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423世界閱讀日加碼
目前位置:首頁 > > 親子教養 > 教養/育兒
愛的教養讀心術:20個圖畫心理測驗,探索孩子的真實內在
left
right
  • 書已絕版已絕版,無法販售
  • 愛的教養讀心術:20個圖畫心理測驗,探索孩子的真實內在

  • 作者:邱寶慧
  • 出版社:親子天下
  • 出版日期:2013-06-11
  • 定價:320元
  • 購買電子書,由此去!

內容簡介

試著了解孩子,是建立親密與信任關係的第一步; 試著了解自己,是與自己和解、與孩子和好的開始。 這是針對家長與孩子設計的圖畫心理測驗,讓我們一起探索孩子內心的小宇宙,也重新找回自己童年的樣子,再度擁抱愛與被愛的美好。 用有趣好玩的圖畫心理測驗,發現孩子的內心戲! 親子之間最遙遠的距離是,你就在我面前,但我為何不懂你…… 有11年專業經驗的藝術治療師邱寶慧,提供父母一個「徹底卸下孩子心房」的方法,利用好玩有趣但保證「專業」的圖畫心理測驗,幫助自己與孩子了解內心的盲點與行為背後的原因,並提出專業建議來對症下藥;包括了解孩子的個性、興趣取向、學習障礙、情緒壓力,適合的溝通方式等等。 找對門路、用對方法,親子一起探索真實的內在 享受彼此心靈相通的感動 常常,爸爸媽媽總是急於知道孩子在想什麼,然後期待自己以「全能」的角色去帶領著孩子長大;但往往忙於應付孩子外在的行為,治標不治本,隨著孩子成長,才發現原來行為背後,包含孩子的先天氣質、價值觀、父母的教養態度或其他生理或心理發展的問題,才是重要關鍵。 然而在親子教養過程中,父母自身也不免上演矛盾的內心戲: 我是不是太寵孩子了? 明明想肯定他,怎麼一開口就是難聽的話? 我的媽呀,我快喘不過氣來,壓力怎麼這麼大?! 本書同時貼心提供父母自我檢測的小遊戲,了解為何這樣教沒有效,怎麼讚美比較好,從抓狂無奈,到輕鬆享受當父母的滿足愉悅。 ◎其實同一種行為背後,小孩子各有不同的苦衷!! 那天爸媽發現家裡貴重的花瓶被打破了,孩子都說「不是我」,我們來看看孩子們到底是怎麼想的: 【個案1】小哈的苦衷:要是我說是我打破的,一定會被扣零用錢。屬於「逃避懲罰型」。 治療師建議,不要用「騙子」之類的名詞給孩子貼標籤,可以跟孩子分享你對他的觀察,聚焦在行為,不要誇大論斷他的人格。 【個案2】小華的苦衷:要是我說是我打破的,很丟臉ㄟ,我才不要。屬於「虛榮心型」。 治療師建議,如果父母本身就有比較的心態,自身可能要先導正。這類型的孩子在意輸贏,偏差行為的背後可能都是以輸贏為導向,容易過度焦慮或負面思考,建議父母提高孩子的挫折忍受力。 【個案3】小芬的苦衷:要是我說是我打破的,爸媽一定會覺得我不好,不喜歡我了。屬於「取悅大人型」。 治療師建議,父母應提供可以達成目的的適當方法,孩子才能逐漸改掉說謊的習慣。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真實的想法,並且,當孩子勇敢說出內心的渴望時,父母應適時給予鼓勵,而不是否定孩子的需求。 【個案4】小粽的苦衷:要是我說是我打破的,我就不能看電視、打電動,我才不要。屬於「爭取自由型」。 治療師建議,父母應以身作則,應該直接告訴孩子說謊是不好的行為,也要提供孩子寬容坦承的家庭氣氛,明白自己坦成過錯就可以重新獲得父母的信任,是孩子不說謊的原動力。 【個案5】小丁的苦衷:我偏不承認是我打破的,誰叫爸媽平常都不理我。屬於「引起注意型」。 治療師建議,父母必須明確說出你對誠實的期望,並有足夠的耐心傾聽孩子的聲音。也建議在平常就可以和孩子討論說謊行為所造成的不良後果。 你家的孩子屬於哪一種型?藝術治療師透過圖畫心理測驗告訴家長,逼迫孩子承認說謊是兩敗俱傷的選擇,而且不保證不會重蹈覆轍;如果可以知道孩子說謊的心理,其實父母也可以有不一樣的對策和因應,那會是一種理性與和平的溝通。下次孩子即使再犯錯,他也會勇於承認,因為他發現,承認錯誤並不會招致厄運,雖然需要勇氣,但是誠實才是面對錯誤最佳的方法。而且,孰能無過地過完一生呢?父母若能適時地引導孩子,不必害怕犯錯,更不要用說謊來掩飾自己的過錯,長大之後,孩子自然可以誠實無畏地面對自己的人生。 【小教室】 圖畫心理測驗背後的專業根據——表達性藝術治療 表達性藝術治療是指治療師在治療歷程中,融合美術、繪畫、音樂、舞蹈∕律動、戲劇、詩文∕創作、寫作遊戲、沙遊等媒材及作品,提供個案非語言的表達與溝通管道,以促進自我表達、自我覺察、情緒成長及人際關係提昇。表達性藝術治療可以藉由媒材的使用,催化出個案內在的創造力,激發出個案內在的情緒、感覺、創造力與靈感。

