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499輕鬆升級VIP
目前位置:首頁 > 套書館 > 人文藝術
符號大全(3冊)
left
right
  • 不開放訂購不開放訂購

內容簡介

《符號之書:幾何、宗教、天文、私徽,歐洲經典符號造形圖解》 出版80年,符號設計經典, 著名字體設計師魯道夫.科赫(Rudolf Koch)代表著作。 全書收錄14類,493種符號。 設計師必備的圖案與LOGO設計圖典, 透過大師的筆畫,理解符號背後的意義。 見山是山,見山也是水。所指、能指、符指、符碼、意符、意指……符號的世界,未必充滿約定俗成的解讀。從設計者的視角出發,一筆一劃,建構的都是設計者對世界的想像。點是所有符號的起源;水平線代表了我們所在的世界,且象徵生命均勻地流動;三角形代表了古代埃及人對於神格的想像,同時也是哲學家畢達哥拉斯對於智慧的象徵…… 本書初版於1930年,由著名字體設計師Rudolf Koch進行全書的圖像蒐集與重新繪製。全書集結了各種原始與中世紀符號,是所有談論符號學的書籍中,最具代表性的必讀作品。全書並分為14種不同符號類型,包括:一般符號、十字、基督教象徵符號、花押字、石匠專用符號、地火水風四元素、天文符號、占星符號、植物符號、化學符號、私徽符號、各種來源的符號,以及符文。大量符號案例與歷史意義,直到今日,仍提供無數設計師圖像與LOGO設計的靈感泉源! *** 《看得見的符號:154個設計藝術案例 理解符號學基本知識》 【亞馬遜4.5顆星★★★★☆評價】 亞馬遜13年藝術設計長銷書.最新增訂版 豐富大量的設計、藝術實際案例,帶領讀者探索視覺語言的世界! 「簡單解決複雜的符號學課題!」 「清晰、簡潔、啟發靈感,最重要的:很有趣!」 「要不是為了滿足直接的生物性需求,人們其實會是活在一個充滿象徵符號而非具體事物的世界。」 ——貝塔朗菲《一般系統論》 我們活在一個充滿符號的世界;我們如何理解這個世界,端看我們如何解讀我們所看到的事物。 一張兒童肖像為何會被解讀成犯罪?廣告圖像如何透過增加文案,如虎添翼地強化訊息?塗鴉做為「視覺方言」,為何更能撼動人心?唯有先被視為廢物,才有可能在未來成為值得收藏的品項?……為何欣賞藝術時,無法感受到評論家的說法?而創作者又可以如何善用視覺語言,來傳達更精準的創作概念? 在這個充滿政治、消費訊息的現代社會中,廣告、傳播媒體、設計與藝術作品,形塑出我們所處的視覺生活表象,也是大眾溝通的重要媒介。而身為藝術或設計的創作者,如何更有效率、更快速地把正確的訊息與訴求傳達給閱聽者,理解「符號」、應用「符號」,便是關鍵。 這本符號學入門書透過了當代藝術、設計代表人物們的範例,類型包括平面設計、字形設計、插畫、廣告、塗鴉及藝術作品,深入淺出地介紹索緒爾、皮爾斯到安伯托.艾可等理論大師的符號學概念,帶領讀者探索視覺語言的世界、理解視覺傳播的運作。 對於藝術設計創作者來說,本書更可以幫助創作者解開自己作品當中的符號之謎,並透過符號模式的靈活應用,得以發展出更具有多重意義的設計巧思,篇末的創意練習更有助於透過操作來實踐這些概念。 *** 《符號帝國(完整導讀版,詹偉雄導讀)》 當欲望跌進一條死巷,東京打開了千百個出口。 一九七○年,巴特宣稱日本將是符號產製與消費的終極國度。 如今,將此書置於日本戰後重新崛起、各類商品風行全球的脈絡, 會發現巴特或許無心插柳,卻極為精準地預言了日本當代文化經濟的核心構成: 操作符號、製造意義、深植人心。 這對與日本有著深刻複雜關係的我們來說, 正是重新探究日本有別於歐美、「另類現代性」的一個閱讀起點。 日本是書寫的國度, 羅蘭.巴特在日本邂逅了最貼近他理念與狂熱的符號系統。 日本最能遠離西方符號驅力在我身上引發的一切厭惡、惱怒、拒斥。日本的符號很強烈:令人激賞地井然有序、安排得宜、標示清晰,保有自主,從不西化或理性化。日本的符號是空的:它的符徵逃逸了,在這些無償支配一切的符徵深處,無神、無真理、無道德意義。值得一提的是,在日本,到處揭示著這種符號呈現出來的優越特質、高尚的自我肯定及情欲魅力,一切表露在物品及最微不足道的舉止(那些我們通常視為毫無意義或庸鄙不堪的行為)之中。因此,符號場域將不會透過它的制度面來探求:重點不在於藝術、民間傳說,甚至是「文明」(我們不會將封建日本與現代科技的日本互為對比)。我們要探索的主題,是都市、商店、戲劇、禮儀、庭園、暴力;我們要探索的主題,是幾個動作、幾道菜、幾首詩;我們要探索的主題,是臉孔、眼睛,還有畫筆。這一切,乃是運筆寫下,而非畫下來的。 ——羅蘭.巴特

