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423世界閱讀日加碼
目前位置:首頁 > > 人文藝術 > 社會科學 > 心理學
好人總是自以為是:政治與宗教如何將我們四分五裂
left
right
  • 書已絕版已絕版,無法販售

內容簡介

本書獲以下學會、媒體選為年度好書: 2012年 ◆英國心理學會 The British Psychological Society ◆《衛報》Guardian(心理學類暢銷書) ◆《展望》雜誌Prospect Magazine ◆《子午線》雜誌Meridian Magazine ◆《商業策略》雜誌Strategy+Business(最佳商業類書籍) ◆《至善》雜誌Greater Good Magazine 2013年 ◆人格與社會心理學學會The Society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媒體書籍大獎) ◆索卡洛廣場書獎Zócalo Book Prize 道德之刃 凝聚人心,亦使人目盲。 每個人在談到心中視為神聖的目標時,都是目盲得無法視物。 為什麼(自己以外的)每個人都好像是偽君子? 人類的本質不僅是講道德,同時也愛說教、愛批評、愛論斷,著迷於正義,最後必然會變得自以為是——我是對的,你是錯的——造成二元對立的分裂局面。政治與宗教就是兩大角力場,人們相互打鬥,彷彿世界的命運有賴於我們這方贏得每一場戰役。 社會心理學家強納森.海德特運用了二十五年來在道德心理學領域的開創研究,證明道德判斷並非源於理性,而是源於直覺。我們的心智一分為二,理性的騎象人就是要服侍情緒的大象,騎象人為大象直覺噁心或神聖的事物編造出各種論據理由,從而做出道德判斷。什麼才是合乎正義?以牙還牙、以眼還眼?還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道德的基本原則如同舌頭有六種味覺受體:關懷、公平、忠誠、權威、聖潔與自由,組合成世上林林總總的道德母體。道德母體相近的人走在一起形成團體,我們先天既是自私的黑猩猩,但同時也是「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蜜蜂,為保蜂巢擊退入侵者,犧牲小我也在所不惜。蜜蜂般的天性促成了利他主義、英雄主義,也帶來了戰爭、種族屠殺⋯⋯。 道德凝聚人心,卻也令人目盲得看不見事實。本書以神經科學、遺傳學、社會心理學、演化模型等的最新研究結果,闡釋人類難以和睦相處的原因。想要瞭解自身、自身的侷限與潛力,那麼就先放下自己的那一套道德主義,運用心理學的技巧,分析大家正在玩的這場遊戲。 大家都應該要自知,自己其實是個自以為是的偽君子。 【本書重點】 .《象與騎象人》作者改革道德心理學著作。 .人類的道德、正義感從何而來? .道德的多樣化為何這麼容易就讓一群好人分裂成幾群互有敵意、又不想相互瞭解的群體? .自由派和保守派心理特點與道德觀有何不同?為什麼右翼政治人物具有先天優勢,能烹調出選民喜愛的菜餚? .身處由政治與宗教所引起兩極化的世界,我們其實可運用心理學技巧去掉自己眼中「正義」之刺,使大家融洽相處。 【媒體贊譽】 「此一曠世巨作大幅增進人類對人性的瞭解……海德特尋求的不僅是勝利,更是智慧,因此《好人總是自以為是》才會這麼值得一讀。」 ——《紐約時報書評》 「內容很有意思,見解十分深刻……可以想像他擺出的主要姿態猶如一位雄辯無礙、口若懸河、目光敏銳的愛國人士,他站在美國政治領域相互交戰的派系之間,力勸大家努力理解彼此的觀點,不要再妖魔化彼此、大肆抨擊對方、爭個你死我活……據我判斷,海德特真正的貢獻在於邀請大家坐下來好好談。」 ——《華盛頓時報》 「[《好人總是自以為是》] 如此引人注目,原因就在於其順暢地融合了淵博的學識和有趣的消遣,而且作者顯然樂於挑戰慣有的思維⋯⋯[海德特的] 核心論點如下:我們的道德觀多半是與生俱來,能凝聚我們的向心力,卻也使我們目盲,無視於形態不同的道德觀。這論點不但簡單,也有良好的立論。」 ——英國《衛報》(倫敦版) 「精妙的散文……海德特寫出精彩佳作,猶如一道新穎又有創意的明光,照進了道德心理學領域,呈現的中心思想更是能引發廣泛討論。」 ——美國《科學》雜誌

