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423世界閱讀日加碼
目前位置:首頁 > > 人文藝術 > 傳記
中國經營之神褚時健:從菸王到橙王,勞改商學院20年,練就991億獲利的經營基因
left
right
  • 書已絕版已絕版,無法販售
  • 中國經營之神褚時健:從菸王到橙王,勞改商學院20年,練就991億獲利的經營基因

  • 作者:先燕雲張賦宇
  • 出版社:大是文化
  • 出版日期:2016-01-05
  • 定價:430元

內容簡介

說到經營之神,你想到誰? 台灣、日本出現過的經營之神,都曾受到政府政策扶持, 但這裡有個人,卻是中南海從不宣揚的經營長才 他年薪5萬人民幣,10年不到賺了將近1000億人民幣! 他不是聯想柳傳志、不是小米雷軍、不是娃哈哈宗慶後, 連阿里巴巴的馬雲都還沒破他的紀錄。 你一定沒聽過他,他是從菸王到橙王的經營之神褚時健。 褚時健,1928年生,今年已快高齡90, 雲南省華寧縣人,人稱「傳奇菸王」。 他在國共內戰、土改、反右、文革等動亂接連四起的時期長大, 從小用玉米烤酒出售,在苦難中練就降低成本、生產效益、市場嗅覺的本領, 沒讀過商學院,全憑勞改時做糖廠的經驗,邊做邊學, 將一家資金短缺、技術落後的捲菸廠,改造成亞洲最大的菸廠——紅塔集團; 成為世界第五大的企業,為中共帶來991億元的稅利。 他因為官員「搞錯了」而遭到勞改20年, 50歲接手雲南一家還在使用19世紀設備的菸廠, 在中央漠視、經營活動動輒遭到舉報的情況下, 十年不到,成為中國最大——玉溪捲菸廠,一包菸能賣900多元台幣, 只用4000名員工,獲利直逼10多萬名員工的大慶油田。 轉投資遍及金融、能源、電力、菸業全供應鏈……, 如果你去過大陸,一定聽過他的「紅塔山」香菸。 這本書講的不是紅塔山傳奇,而是褚時健唯一授權的人生傳記與事業心得, 他遭判無期徒刑,假釋出獄之後,窩在雲南偏鄉的住處,訪客竟然絡繹不絕: 包括聯想集團柳傳志、中國最大房地產企業萬科集團董事主席王石……, 專程拜訪他「取經」請益。 甚至有年輕人站在他家門口苦等多日,只為當面聽他說幾句話指點迷津。 從「菸王」變「橙王」,為何這麼多中國企業大老都敬他? 為什麼媒體與網友(私下)給他的歷史定位是「經營之神」、「最老男神」? 他給所有年輕人(幾乎所有人都比他年輕)的建議是: ◎人,要讓經歷的一切都值得 .不需要有思想的年代,你更得有自己的想法: 其他人徵糧痛打地主,褚時健徵糧卻能使雙方滿意,全縣農民都甘心接受; 「上有政策,下就必須有對策」,他的協調技術是什麼? .勞改商學院,二十年「畢業」,人,不要白白吃苦: 生產低落的糖廠,創造奇蹟、扭虧為盈; 那時大饑荒剛結束,褚時健卻能讓小工廠種菜養豬、人人都有好福利可拿? ◎50歲才起步,不遲:限制太多?就創造條件 .出神入化的簡單本領:「利益平衡」和「經濟效益」,成為中國最大菸廠 褚時健與其他國營企業家最大的不同在哪? 其他人做事先考慮約束條件,他先選擇必要條件,遭遇難題再設法解決。 特別擅長「適當讓渡利益,進而獲得更大的利益」,這之中又如何拿捏? .內部管理革命,步向偉人的關鍵: 改變工人的態度:從「一條菸裡只剩9包菸」到地上的每一縷菸絲都自動撿起來; 幾乎不擴充人力:年產量從30萬箱菸暴增至228萬箱,成為全中國工作效率最高的企業…… 褚時健如何激出員工發自內心的責任感? .環境設限擋不住他: 誰不想「在反對聲中前行」,但如何成為有冒險精神的企業家,而非賭徒? 工廠沒政府扶持,怎麼找出路? ◎入獄失去一切,76歲出獄後神展開 「這一生至少當一次傻瓜」的精神,從沒種過柳丁,卻創造了褚橙傳奇, 如今在中國大陸炙手可熱的「褚橙」,原本來自於南方大量種植、價值不高, 10元一袋的冰糖橙,褚時健卻選它來種?為何他總是慧眼獨具? 褚時健說:「我這一生,就講一點——任何情況下我都要有所作為。」 他視經歷是一種財富,如果你被經歷壓倒,就無法得到這筆財富,                顛沛,成就褚時健成為一位特立獨行的經營之神, 也成就他了不起的企業家精神。 【名家推薦】 盧克文(宏達電基金會董事) 李志強(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副教授) 「我有很多粉絲,但我個人是褚時健的粉絲……褚廠長身上集中體現了中國企業家的一種精神,是一種在前進中遇到的困難,並從困難中重新站起來的精神。」 ——王石(中國商界領袖、萬科集團董事會主席) 「褚橙好吃,但它並非只是一個普通的、好吃的柳丁,它是褚老精益求精、一絲不苟的精神結晶。褚橙的崛起,甚至關乎一個行業的尊嚴。」 ——喻華峰(農產品推手、本來生活網創始人) 「一個人跌倒再爬起來並不難,難的是從至高處落到最低谷,還能走得遠,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在褚老身上,似乎有一種『超能量』,這種能量,來自他做人、做事的高標準與嚴格要求。也正是這種超級能量,使他站得更高、走得更遠。」 ——馮侖(地產思想家、北京萬通地產董事長) 「我欣賞所有跌倒後能爬起來的人,尤其是那些被人身後推倒而非自己跌倒的人。」 ——韓寒(2010年《時代雜誌》百名影響世界人物、作家) 「我吃過他的柳丁,這麼大年齡才開始創業又做得這麼好,確實給我們這些非常大的激勵。」 ——王健林(地產教父、大連萬達集團創始人暨董事長) 「一個真的英雄總是在無法想像的困境中、在不可思議的時點上崛起!褚時健因這幾個柳丁,拉開了與這個時代所有優秀企業家的距離,使自己不僅成為一個不倒的商業傳奇,而且成為了一個不朽的勵志英雄!」 ——龔曙光(瀟湘晨報社長)

