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499輕鬆升級VIP
目前位置:首頁 > > 文學小說 > 推理小說 > 歐美推理小說
惡魔學者
left
right
  • 書已絕版已絕版,無法販售

內容簡介

◆《别相信任何人》、《控制》作者齊聲推薦 ◆改編電影由《阿甘正傳》金獎導演執導 ◆2014年國際驚悚作家協會最佳小說獎 ◆《環球郵報》2013年百大好書 ◆亞馬遜網站2013年度二十本好書之一 ◆2013年《出版者週刊》春季推理恐怖小說十大好書之一 ◆2013年3月美國獨立書商協會Indie Next Pick好書 ◆每月好書俱樂部精選好書、亞馬遜2013年3月選書 絕對不要在深夜看這本書。 ——《別相信任何人》作者S. J. 華森 精湛聳動,令人坐立不安的小說。 ——《控制》作者吉莉安.弗琳 大衛.厄曼在大學教授宗教故事、神話,精研約翰.密爾頓的作品《失樂園》,以及《聖經》裡的撒旦,還有古文明中的惡魔活動。他雖然是惡魔專家,卻是無神論者,深信魔鬼、天使、天堂、地獄……是人們憑空捏造的產物。 大衛為了暫時擺脫氣氛低迷的家,接受來源十分保密的邀約,帶著黛絲到威尼斯,觀察某種神祕現象。在威尼斯聖十字3627,接待大衛的人留下手電筒和錄影機就匆匆離去。他在僅能以手電筒照明的情況下,拍攝到令人啞口無言的景象。 驚慌失神的大衛逃出聖十字3627,回到旅館找黛絲。這時,耳邊有聲音催促他去旅館屋頂——只見眼神詭異的黛絲,一腳站在屋頂邊緣,一腳懸空。大衛抓緊黛絲的手,但她卻用力掙脫。接著她雙手大張,猶如飛翔的翅膀,隨著氣流緩緩墜落。墜落之前,黛絲用盡所有力氣對大衛說出她的懇求:找到我。 《惡魔學者》描述一個人心如何擺脫憂鬱、對抗心魔、重拾希望的感人故事。全書融合《失樂園》的字句與《聖經》的人物典故,是喜愛《歷史學家》與《達文西密碼》的讀者不能錯過的文學驚悚小說。電影版權已經由環球影業取得,將由《阿甘正傳》導演勞勃.辛密克斯(Robert Zemeckis)執導。 【名人推薦】 許多書自稱可怕,但這本書讓人打心裡真正害怕,絕對不要在深夜看它。驚心動魄又文字優美,《惡魔學者》讓《蘿絲瑪麗的嬰兒》看來猶如在公園散步般悠閒。 ——《紐約時報》暢銷書《別相信任何人》作家S.J. 華森 精湛聳動,令人坐立不安的小說。派柏的天賦在於他全然尊重讀者,卻依舊堅持要讓小說撼動人心,連小朋友都會害怕。我喜歡這種作家本質。 ——《紐約時報》最佳暢銷小說《控制》吉莉安.弗琳 從開始到結束,巧思縝密、驚駭嚇人又忍不住要看完故事,猶如《大法師》與《達文西密碼》綜合體。千萬不要錯過!」 ——《人骨拼圖》作者傑佛瑞.迪佛 安德魯.派柏為大人創造了一場精心設計的惡夢。《惡魔學者》讓讀者面對著一面明鏡,揭示了我們內心最深層黑暗的潛伏之處。 正如密爾頓的《失樂園》,故事討論人類身處的情境、墮落與重生。我竟夜閱讀,幾乎對此書走火入魔,不願入睡,擔心自己睡著,就會被書中惡魔找上。 ——《蕾絲占卜師》作者布諾妮.雅貝莉 精心打造,令人毛骨悚然到極點。 ——《最後的預言 T:聖印復活》作者西蒙.托因 安德魯派柏算是稀有動物。閱讀《惡魔學者》就像跑過一棟失火的房子——你再怎麼樣都得穿過去,無路可走,沒有任何人事物足以阻擋你。一旦脫身,你會心碎困惑,心想剛才發生的一切是否為真。 這就是派柏的厲害處︰他創作了一本你讀過最棒的小說。優異傑出,這是大人最愛的恐怖故事。 ——布拉姆 . 斯托克獎三度獲獎作家,《奧德麗之門》作者莎拉.蘭甘 安德魯.