目錄

前言 第1部 直覺先來,策略推理後到 中心隱喻:心智一分為二,如同騎在大象上的騎象人,騎象人的工作就是服侍大象。 1 道德從何而來? 理性即為且應當只能為熱情的奴隸,除服侍聽命於熱情外,無法妄求他職。 2 直覺的狗和牠理性的尾巴 如果你想要改變對方的想法,就必須跟對方的大象談一談,引出新的直覺,而非新的論據。 3 大象是主人 人類祖先要生存下去,真相和名聲哪一個比較重要? 4 請投我一票(原因在此) 假使老鼠能按下按鈕,讓自己的獎勵中樞受到電子刺激,老鼠就會一直按到牠倒下餓死為止,好比極端的黨派意識可以讓人上癮。 第2部 道德不光是傷害和公平而已 中心隱喻:正義之心如同舌頭有六種味覺受體 5 在怪異的道德觀之外 吞下紅色藥丸,就能脫離母體讓幻覺消失;吞下藍色藥丸,意識就會回到那個相當愉快的幻覺裡。 6 正義之心的味蕾 道德猶如甜與苦、熱與冷之別,均來自每種感官或器官的特定感覺。因此,道德感應劃分為感性的味覺。 7 政治的道德基本原則 在左派的眼裡,公平往往意味著平等,但是在右派的眼裡,公平是指比例。 8 保守派的優勢 人類用武器和閒話來武裝自己,培養出結盟的能力,誰的行為要是威脅到群體其餘的人或單純使人不快,就會遭到羞辱、放逐或殺害。 第3部 人類是百分之九十的黑猩猩加上百分之十的蜜蜂 中心隱喻:道德凝聚人心卻也令人目盲 9 為何我們的團體感這麼強? 當團體裡的每個人開始共享意向促成道德母體的誕生,這就好比是人類演化史上「跨越盧比孔 河」的重大事件。 10 蜂巢開關 我成為一顆透明的眼球;我微不足道;我看盡一切;普遍的存有在我的全身上下流動不已;我是上帝的一部分、一顆粒子。 11 宗教是團隊運動 不理性的信仰有時竟能幫助群體更理性地運作。神聖可凝聚人心,然後讓人在霸道的習俗面前目盲不視。 12 為何不能化歧見為助力? 如果你真的想要讓腦袋開放,先讓心開放吧。 結語 致謝 參考書目 圖片鳴謝

序跋

前言
  「我們能不能好好相處?」這句呼籲在美國相當知名,出自於一九九二年五月一日羅德尼.金恩(Rodney King)之口。金恩是個黑人,前一年遭四名洛杉磯警察痛毆,瀕臨死亡,美國全國上下都看過金恩挨打的錄影畫面。後來,陪審團宣告警方無罪,各地民眾憤慨不已,洛杉磯更是發生為期六天的暴動,共有五十三人遭殺害,逾七千棟建物遭縱火,暴動狀況多有現場直播,直升機在民眾的頭頂上盤旋,用新聞攝影機追蹤民眾的行動。一名白人卡車司機遭受極其恐怖的暴行,金恩心生憐憫之情,出面呼籲和平。   金恩說出的這句呼籲經美國人過度使用後,成了大家經常耳聞的一句俗話。這句口頭禪多半用於博君一笑,很少用於認真呼籲大家相互瞭解。因此,要把金恩的話當成本書開頭第一句話,我不免多所猶豫,最後仍決定採用,此乃基於兩大理由。第一個理由,今日的美國人說出這句話時,並非針對種族關係,而是針對政治關係和跨黨派合作的失敗。很多美國人都覺得,華盛頓每晚傳來的消息猶如直接從華盛頓城上方盤旋的直升機拋下,是在傳遞戰區來的快電。   本書開頭採用這句老生常談,第二個理由就是金恩說了這句話後,還繼續說了一些少有人引用的美好話語。當時,接受電視訪談的金恩結結巴巴,努力抑制淚水,常常把話說了又說,接著他說:「拜託,我們可以在這裡好好相處的,我們可以好好相處的,我的意思是,我們全都會困在這裡好一陣子,好好努力解決問題吧。」   本書闡釋人類難以和睦相處的原因。我們的確會困在這裡好一陣子,因此起碼要盡力去瞭解人類為何如此容易分裂成幾個敵對的團體,為何各自確信所屬陣營扛著的旗幟是正義之旗。   終生致力於研究的人士往往會認為,自己著迷研究的某樣東西就是瞭解一切的關鍵所在。近年來,市面上有多本書籍講述烹飪、母愛、戰爭甚至鹽巴等等,究竟如何促進人類歷史的轉型,而本書正是其一。我研究的課題是道德心理學,我要證明道德這種獨特的人類能力促成了文明的誕生。我無意暗示烹飪、母愛、戰爭、鹽巴是不必要的,本書是站在道德心理學的角度,帶領讀者一探人性和歷史。   願讀者在這趟旅程的結尾,能以全新的思維去思考人類生命中最重要、最傷腦筋、最能引起不和的兩種話題—— 政治與宗教。禮儀書都教大家,在文明社會可別談論政治與宗教,可是我鼓勵大家討論。