目錄

推薦序一 褚時健對台灣產業的品格啟示/盧克文 推薦序二 我為何崇敬褚時健?/王石 推薦序三 一個互聯網的柳丁/喻華峰 序    我一生所追求的 前言   見證風雨二十年 上篇   1928-1979:讓經歷的一切都值得 第一章  不認命的石柱 第二章  昆明:看似無用的經歷,日後都有意義 第三章  不需要有思想的年代,有了自己的想法 第四章  勞改商學院,二十年「畢業」 中篇   1979-1995:巔峰時刻——五十歲才起步 第五章  治理整頓玉溪捲菸廠 第六章  褚時健出神入化的簡單本領 第七章  1982——驚動中南海的褚時健元年 第八章  環境處處設限也擋不住他 第九章  衝撞體制的「第一工廠」垂直整合革命 第十章  第一工廠革命,繞開規定與穿越防線 第十一章 內部管理革命——步向偉人的關鍵 第十二章 革命之後,紅塔山崛起 第十三章 亞洲菸王的關索壩大改造 第十四章 菸外出擊,締造「帝國」 第十五章 步入巔峰——內部管理制度化,版圖自然擴大 下篇   1995-:失去一切,七十六歲再度神展開 第十六章 菸王隕落——摸著石頭過河,大多倒下 第十七章 菸王入獄,七十六歲失去一切 第十八章 這一生至少當一次傻瓜——褚橙傳奇 第十九章 重回哀牢山,菸王變橙王 第二十章 「我這一生,就講一點——任何情況下我都要有所作為」 褚時健說 編輯後記

序跋

我一生所追求的
◎文/褚時健   出一本寫我的書,並非我的需要。一個人活到這個歲數,經歷過這麼多事情,對於述說已經沒有了興趣。   當玉溪捲菸廠廠長的時候,有人寫過。那時是那時的環境,也許作者覺得作為一個企業家,我有值得寫的東西。時過境遷,我淡出了人們的視線,也就是人們說的「跌到了谷底」。再次成為大家感興趣的話題,是在我成為一個果農,種出了好吃的果子的時候。所謂的「觸底反彈」,使得很多人表示出對我人生的興趣,出一本關於我的書,好像也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   出版公司的編輯找到我時,我並不積極。我老伴甚至問:「你們出這本書,我們要不要出錢?」不是小氣,而是認為自己出錢寫自己,這種事情我們不做。   由燕雲和賦宇寫這本書,我有我的考慮。因為彼此認識多年,有一些事情,燕雲還和我們一起經歷過,對我和我的家庭比較熟悉,對我們所面對的種種波折和我們最後的收穫有一種理解。寫這種東西不是趕時髦,不是抓商機,他們是想對我的人生和實踐有更好的總結,想從裡面發掘出一些有價值的東西。   要說我一生的追求,我想很簡單,不管是為國家做還是為自己做,我都有一個不變的追求:沾著手的事情就要做好,大事小事都一樣。我有過失敗,有過教訓,能走到今天,還是個性使然。我這個人的性情就是不服輸,用句時髦的話說:看重自我價值的證明。我希望對我的家鄉、對我的民族、對我的國家做點好事,我們這一代人,逃不掉的有一種大的責任感。做好自己的事情,這就是我的追求。   我這個人不習慣講什麼大道理,我對人生的體會就是自己走過的路。一個人的經歷,他的情感、榮譽、挫折,包括他的錯誤,都屬於這條路的一部分。從這個角度來講,經歷是一筆財富。但一個被經歷壓倒的人,是無法得到這筆財富的。   2013年我85歲生日的時候,我對大家說,我和老伴都是屬牛的。其實我們並不屬牛,只是有牛的性情。也就是說,我一輩子都要做事,任何境況下,我都要有所作為。只要活著,就要做事,只要有事可做,生命就有意義。   我的一生經歷過幾次大起大落,我不談什麼後悔、無悔,也沒有必要向誰證明自己生命的價值。人要對自己負責任,只要自己不想趴下,別人是無法讓你趴下的。小先問過我:「你如何評價自己的人生?」我說:「這要由別人或後人來講,自己不好說。」對我來說,過去的就過去了。過好今後的日子,做好最後的事,這是我現在想的事情。   我說,寫我時不要編故事、不要講大道理,求真求實最好。我不是什麼天才,也不唱高調,一世為人,我追求完美和卓越,遵循實事求是。   從這個角度來講,也許我的人生,還真的有些可以總結的東西。   2014年7月   褚時健