作者資料

魯道夫.科赫(Rudolf Koch)

德國字體設計師、書法家、藝術家和書籍裝訂師。 科赫生於紐倫堡,16歲時前往哈瑙(Hanau),白天在金屬鑄造廠當雕刻學徒,晚上到當地的美術學校上課。他後來並未從學徒出師,在1896年便回到紐倫堡受訓一年準備成為美術教師,但在萊比錫找到設計師的工作。他發現自己很擅長用平尖筆書寫不同風格的字體,在30歲時加入位於美因河畔奧芬巴赫(Offenbach am Main)的一間字體鑄造廠,即後來的克林斯波爾字體鑄造廠(Klingspor)。 科赫為克林斯波爾設計了多款字體,其中又以Neuland和Kabel兩種字體最為人所熟知,他的設計風格深受英國美術工藝運動、古代手抄本文字及手寫哥德體影響,對德國二十世紀初的裝飾藝術影響極為深遠。科赫於58歲時遽然離世,其設計的字範及字模更曾於二戰時遭到大量毀壞,因此一度遭到後世忽略。 所幸門下多位學生承繼科赫的美學思想,後來皆在平面設計領域發光發熱,著名者包括藝術家暨字體設計師弗里茲.克雷德爾(Fritz Kredel)、德國書法家、字體及書籍設計師暨插畫家貝特霍爾德.沃爾佩(Berthold Wolpe)和美國插畫家、字體及書籍設計師暨作家華倫.查培爾(Warren Chappell),而科赫在平面藝術領域的卓越成就也重新獲得世人重視。

大衛.克羅(David Crow)

英國曼徹斯特都會大學溝通設計系畢業,之後於倫敦的Assorted iMaGes擔任設計師以及 Island Records的藝術總監,後自立門戶提供顧問服務,以自由設計師的身分為滾石唱片(Rolling Stones Records)、維珍唱片(Virgin Records)、Phonogram及The Royal Shakespeare Company等公司合作。後來因出任利物浦約翰摩爾斯大學平面設計學系主任而轉向學術界,目前為曼徹斯特都會大學藝術學院院長。

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

1915/11/12-1980/3/26 二十世紀歐陸重要思想家、法國「新批評」大師、文化符號學開拓者。他堪稱當代最具影響力的文藝奇葩、最富才華的散文家,於符號學、社會學、文化研究、文本理論、結構主義等領域,皆有傑出貢獻,與傅柯、李維.史陀、拉岡、德希達、布希亞等巨擘並稱於世。巴特擅長以秀異雅致的文字提煉「文本的歡愉」,發想「作者之死」文學觀,並將流行、時尚等大眾語言,融入當代文化主流,為現代人開啟跨越世紀的認知視窗。巴特的著作和同時代諸多理論思潮皆有交集與對話,但始終保有其獨到之處及個人思想發展上的一致性。一九八○年,巴特在穿越拉丁區大街時,發生車禍意外,引動舊疾,一個月後辭世。他的每部作品皆為響亮的傳世名篇,如《寫作的零度》、《神話學》、《戀人絮語》、《符號帝國》、《流行體系》、《明室》等。逝世將近四十年,其著作的影響力與魅力絲毫不減。二十世紀歐陸重要思想家、法國「新批評」大師、文化符號學開拓者。他堪稱當代最具影響力的文藝奇葩、最富才華的散文家,於符號學、社會學、文化研究、文本理論、結構主義等領域,皆有傑出貢獻,與傅柯、李維.史陀、拉岡、德希達、布希亞等巨擘並稱於世。巴特擅長以秀異雅致的文字提煉「文本的歡愉」,發想「作者之死」文學觀,並將流行、時尚等大眾語言,融入當代文化主流,為現代人開啟跨越世紀的認知視窗。巴特的著作和同時代諸多理論思潮皆有交集與對話,但始終保有其獨到之處及個人思想發展上的一致性。一九八○年,巴特在穿越拉丁區大街時,發生車禍意外,引動舊疾,一個月後辭世。他的每部作品皆為響亮的傳世名篇,如《寫作的零度》、《神話學》、《戀人絮語》、《符號帝國》、《流行體系》、《明室》等。逝世將近四十年,其著作的影響力與魅力絲毫不減。

詹偉雄

台大圖書館學系、台大新聞研究所畢業。曾擔任過財經記者、廣告公司創意總監、文創產業創業者,參與博客來網路書店與《數位時代》、《Shopping Design》、《Soul》、《Gigs》、《短篇小說》等多本雜誌之創辦,著有《美學的經濟》、《球手之美學》、《風格的技術》等書。 退休後領略山岳與荒野之美,生活重心投注於山林走踏與感官意識史研究。2019年協助青年登山家張元植與呂忠翰攻頂世界第二高峰發起「K2 Project 8000 攀登計畫」,目前專職於文化與社會變遷研究、旅行、寫作。

基本資料

作者:魯道夫.科赫(Rudolf Koch)大衛.克羅(David Crow)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詹偉雄 出版社:麥浩斯 出版日期:2016-11-17 城邦書號:1GW037SC 規格:平裝 / 部分彩色 / 592頁 / 19cm×26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