派柏淺顯易懂的散文敘事手法,讓熟悉或不熟悉密爾頓《失樂園》的讀者也對本書愛不釋手。如果你正在尋找能讓人不寒而慄的精湛恐怖小說,不妨試試《惡魔學者》。 ——《渡河人》作者克里思多夫.布爾曼 這本超自然驚悚小說超脫同類作品八股陳年的題材,以聳動駭人手筆,讓讀者深入思考善與惡的分界。作者安德魯派柏文采豐富,但本書讀來淺顯易懂,電影版權待價而沽,因為內容場景引人入勝,讀者會有置身大螢幕的深刻感受……《惡魔學者》是一本娛樂性十足的小說,有些真正可怕的情節,甚至讓我在夜深人靜閱讀時,瑟瑟發抖。 ——亞馬遜2013年3月最佳好書 派柏的小說能讓讀者腦力激盪,在超自然驚悚小說的題材上,更上一層樓。 ——《書單》雜誌 「主角敘事引人入勝,抑鬱哀愁,讓這獨特的超自然驚悚小說信實度十足。」 ——《出版者週刊》 本書魔鬼與惡魔的有形存在無法令人忽視,閱讀本小說更深層的喜悅來自厄曼針對這些恐怖體驗的剖析……挑戰惡魔極限,毫無畏懼。 ——《紐約時報》書評 有力、精采,如縈繞不去的夢魘。 ——星期日電訊報 派柏是智慧型的作家,對密爾頓作品的象徵瞭若指掌,文采洋溢……這本探索惡魔存在的藝術作品是成熟成功的恐怖小說。 ——《科克斯評論》 驚心動魄,探索人類對抗心魔的過程。 ——英國《每日郵報》週日版,每週驚悚小說精選 本書絕對暢銷,大受歡迎。你應該買它、讀它,讓它把你嚇到目瞪口呆……我會這樣說︰我看過自詡為「文學作品」的小說——如此而已——但它們的文句卻不如《惡魔學者》優雅精緻。派柏的驚悚小說原創力十足……我賭你不敢翻頁閱讀,因為《惡魔學者》會嚇到你手足無措。 ——加拿大國家郵報 派柏的小說看似優雅流暢,實質卻波濤洶湧……口吻冷靜,博學文句,但卻隱藏刺骨寒意。」 ——加拿大《蒙特婁公報》 在令人膽顫心驚的《惡魔學者》中,安德魯派柏知道如何鑽入最理性的讀者皮膚。 ——《哥倫布電訊報》 敘事手法超越了文體界限……優美高雅,層疊堆積的恐懼,小說表達了罕見的救贖悔恨與深刻情感。《惡魔學者》絕對不要錯過。」 ——《漢密爾頓觀眾報》 本書內容絕無僅有,難以預測情節轉折,密爾頓詩詞加上呼應聖經的人物故事,更進一步剖析了憂鬱,探索人生希望的重要。 ——《溫尼伯自由新聞報》 情節錯綜複雜,探索失落、憤怒、信仰、悲傷、愛與寬恕……《惡魔學者》會把你們嚇得無所適從。 ——《多倫多星報》 節奏明快,猶如《大法師》遇上了《達文西密碼》。 ——《麥克林雜誌》 派柏就要如一顆明星發光發熱,他的文筆壯闊華麗,讓故事情節深陷恐懼,人物遭遇的情境更是生動駭人,建議最好不要在睡前看這本書喔。 ——《現在》雜誌

內文試閱

  我經過羅丹的「沉思者」(黛絲某次精準描述:「他看起來好像牙齒很痛。」),然後走進哲學系大樓。我的辦公室在三樓,我扶著把手拾步上樓,突如其來的高溫讓我全身無力。   當我抵達三樓準備轉彎時,一股強烈的暈眩讓我踉蹌靠著牆壁,緊緊扶住磚牆。偶爾我會被恐慌襲擊,讓我暫時無法呼吸,我媽說是「昏眩魔咒」。但這次與之前不一樣。我覺得自己像在墜落,不是從高處,而是掉入一個無邊界的空間。一處能吞噬我的無底洞,我腳下的大樓與全世界都成了無情殘忍的血盆大口。   而後,這感覺不見了。我很慶幸沒人看見我趴著磚牆的傻樣。   只除了一個坐在我辦公室外面的女人。   她年紀太大,應該不是學生,打扮很得體,這也不像學者。一開始我覺得她大約三十五、六歲,近看後才覺得她本人更年長,瘦骨嶙峋,看來是飲食失調讓她比實際年齡更衰老。老實說,她看起來餓壞了,剪裁合身的套裝及染成黑色的長髮都無法隱藏她的憔悴。   「厄曼教授?」   