內文試閱

  管理初體驗:當伙食委員     抗戰後期,昆明物價一度高於全國,幣值劇貶、物價飛漲、物資匱乏。褚時健清楚的記得,物價漲得最兇的那段時間,貨幣貶值到原本上午可以買一斤大米的錢,下午卻連半斤米都買不了。   窮學生的生活費不多,用起來處處捉襟見肘,對這些正在發育的學生來說,吃不飽飯是那時記憶最深的事情。當時龍淵中學的校方不包食堂,交由學生管理。買東西、記帳都是學生負責,這個負責的學生叫伙食委員,伙食委員是由學生選舉的。校方的事務主任把收到的伙食費交給伙食委員,買米、買菜等一切事項,就由他來安排。   同學們很快就發現了褚時健精於計畫、行動果斷的特點,選他當了伙食委員。褚時健認為,要想管好伙食,關鍵是買米、買菜,只要買得價廉物美,伙食就能辦好。而要想價廉物美,先得進行市場調查,摸摸行情。   那時,有些米店頭天晚上會往米裡加點兒水,這種潮米秤起來重,但煮飯就煮不漲。還有的米店是用加石粉的法子欺騙顧客,加了石粉的大米看起來又白又亮,但淘米時白石粉一洗就掉,出飯量就打了折扣。   褚時健從小練就的生活技巧此時發揮作用,這些伎倆瞞不過他。他抓點兒米一看,就知道乾得是否透;拿嘴一咬,就知道有沒有回過水;用手一搓,就曉得加沒加石粉。幾天工夫,就連市區哪個集市的菜便宜、哪個小販的秤準不欺客,他都摸了個一清二楚。   「老師把錢交給我,我把錢數數,一路小跑到車站。從那裡進城,趕到米店,先把米買了,不跑快點兒,米價漲了,伙食費就不夠開銷了。再一個就是買小菜,過去是炊事員買,他是個四川人,會吃回扣,所以伙食水準明顯和花的錢不符。我們自己買,一分錢不差,還買得便宜。最得意的就是我當伙食委員的時候,大家的肚子可以放開吃。」   初中三年,褚時健多次當選伙食委員。他評價自己:「同學們還是認可我這個伙食委員的,要不然,我一個初中生怎麼會管全校的食堂呢?   「不過,我們也占點兒小便宜。星期六晚上,昆明的同學都回家了,我們外縣的人不多,就三、四個。星期六下午打完籃球,肚子很餓,食堂的鑰匙我拿著,我們就開門進去吃冷飯。幾個同學,每人用大碗滿滿的摁一碗,買點兒辣椒炒炒豆豉,一小碗豆豉下飯,就吃了好幾碗飯。」   就此確定人生道路   抗戰勝利了,人們卻並沒有等來期盼的太平日子。飽受苦難的民眾對政府產生了強烈的信任危機,學生運動如火如荼。褚時俊這時已經成為一名共產黨人,他相信僅靠科技文化並不能救這個衰微民族於水火,只有推翻「三座大山」(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黑暗統治,才能拯救民族的危亡。   在堂哥的影響下,褚時健和他的堂兄弟褚時仁、褚時傑都參加了「反獨裁、要民主」的進步學生運動。   1945年11月25日晚,昆明幾所大學的學生自治會,在西南聯合大學舉行時事討論晚會。吳晗、周新民、聞一多參加了討論會,錢端升、伍啟元、費孝通、潘大逵等教授就和平民主、聯合政府等問題做了講演。   這天會場裡有五、六千學生,褚時俊和褚時健兄弟也坐在會場中。講演正進行時,突然傳來槍聲,國民黨昆明防守司令部派第五軍邱清泉部包圍了會場。軍人們先用衝鋒槍對空射擊,以示警告,隨後特務們衝進會場來搗亂,現場一片混亂。   1946年,西南聯大開始分批北歸,堂哥褚時俊也要走了,他將回到清華大學完成自己的學業。褚時健和二伯家的堂哥褚時仁一起,到車站為大哥送行。大哥雖然走了,但他已經把年輕的兄弟褚時健、褚時仁和褚時傑帶上了一條充滿艱辛的道路。他相信,他們必將完成從進步學生向革命者的轉變。   那時的昆明,並沒有因聯大的撤離而平靜,學生運動風起雲湧,一張書桌已安放不了年輕學子怦怦跳動的心臟了。   7月11日,民盟中央委員李公樸慘遭暗殺。   7月15日,聞一多在李公樸先生的追悼會上,面對國民黨特務,慷慨激昂的發表了著名的〈最後一次的講演〉,他說:「去年『12.1』,昆明青年學生為了反對內戰,遭受屠殺,那算是青年的一代獻出了他們最寶貴的生命!現在李先生為了爭取民主和平,而遭受反動派的暗殺,我們驕傲一點說,這算是像我這樣大年紀的一代,我們的老戰友,獻出了最寶貴的生命!這兩樁事發生在昆明,這算是昆明無限的光榮!」   聞一多在〈最後一次的講演〉中留下了這樣的話:「歷史賦予昆明的任務是爭取民主和平,我們昆明的青年必須完成這任務!」   當天下午,聞一多在回家途中被國民黨特務殺害。   「12.1」事件和「李、聞」事件,暴露了國民黨政府血腥殘暴的一面。褚時健和當時的進步青年一樣,並沒有感到害怕,他只是更加明白,爭取民主可能會付出血的代價。   「可以說,我的人生道路那個時候就確定了,就是幹革命,建立一個民主自由的新中國。我參加了青年團,喊著『打倒蔣介石,大家有飯吃』、『要民主要自由不要獨裁』的口號整天上街遊行,鬧學潮、鬧革命。1947年,我考上了高中,不過我根本就沒有上學。我覺得,在那種時局下,我已經沒有讀書的心情了。」   1948年,在得知自己因參加學生運動,被國民黨特務盯上的消息後,褚時健悄然離開了昆明。   徵糧引發暴動,褚組長協調奏效   1949年12月9日,雲南省主席盧漢在昆明五華山光復樓,宣布雲南起義。   1950年2月20日中午1點,陳賡、宋任窮、周保中等將軍,率第二野戰軍第四兵團部隊進入昆明。