣唯一可容大船停泊之港。十七世紀西班牙人把這港口地區命名為St. Lorenzo,荷蘭人延續,並以荷蘭語風St. Lourens 標記於地圖上。Lorenzo 澳,用台灣閩南語念,是:「路連蘇澳Lōu-liân-sou-ò」,日久口語簡化成「蘇澳」,自可預期。
  這可不是無直接證據情況下而膽敢隨意推測,是有歷史結構在規範著想像的。西班牙人統治過淡水、雞籠(基隆),與宜蘭花蓮一帶,正如他們在美洲殖民地都會改成西班牙式的地名(荷蘭人倒沒這種作風),本書所論也提到,除大家都知道的三貂角(St. Jago)之外,還有一些被遺忘之西班牙語風地名,如野柳、哆囉滿等。野柳、哆囉滿地名,望漢字,真的很難生出實際意義來。賴給已呈死語的原住民語,雖然安全,卻非誠實學問。用歷史脈絡,推論蘇澳也是北、東台灣的西班牙風地名之一,至少還保留後續的討論與核證空間。
  以上所說,都是歷史文獻、結構想像,也不脫語音、語意學與地理學論法。總之,本書所提出之再解釋假說,均屬可不斷再檢證的另一選擇(alternative),可說已擺脫業餘愛好者易淪於天馬行空臆測之弊害。台灣既然屬於多族群先後移居之地,用各種族群所留下的口傳或文獻,繼續再解構、再重建我們周圍的地名,顯然還有一段路可走。
  我相信,透過資深記者老友曹銘宗先生的深入淺出敘述,以及貓頭鷹編輯部張瑞芳等人的細心補充資料與編輯,一般讀者絕對可從本書中學得不少地名之歷史研究方法。書中所示理論與方法,乃至文獻,不少是我因應老友與編輯而提出。因此,書中若有錯繆,頭號戰犯是我,我虛心受教。
  最後,以如下意見收尾。地名,是歷史重要一部分;地名標記與解釋,或更改,若有不當,易造成歷史混亂。曾有學者說:恣意更改地名,就是竄改歷史。信然。地名研究若再成風潮,一方面可防止官方無深思熟慮地更新地名。另一方面,因地名學具有日常生活與通俗性,若擁有本書所舉示的學問技術後,再透過地名之窗看過去,那麼,我們真的可以在現實旅遊休閒外,同時又可享受歷史之旅的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