她操著歐陸腔調,類似學過英文的法國、德國或捷克人背景。這種口音讓人猜不透她的祖國究竟為何。   「我今天沒有排辦公室的開放時間。」   「是的。我看見你門口上的牌子了。」   「妳是來討論學生的嗎?妳的孩子在我班上?」   我習慣了:又一個直昇機家長,得申請第三份房貸,才能讓孩子進理想大學,專程到這裡替她拿了B的「未來希望」求情。儘管我嘴上這麼問,但我知道這不是她的來意。她是來找我的。   「不,不是。」她回答,一面撥開嘴邊的一綹長髮。「我是代人來邀請你的。」   「我的信箱在樓下,只要寫上我的名字,就可以把邀請函交給門房。」   「口頭邀請。」   她站了起來,比我想像得高一些,儘管坐下來的她看來消瘦虛弱,但她的身形卻一點也不會弱不禁風。她的雙肩挺直,尖尖的下巴指著天花板。   「我在市區有約。」我說,手已經準備開門,她也打算跟我走進辦公室。   「只要一下下就好,教授。」她說。「保證不會讓你遲到。」   我的辦公室不大,擠得滿滿的書架與疊得老高的報告論文讓這裡顯得更小,但這反而讓我感覺更溫馨舒適。學者的小窩。但今天下午,我坐在辦公桌後面,那位瘦削女士也在學生通常會坐的一張古董圓凳坐定時,我覺得自己快窒息了,孩子們通常是過來求我延長交報告的期限或給分寬鬆一點,現在我卻感覺自己彷彿身處高緯度區,空氣稀薄得不得了。   女人順順自己的裙子。她的手指太長了,唯一佩戴的首飾就是大拇指的金戒。它太鬆了,每次她的手移動,它便轉來轉去。   「通常這個時候,妳應該自我介紹。」我很訝異自己語氣如此無禮。我想這不是出自把握,而是自衛。小動物虛張聲勢,在掠食者面前製造兇猛的假象。   「抱歉,我不能將我的真名告訴你。」她說。「我也可以隨便胡謅個假名,但我不喜歡這樣,就算是善意謊言也不好。」   「這讓妳有優勢。」   「優勢?我們不是在比賽,我跟你是同一國的。」   「哪一國?」   她笑了,聽起來像是病人難以遏抑的咳嗽聲。她用手遮住嘴。   「妳的口音。我聽不出來妳是哪裡人。」她停下來,戒指不再轉動後,我說。   「我住過很多地方。」   「四海為家。」   「到處流浪,這樣說比較合適。」   「流浪就代表漫無目的。」   「是嗎?不太可能,它讓我到了這裡。」   她將身體往前靠,坐在圓凳邊緣,也許離我又近了兩、三吋,但我卻感覺她已經坐上我的辦公桌,我們的距離近到令我不安。我能聞到她的氣息。穀倉的乾草堆加上一群擁擠的牲畜。我覺得自己幾乎已經無法呼吸,快要噁心反胃了。接著,她開口了,聲音無法掩飾她的味道,但至少沒那麼濃郁了。   「我代表的客戶希望一切保密。本案特殊,讓我只能告知你最必要的資訊,希望你能體諒。」   「知道必要的就好。」   「是的。」她回答,然後抬頭彷彿在分析自己剛才聽到的話語。「只會告訴你需要知道的事情。」   「是什麼呢?」   「我的客戶需要藉助你的專業,了解一件正在發生的事情。所以我才到這裡找你,邀請你當顧問,提供專業見解與觀察,為我們釐清這個⋯⋯」她停下來,似乎在搜索能使用的詞彙,最後不得不選出「⋯⋯現象」。   「現象?」   「請原諒我的籠統。」   「聽起來很神祕。」   「有必要如此,我說過了。」   她盯著我,像是我對她提出了一些疑問,彷彿等我繼續。我也照做了。   「妳提到的『本案』,到底牽涉了什麼?」   「牽涉?這超出我能解釋的範圍。」   「因為這是祕密?或因為妳自己也搞不清楚?」   「問得很好,但若我回答,就背叛了我的承諾。」   「妳根本什麼都沒說。」   「我不想踰矩。我實在沒什麼能說的了。教授,你是專家,不是我。