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423世界閱讀日加碼
目前位置:首頁 > > 人文藝術 > 社會科學 > 文化研究
文化研究關鍵詞
left
right
  • 書已絕版已絕版,無法販售
  • 文化研究關鍵詞

  • 作者:汪民安
  • 出版社:麥田
  • 出版日期:2013-11-29
  • 定價:480元

內容簡介

終結晦澀理論,一本就夠。 初學者踏進文化研究的敲門磚。 A-Z字典式檢索+專家精選詞條 =超實用理論入門 你是否曾被某些詞語打斷閱讀的節奏,彷彿在路上突然被一塊石頭絆了一跤。而且這些絆腳石頻繁地出現,時而在這,時而在那。你隱約察覺佛洛伊德和拉岡之間有某種關係;知道〈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是班雅明的重要論文;聽過知識型、文本間性、政治無意識和其他擲地有聲的學術用語。儘管總是遭遇思想家與他們所創造的概念,但是苦於沒有專家引進門,本來應該充滿啟發性的概念反而成了一團謎霧。 然而,概念的發明是理論對世界進行表述的權宜之計,晦澀的世界必須借助詞語通道隱約地現身。古典與當代思想家之所以召喚某些詞語和概念,絕非為了創造讓後人望而生畏的理論深淵,而是企圖通過它們照亮世界。 本書延攬各領域專家,針對入一定不能錯過的137條關鍵詞,進行恰當而簡要的傳記式表述,以期對研究生與年輕學者具有啟發性,幫助關注文化理論研究的入門者、初學者整理自身觀念和理論的思考脈絡。 【專業推薦】 ◎李有成 (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 特聘研究員) ◎高嘉謙 (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 助理教授) ◎陳光興(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 教授) ◎張歷君 (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 助理教授) ◎黃宗儀 (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教授) ◎楊凱麟 (台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 教授) ◎蔡建鑫(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亞洲研究學系 助理教授) ◎蔣淑貞 (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 副教授) 「目前坊間以《關鍵詞》為名的工具書,有的過於簡略,或因成書較早,無法照應相關領域的晚近發展,或收的辭條較少……由汪民安先生主編的《文化研究關鍵詞》,是文化研究相關概念中文化的一個難得的嘗試。它也是我看到的同類型著作中比較好的一本,因此本人樂於推薦。」 ──黃錦樹 (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教授)

序跋

前言 詞語的深淵
◎文/汪民安

  本書蒐集的這些關鍵字條,總是在各類理論書籍中頻繁地閃現。它們隨意地置身於某些篇章中、某些段落中、某些句子中,甚至是,某些標題中。我們這些理論學徒,總是在理論課本上不經意地和它們遭遇。這樣的遭遇情景往往是,在通常是通暢的閱讀中,突然蹦出來某一個詞,它打斷了我們的節奏,使閱讀變得磕磕碰碰,猶豫不決,就如同一個在平靜的大道上自如地行進的人突然被一塊石頭絆了一跤一樣。我們不得不停下來,細細地端詳這些擋路的詞語,並將它們從句子中小心翼翼地摘出來。有時候,這些被摘出來的詞語,一旦脫離了語境而以一種裸露的狀態出現,它們看上去便毫無異常之處。比如,「星座」這個詞,它們單純地出現在我們面前的時候,一群人圍坐一起愉快地進行命運和性格推測這一遊戲場景,就自然地會浮現在人們面前。但是,當它被班雅明(Walter Benjamin)憂鬱而婉轉地書寫出來,卻會讓人躊躇不決。在另一些時候,人們面對著這些詞語,從它被翻譯出來的漢字組合中找不出任何的意義蹤跡—這些詞語完全溢出了我們的漢語經驗。儘管我們總是遭遇它們,但是如果沒有專門的解釋,對於我們來說,它永遠是一個晦暗的祕密。比如,「能指」這個詞,儘管它出現的頻率如此之高,但是要在這兩個單純的漢字組合中尋找它的意義,依然會徒勞無功。這些詞,或者因為它在特殊語境中的特殊意義的運用,或者因為它在漢語中由於強制性的翻譯而帶來的陌生性,它們埋伏在理論著作中,就像埋下的一道道黑暗深淵,讓人望而卻步。而理論,恰恰就是由一道道深淵組成的巨大謎團。對於那些非專業領域的人來說,理論,如同數學門外漢面對複雜的方程式,讓人一籌莫展。