目錄

小孩玩的測驗 PART1 讓我做真正的自己 看見自己的能力! 測驗1:我的潛能大檢測! 我也知道這樣不好… 測驗2:為什麼戒不掉壞(怪)習慣? 如果我只說實話...  測驗3:為什麼我說謊了? 動手做,難不難? 測驗4:為什麼我做不好? 這樣玩,最好玩! 測驗5:怎麼學習最輕鬆? 嗚,我不是膽小鬼啦! 測驗6:為什麼我怕怕? PART2一起學習愛與關係 其實我有話要說! 測驗7:我喜歡的溝通方式是什麼? 不要離開我,好嗎? 測驗8:為什麼我害怕分離? 一想到寫功課,好頭大! 測驗9:為什麼寫功課不開心? 對不起,我錯了! 測驗10:怎麼處罰我才管用? 請和我做朋友。 測驗11:我最欣賞朋友的什麼特質? 你是誰?可以和我說說話嗎? 測驗12:我在想什麼? 大人玩的測驗 PART3唉唷喂呀,爸爸媽媽真難為 我受不了了! 測驗13:為什麼我的壓力這麼大? 是我的問題嗎? 測驗14:我的愛為什麼變傷害? 我要你比別人強! 測驗15:我的教法為什麼沒有效? 我喜歡你,你喜歡自己嗎? 測驗16:怎麼讚美最有效? PART4孩子,謝謝你豐富我的生命 別再衝啦,求求你!  測驗17:孩子是天生過動還是不專心? 這樣愛妳錯了嗎? 測驗18:我是不是太寵孩子了? 深呼吸,慢慢來。  測驗19:為什麼我對你這麼兇? 未來,也要一起努力! 測驗20:我在哪裡?要往哪裡去?