政治與宗教表達出我們潛在的道德心理,而瞭解背後的心理學就能有助於大家團結一心。本書的宗旨就是讓這兩種主題引起的一些憤怒與不和給排解出去,讓大家改以敬畏、驚嘆、好奇的眼光來看待。我們幸運極了,竟能發展出這一套複雜的道德心理學,這使得突然現身於森林和莽原的人類,歷經數千年的時間,終於步入了愉快、舒適又特別和平的現代社會。希望本書能讓大家以更平常、更文明、更有趣的方式談論道德、政治、宗教等話題,甚至在有男有女、觀念各異的場合,也能大方討論。希望這樣的討論能協助大家融洽相處。   天生正義   我原本可以把書名取為The Moral Mind(《道德之心》),藉以表達人類的心智係用於行道德之事,正如其用於語言、性欲、音樂,以及大眾書籍基於最新科學發現而提及之其他種種事物。不過,我卻選擇了The Righteous Mind(直譯《正義之心》)這個書名,藉以傳達人性的本質不僅是講道德,同時也愛說教、愛批評、愛論斷。   Righteous這個英文字源於古挪威文的rettviss以及古英文的rihtwis,這兩個古字皆有「公道、正直、德行」 (just, upright, virtuous)的意思,這些意思納入了righteous 與righteousness這兩個現代英文字當中。然而,時至今日,righteous和righteousness二字卻帶有強烈的宗教含義,因為美國人往往把希伯來文的tzedek翻譯成righteous或 righteousness。在希伯來聖經裡,Tzedek是一常見字,通常用於描述那些依據上帝旨意行事之人,同時也是用來指稱上帝的特質,以及上帝對人類的審判(往往很嚴厲,但大家一律認為那是公正的)。   Righteousness(正義)和 judgmentalism(論斷主義)之間的關係,從righteous一字的若干現代定義中便可得知,比如說,righteous的其中一個字義即為「源於強烈的公道感、道德感或公平感」。類似的關係也出現在 self-righteous(自以為是)這個詞彙,self-righteous 的意思是「對自己心中的正義深信不疑,尤其是跟別人的行為和信念背道而馳者;站在狹隘的立場講道德卻不寬容異見」。我想要向讀者證明,著迷於正義——最後必然會變得自以為是——其實是一種很正常的人類境況(human condition),這是人類演化得來的特質,並不是某種毛病或錯誤悄悄潛入了客觀理性的心智裡。   人類的正義之心使得人類——而非別種動物——得以組成大型的合作團體、部落和民族,不用藉由親屬關係就能相互依附。然而,人類的正義之心也必然會讓合作團體永遠苦於道德衝突。多個團體之間產生某種程度的衝突,這種情況甚至是社會邁向健全發展的必經之路。十幾歲的我曾經希望世界和平,而今日的我卻期盼世界有多種相互抵觸的意識型態維持在平衡狀態,期盼有多種課責制度(system of accountability)使我們不能拿得太多又不負責任,期盼越來越少人會認為正義之目的可合理化暴力之手段。這些願望不是很浪漫,卻很有可能成真。   內容預告   本書內容共分為三部分,讀者可視為三本獨立的書籍,只是每一部分都依附前一部分而生,每部分分別代表道德心理學的一項重要原理。   第一部分,闡述第一項原理——直覺先來,策略推理後到。道德上的直覺係為自動出現,幾乎是即刻發生,早在道德推理(moral reasoning)尚未開始前就上場了。最先出現的直覺往往會促成後續的推理。如果你認為人是藉由道德推理來認清真相,那麼別人跟你意見不合時,對方所展現出的愚蠢、偏見、不合邏輯,肯定會讓你經常大失所望。然而,如果你把道德推理視為人類發展出的一種技巧,其目的是為了穩固自己的社會議題立場,為了合理化自己的行為,為了捍衛自己所屬的團隊,那麼一切就合理多了。請時時注意直覺,可別把道德論證信以為真,道德論證多半是事後才迅速建構出來,用以促成一項或多項策略目標。   第一部分的內容共有四章,中心隱喻係為「心智一分為二,如同騎在大象上的騎象人,騎象人的工作就是服侍大象」。騎象人代表的是有意識的推理,亦即人類充分意識到的一連串言語和意象。在心理歷程當中,騎象人只佔了百分之一,大象卻佔了其餘的百分之九十九,發生於意識之外,卻主導了大部分的行為。