  既然如此,理論和哲學為什麼要發明這些晦澀的語詞概念?通過概念和詞語的圍牆將一般人拒絕在理論和哲學的門外,是理論家的天性嗎?德勒茲(Gilles Deleuze)總結自己哲學生涯的心得之一即:哲學就是要發明概念。但是,發明這些概念,並不是為了發明晦暗本身,而是為了發現這個世界的晦暗。換句話說,這些深淵般的理論概念,之所以變得晦暗,並不是因為詞語本身的晦暗,而是因為世界本身的晦暗。世界本身如此之複雜和晦暗,以至於任何的詞語都難以將它耗盡,而詞語一旦力圖捕捉這個世界,它必定氣喘吁吁,負荷累累。理論和哲學,同人們通常的看法相反,並不是處於生活世界的另一端,相反的,理論和哲學都是對世界的表述實踐。這種表述實踐,充滿著運用詞語的技術。關鍵字語和概念的發明,是理論對世界進行表述的權宜之計。晦澀的世界,必須借助詞語通道隱約地現身。理論家將某些詞語和概念召喚而來,就是為了利用它們,盡可能地照亮世界的晦暗祕密。這些詞語,其命運,在理論家手中得以改變。理論家選擇它們,儘管有各種各樣的特定機緣,但是,他們往往將這些詞語的原初意義作為憑藉,然後在原初意義上不間斷地進行意義的繁殖。這些詞,其意義的增殖過程,也通常是原初意義不斷地退隱的過程。一旦被理論家所選擇並作為關鍵的概念加個人運用,詞語,在理論著述中的效應,就如同一塊單調的石頭被扔進池塘中一樣,它負載的意義像波浪般層層蕩漾開來。這些詞語和概念被種植了大量複雜和晦暗的內容,它們被過度地運用,以致其基本字面意義反而隱而不現。反過來說,這些複雜和晦澀的世界資訊,它們強行闖入這些詞語中,讓詞語變得腫脹、飽滿和豐富,讓詞語的意義從其原初的單一性上擴散和彌漫開來。還有一些理論家,甚至對所有的現存詞語都不滿意,現存詞語的既定意義蹤跡,對於他的理論陳述而言,總是不盡如人意,因此,他不借助一個既定的詞來繁殖意義,而是在既有詞彙上進行詞的改造,進而發明一個新詞,並賦予這個新詞以意義,這也是一個常見的確定理論概念的方式—不用多說,我們馬上就能聯想到德希達(Jacques Derrida)的例子。對漢語讀者來說,這些關鍵字語還有另外一層複雜性:它還需要被翻譯一遍。對一個詞的翻譯,實際上是將這個詞的意義進行一種搬運,將這個詞搬運到另外一種空間和時間編織的情景中。詞的意義,在這種跨越時空的搬運旅途中不斷地經受損耗和添加。此時,譯者延續了理論家的工作,在理論家一而再地賦予該詞新的意義之後,譯者再次為它添加、刪削和轉換新的意義。因此,用漢語解釋西方的理論關鍵字,就需要在揭開理論家賦予它的諸種意義面紗之後,再次揭開翻譯者為它所編織的新面紗。

  這些關鍵字一旦確立,有時就脫離理論家之手,變成一個自主的世界。關鍵字的命運在歷史中註定會風雨飄搖。有很多詞,從歷史的深處頑強地延伸,在歷史的延伸過程中,詞義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詞義的流變和生成,不僅負載著詞語自身的歷史,而且還負載著歷史本身。這些詞表現了強大的生命繁殖能力,它們在哲學和理論的歷史中存活了千百年。還有一些詞只是風行一時,它們短暫地披上了理論的輝光後,不久又恢復到了平庸的常態。介於這兩者之間的,是一些關鍵字歷經命運的載浮載沉,它被發明出來,但在某些歷史時刻,卻沉默無語,而在另一些歷史時刻,則又被邀請出來大聲訴說。有些詞,其命運和它的發明者的命運休戚相關。有些詞,則完全拋棄了發明者而自生自滅。但是,無論如何,每個時代都會發明自己的理論關鍵字。這些詞一旦被創造出來,它將自己構造成獨立世界的同時,也不得不等待著後人的增補和解釋—用德希達的說法是—等待著自身命運的「延異」。這些關鍵字,其表意實踐的技術,為一種矛盾性所銘刻:它們複雜晦澀,將自身設置成一個概念的深淵,但是它也發出自身的特殊光芒,去照亮這個晦澀的世界;它為自己構造一個語詞祕密,但是是為了去發現一個世界祕密;它將一個世界隱藏起來,又將一個世界重新打開了;它為自己披上了面紗,但又是為了揭開另外一層面紗;它從日常經驗中退隱,但卻是為了發現日常經驗的核心;它培育了自己的世界,但註定會掩蓋另一些世界。關鍵字的悖論在於,它為自己構造了一層物質性,一個厚度,一個自身的深淵,但卻是為了讓另外一個深淵剝開自己的厚度,剝開自身的物質性,剝開自己的深淵。哲學和理論,也許就是這樣的一場詞語和世界之間彼此追逐的表意遊戲?