導讀

導論 從畫畫與遊戲,玩出孩子的自癒力
  在與和孩子一起進行藝術治療的臨床工作中,藝術創作和遊戲體驗的過程給治療帶來牽引的方向與力量,但不是我帶領著孩子走,而是孩子和我一起共同前進。孩子常常覺得我的工作就是在跟他們玩遊戲和創作,因為要玩得起來、從創作中得到宣洩情緒或幫助表達的目的,我必須學會放慢速度或加緊腳步,順著每一個孩子獨特的成長節奏前進,才能夠從中逐漸地了解他正負載了什麼壓力、過去經歷了什麼故事、未來想追求的一切。藝術治療的效果也就是來自於此:當孩子更了解自己,便能從中找到改變的動力,展開成長與蛻變的歷程。   常常,爸爸媽媽總是急於知道孩子在想什麼,然後期待自己以「全能」的角色去帶領著孩子長大;但往往忙於應付孩子外在的行為,治標不治本,隨著孩子愈來愈大,才發現原來行為背後,包含孩子的先天氣質、價值觀、父母的教養態度或其他生理或心理發展的問題,才是重要關鍵。在與孩子的相處中,我深刻地體會到只有當大人不是釋放出「我知道你在什麼」、「我想教你怎麼做」的訊息,而是以包容的心給予孩子時間與空間去理解自己時,我們才會從與孩子每一次的互動中更了解孩子真實的想法與感覺。當孩子體察到大人願意試著了解自己,便能加深彼此間親密與信任的關係;同樣地,若身為父母的大人也更加了解自己,或許也能跨越此刻生命的關卡,與過去的自己或原生家庭的父母或手足和解,在面對與解決了自己的內在情結之後,與孩子的關係也會更有信心去努力與經營。   這本書中每個圖畫心理測驗都有以下幾個部分:主要指導語(請爸爸媽媽用符合孩子發展年齡的語言)、圖畫內容(一張圖畫或由數張圖畫組成)、結果類型及其解釋與分析,或舉具體的實例加以闡明在生活中會遇到的實際情況或更多想與爸爸媽媽們分享的資訊。有時孩子可能會想選擇一個以上的答案,其實並無妨,因為這些圖並非孩子自發性的創作,而特別吸引孩子注意力的圖形也可能不只一個,更重要的,這些圖畫心理測驗設計的初衷,是希望提供爸爸媽媽與孩子溝通與遊戲的工具。如果把氣氛搞僵了,那就失去遊戲的目的了。   所以在每一篇的測驗開始前,都有一篇輕鬆的「小狐狸日記」,小狐狸是父親給我的綽號,身邊的朋友也喜歡這樣叫我,因為我從小就好喜歡《小王子》故事裡有關小狐狸被馴養的那個篇章,故事隱喻著當「愛與歸屬」的感情需求被滿足時,願意展現成熟、成就理想的動機便會被大大增強;而我也是這樣地長大的孩子。所以在每一篇的測驗開始前,不妨都先隨著小狐狸的囈語放鬆心情,進入想像,再與孩子、另一半、與自己展開探索心靈密碼的歷程。   所以再次提醒每位爸爸媽媽,切忌過於武斷或拿來做為批評孩子的工具,而在平日孩子的繪畫創作中若看到類似的圖形,請勿貿然用書上的解釋內容去進行分析,這可能會對自己和孩子都造成傷害。即使我的工作,是指引孩子尋找他們的藝術創造力,完整的訓練在專業上也必須謹慎地使用,與孩子工作的時間愈來愈長,瞭解得越多,我越相信大人是不會比孩子們更先知道什麼對他們才是正確的、才是最好的。   我很幸運且謙卑地感謝許多的孩子讓我有機會去學習、體驗、參與與記錄他們的藝術創作與蛻變過程,期許透過與您分享這些生命經驗與成長故事,使在閱讀這本書的您更加了解您的孩子,尤其是那些無法從語言得到的訊息,更需要用「心」去傾聽與觀察,每個人都有愛與被愛的需求,您的孩子需要,您的另一半需要,您也是。   祝福每個人都能在愛的世界裡自在。