這個象徵是我在上一本書——《象與騎象人》——發展出來的,該書說明人類終其一生跌跌撞撞地尋求意義和關聯之時,騎象人與大象是如何共同合作,而有時合作成效並不佳。本書使用象與騎象人的象徵來解決若干謎團,例如:為什麼(自己以外的)每個人都好像是偽君子?為什麼政黨的死忠支持者情願相信無恥的謊言和陰謀論?另外,有些人對於理性思考似乎毫無反應,本書會運用前述象徵,向讀者說明應採用何種方法,才比較容易說服這種人。   第二部分,闡述道德心理學的第二項原理——道德不光是傷害和公平而已。內容共有四章,中心隱喻係為「正義之心如同舌頭有六種味覺受體」。西方的世俗道德規範如同一盤盤的菜餚,只試著去活化一種或兩種的味覺受體,不是關切傷害和苦難,就是關切公平和不公。然而,人類還擁有這麼多強大的道德直覺,比如說是自由、忠實、權威和神聖。本書會對以下疑問提出說明:「這六種味覺受體是從何而來?」「這些味覺受體是如何構成世上眾多道德菜餚的根基?」「為什麼右翼政治人物具有先天優勢,能烹調出選民喜愛的菜餚?」   第三部分,闡述第三項原理——道德凝聚人心卻也令人目盲。內容共有四章,中心隱喻係為「人類是百分之九十的黑猩猩加上百分之十的蜜蜂」。人類的天性是天擇而成,同時在兩個層次運作。在每個團體中,個體會相互競爭,而人類是靈長類動物的後代,對於這樣的競爭很是擅長。競爭讓人類的天性有了醜陋的一面,而講述人類演化起源的書籍往往是以醜陋面作為主題。人類確實是自私的偽君子,善於裝出一副仁義道德的模樣,連自己都被唬得一愣一愣。   然而,群體之間的競爭也會塑造人類的天性。許久以前,達爾文曾說,凝聚力最強、合作度最高的群體,往往都會擊敗那些由自私個體組成的群體。達爾文的群體演化概念早在一九六○年代就已不受歡迎了,但最近的發現又讓達爾文的概念重回舞台,並具有深遠的含義。人類並非時時都是自私的偽君子,在特殊的情況下,也有能力拋下微小的自身,變成有如軀體裡的細胞,或者是蜂巢裡的蜜蜂,為了群體的意義而採取行動。這類的體驗通常是人類生命中極其珍愛的一部分,但蜂群思維有可能會讓我們對其他的道德層面視而不見。蜜蜂般的天性促成了利他主義、英雄主義、戰爭及種族屠殺。   若把正義之心視為靈長類動物的心智加上蜜蜂的表面,就能站在全新的角度看待道德、政治、宗教。本書會證明人類「高層次的天性」可促使人類極度利他,只不過利他的對象多半是跟自己同一群體的成員。本書會證明宗教(可能)是演化上的適應作用,以利凝聚群體的向心力,同時藉由共同的道德觀,協助群體建立社群。近年來,有些科學家(新無神論者)主張宗教是一種病毒或寄生蟲,但我不這麼認為。我會站在演化適應的觀點,解釋為何有些人是保守派,有些人是自由派(liberal,又稱改革派),有些人是自由意志派(libertarian,又稱古典自由派)。人們會支持那些跟自己抱有同樣道德觀的政治團體。人一接納了特定的觀點,就會對別種道德觀視而不見。   (詞彙備註:在美國,liberal指的是改革派或左翼的政治信念,本書是基於這個意義使用此字。然而,在歐洲和其他地方,liberal比較接近原本的字義,亦即自由的價值凌駕一切,涵蓋經濟活動在內。歐洲人使用liberal時,往往比較接近美國人說的libertarian,無法輕易就以左右翼劃分。本書提及liberal 之處,美國地區以外的讀者或可替換為進步派〔progressive〕或左翼〔left-wing〕。)   讀者即將閱讀的章節,著墨於神經科學、遺傳學、社會心理學、演化模型等的最新研究結果。然而,本書的重點卻是以下這則古老的明訓,大家都應該要自知,自己其實是個自以為是的偽君子。   為什麼看見你弟兄眼中有刺,卻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你自己眼中有梁木,怎能對你弟兄說:容我去掉你眼中的刺呢? 你這假冒為善的人! 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然後才能看得清楚,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馬太福音》第七章第三節至第五節)   若要啟蒙思想(或可說是智慧),我們全都必須去掉自己眼中的刺,然後逃離自己那一套永無休止、心胸狹窄又引起不和的道德主義。