在部隊乘火車到達宜良沿線時,褚時健正在宜良為迎接大部隊奔忙。當時在雲南武裝鬥爭的部隊進行了整編,褚時健被分配到宜良縣工作,離開了部隊。   陳賡兵團10萬大軍入滇,加上將從雲南西行入川進藏的部隊、起義部隊、雲南原有的地方部隊兩萬餘人,近四十萬兵馬的糧秣供給,成了新政權必須面對的一大難題。   雲南各地的幹部開始頗為艱難的徵糧工作,剛分配到宜良縣工作的褚時健,成了南羊街鄉墩子村的徵糧組組長。   這次徵糧被老百姓稱為「二次徵糧」。這一叫法不無道理,因為政府已經向百姓徵收過當年的糧稅,百姓不管政權變更,他們只覺得一年應該就交一次糧。當時省委下達的全省新徵的公糧數為七、八億斤,對剛剛迎來解放的雲南民眾而言,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數字。   徵糧開始不過三個月,雲南全省大大小小的動亂就達到幾百起,參與人數高達幾萬人。小規模的行動就是干擾徵糧,大規模的就形成暴動武裝,攻占政府機構、搶走公糧、殺害徵糧幹部。在一些地方,每徵收一萬斤糧,就有一位徵糧幹部慘遭殺害。春天開始的徵糧工作,到了初夏就發展成對暴動分子的武裝鎮壓。   褚時健當時只是個小小的徵糧組組長,可他心裡很清楚,黨給的任務一定要完成。怎麼完成,腦子要有辦法,辦事要有章法,蠻幹解決不了問題。   他和隊員說:「徵糧首先要確定每家該交多少公糧,田地就在那兒,走不了,拿尺拉著一量就出來了。所以關鍵是要確定畝產是多少。」隊員們反映,農戶不講道理,你要他們自己講,他們說每畝只收300斤。褚時健笑笑:「我從小在農村長大,農戶的脾氣我摸得清,我來和他們談。」   褚時健和農戶怎麼談呢,隊員們很好奇。褚時健對農戶說:「你說一畝只收300斤糧,你哄人是哄不過去的。我種過地,我知道,你們這個田,八、九百斤糧應該收得到。」   見農戶不反駁,褚時健接著說:「如果我給你定900斤,可能你們的口糧就緊了,要餓肚子;定600斤,那麼我的任務完成不了。我給你們定成700斤,你們的口糧綽綽有餘,我們的徵糧任務也可以完成,這個情理上說得通。你們看怎麼樣?」農戶一聽,覺得這個標準定得合理合情,同意了。到了規定交糧的時間,農民把糧食都交了上來,褚時健小組的徵糧任務又一次順利完成。   縣裡的領導聽說,別的組還不知道糧食在哪裡,褚時健小組的糧就已經入庫,就讓他給大家談談經驗。   褚時健結合實際,講得有聲有色:「做群眾工作要講得出道理來,你說徵糧重要,站在他的角度上來說,他的肚子更重要。我們要完成我們的任務,他要保證他的肚子不餓。他要拚命的報低,你要拚命的爭高,僵持著,只會把事情搞僵,朱同志的事情就是個教訓。我說,我們做工作不能這樣,雙方協商出一個解決的辦法來,各方的需求要平衡一下,單顧我不行,單顧你也不行,合情合理,大家才好接受。」   「共產黨的反對者是存在的,但農民不是政府的對頭,不要逼他們。我們打游擊,沒有當地老百姓的幫助,我們也活不下來。做事情要講個情理,就是平衡各方的利益,對大家都有好處,事情才能辦成。比如說,老解放區已經搞了土改,農民分田分地,這是基礎,用土地爭取了農民的支持,農民要保衛勝利成果,這才會有推著小車送軍糧的事情。你們大家想想,是不是這個道理?」   據褚時健回憶,縣裡有關領導採納了他的意見,各地徵糧組的工作方法有所調整。指標定高的壓了下來,農民接受了,全縣的任務也完成了。   窮瘋了的玉溪菸廠   只要研究過褚時健的檔案,都清楚他這二十年的右派經歷:從紅光農場到堵嶺畜牧場、曼蚌糖廠,再到戛灑糖廠,他一路待過的企業,之前總是很差,破破爛爛,但交給他帶路之後,這些企業都大有改觀。   地委領導的意見是,調褚時健到玉溪捲菸廠任廠長,這家菸廠是當時玉溪規模最大、效益也較好的企業。   1979年10月的一天,褚時健舉家遷往玉溪。這一天,玉溪捲菸廠派了三名員工,開著一輛載重五噸的大卡車來接他們。這輛載著褚時健一家三口和滿車柴火的大卡車,經過五個多小時的顛簸後,離開了哀牢山,駛入玉溪。   到達捲菸廠時,已近日落時分了,抬頭能看到美麗的晚霞,但低頭從車窗看出去,卻是另一番景致:破舊而雜亂的房屋,坑窪不平的路面,工人們呆滯無神的眼睛和灰暗的身影。廠區大部分房屋是用土坯建的,因為年久失修,放眼望去一片蕭條景象。   當時整個捲菸廠的生活條件都很差。普通員工一間土坯房隔成兩間,兩個人或兩家人住,員工們經常開玩笑說:「這邊的孩子撒尿,就沖在那邊的床上了。」裡面這家的通道要從外面這家中間過,只拿草席隔著,有時外面這家的男人出差了,難免生出很多尷尬事。   而最奇特的現象是,每個員工上下班都提著一只瓦罐。褚時健後來才知道,原來這些員工實在窮得買不起保溫水壺,所以只能在下班的時候,用瓦罐接一罐熱水帶回家。   褚時健剛就任,就挨家挨戶登門拜訪工人。當他走進一位老工人的家時,發現祖孫三代擠在一間不足18平方公尺(5坪半)的房子裡,他的心被深深的刺痛了。而當時全廠有三分之一的員工,都處於這樣的困難狀態。   玉菸印象:政治高亢,情緒低落   這個菸廠當時的情況是,政治高亢、情緒低落。人們的狀態也是如此,口號叫得很響,但精神萎靡不振。褚時健的記憶是:生產環境很差,機器響、溫度高、菸灰嗆,工人上班渾身汗,下班一身灰。   當時最大的問題是菸賣不出去,退貨嚴重。