內文試閱

圖畫心理測驗的Q&A 原來如此,圖畫心理測驗的問與答
  1.圖畫心理測驗就是藝術治療嗎?   或許很多人會有一個迷思,「看圖說故事或是由圖畫透視人心是不是就是藝術治療的特色?」,其實並不是喔!圖畫心理測驗不是藝術治療,教會孩子畫畫也不是藝術治療師的工作。我的工作是在鼓勵孩子透過繪畫真誠地表達自己,讓孩子主動的想像力、自發性的表達能夠與真實的情緒與感受產生連結,才能發揮自癒的價值。   2.圖畫心理測驗是什麼呢?有專業的根據嗎?   我的工作賦予我機會與孩子累積豐富的藝術與遊戲的經驗,而充滿趣味與情感的創作與圖畫協助我從互動中得到許多做為診斷與治療工作寶貴的線索,不僅僅是突破了口語溝通的限制,也增加了我解讀孩子內心世界的敏銳度。源於對藝術的直覺與敏感度,加上後來藝術治療的訓練、圖畫心理學的研究以及心理測驗的學習,並透過累積個案的圖畫作品或遊戲與故事的情節做為分析的依據,我嘗試性地設計了20個非「標準化」的圖畫心理測驗,幫助父母聚焦孩子成長中常會面臨到的問題以及父母容易產生的困擾做釐清,為了修正或驗證測驗的結果,我常常抓身邊的朋友或朋友的小孩們做為「諮詢對象」囉!本著以遊戲與藝術為媒介,創造輕鬆愉悅的氛圍,透過設定親子間日常生活中常常出現的問題與情境主題,希望可以幫助爸爸媽媽從與孩子一問一答、邊說邊想邊玩的互動中愈來愈貼近孩子內心的小宇宙。   3.大人的測驗也可以測小孩嗎?小孩的測驗大人可以做嗎?測出來的結果會隨著時間而改變嗎?要多久之後再測一次?   簡單來說,三歲以上的孩子都可以嘗試在父母的引導下玩測驗,大人當然也可以嘗試孩子的測驗囉!因為每個人對視覺圖像的投射與我們對於生命經驗的涵義與感受息息相關,也因此當你隔了一年以上再來與孩子嘗試同一個測驗的時候,可能會因為隨著孩子的成長而得出截然不同的答案。但不建議短於半年的期間又再重複施測,因為這可能會有「練習效果」的影響,另外圖畫本身的吸引力也會大為降低呢!   4.怎麼開始和孩子進行測驗?需要引導說明問題嗎?還是直接問他喜歡哪個圖(部分)就好?這本書可以拿來就和小孩從頭做到尾嗎?還是需要依時間、依情境再來使用?   當開始進行這個測驗遊戲的時候,我建議第一步是釋放出邀請的訊息,以微笑、溫柔、開放的態度探詢孩子的意願;以孩子聽得懂的文字且能夠吸引注意力、引起興趣的語氣跟孩子說明問題是第二步;當孩子做出了選擇後,接下來就是考驗父母與孩子間的默契了!若孩子有興趣或年齡較成熟想與爸爸、媽媽一同討論動機,那麼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讓我們可以獲得孩子主動的回應,即使孩子為自己辯解,父母都應該保持尊重;如果孩子不作聲,但眼角透露些微的好奇時,爸爸、媽媽可以嘗試用比較輕鬆的口吻與孩子進行討論,而其它那些並非孩子選項的答案,有可能就是孩子做得比較好的部分或者是已經克服的問題,也請爸爸、媽媽不吝惜透過欣賞的態度給予孩子眼神與語言的肯定;若年齡比較小或對答案不感興趣的孩子,那就請爸爸、媽媽自行參閱結果的分析,夫妻之間也可以討論對孩子的觀察,有時從爸爸和媽媽不同的角度觀察孩子會發現截然不同的面貌呢!   當完成了第三個步驟後,接下來就是自由活動啦!可以和孩子一起接著嘗試玩其他遊戲、也可以拿起畫筆自由創作、或者是利用不同的美術媒材延伸與刺激孩子的創造力,而不是接著拷問下一題喔!如同圖畫心理測驗後分享的治療室中與個案工作的故事,孩子從自發性的創作與遊戲中更能將正向、溫暖與美好的感受放大、擴散,如果爸爸媽媽能發揮更多創意去設計每一個測驗後的活動,那麼這本書做為「陪伴」親子的角色與目的就能發揮得更淋漓盡致。

作者資料

邱寶慧

曾任中山醫大附設醫院心理師、臺安醫院藝術治療師。 現創辦遊藝小園(MAP of PLAY)心理治療所,繼續熱血於從事藝術治療師的工作。同時為台北市失智長者藝術照護講師、司法院少年家園特約心理治療師、台灣寶希望樹兒童協會偏鄉藝術治療種子師資培訓講師等等。 成長於彰化縣的農村,國小下課就往芭樂園跑,或是和弟弟妹妹到處畫畫到處玩。保送大學,大二休學,花了一年的時間工作、旅行,確定志向就是當藝術治療師,回台灣師大完成心輔系、國文系以及特教輔系的學業;當了兩年國高中的諮商輔導老師,更確定藝術治療適合自己的工作取向,在英國University of Hertfordshire完成藝術治療碩士學位,之後亦取得國際瑜珈教師認證(RYT200)。 遊藝小園(MAP of PLAY)心理治療所官方網站:pixnet.net/mapofplay 遊藝小園(MAP of PLAY)心理治療所臉書(Facebook):遊藝小園-map

基本資料

作者:邱寶慧 繪者:郭惠芳藍琦雲 出版社:親子天下 書系:家庭與生活 出版日期:2013-06-11 ISBN:9789862417270 城邦書號:A3320064 規格:平裝 / 全彩 / 256頁 / 17cm×21cm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