我得請你提供答案與觀點,因為我什麼也沒有。」   「妳看過這種現象嗎?」   她吞了口水,頸部皮膚瞬間緊繃,我能看見喉頭吞嚥的動作,就像是床單下的小老鼠。   「我見過,是的。」她說。   「妳有什麼想法?」   「想法?」   「妳會如何描述?不用專業說法,個人感覺就好。妳覺得那是什麼?」   「喔,我不能說。」她搖搖頭,垂下雙眼,彷彿我才剛與她調情,讓她尷尬。   「為什麼不行?」   她抬起雙眼看我。「因為我不知道該如何形容。」她說。   我應該要請她離開了。剛才我初見她時,心底充滿好奇,但那感覺已經煙消雲散。這段對話不會有結果,只是更古怪,也不有趣,不像是我能在晚宴上拿來閒扯的話題,說有個瘋婆子來找我做一件事。因為她不瘋狂,因為每次跟無害的怪人簡短交談時,本應存在的保護紗被人撩起來了,讓我覺得暴露。   「你們為什麼需要我?還有很多英文教授啊。」我聽見自己繼續說。   「但沒幾位惡魔學者。」   「我不會這樣描述自己。」   「不會嗎?」她咧嘴一笑。她似乎想用輕鬆的幽默態度驅散自己的認真嚴肅。「你是宗教故事、神話的專家,不是嗎?特別是《聖經》有紀錄的撒旦行為?還有古文明的惡魔活動,難道我的研究錯了嗎?」   「妳說的都對。但是我對課本文獻外的惡魔或人為活動一無所知。」   「當然!我們也不期望你有親身經歷。」   「誰有過呢?」   「就是說啊!不,教授,我們需要的是你的學術內涵。」   「我不確定妳到底懂不懂。我不相信那些。」   她顯然沒聽懂,皺起了眉頭。   「我不是牧師,也不是神學家。我不認為惡魔存在,也不認為耶誕老人存在。」我繼續說。「我不上教堂。我從來不相信《聖經》或其他宗教文獻中的事件真實發生過,特別是超自然事件。你們想找惡魔學家,我建議可以去梵蒂岡。也許那裡還有把這種事情當嚴肅議題看待的人。」   「沒錯,」她又笑了。「我保證那裡是有的。」   「妳替教會工作?」   「我工作的機構有大筆預算,涵蓋職責很廣泛。」   「那麼我想妳的答案是確定的。」   她靠向我,突出的手肘碰到了膝蓋。「我知道你跟人有約。你還有時間到中央車站,還來得及。那麼,我可以將我客戶的邀約告訴你了嗎?」   「我有告訴過妳我要去中央車站嗎?」   「你沒有。」   她紋風不動,似乎想強調自己的認真。   「可以嗎?」感覺過了整整一分鐘後,她又問了一次。   我往後靠,示意她繼續。我不用再假裝了。剛才那幾分鐘已經讓她的存在明確強烈,幾乎讓她有如緊緊擋住夜店大門的守衛。   「我們會讓你在最迅速方便的時間飛到威尼斯。最好是明天。你會住進老城區最好的飯店——那也是我個人的最愛。我們不需要任何書寫文件或報告。事實上,我們希望你不要對現場人士以外的人們洩露任何觀察。就是這樣了。當然,所有費用由我們支付。頭等艙,還有希望你覺得合理的一筆顧問費。」   說完她站起身,朝我的辦公桌走近一步,從馬克杯拿起筆,在電話旁邊的便條紙寫了一個數字,它超過我年薪的三分之一。   「你們要付我這筆錢,只是讓我飛到威尼斯,造訪某個人的房子?然後再飛回來?就這樣?」   「就是如此。」   「這太扯了吧。」   「你懷疑我的誠意?」   「希望妳不要介意。」   「完全不會。有時我會忘記,對某些人而言,事情的真實性很重要。」   她伸手到夾克口袋,將一個白色信封放在我桌上,上面一片空白。   「這是什麼?」   「機票、事先支付的飯店預定確認函。一張面額是你顧問費四分之一的支票,其餘等你回來就會付清。以及你要前往的住家地址。」   我的手懸在信封上方,彷彿碰觸它,就要抵達某種轉捩點。   