1979年玉溪捲菸廠的總產量是30萬箱,卻有6萬箱積壓在倉庫裡。捲菸廠有個電影院,星期六晚上大家都希望能看看電影,但退回來的菸實在太多了,只好把電影院也當作倉庫用。   1980年初,也就是褚時健剛來不久,雲南省有關部門組織了一次香菸評吸會。這次評吸會由專家對香菸的品質、味道進行現場品吸、評論,再由相關部門根據抽查結果指出存在的問題。評吸會,往往成為糖菸酒公司的訂貨風向標。   「辣!苦!嗆!」這是專家們對紅梅菸的一致評價,這些專家不願意多吸一口,就給它定調了。在主持人宣讀抽查紅梅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時,台下不時發出哄笑,這些問題包括:一包菸只有18或19支,而且竟然不是少數,有的一條菸中只有9包菸……。   「紅梅紅梅,先紅後黴。」這句市場對紅梅的流行評語,也夾雜在評吸會的哄笑聲中。因為憑手抓,工人們又都不大用心,出錯率自然高,因而這種一包菸十八、九支的情況很正常。而包裝更是糟透了,用來做菸箱的紙又薄又差,人們稱之為「馬糞紙」,很多時候,菸還沒送到零售店就散了。   褚時健帶著沉重的心情離開,他下決心一定要整頓這家菸廠。而作為整頓工作的第一步,他又恢復了抽菸。20年前,他被劃為右派時,工資從每月九十多塊驟降為每月二十多塊,為此他不得不戒了菸。現在,他需要用自己的舌頭來幫助他辨別,哪些香菸的品質是優良的、令人舒服的,哪些香菸的品質是惡劣的、讓人不快的。   到底是怎麼生產出一包菸只有十八、九支,而一條菸又只有9包的?褚時健要求增加抽查頻率,並按比率定下制度,每千包(條)應該有多少必須抽查。他認為,之所以出現這些低級問題,主要是人的責任心問題,他要求各工廠根據實際情況,建立和完善不同形式的責任制。   褚時健還定下一項制度,發黴的菸葉一律不得進入生產環節,對入廠的菸葉全部進行複烤,包裝重新選紙,進行一次徹底的設備大檢修。   褚時健為什麼這麼強?   既沒有讀過正規大學,又沒讀過商學院,甚至也沒有見過別人具體怎麼管理企業,褚時健經營企業的基因,到底來自哪裡呢?   他在企業經營中,運用得最出神入化的就是「利益平衡」和「經濟效益」,成為他在企業經營中頻頻獲勝的關鍵因素。   「利益平衡」理念的起源,要追溯到他很小的時候。他常常回憶起,每遇荒年乞丐到他們家要飯的情景,家裡本不寬裕,但媽媽還是要給乞丐半碗飯。五、六月青黃不接的時候,媽媽也總要接濟一下困難的村鄰。   這兩個事例在他心裡形成了很強的暗示,而不僅僅是一個善舉,這對他後來不斷強調的利益平衡,有著啟蒙作用。   如果說少年時期的經歷更多是一種潛意識,那麼他在青年時期所親歷的徵糧和減租退押,則促成他對利益平衡的理性思索,並固化為他的企業經營理念。   那兩次運動中,褚時健都是最出色的完成了任務的人,他的法寶就是利益平衡。徵糧的時候,戰友朱某某因為行為太過火,向農戶要的糧食數額太高,並動用武力,最後不僅沒能完成任務,反而被襲身亡。   褚時健具有一種特別的現實主義性格,很好的揉進了利益平衡原則。他說,田是跑不掉的,用尺一拉,畝數就出來了,然後,根據土地的稅利、肥瘦條件定出單產,再除以人口,就可以算出剩餘的糧食。然而即便如此,也不能把人家的剩餘口糧全部收走,要留一點兒,這就是利益平衡。   雙方協商,都有好處和出路。徵高了,農戶不幹;徵低了,他完不成任務。取得平衡就好了。所以,他總是在別人還沒有動靜的時候,或者還在抓人、打人的時候,就已經完成任務了。「單顧我不行,單顧你也不行」,這就是他的利益平衡哲學。所以,他年紀輕輕就當上了區長。   這些經歷成了他一生的烙印,養成了他頑強而特別的現實主義性格。這種性格有幾方面要素:與人合作,必須給人利益;利益的產生是個相互作用的過程,沒有只有一個人賺錢的生意;適當讓渡利益,常常會獲得更大的利益。這種現實主義色彩濃郁的個人風格,是褚時健管理哲學的基因。   褚時健還具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商業算術天分。它與一般的數學計算不同,而是一種直覺性的把握事情要害的能力。褚時健總能迅速明白商業活動中的成本和效益要素何在,然後再進行簡單的計算。一般人不明白,以為褚時健數學很好,恰恰相反,褚時健的數學很糟。其實這完全不是數學,而是一種商業直覺。這種商業直覺是無法拷貝的東西,外人無法知曉其中蘊含的核心競爭力。   他有一種特殊的思維結構,大多數人,尤其是大多數國有企業的企業家,都是一種約束性思維模式——能怎麼做,首要考慮的常常是「約束條件」,包括那些不合理的約束條件。而褚時健是一種應然性思維模式——該怎麼做,他往往不先去考慮約束條件,尤其是那些不合理的約束條件。   在應然性和約束性之間碰到問題時,他再想辦法來解決,這是他能先人一步的重要因素,而這一步,在大多數人眼中常常是觸目驚心、心驚膽戰的,而他走得自信而踏實。這是一種領導者和變革者的天然氣質。   他還擁有另一種特質:在反對聲中前行。很多時候,反對聲往往使他的思維更加清晰,成為他思考和前行的營養。他不是賭徒,而是一個富有冒險精神的企業家,當他自信時,再強的反對力量也很難阻止他。   這就是褚時健的管理基因。        