八世紀僧璨禪師撰寫的〈信心銘〉曾言:   至道無難,唯嫌揀擇。   但莫憎愛,洞然明白。   毫釐有差,天地懸隔。   欲得現前,莫存順逆。   違順相爭,是為心病。   我並非要大家奉行僧璨禪師的教誨過日子,其實我認為,世界要是沒了道德主義,沒了閒話,沒了批評,很快就會腐朽衰敗,陷入一片混亂。然而,假使想要瞭解自身、自身分歧的意見、自身的侷限、自身的潛力,那麼就必須往後退一步,放下自己的那一套道德主義,運用道德心理學的一些技巧,分析大家正在玩的這場遊戲。   現在就讓我們一起運用心理學,檢視這場「順」與「逆」之間的對抗。我們每個人的正義之心裡頭,我們所屬的正義團體之間,全都上演著這樣的對抗場面。

內文試閱

  1 道德從何而來?【節錄】   我要簡單說個故事,建議讀者讀完之後,想一下故事人物的行為道不道德。   某戶人家的狗在家門前被車撞死了,這家人聽說狗肉很好吃,就把狗的屍體給切一切,煮來當晚餐吃,沒人看見他們的行為。   如果你跟我的多數研究對象一樣,教育程度很高,那麼你會立刻覺得一陣噁心。可是,要說那家人不道德,你又不禁遲疑起來。畢竟,狗已經死了,那家人又沒傷害狗,對吧?而且,那是他們的狗,他們有權處置狗的屍體,不是嗎?假如我逼你說出看法,你可能會給我一種很微妙的回答:「我覺得很噁心,他們應該要把狗埋了就好,但我不會說他們不道德。」   好,接下來的故事更能挑起你的神經。   有個男人每星期都會上超市一趟,買一隻全雞。煮雞前,他會跟雞性交,然後再煮來吃。   同樣的,沒有傷害,沒人知道,而且他就跟吃狗的那家人一樣,都是從事一種回收再利用的行為,這種行為正如我的部分研究對象所指出的,是在有效利用自然資源。不過,這次的噁心感比上次強烈多了,這樣的行為似乎很……可恥吧。可是,要因為這樣,就說不對嗎?假如你是教育程度高的西方人,在政治上屬於自由派,那麼你可能又會給我一種微妙的回答,承認說人有權做想做的事情,只要不傷害到別人就好。   可是,如果你不是自由派或自由意志派的西方人,可能就會認為這個人跟雞的屍體性交然後吃掉雞,這種行為實在不對,不道德。對你而言,對地球上的多數人而言,道德的範疇很寬廣,即使沒有傷害到任何人,某些行為還是不對的。若能瞭解世界各地(甚至是同一個社會裡)的道德觀各有不同,那麼就能跨出第一步,去瞭解自己的正義之心。接下來的一步,就是去瞭解各種道德觀起初是從何而來。   道德的起源(鏡次一)   我大學是讀哲學系,希望能弄清楚生命的意義是什麼。當初看伍迪.艾倫的電影看了太多部,誤以為哲學多少會有點幫助。不過,我也修了一些心理學課程,非常喜歡,於是我決定繼續讀下去。一九八七年,我申請到賓州大學的心理學研究所,模糊打算著要進行幽默心理學的實驗,還以為做這樣的研究,可以去喜劇俱樂部混一混,或許會很有意思。   我抵達賓州一星期後,坐下來與強納森.拜倫(Jonathan Baron)討論。拜倫教授專門研究人類的思考與決策方式,而我憑著那(極少的)哲學背景,跟教授針對倫理這項課題進行充分的討論。拜倫教授直截了當地問我:「道德是否有別於其他思考方式?」我說,思考道德議題(例如墮胎是否不對)似乎有別於思考其他種類的問題(例如今晚要去哪裡用餐),畢竟前者更有必要去提供理由給別人,藉以證明自己的道德判斷是正當的。拜倫教授熱心回應,而我們就這樣在研究室裡,討論有哪些方式可以把道德思考比作是其他種類的思考方式。翌日,我就憑著那一點受到鼓舞的感覺,請拜倫教授當我的指導教授,於是我就開始研究起道德心理學了。   一九八七年,道德心理學仍是發展心理學底下的分支。研究人員專攻的其中一種課題就是:「兒童對於規則——尤其是公平的規則——的思考是如何發展的?」這種研究背後的大哉問則是:「兒童如何漸漸明白是非對錯?道德從何而來?」   這個問題有兩個明顯的答案——不是天生,就是教養。假如你選擇的答案是天生,就表示認同先天論,主張道德知識是人類心智與生俱來的,它是預先載入的,可能是如聖經所言,由上帝刻印在人類的心裡,或許是如達爾文所主張,是刻在我們那演化的道德情緒裡。   假如你認為道德知識源於教養,就表示認同經驗。你會同意約翰.洛克(John Locke)的看法,認為兒童出生時多少是一張白紙。如果世界各地以及數百年來的道德觀各有不同,那麼道德觀怎麼可能是先天的?