  這本書正是試圖去探索這些詞語構築的深淵,這些意義繁殖過程所編織的深淵,這些時空交織起來的翻譯深淵。同時,借助於這種探索去探索詞和物之間的意義的差異性深淵。它強烈地希望能將這些關鍵字的意義的繁殖實踐過程暴露出來,希望能對一個詞的傳記進行恰當而簡要的敘事。對這些關鍵字語的選擇,取決於它們在今天被談論的頻率(儘管有些詞非常古老,有些詞還非常年輕);也取決於它們在今天的文化理論領域中的重要性(這不是一個包羅萬象的理論關鍵詞彙編);此外,它還取決於我們這些撰稿人自身(這其中有很多詞是詞條撰稿人自己提出來的,也有一些計畫中的詞因為找不到合適的作者而被迫放棄了)。就此,這些關鍵字,在此時此刻被挑選出來,同樣充滿著機緣:二十年前,或者二十年後,這樣一個詞語列表肯定會面目全非。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這個關鍵字是一個「未完成的計畫」,它在可以預見到的將來,也需要不間斷地增補和刪削。

  為什麼要編撰這樣一本由片語構成的書?歷史的寫作本能之一就是要記載置身於它中間的「事件」,對於我們這些校園中的作者來說,唯有詞語才構成我們的「事件」,記錄這些詞語事件,既是一種學術和教學職業,也是參與歷史的方式。或者說,我們參與歷史的方式,就是在教育機器中思考—無論是對這種教育機器進行反思,還是在教育機器中進行再生產。因此,我們特別希望這本書,這些「詞語事件」,對於龐大的教育機器,起到一些微末的啟動作用。儘管它有不可避免的缺陷—有些詞條過於複雜,我們難以準確地勾勒它的全貌—我們還是希望它能對學生有用,事實上,它也應該會對學生有用—我是本書的第一個讀者,也可以說是第一個學生,我從書中受益匪淺。

  事實上,一直以來,我也從這些作者這裡所學甚多,從他們的言語交流中、從他們的沉默寫作中所學甚多。這些作者,除了少數幾個未曾謀面外,大多數是我多年的朋友,他們對這些關鍵字的寫作,再一次打開了我的眼界。這些關鍵字,對我來說,不僅是它們的意義霧靄被揭開,而且還是我和眾位作者友誼和交流得以持續和牢固的線索。

  組織這些詞條的編撰工作,得益於江蘇人民出版社的佘江濤先生和楊全強先生的信任,正是他們的友好邀請,使我在這項瑣碎的工作中也享受到了樂趣。此外,感謝《讀書》雜誌的汪暉先生和葉彤先生,在我們的計畫啟動之初,他們就在《讀書》上發表了本書中的部分詞條,這對我們的工作來說是一個極大的鼓勵;感謝《國外理論動態》的黃曉武女士,她和她所在的雜誌毫無保留地支持了這項工作;也要感謝友人陳永國先生,他在這本書中沒有出現,但是他以另外的工作形式幫助了我,幫助了這本書。最後要感謝羅鋼老師,本書中有十來位作者曾經受惠於他。這次,我終於有了一個機會,將曾經是他的學生的作者,以這樣一種方式—一種通過寫作來交流的方式—聚集起來,向他表示感謝。

延伸內容

《文化研究關鍵詞》序
◎文/黃錦樹

  「文化研究」作為一個跨學科、跨領域的研究進路進入漢語世界少說也有二十多年的歷史了。作為八○年代末台灣解嚴氛圍裡與後現代主義、後殖民論述、性別論述同時引進來的思潮,它和它們之間可以說是相當緊密的結合在一起,後者甚至可說構成了它的外延。另一方面,也因恰逢解嚴、本土運動,八○年末以來的新左浪潮同樣也構成它的精神動力。而在文化研究的發源地英國,它原本即從社會學、傳播研究裡發展出來,因此它在台灣具有強烈的社會學取向,也就不足為怪。

  如果以台灣的文化研究推手陳光興教授主編的《文化研究在台灣》(巨流,2001)為里程碑,該書回顧了1990至2000年間文化研究在台灣發展的狀況,也勾勒出它的基本面貌、建制化的情形。就議題而言,從「文化、再現與地方感」到空間研究、性政治(女性主義、同志研究)、後殖民、電影研究、媒體批評等,大致和巴克(Chris Barker)的《文化研究:理論與實踐》(Cultural Studies: Theory and Practies)(台北:五南2010,羅世宏主譯;北京大學,孔敏譯,2013)第三部份「文化研究的場域」勾勒出的八個項目相符,雖然有的項目似乎並不在裡面(如民族、種族與國家;青少年、風格與反抗),但在二十多年的發展裡,它幾乎已是無所不包了。