延伸內容

褚時健對台灣產業的品格啟示
◎文/盧克文(宏達電基金會董事)   在動盪的大時代中,造就新中國菸王紅塔山的崛起、每年創造300億人民幣稅利傳奇的褚時健,是因為獨具慧眼、抓住了商機嗎?還是因為品牌的意識影響?都不是。而是那年代窮到底、沒有未來的生活,讓褚時健在落後低效能的菸廠中,找到改革的動力。最重要的是,他一向堅持的品格特質,得以讓自己在一次次機會中建立紅塔山集團,逐步寫下菸王的傳奇故事。   我剛加入宏達電時,也在創辦人卓火土先生(也是現任的宏達基金會董事長)的身上看到類似的身影。某次假日,我們開車前往台中清水的高美國小推動品格教育。當時,宏達電製造並設計生產的Windows Smartphone已經大賣,並為當時的大廠康柏電腦(Compaq,後來被惠普公司收購)做ODM,連比爾蓋茲都拿HTC手機幫我們宣傳。   那天我問卓火土一個問題:「要設計出世界第一的手機產品,必須整合這麼複雜的技術,你是如何下定決心的?」他這麼回答我:「我要做出全世界最好、大家都想買的手機」。大氣度、志氣高,還有堅持到底不放棄的精神,似乎都是成功創業人士的品格特質。   本書中,褚時健在自序〈我一生所追求的〉裡提到,他有一個不變的追求:「沾著手的事情就要做好,大事小事都一樣……人要對自己負責任,只要自己不想趴下,別人是無法讓你趴下的。」當時他為紅塔山集團帶來驚人的成長,17年間,繳了稅利總額八百億人民幣,是中國改革以來繳稅最高的模範企業。   巔峰時期,卻硬是被拉下來。當年褚時健因公款私分入罪,原本被判無期徒刑,後來因為獄中表現優異及保外就醫而減刑,假釋時已經76歲。他在獄中吃到弟弟在雲南新平種的柳丁,決定之後也投入種植,才有了「哀牢山褚橙傳奇再起」的故事。   一位76歲、身體還有問題的老人,之所以繼續創業奮鬥,難道只是因為生命力旺盛和嘗到冰糖橙的感動所驅動?他借錢和投入全部家當、從千畝果園開始做起,是因為個人遠見、還是因為自己執著的信念,才能再次造就傳奇?相信你看了這本書後,便會豁然開朗。因為在我們的生命深處,其實都有這樣的執著本性,只是尚未開發啟動。   後來褚園從千畝擴大至3000畝地,2013年達到11000噸的驚人產量,能有如此成績,絕非偶然。不同階段的困難,成就褚時健的一生,跌宕的生命經歷反而讓他超越限制,所有的困難都化成了人生祝福。   回到台灣,在花蓮壽豐鄉也有另外一位像褚老一樣,付出一生將事情做到卓越——他就是締造黃金蜆傳奇的立川漁場前總經理:蔡志峰先生(現任奇萊美地有機事業董事長)。幾十年的經營養殖,讓原本低價值的蜆成為「黃金蜆」,成為供給白蘭氏蜆精的主要原料來源;接著才有後來的台糖蜆精,最後是自有品牌「立川蜆精」的出現。   同樣是正值巔峰時,蔡志峰卻將事業交給家族兄弟接續經營,自己則出來創立「奇萊美地」有機事業。伴隨著奇萊山的好山好水,他投入十公頃的農地開墾,相信自己可以把原本大溪地才有的抗癌植物「諾麗果」,成功移植到花蓮,再創花蓮科技農夫的新頁。我期待未來在台灣的產業中,能看到更多像他們一樣執著與堅持的人,只要奮戰不懈,就能在各產業發光發熱。   褚時健說:「我這一生就講一點,要負責任。任何情況下,我都要有所作為。」在卓火土和蔡志峰身上,我都看到這樣的人生座右銘,這個座右銘不僅刻在他們的腦海裡,也落實在人生歷程上。   你是否也在他們的行列裡呢?我相信你是的。若是還未入列,推薦你好好研讀這本褚時健的傳記——或者更確切的說,這是一本可以啟發你未來的人生指導手冊。
我為何崇敬褚時健?
