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423世界閱讀日加碼
目前位置:首頁 > > 文學小說 > 翻譯文學 > 歐美文學
夥伴
left
right
  • 書已絕版已絕版,無法販售

內容簡介

◆紐約時報年度好書、舊金山紀事報年度好書、今日美國夏日選書 ◆勞勃瑞福自導自演電影即將上映,西亞李畢福同台較勁 所有的父母都會是好父母? 這故事描寫親情,描寫愛,以及我們年輕時曾經有過的夢想 他們寫給伊莎貝兒的一封封書信情感真摯、扣人心弦,直到最後一頁。 大人承諾要給我們最美好的一切,我們長大了,卻發現所有承諾都是謊言。 From:爸爸 To:伊莎貝兒 最親愛的小伊: 天下所有父母都是壞父母。妳愈早明白這一點,就會愈容易決定未來該走的路。 我不要妳原諒我,瞭解我或同情我。我向妳撒謊了,我向妳隱瞞我的真實身分,妳的真實身分,然後我在妳才七歲的時候把妳遺棄了。我想妳會贊同,妳沒辦法再舉出為人父母還有比這更糟糕的行為…… 詹姆斯‧格蘭特原名傑森‧西奈,曾是校園風雲人物,昔日激進團體「地下氣象人」一員,因一樁銀行搶案被全國通緝,多年來隱姓埋名,直到一位年輕記者挖掘出他的真實身分。傑森只有兩種選擇:一,自首,將女兒的監護權讓給前妻與她有權勢的外公;二,逃亡,找出昔日戰友洗清自己的罪名。傑森選擇了後者。 千鈞一髮的追逐角力在帶罪父親、記者、執法者之間展開。為了還自己清白,傑森是否會踏上背叛夥伴、永遠遭女兒背棄的不歸路? 這故事描寫親情,描寫愛,以及我們年輕時曾經有過的夢想——一則記錄過往激情的傳奇。 【好評推薦】 「激勵人心、充滿機鋒……戈登布局高妙──事實上可說三倍高妙──又完全合乎情理。他把令人揪心的政治和個人戲劇擺在未來舞台上,鋪陳我們如何走到這一步……這本小說最吸引人的地方不只在其涵蓋的意識形態範圍廣大,更在於使用明暗對照來書寫情感……有充分資格列入最佳越戰主題小說的名單。」 ──《紐約時報》書評 「《夥伴》雖歸類為驚悚小說,但書中的冒險旅程……牢牢植基於眼界更廣的政治及道德議題,也就是熱烈相信六○年代激進的反越戰運動,代表美國理想主義的高峰,是美國有過最美好的夢……書中角色滿懷熱情談論道德議題,並允許我們觀看他們人生中政治與個人生活交會的私密時刻,構成了一篇動人的故事。」 ──《洛杉磯時報》 「戈登的小說引人入勝,可媲美六○到七○年代最傑出的散文報導。它揭露為何有這麼多人要走上街頭對抗社會的不公不義,以及馬丁路德金恩口中「這場不道德、不公平的戰爭」……戈登完美無瑕地結合事實與虛構情節,一如唐‧德里羅在《天秤》(Libra)一書中對甘迺迪遇刺事件做出的「派系鬥爭」式描述手法……描寫精準的俠義故事,嚴肅、偶有絕妙佳句、故事始終千變萬化……生動而充滿能量。」 ──《華盛頓郵報》 「扣人心弦。」──《芝加哥論壇報》 「尼爾‧戈登的《夥伴》是本驚人傑作,兼具智慧、情感與政治元素的驚悚小說……這本美國小說完美調配情節、角色與思想的比重,戈登藉由重現歷史,使我們更能看清當今美國的定位。」 ──《舊金山紀事報》 「戈登技巧十足地將他虛構的敘事者心聲與當代許多極重要的圖騰串連:越戰、俄亥俄國民軍射殺肯特州立大學學生、格林威治村洋房爆炸案……他把角色描繪得極細膩,讓讀者始終覺得他們討喜又有趣,而他們寫給伊莎貝兒的一封封書信情感真摯、動人心弦,直到最後一頁。」 ──《波士頓環球報》 「政治小說、愛情故事、懸疑驚悚小說再加上法式閨房鬧劇的綜合體……娛樂性十足……《夥伴》教你讀之成癮,不讀到最後絕不停止翻頁。」 ──《西雅圖時報》 「《夥伴》是一本重要的小說,既是引人入勝的冒險故事,又勇於挖掘六○年代那一輩人寧可避而不談的議題……這本美國冒險小說一針見血地捕捉到歷史上慘痛的時刻,當時家鄉的戰爭就和越戰一樣真實──也幾乎同樣致命。戈登講述的故事是關於一場從未真正開始的革命,和一個從未真正結束的時代。」 ──奧巴尼《時代聯合報》 「戈登……精準且深刻地描寫出大約三十年前使激進左派份子陷入危機的政治和個人心理劇……他技巧高妙地編織精細複雜的故事……《夥伴》不是標準的歷史小說,但絕對是一部講述歷史的小說。」 ──威斯康辛州麥迪遜市《首都時報》 「戈登巧妙地將緊張的逃亡過程──充滿製造假身分和甩掉跟蹤者等有趣知識──結合對嬰兒潮世代的懷舊與追悔情思的細膩探索。」 ──《出版家週刊》 「情節動人、布局精巧……文筆優美而極具魅力的政治劇。」──《柯克斯書評》