「當然,很歡迎你帶家人一同前往。」她說。「你有妻子?一個女兒?」   「我有女兒,至於妻子,我就不確定了。」   她抬頭望著天花板,閉上雙眼,然後背誦:   歌頌婚姻之愛,這神祕的律法,   人類孕育子孫的真正起源,   平凡事物的樂園唯一的禮儀。   「妳也是研究密爾頓的學者?」她睜開雙眼後,我問。   「我還不如你,教授。我只是很欣賞他罷了。」   「一般的仰慕者不會背誦他的作品。」   「我認真研習過他,這也是我的天賦,但我從來沒體驗過這位詩人筆下的描述。人類子孫。我沒有小孩。」   最後這句告白讓我驚訝,經過剛才的模稜兩可後,她竟然語帶哀傷地吐露個人私事。   「密爾頓說子孫能帶來喜悅,這是對的。」我說。「但相信我,婚姻乃樂園尋常之事,這可差遠了。」   她點頭,但似乎不是因為我說的話。她像是在認同別的事情。或許她只是因為自己說完了該說的話,等待我的回答。我給了她答案。   「我沒辦法答應。無論這是什麼事,雖然很誘人,但有點超乎我能力範圍了。我不能接受。」   「你誤會了,教授。我不是來聽你答覆的,我是來轉達邀約,如此而已。」   「好,但恐怕妳的客戶要失望了。」   「這很少發生。」   她迅速轉身,走出辦公室,我原本期望她能友善道別,類似再見,教授,或是對我揮揮消瘦的手臂,但她只開始朝樓下走去。   等到我站起身,將頭伸出門外要找她時,她早就不見蹤影了。   ※※※   在大西洋上空三萬呎,我是頭等艙唯一還亮著閱讀燈的乘客,身旁的黛絲斷斷續續打瞌睡,日記放在大腿上。這是瘦女人來辦公室找我之後,我第一次思考威尼斯到底有什麼在等著我。   昨天一整天,似乎有許多變化球朝我丟來,我完全不知道該先接哪一顆球。我最好的朋友得了絕症,我的婚姻破碎;疑似教會信差的人士拿了一大筆錢給我,要我去拜訪—嗯,究竟是要拜訪什麼?她只有提到我對密爾頓作品的研究,不對,不是這樣說的,她說我是惡魔學者。   雖然我們已經在高空中的波音旅館,但只要想到這裡,我就覺得不舒服,我乾脆繼續看書,那是我的最愛——旅遊指南。   我是那種讀過的地方比去過的地方還要多的書呆子。多半時候,我寧可飽覽景點,也不願意實際造訪。倒不是我不喜歡遙遠國度,但我總會明確感受自己是外地人。無論我人在哪裡,總會有不同程度的類似感受。   但我依舊期待到威尼斯一遊。我從未造訪那裡,我想與黛絲一起體驗它的豐富歷史與美麗景致。我希望它能讓她擺脫現有的心理狀態,或許到異國壯麗景點的即興冒險足以讓她的雙眸再度充滿光彩。   我繼續研讀威尼斯各地標背後的血腥歷史,人們為了土地、貿易與宗教所掀起的征戰。我記下黛絲會喜歡的餐廳與景點,努力成為她最博學的專屬導遊。   我起身伸展雙腿,飛機的嗡嗡聲彷彿機器子宮撫慰了我,加上我身邊沉睡的乘客,讓我感覺非常詭異。我是橫越大西洋的幽魂,在這空間飛馳;我是這無止境的黑夜中,唯一清醒的靈魂。   但還有另一個人。一位老先生站在通往洗手間的走道前端,低頭看著自己的鞋尖,彷彿很無聊。我走近他時,他抬頭看我,似乎很高興發現我這位意料外的同伴,然後他微笑了。   「我不孤單耶。」他語帶歡迎,有義大利口音,臉龐線條柔和,俊俏有如老一輩的電影明星。   「我在看書。」   「真的嗎?我也愛看書,」他說。「偉大的經典。人類智慧的累積。」   「而我只看了一些旅指南。」   他大笑。「那些書也很重要!在威尼斯絕對不能迷路。你得找到方向。」   「我看的每一本書都說,在威尼斯迷路是它最大的魅力。」   「流浪,可以。迷路?那可是兩碼子事。」   我還在思考老人這句話的含義時,他突然將手放在我肩膀,強而有力地抓住我。   