◎文/王石(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   我有很多粉絲,但我個人是褚時健的粉絲,他不僅是雲南人的驕傲,更是我們這些企業家的驕傲。所以,我每次來不能說是看望他,應該說,每次都是帶著崇敬的心情來取經的。他一年創造300億人民幣稅利的時候,萬科的經營規模才30億元,差距非常大;我們去年才繳了300億元的稅,而褚廠長在20年前就達到這個數字了,那還是20年前的300億元。   所以,在褚廠長面前,我只是前來學習的後輩,他一直給我非常強烈的內心觸動。   10年前,我第一次到哀牢山。我見到他的時候,老人家戴著一頂破草帽,衣服的圓領還是破的,比現在穿得還舊。那時他正和一個人討價還價。那個人幫他修抽水幫浦,開價80元,褚廠長說:「最多給你60元。」他倆就圍繞著80元還是60元來回討價還價。想想看,他曾經是多麼叱吒風雲的人物啊!   之後我們開始聊天,我很好奇地問他:「您前後做的事情差別太大了,我相信您能搞成,但有一點不明白:既然種柳丁,為什麼不引進國際上很好的橙苗,而是從湖南引進種苗呢?」   他就給我講道理,說哀牢山的土壤怎麼樣、氣候怎麼樣,說:「我一定能種過他們。」之後大談掛果之後是什麼情況,又說這種柳丁怎麼怎麼好。我就問他掛果要多長時間,他說要6年。我當時一盤算,6年之後他就80多歲了,一個70多歲的老人創業,大談80多歲以後的場面,這是一種什麼精神啊!   而我對自己晚年的安排,和他的境界完全不一樣。所以,我發自內心地佩服他。在和褚廠長接觸的過程中,你就能理解,他為什麼能在當年把企業搞得那麼成功,絕不是因為政策、特許經營,或者偶然。   那次之後,我們經常通電話。10年後,大家都看到了,褚橙已經很有名了。   通常來說,我和褚廠長會被當作同一時代的企業家,我們都創過業。我於1983年到深圳,1984年創建萬科,這些我記得很清楚。創業時,我在萬科辦公室的地板上寫了兩行字,第一句引用甘迺迪就職演說中的話:「不要問社會能為你做什麼,而要問你能為社會做什麼。」第二句是巴頓將軍講的:「衡量一個人成功的標準,不是看這個人站在頂峰的時候,而是看這個人從頂峰跌落低谷之後的反彈力。」   巴頓將軍是我心目中的英雄,我非常欣賞這句話。我到深圳以後,有低谷,有反彈,有很多曲折,但再怎麼樣也不像褚廠長那麼曲折,所以,我那一次非常感慨。褚廠長已經70多歲了,還在展望6年之後的漫山遍野,用巴頓將軍的話來衡量他,是再恰當不過了。   當時,我特地寫了一篇文章〈哀牢山上冰糖橙〉,不是寫給別人的,而是談我自己的感受。之後很多企業家,因為這篇文章知道了褚廠長的現狀,都想到這個地方來看看,包括柳傳志先生,去年他專門到這裡拜訪了褚廠長。可以說,褚廠長身上集中體現了中國企業家的一種精神,一種在前進中遇到困難、並從困難中重新站起來的精神。   這次來,我不僅僅是吸收營養,還想讓更多的中小企業家,更具系統地瞭解褚廠長,我還希望能有商學院做關於他的研究。他把一個看上去不可能做成的事情做成了,而且這種成功是可示範、可借鑑、可學習的。他就在這裡,他就在做,做得很輝煌,他可以給世人提供借鑑。   (本文作者王石,1951年生,原籍安徽金寨,生於廣西柳州,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現任集團董事會主席。同時兼任中國房地產協會常務理事、中國房地產協會城市住宅開發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深圳市房地產協會副會長,深圳市總商會副會長等職。其所帶領的萬科集團,是中國大陸最大的房地產上市公司。)
一個互聯網的柳丁
◎文/喻華峰(本來生活網創始人)   這幾乎是一場不可能的相逢,又是一場註定的相逢。   2012年10月,哀牢山戛灑小鎮,群山中的一個世外桃源,一個雲南人都不一定知道的地方;北京,一個巨大、好奇、饑渴又饜足的市場,一個隨時準備為好產品尖叫、為英雄鼓掌的市場。   褚時健,一個離開社會大眾視野,常駐山中默默創業,將自己的心注入一個柳丁的老人;「本來生活」則是一個剛剛創立的網站,一群蝸居在北京北三環、對未來滿懷憧憬、同時又有幾分迷茫的媒體轉型人。   2012年,因為同一個夢想——種出中國最好吃的柳丁、賣中國最好的農產品——將遠隔3,000公里的兩個團隊連接起來,一個傳奇就這樣不可遏止地誕生了。