內文試閱

日期:二○○六年六月一日星期四
寄件人:爸爸<littlej@cusimanorganics.com>
收件人:伊莎貝兒‧蒙哥馬利<isabel@exmnster.uk>

最親愛的小伊:

  天下所有父母都是壞父母,這就是我想告訴妳的第一件事。所有父母都是壞父母,妳愈早明白這一點,就會愈容易決定未來該走的路。

  我是說,我們怎麼可能都不犯錯呢?從妳出生的那一天起,我們告訴妳的所有事都是狗屁。我們對妳說媽咪和爹地很相愛,對妳說要明辨是非善惡,還對妳說一切都很美好。後來妳長大了,發現媽咪和爹地根本看彼此不順眼,發現根本沒人在乎有錢人是壞人或窮人是好人,發現這個世界上大部分的地方都是戰場,而每件事事實上似乎都會有完全不美好的結局。

  我們沒告訴妳這些。我們沒告訴妳,我們一點都不知道自己來自何方,我們完全不清楚自己為什麼會在這裡,至於要去何處,那真是只有天知道了。只不過我們並不確定天上是不是真的有上帝。

  懂了嗎?於是我們撒了謊,成為壞父母。

  可以嗎?伊莎貝兒,我不是在和妳爭辯,我不要妳原諒我,瞭解我或同情我。我向妳撒謊了,我向妳隱瞞我的真實身分,妳的真實身分,然後我在妳才七歲的時候把妳遺棄了。我想妳會贊同,妳沒辦法再舉出為人父母還有比這更糟糕的行為。

  其實我唯一想強調的重點是:「所有」父母都是壞父母,事實上我們很早就「決定」撒謊了,而且說真的,我們會做這個決定是因為說了實話會更讓人感到不堪。

  如果妳覺得我在為自己開脫,那也無妨,妳可以把這封電子郵件移到垃圾桶,不去搭那班飛機,這是妳的選擇。不過妳要知道,事實上──不管妳現在能不能接受──實話會更讓人感到不堪。

  我是說,我們該怎麼對妳說?妳想想看吧。嘿,親愛的,知道嗎?在妳上床睡覺以後,媽咪和爹地只要待在同一個房間裡幾乎都會開始爭吵、激烈爭吵,他們吐出每個字的用意都在盡其所能傷害彼此。還有妳知道嗎?妳未來有一半左右的機率會和某個幸運男人也會像這樣讓彼此身陷苦海。

  伊莎貝兒,妳懂我的意思了沒?不然再聽聽這番話:

  我親愛的女兒啊,從獅子山一直到伯利恆,有好多壞人在互相殘殺,有時候用的是砍刀,有時候用槍,有時候用凌虐和飢餓的手段。他們這麼做是要對方的錢,他們這麼做是因為不喜歡對方的信仰,還有些地方──愛爾蘭、以色列、海外的夢幻島──他們這麼做純粹是因為不知道該如何停止互相殘殺。

  然後妳跑開去玩妳的樂高積木,對嗎?對。更有可能的是,聽了這些話之後,妳會到學校福利社裡把玩半自動步槍。

  於是我們撒謊,而我們撒謊是因為實話更不堪。

  伊莎貝兒,妳現在已經長大成人了。妳已經十七歲了,知道什麼是善良與邪惡。在妳小時候,我無意讓妳面對殘忍事實,而現在我同樣不願殘忍對妳。

  二○○六年春天的此時,我可以看到妳現在的樣子。美國這裡正是下午兩點,太陽遠遠地躲在雲層後方,我窗外的原野正轉為早春極淺的綠色。妳現在所在的英國,時間是晚上七點,樹上已經長出葉片,夜晚寧靜和暖。我想像得到妳在寢室內,一邊讀這封信,一邊偷偷往窗外噴菸──我知道英國的學期還沒結束,我也知道英國的學生會抽菸。

  有件事我不太確定,但能夠想像得到,那就是妳收到這封信的時候並不訝異,妳一直都知道遲早會有這封信。二○○六年六月二十七日──這個日期從妳有記憶以來就深印在腦海了。我想妳早就預期到我們會聯絡妳。妳母親稱我們為「委員會」,我相信當她告訴妳我們必須花多少力氣才能把信送到妳手上,妳會著實覺得有趣。這期間不知道經歷了多少次集體決策、毫無重點的爭辯、批判與自我批判交替的集會。這幾年來,妳一直都等著二○○六年六月二十七日這天到來,既然現在距離這一天只剩幾星期,我想妳收到我們的訊息更不意外,也不意外聽到我們對妳有什麼要求。