「你為什麼要去威尼斯呢?」他問。   「工作。」   「工作!啊!你是小偷!」   「為什麼這麼說?」   「威尼斯的一切都是偷來的。岩石、遺跡、聖像、教堂的黃金十字架,全都是別的地方來的。」   「為什麼?」   「因為那裡原本什麼也沒有。沒有森林、礦場、農場。這個城市侮辱了上帝,因為它完全建立在人類的驕傲上,甚至矗立在水中!這種魔力可能讓天父開心嗎?」   儘管他話中蘊含虔誠,口氣卻透露完全相反的語調,幾乎成了低俗笑話。他完全不介意「人類驕傲」的冒犯,或天父的不爽。相反的,他似乎覺得很興奮。   他越過我肩膀,望向熟睡的旅客。   「被庇佑的天真睡眠,」他評論。「唉,它很久沒找上我了,我好久沒體會這種健忘帶來的舒適了。」   然後他的眼神移到黛絲身上。   「你的女兒?」他問。   當下我幾乎很確定自己看錯這個人了。他不是想找失眠旅客閒聊的客氣老人。他在假裝、掩飾自己真正的渴望,隱藏他站在這裡與我聊天的原因。   我腦子想到好幾種答覆——干你屁事!或你敢再看她!——但我只是轉身,直接回到座位。我聽見他在我背後進了廁所,直到我坐定時,他還沒出來。   我假裝看書,眼睛盯著廁所門。雖然我接下來的一個小時都保持清醒,他還是沒有出來。   最後我終於站起來,走過去敲廁所門,但它根本沒鎖,我拉開門,裡面空空如也。

作者資料

安德魯.派柏(Andrew Pyper)

1968年出生於加拿大安大略省斯特拉特福,是多倫多大學法律系學士、麥吉爾大學英語文學學士與碩士。他在1996年取得律師資格,但從未執業。 派柏初試啼聲的作品是短篇故事集《親吻我》(Kiss Me),在1996年出版後大受好評。之後派柏獲邀前往育空地區的道森市博頓宅邸擔任駐地作家,也在特倫特大學的尚普蘭學院擔任講師。 派柏陸續出版五部長篇小說。第一本小說《失落女孩》(Lost Girl)是《環球郵報》1999年的名著佳選,也獲選《紐約時報》與《倫敦標準晚報》「最值得關注的小說」(2000年),並改編為電視影集。第二本小說《貿易任務》(The Trade, 2002)獲選為《多倫多星報》的年度十大好書。第三本小說《野火季》(Wildfire Season, 2005)為《環球郵報》年度最佳好書,在英國、加拿大、美國和荷蘭廣受好評。第四部小說《殺戮循環》(The Killing Circle, 2008)不僅是加拿大的暢銷書,也在荷蘭、西班牙、德國、義大利、葡萄牙和日本等國發行。第五部小說《守護者》(The Guardians, 2011)獲選當年《環球郵報》的百大好書。 派柏的寫作功力在第六本小說《惡魔學者》發行後,贏得更多的注目。獲選為2014年國際驚悚作家協會的最佳小說、《出版人週刊》2013年春季十大推理恐怖小說、美國書商協會2013年度選書、亞馬遜網站2013年度選書。電影版權已經由環球影業,及以《阿甘正傳》奪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的勞勃.辛密克斯(Robert Zemeckis)的公司ImageMovers取得,電影拍攝工作籌備中。

基本資料

作者:安德魯.派柏(Andrew Pyper) 譯者:陳佳琳 出版社:大塊文化 書系:R 出版日期:2017-07-27 ISBN:9789862138076 城邦書號:A1400394 規格:平裝 / 單色 / 336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