褚橙,一個清甜可口的柳丁「不翼而飛」,頃刻名滿中華,成為中國互聯網時代第一個農產品標誌性品牌。      回首檢視,這個互聯網的柳丁,其實是一個「勢、道、術」完美結合的商業案例。   2012年被稱為中國「生鮮電商元年」,這一年,中國農產品的生產與消費走到了新路口:優質農產品的經營者渴望變革管道,提升價值;生鮮電商希望借助互聯網顛覆傳統管道,重塑商業格局。此時,褚老聯手本來生活網取勢而上、順勢而為,讓褚橙插上了飛出雲南大山的翅膀。     退潮的時候才知道誰在裸泳。褚橙持續熱銷的核心支撐點,是褚老對褚橙品質的極致追求,這才是商業的「道」。一個例子就可以說明一切:在褚橙供不應求、一果難覓的時候,在玉溪的褚橙選果廠,褚老又投入大量資金,安裝了一套紅外線選果設備,目的是把採摘過程中,不小心被橙樹的尖針刺傷的果子選出,不讓這些有隱患的產品到達消費者手中。正是這種對品質的極致追求,讓消費者對褚橙愛不釋手。   褚橙走紅後,關於褚橙品牌運作的研究文章數不勝數。作為網上銷售的操盤者,我們其實只是在「術」的層面上,做了最重要的一件事——著重提煉了褚橙背後的精神價值:人生總有起落,精神終可傳承。褚橙好吃,但它並非只是一個普通的、好吃的柳丁,它是褚老精益求精、一絲不苟的精神結晶。   正是互聯網共鳴、共用、共創的特點,將夢想種出中國最好柳丁的褚老、夢想賣中國最好農產品的本來生活網,與夢想吃中國最美味、安全水果的消費者連接了起來,產生了褚橙價值的「核裂變」。一個柳丁流傳的背後,實際上是人們心中的美好夢想、美好追求在流傳,所以,褚橙不光是一個「勵志橙」,更是一個「夢想橙」!   褚橙的崛起,甚至關乎一個行業的尊嚴。一家水果連鎖店的老闆,曾對我說過這樣的話:「你們運作的褚橙,讓我們這些賣水果的人,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尊重。我們以前只是小商小販的形象,生意做得再大,也被人瞧不起,現在發現自己也可以很高大上(大氣有品味)。」   值此書出版之際,我們謹向褚老致以特別的敬意。第一,感謝褚老以匠人之心「雕琢」美好產品,讓天下人有美味可嘗;第二,感謝褚老以自身事蹟激勵大批新農人,農業的尊嚴得以重塑;第三,褚老能在80多歲高齡,以超前的心態擁抱互聯網,與本來生活網攜手,打造出中國第一個互聯網時代的柳丁,足見褚老的遠見卓識。另外,褚老畢十年之功於區區一橙,只走大道,不由捷徑,今之汲汲名利事功者,觀此當有所省覺,我們更應該以此自勉。   (本文作者喻華峰,1968年生,湖北省京山縣人,曾任《南方都市報》副主編兼總經理、《新京報》總經理,對於社會現況與趨勢一向精準掌握。2003年捲入南都案(《南方都市報》因報導SARS與遊民孫志剛被收容所人員打死事件,遭地方官報復)中,被指控涉嫌貪汙行賄而遭到逮捕,被判處8年有期徒刑。服刑一半以後,經過減刑,2008年2月刑期服滿出獄,11月任網易銷售副總裁。2012年,創辦本來生活網,自許改善中國食安問題、成為優質食品提供者,賣生鮮也賣生活理念。)

作者資料

先燕雲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雲南《女性大世界》雜誌總編。歷任雲南日報社《春城晚報》編輯與記者、雲南省青聯委員。 曾出版散文集《黑白人生》、《有情人間》、《東方絲綢之路》、《三千里地九霄雲》、圖文集《尋找茶馬古道》等。涉獵電視劇和電視紀錄片創作,其文學作品、新聞作品、電視作品均得過國家級獎項。

張賦宇

曾為資深財經記者、報社總編輯,現為百人傳媒董事長、專欄作家。

基本資料

作者:先燕雲張賦宇 出版社:大是文化 書系:Biz 出版日期:2016-01-05 ISBN:9789865612184 城邦書號:A9400059 規格:平裝 / 單色 / 416頁 / 17cm×23cm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