身為成年人的我們,無論抱持著何種道德觀,肯定都是在兒童時期從經驗習得,比方說,成人會教導兒童分辨是非對錯(經驗論的意思是「出於觀察或經驗」)。   然而,這卻是個錯誤的答案。一九八七年的道德心理學領域多半著重於第三種答案——理性論。理性論認為兒童是為了自己而去理解道德觀。史上最偉大的發展心理學家尚.皮亞傑(Jean Piaget)一開始從事的職業是動物學家,他在祖國瑞士專門研究軟體動物與昆蟲。皮亞傑著迷於動物變形所經過的階段,例如從毛毛蟲變成蝴蝶的過程。之後,皮亞傑把注意力轉移到兒童,而他對發展階段的關注也應用在兒童身上。皮亞傑想要知道小孩子的有限能力(卑微的毛毛蟲)是經歷了何等特別又複雜的過程,才能讓成年人的思維(有認知力的蝴蝶)得以浮現。   皮亞傑的重心放在兒童犯下的錯誤類別上。舉例來說,皮亞傑會把水倒在兩個一模一樣的水杯裡,問兒童這兩個水杯裡的水是不是一樣多。(對。)然後,他把其中一個水杯裡的水倒進一個又高又細的水杯裡,請兒童比較新水杯與舊水杯。未滿六歲或七歲的兒童通常會說,又高又細的水杯裡的水比較多,因為水位比較高。其實,水倒在另一個杯子,水的總容量仍是守恆的,可是兒童並不明白這點。皮亞傑還發現,成人向兒童解釋容量守恆的現象,其實毫無意義可言。兒童要到了一定年齡(亦即處於認知階段),等心智準備就緒之後,才能理解容量守恆的現象。等兒童準備就緒後,就會在玩水杯的過程中,自行理解該現象。   換言之,兒童並非先天就理解容量守恆,也不是從成人那裡習得。兒童是自行理解,而且唯有等到心智準備就緒並且獲得適當種類的經驗後,才能夠理解。   皮亞傑還把這種認知發展方法應用於兒童道德思考的研究上。皮亞傑跪在地上,跟小孩一起玩彈珠。有時他會故意不遵守遊戲規則,還裝傻。接著,小孩會對他犯下的錯誤做出回應。在這樣的過程中,逐漸可看出小孩越來越有能力去尊重規則、改變規則、輪流玩遊戲、解決爭端等等。這種漸次累積的知識是隨著兒童認知能力的成熟,依序經過一系列的階段方能獲得。   皮亞傑主張,兒童對於道德的理解正如其對於水杯的理解,不能說是先天,也不能說是直接從成年人那裡習得。這樣的理解是小孩在跟別的小孩一起玩遊戲的過程中自我建構而成。輪流玩遊戲正如同水在兩個水杯之間倒來倒去,無論大人在三歲小孩的面前做了多少次,小孩就是無法理解公平的概念,無法理解容量守恆的現象。然而,一旦兒童年滿五歲或六歲,那麼玩遊戲、起爭執、共同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有助於兒童理解公平的概念,而且這種方法比成人說教還要有效得多。   心理理性論的核心就是:人逐漸變成理性的人,就像毛毛蟲變成蝴蝶。毛毛蟲吃了足夠的葉子,(最後)就會長出翅膀;兒童體驗到足夠的輪流、分享、遊樂場的正義之後,(最後)就會變成講道德的生物,能夠運用自己的理性能力,解決更困難的問題。理性是人的天性,而良好的道德推理即是發展的終點。   哲學的理性論具有悠久又複雜的歷史,凡認為推理(reasoning)是獲得道德知識最重要最可靠的方法,則本書皆以「理性派」稱之。   美國心理學家勞倫斯.柯伯格(Lawrence Kohlberg)進一步擴展皮亞傑的主張。一九六○年代,柯伯格提出兩項重要的創新概念,在道德研究方面獲得突破進展。首先,對於皮亞傑觀察到兒童的道德推理會隨時間而變化,柯伯格則發展出量化的方法。柯伯格擬定一套道德難題,測試年齡不一的兒童,記錄他們的回答並編碼。舉例來說,漢茲的太太快死了,漢茲該不該闖入藥局偷藥救太太?露薏絲的妹妹在媽媽面前說謊,露薏絲該不該告訴媽媽?無論小孩的回答是肯定還是否定,都無關緊要,重要的是小孩在嘗試解釋答案時所給的理由。   柯伯格發現,兒童對於社會世界的推理分為六大發展階段,而這六大發展階段恰好對應至皮亞傑針對兒童對物質世界的推理而提出的階段說。年幼的兒童是根據非常膚淺的性質去判定是非對錯,比方說,小孩是看行為有沒有受到處罰來決定對錯,如果孩子的行為受到爸媽的處罰,就表示那行為肯定是不對的。柯伯格把前兩個階段稱為「道德成規前期」(Pre-conventional Level),相當於皮亞傑提出的「兒童以膚淺性質判斷物質世界」之階段(如果玻璃杯比較高,就表示裡頭的水比較多)。   