  我看到妳站在窗邊,秀氣的臉龐被一輪落日照亮,此刻我在窗外和妳看到同一個太陽,只是我們在地球上仰望它的角度有極大落差。妳十七歲,身形苗條,一如以往,有著與父親或母親任一方中截然不同的特質:我的女兒,有我的圓鼻頭、高顴骨,還有栗棕色頭髮;妳是那位有橄欖膚色、棕色眼珠、金髮茱莉亞‧蒙哥馬利的女兒。妳每一項與父親或母親相似的特質中,也都等於是對另一方父母的反動:妳勤奮好學,卻是每個月都登上歐洲八卦專欄的女人生下的女兒;妳憤世嫉俗,我卻算是個理想主義者。伊莎貝兒,他們現在怎麼稱呼你們?「零世代」對嗎?也稱作「千禧世代」,這是一個不談政治,甚至不反戰、不談理想、不吸毒的世代。從我小時候到現在為止將近五十年以來,第一個不吸毒的世代!看吧,雖然我已經有好長一段時間沒見過妳了,伊莎貝兒,我還是很瞭解妳。

  我也聽得到妳在想什麼。妳在想:老爸,你說你瞭解我?我可不認為喔。或是更好的措詞:老爸,我一點都不認為喔。

  好吧,我承認,我現在腦中浮現的可能是個小女孩的聲音。但是回憶很重要,不是嗎?因為我想我也沒弄錯一件事:如果我想讓少女伊莎貝兒照我的希望做,我必須說服的對象仍是那個小女孩。

  是的,親愛的,我們「就是」打算要求妳,我們「就是」打算要求妳在距今三星期後,離開這世界上最美好的地方,搭飛機到這世界上最惡劣的地方去。密西根的底特律。我們正是妳母親口中的那群人:「委員會」,一群頂上漸禿的老嬉皮,至少我真的是禿頭,也是一位嬉皮。而且事實上我們聯絡妳──使用電子郵件來避免被妳外公和母親看見,是為了遊說妳,正如妳一直知道我們的打算一樣,遊說妳做一件非常公開、非常曝露、也確實非常可怕的事。

  我們要妳在六月二十五日星期天逃出妳外公的保全範圍,逃離那些保鑣,他們表面上要保護蒙哥馬利大使的外孫女免於綁架威脅,實際上要防止妳做我們現在要妳做的事。我們要妳逃出那間美得像圖畫書、專供英國有錢人小孩唸書的可愛學校,去到密西根一所擁有最高戒護的州立監獄──注意這之間有多大差別──到那裡參加一場假釋聽證會,提供證詞,這將代表妳會犯下可怖的背叛行為。

  我不會怪妳想拒絕。

  而我仍然想說服妳去做。

  原因如下。

  雖然所有的父母都是壞父母,還有別的事也千真萬確。儘管我們這麼壞──而且我們是非常非常壞──卻也盡力成為好父母。這話的前提是建立在我們戲劇化的生活環境下,不是我們作為所營造的環境下。

  這就是重點,小伊,這就是重點。我不否認我是壞父母,我寫信不是想為這項事實脫罪。我寫這封信的理由和其他人一樣,都是為了告訴妳原因。

  我們寫信是要告訴妳,十年前一九九六年的夏天裡,妳那位善良、和藹、正直的父親,也就是在妳居住的美麗如畫小鎮裡廣受尊敬的男人,為什麼會遭到揭發,變成與他自稱全然不同的人。我們寫信是要告訴妳,妳周圍的世界是如何堆築起來──一個和善而正直的世界;一個充滿陽光和冰雪和雨水的世界;一個有豐富色彩和刺激冒險的世界;一個有安全居所和無懼長夜的世界──我們還要告訴妳,這個世界怎麼到最後會被發現是個謊言。

  我們寫信是要妳明白,不止妳的父母,所有的父母都是壞父母,而我們成為壞父母是因為別無選擇。

  總有一天,妳也會成為壞父母。

作者資料

尼爾.戈登(Neil Gordon)

一九五八年出生於南非,擁有耶魯大學法國文學博士學位,在《紐約書評》雜誌任職多年,目前在《波士頓評論》雜誌擔任文學編輯,並任教新學院大學尤金朗學院。他的報導文章散見《鐵皮屋》文學雜誌、《三輪車》佛教雜誌和《沙龍》線上雜誌,也定期在《紐約時報書評》雜誌和其他期刊發表評論。出版過兩本小說:《以撒的獻祭》(Sacrifice of Isaac)和《軍火走私販之女》(The Gunrunner’s Daughter)。

基本資料

作者:尼爾.戈登(Neil Gordon) 譯者:聞若婷 出版社:商周出版 書系:獨•小說 出版日期:2012-09-06 ISBN:9789862722107 城邦書號:BUC032 規格:膠裝 / 黑白 / 416頁 / 15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