  在學術建制的過程中,期刊的創立和系所的成立都是關鍵的一步。前者如《文化研究》半年刊的創刊(創刊號2005年9月,迄2012秋季號已第十五期),與及性質相近的「企圖以學術為主戰場,採取論述干預的方式」的《台灣社會研究季刊》,它的歷史和台灣的文化研究一樣長(甚至更長),於1988年創刊、迄今已出版了91期,也可說是台灣的文化研究最重要的支撐。系所方面,無如「設立宗旨在於跨越人文社會學科之疆界,深化社會思想與文化理論的批判性思考,強調在地文化論述問題的社會歷史脈絡之分析」(見其「本所簡介」)的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的創立(2002), 以「台灣文化研究」、「東亞現代性」、「文化史比較研究」為其懸鵠,多年來不斷引介更新型態的歐陸思想(從《文化研究》上論文的議題和理論資源也可略窺一斑)。它也可能是當前台灣最有新氣象的一個所,雖然具體的成果還有待觀察。

  更關鍵的是,任何外來思潮都必須在自身的文化裡被反思。尤其像文化研究、後殖民論述這類以批判性、反思性為自身出發點的學術進路,對它自身的批判與反思更是應有之義──是否能免於資本主義學術市場的國際分工及商品週期──當然更必須落實到它被移植進的社會文化裡,以期以那些方法及概念工具開啟出新的可見性。

  而反思的其中一個層面,就是語言。首先當然是在地通用語(漢語—華語—〔民國〕國語),相關概念工具都必須在這通用語裡被思考、被澄清,以找到它在這語言裡較為妥貼的轉世(雖然不可能拋卻歐美語言原文的多重幽靈)。由這新的概念工具帶著來的新的思考框架、新的提問,方可能在這語言裡幫助學者們思考。這個過程可能很漫長,也可能需要幾代人的努力。相關學術經典的翻譯引介(搭配學術性強的譯註)和相關概念辭典的翻譯或編纂,都是重要的工作。

  在中國大陸鎖國的年代,台灣以外文系為領頭羊的西方理論思潮引介,確實有一些時間上的優勢。但自八○年代中國改革開放後,當多語種的西學的翻譯蓬勃發展後,這優勢很快就喪失了。

  台灣人文學界一向並不把翻譯看成是很重要的學術累積。外文學界的語言優勢,讓他們傾向於忽略西學如要在中文世界紮根,其關鍵術語、概念均必須經歷漢語的轉化。一方面是術語中文譯名的規範化;再則是該術語內涵外延的釐訂。其實每一股思潮都應該有相應的詞典,以便初學者隨時可以翻檢,比較容易入手。這方面中國大陸走得比較快,大國的優勢,民族自尊,人才多都是原因。

  而在台灣學術界,即便以中文寫作,不少有外文能力的學者引介新概念時都喜歡自創譯名,甚至各譯各的。讀者必須看括弧裡的原文,方知它原來是來自同一個前生。這或許反映了不同學者對某個術語(在原文裡,或在英譯裡)理解上的差異,但這種間接的炫耀其實無助於學術的累積。還是必須找到它的一致性,在我們語言裡的妥協。因此我們需要類似《關鍵詞》這樣的工具書,尤其對初學者而言。這工作需要不同漢語區學者的合作。至於在地語境的延伸思考,尤需由各個不同在地學者的補充。

  目前坊間以「關鍵詞」為名的工具書,有的過於簡略(如廖炳惠的《關鍵詞200: 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辭彙編》〔麥田,2003〕。Chris Barker著、許夢芸譯的《文化研究智典》The Sage Dictionary of Cultural Studies〔韋伯文化,2007〕)或因成書較早,無法照應相關領域的晚近發展(如Raymond Williams著、劉建基譯的《關鍵詞:文化與社會的詞匯》Keywords: 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三聯書店,2005〕成書於1976年)或收的辭條較少,(如Dani Cavallaro著、張衛東等譯的《文化理論關鍵詞》Critical and Cultural Theory〔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至於較偏重於文學者,就毋庸列舉了。

  由汪民安先生主編、原由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這本大陸在地學者共同撰寫的《文化研究關鍵詞》(簡體版出版於2007年),是文化研究相關概念中文化的一個難得的嘗試。它也是我看到的同類型著作中比較好的一本,因此本人樂於推薦。

作者資料

汪民安

1969年生。文學博士,新銳學人,現為北京外國語大學外國文學研究所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批評理論、文化研究、現代藝術和文學。主要著作有:《羅蘭.巴特》、《福柯的界線》、《後現代性的哲學話語》、《尼采的幽靈》、《福柯的面孔》、《身體、空間與後現代性》等。

基本資料

作者:汪民安 出版社:麥田 書系:麥田人文 出版日期:2013-11-29 ISBN:9789863440208 城邦書號:RH1147 規格:平裝 / 單色 / 472頁 / 16.8cm×23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