然而,到了小學階段,兒童多半會進展至「道德循規期」(Conventional Level)的兩個階段,變得善於理解規定和社會常規,甚至懂得操控規定和社會常規。這年齡的孩子會拘泥於瑣碎小事的規定,跟兄弟姊妹一起長大的人應該對以下的對話記憶猶新:「我才沒有打你,是你的手打你,你不要再自己打自己啦!」這階段的孩子通常很注重規矩,很尊重權威——不是實際上的權威,就是表面上的權威。就算他們正學著在成人施加的約束範圍內耍花招,或是避開成人的約束以遂行所願,他們還是極少質疑權威是否合理。   柯伯格發現,在青春期過後,亦即皮亞傑說兒童有能力進行抽象思考時,有些孩子會開始自行思考權威的本質、正義的含義、規則與法律背後的理由。在道德自律期(Post-conventional Level)的兩個階段中,青少年仍重視誠實,尊重規則與法律,只是有時會合理化不誠實或違背法紀的行為,以便尋求更大的善,特別是正義。柯伯格把這些理性的青少年稱為「道德哲學家」,這些孩子試圖自行發展出一致的道德體系。青少年歷經道德自律期的階段,最後就會變得擅長這套體系。柯伯格提出的道德難題可用於衡量道德推理的戲劇化進展。   自由派輿論   美國作家馬克.吐溫曾說:「人要是鐵鎚在手,每樣東西看起來都像釘子」。柯伯格提出了道德難題和評分法之後,心理學界便有了新的鐵鎚,一千位研究生用這支鐵鎚把道德推理的論文給敲了出來。然而,這麼多年輕的心理學者開始從理性派的角度研究道德,其背後有更深的理由,亦即柯伯格提出的第二個偉大創新概念——柯伯格利用自己的研究,建立科學上的合理性,用以支持世俗的自由派道德秩序。   柯伯格發現,道德方面進展最快的孩子——此乃根據柯伯格的評分法——是那些常有機會進行角色取替(role taking)的孩子,這是柯伯格最具影響力的發現。所謂的角色取替,就是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問題。平等的關係(如同儕關係)會引起角色取替,但階級關係(如孩子跟老師父母之間的關係)卻不會引起角色取替。因為孩子從來沒當過老師,所以真的很難站在老師的角度去看事情。皮亞傑和柯伯格皆認為,父母和其他權威者是道德發展過程中的阻礙。假如做父母的希望孩子理解物質世界,就讓孩子玩水杯吧,別滔滔不絕地講述容量守恆的現象。假如做父母的希望孩子理解社會世界,就讓孩子跟其他孩子一起玩,自行解決爭端,別滔滔不絕地講述「十誡」。還有,行行好吧,千萬不要強迫孩子服從上帝、老師或你們這些做父母的,否則孩子的發展就會停滯在道德循規期。   柯伯格抓住了完美的時機。第一波嬰兒潮進入研究所時,柯伯格剛好把道德心理學轉化成嬰兒潮認同的正義頌歌,還讓嬰兒潮有了方法可以衡量孩童在自由理想方面的進展。接下來的二十五年,即一九七○年代至一九九○年代,道德心理學家多半只拿道德難題來訪談年輕人,對年輕人提出的正當理由進行分析。這類科學研究工作大多數並非出於政治動機,而是以謹慎誠實的態度從事的研究。然而,由於研究架構是將道德預先定義為正義,同時還詆毀了權威、階級、傳統,因此研究結果必然會擁護世俗、平等又好詰問的世界觀。   簡單的測試   如果逼小孩解釋複雜的觀念(比如說,關於權利和正義,大家在意的地方各有不同,如何在不同的看法之間取得平衡),那麼必定會發現小孩的反應會隨著年齡而有所差別,畢竟每長一歲,口語表達能力就會大幅進展。不過,如果你要找的是道德觀念的萌芽跡象,那麼最好是找到一種不需要太多口語技能的方法。柯伯格之前的學生艾略特.杜瑞爾(Elliot Turiel)就順利研究出這種新的方法,他在小孩面前簡短講述其他小孩違反規定的狀況,然後使用一連串簡單的探問型是非題。例如,你可以跟那些小孩說,有個小孩穿便服去學校,不過學校沒規定要穿制服。此時,你要先取得整體的看法,先問:「那個小孩可以這樣嗎?」小孩多半會說不行。然後,你問:「學校有沒有規定要穿什麼衣服?」(「有。」)你繼續探問下去,找出那規則是屬於哪種類型。「如果老師說那個小孩可以穿便服,這樣可以嗎?」「如果這件事是發生在別間學校,而且那間學校沒規定要穿制服,那這樣可以嗎?」   杜瑞爾發現,五歲幼兒通常會說,那個小孩違反規定是不對的,可是如果老師說可以,或者是發生在別間學校,而那間學校沒規定要穿制服的話,那就不用穿制服。小孩都知道,凡是跟衣服、食物、其他生活層面有關的規定,皆是屬於社會成規(Social Conventions),而社會成規在某種程度上反覆無常又容易變動。   然而,如果是拿傷害別人的行為等這類問題去問兒童(例如小女孩想玩盪鞦韆,就把鞦韆上的小男孩給推下來),那麼兒童的回答就跟前例大不相同了。幾乎全部的兒童都會說,小女孩不對,就算老師說可以,就算事情是發生在別間學校,而那間學校對於把小孩推下鞦韆的行為並沒有規定,小女孩的行為還是不對。小孩都知道,凡是避免傷害的規定,皆是屬於道德規範(Moral Rules)。杜瑞爾認為,道德規範是關係到「正義、權利、福祉,是牽涉到人們該如何建立彼此的關係」。   換句話說,幼童並不是以同樣的角度看待所有的規定,這情況也符合皮亞傑和柯伯格的主張。小孩子雖然無法像道德哲學家那樣侃侃而談,卻也忙著運用精密複雜的方法去釐清社會訊息。兒童似乎早在初期就能理解那些避免傷害的規定很重要特殊,堅定不移又舉世通用。杜瑞爾表示,這樣的理解正是所有道德的發展基礎。兒童對於道德的理解,係建構於絕對道德真理——亦即傷害別人是不對的——的基石之上。具體的規定或許視文化而異,但在杜瑞爾檢驗的所有文化中,兒童仍會覺得道德規範有別於社會成規。   就許多方面而言,杜瑞爾對於道德發展的闡釋都跟柯伯格不一樣,但在政治意涵方面卻十分類似,兩人都認為道德就是善待個體,關係到傷害與公平(而非忠誠、尊重、責任、恭敬、愛國或傳統)。一般而言,階級和權威是不好的,因此最好讓兒童自行理解事物。此外,學校和家庭應當漸進實施平等自治的原則,揚棄那些可讓長者訓練及箝制兒童的獨裁式原則。   與此同時,世上其他地方……   等到我坐在拜倫教授的辦公室裡,決定攻讀道德學時,柯伯格和杜瑞爾在道德心理學領域已提出幾近完整的清楚論述。我所進入的領域很活躍,也正在成長中,可是我心裡頭就是覺得不對勁。這並非政治使然,畢竟我當時是死忠的自由派,才二十四歲,對於雷根總統和保守派團體(例如理直氣壯取名為「道德多數」的團體)感到憤慨不已。其實,問題在於我覺得自己閱讀的東西好枯燥。我跟兩個姊姊一起長大,我們年齡相近,每天鬥嘴,用盡了所能想到的每一種下流的口頭招數。在我家,道德這件事可是能引發熱情呢,但我讀的文章總圍繞著推理、認知結構、知識領域等打轉,好像太過理智了,幾乎不曾提及情緒這項要素。   當時我只是研究所一年級的學生,還沒自信到可以信任自己的直覺,只好逼自己繼續讀下去。不過,到了二年級時,我修了文化心理學,立刻迷上了。開課的教授是傑出的人類學者艾倫.費斯克(Alan Fiske),他曾待在西非多年,研究社會關係背後的心理基礎。費斯克要求學生全都要閱讀民族誌(亦即人類學者根據田野工作寫成的報告書),每一本民族誌的論題各有不同,例如親屬關係、性行為、音樂等等。可是,不管論題是什麼,道德一律是中心主題。   我讀過一本書講的是蘇丹阿贊德族(Azande)的巫術,原來巫術信仰在許多地方都是以出乎意料的類似形式興起,這要不就是世上真有巫師,要不就是人類心智裡有某種特質往往會造成這樣的文化習俗(後者的可能性比較高)。阿贊德族認為,巫師不一定是女的,也有可能是男的。阿贊德族人都害怕自己被叫作巫師,因此做人處事格外小心,不願激怒鄰居,也不願讓鄰居心生妒忌。我首次隱隱發現,群體創造超自然的存在,原來不是為瞭解釋宇宙,而是為了維持社會秩序。

作者資料

強納森.海德特(Jonathan Haidt)

現居紐約市,在紐約大學的史登商學院擔任倫理領導學教授。一九九二年獲得賓州大學社會心理學博士學位後,即於美國維吉尼亞大學任教十六年之久。著有《象與騎象人》,並與人共同編輯《心盛:正向心理學與幸福生活》(Flourishing: Positive Psychology and the Life Well-lived)。

基本資料

作者:強納森.海德特(Jonathan Haidt) 譯者:姚怡平 出版社:大塊文化 出版日期:2015-03-30 ISBN:9789866841637 城邦書號:A1400269 規格:平裝 / 單色 / 488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